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老师和我一起跳”以及“龙龙,今天你当小老师”

发布时间:2021-05-18

幼儿园当老师游戏。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都有会准备一写需要用到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案例:“老师和我一起跳”以及“龙龙,今天你当小老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上午8:20,晨间活动时间。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分自由活动与集体活动两个部分。自由活动由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器材,自由选择活动方式;集体活动是由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身体发展需求,组织幼儿有目的,有规则的完成“跑、跳、爬、钻”等技能的练习,来帮助幼儿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今天集体活动的内容老师安排了“过小河”,这个游戏要求幼儿用两个圈当作过河工具,双脚并拢从一个圈跳到另一个圈,往前行进。

薇薇是我班最小的一个,看上去就比别人嫩点儿,在平时她的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就比别人差些,象这个跳过一定障碍的游戏对于她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薇薇就愣在那儿,只用眼睛盯着老师看,而且还隐隐含着泪花。

“薇薇,怎么了?”老师有意问道。

“我不会。”说完薇薇的眼泪就直往下滑。

老师蹲下身来拍拍她的肩膀说道:“老师知道我们薇薇其实不是不会,而是有点害怕,不敢跳对吧?”

薇薇低头不语,眼泪继续往下流。

“薇薇不怕,先别哭。我们好好想想怎么办,哭可不能解决问题呀!”老师继续耐心的引导。

薇薇停止了哭声,用手揉了揉眼睛,又动了动嘴唇,但没有声音。

老师睁了一下眼睛问:“啊,怎么,你说!”

薇薇慢慢地,轻轻地说道:“老师,你和我一起跳,可以吗?”

“好呀,我们一起跳。”老师答应了她的请求。

接着薇薇在老师的帮助下一次次的完成了这个游戏,薇薇也高兴的笑了。

(评析:了解状态是指导活动的前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充分了解的行为表现,引导幼儿作出自己的选择,说出心理的感想,在薇薇说:“老师,你和我一起跳,可以吗?”老师一口答应,在求得老师的帮助后,幼儿完成活动内容,其目的行为与教师的行为取向结果一致。)

“龙龙,今天你当小老师”

中午11:10。午间活动。每天这个时候幼儿都是自由选择室内活动的玩具开展游戏,今天也不例外,老师正常组织幼儿准备开展活动。这时,龙龙小朋友悄悄走到老师身边,拍拍老师的手臂说道:“老师,今天我们不玩那些,换一个玩玩吧?”老师转过头来诧异的望着龙龙说:“换什么呢?我们龙龙有什么好的见意呀?”龙龙随口说道:“只要不是这些,其它的什么都可以的。”老师想了想,给龙龙提了一个要求:“龙龙,老师不想了,请你来想,我呀今天把老师的位置让给你,你来当回小老师,组织我们活动,你想和大家怎么玩就怎么玩,好吗?”老师边说边笑着看龙龙。“嗯!”龙龙点头答应。

(评析:幼儿为做某件事而事先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想法,以求得老师的同意。在这个案例中,龙龙就是以这种方式征求老师的意见想改变游戏的方式,老师并没有制止他的行为取向,而是给了他实施行为的权力,让龙龙当了回小老师,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组织能力,增强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和谐个性的发展。)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案例:孩子爱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早餐后,孩子们自然走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里开始玩游戏。他们有的搭积木、有的画画还有的当“爸爸”、“妈妈”,一会儿就热闹起来了。音乐角今天只有金乐生和宋傲两名小朋友,显得和冷清。没有观众看,他们的舞蹈也跳得无精打采。看到这样情况,我抓紧时间干完手头的活,赶忙加入到他们游戏当中。我当观众,坐在看台上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他们的表演,时不时地我还做几种他们没见过的动作,以引导他们丰富自己的表演内容。看我们玩得很高兴,张瑞茜、安子玮,关朝升也纷纷要求参加,就连一向不爱讲话的赵雨滴也禁不住诱惑,悄悄地加进来。于是,音乐角一下子增加了7人,我和他们一起表演“开火车”、“小兔跳”,引导他们听歌曲的内容创编舞蹈。孩子们开心极了。此时,我也忘记了自己已是四十好几的人了。游戏结束了,我和孩子们还意犹未尽。余乐生一边收乐器,一边问我:“郝老师,您以后还跟我们一起玩吗?”我不假思考地说:“玩呀。只要老师有时间就一定跟你们一起玩。”这时,安子玮兴奋地说:“我愿意老师天天和我们一起玩。”“没问题”。我一边答应他们,一边和他们拉钩儿,表示一定满足他们的需求。

孩子们爱和老师玩,这是每位老师都深知的一点。有老师参加的游戏就会有许多孩子想随。但是我国幼儿园里的老师少,孩子多,分组游戏仅主班老师一人,往往不能满足幼儿和老师一起游戏的需求。

有时孩子们在游戏中碰到困难或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引导,这自然会影响孩子们的发展。我是孩子们的生活老师,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我的主要任务是对幼儿进行生活照顾,为幼儿提供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所以,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准备一日三餐、搞卫生和消毒玩具等。现在,我终于明白,我们的任务是促进孩子的发展,这就要深入到孩子中间,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所以我坚持每天抓紧时间干完手中的活,就加入到孩子们游戏之中。我想,这样一方面我可以通过与幼儿交往来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配合主班老师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当老师指导不过来时,我还可以适当去指导幼儿。

有一天,户外分散游戏时,尹帅小朋友看见我和豆豆玩开汽车的游戏,就从玩具筐里找来马缰绳悄悄地走到我的身边看着。尹帅在班里年龄最小,也不太合群。今天看到他悄悄地站在我们身边,我猜他想和我们玩。于是,为了保护他的积极性,我和豆豆说了几句话,就马上蹲下来问尹帅想玩什么。尹帅将小嘴贴在我的耳朵边说:“老师,玩骑大马的有,行吗?”我想既然孩子那么需要玩伴,那么信任我,我怎能不满足他小小的愿望呢?况且他的妈妈有忙于做生意,和他接触的时间很少。我没有理由拒绝他。于是,我非常高兴地点点头,立刻将马缰绳套在他的身上,又顺手找来一根用皱纹纸编的腰带当马鞍。尹帅在前边跑,我就在后面边跑边发出“驾,驾”的声音,只听见尹帅边跑边高兴地乐出了声。为了让他玩得更开心,我向他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除了马跑、马拉车,还能玩什么?马渴了怎么办?累了怎么办?促使他思考,和他商量着游戏的不同玩法,不断丰富着我们玩游戏的情节和内容。他玩的非常尽兴。

看到不善于交往的尹帅和我一起玩得这样愉快,我也很高兴。并由此看到了我参与幼儿游戏的意义。为此,我更爱和孩子们一起玩,并希望孩子们和我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愉快地发展。

评析

从文章中我们看到保育员同样是孩子们的贴心人,同样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

当郝老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后,便自觉地从关注事务性工作转移到关注孩子的成长上来。她主动抽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到孩子中,通过做孩子游戏的玩伴,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需求。孩子们也因为看到老师这样高兴地和大家玩,感到了亲近,感到了平等,才敢于向老师发出邀请,提出要求。郝老师还能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当胆小、不合群的尹帅拿着马缰绳悄悄地站在她身边时,她能猜出孩子心里有需求,并主动询问尹帅,满足了他的需求,使这个缺乏家人关爱的孩子,在老师这儿得到满足,使这个不大合群的孩子在和这位会玩的老师共同游戏中,高兴得乐出了声。看到孩子这样开心、愉快,郝老师进一步感受到自己参与孩子游戏的价值和意义,这将会促使更多的关爱行为发生,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在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案例:大家一起玩


自由活动时,老师请每个小朋友都去教师的活动区中找一样玩具,和小玩具们进行“亲密接触”,小朋友都异常兴奋。在益智区有两个小朋友都选择了“爱跳舞的娃娃”。于是,他们两个便争抢了起来。在观察后,我决定以“娃娃”的身份介入他们的争执,“哟,我疼,我疼死了!你们抢来抢去,把我给抢伤了。”他俩听后,一下字安静下来。随后,我告诉他们,好朋友应该怎么玩。

分析及反思:

小小班幼儿争执玩具的现象是很常见的。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很难做到不去侵犯他人的活动。尤其看到表面上相同的事物,他们会更有兴趣去争夺。从内心的角度来讲,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要好。这主要是因为小小班的幼儿缺乏分享合作意识和行为。对小小班幼儿来讲,经常会出现强烈的独占欲倾向,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三岁的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因此在下阶段,我们应组织形式多样、丰富生动的平行性活动,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等良好行为品质形成。

我们应在各个活动区域中,尽可能提供多些平行类的材料,减少幼儿争执玩具的现象,教幼儿学会协商,引导幼儿去与他人合作。实践表明:我们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小小班幼儿不会分享,不会合作,很正常。但是,教师在观察小小班活动中,发现幼儿无法合作或分享时,还应以游戏的口吻参与解决、引导,同时可以辅以转移幼儿注意力、冷处理的教育方式等。

案例: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午睡时间到了,象往常一样我观察着孩子们的睡前整理情况,此时我发现病假了一段时间的洋洋今天第一个钻进被窝,于是我就表扬道:“洋洋的小眼睛真漂亮,好象弯弯的小月亮一样。”起床后,我提醒他:回家前带妈妈到他的小信箱里去取信。他疑惑地看着我,我便向他解释道:因为你今天睡觉最棒!他笑了。

晚上我在家接到了洋洋妈妈的电话:“李老师,我家洋洋今天回来可高兴了,一进家门就让他爸爸、外公、外婆看你写的信,一边还嚷着:‘李老师今天表扬我了!’我们也挺高兴的。…….

其实,通过与洋洋家人的沟通我了解到他在家的表现简直不可理喻:顶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天还赖床——典型的现代小皇帝。家人对他也毫无对策,只能处处顺从他,而他在幼儿园却是个不太多言的孩子,且显得很内向。

记得有一次洋洋的妈妈来接他时,正与我谈到他有多少“没用”,在家象只老虎,在外象只老鼠,一点也“不上台面”……这时我发现洋洋正不断地拉着妈妈的衣服,我知道洋洋其实不想让妈妈再讲下去了,我就告诉他妈妈说:“洋洋最近吃饭挺好的,每次都能自己吃完对吗,洋洋?”“是吗?”他妈妈疑惑地问“他在家每次吃饭可都要喂的。”

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最相信的就是老师和家长的话,他们从老师和家长的嘴里知道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赞赏和鼓励的评价,哪怕是在成人眼里不直一提的事,孩子听了不仅内心会很高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值得表扬、各方面都做是不错的好孩子,而且在行为上会做得更好,以表示自己是个聪明、能干的乖孩子。倘若一味地批评孩子,那样无疑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讲话要讲究语气。别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幼儿对大人和他说话的语气是很敏感的,柔和、慈爱的语气会让幼儿感到安定;鼓励、坚定的语气可使幼儿增强信心;严历、斥责的语气,则会让幼儿产生畏惧,尤其是大人要小孩干什么事的时候,其语气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强制性的、命令性的语气,只会引起幼儿的反抗、逆反,而惩求性的、商量性的,平等的语气,幼儿就是乐意接受、听取,并会按照要求去做。

作为老师、家长,更应该多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多鼓励,赞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心理学家忠告:孩子耳闻目睹他们认为有鼓励作用的言行后,就会精神焕发,而受了惩罚或听了贬斥的话,就会垂头丧气。鼓励促人振奋,贬斥使人畏惧,责备使人退缩。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老师、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赏。

案例: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


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不仅仅是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还应去分享别人的快乐和成功。这样,会真正了解他人的情感。同时,自己也能体验到快乐的情感。在幼儿时期,孩子缺乏交往、缺乏分享,只在意自己的情感,而忽略他人的情感。那么,该如何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学会分享呢?我想结合三个案例来说明自己的做法。

案例一《小气鬼》

午餐时,静悄悄的。突然,一个男孩大声嚷到:“老师,xx屁股下藏了一本书”,小朋友一听全笑了。我走过去,果然在xx的座位上找到了书,便好奇地问:“怎么把书放在这儿呢?”xx答:“这是我的,小朋友看了会弄坏的。”xx的话引起了男孩的不满:“小气鬼,书是拿给大家看的。”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好小气呀!”xx胀红了小脸回敬到:“你们才是小气鬼”。看来,对于如何分享喜欢的物品,幼儿们已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得帮助他们:“xx,现在咱们在吃饭,也该让书休息了,送它回家好吗?”xx点头照做了。我对全班说:“xx把刚才藏起来的书送回家了,他有错就改,真棒!”(鼓掌)

评析:xx出现的错误有两点:一没有及时将图书放回原处。二独占图书。而这两个错误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教师没有片面地对幼儿进行过多指责、说教,而是先帮助他改正第一个错误,接下来,教师会同小朋友们共同解决第二个错误。

午餐过后,在我的引导下,一位女孩将自己带来的好几本书分给了大家。当然,xx也得了一本。女孩在大家的谢意中高兴极了。这时,很多小朋友高高地举起了手,也愿意将自己的书拿给大家看,xx也是其中一个。我问:“如果小朋友弄坏了你的书,怎么办呢?”xx大声答:没关系的。“刚才,还有人说他是小气鬼呢?现在他还是不是?”“不是……”在大家的鼓掌声中,xx笑得多快乐呀!

评析:老师的批评角度很巧妙,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但也明确指出这种做法的不足。老师让孩子体验到了“不分享”与“分享”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最终,“分享”的快乐战胜了“不分享”的不良后果,这个做法的目的是让部分小朋友的正确想法真正地让xx接受,让其他有这种错误思想的孩子接受。

案例二:《祝贺你》

经过“穿衣服”比赛,有十位小朋友得了奖。他们站在台上接受大家地祝贺。有的高兴地鼓掌祝贺,有的上前同他们勾手指,可一向声音最大的鹏鹏因为没有奖,闷闷不乐地。不愿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可不行,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我对全班说:“鹏鹏因为穿不好衣服,不高兴了,谁来帮助他呢?”举手的孩子很多。在一位女孩的帮助下,鹏鹏穿衣服比以前进步了。“鹏鹏,你很认真,瞧你的衣服穿得很好呀!小朋友都在祝贺你呢!高兴吗?”(鹏鹏高兴地跳起来)“可是,刚才其他小朋友穿好了衣服,你为什么不祝贺他们呢?这可不行”(鹏鹏有些不好意思)“那去祝贺一下他们,好吗?”鹏鹏同得奖的小朋友都勾了手指,还说:祝贺你。“鹏鹏没有得奖,但是,他还

高兴地同大家握手,他真棒。”(热烈鼓掌)

评析:孩子学会了分享食物、玩具后,更进一步则要学会分享快乐、分享荣誉,即:分享情感。有了分享,也就降低了嫉妒地产生。幼儿学会分享情感,也就学会做人应豁达,应为他人的成功喝彩,同时也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进步,让别人也为自己喝彩。在这个案例中,老师还教育孩子学会相互分享、共同承担,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学会关爱别人,也增强他们独立自信地面对不幸,战胜困难和调节情感的能力。

案例三:《在自我欣赏中体验快乐》

为了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每天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让孩子独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念给大家听。怎样让孩子有表演的欲望呢?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告诉孩子们:谁愿意上来念儿歌,而且声音要大,要有动作,老师就把他的声音录下来,然后放给大家听。

评析:小朋友们听后个个都很兴奋,都愿意上来表演儿歌,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听到自己的录音。当孩子听到自己念儿歌的声音时,表现得很激动。有的高兴地跳来跳去、有的高兴地挠耳朵、有的不好意思,假装捂着耳朵、有的指着别人偷偷地笑,孩子们真正地在自我欣赏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后来的一日生活中,我都和孩子们时刻分享彼此的快乐。当然,有时也时也会分享彼此的不悦。但,很快的在互相帮助中,我们又获得了快乐。

案例:和蚕豆宝宝一起成长


《纲要》中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指导要点指出:一、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二、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三、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每年我都和孩子们一起开展种蚕豆的活动。以往我总是出张通知,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家做盆蚕豆发芽的实验,带到幼儿园来。有些家长怕麻烦,随便种了拿来应付我,也不给孩子讲解说明。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拿来的是什么。今年又到了种蚕豆的季节。,这次,我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改革。首先,我亲自到市场上选购了优良的蚕豆种子,再让幼儿回家将剪去瓶口的饮料瓶装满泥土带到

幼儿园来,(要求在饮料瓶的底部戳几个洞)。然后,我发给每个幼儿五粒蚕豆种子,请幼儿亲手种在装有泥土的饮料瓶中。并且,我对小朋友说:这次,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五粒蚕豆宝宝,请你们把它们种在带来的饮料瓶中,记得每天给它们浇水。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蚕豆宝宝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并且比一比谁的蚕豆宝宝长得最健壮,第一个开花、结果。好吗?孩子们都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

接下来几天,小朋友们陆陆续续从家中带来了装满泥土的饮料瓶,只见有的瓶大,有的瓶小,有的在底部戳了洞,有的没有戳洞。当时我也没有去纠正和提任何意见。只是让孩子们分头去种蚕豆。在种蚕豆时,有的小朋友将有月芽的一头种在泥土里,有的则将另一头种在泥土中,我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怎样种才是正确的。)

刚种下蚕豆,小朋友们都十分关心他们自己的蚕豆宝宝。早晨一来就拿着小杯子给蚕豆宝宝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个月,蚕豆宝宝便陆续发芽了,孩子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来向我报告这个喜讯。“老师,我的蚕豆宝宝发芽了!”“老师,我的蚕豆宝宝也发芽了!”那两天,这一“喜讯”弄得我应接不暇。

一个月后……

蚕豆宝宝开始长出了两片小叶子,这时有人欢喜有人忧,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蚕豆宝宝长出了可爱的小叶子,怎不让人兴奋。但也有些蚕豆宝宝“夭折”了。孩子们都沮丧地来告诉我这个不幸的消息。对此,我深表同情。“怎么会这样,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吧!”我提了个建议。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小朋友们发现,问题出在种植方法上。那些长叶的蚕豆宝宝都是月芽朝下种植的,而那些死去的蚕豆宝宝则都是月芽朝上种植的。这时,我和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有月芽的一头,正是蚕豆宝宝长根的部位,根朝上了,蚕豆宝宝怎么能活呢?找到原因后,我便安慰那几位失败的小朋友说:“别难过,至少你现在知道该用什么方法种植蚕豆宝宝了”。我相信,这个教训,同样让孩子们获得了知识和经验。

寒假过后……

一部分存活的蚕豆宝宝,继续茁壮成长着。转眼一个寒假过去了。一开学,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看自己的蚕豆宝宝长得怎么样了。很快,孩子们又发现有几盆蚕豆宝宝死了,而且在饮料瓶中装了满满一瓶的水,那几位小朋友很伤心。他们马上联想到,妈妈和他一起准备泥土时忘了给饮料瓶底部戳

洞了。我及时组织幼儿讨论“蚕豆宝宝为什么会死?”有的小朋友说:“蚕豆宝宝是淹死的!”有的小朋友说:“蚕豆宝宝是闷死的!”有的说:“因为下面没有戳洞,水流不出去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小朋友们:植物生长需要水分,但水分太多也会害死它们。人们在种植任何盆栽植物时,都要在容器底部戳洞,以便能让多余的水分从洞中流出。接着我便让小朋友看了几只花盆的底部。然后,我强调:“请记住!下次,在种植植物时,给容器底部戳洞这一步可千万不能省哦!”

又一个月过去了……

随着蚕豆宝宝一天天地长大,叶子也越来越茂盛。小朋友们越看越喜欢,他们一边欣喜地看着这些茁壮成长的蚕豆宝宝,一边围着我问:“老师,我的蚕豆宝宝什么时候开花呀!”“老师,蚕豆宝宝的花是从哪里开出来的呀?”“老师,蚕豆宝宝的花是怎样的?”……我则在一旁给他们一一解释。可是,没过几天,小朋友们又发现蚕豆宝宝的叶子越来越没精神了。有两位小朋友着急地跑来告诉我:“老师,我的蚕豆宝宝的叶子变黄了,好象快要死掉了!”于是,我马上召集小朋友们召开“紧急会议”,请大家一起想办法。结果,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第二天,有一位沁沁小朋友来告诉我:我奶奶说,蚕豆宝宝没有营养了,要给它加点肥料。“哦,原来蚕豆宝宝是肚子饿了,以前泥土里的营养已经吃完了,它跟我们人一样,光喝水,不吃有营养的饭菜也会没力气的。”我和小朋友一起总结着道理。那该给它加点什么肥料呢?于是,我便去请教这位家长,请她帮帮忙。这位家长非常热心。第二天,就给我背来了一油筒的用鱼内脏稀释的水,还告诉我说:这个给植物做养分最好了,我们家的花都是用这个上肥的。我连声道谢。立即和小朋友一起给蚕豆宝宝浇肥料水。小朋友们一边浇一边捏着鼻子说:“咦!好臭!好臭!”我马上说:“这个味道是不好闻,不过,蚕豆宝宝最喜欢了。”上好肥没多久,那些蚕豆宝宝果真个个精神抖擞起来了。小朋友们好惊奇,都围着蚕豆宝宝手舞足蹈起来了。有的小朋友还将胸挺起来,高举两手模仿蚕豆宝宝挺拔的样子呢!看着孩子们稚气可爱的模样,我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高兴。

现在,我正和孩子们一同期盼着蚕豆宝宝开花、结果……

在蚕豆宝宝的生长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同喜同忧。同时,也和他们一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让孩子们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动脑,探究解决问题,逐渐懂得了真理不容置疑地独立于我们而存在,它不是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之中。只有与客观事物真实地接触,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就象《纲要》中说的那样,“知识是在孩子们的探究之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案例:“老师和我一起跳”以及“龙龙,今天你当小老师”》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当老师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请你跟我一起跳、彩色小路 动感的音乐,简单有趣的动作,让人不由的也想跟着音乐摆动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跳韵律操。但是我们有的朵宝却一直在旁边看,偶尔跟着老师做一两个动作。但总是看的时间多做的时间少,和旁边跟着...
    2020-06-18 阅读全文
  • 案例:不妨让孩子当“小老师” 刘老师能够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融入多种教育,真正使幼儿成为语言的运用者、建构者。这是值得提倡的。 有一天,在早餐后的自由活动中,平时不太爱讲话、做事有点拖拉的王子木小朋友对我说,他会用纸做立体的小天鹅...
    2021-06-08 阅读全文
  • 女儿当“小老师” 吃过晚饭,女儿又开始忙上了,帮我收拾桌子,摆好小椅子,准备好纸和笔,这时我和家人就做好,等候5岁的女儿来给我们“上课”。原来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都要充当我们的“小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说儿歌,...
    2020-09-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绘本阅读:《跟我一起跳》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处在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的阶段,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但由于自身年龄小,缺乏交往技能和交往经验,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常常出现各玩各的、互不干...
    2019-12-12 阅读全文
  • 我也要当小老师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会有上进心、有表现欲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管是听话的孩子还是调皮的孩子,就看老师会不会正确引导。 一次在上美术课时,我让刘凯和李小惠帮我给小朋友们发物品,一个发油画棒,一个发图画...
    2020-12-16 阅读全文

动感的音乐,简单有趣的动作,让人不由的也想跟着音乐摆动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跳韵律操。但是我们有的朵宝却一直在旁边看,偶尔跟着老师做一两个动作。但总是看的时间多做的时间少,和旁边跟着...

2020-06-18 阅读全文

刘老师能够在幼儿的兴趣点上,融入多种教育,真正使幼儿成为语言的运用者、建构者。这是值得提倡的。 有一天,在早餐后的自由活动中,平时不太爱讲话、做事有点拖拉的王子木小朋友对我说,他会用纸做立体的小天鹅...

2021-06-08 阅读全文

吃过晚饭,女儿又开始忙上了,帮我收拾桌子,摆好小椅子,准备好纸和笔,这时我和家人就做好,等候5岁的女儿来给我们“上课”。原来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都要充当我们的“小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说儿歌,...

2020-09-12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处在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的阶段,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但由于自身年龄小,缺乏交往技能和交往经验,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常常出现各玩各的、互不干...

2019-12-12 阅读全文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会有上进心、有表现欲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管是听话的孩子还是调皮的孩子,就看老师会不会正确引导。 一次在上美术课时,我让刘凯和李小惠帮我给小朋友们发物品,一个发油画棒,一个发图画...

2020-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