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听低年级数学老师讲述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发布时间:2021-05-02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听低年级数学老师讲述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孩子的数学思维应该从小开始重视,所以幼升小阶段是很关键的时期。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一位低年级数学老师的心声,教教各位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1、重视计算

大家都知道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好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学校里,一二年级的计算简单,计算要求低,导致了现在的孩子计算和以前的孩子相比,差了一大截。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拿了双百,感到很高兴,觉得孩子已经学得特别好了。其实数学能力强不强,在三年级之前是看不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个转折点的原因。因为三年级的计算才是真正的考验到学生的计算功底。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口算。一开始,2分钟内只能做完20道口算题,但之后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如果低年级不打好计算的基础,到了四五年级以后,小数、分数、方程都来了。这时候更加觉得数学难学了!今天不走,明天要跑,所以为了宝贝能够不要跑得那么辛苦,希望爸爸妈妈们把计算重视起来,督促小朋友多一点点练习。

2、适当地学习奥数

经常听到爸爸妈妈说,希望孩子锻炼思维。其实所谓的思维,不就是对一些难题或者一些现象的反应过程吗?遇到难题或者困难,懂得去思考,并且反应快的孩子,我们就说他的思维很好。那么所谓的思维到底怎么练出来的呢?广大数学系卢建川教授曾经这样比喻普通数学和奥数:课程内的数学是每天的饭菜,保证生存所需;基础奥数是每周的运动,保证身体健康;竞赛数学是专业的运动,目标是夺金。以前上小学的时候小小妹一直认为奥数是聪明孩子要学的东西,但是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很多所谓的奥数题并不难,而是方法巧妙,它更多的要求你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跳出思维的墙,帮助孩子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当然,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变为专业选手,但是毕竟专业的是少数,所以家长不用太过强求。总不能随便游个泳就要求一定要参加奥运会吧!

3、将数学带到生活中yJs21.cOM

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我经常吐槽,“学数学有什么用,长大我又不当数学家”“学历史有什么用,我又不想当历史学家”,到了大学更是恍然醒悟,很多学的东西,若不是往本专业深钻,也基本没啥用!但,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不用学习了呢?当然不行啦!比如你要学其他的东西,那么首先你至少得能认字吧?买东西,炒股等等,除了认字以外还必须知道计算吧?所以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可以尽可能多的对孩子提问,一方面可以知行结合,另一方面,多问“为什么”可以让孩子潜意识地思考,多思考的人看问题会更全面,也会更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许孩子们的回答还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惊喜呢!

那么,为什么很多孩子觉得学应用题难呢,其实也是因为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多在各种场景下对孩子提问,比如买水果的时候,可以问孩子,一斤西瓜5元,这个西瓜4斤,那一共要多少钱?给50块的话要找回多少钱?别小看这些问题,也许有的时候就会出现在课本上或者试卷上,变成一道应用题噢!

4、给孩子多一点认可

家长对孩子的肯定是十分巨大的!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成绩像过山车飘忽不定,但是我父亲给了我很大的信任,他总是鼓励我,这带给了我很大的自信!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兴趣来源于擅长。如果我不会打羽毛球,我不会爱羽毛球。而是因为我打得很好,我才会喜欢它。大部分孩子也是这样的,他们不是因为喜欢数学,才会学得好;而是因为学得好了,自己才觉得自己喜欢数学!

每个人都不希望听到负面的评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而且孩子也不知道如何疏导负能量,不能像大人一样,不开心了可以找朋友出来吃东西聊天,或者去KTV吼上一天。因为他们没有钱呐!!!所以希望爸爸妈妈们还是以表扬为主。不要总强化孩子的缺点。有位妈妈告诉我,孩子比较胆小,因为小时候经常被奶奶说胆小,长大后孩子自己都说自己胆小了。

孩子很容易被贴上标签而觉得就是这样的,所以即使孩子自己粗心,也不要总说他粗心,强化他对自己粗心的认可。举个例子,很多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会坐得特别近,但是你跟孩子说,你坐那么近会近视的!孩子因为从来没有近视过,所以也不知道近视是怎么样的,因此对孩子来说没什么用。最好做法就是看到他坐得离电视很近的时候,把他悄悄往后拖就可以了。多拖几次之后,孩子自然会知道坐得远一点。

希望以上的这些对各位爸爸妈妈们有用,也欢迎大家多多和我交流,如果有能够帮助各位美妈的地方,我也会尽力帮忙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看点:我们都知道,学习数学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具备“数学思维”。具有数学思维的孩子,能将数学与学校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不仅仅提升了孩子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技巧,更是丰富了他们整体的学习和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本文作者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一起来听听他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与数学的联系。

你知道吗?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与数学息息相关。

如果数与孩子们建立了联系,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和思考世界的许多方面。所以,当我们帮助孩子成功培养了数学思维,将数学与他在学校里所学的数学联系起来时,不仅仅是提升了孩子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技巧,更是丰富了他们的整体的学习和发展。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01

让孩子创造性地思考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和数学有联系,数学也可以和所有的东西联系起来。例如,跳跃、行军步和爬楼梯都是练习数数的方法。

当孩子们认识图画,玩组合形状时,他们不仅在学习几何学,而且还可能在尝试了解视觉艺术、建筑学和科学。当孩子们读故事的时候,他们会用“眼睛大如碟子”或“巨魔在桥下”这样的短语来描述场景和人物的精神画面。

所有这些都是“空间”的概念,它们实际上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几乎所有的思维中我们都需要使用空间概念。孩子们长大以后将会利用空间观念来思考通讯网络,分子的结构,地理,等等。

事实上,空间思维也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表明,通过玩组合形状的玩具或者模具,两到三年后能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成绩。

所有的思考都涉及数学,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却是事实。所有的思考都可以归结为逻辑和数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尽管逻辑似乎对幼儿学习使用数学来说是最抽象、最不可能的领域,但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儿童从小就有使用逻辑的现象。

例如,3岁的卢克(Luke)就展示了早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明显例子:当他看着父亲在货车下面寻找掉下来的洗衣机并且失败时,卢克说: “你为什么不把车开回去所以你可以找到它?”卢克比他父亲更善于运用手段分析!

小孩子其实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性思考能力。家长要鼓励你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步调思考问题,而不是“催促”他或教他如何解决问题,这是满足他创造性智力活动需求的一个极好的方法。

如果我们提出问题,并鼓励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我们会帮助孩子把他们非正式的知识和他们以后要学的更正式的校内数学联系起来。

02

每天帮助孩子建立与数学的联系

帮助你的孩子把她对事物的理解与数学联系起来。换句话说, 她的“直觉思想”可以成为数学。

幼儿通过交谈、阅读、写作、画画和玩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和数学又什么关系?关系可大着呢!

例如,一些常见的故事与数学就有着深刻的联系。《三只坏脾气的小山羊》的故事里在标题里就包含一个数字。为了理解这个故事, 一个孩子还需要了解排序的概念 (小、中、大),来往通信 (在山羊的大小和声音之间),关系 (山羊越大,他的蹄子越响亮),模式 (重复对话)等等。

大多数故事都依赖于逻辑的构想, 如人物的分类和情节发生的条件。为了帮助你的孩子通过阅读来连接她的想法,家长可以鼓励她仔细看这本书,然后与他们讨论对这本书意义的看法,注意到作者和插画。

接下来,家长可以适当地用一种戏剧和幽默的感觉朗读这本书, 此时并不与孩子讨论或研究书的内容。朗读时可以坐着, 以便孩子能看到插图。在家长朗读完之后, 可以帮孩子把故事和他们自己的一些经历联系起来。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并指出新的汇词。

然后,通过重新阅读部分内容并开展相关活动,发展相关的数学思想。在一些书中, 数学是很明显的。例如《非常饥饿的毛毛虫》。但大多数儿童书籍绘本, 数学可能并不那么明显。这时就要家长用心去挖掘联系了。

例如罗伯特. 麦克洛斯基的《萨尔的蓝莓》,当萨尔把蓝莓扔进她的桶里,家长可以通过向孩子展示一个 "桶和蓝莓" (如找一个罐子和弹珠)来建立联系。 邀请孩子要闭上眼睛,听你扔了多少个弹珠在罐子里。

03

通过日常活动建立数学联系

1. 提供积木和开放材料。标准木块和乐高鼓励孩子们建造建筑,学习并组合形状,比较大小和计数。使用不那么结构化的材料,如粘土、沙子和水可以帮助儿童发展测量概念的基础。鼓励您的孩子使用积木和玩具来表达他谈论的场景,例如“这三辆车是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看到的。”

这个时候你还可以问孩子,如果他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有三辆车,在去工厂的高速公路上有两辆卡车,那么他们总共有多少辆车。孩子们也经常比较他们的街区建筑。问:“你怎么知道你的房子比我的高?”他们也自然地创造对称的设计和建筑。他们会注意到这种对称性,而且如果你和他们讨论,他们会更有意地做更多的事情。

2. 增加孩子的计数意向。如果你的孩子在运动,也许是上楼,帮助她数台阶或让她爬某一个数字。鼓励她单脚跳7次。可以跟孩子玩游戏,如跳房子,创造使用数字的环境。如问孩子数数你能跳绳多少次而不停止?别忘了跳远:“跳得最远的是什么?”“你怎么还记得自己跳了多远?”

3. 一切都可以计算和数数。 篮子里有几个苹果?你看见窗外有多少棵树?在吃零食和吃饭的时候还可以让孩子数出食物。邀请你的孩子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足够的零食或杯子,因为这能帮助他看到这个数字的真正含义。把吸管和杯子和盘子搭配起来,就形成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概念。数一数房子周围的窗户或椅子的数量——几乎是你的孩子感兴趣的所有东西,他都能数出来。

数学思维能力该如何培养?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推理能力看起来好像是个大课题,其实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对孩子进行培养。

很多父母都重视孩子认字、绘画能力的培养,但对数学能力的培养往往都觉得无从下手。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数学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过早地接受加减乘除的训练。

这其实是我们对数学的误解。把数学能力局限在了算术能力,这是很片面的。数学和算术其实是两码事,真正的数学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现在有些早教班教孩子的珠心算,将3+2=5、1+2=3等算数当作图谱让孩子硬记住,让孩子一看到或听到某两个数字的计算,就能条件反射地说出答案。

而“3”是什么,“2”是什么,他们都意味着什么,“5”在数轴上所处的位置在哪儿,孩子都不懂。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大声疾呼,我们十几年的数学教育,只是让学生学会了计算,而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数学。

学算术也不用学算得如何快。过去我们有珠算,现在有计算机,人脑算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计算机算得快。数学逻辑智能所说的“处理一连串的推理,识别模式和顺序的能力”,即除了计算之外,数学逻辑智能中所包含的逻辑和推理、识别模式、可能性和科学的分析倒是值得我们对孩子悉心培养的。

所以,我们不止要让孩子学会“3+2=5”,还要知道这个算式背后的数学意义是什么。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不是那些具体的知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锻炼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也就是说数学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普遍性。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推理能力看起来好像是个大课题,其实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对孩子进行培养。孩子对世界有天生的好奇心,父母可以通过故事、图片、儿歌等有趣的形式让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概念产生兴趣,并形成具象的认识,进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

像“多”和“少”的概念,父母就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观察生活,对它们形成具象认识。比如引导孩子发现:饿的时候就可以吃多点儿,吃两碗饭;不太饿呢,就少吃点儿,吃一碗饭。只要是家长有心,就会发现数学概念渗透在生活各处。比如,孩子要吃饼干,你就可以问他,你要吃几个?他说两个。你可以再问,两个够吗?如果不够,你就问他要几个,他说要三个。这时他就知道“三个”是多的。这也是推理能力啊。

孩子上学的时候,会学加减法和乘除法。其实这些概念父母在生活中也可以告诉他。有一碗爆米花,我们往里面放一点,这个叫“加一点”;你吃掉了一些,那碗里的爆米花就少一些,妈妈拿走了一些,爆米花又“减去了一些”;而若两碗爆米花倒在一起,就是“乘法”。

这样等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他们脑子里有这些概念,学起来就会容易。但是,如果他们脑子里没有数学的概念,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学好的。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儿歌让孩子对数字有感性认识。我记得有一个游戏叫“你拍一,我拍一”,就是两个小朋友一边对着拍手,一边说一些关于数字的顺口溜,比如,“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这样的游戏就非常好,既可以让孩子学说话,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反应能力,并且可以让孩子对数学概念有早期的认识。

从学习数学开始,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从学习数学开始,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几乎贯穿所有学科的根本,为什么有的孩子闻“数”生畏,有的孩子却乐此不疲?

不单数学,阅读类的文科学科与数学学习又有什么共通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根据孩子的学习(孩子初中,开学高中)以及作为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的一些心得,分享一下思维训练的实操方法。

一、数学学习如何找对方法?

1、数学学习的2个层面

对于做数学题,我觉得,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和解决。

(1)数学思维能力

这取决于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对题目类型的见识,以及主动性的探究。思维能力强的标识有二:一是喜欢钻研难题;二是对于碰到的难题能比较快的想出解法。

这部分是需要“创造性”的。不好“培养”,也就是传说中的天赋的部分。但其实就学校学习的内容而言,范围毕竟有限,只要见得足够多,也是能解决的。不是非拼“天赋”不可。

小学时就上数学思维班的孩子,一般这方面都会比较强。

(2)工程能力(或者也可以说是数学技能)

做一道题,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设及到很多的细节,一个细节的错误,会导致全盘的错误。对人而言,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概率问题。要发展一套严谨的、工程化的解题过程,把审题(对已知和未知条件的充分分析)、计算、作图所有这些操作都尽量的标准化、规范化、最优化,才能避免低级错误。

这部分需要人能够做到像机器一样,精确、严格。

由于这部分工作相对刻板,而且更依赖于习惯养成,很多孩子没有学到。

一般好的老师会在课堂上示范,但是很少有老师好到一点一点地去规范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一般最多也就是纠正卷面上能看到的不良行为),毕竟这太个性化,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看到“心平气和心和”帖子中说初一数学老师规范她家孩子数学操作的描写,我很羡慕她的孩子能碰到那么好的老师(来自老师方面的要求比家长说更有效)。

很多孩子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好。表现就是:简单题错误比较多,“粗心”。(当然,心理紧张因素也会造成“粗心”,例如前面说的,“慌”)

很多人,尤其是孩子,会更加看重第一个层面,觉得这代表“聪明”;而轻视第二个层面,觉得这只是低层次的劳动,“不是我不会,而是我不想,只要我想,我就能做到”(其实远非如此,如果没有熟练到成为习惯,到做题时,根本就没机会去想)

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随着课程难度的提高,题目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这两个层面的相互牵制就越强。实际解题时,需要“工程能力”步步为营的推进,也需要“思维能力”突破关键点。

就当前应试而言,显然把简单题的分抓牢更有效率。也就是提高“工程能力”、改进解题过程更有效。

2、数学考试的2个策略

前天晚上看到孩子在做数学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很奇怪。问他为何不做“压轴题”?他解释说,“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分不多,又费力,还不如先把填空题和选择题练熟一点。”当时觉得他的这个想法有问题,但问题在哪却有点模糊,于是忍着没和他争论,且让他先练着再说。

昨天就这个问题请教了孩子的数学老师。老师支持我的意见,认为基础题有作业就够了,自己练,还是应该重点练压轴题,这是有“畏难情绪”。“畏难情绪”这个词让我觉得“豁然开朗”,前天写周末日志的时候,就特别的写到,我注意到孩子做作业都是按照化学-物理-语文-数学的顺序来写的,当时就感到这个顺序表现了某种问题,但并没有归纳成型,现在看来,就是老师说的这个“畏难情绪”了。

仔细考虑后,我觉得这里实际上存在两个层面的策略:

(1)考试策略。

就考试而言,每一分的代价是不一样的,总体而言,试卷上基础题占分比例高,所需代价小;难题占分比例低,所需代价大。

前几次周测,就是太想满分,想为最后一题多留点时间,导致前面的基础题做得比较毛糙,最后难题得分了,简单题却到处起火。

所以考试的时候,做到“基础题不失分”比“挑战难题”更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放弃难题的勇气,“不慌不忙”的把基础题做到位。

(2)练习策略

从练习的角度而言,心理学认为在“邻近区”进行挑战性的练习,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就数学而言,在基础题部分进行练习,实际上是起不到提高能力的作用的;应该要做自己感觉稍微有点难,但经过努力又能解决的题,才能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对我家孩子而言,压轴题就正好是这样的题。

所以平时练习需要重点练习“难题”,逐步的把“难题”变成自己的“简单题”,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孩子的观点,是模糊了“考试策略”和“练习策略”,因此是不合适的。有了老师的意见加持,和上面比较清晰的想法,昨晚跟孩子谈了谈,很顺利的说服了他。准备以后每天做1、2道压轴题。

二、至于文科,思维导图如何帮助记忆?

以前在论坛中讨论,受到一位家长意见的触动,“历史的学习,我不看你的计划,让孩子合上书本,能写出什么?”,就开始跟孩子一块进行了一项“大工程”。

为了做到“合上书本,能写出东西”来,我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尽量的抓住骨干。所以找了个思维导图软件,跟孩子把历史课本从头到尾的过了一遍,基本上每天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耗时大约1小时。开始时比较慢一些,我和孩子都不知道该如何整理好。3个单元之后我慢慢找到了感觉,5个单元后孩子慢慢找到了感觉。

最后的做法,就是逐句的分析课本,看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然后整理到思维导图上。整理过程中,发现孩子存在下述主要问题:

1、分不清重点。有些很无关痛痒的举例论证的例子,孩子把它当做了重要的“史实”;而有些很重要的观点性的表述,孩子却忽视了。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多意义什么的,背的很溜——当然这也是需要的——但是却没有跟相应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

3、看书、背书和做题有点脱节。

整理完后,又根据孩子的课堂笔记,把老师讲课的逻辑结构整合进去。从笔记看,老师补充了不少答题很重要的标准说法,对于材料的详略处理跟我们自己整的也有较大差异,老师的重点更突出。整个整理累计花了约10个小时。

虽然类似的大纲在孩子的教辅书、习题册上都有,但是自己从原始文本整理出来,效果还是不一样的。

这样的一个整理,我觉得非常有用处。对于孩子应该如何阅读课本,如何把课本和老师的讲课相结合等都非常有用。应该是能提高孩子的看书、听课效率的。可惜做得有点晚,现在的课程节凑已经无法继续整理另外几册了,等体育和实验考完,不知道会不会能找到时间。

目前只是整理完就暂时搁置了,还没有按这个方式进行记忆和复述练习。可见的收获是,孩子开始用这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其他科目的知识了。有点遗憾没有早点教他这样做。在此也感谢那位家长的提醒(虽然当时并非针对我)。

三、思维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重要?

前几天在论坛中的一个其他家长写的帖子,有家长善意的提出了批评,认为孩子在课业上投入的时间过度了,恐怕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会毁了孩子的”。

因为我的孩子和作者孩子情况很相似,无论是成绩还是学习状态。看到那位的家长的批评,后来又得知他/她的孩子在时间少得多的情况下成绩更好,不禁让我思考了很久。

其实班里存在个别特别优秀的孩子,遥遥领先;另外存在相当多的孩子,他们虽然努力不比最优秀的孩子差,但却只是在二线沉浮。这后面应该是存在深刻的原因的。

从那位家长的后续评论“历史的学习,我不看你的计划,让孩子合上书本,能写出什么?英语试卷你做多少套,花多少时间去总结了,你的所谓的错题有没知识点是一样的,是知识面不够、词汇量不足还是重复性、习惯性错误?

学习必须要刷题,但每份卷子我们学到了什么?”中,可以看到ta家孩子做得很好。这些方面作为家长我也不是不知道,初一暑假还专门教过他思维导图的画法。对于试卷分析、作业错题分析,也经常在孩子做过之后,我再帮他做一遍,帮助他分析自己的分析的不足。但F这方面的能力总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班里一位最近一年进步巨大的孩子,从老师表扬所推荐的他的考后总结看,也能看到他的思维层次比较高。

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我认为:

1、优秀的孩子往往小时候家长就前瞻性的进行培养,所以有一定的知识领先;但这种领先是相对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提前加压的这几年中,思维能力大大超越同龄人,因而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方面更强,因而能够“更少时间,更好成绩”。

2、作为相对落后的孩子,额外的努力不可避免,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能力的增长离不开努力。但是在孩子的努力背后,家长需要有意识的做一些高层思维、能力的引导和布局,不可让孩子过度陷于题海之中。

其实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理科还是文科,学习本身就是锻炼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又是什么呢?这和学习方法关系很大,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却是一个通用的学习方法。

教育孩子任重道远,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习方法辅导。以上观点仅代表这些年自身学习以及辅导孩子学习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早期游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很多人以为冬冬生来就有数学天赋,但我知道,在他小时候我教他从1数到100,他比同龄的孩子学得差。是早期的游戏,让冬冬头脑中的“数学筋”发达起来。

很庆幸我们在他很小的时候注意到了他偏爱文科,并及时通过游戏的形式帮他补学数学,才使冬冬到后来文理科全面发展,确保学习成绩一直优异。

我在他很小的时候开始教他算术,曾经教得很费劲,却不见成效。从1数到100学了好多天还是数错,数到30就跳到50是常有的事。当时我很犯愁:教他这么简单的数字都没有概念,上学以后那么复杂的数学计算他怎么能学好呢?我认为他不是学数学的料,脑袋里少了数学这根筋,只是在语言方面天才早露,比别的孩子好很多。

为了上学后不至于跟不上数学课的教学进度,没办法只有笨鸟先飞了,我开始在他的数学学习上下工夫。

记得冬冬三四岁的时候,我开始帮他往数学上使劲儿,最初就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开始。家里买来苹果洗了后开始装入果盘,我会让冬冬和我一起一个一个数着往盘里装苹果,知道了多少个以后又拿出去几个,再数一数还剩几个。冬冬就这样开始了对数字的认识。

我还捎带讲起了加减法,不管他懂不懂,先讲了再说,相信他慢慢会明白。吃饭前桌上摆好了饭碗和筷子,我会让他数一数几个碗几根筷子,然后再拿一个碗来,不失时机地问问他,又加上了一只碗,现在是几只碗。

如此这般,多次下来冬冬终于有了数字的概念,他甚至会主动问我:“妈妈,咱们为什么多拿了三只碗?”于是我告诉他,今天煲了汤,每人需要单盛一碗汤。这个时候我已经很高兴了,冬冬的那根数学筋分明快找到了。

冬冬4岁时,我们开始玩起了打扑克,主要是玩“抓大点”。就是几个人轮流抓牌,谁先凑够21点,或谁的点数大谁就赢,点数小或抓冒了就输。有时我们一家人玩,有时他也和表哥表姐玩。这“抓大点”整个就是一个加法练习,只不过是采取了玩扑克的形式,而且还论起了输赢,赢了还有奖励。于是冬冬乐此不疲,经常自己把扑克拿过来,拽着我和他爸爸陪他玩“抓大点”,却不知这正合我的心意。

“抓大点”玩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玩起了“抢30”。这是姐姐家的三个孩子发明的游戏,冬冬也和他们玩了起来。一般的玩法就是两个小孩从一开始按顺序抓牌,轮班数数,可以一次数一个也可以连数两个数,谁先抢到30谁就赢。这比“抓大点”可难多了,不再是凭运气和加法的计算,还加上了逻辑运算与数字分析。因为你不但要考虑到自己,还要推测你的对手是什么心理,然后再考虑怎么才能抢到那个最最关键的数字。

冬冬和小表姐都是争强好胜的孩子,于是每每玩起“抢30”来,就是一场嘴快、心快、算计快的战斗游戏。这使两个孩子都养成了心算快、推算准的习惯,让他们在后来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中答题又快又准,终生受益。

到了快上小学时,冬冬对数学已经非常感兴趣了。我们会经常到书店买数学书籍,特别是买来一些趣味数学书,冬冬看起来津津有味。我和他爸爸也会经常拿着书给他出一些趣味数学题,他做起这些题已经不太费力气了。

还记得做那道“农夫渡河”的趣味题:“一个农夫带了一只狗、一只兔子和一棵白菜,来到河边,他要把这三件东西带过河去。可是岸边只有一条很小的船,农夫每次只能带其中的一样东西上船,问他如何才能把它们都带过河去?”我们一起找来了玩偶小人当农夫,还找来玩具小狗、小兔各一只,用纸写了一个“菜”字,拿来一根尺子做小桥,就开始做这道题。冬冬跪在地上,专心致志地摆来摆去,不一会大喊起来:“做对了!做对了!”原来他真的把农夫过河的方法想出来了。瞧他那高兴的样子,比给他买了什么好东西都开心。

冬冬还没有上小学就已经开始对这一类趣味数学题很感兴趣了,而且是越难做的题越来劲,做完一道题就特别兴奋。

记得还有个厨师打蛋的故事。说的是给厨师15个鸡蛋,让他先把鸡蛋打到四个碗里,问如何打鸡蛋才能确保顾客想吃几个炒蛋就炒几个鸡蛋。当时冬冬就把15个围棋子摆在一起,然后试验着把几个棋子放在一起,也是很快就完成了这道题。

到后来,他做这类趣味数学题越来越快,慢慢地就不用实物摆放演示,只靠动动脑筋就能很快解出来了。再后来,冬冬已经不用大人为他出题,他自己就经常拿起一本书,自己看题自己解了。

幼小衔接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再过一个暑假,幼升小的孩子就要升入一年级了,即将要面对小学的课程,有的孩子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家长们在暑期就来帮助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的准备吧。先看看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一、从孩子已有经验出发

一年级数学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有: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

教学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键是能力的衔接

刚入小学的学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注意力易分散,而数学学科本身又不似其他学科生动好玩,所以,孩子对学习数学容易产生枯燥感,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习惯,为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做准备。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因此,家长应从培养孩子的视觉专注能力、听觉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入手,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摄取上。

入学前的孩子只需认识1~10以内的数字,掌握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即可,家长大可不必要求孩子反复练写数字,更不必让孩子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等复杂知识,这既容易伤害他们的手部肌肉,又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一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就能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如通过下棋、计时完成任务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学习角,培养孩子的自觉学习意识和自豪感;让孩子做家务、整理自己的物品,培养自理能力;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的交往能力。

三、创设学习数学的环境

幼小衔接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具体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假期中,家长可以尝试着做以下几点:

1.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一同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仔细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2.与孩子一起创设学习数学的环境。如一起为玩具、家里的物品贴上数字标签,在孩子的房间中布置一些数学趣味题、趣味故事,使孩子随时随地感知数学的存在。

3.联系生活,引导孩子对数数、形状、数量关系等有初步的感知和认识,可以利用超市的排队长龙、屋顶的模样、餐前餐具摆放等生活现象来引导孩子学习,以此调动和保持孩子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及探究的冲动。

低年级孩子该不该读名著


一位老师曾在一个小学语文教育网站上,看到其他老师在读书会栏目里推荐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飘》,推荐的热门书中还包括《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他坦言,这些作品虽然都是经典,但却不适合儿童阅读。

《蒲公英的种子》是收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首诗: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一年级学生难免会感到纳闷:既然离开了亲爱的妈妈,怎么还会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呢?这首诗所表现的内涵,与一年级儿童的情感产生一些背离。

在最近举行的首届上海儿童阅读论坛上,与会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教育专家、教师纷纷提出,倡导儿童阅读,首先要解决成人世界如何引导儿童学会阅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读懂儿童,是引导儿童阅读的必要前提。

儿童找不到感兴趣的书

宝山区虎林路小学曾对二年级学生家庭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的阅读量都不够大,尤其是家长,他们的阅读量比学生还少。这样,就很难形成家庭阅读的氛围。

调查发现,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没有时间看书、不爱看书、读书氛围不够,是致使阅读量过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比例最高,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培养出阅读的兴趣。

名著不一定适合孩子

在文学教育日益引起重视的今天,小学生课外阅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老师已经开始注意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著,很可惜,很多老师推荐的成人名著,不一定适合孩子。

纵观现有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视角上已经有较大的改进,但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所占比例非常少,进入教材的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大多也是伟人做平常事、平凡人有了不起的壮举之类,让孩子们觉得无法亲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教材中真正关注儿童心灵和情感的儿童文学缺失,导致学生作文中出现假、大、空现象。

一些专家提出,由于传统的阅读习惯,再加上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即使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选入教材,也可能会被教师用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观察,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体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吴圣苓认为,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是一笔终身享用的财富,目前存在的儿童阅读成人化倾向,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警觉。

不提倡儿童文学缩写本

模糊儿童认知特征、漠视儿童心理需求和任意拔高的做法,不仅不利儿童阅读,而且会减少他们正常的阅读兴致。一些专家提出,低年级儿童应该读读绘本,因为绘本是形象与语言的中间媒介。学习语言不应该被动接受,而应该主动建构、生动有趣。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认为,优秀儿童文学,不应该是那些模仿儿童文学的教材体作品,由七千多字缩写成四、五百字的《丑小鸭》不是儿童文学,由一千五百字缩写成四百字的《小蝌蚪找妈妈》也不是儿童文学。他认为,缩写本不仅流失了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含量,变得短、小、轻、薄,而且充满了阅读障碍,难以构成真正富有成效的语文学习。语文特级教师徐根荣指出,儿童文学有着自己的写作语言和情趣,如果稍长可节选,而用武断的办法缩写或改写,容易走样。

少年报社《芝麻开门》副主编叶凤春认为,对儿童阅读而言,成人要做的一件事是,尽量用最完整、最好的儿童读物奉献给儿童,把阅读材料做地道,这样正确引导儿童阅读,才能让儿童真正培养阅读的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


我们常常听别人的家长说:“这孩子特聪明老师一讲就会”,难道孩子天生就聪明?我们的孩子就笨吗?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能力强,思维能力的开发在孩子的0到8岁起着关键行的作用。

创作思维

在孩子出生后,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各个敏感期。所以需要父母在适当的敏感期引导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能都玩过分类游戏,这其实就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这种游戏更容易让孩子喜欢从而起到开发的作用。还有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过多替孩子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懒惰不会思考,相反父母应该多提问让我们的孩子去思考,这样由她自己说出的答案更有自豪感。

善于思考

提高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思维能力的题来开发,这类题很有意思,即提高了专注力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以下10道题型仅供参考:

1.哥哥 4 个苹果,姐姐有 3 个苹果,弟弟有 8 个苹果,哥哥给弟弟 1个后,弟弟吃了 3 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 6 岁,小强今年 4 岁,2 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 4 个人,后面有 4 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 2 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 2页,第 4 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 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 8 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 2 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 2 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 9 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 1 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 5 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 2 个沙包就差 1 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 9 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 5 本,小明借去 2 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 8 个学生比他高,后边 5 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我是小小发明家

我想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重中之重,不管在生活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之中都是很重要的,你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如何提升孩子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提升孩子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专家、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中学数学室主任彭林老师,结合多年教学教研经验,遵循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和数学思维相关理论,为我们构建了从思维训练通往潜能开发的桥梁,展现了"数学思维训练与潜能发展"的联系。

问:网上到处都在"打倒奥数",真的有这必要么?小孩学习奥数也是对自身潜能的一种开发吧!彭老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对学有余力的孩子,14岁之前能够接触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孩子思维能力的训练会有帮助,对以后的学习和提升其竞争都有帮助。报奥数班,也不必太早,三年级开始比较合适,当然,对此有兴趣的孩子也可以早一点参加。另外,起点不宜过高,主要是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听说数学学好了,会培养出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孩子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呢?

答:培养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童话来激发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寓教育于游戏,提一些富有魅力的问题向孩子发难,使孩子在头脑中形成悬念,朝思暮想,直至入迷。

问:彭老师您好,现在有没有什么好的的办法,让孩子爱让数学,不在偏科呢?

答:可以先让他不讨厌数学,再过渡到喜欢数学,用一些简单的数学题培养孩子的自信。

问:彭老师您好!我想知道怎样去引导初中孩子做好数学解题后的分析、总结?

答:让孩子做完题后,想一想这道题运用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体现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是如何克服的。

问:彭老师您好!请问:数学思维能力该如何来培养?只有通过解数学题来锻炼思维吗?

答:的确,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好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主要手段。

问:在数学上的思维好像明显落后,老师也说他的思维比别人慢一拍,一些题目只要条件一个转弯,他就束手无策,请问我该怎么去引导呢?

答:很多时候,可能还是孩子对于基本的概念没有搞清楚,或者说掌握的还不够好。其实孩子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楚,建议从基础题入手,多做练习。再有,可以每天在规定时间内,限时让孩子解决一些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其敏捷程度。

问: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数学很美,比任何文字都美,美过图画。因为它有一种完美,一种完美的对称,一种像诗歌一样的逻辑。

答:的确,数学是一种很美的语言,简洁,对称,逻辑都是数学的魅力。

问:彭林老师,您好!有的学生在读题上有困难,抓不住条件,怎么提高呢?

答:首先要让学生有仔细分析题目条件的意识和时间,其次要让学生建立所给条件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其中的核心条件,然后建立条件与所求之间的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在每次犯错之后要及时总结。

问:彭老师您好,我女儿今年五年级,对数学应用题总是感到不太入门,兴趣不大,怎么调动她的积极性呢?能举个具体例子吗?

答:主要还是多实践,找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孩子从中获得满足感。也可以从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入手,比如说,鸡兔同笼问题,牛吃草问题,这些经典的问题是值得孩子反复练习的。还可以从类型入手,掌握每种类型应用题的解题要领,由易到难。然后,再从解题策略的角度来归纳提高。这样,孩子会感到每次都会有进步。

问:彭老师您好!请问:数学知识前后关联很强,能不能通过超前学习来促进当下知识的理解?

答:及时将所学知识与前后建立关联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建议超前学习,否则还是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

问:数学思维的能力,怎么通过成绩体现呢?我有的学生,平时做题也不差,听课也懂,可是一考试就出不来成绩?

答:对这种孩子应该特别注意提高自我校正能力,提高对自己的监督能力,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在哪部分有问题,需要在什么地方检查,检查的方法是什么;另外,这也可能与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一定关系,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平时扎实的学习功底,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自信,辅以一定的考前针对性训练,也许会有一定效果。

问:如果孩子小学时候的数学就不好,那以后的数学能学好吗?

答:没问题,我教过的很多孩子,的确到了高中,数学的优势才体现出来,而且后来考上的非常理想的大学。在教过我的大学老师中,也有一些老师学生时代并不是很出色,但后来也成为了非常优秀的数学专家。

问:你觉得孩子什么时间学习最有效率呢?

答:什么时间学习都有效率,只要不是被逼着学的。

问:在你看来,学习与潜能有怎样的关系呢?现代孩子的数学学习潜能如何激发?

答: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潜能,就看如何激发?我个人认为,要激发数学学习潜能,首先需要让孩子感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要让学生有成就感,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答:另外,潜能的激发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听低年级数学老师讲述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课堂授课教学计划分享(6篇) 韶光易逝,上学期的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根据学校领导的指示,我们必须要制定好数学老师下半年工作计划,写工作计划是我们我们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一篇好的小学数学老师下半年工作计划都有哪些内容?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课堂授课教学计划》,相信能对...
    2022-06-13 阅读全文
  • 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上课心得体会经验总结 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无法描述数学具体是什么东西,但它却又是如此奇妙,只能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上课心得体会经验总结,欢迎阅读。
    2021-11-27 阅读全文
  •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笔记 老师是带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为了提高学生上课质量,老师们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笔记可以促进老师的成长,怎么写一篇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笔记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笔记”,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22-02-08 阅读全文
  • 小学老师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在平时正式开始教学前就可以先制定一个计划,以便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在制定教学计划前就要先看看自己的情况,以便计划合适自己。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才比较好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老师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01-06 阅读全文
  • 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通用(8篇)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09-24 阅读全文

韶光易逝,上学期的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根据学校领导的指示,我们必须要制定好数学老师下半年工作计划,写工作计划是我们我们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一篇好的小学数学老师下半年工作计划都有哪些内容?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课堂授课教学计划》,相信能对...

2022-06-13 阅读全文

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无法描述数学具体是什么东西,但它却又是如此奇妙,只能说数学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上课心得体会经验总结,欢迎阅读。

2021-11-27 阅读全文

老师是带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为了提高学生上课质量,老师们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笔记可以促进老师的成长,怎么写一篇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笔记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笔记”,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22-02-08 阅读全文

在平时正式开始教学前就可以先制定一个计划,以便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在制定教学计划前就要先看看自己的情况,以便计划合适自己。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才比较好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老师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01-06 阅读全文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09-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