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我想要爱》
发布时间:2021-05-02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我想要爱》绘本封面上小熊吉米那忧伤,落寂的眼神时使得我的心弦被猛的拨动了一下,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也如同故事中的小吉米,仿佛破了一个洞,变得空空的!
翻开书页,那热烈的红色,让我感受到爱的欢愉;那灿烂的橘色,让我感受到爱的温暖。而这些,孩子们是感受不到,我只能告诉他们。故事中的小吉米,从小就没有了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也离他而去了,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看着草原上的山羊母子,小吉米的忧伤也愈加厚重。他忧伤,落寂。他心中充满对爱的渴望,渴望得到他人爱。
于是小熊吉米踏上了寻找爱的旅程。在不断寻找中,他先救下了老鼹鼠,之后得到了小奶奶的照顾,感觉到了被爱。小奶奶去世之后,随着吉米的成长,它已经由一只渴望被关爱的小熊,长成一只会关心和呵护拯救其它小动物的大哥哥。因此当小吉米遇到了兔子——小可爱时,它像小奶奶照顾自己一样去照顾小兔子,去拯救小动物——小朋友。【373939.coM 实用申请书】
“爱”是需要学习的,只有拥有被别人爱的经验,才有爱别人得能力;“爱”也是相互的,在他人爱你得同时,你也要学会去爱他人;唯有爱能使人们相互连结,相互温暖。小吉米拥有被别人爱的经验,而因此具备了爱别人的能力。“爱”虽然是一个抽象的字眼,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故事向孩子们传达爱得观念,教会孩子们去了解爱,懂得爱,学会爱和珍惜爱。
整个故事,除了故事画面和情节洋溢着爱之外,还有吉米几乎一直带在身边的爸爸送的帽子,它在启示者读者吉米一直拥有爱;象征着光芒和温暖的太阳,象征着美好团员的月亮,在启示着读者吉米在寻爱之旅中的情感变化。这些,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都曾设想引导孩子们一起观察体会,因为我想,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给孩子们对“爱”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外,也应该交给孩子们阅读绘本的方法。可惜由于各种因素,虽然有的学生已经有发现,但是我还是将这一目标舍弃了,深感遗憾。在备课预设中,还有一个设想,就是请孩子上来和我一起读故事,可惜,由于实物投影仪不方便展开,最终也没能达成心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我要睡觉!
冬天到了,谁不想在被窝里多躺会呢,孩子们当然也不例外。在午睡的时候,我们班的胖胖小朋友,可是“赖床小能手”。不管老师阿姨的连哄带骗,就是闭着眼、躺着不动,有时候逼急了,还会大声说我要睡觉!我不要起床!当然眼睛还是闭着的,身体缩的更紧了。我们与家长进行过沟通交流,妈妈说也跟他商量过很多次,都没有用,连说不赖床就奖励玩具,胖胖也答应了,可是也没坚持几天。每天午睡后,叫胖胖起床,就是一件麻烦事。我尝试着让其他小朋友来叫他起床,有个孩子说太阳晒屁股了,快点起床吧。胖胖也不理不睬。我又尝试在睡前跟胖胖拉手指做个约定,拉钩的时候,胖胖觉得新奇,也答应了。等起床铃声一响,胖胖真的就自己爬起来了。真棒!我及时的表扬鼓励他,他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了解到,孩子们其实很单纯很可爱,你只要多观察他们,就会更了解他们,这样教育的方式也就更多样化。希望胖胖继续保持,知道起床不是一件难事。
教育随笔:我要说我会说
“老师,早上好”陶文博小朋友早早的来到了幼儿园,开心的跟我们打招呼。瘦瘦小小的他让我很是心疼。“陶文博,今天的饭很好吃的,多吃一点,变得强壮,保护爸爸妈妈”,陶文博小朋友很乖巧,但是吃饭一直是个问题,导致他很瘦小,他的皮肤也因为缺少一些维生素,而变得十分干燥。小家伙在家都是奶奶带的,爸爸在北京上班,妈妈的工作也很忙,小朋友的语言发展相对于班级其他小朋友有点落后了,普通话较差。
陶文博小朋友瘦瘦小小,很让人心疼,但宝贝在幼儿园很乖巧,很听老师的话,不会惹出大问题。但在一些方面相对于班级其他小朋友,发展的速度较落后了,与小朋友沟通、自我表达方面、语言发展都有待提高。陶文博小朋友语言发展环境相对于其他小朋友一些差异,奶奶从小带大,有利有弊,缺少一个语言发展环境。
小朋友从小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奶奶对于小朋友生活上的照料,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非常的细心,但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稍微有点不足。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们,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环境,例如:语言环境、沟通环境等,让小朋友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在家要与幼儿园的语言环境保持一致,让小朋友耳濡目染,对于语言表达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随笔:我要练舞蹈
跟孩子们在一块的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要过年了。班里的孩子们也都了解的差不错了,我都可以自称孩子的“小霸王”了。再过几天就是幼儿园里的教学成果展,老师们很用心的给孩子们复习,孩子们也非常的配合。教学成果展不仅要向家长们展示孩子所学的东西,还要给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所以在的成果展中尽可能多的给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
这天在复习民族傣族时,我便邀请小朋友上来学习一下,好多的小朋友举手了,这时涵涵似举非举的小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把涵涵叫上来了,一开始她还挺害羞的,比较胆怯,我在旁边不断地鼓励,终于涵涵开始跳了。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也慢慢的跳起来了,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跳完后我跟涵涵说道:“涵涵,你真棒,回家继续练习,等教学成果展的时候你要上来表演呢!”坐回去的涵涵可高兴了,跟小朋友交流着。涵涵是个比较安静的孩子,平常的言语也非常的少,可自从让她上来给小朋友表演跳舞后,变化真的很大。听她的奶奶说,回家的路上就一直说:“奶奶,我要回家练舞蹈。”回到家后就先练习舞蹈,早上也早早的来到幼儿园,跟小朋友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老师一个小小的举动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原来,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都希望被老师关注,被老师喜欢和表扬,而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让我们认真关注每一个孩子,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明天。
教育随笔:我要不要阻止他
又到了小朋友分享零食的时间了。我一边给孩子们分零食,一边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说:“请你把垃圾桶拿过来,让大家仍垃圾。”刚说完,这位小朋友便接受老师的建议去搬垃圾桶了。可是比他跑得更快的是烁烁小朋友,他以飞快的速度跑到了那里,并且拿到了垃圾桶。刚才被我“派”去的那位小朋友看到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哪里肯罢休。于是两个人争了起来。最后还是要老师判决后才完成这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
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了。每次我“派”别的小朋友干这个事情,烁烁小朋友都会争着跑去抢着干这件事情。有时跑不过别人,被别人先拿到垃圾桶了(有时也不一定是拿垃圾桶,或者是分水彩笔,分油画棒等等)他就会号啕大哭。
说实在我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烁烁对帮助老师干活的热情实在是太高了,有时候记得的时候,我就有意“派”他去干,有时忘记了,请了别的小朋友,他都要跟别人争抢一番,抢不过就哭。
对他的热情是要保护的,但是也要给别的孩子一个劳动的机会,总不能每天都让他一个人干吧?再说时间长了,也有小朋友看见争抢有效果,也开始模仿了,也开始去争抢了。那不是就乱了套啦?
我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才合理呢?
教育随笔:“老师,他打我” 随想
那天吃完副餐,区域游戏的时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找到我跟我诉说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拿了张面纸给他说:“别生气,哭成这样,像个红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着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没有立刻去质问琪琪,而是对佳佳说“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开玩笑的呢还是真的要打你啊?你有做错什么吗?”佳佳看着我说:“老师,我没有做错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为是我把她的发箍弄到她脸上的,其实不是我,是露露。”我又说:“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还哭,那你还生她气么。”“我不生她气,我觉得委屈才哭。”我鼓励她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去跟琪琪讲下事情经过呢,不然她还会误会你啊。”佳佳很主动的跑去跟琪琪解释,琪琪也主动跟她倒了歉,两个人又有说有笑的玩去了。
其实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表现。常见的表现不过是:“抓对方几下,打对方几下而已”并不会对自己或对方造成过多伤害,因此,作为我们老师或家长并不用虚张声势。并不必用各种方法来教训孩子,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后果会变得更严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其次,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后,还应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幼儿成长,就不能代替幼儿体验。
教育随笔:我想做天使
教育随笔:我想做天使
今天站队放学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富星推宋佳畅来。我一听,富星平时就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经常性的做一些违反规则纪律的事情,但是,他不会欺负别的小朋友,于是我叫过富星,轻声问他,宝贝,你推宋佳畅了吗?嗯,他点点头。为什么呀?“……”我没听清楚他的话,让他再说一遍,还是没听清,我开始有些生气了。我压住火气,请他再说一遍原因:老师,佳畅站队时抢韩越的位置,我不让她抢,原来是这个原因呀,我释怀了,轻声说:宝贝,下次要说话提醒她,不能动手推小朋友,推人是不对的。富星点点头入队了。我却反思了很久。
现在的孩子都正义感十足,看到其他小朋友受欺负,自己就会充当正义的使者帮助弱小的小朋友,但是,帮助有困难幼儿时,有可能会发生比如上面的这种情况,我们就比较难应付了:我们作为老师又不能不让幼儿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给幼儿正面奖励的同时,也要我们给幼儿反面的教育,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是正确的,但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学着和平处理双方的事情,不能和别人起冲突。
我班特设立了:“和平小天使”这个职务,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做个“天使”帮助别人还自己学会处理事情。通过小天使这个职务,我班的幼儿明显的有变化:动手打架的事情没有了,骂人说脏话的小朋友也变少了。
每个幼儿都希望自己就是天使。
教育随笔:我也要自己走
我们班的婷婷小朋友很可爱,就是每天来幼儿园都要爸爸抱着。我找过她爸爸几次让他配合我们的工作。可是婷婷的爸爸却告诉我们如果她早晨不抱她的话她就会哭着闹着不来上幼儿园,有时爸爸气得狠狠得打她,但是她的脾气很倔根本不怕打,婷婷爸爸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于是我们就商量最好别打她,先鼓励她一段时间看看。在以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只要婷婷来上幼儿园我都会鼓励她,不能爸爸抱,不能哭闹。虽然有时候她还是会坚持让爸爸抱着来幼儿园,但毕竟比以前好多了,也不怎么哭了。
有一次集中教学活动,我教他们一篇儿歌,内容是:“小鸟自己飞,小鱼自己游,小兔自己跳,小马自己跑,我们小朋友不要爸爸妈妈抱,我要自己走。”
活动结束后,我问小朋友,早晨是怎么来幼儿园的,只有婷婷小朋友不说话,其他小朋友都争着说:“我是自己走的,”
过了一会儿,婷婷悄悄地告诉我:“明天她也要自己走”
第二天,婷婷从教室外进来高声说:“老师,我今天没让爸爸抱,我自己走来的。”借助这个机会我又及时的表扬了她,还在所有的孩子面前夸奖她的改变,我看到婷婷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我心里也很高兴。
从这以后,婷婷有了明显的变化,她在幼儿园里有了好朋友,每天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并且不要爸爸抱了,我在想:“只要我们有耐心,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教育随笔:“捣蛋王”也需要爱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不管是主题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遵守纪律和守规则的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疼爱,反之,那些“捣蛋王”听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训斥,其实,有时细想起来“捣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爱之处。
轩轩是我们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白净的皮肤,可爱的脸蛋,看着都着实招人喜欢,而他就是我最头疼的“捣蛋王”,小手就没有闲的时候,特别是在游戏的时候,总是与小朋友发生纠纷,告状的屡见不鲜,在我观察中,晨晨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每次在玩区域活动时,他都表现积极,愿意参与游戏,也希望老师会关注他,喜欢他。从我关注他后,我发现轩轩与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对,所以经常事与愿违,所以告状的也就见怪不怪了,如:在玩区域活动时,在区域里随意走动,随意拿或抢玩具,“老师,你看轩轩,跑我们这里抢东西”“老师,他挤我们”“老师……”。
每当发生这种事情,我都有意识地,悄声提醒他,教他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搞好团结,要学会分享玩具,解决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们商量,不能硬抢,大家一起玩才快乐,在主题教学活动时,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因为他聪明好动,上课喜欢回答问题,我就多给予表扬,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气色,慢慢的他和群了,会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调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耐心,也许一个眼神或一个提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应,让爱走进幼儿的心田,让世界弥漫爱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