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幼儿园园长们聊聊开学那点事儿
发布时间:2021-05-02 听幼儿故事 幼儿听故事 开学园长对幼儿园工作计划那么小的一个人儿,要离开亲人呵护的怀抱,独立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怎能不让爸爸妈妈牵肠挂肚、焦虑担忧呢?孩子上幼儿园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如何缓解“入园焦虑症”?让我们听听贝聊的专家和幼儿园的老师及园长们怎么说。
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很多时候是孩子在外面哭,家长的分离焦虑比孩子严重得多”,开心果果是珠海银都幼儿园的园长,她在贝聊的微信群里面说出了“入园焦虑症”的真相,大人们总是认为孩子还那么小,很难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再加上孩子的哭闹,因此产生了太多的忧虑和不放心。
早教专家胡轶群认为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强得多,她谈到有一个外籍的小朋友,爸爸妈妈都是美国人,孩子只会讲英文,刚来的时候真是可怜,脸上和眼睛里写满了茫然和无助,但是三个月以后,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话他基本就能听懂了,还可以说些简单的中文,又过了三个月,已经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跟老师交流了,与其他小朋友也打成一片。为什么孩子的适应能力如此之强,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无意识适应性学习期”,这是大自然赋予小生命生存本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是超乎成人想象的。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走后,孩子还会在幼儿园里面又哭又闹,开心果果告诉家长们:孩子只是在分离时持续哭了一会,大概不到5分钟,后来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分散注意力了就不会再哭,但稍微有点空闲时间想起又会哭会儿,这个时候,幼儿园的老师会哄哄他们,他们又不哭了,老师们会趁孩子不哭时赶紧拍照片,并上传到贝聊上面,告诉家长们请放心,孩子没哭了,“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辛苦的,哄完孩子再哄家长,做家长工作有点像算命,从孩子的表现推测家长的教育模式哪儿出问题了,然后用心良苦地教TA如何放松,如何配合幼儿园减短适应期。”贝聊社区上一篇《幼儿园老师其实也挺辛苦的!》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幼儿园老师的共鸣,也让很多家长们了解到幼儿园老师的不易,很多家长留言表示,“老师辛苦了!”、“有付出就有回报!”、“有爱心,有耐心,有真心的人才能做好这份工作!”
家长要学会“冷处理”,问老师好过问孩子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说他心情不好,但具体原因又不让问,看着可怜的儿子心里酸酸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位叫做小路的家长在贝聊社区的“亲子话题”版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普遍,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很担心他们在里面受了委屈,他们会千方百计地从孩子嘴里打听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啊?”、“老师对你好不好啊?”,甚至有的直接问“老师有没有打你”。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多说或者表述不清,家长们就根据孩子低落的心情,揣测出他在幼儿园里的悲惨经历,于是变得忧心忡忡。
刘子月是位幼儿园老师,她建议发帖子的这位家长和老师好好谈谈,“老师很欢迎家长们多问问孩子在校的情况,把我们当朋友一样,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出来。”开心果果建议家长,特别是小班新生的家长,回家以后不要问孩子关于幼儿园的任何问题,“原则上要冷处理,孩子愿意自己说就跟TA分享,不乐意说就一句也不要问。因为那是孩子的‘痛’,好不容易从‘苦海’里解脱,回到温暖的家,家长还要重复强调,那是多么痛苦的领悟啊!很多孩子甚至还会因此做噩梦。”
家长和老师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两个群体,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开心。社会上有很多矛盾都是因为沟通不顺畅,幼儿园的孩子那么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清晰,家长最好不要通过他们的情绪和语言来揣测老师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如果不好意思或者不方便面对面地交通,还可以通过贝聊这个免费沟通的平台。
送孩子入园不当的六种做法
善意谎言
不辞而别
“今天不去幼儿园,快点穿好衣服,妈妈带你去看鱼!”、“你去跟小朋友玩,妈妈上厕所,妈妈不走。”很多家长都是用这种方式把孩子骗到幼儿园,为了不直接面对孩子的眼泪和纠缠,就不辞而别,当孩子发现家长不见的时候,会哭得更凶,而且会让孩子失去了对亲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悲悲切切
难舍难分
“再见”说了一遍又一遍,总不忍心离去,再抱一抱,再亲一亲,家长总是想多陪伴一会儿,希望孩子能多一些安慰,但这样的做法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这就如同演员演戏一样,入戏越深,越难从角色中抽离。幼儿园老师其实也不喜欢家长这种做法。
过度担忧
加倍补偿
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苦受罪了,接回去以后,百般宠爱、处处迁就,有的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和食品。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娇气、任性,有的孩子还会把上幼儿园当作条件进行要挟,大人必须答应孩子所提的要求才去幼儿园。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一哭就不去幼儿园了,反反复复,送送停停。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很难融入集体,不坚持入园的孩子会错过很多课,对游戏规则和学习都不熟悉,往往会成为尴尬的“局外人”。
消极暗示
威胁恐吓
“听老师话,要不我就不来接你了。”威胁加吓唬是很多成人“对付”小孩儿的绝招,但这样的孩子一般胆子会比较小,特别是到了不熟悉的环境当中,认为处处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
疑神疑鬼
中途放弃
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尿湿裤子、吃不饱饭、生病没人照顾,因此果断退园,这也是某些家长的做法。他们的担心有时候确实是客观事实,新生入园阶段,老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幼儿都面面俱到。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并尽量调整心态,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送孩子轻松入园的六种做法
未雨绸缪
———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家长要给孩子多带几套衣裤和袜子,以备尿湿裤子时更换,书包里准备一个袋子,用来装换下的脏衣服。女孩子的头发要便于打理,不给老师带来附加的工作量。
积极暗示
———用正能量影响你的孩子“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老师说今天我们家孩子表现可棒了,不用老师喂,自己吃了一大碗饭呢!”除了语言暗示以外,情绪、表情、行为的暗示更为重要,家长的态度孩子都能读懂,并且深受影响。
情感援助
———给孩子带上安慰物一个毛绒玩具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离开亲人的陌生环境中,这个玩具承载的是孩子情感的依托。现在很多幼儿园也会在入园须知上建议刚入园的孩子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
//d6.sina.com.cn/pfpghc2/201511/11/32081e9c0e7a4ddb895d637b150ef3f4.jpg【Www.sXW9.COM 实习报告网】
信任园方
———既来之,则安之有的家长会躲在幼儿园的某个角落当侦察员,看老师有没有“修理”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心神不宁,到处搜寻亲人的身影,也不利于信任感的建立。既然来了,就选择相信,家长的信任感会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和老师。
避重就轻
———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对于3岁的孩子,只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要运用一些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比如把起床穿衣服当成一种游戏,跟小孩子不能较真,要懂得迂回和转弯。
持之以恒
———不要让眼泪动摇了决心孩子入园的第一个月是最关键的,这个月如果能顺利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可以采取“晚来早走”的方式入园,减少在幼儿园的时间,让孩子感觉一天不是那么漫长、难熬。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幼儿园家访老师聊什么
家访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从而更加信任和理解教师。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园家访老师聊什么”,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幼儿园家访老师聊什么
1. 孩子的表现和习惯:
向家长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习惯,例如是否有进步、与同伴相处是否融洽、是否有良好的自理能力等。
2. 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询问孩子在家中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孩子是否有特长或特别喜欢的事物,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和培养。
3. 学习情况:
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例如是否喜欢上学、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等。
4. 个性和情绪表达:
和家长谈论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情绪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5. 家庭教育:
向家长请教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例如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
6. 交流与协作:
老师可以与家长探讨如何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处理幼儿的无聊时间
对幼儿来说没有比感觉不到任何刺激更糟糕的事了。一个感到无聊的孩子就会用他的不安来引起别人注意。成年人总会说,这孩子真吵!但实际上孩子不是爱吵闹,而是期望获得新的经历,有新的体验。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常常会听到他们这样说:“爸爸,我现在很无聊,”“妈妈,我们现在做些事吧!”实际上这就是在简单地表达:现在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这种无聊让孩子感到烦躁,不仅能表达自己这种心情的大孩子会这样,即使婴儿也同样会如此。人们不应该忽视向他们提供游戏的机会。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时是不是也会“无聊得要死”?好奇心是充满生命力的,比如搞研究和发明,信息源的枯竭就等于死亡。
在现实中无聊不应被看作是疲惫,虽然这常常发生。儿童在外表上有各种疲乏的表现(如两眼无神)。事实上这同时也是无聊的信号,尤其在那种极度无聊时,疲乏和空洞的眼神会让人看来毫无生气。
儿童学会一样东西很快,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断地向他们提供新的玩具,对一件玩具他们一开始会很有兴趣,但时间长了那种新鲜感就没有了。另外仅仅向儿童提供玩具是不够的,因为很快他们就“腻烦”了。所以我们要么用其他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要么用另一些他们不熟悉的东西去唤醒他们的好奇心。一只盆,一个汤勺,一块木头,一只塑料球,一个松果,任何东西对儿童都是新鲜玩意儿,他先是整个儿地观察物体:他把那个东西摇来摇去,上下左右摆弄,自然也少不了把它塞进嘴里。
与幼儿园老师第一次见面聊哪些问题
通过与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表现十分重要。我整理了与幼儿园老师第一次见面聊哪些问题,帮助大家你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与幼儿园老师第一次见面聊哪些问题
问题1.孩子有经常一起玩的同学吗?
孩子在幼儿园社交,对他的成长和心理都非常重要。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在相处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家长可以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社交情况,平时可以对孩子的社交能力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培养。
问题2.孩子说话多吗?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
不要以为,孩子每天都在家和你一起生活,你就完全了解他,就能猜到他在学校的表现。事实上有很多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的特点和在家很不一样。多向老师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真实的情况,更有助于我们跟孩子交流和沟通。
问题3.孩子最喜欢什么课程和游戏?
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喜好,家长平时在和孩子聊天和实际行动上可以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在尊重孩子的爱好和选择的同时,也想一些小点子,用巧妙的方法引导他对其他的课程和游戏产生兴趣,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问题4.您觉得孩子哪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我们多重视?
这个问题,能帮我们横向和纵向了解孩子。横向就是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对比,家长爱子心切,看孩子什么都好,老师会比家长更客观的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在生活习惯培养上做一些调整。纵向就是孩子自身的一些成长和进步情况,老师的评价也相对比较准确。
问题5.我们能给班里和孩子做哪些支持工作呢?
这里说的支持包括3个方面。第一个是孩子本身的学习和习惯表现,这是家长本身就要做得。第2个是集体学习和活动,比如幼儿园区域角活动需要的书籍或者玩具器材等。第3是行动上的支持,比如在家校开放日时会有一些活动,家长可以多参加,或者平时做园里的志愿者等。
去幼儿园应该和老师聊什么
首先从孩子的身体方面,我们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如果我们前期呵护不到位的话,照顾不到位的话,容易发生一些身体上的疾病。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和老师有一个简单的沟通。
经过我们家长的反馈,老师就会对我们孩子的饮食穿着以及他的一个身体状况方面会有一个侧重,去对孩子有一些侧重些的照顾。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在幼儿园这段时间的安全,以及他的舒适的一个状态,那么更有利于我们孩子的将康。
第二点就是我们孩子的情绪方面,我们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可以跟老师去讲一讲,孩子的一些情绪方面的特点。
比如有些孩子他在不高兴的时候,他就会去抢别人的玩具。可能在他难过的时候,他不是大哭大叫而是躲在角落里默默的不出声。还有他开心的时候反而会大喊大叫,我们把这些反映给老师的时候,其实老师就会对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更深的更快速的了解,也会在我们孩子出现什么状况的时候,给与一些针对性的引导。
第三点是孩子个性的问题,孩子平常有一些什么不好的习惯,可以和老师沟通,一起帮孩子改掉这些毛病。
第四点是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有一些问题的疑惑,我们孩子放学回来,会跟家长说,今天我被人欺负了,我们听到类似消息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孩子受委屈了。这个时候我们要第一时间去跟老师交流,去问老师我们的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受了什么委屈。
我们作为家长孩子的感受一定会跟我们说,孩子是希望得到父母的一个关爱,我们要去理解孩子。我们要去肯定孩子,因为孩子愿意跟我们说这些事情,是他对于父母的信任,这为孩子以后上小学上中学,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园长开学寄语
孩子——父母心中永远的话题。
今天,孩子上什么幼儿园?学什么?吃什么?孩子的快乐、孩子的健康等等,时时牵动着家长的心。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所依靠的基础和起点,对开发人类潜能,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所发挥的奠基性作用已日益得到家长的认同。
我始终认为,一所幼儿园教师的爱心、责任心、远比一所幼儿园的漂亮来得更重要,孩子在幼儿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养成自信、好奇、坚毅、交往合作、关心他人的良好精神品质以及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这比机械的学这学那重要的多!
因此,这是我们幼儿园的教师们时时牢记着的职责,处处提醒着自己要用快乐去迎接每一天,因为你快乐,孩子才会快乐,要用真情去爱每一个孩子,因为你爱他,他才会爱你,要用心去交流,因为你是他成长中的启蒙者,要用宽容去接纳他们每一次成长中的过失,因为他们稚嫩的心灵需要更多的呵护……
每天,当我们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的那一瞬,我们深知家长对于我们的信赖,寄于我们的厚望,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