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班《不一样的青蛙》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5

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那么,你知道幼师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不一样的青蛙》案例分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案例背景: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在黑板上范画了一只大青蛙,大大的眼睛、宽宽的嘴巴、白肚皮、绿衣服,端端正正的蹲在那儿,看上去非常的漂亮。于是,我就让我们班的小朋友仿照我的范画每人画一张,还让他们和老师比一比谁画得好看。WWW.Yjs21.CoM

案例描述:

幼儿绘画一开始,小朋友们很认真的照着我的范画一笔一画的画起来,我就在小朋友中间巡回检查。看着他们一笔一画认真的样子,我心里挺高兴。可是,当我走到涛涛身边的时候,发现他画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青蛙,但是,没有一只青蛙是一笔一画的,我就说:“涛涛,这次比赛你肯定要输了,看你画的歪歪扭扭,是不是没有一只能比上老师画的青蛙好看?说完我就去巡视别的小组的孩子了。

当我再次回到涛涛身边时,我大吃一惊:涛涛着正呆呆地看着自己的画,显得不知所措。手中还是拿着那支油画棒,并且不由自主地在抠着画纸,画纸已被抠得薄薄的了。我没想到我的言语对涛涛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我低下头问:“涛涛,你为什么用画那么多青蛙呀?”没想到他说:“老师,我画的青蛙是好孩子,他有很多的朋友和他玩,你的青蛙是个坏孩子,没有朋友和他玩”,我恍然大悟,涛涛的想法多好呀。我意识到刚才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孩子不敢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了,因而开始发呆。于是我摸摸涛涛的头说:“你想得可真好。涛涛,快给青蛙找更多的好朋友吧!”涛涛一听,显出不敢相信的样子。我握起涛涛的手: “来,涛涛,给青蛙找更多的好朋友,他们就不会感到寂寞了!”涛涛的脸上展现了笑容,他开始拿起油画棒给继续按自己思路作画。

活动结束了,孩子们的作品千篇一律和老师的青蛙大同小异,只有涛涛的青蛙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富有创意。我请涛涛把自己的作品讲给大家听,涛涛开心极了。我又接着对孩子们说“涛涛的青蛙有许多好朋友,它们在一起做游戏呢!你们的青蛙有朋友吗?它们在做什么呢?”这时,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 “我的青蛙在唱歌”“我的青蛙在捉虫”“我的青蛙在开联欢会”……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想着、说着。趁着他们有这么高的热情,我说:“下面老师要看看谁画的青蛙和别人的不一样,看看谁的想像力最丰富,大家快点开始吧!”。经过刚才这么一讨论,每个孩子的视野开阔了,头脑中有了许许多多可以拿来创作的题材,下笔也大胆了,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创作出了《青蛙唱歌比赛》、《青蛙过年》、《我和青蛙手拉手》、《青蛙在太空》、《青蛙游泳比赛》等一幅幅富有生命力的好作品,我感觉孩子们想象的闸门被打开了,脑海中流露出无穷尽的创作题材,我不得不被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

案例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程式化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幼儿。作出过多的干预指导,把成人的想法强加于幼儿,强制幼儿写实,限制幼儿稚拙、富有童趣的想象力,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如果老师都以程式化的教育模式来要求幼儿,将会使幼儿在绘画中失去自我和主动表现自我的自信心,丧失参与活动的热情,抹杀创作的萌芽,泯灭创造力。我在前面采取的教育行为是以“像”准,以自己的审美要求作为标准,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以至于孩子们被动地服从老师,作品出现单一的现象。涛涛的想象完全合乎情理的,表现出他对青蛙的意愿。通过调整我的教育行为后,涛涛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情感上得到了满足,非常愉快地向同伴展示了自己的想象,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教师的支持、涛涛的成功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他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富有童趣的想象。

案例反思:

一、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活动。

《纲要》中也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地

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通过学习《纲要》我们认识到,要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应该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并以“支持者”的角色去接纳和尊重幼儿的不同想法。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把“支持”停留在口头上,会不经意地做出一些限制、干预孩子的行为。用“对不对”、“像不像”等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束缚他们,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当涛涛没有按照我的要求作画时,我却不假思索地去干预,将我的意愿强加于涛涛,造成了涛涛不敢动笔。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绘画则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幼儿喜欢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内心感受,在绘画中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独创性、个性。但是,他们的创造行为必须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精神环境中才能实现。这时教师的支持尤为重要,它是孩子获得成功的基础。教师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支持”,就应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作品,设法营造一个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现丰富的想象力的环境,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条件,让孩子的创造思维得到尊重并充分得以施展。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享受活动的乐趣,让美术活动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快感和心情的愉悦。教师首先要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尊重他们的表达的意愿,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表露出来,而不能用教师既定的目标去暗示幼儿。如果我一开始就及时了解涛涛的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支持,班里孩子们的作品就不会出现千篇一律局面,可能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因此,让孩子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教师在活动中真正支持孩子们的真实意愿,欣赏他们,激活他们的想象,他们的绘画作品就会更加灿烂,富有童趣。

二、教师要做一个幼儿活动的引导者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机械地教幼儿技能技巧,而要以“受人以渔”的思想为指导,适时有效地加以引导。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引导不适时或者乱引导的现象。就拿涛涛“画青蛙”的案例来看,我忽视了孩子独特的表现力,没有及时地从欣赏者的角度去引导,反而将我的看法强加给孩子,这造成孩子在我的言语暗示下不知所措,认为必须跟老师一样,跟老师一样的青蛙才是最美的误导。虽然后来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但是多数孩子在活动中因我的误导而不敢创造、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画出来的青蛙出现模式化的作品。如果我在涛涛给青蛙找朋友时,及时地给予赏识、激励,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这么多的青蛙在一起做游戏,多热闹啊,你的青蛙在做什么呢?”孩子们就会因此而展开不拘一格的想象,对自己更有信心,创作的欲望更强烈。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接纳每一个孩子独特的创造,并在赞赏孩子点点滴滴的创造的基础上,及时地将孩子奇特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样,别的孩子在教师适时有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想象会更丰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作品会更丰富,更有童趣和个性,而不是一个模式。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大班数学活动不一样的书包


这是大班数学活动不一样的书包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实物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体验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并能列出相关的分合式和四道加减算式。

2.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

3.能够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讲述分合式与算式所表达的实物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重难点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一)中1~9的数字、分合号、加号、减号、等号若干套,教学挂图(五)中的书包图、书包标记及大标记、小标记。

2.第一组、第二组幼儿用书人手第35、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游戏"填空缺",复习8的组成。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的7组分合式,每一组缺少一个数。

2.请幼儿观察分合式,并启发幼儿思考:空缺处应该填什么数?

3.请个别幼儿回答并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4.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认读填写完整的分合式。

二、看实物图列分合式和算式,学习9的加减。

1.教师出示实物图(见附图二),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将书包的标记、大和小的标记摆放出来。

3.请个别幼儿列出分合式并用语言讲述这道分合式所表示的图意。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用手指着分合式中具体的数字与分合号边讲述,帮助大家进一步明确分合式所表示的图意以及图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4.师幼讨论:你能根据分合式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吗?是哪两道加法算式?(3+6=9和6+3=9)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所想的加法算式并演示记录。(也可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记录)6.师幼继续讨论: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和分合式,列出了相关的两道加法算式,你们能不能根据这幅图和分合式写出相关的两道加法算式呢?是哪两道减法算式?(见附图五,9-3=6和9-6=3)7.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所想的两道加法算式并上来演示记录。(可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记录)8.师幼共同小结:今天,我们根据这幅图中的书包大小特征和数量,列出了几道相关的分合式和加减算式?(一道分合式和相关的四道加减算式)9.教师带领幼儿看图并共同认读分合式和加减算式。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游戏是幼儿用书第35页《看图列分合式和算式》。

2.第三组和第四组的游戏是"撒花片"。

3.第五组和第六组的游戏是"翻片片"。

四、评价活动。

1.展示一名幼儿玩"翻片片"游戏有序的记录单,教师有意识地遮挡住后半部分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2.教师展示幼儿作业单后半部分的记录,师幼共同验证回答其正确与否。

反思活动:

就孩子们上学遇到的迫切需求,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来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做一做中,孩子们手、脑、眼和各种感官并用,看好朋友怎样进书包。在变一变中,孩子们提高了整理书包的速度,在查一查中,同伴进行合作,给予评价。在背一背中体会了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目标完成较好。

不足的是:应该有延伸活动,让幼儿回家后把自己的本领给家里人表演,再给你的好朋友或者弟弟妹妹表演,还有再设置区域角,让幼儿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这些是需要改进的。

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二等分》:大班数学活动二等分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多种二等份的方法将一个物体等份成两份。体会二等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美化作用。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二等分教案吧。

《大班数学教案:小兔家的蔬菜》:大班数学活动小兔家的蔬菜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学习简单的方式清楚地记录,初步学习统计。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记录结果。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小兔家的蔬菜教案吧。

《幼儿园数学教案:学习看点图列算式》:大班数学活动学习看点图列算式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算式。能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式含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数学学习看点图列算式教案吧。

大班美术活动想象画—不一样的脸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美术活动想象画—不一样的脸 ,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大班美术活动想象画—不一样的脸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创造人物的五官,并进行表述,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想象画—不一样的脸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创造人物的五官,并进行表述。

2、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重难点:

能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创造人物的五官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各类物品。

2、知识经验: 幼儿有以物代物的经验、对五官已有认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欣赏配乐散文诗《给老师画像》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问:这个小朋友他画的是什么?他是怎么画的?(孩子说散文诗的内容,老师拼出脸蛋。)

二、老师重点讲解:

这个脸蛋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不一样,是用替换想象的方法完成的,用树叶代替眼睛,用纽扣代替鼻子,用香蕉代替嘴巴。)

三、欣赏部分作品: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做的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来做的。

逐一欣赏图片,讲一讲作品中是用哪些物品来做五官的。

小结:同一样东西在这里是代表一样东西,到了其它地方可以代表另一样东西。比如光盘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脸蛋,而且还可以制作成眼睛。像毛线、布条、有点长的话可以剪一剪,折一折。

四、讨论、想象、扩展想象:

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

如果请你们利用这些材料也来拼一拼“不一样的脸”,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来做五官呢?

请个别孩子上来试一试,老师进行指导,丰富孩子的创意,提醒孩子注意画面的布局。

五、幼儿第一次想象、拼画: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先想好再拼图。对个别想象丰富的孩子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六、集中展示与交流:

老师将孩子已经拼好的作品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在电视上进行展示,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画。

刚才看过了小朋友的作品,小朋友真会开动脑筋,不过有些材料大家没用到,老师请小朋友再拼一次,这一次请大家用一下刚才没用到的东西。

七、幼儿再次操作:

幼儿再次操作,鼓励孩子尝试用一下刚才没用到的材料进行创作。

八、欣赏与分享:

请小朋友走一走,看一看,

活动反思:

通过诗歌《给老师画像》引出活动,接近孩子的生活,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

通过老师的讲解、梳理,使孩子理解并接受“替换装饰画法”, 丰富孩子的想象,为接下来孩子的创作打好基础,解决活动难点。

展示活动使孩子体验到美术活动的快乐,通过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开拓了孩子的思维。

大班美术活动不一样的我—独特的面具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美术活动不一样的我—独特的面具 ,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这是大班美术活动不一样的我—独特的面具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幼教管理质量,已成为幼教界研究解决的新课题。所以我设计了开始就是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因为幼儿在这个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与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树立心目中的榜样,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意识地去发现、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交流讨论" 不一样的我"这一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所以我设计这一课美术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独特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每一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重点】: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难点】: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播放器、课件(各种各样人的表情)。

2、气球、打气筒、纸浆、水粉颜料、水粉笔、设计用纸、铅笔。

3、稀释的胶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二、产生制作兴趣:

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三、学习制作方法:

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

四、设计脸谱和表情:

1、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的表情,要尽量与众不同,可以适当夸张。

2、在白纸上线画出设计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

3、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图上合适的水分颜料。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1、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独特,最能让人看出是谁的。

【教学反思 】: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要点和关键的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粉碎纸浆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虑到孩子可能会抢,对此也作了说明强调,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另外还有纸团,但是发现纸团容易烂掉,不太适合,我就去掉了纸团,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较有目的性,因此幼儿的活动非常顺利,虽然是第一次跟气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组上都干干净净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较干净,作品也完成得不错,看来同样是设计"独特的面具"有的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也会带来大问题,有句话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看来做人是如此,上课也是如此,记得曾在教研活动中将好课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当中镶了一到两粒劣珠,胡乱穿起,那这串项链的质地绝对是大打了折,我们幼儿园老师上课要对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个数,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将一节活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出来,要让幼儿学到该学的知识。

相关文章

《大班版画教案:版画乐》:大班美术活动版画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激发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学习版画。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发展幼儿的独特的创造性思维。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版画版画乐教案吧。

《大班美术教案:房子的周围(学布局)》:大班美术活动房子的周围(学布局)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通过观察图片,说说房子周围的景物,让幼儿大胆想象,对房子周围进行绘画创作。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房子周围的事物。快来看看大班美术房子的周围(学布局)教案吧。

《大班美术教案:花越开越大》:大班美术活动花越开越大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会用从里到外,由浅到深,层层涂染的方法表现花朵渐变的色彩。学习用同种色表现越开越大的花,对色彩感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花越开越大教案吧。

案例:给我一样的纸


美工课上,我教幼儿做小青蛙,这个小青蛙是从纸工材料上剪下来的,色彩鲜艳,折叠后还会按一下跳一跳,很是生动形象,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着孩子们这样高兴,我也很开心,马上发给他们每人一张材料纸,让他们满足一下自己的动手欲望。

轮到松松了。松松跟别的小朋友比起来,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明显的差一截,所以我平时对他的要求都比别人低,像这样的纸工课,我常让他剪一些简单的形状,一段时间下来,进步也挺大,从原来的不会握剪刀,到现在已经能够剪一些简单的形状了。今天的纸工课,我也像往常一样拿出一张白纸,温柔的对松松说:“松松,今天我们还剪白面条,练练你的小手好吗?”没等松松答应,我便递给了他一张白纸,因为在我想来,松松是不会拒绝我对他的“好意”安排的,事实上他也从来也没有拒绝过。可今天却出乎我的意料,松松竟然推开我给他的纸,边看边指着其他小朋友手中的材料纸,用不熟练的语言说:“一样……纸……”。这是松松第一次提要求,看着他充满渴望的眼神,我停在半空中的手慢慢地收了回来,拿出一张材料纸给了松松,松松高兴的接了过去,剪了起来。看着他那比平时更认真的样子,我陷入了深思。

对于一些能力差的幼儿,我们可以降低对他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在平时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对他进行纵向的比较,一有进步就表扬和鼓励。但是如果让他在课上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事,时间长了,孩子纯真的心或许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种意识也许会渐渐的形成自卑感。一个孩子如果有了自卑感,怎么能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因此,不管教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不能给予孩子不一样的待遇。虽然他们还很小,但是在他们的心中都渴望着平等。

“一样……纸……”这句稚嫩的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脑中,那是对平等的呼唤啊。是啊!我们要给每一个孩子同样的“纸”,让他们在同样的“纸”上自由描绘美好的未来。

案例:我和孩子一样高


清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冷清清的校园变得温暖起来,小草舒展着身姿,树叶儿绿得发亮,如火如荼的茶花瓣儿上,露珠闪着眩目的光。但更吸引我的,是操场上孩子们活跃的身影。

今天我们玩呼啦圈,有的孩子把圈当作汽车的方向盘,开来开去;有的孩子把圈套在背上,玩小乌龟爬;有的孩子让圈竖起来,玩钻山洞;还有的孩子把圈排成一排,玩跳圈游戏┅┅我的目光扫到画廊那里,咦?那些孩子蹲着在做什么呀?怎么不在操场上玩呀?我快步走到他们跟前,可是虽然是矮矮的瓜子黄杨树,仍挡住了我的视线。

“为为,你们在做什么呀?为什么不到操场上去玩?”我气呼呼地大声责备孩子。

听到我的声音,几个孩子抬起头来。哦,都是些“皮大王”!为为看到我生气的脸,怯生生地,又忍不住兴奋地说:“老师,我们发现了西瓜虫!”哦,原来这样!我想起我们在业务学习的时候经常说的,要关注孩子的关注,倾听孩子的倾听。可是真碰到了事情,就把学习到的二期课改理念全抛到了脑后。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蹲下身来,“在哪里呀,让我也看看!”孩子们见我这么感兴趣,马上热情地指给我看。我埋下头,撅起屁股,好不容易才发现了几条在草丛里匆忙逃窜的西瓜虫,看它们狼狈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为为把一条爬远了的西瓜虫捉回来,他的手刚碰到西瓜虫,西瓜虫马上身子一缩,缩成了一个滴溜溜园的球。西瓜虫变的球躺在草地上,一动也不动。孩子们屏息看着西瓜虫,也静悄悄的。一会儿,西瓜虫忍不住啦,舒展身体,慢慢地动了一下,发现周围没什么动静,于是大胆地又爬了起来,孩子们又用小手去碰它一下┅┅原来孩子们跟西瓜虫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呢,哈哈,太有趣了!于是我让孩子们把西瓜虫捉到瓶子里,放在教室的自然角里,让班级里更多的孩子去了解西瓜虫,观察西瓜虫。

分折:

翻开相册,看自己的照片,有的是逼真的本我,有的却显得高高的,长长的,有的则相反。同是一个人,为什么区别有那么大呢,道理大家都知道,因为拍摄角度的不同。在老师眼里,孩子为什么那么小,那么微不足道,那是因为老师是站着看他们的,如果换个角度,蹲下来看他们呢,是不是能看到另一番动人的景象呢?

蹲下来,我和孩子一样高,看待人,看待事物有了全新的角度。如果那次西瓜虫事件我没有蹲下来,没有看到孩子眼光里的探究欲望,肯定要批评孩子不去玩玩具,离开集体,没有规则意识了。但是幸好我及时醒悟过来,才没有酿成大错。

蹲下来,我和孩子一样高,我能够更仔细地观察孩子,发现原来在我心目中的“皮大王”们,在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竟是如此地专注,如此地用心。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活动中,总有几个孩子会显得心不在焉呢,是不是我们没有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是不是我们的激发兴趣还做得不够?原来,当我和孩子一样高后,我眼中的孩子也会变了个样的。以前用有“色”的眼睛去看他们,是多么大的错误!

蹲下来,我和孩子一样高,在老师参与的活动中,孩子们会玩得更畅快淋漓,更尽兴。这时的老师,已经成了孩子的玩伴,成了孩子心目中最亲近的人,师生间的关系更融洽,更民主。这时候,孩子最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你,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你听,你也就能够更多一点地了解他们,更多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的教育,也更能让孩子树立自信,进步得更快。

蹲下来,我和孩子一样高。我看到的孩子是那么可爱,不再是一个个的“皮大王”,我不再为孩子的调皮、不听话而烦恼,原来,感受孩子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我对自己更充满了信心!在二期课改的浪潮中,我会更努力去拚博,奋进!

相信《小班《不一样的青蛙》案例分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的案例分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不一样的项链 [案例] 一次区域活动中,陈思甫和于浩阳小朋友选择了美工区“剪贴项链”的玩具。这个玩具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制作的:材料有剪刀、胶棒、五彩的纸条,还有简单明了的制作步骤图,孩子们可以边观察边制作...
    2021-05-12 阅读全文
  • 不一样的答案 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 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 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黄...
    2020-11-23 阅读全文
  • 不一样的“批评”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不一样的“批评””!小霞和其他幼儿相比,属于比较另类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的许多行为令人不解,让人接受不了。 上课时,她时而站起来跳几下.时而揪...
    2020-06-2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不一样变一样 教育随笔:不一样变一样 在开展小音乐剧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艺术细胞,坚持所有幼儿参与的原则,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舞台上大胆表现。但是,米奇由于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从小就带着人工耳蜗...
    2021-04-29 阅读全文
  • 主题活动案例:我和别人不一样 实录一:随着认识我自己探究活动的深入,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提出想研究自己与他人是否一样(如:身高、五官、手脚等)。于是,我就为孩子们提供了纸、笔、软尺、线团、镜子、秤等材料,让孩子们自...
    2019-12-12 阅读全文

[案例] 一次区域活动中,陈思甫和于浩阳小朋友选择了美工区“剪贴项链”的玩具。这个玩具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制作的:材料有剪刀、胶棒、五彩的纸条,还有简单明了的制作步骤图,孩子们可以边观察边制作...

2021-05-12 阅读全文

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 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 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黄...

2020-11-23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不一样的“批评””!小霞和其他幼儿相比,属于比较另类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的许多行为令人不解,让人接受不了。 上课时,她时而站起来跳几下.时而揪...

2020-06-24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不一样变一样 在开展小音乐剧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艺术细胞,坚持所有幼儿参与的原则,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舞台上大胆表现。但是,米奇由于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从小就带着人工耳蜗...

2021-04-29 阅读全文

实录一:随着认识我自己探究活动的深入,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提出想研究自己与他人是否一样(如:身高、五官、手脚等)。于是,我就为孩子们提供了纸、笔、软尺、线团、镜子、秤等材料,让孩子们自...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