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们来跳舞》
发布时间:2021-05-06 幼儿园老虎跳舞说课稿 我们的城市幼儿园说课稿 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中班教案《我们来跳舞》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从艺术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我们来跳舞》教案吧。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个时代、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艺术家们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2、学习从艺术中认识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学习分析、描述作品中线条、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对人物动态、造型的描绘。
3、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
4、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注意培养学生感受、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6、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舞蹈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形式,欣赏古今中外以舞蹈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
2、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类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过程:
1.导入。
(1)放一段欢快的民族音乐。
(2)提问:听到音乐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
小结:舞蹈可以表达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
2.欣赏《舞蹈纹彩陶盆》
(1)提问:你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舞蹈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2)课件出示(舞蹈纹彩陶盆)。简要介绍:这是在墓葬中挖掘出的一个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盆。
(3)提问:①上面画了些什么?②他们跳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上前模仿。③你知道为什么要跳舞吗?
3.学生分组看中外部分民族舞蹈。
(1)提问式导入:想不想对舞蹈有进一步的了解?
(2)将全班分两大组,(一大组中有若干小组)分别观看课件(优美的舞姿)中的中国民族舞蹈和外国民族舞蹈。
通过课件分析画家的作品《新疆舞》作品中对线条的感受。
提问:①如果去掉作品中的线条会有什么感受?(轮廓感)②如果去掉衣裙上的一些线条会有什么感觉?③如果改变线条的倾斜方向会有什么感觉?(运动感、速度感)以各组为单位欣赏课件中其他作品。
课件出示:花山崖壁画、汉代圆雕(玉舞人)、透雕饰品(双人盘舞)、砖雕(舞伎)。
绘画作品:马蒂斯(舞蹈者)、德加(从包厢剧院看芭蕾)、名家舞蹈速写作品、农民画作品、剪纸作品等。
请学生选择工具表现出看到的或想象中的舞蹈。对构图饱满、抓住舞蹈特点、形象生动的作品加以鼓励反思:
谁会这样。
幼儿百科:跳舞通常指伴随音乐按照有节奏的步伐而移动,或者单独一个人,或者带一个舞伴,或者以集体形式,是为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种涵意。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们都来跳一跳》含反思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们都来跳一跳》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们都来跳一跳》含反思》
中班教案《我们都来跳一跳》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自主探索,模仿练习,逐步掌握由高处向下跳的技能,学习站在30—45厘米高的轮胎上保持身体平衡后往下跳,提高腿部弹跳的能力,大胆克服由于高度变化而产生的困难,体验用轮胎进行体育锻炼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我们都来跳一跳》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站在30—45厘米高的轮胎上保持身体平衡后往下跳,提高腿部弹跳的能力;
2、自主探索,模仿练习,逐步掌握由高处向下跳的技能;
3、大胆克服由于高度变化而产生的困难,体验用轮胎进行体育锻炼的快乐。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轮胎的经验;
材料准备:
1、轮胎17个;泡沫地垫6个;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幼儿与教师围绕场地慢跑1—2圈。
(2)跟着音乐做韵律操。
(3)幼儿根据自己的情况减去适量衣服。
2、基本部分
(1)尝试一个人玩轮胎,玩岀各种方法。
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2)初步学习新的玩法,站在轮胎上向下跳。
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平稳的站在轮胎边上,轻轻向下跳,前脚掌落地,落地要轻。
(3)幼儿借助教师的口令原地练习。
口令:一、二、跳。强调:前脚掌落地,落地轻。
(4)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需要重点讲解部分。
请幼儿示范正确的动作,幼儿相互学习。
(5)尝试跳两个轮胎的高度,帮助幼儿勇于克服困难。
(6)轮胎区域游戏
教师交待区域游戏的名称及玩法:①跳轮胎:两种高度,幼儿自由选择。②滚轮胎(上肢);③猴子爬轮胎(爬、全身);④过山洞(全身)提醒每个幼儿玩跳轮胎的游戏,玩过的幼儿贴贴花。
3、结束部分
(1)游戏:小兔和狼
规则:轮胎是小兔的家,小兔在户外玩游戏,闻一闻花香,听听鸟叫,放松腿,手臂腰等部位,不能离家很远。大灰狼来的时候,躲进轮胎里蹲着,避开大灰狼。狼来时不能说话,不能叫,这样狼才不会捉住小兔。
(2)幼儿收拾,整理轮胎。
教学反思:
活动中始终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让幼儿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而使师生双方共同提升了经验,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活动有实效。
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掌握基本方法尝试多玩法之上。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继续巩固和提高幼儿已掌握的的动作,使动作更加熟练和不断提高,根据幼儿运动能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当然,在整个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3个孩子参与很被动,这3个孩子中有一个平时就胆小,两个孩子体弱,整节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较大,前两个环节显得过于单薄,整个活动中也缺少诱导性语言,在预设目标时主要考虑大部分的幼儿,担心出现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有“吃不饱”的现象,而忽视了几个能力弱的幼儿,对他们关注的少,没有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做细致的引导和沟通。
小百科:跳是说水平距离有变化。
我们的小脚丫跳跳舞(中班健康教案)
引言:围绕着身体,我们生成了许多的活动,而伴我们同行、与我们共同成长的小脚却被幼儿忽视了。小脚在鞋子袜子的保护下很少能够自由活动。幼儿对它的了解不够,对它的用途还不太清楚,只知道保护小脚步,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潜能。平时的艺术活动我们也较多注重手部动作,而对脚关注较少。正逢天气渐渐地转暖,我们的小脚也可以解开层层的束缚了。给小脚自由,给它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真正地让它跳起来动起来。这次活动就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
活动目的
1.进一步认识脚的功能。
2.享受跳舞的乐趣。
3.提高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录像机、舞蹈表演录像带。
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水彩、海绵。
大卡纸。
录音机、音乐录音带(有快、慢节奏 )。
活动过程
1.播放表演舞蹈的录像带,引导幼儿欣赏表演者的舞姿和服饰。
2.提议幼儿一起跳舞,跳舞前,老师在地上铺上几张大卡纸,并把几块海绵分别放进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水彩里。
3.请幼儿脱下鞋袜,踏在海绵上,当两只脚都沾了颜色后,随着音乐在大卡纸上自由跳舞。
4.跳完舞后,老师帮助幼儿把脚洗干净,引导幼儿自己穿鞋袜。
5.请幼儿说说跳舞的感受,并讨论如果脚受伤了,不能做哪些活动,如何保护自己的双脚。
6.等大卡纸干透后,老师协助幼儿剪下脚印制作拼贴画
7.请幼儿试着找找自己的脚印,然后观察脚印上的纹理。
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最喜欢的拼贴画。
活动评价
1.能说出脚的功能。
2.享受跳舞的乐趣。
3.能自己穿脱鞋袜。
幼儿园中班教案《气球跳舞》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气球跳舞》》
中班教案《气球跳舞》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能随音乐的节奏、旋律以肢体的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气球跳舞》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奏、旋律以肢体的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气球跳舞》(《气球跳舞》《小鸟飞来了》《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音乐CD(盒带)(四个音乐片段)。
2、气球、小鸟、老鹰图案的大粘贴。
3、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编表演——快乐的气球、小鸟、老鹰来了
1、教师出示气球,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跳舞的样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看这是什么?(气球)气球宝宝最会跳舞了(教师拿着气球左右晃动),你们也来学一学。它还会这样跳(上下晃动),想一想气球宝宝还会怎样跳?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转圈跳、拍手跳等等)
2、播放音乐《气球跳舞》,引导幼儿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自由表现气球跳舞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来跟随音乐学学气球跳舞的样子吧。气球跳舞时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快乐)对啊,跳舞真快乐!
3、播放课件,创编小鸟跳舞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看,气球宝宝在快乐的跳舞时,又有谁飞来了?小鸟怎么跳舞?
师:一只小鸟看见快乐的气球,飞来一起跳舞。引导幼儿体验跳跃感。
4、播放音乐《老鹰来了》师:听到音乐心情怎么样?这么可怕的音乐,可能是谁来了?可怕的动物来了,天上飞的可怕的动物是谁?气球看到老鹰会怎么样?为什么会害怕?(气球会被戳破)
教师和幼儿模仿老鹰的爪子、尖尖的嘴,气球宝宝会变成什么样?
教师扮演老鹰,幼儿扮演气球,一起扮演老鹰戳破气球,气球从天上落下来的场景。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气球怎么样就会变得安全?(坐到椅子上回到家就安全了)
二、随音乐进行表演游戏。
1、教师播放四个音乐片段,和幼儿边听边表演气球、小鸟、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的动作。
师:谁来讲讲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总结。
2、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游戏。
教师示范如何将头饰粘贴在胸前,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粘贴,并将垃圾放到筐子里。
3、幼儿跟随音乐旋律,分角色游戏。
4、教师和幼儿互评游戏,找到没有遵守规则的地方,注意改正,继续游戏。
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发现并解决游戏过程出现的问题和不好的行为。师:你们刚才玩的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
教师针对幼儿的发现,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小百科:气球是充满空气或某种别的气体的一种密封袋。气球不但可作为玩具,也可作为运输工具。
幼儿园中班教案《会跳舞的葡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
2、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
3、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
4、学具准备: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
活动过程:
一、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
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幼儿思考问题:
(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
(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
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
幼儿思考问题:
(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
(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
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
(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
(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
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
幼儿百科: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