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揭秘日本真实的小学教育(图)

发布时间:2021-04-28

教育笔记小学。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揭秘日本真实的小学教育(图)”,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在日本,学校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孩子们按区域就近上学。日本小学的运动服分长袖长裤和短袖短裤,能够一冬天坚持穿短袖短裤的孩子会得到表扬。

上图:放学路上

1.关于放学接送问题

在日本的校园门口,在孩子即将放学之际,竟然看不到一个家长的影子,直到孩子们一队队走出校园,也没见到一个家长来。这些孩子们的头脑里压根儿没有等家长来接的念头。

在中国,很多学校门口都立着“家长请止步”之类的警示牌,但是在放学的时间却会早早的人如潮涌,更有那二轮三轮四轮的车辆充塞道路。但是在日本的放学时间,孩子们走出校园后,三五成群,向着四面八方,结伴而行。

在日本,学校专门设有“学童拥护员”,他们的任务是在每天上下学时间,站在校外车流量大、交通比较复杂的路口引导学生们安全通过。

除了“学童拥护员”外,保护孩子们交通安全的还有个民间组织“PTA”(家长教师联合会)。这个组织是自发的,纯属尽义务,不领报酬,其成员定期轮流担任安全员,在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去交通要道护送孩子。

大多数日本小学生学每天清晨6点半左右就要起床,出门后需要步行和住在附近的同学们会合,然后一起走路上学。

虽然小学生们都很害羞,一路上互相几乎不说话,但是高年级的孩子见到低年级的孩子会默默的伸出手等着他握。只要是顺路的,随便遇到的两个孩子就会默契的把手牵在一起。

2.关于书本重量问题

日本小学生都背着既结实又漂亮的书包。虽然价值不菲,但一般都带有6年的质量保证,也就是说到小学毕业时几乎没有损坏,也没有换书包的必要。

书包的重量一般从800克到一千克左右,想给孩子减负的家长们就不免对书包的重量斤斤计较。

日本现在基本上还是“宽松教育”,课本算不上厚,作业也算不上很多,但是日本人爱清洁和整齐的习惯也害人。孩子们的书包里除了课本、练习本、联系簿和文具以外,还有运动服、换洗衣服、室内鞋和毛巾等,有时候还要来回背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的书。

有绘画课的时候要带去整套绘画用具,游泳课时要带泳衣、大浴巾、水镜、游泳帽和沙滩鞋等等。每天拿这么多东西一个书包当然装不下了,手上通常还拎着一到两个包,这些东西加起来。重量一般都会在5、6公斤以上。

日本的小学生每天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走很长时间去上学,但是居然没有孩子抱怨。公立小学没有校车,原则上除了生病和受伤以外不允许家长用车接送。也就是说接送可以,但是要和孩子们一起步行。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生命教育:真实的价值


周三晚上很晚了,小力妈妈电话曹老师:

曹老师,小力发烧了,要输液,但是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怎么哄怎么劝都不管用,没有办法,我只能麻烦您来医院一趟,请您来帮帮我。

曹老师到了医院,小力已经在精疲力竭中睡着了,曹老师一摸小力的脑门,烫得很,妈妈说刚量完体温,38度7。

在等小力醒来的时间里,妈妈使劲跟曹老师抱怨:

以前这孩子不这样啊。

以前也是每次打针都使劲哭,但都哄哄就好了。

跟他说不疼的,一会就好,怎么这次就不管用了?

使劲表扬他勇敢了,也使劲鼓励他了,怎么越大越……

跟他说男孩子要勇敢要坚强咳真是……

看看人家比他还小,也没见这个样子啊……

真是恨不得想使劲踹他。

……

曹老师在旁边,静静听着,等着小力醒来。还好,不一会,小力醒了,看见曹老师,愣了一下,咧咧小嘴,满脸委屈的样子,又要开哭了。

“来,老师抱抱”曹老师也很难受,很心疼孩子,赶紧把小力从妈妈怀里接了过来。

曹老师先给小力讲了一个小故事,小力听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哭泣。故事讲得差不多了,曹老师就问小力:

“小力,你生病了?”

“嗯,老师,我发烧了。”

“很难受吧?”

“嗯。”

“哪怎么办啊?”

“……”

“医生要给你打针吃药,你不喜欢,是吧?”

“嗯,我不要,我不要。”小力立马嚷起来,小嘴一咧,又要开哭。

“是啊,老师也不喜欢打针,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打针的,你想哭就哭一会吧。”

“老师也不喜欢啊?”一听这话,小力倒是不哭了,只是转头很奇怪地看着老师。

“是啊,打针好疼啊……”说着,曹老师做出一副疼痛的样子。

“你看看上次打针,打到老师这个地方了,好疼啊……”

“你上次打针打到哪里了?让老师也看看。”

“老师,我这儿,这儿,都打过针。”

“哇,你好勇敢啊,打过这么多针。”

“打针这么疼,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没事的,忍一会就好。”

“真的,宝贝,你真是勇敢啊,这次又要打针了,能让老师看看你的勇敢吗?”

“嗯。”

于是,打针很顺利地完成了,针扎进去的时候,小力哭了几声,可是一会就不哭了,一切都很顺利。

曹老师陪小力输完液,妈妈配了些药,让曹老师带回幼儿园,明天给小力吃。

自然,小力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吃药任务。

到了家,妈妈问小力:

为什么曹老师在你就不怕打针,也不怕吃药,在妈妈面前你为什么就这么不乖?

小力没搭理妈妈。

花径寄语:

曹老师做了如此清晰地示例,这位妈妈还是不懂,后来曹老师跟妈妈好好聊了一次,解答了妈妈的疑问。

我的小香香在1岁多开始懂点事的时候起,就不怕打针、不怕吃药,甚至还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去医院都欢天喜地的。因为她喜欢人多,而医院的人,总是很多。我想,对于她来说,去一趟医院,和大一点的孩子去一趟游乐园的感觉,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吧。

当然,扎针进去的时候,她也会因为疼而哭几声,但是也就这个样子了,其他时间,都是欢天喜地的。

所以,孩子真的是怕疼吗?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呢?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悟出来后,那么,以后你的孩子每次去医院的心情,也会和去游乐园是无别的。

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这是“无分别的爱”的教育的自然的结果。

花径的老师所做的,其实就是这些:

没有欺骗、全盘允许、充分接纳……

也就是说,除了对生命的最高的

诚实、理解、尊重、信任……外

没有其他的了。

在花径的老师看来,孩子生命中所有的真实的感情,所有的真实的感受,都是好的,都是美的,这其间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不美,没有什么好坏美丑高下贵贱之分别,无须加以任何褒贬或扬抑,只是需要我们静静地,用心聆听,用心尊重,用心理解,如此而已。

所以,怎么让孩子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只需要把这些“欺骗”,把这些“不允许”,把这些“不接纳”、“不要”、“不……”统统都去掉,就好了嘛。

这就是:

无分别的爱。

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久很久

没有和真实的自己在一起了。

我们已经遗忘很多

我们已经迷失很久

我们已经尘封很久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和弥漫着“必须这样”、“应该这样”、“不要那样”、“不能那样”、“这好”、“那不好”……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她是在做什么呢?

这样的声音,她最“佳”的作用,就是摧毁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声音,让我们必须扭曲、修改、装扮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感情和感受,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

显然,这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现实,是生命真正的噩梦之源。

只是,亲爱的伙伴,难道我们还想让我们的孩子

也过着和我们一样的

和自己真实的心灵

永久隔阂着的

所谓的“美好”的生活吗?

日本重视孩子的“厨房教育”


当很多中国妈妈为孩子细心准备一切,事无巨细地为孩子代劳一切的时候。日本的孩子正在把厨房当成最热门的“游戏场所”。厨房教育越来越受到日本年轻一代家长的青睐。

在日本,儿童料理食谱竟然成了畅销书,这类图书图文并茂,是专门写给孩子们看的。是那种孩子一看就能明白的食谱书。而且会有一种立刻想冲进厨房跃跃欲试成为小厨师的愿望。

家电市场当红的是“儿童专用厨具”,电视台正在叫座的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幼儿园开设了“烹饪实习课”。

日本人认为,“做家务事”是每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也是增进家庭生活的情趣、建立儿童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分男性或女性。

日本年轻的妈妈认为,家务事能处理得好的男人,人际关系绝对不会太差。对他们来说,劳动,并不意味着辛苦,令人难耐。相反,洗车、除草、晒衣服,共做家务成为增加亲情的快乐时光。

山口理惠子是一家宾馆的财务主任,她有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她正在把厨房开辟成双胞胎的“娱乐天地”。她对朋友说:“他们在读书之余,为什么不能以‘家务事为娱乐?”当然,她并非漫无章法任由孩子在厨房里玩耍,她阅读有关厨房育儿的书籍,也到幼儿园开办的“烹饪实习”课里见习。在烹饪前,她还会将食物的营养、厨具的使用方法向孩子做一番说明,尤其是菜刀和火的危险性。

理惠子主张在整个烹饪过程中,只要在安全范围内,从头到尾完全由孩子作主。

很欣赏这种让孩子走进厨房的教育。

能做家务事、做好家务事,是一门需要从小培养、学习的生活艺术。运用到身体和五官的家务劳动是一种比游泳更均衡的运动,经常做可以得到令人惊喜的成果。孩子用双手敲敲、打打、揉揉、拉拉,也等于是在经历疼痛、辛酸、得意、快乐等各种不同而丰富的情绪,这种经历能够使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更加自信。

日本的教育注重全面培养


在日本,为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孩子进行“四重”教育。

一是重礼仪、孝亲教育。日本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离家回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为培养孩子的体贴、感动之心,父亲和母亲将自己的生活态度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影响。比如,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另外,“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父母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二是重忍耐、挫折教育。在日本,人们信奉这样的理念: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为了形成儿童坚韧和顽强的品质,日本人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忍耐的教育,并且将其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日本,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安营扎寨,寻觅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自救活动。日本家长让孩子冬季也穿短装,洗冷水澡,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耐寒能力和意志力。日本家长把这看作是一个经受挫折的训练,是让孩子具备接受挫折的经历,也是人能否正确履行其生活职责的必备条件。这些看上去的一件件小事实际上都是在潜移默化地打磨孩子的意志力。

三是重自立、自信教育。乘火车、轮船旅游时,常常发现跟随父母旅游的日本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都无一例外地背着一个小小背包。背包里装的都是些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为什么要他们自己背呢?日本孩子的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背。”哪怕是象征性的,这对于养成孩子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日本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参加劳动挣钱。日本教育学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学生做家务劳动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如果孩子干活要付钱的话,这就是对家庭关系的扭曲,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成绩好而赏钱,这无疑是一种贿赂。日本的家长认为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因此,他们还注重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

四是重创造、创新教育。另外,日本的有志之士要求教育革除“应试教学”的弊端,向培养“创造型”人才方向发展。日本家庭教育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情神,鼓励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鼓励孩子到社区图书馆去看书,借阅图书,玩各种创造性游戏,发展孩子的想象力。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培养该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榜样意识助推日本教育


6月中下旬,我随全国青联中国青年考察团教育分团赴日考察日本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体制,在石川县,我们考察了当地的保育院(0-3岁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么一圈下来,我感触颇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学校从细微之处入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榜样意识,并将榜样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

■高年级学生帮低年级同学开运动会

在考察金泽市杜之里小学时,我们恰巧碰上了该校的运动会。运动会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均由该校高年级的学生来完成,学校及老师只是进行必要的辅助和做好保障工作。运动会不是以班级为单位,而是全校学生分成三个队,每队都由一至六年级的学生组成,在这种“纵向班级”的组队中,高年级的学生负责带领和照顾低年级的学生完成比赛。

运动会过后,我们与部分教师和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交流。我们的一位团员问学生们,“你们在烈日炎炎下圆满完成了运动会的任务,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们答道,“当时没有想什么,只是觉得运动会是我们大家共同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我是啦啦队长,既然这是分配给我的任务,那么我就要把它完成好”,“我们是六年级的,因此要给低年级的同学做出榜样”。学生们朴实的回答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因为在这么小年纪的孩子身上,已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榜样意识。

■老年志愿者为小学生“保驾护航”

与杜之里小学的师生们挥手告别后,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路口处站着一位头戴黄帽子、手拿小黄旗的老先生。一问陪同的日本朋友,才知道这是来自于学校所在社区的老年志愿者。这些老年志愿者会定时在孩子们放学必经的路口疏导交通,帮助孩子们安全过马路;会在冬天漆黑寒冷的傍晚、在孩子们放学必经之路的僻静之处巡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年志愿者们,使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大人们的关心与爱护,也使孩子们从小就形成了关爱弱者和尊敬长者的道德品质。

从可爱的孩子们身上,从伫立在夕阳下路口边的老先生身上,我深深感到,只有树立“榜样意识”,才能形成“榜样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也正是推动一个社会向着美好未来前行的巨大动力。

日本幼儿园的“补充教育”


从孩子入幼儿园开始,好品质、好习惯的培养似乎就成了老师们的“专利”。然而,面对目前仍有参差的教育水平,你怎样保证自己的孩子和国外儿童相比,方方面面不输于他们呢?请你从下面一篇读者来稿里,对照着给孩子作些“补充教育”。

红灯亮了您教孩子怎么做?

时间:下午4点

地点:东京江户川区的一所社区保育园门前

场景:孩子们回家。路远的,家长用车接走;道近的,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或者骑着童车跟着妈妈走在人行道上。在一个小十字路口,红灯亮了,4岁多的小女孩美佳立即把车刹住,后面陆续走来的小朋友也都停在了红灯前,尽管路面没有一辆来往的车辆。

这情景引起笔者注意。在社区并不很宽的街道上,既没有“交警”,也没有车辆,孩子们的认真令人佩服。在日本,学前教育除了包括识字、算术、音乐、图画、手工等内容,还有安全教育(交通规则、防灾防火)、保护环境和热爱动植物等教育,让儿童参与轻度劳动与体能锻炼,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孩子入园后,老师会教他们识别交通标志、灯光变化代表什么、必须走人行道的道理。家长也积极配合,接送孩子时,做严守交规的榜样,让孩子从小觉得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即使是并无多少车辆行驶的社区街道,孩子们也都非常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这种教育一直延续下去,你会发现小学生放学时,有秩序地走在人行道上,一路红灯停、绿灯行,走到自家附近自动离队,或者跨到汽车站候车,身边并没有一名老师。

突遇灾害了您教孩子怎么办?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一般性的地震(3—5级)经常发生,所以孩子们都知道发生地震时,如在保育园要听老师的指挥;如在家中来不及跑出,要躲入小的角落或钻入桌子下面,远离挂物,以免砸伤。

防火、防触电等等安全常识,也是教育内容。日本的教育不是让儿童害怕地震、火灾或电源,而是让他们不怕,在灾害面前知道怎么处理。

假如您不喜欢小动物怎样教育孩子?

日本保育园内的“边角”处,会养着一两只白兔,鱼缸内有鱼和龟在游动;院子里开了块小菜畦,种着一二十株黄瓜,鲜嫩翠绿。这些都是保育园向孩子进行热爱生命、保护环境教育的地方,时不时会有孩子跑过来,和动、植物亲切交流,没有孩子对动、植物随意抛掷或纠扯。

笔者到东京湾临海公园大型水族馆游览,见到许多中、小学生有组织地参观,他们很安静地看、悄声地交谈,生怕惊吓了水族……“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要做很多事情。

接孩子回家练练“动手能力”

在保育园,每个孩子都得自己动手整理衣物,他们的小衣橱很整齐。每逢节日或者园内的大活动,孩子们会得到机会,轮流参加厨房内的简单劳动。厨师教给孩子怎样制做、如何收拾餐具、摆放桌椅。孩子们自然会把学到的内容带回家中,带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

假如我们的幼儿园没有这种机会,笔者建议家长接回孩子时,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受到锻炼。

孩子多走路您心疼吗?

保育园常带孩子到三四公里以外的公园游玩,沿途有多路电、汽车可直达,但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步行往返已成习惯。每个孩子都要自带水和食物,在来去的路程当中,不要别人的帮助。家长都很支持,少有为孩子叫苦叫累的。

笔者听说国内也有一些幼儿园开设了“远足”锻炼课,家长的反映不一。如果每所幼儿园都能这样,娃娃们的身体素质一定能够提高!国人“足球梦”、“篮球梦”的实现该指日可待了!

日本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人格、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第一来源于教育:即来源于家庭的教育,来源于父母的教育,来源于幼年的教育,来源于人格的培养,而不来源于知识的培养、科学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因此,幼年时期人格的培养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家庭教育手册记载了如下内容,堪称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当问及孩子“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孩子的祈求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应该直面这样的现实。只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孩子就能够自然地成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安宁、愉快的家庭需要全家人有意识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请对家庭进行一次再认识吧。不会珍惜自己的人,也不会珍惜孩子。养育孩子确实很重要,但是繁重的家务和社会压力会使人神经紧绷,谁也吃不消。慢慢的,父母的烦躁不安就会传染孩子。所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保持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二人应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另外,求助并不是可耻的。鼓起勇气,去家庭教育咨询中心、保健中心,儿童咨询所等处跟专家谈谈。在家里,父母充满幸福的笑容会使孩子感受到幸福。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一般认为,在现代家庭里,父亲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使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大减弱了。通常父亲和母亲的育儿方针基本一致,但父亲和母亲站在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能纠正过于密切的母子关系。父母的默契配合很有必要,母亲要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父亲;父亲也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声斥责母亲。未必一说就知道,但不说就更不知道了。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如果什么都不说,要互相理解是很难的,亲人也不例外。不断增加父母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基础,而交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另外,在家庭关系中,还有很多活动对增进亲密关系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最普通的一起吃饭。全家人一起吃饭很重要,规律的饮食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全家人一起吃饭时愉悦的气氛,父母费心做出的饭菜飘出的香气,已经将父母的爱自然地传达给孩子,由此得到的满足感、信赖感能使孩子开朗、坚强地成长。所以,赶紧商量一起吃饭的时间,养成全家人一起吃饭的好习惯吧。孩子一定能领会到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家长往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工作将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夺走了不少。但家长疼爱孩子、为了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形象一定会深深的铭刻在孩子的心中。父母言传身教的力量有时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无论何时,都要充满自信地养育孩子,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规矩是为谁定的?家规不仅包括日常问候、门限时间、关灯时间等,还包括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撒谎等社会规范。为了让孩子懂规矩,并让孩子遵守规矩,父母要经过认真讨论,定出明确的家规,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这个家规。而倾听孩子的意见与跟孩子共同制定家规同样重要。尤其是给孩子单独房间的同时,也要给他定好规矩,否则孩子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与孩子间的对话就会减少,亲情逐渐单薄。要想使房间对孩子的成长起作用,定出家规很有必要。比如,孩子回到家后,先在起居室跟父母问候再进自己的房间;孩子的房间不上锁;孩子带朋友进自己的房间前,先把朋友介绍给父母;父母觉得有必要时,可以进入孩子的房间把握孩子的实际情况等等。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电视、录像、玩电子游戏的话,那他太寂寞了。

长期沉溺于虚拟的影音娱乐世界里,容易造成沟通能力欠缺、冷漠、生与死的现实感薄弱等问题。不能区分现实和假想世界,给孩子的身心健康留下阴影。给孩子制造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鼓励他到大自然当中去,定出不多看电视、录像,不多玩电子游戏的规矩,并使孩子养成遵守这些规矩的习惯。

相信《揭秘日本真实的小学教育(图)》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小学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生命教育:真实的价值 周三晚上很晚了,小力妈妈电话曹老师: 曹老师,小力发烧了,要输液,但是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怎么哄怎么劝都不管用,没有办法,我只能麻烦您来医院一趟,请您来帮帮我。 曹老师到了医院,小力已经在精疲力竭中...
    2021-01-25 阅读全文
  • 日本重视孩子的“厨房教育” 当很多中国妈妈为孩子细心准备一切,事无巨细地为孩子代劳一切的时候。日本的孩子正在把厨房当成最热门的“游戏场所”。厨房教育越来越受到日本年轻一代家长的青睐。 在日本,儿童料理食谱竟然成了畅销书,这类图书...
    2021-04-28 阅读全文
  • 日本的教育注重全面培养 在日本,为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孩子进行“四重”教育。 一是重礼仪、孝亲教育。日本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离家回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为培养孩子的体贴、感动之心,父亲和母亲将自己的生活...
    2021-04-19 阅读全文
  • 榜样意识助推日本教育 6月中下旬,我随全国青联中国青年考察团教育分团赴日考察日本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体制,在石川县,我们考察了当地的保育院(0-3岁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么一圈下来,我感触颇多。其中...
    2021-04-28 阅读全文
  • 日本幼儿园的“补充教育” 从孩子入幼儿园开始,好品质、好习惯的培养似乎就成了老师们的“专利”。然而,面对目前仍有参差的教育水平,你怎样保证自己的孩子和国外儿童相比,方方面面不输于他们呢?请你从下面一篇读者来稿里,对照着给孩子作...
    2021-04-19 阅读全文

周三晚上很晚了,小力妈妈电话曹老师: 曹老师,小力发烧了,要输液,但是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怎么哄怎么劝都不管用,没有办法,我只能麻烦您来医院一趟,请您来帮帮我。 曹老师到了医院,小力已经在精疲力竭中...

2021-01-25 阅读全文

当很多中国妈妈为孩子细心准备一切,事无巨细地为孩子代劳一切的时候。日本的孩子正在把厨房当成最热门的“游戏场所”。厨房教育越来越受到日本年轻一代家长的青睐。 在日本,儿童料理食谱竟然成了畅销书,这类图书...

2021-04-28 阅读全文

在日本,为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孩子进行“四重”教育。 一是重礼仪、孝亲教育。日本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离家回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为培养孩子的体贴、感动之心,父亲和母亲将自己的生活...

2021-04-19 阅读全文

6月中下旬,我随全国青联中国青年考察团教育分团赴日考察日本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体制,在石川县,我们考察了当地的保育院(0-3岁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么一圈下来,我感触颇多。其中...

2021-04-28 阅读全文

从孩子入幼儿园开始,好品质、好习惯的培养似乎就成了老师们的“专利”。然而,面对目前仍有参差的教育水平,你怎样保证自己的孩子和国外儿童相比,方方面面不输于他们呢?请你从下面一篇读者来稿里,对照着给孩子作...

2021-04-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