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鼓励孩子的一点点进步
发布时间:2021-06-08 教育笔记鼓励孩子 连点幼儿园工作计划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班级里的幼儿吃饭一直是班级的一大问题,每到吃饭的时候,总会幼儿孩子过来说:老师,我不喜欢吃这个;要么说:老师,我吃饱啦,结果碗里的饭基本没动;也有甚者,不说也不吃,等到了收拾餐具去散步时,把一碗饭端给了你。为了这个问题,班级里的老师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奖励小贴画,但是吃的完的小朋友还是吃得完,吃不完的小朋友会告诉你:老师我家里有很多小贴画;再比如在幼儿吃饭之前对孩子们严厉要求,吃饭的一点点步骤和要求都一点点和幼儿进行交流,但是幼儿说到做不到。
班级里的一位小男孩,吃饭比较困难,遇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吃很多,但是遇到不喜欢的东西它根本不会尝,默默的捧着碗不动,我们老师心里很着急。有一次我发现这个小男孩在午餐开始后的十分钟就把自己的一份饭菜吃了一半,我十分的惊喜,并且当场就表扬他说:啊,某某某小朋友都已经把饭吃掉一半啦,真的很厉害啊,好棒好棒。可能是我的语气感染了他,他开心的望着我,并且将碗举给我看,说到:“老师,我快吃完啦”“恩,你很快就吃完了,加油”我说到,接下来就看到他大口大口的吃饭,不发呆也不挑食了,很快就把饭吃完了。旁边的小朋友听到后,也将碗给我看,我根据他吃饭的情况给予评价,并开心的鼓励他,“啊,你也快吃一半了,加油加油”。伴随着“好棒好棒!”“加油加油!”在这种开心的氛围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吃饭情况好了很多。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多一点鼓励与表扬
教育随笔:多一点鼓励与表扬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起首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气力。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起航,把孩子的今日和昨天比拟,你就会发明孩子是在不断成上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方才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前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忱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勤学习行为的养成没有疑难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当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指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教师就要批注劳动的意义,鼎力大举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放纵,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造就了幼儿自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气。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托的目光,亲切欣忭的笑貌,都会给孩子带来气力。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本身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开心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开心,不消你刺刺不休的数落孩子,他们本身会给本身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但愿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盘点孩子的进步
转眼间这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很高兴看到了很多孩子在成长、在进步,让我平实的心中有了些小激动。先说这学期新来的孩子天天吧,他虽然还是不能融入班级一日活动中,但是却也和别人有了目光的交流,老师敲小铃的时候,能跟大家一起拍手了。这是我们看到的他的小进步,也许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我们习惯于寂寞的小天使来说已算不易了。再来说班里的晶晶、佳怡、郑燕,她们总能给老师送来很多甜甜的感觉,她们的小耳朵永远是那么的灵,老师说什么总能牢牢记住,还会主动跟老师说:“老师,我帮你吧!”她们像班里的姐姐一样,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让我们的班级充满浓浓的友爱之意。还要来说说班里的泡泡、跳跳、涛涛、添添,这几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们总能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从他们小嘴巴里说出来的答案常常让老师都觉得佩服不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挑食的孩子没有了,吃饭的速度快了,饭量也增大了。爱哭的宁宁不再随便哭泣了,爱睡懒觉的萌萌起得早了,不再迟到了,有点糊涂的骐骐也懂事了,会回答问题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心中才感安慰,这一年没有白白浪费了珍贵的光阴。
教育随笔:鼓励孩子
经常被否定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犹豫不决,容易拖延和半途而废,害怕被拒绝,自我设限,逃避现实,很容易恐惧,容易自我否定。
总之觉得好的东西,自己是没有资格获得的。不敢和接受男神的追求,只能和小人物和渣男交往。有的不敢去接近漂亮姑娘,不敢去主动和人交往,犹豫再三不敢表白,直到美人落别家。甚至别人看自己一眼,仿佛都带着嘲讽。
挑战一件没尝试过的事情,耳边轰隆隆听到的都是“你不行”“你不要做”。要克服这些声音的影响,要付出极大的勇气。这些声音,已过多年,犹在耳边。一般都是来自父母的发声,存在童年的深层记忆。有的家长,也表扬,只是夸的有点假。像我妈妈会用戏剧性的语言,像哄小孩那样夸孩子,你是最~~~棒哒,你是最~~~好哒,当时听到很开心,过去了之后,有点假,有点空。像我爸,要想听到他对我说一句“你做的很好”“你是我的骄傲”,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了。小时候他说“嗯。”这就是最高的表扬。为了这一声“嗯”,我愿意付出所有的努力,然而成年后“嗯”也没有了。如果不是走上心理学的道路,我都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呵呵。
这一段时间我在研究青少年学习动力,家长很在乎这个,有家长问我:我孩子做什么都没劲,怎么办?我让孩子画了一幅画看看,果然自卑,瞄一眼,就知道画者是个自我价值低的孩子。
一直被贬低,被否定的人,活都活的没劲了,还想学习有劲,怎么可能?父母自己没有自信,就会用否定孩子的方式,否定自己。可怜的是无辜的孩子,重复了父母的命运,用自卑,孕育养大自卑,然后再传给下一代。
破解的方法,有的。
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把心打开,看看孩子的优点,不要假装,不要虚头巴脑,真诚的赞美、表扬、鼓励、支持孩子吧!
你都不知道,你的真诚的爱的表达,你的鼓励支持,对孩子的一生,有多重要!
教育随笔:重视孩子的进步
教育随笔:重视孩子的进步
当孩子偶尔有一天早早起床,跟你一起锻炼身体的时候;当孩子第一次把心爱的食品留给你,与你分享的时候;当孩子学着收拾屋子,把东西摆得井然有序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是高兴、赞扬,还是漠然置之?家长、老师,你们是否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最需要表扬?只是取得光彩夺目、显而易见的成绩的时候吗?我想告诉你,孩子那些萌芽状态的优点,需要你去肯定、去赞美!萌芽状态的优点,往往引不起人们注意,甚至连孩子们自己也只是无意识的。这些优点可以生长、发育,可以开花结果。但这些优点也像小苗儿一样,很难经得住风吹雨打,如果得不到阳光和雨露,就很可能枯萎。细心的老师,请留心你周围的孩子们吧,孩子们的心灵是最单纯、也是最执著的。不是吗?彦熙恩小朋友很难入睡,我就坐在她床边轻拍着她,她很快睡着了,我表扬了她,她眼里闪着光,仰起的小脸笑成了花。就是这种力量,使她每天会早早睡了。方卿妤小朋友早上来园时不敢向老师问好,我就鼓励她叫,那天她轻轻的叫了一句王老师早上好,我当时就表扬了她,以后的每天都会听到她稚嫩的声音,“老师早上好”……有一次这位小朋友搬椅子的时候,不下心碰到了我的脚,虽然不疼,我还是下意识的蹲下摸摸脚,期待着她的道歉,还没等我开口,她就走过来说:“王老师对不起,”我笑着说:“没关系”。这不就是表扬的力量吗?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当孩子取得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请不要吝啬,真诚的赞美他们吧!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
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游戏结束了,我请小朋友们把玩具收起来放到篮筐里面,然后来我的前面排队。
听见排队两个字,有些孩子不顾手中的玩具,往地上一扔便跑了过来,还有的孩子把玩具仍进篮筐中,但是仍歪了,等我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拿着衣物排起了队伍,也没有看清楚到底是谁仍的,当我正要叫孩子们去把玩具宝宝捡起来收好的时候,我看见了拉拉和其他两个孩子,他们正在收玩具,拉拉的胸前抱着两个,手中还拿着一个,手中的一个放进篮筐中,没放好掉出了篮筐,胸前的没有抱牢也掉在了地上,他赶紧捡起来放进去。
有的放的歪了他还小心翼翼的重新放,确定不会掉下了他才跑过来排队,一转头,他又看见了一个玩具在空空的场地上没有放好,他又赶紧冲过去捡起来放好。
才一步一回头的过来排好队。
我对小朋友们说:“今天,拉拉是最后一个排好队的,但是,我反而要表扬他,有的小朋友把玩具宝宝扔到了地上就过来排队了,是他一个一个捡起来,把玩具宝宝送回家的,你们觉得他做的好不好啊?”孩子们看看他,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拉拉的脸红了,害羞的笑着。
我说:“玩好游戏就要把玩具收整齐,你们能够像他一样做到吗?”
以前,拉拉的习惯真的不好,我说过,他餐巾纸擦了乱丢,玩具玩到哪就丢到哪,习惯很不好,现在的他变了,从他喜欢的体育游戏着手,使他养成了游戏的好习惯。
慢慢地,在其他方面,他也会逐渐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于“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教育随笔:多一点点耐心
教育随笔:多一点点耐心
游戏时间,我刚把积木发完。顾李睿哲就跑来寻求帮助:“老师,小磊抢我的积木了!”我来到小磊面前问道:“小磊,你抢顾李睿哲的积木了吗?”“我又还给她了。”小磊胆怯的说。“以后不能抢小朋友的积木,知道吗?”“知道了。”
我刚想走开,继而觉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来,搂住小磊的肩膀,问道:“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积木?你自己不是有吗?”“我少了一个车轮。”小磊不高兴的说。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辆小汽车,只缺一个车轮。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样子对他说:“老师教你一个办法,你照老师的办法去做,一定会得到一个车轮!”小磊饶有兴致的把耳朵凑过来。听了我的“秘诀”,他就高兴的点点头,来到顾李睿哲面前说:“顾李睿哲,我的小汽车却一个车轮,你能借给我用用吗?我用完了会还给你的!”顾李睿哲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车,爽快的答应了。
我借此机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小磊的有礼貌和顾李睿哲的乐于助人,并号召全班小朋友向他俩学习。立刻教室里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这件事使我想到,教师们在处理各种事情时,仅仅充当一个公正的老师是不够的,而利用一切机会教孩子与人交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随笔:让孩子轻松一点儿
教育随笔:让孩子轻松一点儿
本来打算周日可好好休息休息,可是当我美美地走在大街上时,看到了很多幼儿园的“孩子”背着“行囊”在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陪同下去上各种特长班。心里不禁就想:“特长班”为什么这么多?
我和很多家长探讨过这个问题,总结下来大概2/3的家长认为应该早点让孩子学点东西,以便能在以后的社会中有更强的竞争力。有1/3的家长觉得周末孩子没地去,天天在家呆着还不如到特长班学点东西,还有一小部分家长觉得别人的孩子都在上特长班自己孩子不去的话,有点对不住孩子,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真的会出现家长们所想要的结果吗?
第一:我们来探讨一下幼儿时期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什么?我们知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即有多聪明,而是取决于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通常的智力而言的心理特征,它主要由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兴趣、动机、气质、性格、以及理想、信念等因素共同组成,最通俗的即是坚持性、自信心、勇敢、活泼、合作性等等品质的发展。培养非智力因素在幼儿期最好的途径就是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我们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幼儿更不能例外,素质教育是什么呢?目前还没有固定答案,但大家都比较认同的是:当你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剩下的就是素质。很显然在幼儿阶段要培养的不是单纯的认多少字,背多少诗,会算多少题,如果想让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就应该从长处着眼,先着重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第二: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天才,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不过为什么在孩子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差异呢?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的因素。家庭在孩子发展问题上所持的不同的价值观、教育观直接形成了不同的环境,从而作用于儿童,出现了个体差异。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有不少高学历家长在孩子入托时并不希望幼儿园教给孩子单纯的技能知识,他们更希望孩子在一种友好、合作、安全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乐观的活泼的性格等等,他们更强调孩子的意愿,他们的家庭属于民主型家庭,就像刚才的案例一样他们会在孩子需要的情况下,为孩子提供学习的环境,支持孩子的行为,当然这些地区的社会环境相对要好许多,作为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我们的孩子可能现在还达不到很高的生活标准,但他们应该拥有一样的快乐童年。
我们班里的东东有天对我说:“星期六我要学英文,还要学美术呢?”我问她:“宝贝,你累吗?”“嗯,当然了,可我妈妈让我去学,我很听话!”真想不到,周末孩子比我们还忙,好像有的孩子还要上三个特长班,他们才是真正的奔波呀!但最令我们担忧的是有多少特长班懂得幼儿教育,略懂得幼儿教育的又有谁会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兴趣是要培养的,但我们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刚刚萌芽的兴趣,不知道是会被扶持起来,还是会被拔苗助长。都说特长班办得好不好,要看家长的反应,而家长观察到的也便是孩子们最直观的表达:比如几张画,几个动作,甚至几个单词,因此特长班也就特别重视这些最表面的可呈现东西,但那些不能呈现,也就是最关键的各种能力:比如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呢?这些能力都是隐性的,而且要经过若干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在这个功利性如此强的经济社会里,谁会来做,谁能来做?!不少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特别有舞蹈的天赋,肢体语言很丰富,想送舞蹈班,可是她才4岁、5岁,甚至更小;有的家长想让孩子成为钢琴家,即便不是也想让孩子多接触一点音乐,可是总会学着学着就变质了,钢琴是外国的乐器,外国人听都没听的考级成为许多家长趋之若骛的目标,实际上舞蹈也罢音乐也好他们到底都是用来干什么的?谁都知道,它们是人类表达和释放情感的最原始的行为,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如果没有快乐可言,它们还会有延续下去的生命力吗?
第三: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了,他们最爱的是玩,最需要的还是玩,别老让孩子待一个地方,他们会感觉统合失调的,会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往的,难道我们小时候玩的高兴时被父母叫回家时会高兴的忘乎所以?借用在上海学习时一位学前教育专家的话:可怜可怜幼儿园的孩子吧,让他们多玩会儿,等到了小学阶段,他们哪里还能如此彻底的玩?!所以当妈妈准备换好行装去逛街的时候,当爸爸说出无数个理由要加班的时候,请别把孩子送到他不能好好的放松的玩的地方,那样对他们是有些不公平的。当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你会找回久逝的童心;你会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小鸟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蚂蚁地窝是什么样的?等等,从你的行为中孩子会学会怎样查询资料,怎样解决遇到的问题,怎样和别人合作研究,怎样适时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怎样遇到困难不放弃……别说这是孩子的事情,其实这才是最伟大的事情!
你能够带孩子在一个周末去春游,但下一个周末呢?下一个季节呢?别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他们是在快乐中长大的,当然这种快乐会在家长的陪伴下收获孩子和你真正的幸福!让孩子轻松一点吧!
教育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教育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会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在自己忙碌时,在感觉压力特大时。甚至这时情绪更易波动,更甚者是把这种情绪转移、或是发泄到自己周边的人身上。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永远保持平和的心理,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才能做到用赏识的眼光对看待每个孩子,用爱心去对待孩子;用细心去观察孩子;才能教出健康、活泼的孩子。也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感到快乐。
晗晗小朋友在我班上算是较大的孩子,在家里也是一直深受爸爸、妈妈和姑姑的宠爱的孩子。4月份入园的一个星期,每天来园或是离园时,他都是由爸爸或者妈妈抱着进班级的。针对他这个问题,我们两个老师也一直在思考怎么让他自己走着进班级的。这个星期,在自选玩具方面,我发现晗晗收放玩具方面,比以前算是有进了步。在之后总结区角活动情况时,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给予他表扬,并奖给他每个孩子都想得到的小贴画。“晗晗,你现在长大了一岁,本领也大了对吗?如果你明天能自己走路进教室,伊老师再奖给你一张小贴画好不好?”“好的,我们来拉勾。”他很开心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比较以前对他的强行要求,我这次的行动算是有了成功的希望。第二天进教室时,就对我说:“伊老师,给我一个小贴画吧!”在这星期的后面几天里,晗晗每天都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画了,而且每天都是很开心地进教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抛开一切生活上的烦恼。做到善于用心去观察每个孩子,去发现孩子的长处,去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健康、可行的教育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着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的一句名言。做到这点我们一定可以胜任幼儿教师这个职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健康、可爱的孩子。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