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爱画画的小姑娘
发布时间:2021-05-21 爱的教育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随笔慧凝小朋友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平时在班里很难引起老师注意的那种,安安静静、不争不抢。有一次在做班级吊饰的时候,我在教室一边的桌子上画画,孩子们去尿完尿回来,我感觉边上站了一个小朋友,也不说话,就是安静的站着,我抬头一看,是慧凝站在我旁边看着我画画,我也没在意,就继续低头做我的事情。第二次孩子们尿尿的时候,她再一次站在了我身边,我又看了她一眼,我发现她并不是过来凑热闹,而是真的在看我是怎么画,我就想,这个小姑娘应该是喜欢画画,于是在以后的美术课上,我对这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多了一份关注。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有惊喜,慧凝宝贝的画真的很有自己的特点,而且画的很仔细、很认真。
这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成了爱画画的小姑娘,每次美术活动我对她的关注也多了一分,有时在环境创设时还会请她帮忙。《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爱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慧凝最开始看我画画的时候,也可能跟其他小朋友一样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但是慢慢的,她似乎被这些吸引,不只是单纯地看热闹,而变成了自己的兴趣,于是她就开始自己研究,在美术活动中她也开始认真思考,认真在纸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社会、自然及各方面的知识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孩子对某一方面知识产生了兴趣,必然会不断地接触、探求。儿童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但保持时间短,特别是新鲜劲一过或一遇到困难便会退缩、回避。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我会由简到难,先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让她知道自己在这一方面是可以的并且能够做到更好,慢慢地再给孩子提升难度,谁也不能一步登天。【zW5000.coM 作文5000网】
慧凝宝贝在同一个主题里两次的作品,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方法,我们要肯定幼儿的特点,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于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懂事的小姑娘
教育随笔:懂事的小姑娘
最近,我们举行了一次唱歌比赛。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冉冉小朋友是第二名。
这次的唱歌比赛我们是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下去的,所以幼儿是在家里练习了一个星期之后再进行比赛的。在正式比赛的前两天,我们还提醒了幼儿:最好唱老师没有教过的歌曲,如果配上动作的话就很完美了哦。这是冉冉着急的说:“老师,老师!妈妈说我这首歌没有动作的呀!”我说:“那你就和妈妈一起想想嘛!”冉冉还是很着急:“可是这首歌没法配上动作啊!老师,没关系的吧?”我说:“那可不一定哦!”冉冉就皱着眉头会座位了。那到底是什么歌让冉冉这么发愁呢?到了比赛当天,才知道原来冉冉唱的是《七子之歌》啊,怪不得,这是首抒情的歌曲,确实很难配上动作,也难为了冉冉着急了这么多天。可是在轮到冉冉比赛的时候,我一边拍照,发现冉冉还是为这首歌配上动作了呀!于是我就问她:“你不是说没动作的吗?”冉冉说:“哎哟,是啊!可是,我怕拿不到奖,所以在他们比赛的时候赶紧想了想动作。老师,还可以吧?我能拿到奖吗?”我摸摸她的头,轻声说:“不错嘛,冉冉,可以自己做动作啦。这首歌很难哦,你会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声音响亮,但是拿到奖状还得看其他小朋友的表演哦!”这次唱歌比赛还有叶叶和敏敏准备的更充分,所以这次冉冉得到二等奖。可是冉冉却一点都不灰心:“她们唱的真好听!老师,我下次一定会在努力的!”真是个懂事的小姑娘。
教育随笔:我喜欢画画
小C今天第一次玩蜡笔。一开始,她在蜡笔盒里翻来翻去,拿了3支蜡笔放在自己的手心,然后随意的在纸上每种颜色的笔都画了几笔。这时边上GG已经画好了一个苹果,他很高兴的向我炫耀自己的作品。小C看了一眼GG的作品,于是也开始绕着圆圈来画。画完后,又换了一只颜色的蜡笔,用左手开始绕圈画。画了几下,小C又换了一只手,换了一个地方开始画。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作”的目标1中提到“3-4岁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并乐在其中”。从小C的游戏情况来看,小C就是喜欢涂涂画画,她对新接触的蜡笔非常感兴趣,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按照游戏的要求来画苹果,而是选择了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蜡笔,在纸上随意的涂鸦。后来开始绘画时,她一会儿用右手画,一会儿用左手画,这也是一种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进行干预,只是在一旁观察,最后,小C画出了不同形态的苹果。
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手指精细动作发展较弱,老师不需要在绘画技巧上给予太多的要求。只要孩子是一种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并且乐在其中,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机会。
教育随笔:不会画画的莎莎
教育随笔:不会画画的莎莎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画烟花的方法,孩子们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画一画。可莎莎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画。”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莎莎是个较乖巧的胆小女孩,入园以来早上送来时常会默默流眼泪,或有时直接让老师喂饭,寻找情感寄托。但一般教师安抚一会儿情绪就好了,自己吃饭、如厕、穿脱衣服和鞋子都能独立完成,自理能力较强。学习时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就是每次画画时,她总是会哭着喊到:“老师,我不会。”记得第一次画画时,虽然只是画简单的泡泡,她也是不肯动笔,一直不断地重复说:“老师,我不会。”尽管老师不断地引导与示范,她仍然说不会,后来一旁的阿姨忍不住拿着她的手握笔帮她画了许多泡泡。后来我跟家长沟通后知道,莎莎在家几乎没拿过笔涂鸦,所以导致对画画没有信心,上学后也很少在家画画。正是因为缺少涂鸦的机会和家长成人们的鼓励,莎莎对画画缺少信心,作为成人我们因多鼓励与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莎莎多涂鸦,渐渐掌握一定绘画技巧从而增加画画的信心。
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教育随笔:不会画画的孩子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画烟花的方法,孩子们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画一画。可莎莎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画。”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莎莎是个较乖巧的胆小女孩,入园以来早上送来时常会默默流眼泪,或有时直接让老师喂饭,寻找情感寄托。但一般教师安抚一会儿情绪就好了,自己吃饭、如厕、穿脱衣服和鞋子都能独立完成,自理能力较强。学习时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就是每次画画时,她总是会哭着喊到:“老师,我不会。”记得第一次画画时,虽然只是画简单的泡泡,她也是不肯动笔,一直不断地重复说:“老师,我不会。”尽管老师不断地引导与示范,她仍然说不会,后来一旁的阿姨忍不住拿着她的手握笔帮她画了许多泡泡。后来我跟家长沟通后知道,莎莎在家几乎没拿过笔涂鸦,所以导致对画画没有信心,上学后也很少在家画画。正是因为缺少涂鸦的机会和家长成人们的鼓励,莎莎对画画缺少信心,作为成人我们因多鼓励与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莎莎多涂鸦,渐渐掌握一定绘画技巧从而增加画画的信心。
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教育随笔:小班幼儿画画有感
又到画画的时间了,我们班的刘益良小朋友又开始哭了,每到画画时间,他总是会哭,每次走到他身边问他。“你为什么哭”,他总是不回答。让他画画,他又说不会画。和他父母交流后,他妈妈说在家画画很好,但可能是他胆子比较小。了解原因后,经过几次观察,我发现小班幼儿可能由于年龄比较小,刚进入到幼儿园也比较陌生,所以比较害怕老师批评他,有一次,早上晨间活动,我走到他身边,看到他搭了一个非常好看的图形,就像一个大大的苹果,我问他,"这是什么呀?"他说,这是一个红苹果,我最喜欢吃红苹果了。我借助这个机会,画了一个苹果,让他涂颜色,他拿到纸又开始不开心了,我急忙说,“看看,这是你最喜欢吃的红苹果,可是它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你能帮帮它吗?”他迟疑了一会,点头答应了,我在一旁看着他画好了苹果,可高兴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胆大,有的胆小,但是只要你耐心的教导他,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出发,他都会慢慢达到你的预期的效果。
幼教随笔:懂事的小姑娘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晓曼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家里的特殊情况让一个七岁的小姑娘早早的开始懂事,帮助家里干活,宛如一个大人,让人忍不住的疼爱。
晓曼的家庭很特殊,她的哥哥先天性智力残缺,家里劳动力少,需要照顾的多,这使曼曼跟其他小朋友的成长经历不同。当别人在家里享受王子公主的待遇的时候,她在帮妈妈照顾哥哥,帮妈妈做饭、打扫卫生。在班里,晓曼总比其他小朋友懂事,做事利索,自理能力很强,帮我们做事。对于晓曼做的事我总是很放心。
还记得晓曼妈妈含泪说的话:“宋老师,你不知道,当我在手术台上知道是个女孩的时候我坐那就哭,医生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当时我心想,女孩,以后我们可咋办啊!”晓曼的哥哥让这个妈妈身心俱疲,本想有个男孩,照顾家里,女孩让她失望了,现在看到孩子这么懂事,她很欣慰,也看到了希望。
晓曼现在很快乐,也很懂事,知道妈妈的苦,很疼爱妈妈,照顾哥哥,在以后的人生中,这便是她需要承担的责任,伴随她一生。这样的责任对她是一项挑战,激励着她不断进步,会有更好的未来。
爱跳舞的小姑娘
现在的孩子都承载着家里太多的期望,家人都希望自己的宝贝有个好的未来,培养各项技能,以至于孩子们都能歌善舞,各方面全面发展。
马玉儒小朋友非常喜欢跳舞,她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表现不太积极,但她却在舞蹈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音乐响起,眼睛便放光般炯炯有神,嘴角不自觉的上扬,宛如换了个人般,舞蹈动作相当标准到位,很有乐感,动作一遍就能记个差不多,让我们老师对她都刮目相看,个个称赞她,说他就像个舞蹈小精灵,漂亮极了。妈妈说她在家也很喜欢跳舞,镇上有个广场,天天晚上跳舞,她家离得很远,但确天天要去跳,跳一晚上,也不说累,个个的夸赞她,跳的好,有耐性,以后肯定是个舞蹈家。
玉儒小朋友虽然内向,但很要强,心气高,自己也有个理想,想跳舞,想做舞蹈家,对于舞蹈从没有叫苦,从没有退缩,音乐响起,立刻投入其中,翩翩起舞,用她那有神的大眼睛,优美的动作打动了我们的心。
孩子们都很有天赋,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孩子们总会有自己优越的地方,这需要我们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掘,去培养。
教育随笔:小贴画的魔力
小班孩子的注意力相对较差。这不,上课还没几分钟,有几个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说话,有的玩东西,甚至有的离开小板凳在教室转悠。老师见此情景,说:“今天,谁认真听课了,谁就是最棒的小朋友。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小贴画。”听到老师要发小贴画,躁动的孩子们马上安静下来。他们坐的端端正正,一双双小眼睛全神贯注的看着老师,小耳朵也几乎竖起来,听的特别认真。
小贴画的魅力可真不小啊!,它能让躁动的孩子安静下来;它能让吃饭就得喂的孩子乐于自己吃饭;它还能让不愿午睡的孩子开开心心的躺在小床上睡觉。
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不是小贴画有什么特殊魔力,而是孩子希望得到老师关注,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下,他们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努力争取成为“最棒的小朋友”。
其实,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比小贴画更有魅力。你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或一个充满爱心的拥抱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他就会很开心的接受我们的教导。
所以,爱孩子就请关注每一个孩子,多表扬他,鼓励他。相信在你的表扬和鼓励下,孩子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个身心健康的快乐天使!
教育随笔:让孩子喜欢画画
教育随笔:让孩子喜欢画画
每次画画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不喜欢画画。有一次,我刚一走进活动室,就听到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大声地说:“哇塞!好漂亮呀!”“对呀,真好看!”.何事让他们如此兴奋,我有些纳闷。走到跟前一看,原来他们正忙着往小桌子上贴图呢!
我蹲下来,仔细瞧,小桌子上花花绿绿的,到底贴上了什么?我还没来得及问孩子,几个孩子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这是用纸剪的花,它可漂亮了,这是我画的小兔子……。”他们的知识还真丰富。
孩子就是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没想到孩子们如此喜欢贴图,看来,孩子们所喜欢玩的东西,一定有它的理由和道理。今节活动正好是美术课,随机教育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何不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呢!
于是我大胆设想,对孩子们说:“你们觉得贴图这么好玩,都很喜欢它,那我们来比赛好吗?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就奖励他小红花,老师期待你们更好的表现。”孩子们一听,更来劲了。
我发现最不爱画画的伦伦也快速的粘贴起来。我不仅让孩子们把纸粘贴在纸上,并且我还准备了鸡蛋皮、饮料瓶、糖纸等废旧材料。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才料,来用涂好的纸片在上面粘。不一会粘完画的幼儿快速的来到我的身边让我欣赏他的作品。
轻轻高兴地说:“老师,快看我的苹果花”,真的,我仔细一看,还真像。我赶紧表扬他:“轻轻,你真棒!”这时伦伦跑来说:“快看我用鸡蛋皮做的小孩脸”,鑫鱼嚷嚷着看他用饮料瓶做的大树,一帆让我看她的蝴蝶花,并且孩子们一个个的比着,孩子们看到自己独出心裁的作品,心里那股自豪劲甭提了。
与此同时,我没忘记提醒他们:小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惜它、保护它,要保持它的干净、整洁,此刻活动室里成了美的乐园、想象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