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学习数学前要及时引导

发布时间:2021-06-08

幼儿园优秀数学说课稿。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孩子学习数学前要及时引导》,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孩子学习数学前要及时引导

孩子学习数学前要及时引导

“邻居给了我们一些小的西红柿,如果1个人吃3个的话,我们家一共有4口人,一共要吃掉多少个呢?”

请家长在孩子学习乘法之前这样加以引导。

为孩子创造“需要借助数字来思考”的机会;为孩子营造出“有数学的生活”;给予孩子“用心的教育”。

几乎没有一门学科会像数学这样——会与不会有着明确的区分。

举个例子来讲,在小学2年级的课程当中,我给没有学习过九九乘法的孩子们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

“给每个人分3块奶糖,如果要分给5个人,一共要有多少块奶糖呢?”

对于这样一道题,孩子们的计算方法各式各样。在遇到未知问题的时候,孩子们会根据已知的方法去寻找答案。

有的孩子会把积木当成奶糖,一个一个地去数;有的孩子会想要画出奶糖,然后一个一个地数;也有的孩子,会考虑用“3+3+3+3+3”的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也有少部分孩子已经在学校或家中学习过九九乘法,于是自己写出了“3×5”的公式,并教给周围的同学。

这个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孩子们拼命努力地想要找到答案的强烈欲望。然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于寻找问题答案的欲望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有的孩子心情十分迫切,为了找到答案,不断地去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也仍不放弃,继续努力。

也有的孩子却不知该如何着手,只是坐在那里独自发呆。这些孩子从一开始,脑海中就没有对问题形成实际而有效的概念。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究竟这个问题是什么。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不清楚问题的所在呢?

父母应该做到的“用心教育”

究其原因十分复杂,我甚至认为有必要就此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而其中较大的原因之一,我认为是以下这一点:

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孩子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事情。

也就是说,他没有过像这样“需要借助数字来思考”的经历。

换言之,他没有接触过“有数学的生活”。

如果在上这节课之前,在孩子的生活当中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场景,那结果又会怎样呢?例如,如果在此之前父母曾经这样问过孩子:

“邻居给了我们一些小的西红柿,如果1个人吃3个的话,我们家一共有4口人,一共要吃掉多少个呢?”

如果父母能够像这样一边问一边同孩子一起思考,那么在学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孩子希望得到答案的欲望就会大不相同。

孩子会同父母一起认真地思考这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实际数小西红柿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再之后,父母只要对乘法运算稍加辅导就可以了,这是让孩子理解数学的一个绝好的机会,没有必要一直等到上课时再去学习。

父母有意识地创造这种机会是十分重要的。

类似这样的事情,父母只需稍加用心,稍稍有一点“教育的意识”就能够做到。

在这方面曾有着丰富经历的孩子,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上述问题之后,他们就会怀着极大的欲望去解答。

“好像做过这样的题目,我觉得自己能够计算出来!”

孩子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而在此之前没有过类似体验的孩子,就可能连做什么、怎么做也搞不清楚。

这样的问题对于大人来讲不算什么,所以自然地就会认为稍微思考一下,任何人都能解答出来。

但是,对于出生至今只有7、8年经历的2年级的孩子来讲,这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请一定为孩子创造“需要借助数字来思考”的机会。为孩子营造出“有数学的生活”。请给予孩子“用心的教育”。

这样就会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准备好肥沃的土壤。有了肥沃的土壤,所栽培的种子也能够茁壮成长。为孩子的成长耕耘出一块肥沃的土地,只有父母才能够做到。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引导孩子学习英语


符合孩子的程度

要选择符合孩子认知程度的教材,程度要适当,太简单会停滞孩子的学习,太难会让他们有挫折感。

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要选择贴近生活主题的教材,观察孩子的兴趣,投其所好。假设他喜欢车子,就选择有车子的教材;假设喜欢水果,就选择有水果的教材,以此类推,让孩子将生活与英语结合在一起。

选择好玩的教材

要选择好玩的教材,让他能够操作的、幽默的、能够游戏的、压力小及趣味高的,而且记住不要一直把学习当作前提,只要孩子觉得好玩就会学习,没有兴趣当然不想接触。

避免雷同

不要买太大套的书,孩子会很难消化,因为孩子是很善变的,错过了有兴趣的时间,就不想去碰了,家长一下子买很多的书,内容、形式又很相似,孩子容易反感,况且家长钱都花了,一定会急于让孩子看完,小孩一有压力反而就不看了。专家建议家长,尽量买单本的、变化性多,且要配合孩子的兴趣,少量多餐,慢慢的孩子的英语程度就会提高。

主题要鲜明

如果是有声音的话,不要选择背景音乐太复杂的,CD的背景画面也不要太花,这样会抢走了原本要让孩子听或看的重点。

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教材,引发他们的兴趣很重要,以下几点是专家给我们的建议:

除了学校之外,父母在家也可以自己教导孩子英语,但重点是要引起他的注意,如果单单只是拿个英语字卡贴在沙发或电视等地方却一点也不吸引他也是枉然。不如自制字卡、图卡,但要用鲜艳的颜色及活泼的方式才能引导他。还有,可以先选择他喜欢听的儿歌,因为中文和英语的语音差别很大,要让他先不排斥、先听得进去,再让他学别的。而且唱歌很快就学会了,容易让孩子得到成就感,觉得英语很简单。

专家强调,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发展,如果家长不了解,一直强迫孩子接受,孩子反而会排斥。亲子关系不像师生间的关系,如果教学的成分太高,非但学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而且家长也不懂教学方法,与其贸然教学,不如跟他玩,例如翻扑克牌、一起玩刊物上的小游戏等。

况且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英语天分,有些人就是对语文没兴趣,不能因为觉得这科很重要,就强迫孩子一定要很厉害。家长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提供很多的机会与教材,孩子能不能成功,还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而且要多试几种方法,不是别人说有效,你的孩子不喜欢就责怪孩子,也很可能这套教材现在不适合他,过些时候反而兴趣盎然了。

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自己


作为家长,不但要发现孩子的优点、欣赏孩子,更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有的家长会反问:我知道孩子需要鼓励,我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但是孩子没什么反应,该拖拉还是拖拉,上课仍旧不认真。要欣赏孩子的这个问题,可是我真的很困惑:该怎么欣赏孩子呢,难道对孩子说“你真棒”还不算欣赏吗,为什么天天说“你真棒”却没有用呢?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现状非常焦急,往往不断地询问具体方法,比如,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在没有了解孩子之前,具体方法谁都是没办法提供的,只能从教育观念上建议家长,比如,对孩子少些斥责,多些欣赏。

欣赏什么?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他身上有着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家长作为一天天看着孩子长大的至亲,最清楚孩子身上的长处、优势,把这些优点放大,在孩子受到打击、挫折时,告诉他,他本身具有的能量,你多为他骄傲,因为你看到了他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

如果没有用欣赏的眼光、用心体察孩子独特的感受,而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是用“你真棒”三个字,孩子最初听到会觉得你是在夸他,多听几次,就会发觉,这种夸奖其实是一种敷衍。我认为,“你真棒”对鼓励孩子还是有效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在说清楚,为什么我会发出“你真棒”的称赞。

例如,妈妈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如果妈妈没有具体说明孩子因进步而夸奖的原因,而只是说:“老师表扬你了,妈妈觉得你真棒!”你觉得孩子的感受会不会有不同呢?

如何夸?当您对孩子进行鼓励赏识时,如果想用“你真棒”,请把这三个字进行扩展,句式如下:

1、你真棒,因为……;

2、因为……,我觉得你真棒!

各位家长,请用这种句式试试看,或许你会重新找到“你真棒”的魔力!

育儿心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育儿心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我在刚刚怀锡锡时,就开始买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看。其中,很偶然的一次机会读到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我觉得孙老师的很多观点很有道理,于是碰到一些问题就会按照书上的说法去尝试。锡锡从小就对数字敏感,记得7-8个月大的时侯,每次抱他上下楼时,他都会指着数字让我读给他听。后来,我们就帮他买了蒙台梭利的教具给他玩,因为这些教具都是木制的,而且能很直观的跟数学对应起来,他玩得不亦乐乎。再比如3岁半的时候,突然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愿意听奶奶喜欢唱的那些经典老歌,于是我们就帮他买了一个移动小音箱,他随时可以拿着音箱听。

锡锡阅读敏感期的到来大概是2岁半的时候,有一天爸爸朋友送了一本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锡锡特别喜欢看,晚上睡觉前在床上让妈妈给他读,读完一遍还让读,真的是百读不厌。等到3岁上幼儿园,老师家访时竟然能一字不错的读给老师听。自从读了《我不知道我是谁》后,就开启了读绘本的模式,整个幼儿园阶段都是在读绘本,还经常被老师邀请给小朋友们读。到了小学阶段,突然有一天,锡锡对妈妈说:“妈妈,以后别给我买绘本了,我觉得太简单了,我喜欢读字多一点的书。”于是,这个阶段又喜欢上了外星人、百科等方面的书。百科类的书大多是到网上买的,而外星人的书主要是去图书馆借阅。整个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锡锡大概读了400本书(自己买300本左右,图书馆借100本左右),除此之外,还订阅了一些杂志。现在阅读已经成为锡锡的一个爱好和习惯。我们家里随处都摆着书,锡锡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总结下锡锡阅读的方法就是:

首先,根据锡锡每个阶段的阅读特点选书,比如上小学之前喜欢读绘本,那就买绘本。但是绘本也有很多主题,如果某个阶段喜欢小猫主题的,就买跟猫相关的绘本;某个阶段喜欢花卉主题的,就买跟花有关的绘本;某个阶段喜欢恐龙主题的,那就买跟恐龙相关的绘本;

再次,给锡锡创造一个家庭读书环境,我们家不管是卧室还是客厅,随处都放着书,让孩子随时能够拿到书读;

最后,适当的阅读引导,锡锡上小学之前每天晚上大部分都会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可能那个时候真的是阅读敏感期,所以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陪伴他阅读。等到上了小学,他不需要陪伴阅读,同时,也不喜欢妈妈读给他听了。所以你只需要把买好的书推荐给他,有时候,我选的书他不一定喜欢看,比如四大名著,刚买回家,锡锡说:“妈妈,我不喜欢看这种类型的书,我喜欢看外星人的书。你以后别买这种书了。”我就说:“好,明天我去退掉了。”嘴巴上虽然这么说,但我还是悄悄的把书放到书柜里了,过一段时间,他居然拿出《西游记》看,还说:“这本书真好看。”我不禁偷偷地乐了。

总的来讲,我们作为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书上能知道很多在生活中不知道的知识。然后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环境,那么孩子自然就喜欢阅读了。

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帮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孩子的内心会很平和。不会轻易发脾气,遇到什么事情都很听商量。

进入小学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方法就很重要。锡锡每一科采用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比如

语文:把写作作为重点培养。我们家很重视周末的户外活动及其他的走出家门的活动,尤其重视每年的家庭旅行。因为,在我看来,写作是需要素材的积累的,而走出家门,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法,特别是每年旅行后,都会请锡锡写一篇游记,素材的积累+广泛的阅读+平时的练笔,我想,写一篇合格的作文应该是容易做到的。

英语:要磨耳朵。我觉得英文的学习说到底就是一个先输入再输出的过程,就像小孩子学讲话一样,他需要将近两年的输入,差不多2岁时才能讲话流利。因此,英语要多听。就像锡锡,一首英文歌,如果连续听半个月,大部分都能自己唱出来。再比如,英文版的《白雪公主》,锡锡听了一个学期,居然都能读出来了。如果想让宝宝不经过汉-英的转换直接能说出英语,可以配合着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总之,多听+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好英语不难!

数学,要进行知识面的拓展。意思是课本是基础,尤其是计算题一定要熟练,锡锡在一年级期末数学没有考到满分,就是因为计算题马虎。然后,再帮孩子买一本跟教材配套的课外书,这本书最好是题型与课本相似,但难度要比课本大,每周可以做一两道,主要是为了拓展孩子的思路。另外,学数学要多折腾,比如上周锡锡遇到一道小猫分鱼的数学题,读了三遍题还是搞不明白啥意思。于是,我们就让锡锡自己扮演小猫,拿一些吃饭用的筷子充当小鱼,演示了几遍自己就明白了,从中知道要求什么,已知什么。课外题型拓展+勤于演练,是可以学好数学的。

相比于学习知识,其实我和爸爸更重视锡锡一些品质的培养。比说到做到,比如守时,跟别人约好了时间不要迟到。再比如要诚实,如果你不愿意做什么,可以跟别人说明原因,但一定不能撒谎等等。人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

同时,我们也希望锡锡长大后能做一个快乐的人,能做一个能感受幸福的人。因此,我们也很重视能够为自己增加乐趣、陶冶情操的一些能力培养。比如,我们会请锡锡坚持一项体育运动,从二年级开始踢足球,到现在已经坚持快一年了。这个暑假打算学会游泳,希望每周能够游一次。我们请他学这些不是为了打比赛而去学,而是让他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在运动中培养他的耐力。让他知道运动会让自己更加有活力,身体更加健康。再比如,我们会支持锡锡参加学校的合唱团,接下来,也会打算学一门乐器。我觉得音乐对一个人大脑的训练及心情的愉悦很重要。会让自己更有艺术气息。

平时,也很注重对锡锡做家务的培养,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洗红领巾,自己房间的垃圾自己倒。每年过生日,都会请锡锡为家人做一道菜,例如,7岁生日时,学做凉拌青瓜,8岁生日时,学会做西红柿炒蛋。

另外,我们会很平等的与锡锡相处。他能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就尽量请他自己做。比如在预算之内买什么样的衣服,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穿几件,买什么样的牙膏牙刷等等,他都可以自己决定。有些事情不能由他决定,也请他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一起商量决定。因为,毕竟孩子总有一天要远走高飞,希望那时候的他,能够独立,能够顶天立地!

我想,作为父母我们就做一个辛勤的园丁就好,及时地浇水、施肥、松土、剪枝,静等开花结果。即使它不开花也没关系,可能他将来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孩子变“犟”了 父母要学会引导


宝宝在两岁之后,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他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主张。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主张强行压制,孩子就可能要“坚持己见”,父母往往会认为孩子变“犟”了,不听话了。

其实孩子犟不犟,与父母的态度关系很大,父母如果总是要摆出绝对权威,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自主权”,孩子就会心生不服。因此,要学会尊重孩子,听听孩子的想法,加以肯定或诱导,这对孩子性格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倔强、反抗是幼儿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倔强的孩子较容易有反抗行为,然而倔强的孩子不一定不好。父母不妨用启发的方式,慢慢引导孩子把倔强变成一种正向的力量。以下一些方法,提供父母作为参考:

1、避免情绪失控。当孩子出现倔强、反抗的行为时,父母应避免使用权威的口语或方式来教训孩子,而应拿出一点“办法”来。首先深呼吸,不要让自己跟随着孩子的生气情绪,然后试着和他讲道理,教他学会尊重别人,并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2、转移注意力。当您感觉到孩子开始浮躁不安时,可用他有兴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来转移他即将爆发的情绪。譬如:“妈妈今天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快点过来,妈妈讲给你听!”或“妈妈有一颗很好吃的糖,要给一个乖宝宝吃哦!”

3、离开现场。父母的干预越多,孩子倔强的脾气可能越强烈。当孩子在闹脾气时,有时是带点试探的性质,父母表现得越在乎,他可能越过分、越吵闹。所以,在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情况下,就试试让他哭个够,等他安静下来后,再去处理。

4、适当使用隔离法。孩子变得不可理喻时,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如果你觉得不生气了,再过来和大家一起玩。”但必须注意隔离处的安全性,且不能是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间或不熟悉的地方。

5、满足需求。当孩子正努力组合一张拼图或搭积木时,却要他尽快去洗澡,孩子通常会表现出不愿意的态度。其实对于孩子的这种坚持,反而是值得表扬的,若父母硬要孩子放弃,孩子反而容易养成半途而废的性格。

6、尊重孩子的意见。对于反抗、倔强期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场看事情,不管做什么事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过分干涉。有时明知道可能做不好,也应让他体验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的时候,偶尔可以正确示范一遍给他看。

7、面对面沟通。父母有时不免会主观认为,孩子应该听话、顺从,而不应该反抗。其实,不妨把专利、命令的语言沟通形式改为双向的沟通,让孩子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并试着去了解不合理的原因并去探索合理的条件,建立自我约束的行为。

育儿观念:孩子会自私,教育要引导


育儿观念:孩子会自私,教育要引导

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孩子说“这凳子是我的”、“我要一个人玩汽车”等等与之类似的话。不

少人由此感叹道:“现在的孩子多自私呀!”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自私呢?有人说,人的自私

是与身俱来的;有人说,人的自私是后天习得的。究竟谁是谁非呢?看了下面的例子就能明

辨是非了。

一个小孩在吃糖,一位阿姨问:“给我吃一块好吗?”“好的”,小孩边说边大方地把糖

递给了阿姨。可当这位阿姨把糖放进嘴里时,小孩哭了。

为什么这个孩子的前后表现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可以推测,在之前这都是成人逗孩子玩玩而

已,并不会把小孩好吃的真吃掉,而是说:“宝宝真乖,那么大方,这块糖还是宝宝自己吃

吧!”可见,人的自私是后天习得的,是由成人不正当的教育造成的。那么,如何进行正确

的教育呢?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的道

德要逐渐涵养”。他还特别强调“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

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因此,我们要抓住关

键期,创设良好的氛围,逐渐引导幼儿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优良品质。下面主要就陈鹤

琴教育思想来具体谈谈:

一、让孩子享受真爱。什么叫真爱呢?真爱就是“爱”与“严”相结合,严爱相济。爱

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爱是崇高的,无私的,有理智的,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但是,爱不是溺爱,陈鹤琴反对过分溺爱而姑息迁就,他指出姑息足以发展儿童的自私心。

如有的父母总是把最好的菜留给孩子吃,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就让他独享。久而久之,孩

子就会习以为常,把这一切看作是应该的,一旦别人吃了、玩了、碰了他的东西,他就会不

高兴,甚至是发脾气。在他心里只有自己,根本不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俗话说:“严是

爱,松是害”,这是千古真理,是行之有效的育孩原则。因此,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但是严

格不等于严厉,更不等于体罚。陈鹤琴反对处处用成人的意志要求儿童,用成人的道德规范

儿童,他指出严管则会摧残儿童一切活动的倾向。如孩子不会念儿歌,老师和父母就大声训

斥,甚至数落他,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自信心,从而变得孤立封闭。因此

,成人必须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真正做到严爱相济,互相结合,让孩子享受到真

爱。总之,既要让孩子感到师长的坚强意志,体会到师长所坚持的正确原则,在坚持原则中

又亲切又关爱。做到严中有爱,爱中寓严。

二、让孩子喜欢合群。陈鹤琴认为:“凡人都喜欢群居的,幼儿、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

了。2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5-6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既然孩子有这样的心理特点

,成人就应创造条件让孩子的乐群心得到发展。

要孩子喜欢合群,唯一的办法是给他们创造一个群体环境,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品尝与玩

伴合作的各种滋味。对于2岁以前的孩子,他的玩伴主要是大人。因此,大人应多抽出时间

与孩子一起玩,做孩子游戏的伙伴。2岁以后,孩子逐渐开始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但是他们

都各自玩自己喜爱的游戏,偶而望望别的小朋友,可是还不会一起玩,这是孩子社会交往能

力初步发展的时期。成人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引导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到3岁以后

,孩子开始喜欢同小伙伴一起玩。4岁以后,孩子之间逐渐形成了小团体,一起玩的能力增

强了。到5-6岁,孩子在一起玩的游戏中集体精神加强了,同时也形成了某种固定的交往关

系。因此,对于3岁到5、6岁的孩子,成人要采取放手政策,让孩子自己寻找伙伴,并根据

孩子的性格,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参与群体活动,尤其是对性格孤僻的孩子更要有目的地鼓

励他进入群体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成人不能回避孩子之间的矛盾,要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

矛盾。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学会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与分享,让孩子体验到

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促使孩子的乐群心得到发展,成为喜欢合群的孩子。

三、让孩子学会爱人。陈鹤琴指出:“一个成人的情绪表现,有许多都是由他幼小时代情绪

生活来决定的。”因此,从小让孩子学会爱人是非常必要的。爱是一种特殊的内心体验。

爱的情感和其它情感一样,都是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

1、要让孩子爱人,首先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热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抚养者,父母为了孩

子的健康成长,历尽艰辛,付出了伟大无私的爱,孩子在这溶溶挚爱当中长大成人,便产生

对父母的依恋和热爱。父母可以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 劳动节等特殊的节日让

孩子体会父母的辛劳,强化孩子热爱父母的情感。父母还可以抓住具体事例进行训练,使孩

子心中有父母,有他人。比如妈妈生病了,大人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知道,妈妈哪里不舒服

,需要些什么帮助,并让他为妈妈做一些小事情。这种训练,可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的病痛

冷暖,体会父母的喜怒哀乐。

2、要让孩子学会爱人,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孩

子不是从理智上,而是从心灵里理解别人的痛苦时,我们才能放心地说,我们在他身上培养

起了最重要的情感——对人的爱。”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可以通过文艺

作品的感染,如让孩子听雷锋小时候的故事,激发他们对雷锋的同情心及敬仰之情;也可以

通过孩子在生活中直接的观察和体验,如体验亲人患病时的痛苦,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

小昆虫小动物受伤害后的痛苦挣扎等,在这种环境的刺激下,促使孩子出现移情、同情,而

后主动地表示爱怜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要让孩子学会爱人,还必须创设良好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教师之间、亲子之间要互

相尊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要树立情感丰富健康完美的师长形象。陈鹤琴指出:“这个

模仿心,青年老年亦有的,不过儿童格外充分一些。儿童学习言语、风俗、技能等等,大大

依赖这个模仿心。”所以师长必须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

学会爱人。

一个享受真爱,喜欢合群,懂得爱人的孩子是不会自私的,对于自私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教

育也一定能得到改善。社会需要不自私的人,因为只有不自私的人才能和睦相处、协手共进

,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活就是喜、怒、哀、乐的总和。有喜有乐,自然就会有怒和哀。挫折也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虽然每一个人都不欢迎挫折,也不喜欢挫折,但又总是躲避不开它。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如果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就会惊慌失措,痛苦失望;如果有了正确的挫折观,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了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且敢于正视面临的挫折,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家长要走出思想上的误区

家长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他们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经受一点磨难,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有太阳怕晒着,就像温室里养花朵一样,从不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在生活和学习上,孩子刚刚遇到一点困难,家长就心疼得不得了,赶快替他排除;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赶忙代他受过。孩子像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簇拥着,要星星不能给月亮。家长的百般宠爱与呵护助长了孩子的需求欲望,并且不断膨胀起来,对前景的估计过于乐观而对后果的设想过于简单,一帆风顺的经历使之对挫折一无所知。一旦受到挫折,便茫然不知应对,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走向极端。所以家长要及时走出溺爱与凡事大包大揽的思想的误区,要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让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

家园共育《孩子学习数学前要及时引导》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优秀数学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发生争执,父母及时引导 导读:争执,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是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宝宝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争执,引导宝宝在争执中学会交往,运用智慧解...
    2021-09-29 阅读全文
  • 家长应及时引导孩子爱美畸形 导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的面容并不是您女儿独有的情况,近年来青少年爱美的心理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读者王女士:我女儿今年刚满13岁,但我觉得她爱美得有点“过头”,最近她看不上自己的单眼皮,已...
    2021-09-01 阅读全文
  • 孩子心理有问题要及时就诊 导读:家长要及时敏感地关注孩子的变化。因为孩子遇到心理问题都会有所反映,只是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些症状。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者孩子突然不看电视了、变得爱发脾气了等,父母常常针对这些表象去批评责备...
    2021-09-18 阅读全文
  • 安全教育要及时 周一早上,我和往常一样进行晨检,发现张一驰小朋友的右手食指的指甲盖变黑了,并且还有点往上翘,我说:“一池,你的手指怎么了?”她说:“星期天的上午,我和梦新在搬石头玩时,砸伤了手指。”于是,我们班的小朋...
    2020-12-03 阅读全文
  • 儿童的缺点要及时纠正 林先生的女儿三岁时,有一次家里电话铃一响她就抢着去接,原来是爷爷打来的电话。爷爷说:“叫你爸爸接电话。”她就朝着林先生喊:“爸爸电话。”林先生问女儿:“是谁呀?”她扮着鬼脸说:“是你的老头子。” 引得...
    2021-04-15 阅读全文

导读:争执,是孩子必修的一门功课,是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宝宝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争执,引导宝宝在争执中学会交往,运用智慧解...

2021-09-29 阅读全文

导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的面容并不是您女儿独有的情况,近年来青少年爱美的心理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读者王女士:我女儿今年刚满13岁,但我觉得她爱美得有点“过头”,最近她看不上自己的单眼皮,已...

2021-09-01 阅读全文

导读:家长要及时敏感地关注孩子的变化。因为孩子遇到心理问题都会有所反映,只是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些症状。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者孩子突然不看电视了、变得爱发脾气了等,父母常常针对这些表象去批评责备...

2021-09-18 阅读全文

周一早上,我和往常一样进行晨检,发现张一驰小朋友的右手食指的指甲盖变黑了,并且还有点往上翘,我说:“一池,你的手指怎么了?”她说:“星期天的上午,我和梦新在搬石头玩时,砸伤了手指。”于是,我们班的小朋...

2020-12-03 阅读全文

林先生的女儿三岁时,有一次家里电话铃一响她就抢着去接,原来是爷爷打来的电话。爷爷说:“叫你爸爸接电话。”她就朝着林先生喊:“爸爸电话。”林先生问女儿:“是谁呀?”她扮着鬼脸说:“是你的老头子。” 引得...

2021-04-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