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课间的搭讪

发布时间:2021-04-2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随笔:课间的搭讪

孩子天生就是“小天使”,也是“小恶魔”,当他们笑的时候,就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而当他们发怒、吵闹时,就变成了一个个调皮的小恶魔。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大班的孩子们,不喜欢被束缚,只要稍有放松,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刻都停不下来。我们班的孩子们就是这样一群天真又好动的“小恶魔”。一下课,孩子们就满教室的追逐、奔跑,特别是男孩子们,更加的调皮、捣蛋。

自由活动时间又到了,孩子们开心的满教室的追逐、奔跑,虽然我提醒过很多次,教室内不能奔跑吵闹,但效果不佳,孩子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天性。这样不仅扰乱了下课的秩序,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碰撞事故。我想尽办法,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纠正,经过多次的晨间谈话,与个别幼儿进行交涉,批评奔跑吵闹的幼儿,都不见成效。www.Yjs21.Com

一次课间休息,男孩子们又开始追逐吵闹。蒋悦小朋友走到我的身边,神秘的跟我说:“徐老师,你知道昨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什么书吗?”我好奇的问:“不知道啊,能告诉我吗?”蒋悦开心告诉我他妈妈昨天给他买了一本他最喜欢的恐龙百科书,书上有好多关于恐龙的知识,非常好看。蒋悦开始眉飞色舞的和我说起各种关于恐龙的知识,我也投入地听他讲述起来。恐龙有食草和食肉两种类型,霸王龙是最厉害的,梁龙的脖子很长很长……不知不觉,我发现我们的身边围了一大群男孩子,都在认真的听我们聊天,不时,还有几个男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我知道三角龙的,很厉害的!”“没错,没错,三角龙的头上有三个角的呢!”孩子们越聊越兴奋,越聊越开心。突然,我发现我们的教室变得安静多了,没有奔跑,没有吵闹,只有聊天的声音。时间过得真快,下课几分钟很快过去了。原来,男孩子们对恐龙都很感兴趣,一听到我们在聊关于恐龙的话题,就蜂拥而至,专心致志的听了起来,也参与到我们之中来,把追逐、奔跑的事抛之脑后。

我就抓住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从此以后,每到下课时间,我就开始找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主动和他们搭讪,引来一大群孩子参与,班级里下课变得有秩序了,碰撞事故也减少了很多,老师和孩子们的交流多了,感情也增进了很多,通过聊天,小朋友的知识面也拓展了不少。没过多久,孩子们就会自己主动来找我聊天了,我还引导孩子们几个好朋友一起聊天,把课间聊天进行到底。现在课间聊天已经变成了孩子们的习惯,一下课,就围为在我身边和我谈天说地。

其实,孩子们下课喜欢追逐、奔跑,是因为他们在追逐、奔跑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体会到了快乐,所以我就找孩子们感兴趣的事,如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另外,我们正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我让幼儿带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书,和大家一起分享,还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图书,恐龙系列、百科知识系列都很受孩子们欢迎,课间时间,教室里变得安静而有序,还洋溢着一缕书香的气息。

分享: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从技能到搭建


开展建构活动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老师们对于建构的方法技能却一知半解,很多建构玩具的使用老师都并不是非常清楚,更别说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引导了。

针对这一情况,幼儿今天组织了一节建构培训课程,乐高积木的专业老师现场进行了一节公开课的示范,老师先是出示一张热气球的图片然后又引导孩子去发现热气球的组成构造,孩子们充分了解热气球的情况下老师出示乐高积木,引导幼儿根据外形来猜想用途,并且示范不同积木的不同使用方法,掌握了基本的使用方法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学到的搭建方法再进行搭建。

活动中我也有所疑惑,难道搭建不应该是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的过程吗?经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理解到建构活动虽然是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游戏,但是,在不掌握基本搭建方法的基础上是创造不出什么作品的,老师在建构活动中,先将技能交给孩子,学会基本的搭建技能,在此基础上才有创新的可能性。

教学随笔:我们的课间


教学随笔:我们的课间

“叮铃铃”,优美动听的下课铃声响起了,我刚一说“下课”,“耶!”同学们一片欢呼声。像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教室走廓、操场上顿时变成了同学们欢乐的海洋,到处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乒乓球桌前,男同学一队,女同学一队,男同学已经摩拳擦掌地准备“战斗”了。教室这边,四个小女孩在跳皮筋,她们就像一只灵巧的小燕子,普通的皮筋被跳出了很多花样……看到班上的孩子们玩得多投入、多开心,自己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但是,时下在一些学校,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有的学生赶快拿出还没有做完的课堂作业,埋头写起来;有的学生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接受老师“开小灶”,并被责问你上课的时候在干什么;有的学生还没下课,老师还有几题没讲完,不得不再拖几分钟,下面的学生已在东张西望,老师讲的什么也没听进,学生们还没来得及真正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叮铃铃,上课铃已经打响。

课间十分钟的最初设置决不是随意而来的,它是在心理学家、教育家研究之后经过实践检验而设置的。为了让上了一堂课的学生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休息的时间、放松的时间、调节身心的时间,短短的十分钟,可以调节学生的身体、心理节律,使他们得以愉快地、轻松地投入到紧接着到来的下一堂课紧张的脑力劳动,这十分钟应该完全是学生的时间,而许多教育者却眼红学生的十分钟,把课间十分钟变成了“积极”施展他们教育者“才华”的空间。

课间时间大缩水,无疑是应试教育催生的毒瘤,侵犯的是学生最起码的休息权和健康权。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请把课间十分钟真正还给孩子。如何才能把课间十分钟真正地还给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挖掘课间活动资源。各科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话动,比如可以安排体育类的小游戏,可以跳跳绳,踢踢毽子,跳跳皮筋,让学生在适量的活动中放松身心。可以开展益智类的小比拼,让学生在适度的竞争享受乐趣。还可以组织文娱类的小节目,让学生在适宜的氛围中缓解疲劳。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在丰富多彩的“课间十分钟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一块跳绳,一块踢毽子……与学生一块享受自由活动的乐趣。

总之要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是前提,只有把课间十分钟还给了孩子才能开展有意义的课间活动,教师才能捕捉到有意义的教育资源,才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教育随笔:友好合作,共同搭建


今天建构区里秦睿泽和高卓安一起进行搭建工作,他们两个小朋友建筑能力非常强,但是两个能力强的经常会因为搭建发生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在今天搭建开始时,我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你们要先一起商量,设计一座飞机场立交桥,然后再搭。”两个孩子在协商后设计出了一张四层立交桥图,遮挡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并估算了大概需要什么形状的积木,需要多少块,看到两个曾经互不相让的孩子能在一起认真地商量和设计图纸,我非常高兴。

在搭建的过程中,两个孩子遇到了难题:设计的四层桥太难搭了,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四种长度的积木做柱子,于是他们调整了计划,改建了一座两层立交桥。但是底层桥只是在地面上围成了一个类似围墙的形状,既没有高度又没有路面,两个孩子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我觉得今天对他们的挑战已经很多了,就暂缓了这个问题的提出。

搭建结束后,两个孩子边数自己实际用的积木数量边对照自己的估算数量,发现相差很多,有一点失落。我鼓励他们道:“事先想出需要积木的数量太难了,你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搭建出自己的桥就已经很棒了,你们在搭建时发现了什么问题?”两个孩子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想要指挥灯、交通标记,这样才像真正的马路。”

于是,他们继续进行工作,完成了搭建任务。

教育随笔:热闹的卫生间


孩子们的世界天真、烂漫,他们爱说、爱笑、爱闹。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幼儿的发问意识成为重中之重,我选取了生活环节中的如厕对幼儿进行观察,了解幼儿在如厕时都谈论些什么,因为每到这个时候厕所总是热闹非凡。

记得有一次,幼儿如厕、洗手时,卫生间传来一阵阵的吵闹声,于是我便站在门口仔细观察,有的在自己创作游戏玩耍,有的在探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内容。这个时候,我就在思考这种氛围中的孩子身心是自由的、愉悦的,也许原本他们想在课堂中表达的内容不敢说,到了这种没有约束的环境,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发挥教育智慧,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开展预设性的谈话,选择生活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谈话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次幼儿的主动发问肯定是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去选择话题,比如电视节目、动画片人物、班级事件等,这样才能更有效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这段时间,总有家长来和我们老师反映,孩子回家后,总是告诉他们,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打他们,听到这些,觉得有些奇怪,平时看见他们都是在开开心心的做游戏,也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们说有人打架啊.

既然知道了,那在平时游戏的过程中,也开始关注起这个问题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真的有人打人,还是孩子杜撰的呢,慢慢的看出了一些端倪,原来,孩子们在课间,都喜欢在一起玩抓坏人的游戏,小朋友们一起选定一个或者是几个坏人,然后,小朋友们就一起去追逐这些选定的坏人并把他们抓回来,到了中班,孩子在力度和速度方面都有所进步,有的孩子可能无法控制好自己的力度,在游戏的过程中用力大了一些,跑的快了一些,不小心撞到了别人或是抓别人的时候过于用力,这样,被撞的孩子就误以为是别人在打他.喜欢回家的时候告诉爸爸妈妈.

在了解了情况以后,就和全班的孩子一起进行讨论,怎么阻止这样的情况再发生呢?孩子们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了这个方案:就是,在玩的时候,如果别人不是有意的去打你,撞你,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碰到了你,那么,别人和你道歉,你接受别人的道歉,如果别人是故意打你的,请你告诉老师,老师会处理,但是,也请你在游戏的过程中小心一些,尽量不要去伤到别的小朋友.

进行讨论以后,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果然有所好转,不再去不顾后果的相撞,打闹.也没有回家告状的现象了.

教育随笔:孩子之间的争执


插塑游戏时扬扬趁涵涵不注意时拿了一块雪花片,可还是被涵涵发现了,平时一向不喜欢说话的涵涵突然大声的说道:“还给我”,扬扬说:“给我一块嘛”,涵涵又说:“不行,这是我的玩具。”扬扬说:“你这么多,我只有一块,给我玩一会嘛!”涵涵也不甘示弱:“不行,就是不行。”说着就要动手抢回来。我见势不妙,正要制止。又听扬扬说:“我们一起玩,好吗?”涵涵收回手来想了一会儿,说:“那好吧!我们一起玩。”两人通过一阵争执后问题解决了,他们俩开心的玩起来。

这次争执引起了我的深思,怎样看待幼儿间的争执呢?难道争执现象都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必须马上给予帮助并制止吗?不,我认为幼儿间的争执有利有弊,作为教师,不应过早的介入去帮助孩子,而应充当观察者,通过孩子们的争执,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争执过程中学会了谦让,学会了调节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而且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争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中心,他们逐步明白要遵守约定的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才能使自己和小伙伴玩的开心、尽心。这时,他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互利,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同时,社会化的发展也向前迈出了一步。

幼儿在争执过程中明白了“是”与“非”,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当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旁观者,观察者,倾听者,让孩子自己探讨总结出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让他们自己解决争执问题。如果刚才从一开始我就制止他们的争执,那就扼杀了一个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幼儿在争执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涵涵是一个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可刚才争执时却声音洪亮,语言不断,可见,在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发挥,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表现得很有主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正是一个训练幼儿讲话的好时机。幼儿间的争执现象很多很多,留心观察,真的非常有趣,他们让我们懂得:孩子是他们世界的主人,他们会交往,他们会解决一些事情,他们很聪明!我们应相信孩子们,并为他们的表现而喝彩和欣慰!

教育随笔:不经意间的惊喜


教育随笔:不经意间的惊喜

不知不觉这个九月已经过去了大半,这段时间每天工作着有时候也会感到累,但今天发生的一件事却令我特别惊喜。

早上上完课,张老师让孩子们去小便,我便跟过去走到孩子们中间,看看有谁需要帮忙的。因为这几天天气降温了,孩子们穿的比较多,看见胡源宝宝在费力的提裤子,,我便走过去蹲在他面前帮他轻轻地把裤子提起来并把它上衣理好,没想到它却抱了我一下,我夸他真乖,不想厕所里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围过来要抱我,孩子们可真可爱。

下午吃完点心后,张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散步了,我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洗完杯子后,我出来发现鞋带松了,便蹲下身系鞋带,这时候几个孩子提前跑回来,他们都兴奋地拥到我这儿,没等我反应过来,其中胡源就抱着我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拥过来的其他孩子也都乐呵呵地,当时我心里特别感动。

孩子也许只是无意间的一个小动作却令我特别开心,我暂且自以为是的把它当做是平时一点一滴的情感积累所致吧。胡源是个聪明乖巧的小男孩,孩子的心是纯真无邪的,作为一名老师,有时候这样那样的事很多,孩子能爱我们,就算再累也觉得幸福。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也需要我们老师的承认,孩子会观察我们的一言一行,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咯!

教育随笔:模仿搭建也会一种方法


教育内容:

宝贝喜欢选择在建构区进行拼搭活动,并能熟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单一拼搭或者混搭,技能技巧方面形成多样,宝贝使用垒高、延长、架空等技能进行拼搭物体。有一次,我认真的观察宝贝在拼搭过程中的表现,突然发现简单的拼搭完成之后,他自己欣赏一会,然后默默的拆掉,拿着手里的材料学着同伴的样子在模仿,可能是一时之间想不出合适的办法拼搭,所以,选择了最为简单的方法。

教育小结:

都说孩子的想法是千变万化的。的确,孩子的世界是精彩的,眼中看到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但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需要寻求不同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准备方面也是格外重要的,针对个体差异,准备层次分明的低结构材料,便于不同能力的孩子选择和应用。教师可以适时的介入,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同时,更要凸显孩子的优势和专长,能力固然重要,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家园共育是一座互通的家园桥梁。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从技能到搭建 开展建构活动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老师们对于建构的方法技能却一知半解,很多建构玩具的使用老师都并不是非常清楚,更别说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引导了。 针对这一情况,幼儿今天组织了一节建构培训课程,乐高积木的专业老...
    2021-05-12 阅读全文
  • 教学随笔:我们的课间 教学随笔:我们的课间 “叮铃铃”,优美动听的下课铃声响起了,我刚一说“下课”,“耶!”同学们一片欢呼声。像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教室走廓、操场上顿时变成了同学们欢乐的海洋,到处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
    2021-05-1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友好合作,共同搭建 今天建构区里秦睿泽和高卓安一起进行搭建工作,他们两个小朋友建筑能力非常强,但是两个能力强的经常会因为搭建发生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在今天搭建开始时,我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你们要先一起商量,...
    2021-06-0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热闹的卫生间 孩子们的世界天真、烂漫,他们爱说、爱笑、爱闹。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幼儿的发问意识成为重中之重,我...
    2021-06-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这段时间,总有家长来和我们老师反映,孩子回家后,总是告诉他们,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打他们,听到这些,觉得有些奇怪,平时看见他们都是在开开心心的做游戏,也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们说有人打...
    2021-06-15 阅读全文

开展建构活动有一段时间了,可是老师们对于建构的方法技能却一知半解,很多建构玩具的使用老师都并不是非常清楚,更别说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引导了。 针对这一情况,幼儿今天组织了一节建构培训课程,乐高积木的专业老...

2021-05-12 阅读全文

教学随笔:我们的课间 “叮铃铃”,优美动听的下课铃声响起了,我刚一说“下课”,“耶!”同学们一片欢呼声。像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教室走廓、操场上顿时变成了同学们欢乐的海洋,到处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

2021-05-15 阅读全文

今天建构区里秦睿泽和高卓安一起进行搭建工作,他们两个小朋友建筑能力非常强,但是两个能力强的经常会因为搭建发生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在今天搭建开始时,我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你们要先一起商量,...

2021-06-07 阅读全文

孩子们的世界天真、烂漫,他们爱说、爱笑、爱闹。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幼儿的发问意识成为重中之重,我...

2021-06-0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孩子间的摩擦 这段时间,总有家长来和我们老师反映,孩子回家后,总是告诉他们,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打他们,听到这些,觉得有些奇怪,平时看见他们都是在开开心心的做游戏,也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们说有人打...

2021-06-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