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教育,应从辨别孩子的需要开始

发布时间:2021-05-26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案例:教育,应从辨别孩子的需要开始》,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着孩子各种各样的言行,并要对这些言行及时地做出恰当的反应,做出具有教育意义的行为。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急迫性,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师,有时也忽略了去挖掘这些言行背后的“动因”,尤其是那些令我们懊恼的言行。

需要,就是幼儿言行的基本动力,幼儿作为人,即是一个生物体,也是一个社会成员。他们要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对生存与发展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人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需要。如对食物、水等条件的依赖,对与其他人交往、被人爱、受到群体认可和尊重等社会条件的依赖,还有个体不断发展所依赖的自主感和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促使他们去进行各种活动,而他们的种种行为方式和能力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在幼儿期这一人生的最初阶段,幼儿大多出于这些基本需要而活动,由于他们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习俗、规范了解甚少,只能在不同情景中“尝试”各种行为,哪些行为可以最好地满足某个时候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就逐渐这样形成下来。人的个性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没有“不合理”的,相反,他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动力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应该受到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所谓“不合理的需要”这种日常提法,其实是说在具体情景下,一个孩子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采取的行为方式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被他人接受,这恰恰是最好的教育契机。

作为教师,若能在幼儿的行为(包括被我们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中辨别出他们“合理的需要”,在肯定这些需要的基础上,帮助孩子通过正当途径,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满足这些需要,这种方式我们常称为疏导、引导,它是真正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简单地压制幼儿的某些行为,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需要总是要通过某些方式得到满足的,孩子在没有替代的行为之前,必然还会采取原有的方式),有时甚至会产生更严重负面影响,孩子对是否要去争取满足自己的需要感到焦虑,许多心理问题都是由此造成的。

因此,寻找对幼儿行为的恰当解释,从孩子的言行中辨别他们真实的需要,是教育的前提。着需要教师有冷静的头脑,和善的心灵,而当你“读懂”了孩子之后,你就会对他们更和善,在自己采取对策时更冷静,从而成为一位深谙教育艺术的行家。在下面我的做法中,希望能给大家得到一些启示,我的处理方法不一定十全十美。但我在敏感地体会着孩子的需要,这是走向真正教育的坚实一步。

一天早上我来园后,发现教室里的“小黑点”不见了,难道变猫叼走了吗?我四处寻找了起来。呀,小黑鱼躺在乌龟缸里死了!是谁把小黑点放在这儿的那儿的,真是可恶!我一下子恼怒起来。我把金鱼缸放在一旁,打算等会儿好好地问问班了的孩子。

孩子还没有来,我在教室了边划分着区域边思考起来:几天内,这种事已经是第二次在班级上发生了,前两天听搭班老师说起有两条小蝌蚪放在乌龟缸里,结果被乌龟吃了,为这事我还特地问过小朋友呢!为什么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呢?……正想到这儿,孩子们来园了,我便观察起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了。

整个上午我没有提起这事,只是把小金鱼处理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先想想,分析一下。如果直接问孩子,哪个会承认,毕竟这是犯了错误的呀。但如果不找出原因,可能类似的事还会发生。

午餐后,我站在班级自然角前,我的眼光忽然停留在养小金鱼的鱼缸里了,这是东东带来的鱼缸,里面养了两条小金鱼和十几条小蝌蚪,我似乎找到了原因。现在的孩子好奇心强,爱探究,小金鱼和小蝌蚪能生活在一块,那小乌龟和小蝌蚪、小金鱼在一起能行吗?第一次有人把小蝌蚪放在乌缸里,结果闯了祸,小蝌蚪被乌龟吃了。通过讨论,孩子们只出了因为蝌蚪太小的结论。那么,把大的金鱼放在乌龟缸里会怎样呢?这样,金鱼被放进了乌龟缸,这一次的结果,金鱼虽未被吃,但由于水太少,干死了。

有了这样一个假设后,我在主持讨论时,并没有提及这个“恶作剧”,也没,有“好好问问”,而是和小朋友们讨论起蝌蚪、金鱼、乌龟生活所需的环境,讨论中孩子们很快认识到:“小蝌蚪太小不能和乌龟放一块,乌龟和小鱼生活需要的水也不一样,乌龟缸里水要放的少些,不然它不能透气了”。

此后几天,所谓的“恶作剧”再没有发生,这反过来证明了我的假设是对的。原来这一事件并不象我开始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恶作剧”,孩子们做出这种看似恶劣的行为却并非出于恶意,只是因为缺少常识,不知者不为过嘛!其实孩子闯的许多祸大都是出于知识经验少而蛮干,我们却理解成他们在道德品质或心理上有问题。这件事也再次提醒我:当孩子闯祸时不能急躁,应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行为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恰当的教育行为。

反思:

在幼儿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后,我能冷静的把若干天以来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寻找“线索”,以便得出对幼儿行为背后的动因的恰当解释,然后再“对症下药”,最终结果表明。我真正体察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好奇,尝试,试想,如果当时我认为孩子把小鱼放在乌龟缸里是出于残忍心理的“恶作剧”,那么我会采取什么行动?孩子们最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案例:道歉需要真诚


在生活中,幼儿经常说“对不起”,但并不知道它具体表示什么意思,不清楚什么时候用它,也不明白怎么样来用它。有的幼儿把“对不起”变成自己远离批评或惩罚最好的“挡箭牌”和“避难所”,“对不起”自然也就变了味。把“对不起”挂在嘴边的这种现象,非但不利于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而且对幼儿的人格发展不利,因此必须对其给予关注。

案例描述与分析:

●午睡前,孩子们陆续进入午睡室,突然听到民民的哭声,我一看,只见小宇拉着民民的手,眼睛看着我说:“对不起。”我问怎么回事。小宇说:“我让他快点,他不听,还慢吞吞的,我就打他的脸。”一旁的宁宁也凑过来说:“小宇已经说对不起了呀?”听着这变味的“对不起”,我马上说:“那么民民有没有到午睡室?”宁宁和小宇说:“没有”。“有什么办法比打更好呢?”沉思了一会儿,小宇说“拉着他的手。”宁宁说:“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催他。”我点点头,让小宇试试他说的方法,果然民民听话的被小宇牵着手走着,我又提醒小宇说:“刚才你打疼了民民,应该怎么说?”小宇看着民民说:“对不起。”两人一起进入了午睡室。

●区角活动中,灿烂碰倒了硕果的积木,硕果跑来告诉老师,灿烂说:“是翔翔要我推倒的。”当我把眼睛看着翔翔时,只听翔翔把头转向硕果,大叫着说:“对不起。”我问翔翔为什么指示灿烂去推别人的积木,翔翔说:“上次硕果推倒过我的积木。”从这句话中,我意识到可能自己平时处理孩子间的问题时过于草率,以至于翔翔把道歉成了对他犯错误的惩罚,而这种惩罚在他眼里,不过就是随口说的三个字,只要说了似乎就没事了。我想了一会儿,把三人都叫到跟前,暂时转移了他们的纠纷,拿出几个小动物们,并用商量的口气请他们合作为小动物搭一个游乐场,当搭好后,我说假如这时候有人把你们合作搭的游乐场推倒,你有什么感受?三个孩子都说会很难受的,于是我告诉他们随便去冒犯别人是错误的。接着我把眼睛看着三个孩子,他们都不好地笑了,我说:“你们互相推倒积木对吗?应该怎么道歉?”三个孩子在我的引导下相互真诚的说:“硕果,对不起。”“翔翔,对不起。”三人合作开心地继续玩着。接着,我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些行为图标来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不争抢玩具图标、有序的排队图标、安静看书图标等,引起幼儿有意无意的关注。并适时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对不起”。如一次情境表演:小衣吃好点心刚站起来,被高高大大的明明一不小心撞在地上,小衣大哭了起来,明明赶紧扶起小衣,为他拍掉身上的灰尘,还用餐巾纸帮他擦去泪水。一边揉揉小衣的屁股,一边看着小衣说:“小衣,对不起!”小衣说:“没关系。”看完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衣为什么哭了?明明撞了小衣之后做了什么?为什么小衣原谅了明明?幼儿最后达成一致:当我们知道错了之后要真诚的向对方说“对不起”。

分析:

幼儿园生活中经常发生把“对不起“三个字挂嘴边的现象,幼儿认为虽然我无意(故意)冒犯了别人,但是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两个人就扯平了。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发现幼儿说“对不起”的变味和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成人引导得不当相关,因为幼儿的道德认识水平有限,常常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已经对别人造成了不便或伤害,当幼儿犯错误,尤其是打了人骂了人时,成人常常不管孩子是否真正感到内疚,是否真正觉得自己错了,是否真正想改正,就让他向别人道歉,说“对不起”,因此他们能够像背唐诗、儿歌一样背下来。“对不起”自然也就变了味。案例中我对待幼儿出现的问题都没有直接给予否定,而是通过隐性教育,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错误,解决矛盾。为了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水平和解决交往矛盾的能力,我还注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景中持之以恒地、大量地、反复地练习,并采用用各种教育手段来巩固和强化那些积极地交往行为。

●自由活动时间里,翔翔和小宇各自在看书,翔翔一个转身,肘部压住了小宇的小书,小宇一拉,书破了,小宇哭了,翔翔边说:“对不起、对不起。”边拿餐巾纸给小宇。对着小宇还说了什么,不一会儿,只见翔翔拿来了透明胶和剪刀与小宇一起修补。

●教师不小心踩了小朋友的脚,赶紧弯下腰看着幼儿问:“疼吗?”并真心诚意地对幼儿说“对不起”。

分析:

通过环境的暗示、组织各种形式教学、成人的榜样示范、教师正确的引导,一个阶段后我们班幼儿对正确的使用“对不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显得很真诚,孩子间的交往、沟通有了很大的提高。

反思:

幼儿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是我们教师任重到远的艰巨工作,要让道德规则真正成为儿童

行为的启明灯,还得继续从以下方面培养:

1、引导幼儿化解冲突

幼儿道德认知水平是在与成人、同伴的交往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纷争与矛盾是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契机,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纷争,有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特别是游戏时幼儿经常会发生冲突,我们不要马上介入,而是观察孩子间的反应,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相信他们可以自行解决;如果真的很难自我化解,则启发性地向孩子建议几种解决的办法,而后让他们自己选择。在不断地解决纷争、处理矛盾,不断地对立又不断地和好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接受不同的观点,了解他人的立场。

2、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幼儿之所以未能认识到“对不起”的真正含义,许多时候是因为缺乏移情能力。通过移情训练,幼儿可以想象某一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后果,产生对自己行为的愧疚感,进而将“对不起”的真正含义内化,成为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抑制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攻击性行为,从而有效地激发亲善行为。具体方法可以通过故事、角色扮演、实际操作等来进行。如当爱打人的宣宣一次摔了一跤,手上皮擦伤了,我就及时对她进行移情教育,并让经常被她冒犯的朋友帮助她擦眼泪、涂万花油,让宣宣真心地感受朋友间的友好。

3、成人的榜样示范

教师和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和家长自身道德风范,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特定情景中如:家长不小心弄坏了幼儿的建构作品,教师发点心时把哪个小朋友落下了……,我们都应向幼儿真诚的说声“对不起”。

案例:教育案例分析教师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影响


案例描述:在故事教学《我,喜欢我自己》的结束部分,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自我,大胆评价自我,树立自信心,李老师组织幼儿讨论:你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吗?你有哪些优点?孩子们讨论非常激烈,有的说:我会唱很多歌曲,妈妈说我象小黄莺;有的说:我会讲故事,还有的说:我会跳舞,上台表演许多人给我鼓掌呢!这时,一向`活泼好动的明明把手举得很高,示意老师叫他。李老师迟疑了一会儿,说:““明明,你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你为什么总是叫我们说优点啊,我爸爸说,每个人都有缺点,我想说缺点,大人有缺点,老师也有缺点,你也有”。说着,他瞥着眼睛,调皮地用手指着老师。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李老师顿时收起了笑容,说:“我们今天就说优点,缺点以后再说。”“可我爸爸说,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有优点也有缺点,老师,你有什么缺点啊?爸爸说把缺点改正了还是好孩子。”明明得意地说。“我说了,今天就谈优点,你没听到吗?坐下去!”李老师厉声说道。明明撅着小嘴,低着头,坐下不再说话。

分析:明明是一个很聪明但也很调皮的孩子,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出格”现象。这不,今天他又出格了。因此,当他举手发言时,老师迟疑了一会儿。明明认为老师不应该只让小朋友说优点,也应该说说自己的缺点,并且露出了孩子特有的天真,指出老师也有缺点,由此引起了其他孩子的议论和课堂躁动。尽管李老师对明明的说法也并非觉得不无道理,然而,老师更觉得明明的这一举动,使自己身陷尴尬,所提问题和自己预设的活动目标背道而驰,担心会破坏课堂气氛,使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严厉而坚决地阻止了明明继续往下说,明明很难过,也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老师批评。

反思:教师在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孩子的所想所为教师应持尊重的态度予以接纳。案例中,李老师面对明明提出的问题,不仅不予正面解答,而且严加阻止,这样做,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不仅伤害到孩子的自尊,更扑灭了孩子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仅影响明明一个孩子,而且全班孩子都会以此为戒,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这样的想法:一切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其实,李老师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也许会起到两全其美的作用。如:李老师可以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老师也有缺点,比如老师下班时经常忘记锁门,做事情丢三落四的,我现在每天都在注意改正这个缺点,也请你们经常帮助我噢!”我想,以这样的方式处理,一方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另一方面,可以就明明的问题,因势利导,引导孩子们在谈自己优点的同时,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缺点改正了,变成优点,孩子们的自信心会更强。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幼儿举办一次“我的小秘密”讨论活动,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自己平时不好意思说出的缺点,然后再集体讨论并说说你将如何决心改正这些缺点。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

怎样辨别孩子心理是否健康


人的心理是大脑内部的活动,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确实给人们了解人的心理状况带来很大的困难。然而,困难很大,并不等于没有办法。心理学家指出,对人的心理的了解甚至测量,可以通过观察人的行为来进行。因为,人的行为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各种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滑动与之相对应。透过人的行为这个窗口,就可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情况。

因此,可以从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偏离正常情况,偏离程度的大小,来判断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以及健康的程度。在心理学上,把偏离正常行为的行为称做问题行为。心理学家往往以问题行为的多少和严重程度,来衡量和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情况。当然,这要求有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才行。但是,在家庭条件下,家长们也可以根据下面一些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做出简单的判断。

1.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该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的一般的、典型的行为特征。一般来说,在某一年龄阶段常见的、而且属于正常的行为,如果到了另一年龄阶段依旧存在,孩子的心理可能就有问题了。例如,2岁左右的孩子爱发脾气,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如果到了6、7岁,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经常发脾气,那就是问题行为了,反映出心理健康欠佳。又如,大部分学前儿童都比较怕动物和陌生人,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还害怕动物(包括一些惹人喜爱的小白兔、小猫等)和陌生人,则是情绪障碍的表现。

2.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孩子偶尔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不能算是心理有问题。如果孩子的某种问题行为经常出现,家长就要重视,并考虑孩子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向专业人员咨询。例如,大部分儿童都有一两种害怕的东西,如黑暗、巨大声响等,这种惧怕不需要特殊帮助,随着孩子的长大就会自行消失。但是,一个儿童若是有多种惧怕,十分胆怯,甚至不能独自接触社会,这种表现就不正常了。又如,小学阶段的儿童每月可能发一次或几次脾气,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孩子每天都发脾气,那就应该查查原因,并及时给以帮助和教育。

3.问题行为表现的严重性。每个孩子几乎都有一些偏离正常行为的现象,问题轻微的,不能说明孩子的心理有问题,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很可能心理健康状况有问题。比如,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受到家长的百般爱护,对于上幼儿园,一般的孩子在心理上都会有一些困难。多数孩子经过父母或老师的诱导和帮助,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但是,也有少数儿童害怕上幼儿园达到了恐怖的程度,一说起上幼儿园,他们的脸部表情呆板或惊恐,出现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出汗、面色苍白、呕吐、腹泻等各种躯体症状。这种行为就属于异常,达到了心理障碍的程度,即患有“恐怖症”。

4.问题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儿童的行为看上去是异常的,但仔细观察分析,它却是对不正常环境的正常行为反应。例如,儿童的对抗行为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唠叨不休,处处限制孩子行动的缘故。儿童的攻击行为,如喜欢骂人、打架,可能是模仿家长经常与人吵架或经常打骂孩子的后果。也有青少年有偷窃和逃学的不端行为,这与家庭不和、父母对孩子的冷淡或教师的歧视态度有一定关系,因为这些孩子可以从“伙伴”那里得到家庭或老师不能给予的感情与温暖。孩子的这类行为不说明孩子的心理发育有什么障碍,而反映了畸形环境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改变这类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主要是改变环境和教育方式。

所以,判别儿童心理是否健康,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科学的鉴定。切忌孤立地看到某种行为就随便下结论,说这个孩子心理健康、那个孩子心理不健康,以防错误的看法给孩子和家长造成心理负担,把本来健康的心理搞得反而不健康。

案例:您真的理解幼儿的需要吗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您真的理解幼儿的需要吗

朋朋是个大班的小朋友,他做事与众不同,喜欢动手,喜欢创造性的操作活动。

一、案例描述

“老师,我要画八张”

《帽子设计师》这一课的结尾,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三张白纸,让他们做小小帽子设计师,画出自己独特的帽子。这时,朋朋举起手:“老师,我要画八张。”老师迟疑一下说:“朋朋,你先将三张画好再说,好吗?”朋朋坐下,开始做画。很快朋朋就画好了三张,交给老师,老师满意地点头,夸朋朋的设计想象力强,很有创造性。“老师,我还要纸。”朋朋说。可是,其他孩子也陆陆续续完成了作品,老师整理孩子们画好的作品,无暇顾及朋朋。每位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讲解之后,老师便结束了这次活动。

“老师,不要擦掉我的画”

接下来是幼儿自由活动,一个小朋友跑来报告:“老师,朋朋在黑板上乱画,快去看。”老师被拉到黑板前。原来朋朋在黑板上又画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帽子。老师看到朋朋画的起劲,没有批评,也没有表扬。只说了句:“朋朋,画好了你负责将黑板擦干净啊。”朋朋点点头。要进行新的活动了,朋朋还在画。老师发出了命令:“朋朋,快把黑板擦干净。”朋朋舍不得:“老师,不要把它们擦掉嘛。”可是,这样乱的黑板对下个活动有影响的啊。老师没有听,还是要求朋朋将黑板擦干净了。

二、分析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能注重幼儿的创造性,也力争创设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尽量做到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用语言表达自己作品的机会。按常规活动的标准衡量,教师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当然,这个半日活动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存在着的问题。朋朋在设计帽子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是,

教师并没有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楔机;为了照顾大多数幼儿,朋朋在活动中和活动后对绘画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三、反思

1、教师应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始终是处于主动地位,幼儿完全按教师的

意愿活动。那么培养出来的幼儿完全失去了自身的个性。幼儿的许多特长也被埋没。而新《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在小小帽子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中,朋朋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他两次提出想多画几幅画,他希望有更多的创作机会,但他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老师及时的关注和应答。显而易见,如果在朋朋积极要求再画几张的时候,得到老师的积极支持,为他提供做画材料——纸,朋朋一定能画出更多的作品。而且,他的积极性,以及创作的欲望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2、教师应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及时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

之所以自由活动时朋朋在黑板上画帽子,正因为他活动中的创作欲望没能得到满足。可这时,教师仍然没有注意到朋朋的超出其他幼儿的特殊需求。朋朋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也更没有得到应有的恰倒好处的鼓励和赞扬——如果朋朋画在黑板上的帽子能得到老

师的重视,并珍视他的作品,保留那些画,让朋朋介绍给大家,引导大家参观品评。那么对朋朋的创作积极性是多么大的保护和鼓励;对于教师而言,这又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楔机呢?

3、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我们身边的幼儿。

幼儿是社会中一个平等的成员,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中国传统习惯的影响,孩子往往被看成父母的财产,教师也常将孩子置于被动地位进行教育教学,和日常习惯培养。这种传统观念严重限制和压抑了幼儿的独立性和独创性的发展,不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水平不如成年人成熟,他们的知识经验不及成人丰富,但他们的自我意识已有了很好的发展,他们也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对别人的评价很敏感。他们希望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地位,他们强烈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关注和赞赏。孩子的知识经验虽然贫乏,但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有着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完整的世界。成人虽无法置身于其中,但却应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好这个世界,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这个世界。

教育案例分析:行为偏差的孩子


一、案例背景

成长中的孩子,由于他们自身生理、心理健康尚未成熟,自我控制力弱小,没有经过良好的社会化、个人的人格具有严重缺陷等,就容易出现一些偏差行为。

小晴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她的父母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所以周一至周五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较少与父母相处,每次放学回家,都是由爷爷接或是由邻居妈妈或爸爸来接。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在让幼儿自由阅读自己从家带来的书时候,有幼儿向我告状,说:“小晴益智区里的铃铛。我马上让她放回去,她也比较听话的把铃铛放回去了。而且我还借由这件事教育其他幼儿,不要偷拿活动室区域里的一些材料,从而引出未经他人同意,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的道理。

案例二:在放学回家的时候,我提醒还没有从家里带书回来的小朋友,第二天带回来。当时小晴正与另一幼儿一同看书,等另一幼儿被接走的时候,她就自己一个人在那看书。但是等她爷爷来接她的时候,他竟然很自觉的想拿着别人的书带回家。我看到那本书要被她带走了,我就问她“小晴,这本说是你的吗?”他头摇摇说不是她的,后来我让她把书放回去,她也很听话的走了。

三、案例分析

结合对小晴行为的观察及年龄特点的分析,我认为:小晴的行为属于一种偏差行为。所谓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小晴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见,小晴的行为偏离、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即幼儿之间正常交往的规则。其次,三四岁的幼儿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对于他人和自我的区别也不是非常明确。小晴对那些小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就拿走了。综合起来,导致小晴偏差行为的原因可能有:小晴对“所有权”概念理解模糊,对集体交往时的规则不太明确,自制力教弱,自己没有想拥有。

四、案例反思

在今后,我要多关注小晴这方面的事情,要对她灌输“所有权”概念的含义,并让她理解意思,还会让她多了解集体交往时的规则,同伴与同伴之间是怎么交往的,也要提高她的自制力,帮她减少甚至改掉偏差行为,让她能与同伴相处融洽,能有自己的好朋友。

喜欢《案例:教育,应从辨别孩子的需要开始》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儿童早教应从玩耍开始 儿童在入学前几年间所学的东西,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多,学得也快,且绝大部分知识是在玩耍中学到的。因此,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应从娱乐和游戏开始。 玩耍同正式教育一样重要,没有机会进行各种玩耍的儿童,在感情、...
    2021-03-29 阅读全文
  • 早期阅读应从0岁开始 导读:幼儿读物并非是一种只具文学性的纯文学,而是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其中,文学的因素、科学(语言和知识)的因素、艺术(音乐和绘画)的因素常常交织相融。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早期阅读已提前至0岁开始,并且0...
    2021-10-27 阅读全文
  • 教育孩子从父母开始 1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
    2020-09-30 阅读全文
  • 教你如何辨别孩子撒谎 虽然说当家长的要多信任自己的孩子,但孩子的有些谎言是不能置之不理的。不管是否要严重对待,起码你要有判断孩子有没有撒谎的本事。 1、奇怪的眼神交流撒了谎的孩子通常都不敢与家长进行眼神交流。 当然这只适用...
    2021-05-17 阅读全文
  • 案例:道歉需要真诚 在生活中,幼儿经常说“对不起”,但并不知道它具体表示什么意思,不清楚什么时候用它,也不明白怎么样来用它。有的幼儿把“对不起”变成自己远离批评或惩罚最好的“挡箭牌”和“避难所”,“对不起”自然也就变了味...
    2021-06-08 阅读全文

儿童在入学前几年间所学的东西,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多,学得也快,且绝大部分知识是在玩耍中学到的。因此,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应从娱乐和游戏开始。 玩耍同正式教育一样重要,没有机会进行各种玩耍的儿童,在感情、...

2021-03-29 阅读全文

导读:幼儿读物并非是一种只具文学性的纯文学,而是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其中,文学的因素、科学(语言和知识)的因素、艺术(音乐和绘画)的因素常常交织相融。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早期阅读已提前至0岁开始,并且0...

2021-10-27 阅读全文

1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

2020-09-30 阅读全文

虽然说当家长的要多信任自己的孩子,但孩子的有些谎言是不能置之不理的。不管是否要严重对待,起码你要有判断孩子有没有撒谎的本事。 1、奇怪的眼神交流撒了谎的孩子通常都不敢与家长进行眼神交流。 当然这只适用...

2021-05-17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幼儿经常说“对不起”,但并不知道它具体表示什么意思,不清楚什么时候用它,也不明白怎么样来用它。有的幼儿把“对不起”变成自己远离批评或惩罚最好的“挡箭牌”和“避难所”,“对不起”自然也就变了味...

2021-06-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