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外国父母为何为中国教育点赞?

发布时间:2021-04-24

中国幼儿教育。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外国父母为何为中国教育点赞?”,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很多中国家长纠结于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不惜代价把孩子送出国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把孩子送到中国来接受教育。

近日,网络热传一篇名为《美国夫妇:我们为什么送女儿来中国上学?》的文章,文中,美国籍父亲和中国籍母亲,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由此引发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思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南京,也有不少中国教育的外国“粉丝”。

网络热帖:《美国家长,为孩子选择中国教育》

《美国夫妇:我们为什么送女儿来中国上学?》说的是小姑娘Kay的美籍爸爸和中国籍妈妈,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Kay的爸爸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应用数学/计算机专业;妈妈毕业于北大英语言文学专业,是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文学硕士。两人对比了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一致更认可中国的教育。

美好的校园回忆、更为公平的中国教育制度、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Kay的妈妈列出了她的三个理由。

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的他们表示,现在有一种潮流,国内媒体倾向于宣传国外中小学作业少,下午三点放学,孩子多么多么快乐。其实在西方,上私校的中学生也是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开始上各种课外班,补课到晚上八九点,好学校的年级越高,学生压力越大。

还有媒体报道,定居纽约近40年的美籍华裔马雪亚一家在最近达成了共识,把两个小孙女送到北京上幼儿园。他们冀望孩子拥有“中国式智慧”。

“洋爸爸”送“洋娃娃”在南京公办小学读书

在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课间随便走走,就能看到长得很萌的“洋娃娃”,说着很溜的中国话。校长李子贵说,目前在校的外籍学生有50多位,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韩国。李子贵说,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和中国孩子整合在一起,学校也把他们分散在各个班级插班。

来自境外的学生(中小幼):3300多人

据悉,现在在南京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境外学生有3300多人,2007年的一次统计,只有2000人出头。现在,除有近千人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外,其余境外学生分布在全市7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其中七成多选择进入普通学校,和中国孩子一起学习。据不完全统计,他们至少来自40多个国家,这些学校的教学语言一般以中文为主,执行本市中小学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

澳洲教师爸爸眼里的中国教育:有挑战,学到更多知识

“howoldareyou?”当现代快报记者尝试用英文跟来自澳大利亚的小朋友瓦拉西聊天时,小伙子轻松地用中文脱口而出,“8岁。”“你喜欢在中国读书吗?”“喜欢,这里的老师对我很有帮助。”金发碧眼的瓦拉西忽闪着眼睛,跟身边的小伙伴们手握呼啦圈,追逐打闹着。瓦拉西说,每天放学后,会在学校再跟小朋友玩一个小时。除了上课,瓦拉西在学校选修了十字绣、轮滑等课程。

瓦拉西的父亲James是澳大利亚墨尔本人,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班的一位外教。去年8月,他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中国,“我想让孩子学习中文,让他来读书,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此外,中国课程的难度让James觉得,儿子在这里的收获将更大。

“作业多吗?”记者问,“不多,就是难一点。”小瓦拉西说,但在James看来,这不是坏事。“例如数学稍微难一点,这更具有挑战性,更能开发孩子的潜力。”

埃及爸爸眼里的中国教育:艺体兴趣班多,语言能力提升快

来自埃及的欧玛现在是南理工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表示,在这里读书不会感觉累。课余时间,欧玛参加了跆拳道培训班。除了培训班,他有时还会跟中国的同学们一起踢足球。

欧玛的同学阿贝多也来自埃及,阿贝多的父亲Hossam在2011年来南理工读导博士,随后也把儿子带到中国上学。Hossam说,这里学校的基础设施比埃及完善,有很多兴趣班,孩子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到音乐、艺术、体育等课程,“如果在埃及,孩子们就很难学到跆拳道了。”由于工作原因,Hossam今年10月份就要回国,不过他表示,自己在回国之后会把孩子送到埃及的中文学校继续学习汉语。Hossam说:“中文很难学,在中文的环境下学习,语言能力提升得很快,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拓展,现在他已经会说阿拉伯语、英语、汉语3种语言了。”

韩国爸爸推崇中国教育:一个家族,有五个孩子在南京学习

近10年间,来自韩国的洪先生的家族里,先后有5个孩子在南京读中小学。一个是洪先生自己的女儿,其他4个孩子是洪先生亲戚家的孩子。他们都由在南京定居的韩国人洪先生照顾。

洪先生的太太是南京人。当年回太太娘家探亲时,发现南京的巨大变化,全家萌生了在这里定居的念头。随后,5个孩子先后来到南京读书,其中4个孩子先后就读于南昌路小学。现在孩子们仍在中国读书,最大的已经进了大学。洪先生说,尽管在中国读书也辛苦,但是相比韩国教育,压力还是小了很多。花钱少,不太用上补习班,成绩就不错。而且,他们看重中国的工作机会多,孩子们将来就业有优势。

引发深刻思考:东西方教育正在相互借鉴融合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把孩子送到中国来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长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负担相对重,愿意去一个轻松些的教育环境。事实上,东西方的教育正在相互学习。融合、借鉴才是关键词。

中国基础教育扎实

南京南昌路小学校长华萍表示,这些年学校前后接收过十多个外国孩子。除了一些是因为父母都在南京工作外,大部分是因为看中中国基础教育扎实,加上父母一方是中国人,希望子女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浸染而来。华萍也跟这些孩子的家长有过深入交流。她表示,“家长们普遍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很扎实。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终身发展有很大帮助。”

东西方教育开始互学

对于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带到或送到中国来学习,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说,以前东西方教育是两极化的,现在则变成了东方向西方学,西方向东方学。这也是社会多元化的表现。现在美国加强对学生成绩的测试和质量管理,而中国的学校增加更多的活动。一些国外的家长,认同中国的教育,认为学知识很有必要,所以选择中国。同时,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让更多外国人愿望把孩子带到中国,交中国朋友,学汉语。在对孩子培养的目标上,大多数美国家庭首先要孩子幸福,在幸福快乐的基础上能成功就成功。而很多中国人第一要成功,要优秀,再是快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

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

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200多年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他的代表作《爱弥儿》第一次提出了要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地位,要让儿童像儿童一样地生活,让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他的这种教育观叫做自然主义教育,并且影响了全世界。

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全面继承了卢梭的思想,这个人的哲学思想是实用主义,在儿童教育思想上就是以儿童为中心,这对美国、对全世界的教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我看来,理想的教育是既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关爱,同时又伴之严格的要求,甚至有必要的批评和惩戒。我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

中国的父母现在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怎么样爱我的孩子,怎么教育我的孩子。

父母的权威性是一种爱:敢于对孩子说“不”

我认为父母没有权威性就是失败、失职,父母的权威性对儿童是一种保护,也可以说父母的权威性是一种爱。中国父母的权威性在丧失,这个我认为是太值得探讨的事情了。

按照韩国学者的研究,孩子在10岁之前一定要培养起道德智能,10岁之前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最佳教育期。道德智能是什么概念呢?最核心的是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按照文龙鳞教授的分析和建议,孩子在1周岁以前,父母要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这时候讲道理没用,饿了就得喂,哭了就得抱。从2到4岁,父母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敢于对孩子说不”。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他(她)能够说300到1500个单词,语言发展速度是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给他说“不”告诉他这个好可以做,那个不好不可以做,孩子就会建立起辨别是非的规则,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好,要做好孩子。

相当多的父母觉得孩子这么小还要教育吗,孩子骂人、打人,很多父母不仅不制止,还乐,以为这是孩子聪明、长大了的表现,没有这个概念和意识。

中国的早期教育非常落后,0到6岁的教育是最落后的教育。

5到10岁要培养孩子的道德习惯,我们恰恰在道德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缺失了这个意识。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伪教育。

中央电视台曾经请我去谈“富二代”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往往富不过三代。我就说,富不过三代不是一个规律,而是一个怪圈、一个现象,因为世界上富过多代的排行榜上百家,有一个家族甚至上千年一直管理得非常好。很遗憾地说,长盛不衰的家族中几乎没有中国的家族。这和中国的教育有关,中国的家庭很容易溺爱孩子。

比方说,我们做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研究发现,中国的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是最随意的,高兴了就多给,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很少检查。相反美国、日本、韩国父母也给孩子零花钱,给的时间固定,同时父母还要检查孩子是怎么花的。

最典型的例子,美国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家产的富豪叫洛克菲勒,他给他14岁孩子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就是1美元50美分,而且到了周末还得检查花得合理不合理,花得合理奖五美分,花得不合理减五美分。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给孩子这么少的零花钱还有要求,要求零花钱分三份,除自由开支的部分外,20%以上要用来储蓄,20%以上要用来做慈善即储蓄,就给这么点钱还要求有慈善行为。

比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做人要“严”

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我觉得这是教育荒废的宣言,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紧,其实把真正的教育忽略了。学习好算什么呀!

我们研究了十年的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儿童教育的成败最重要的标志是能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最根本的。什么是素质?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教育,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比方说,见到一个人一定要微笑,一定要诚信,一定要女士优先,一定是习惯的,这些东西多了就是素质。

一定要有读书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守时的习惯等等,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所谓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给他讲做人、人生的道理,怎么对待学业、社会,这是基本的习惯,中国家庭教育在这个方面是很欠缺的。

父母以为孩子只要学习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其实他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自私、很嫉妒别人,没法和别人相处,这样的孩子麻烦大着呢,中国父母现在的问题多就多在这里。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非常肤浅,比方说什么叫“学生”,学生就是学会生存,就是学会生活,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是反生活教育,什么都不用管了。

更可怕在哪呢?学业的竞争已经提前到了幼儿园。幼儿过早地接触过多的系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一定意味着把一些更需要学习的素养给排挤掉了。

成长是有规律的,在幼儿的阶段就不应该学习过多的知识,不应该去学数学、作题、认字。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游戏、娱乐、观察,和小朋友学会相处,培养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观察力,这些是他一生受用的素质,也会感到愉快的体验。在幼儿阶段想让他认一千个字,两千个字,不是不能做到,可以做到,但是会付出很高的代价。而这种水平其实到六七岁、七八岁以后是很容易的事,过早学了以后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还有人说,社会整体的道德规则缺失也导致父母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什么好。我觉得这不是问题。好的教育应该分为两部分,有些问题跟孩子是可以讨论的,对这个事怎么看,有差异没关系,这是有讨论余地的。但是,有一些基本规则,十分重要,这个是不能变的,无须讨论的。比如,在家里要劳动,要干家务,不许说谎,要按时完成作业,孝敬长辈,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不要只是抱怨应试教育害人,教育改革一定是个缓慢的过程,家庭教育是更为重要的教育。

习惯培养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父母要有智慧,你是让孩子将来在世界上生存,最重要的不是名次,是你的品行,你能不能友善相处,能不能有责任心,能不能有服务精神,这些是最重要的。

如何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

第一,习惯养成的内容。在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上,既强调要继承民族美德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特点,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即:

(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

(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

(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第二,习惯养成的方法。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变为习惯,90天的重复可能形成稳定的习惯。也就是说,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一般来说,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五个步骤,即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其中,还需要采取许多具体的方法,如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第三,习惯培养的原则。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有层次和有重点的,在培养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社会性习惯;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智慧性习惯;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时代性习惯。习惯培养的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习惯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培养良好习惯来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习惯培养的过程也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完整的家庭教育需要三代人互动

孩子12岁之前尤其是6岁之前,特别需要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亲子依恋情感,这是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基础。从教育规律上来讲,在婴幼儿阶段,应以母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参与各半,到了中学之后,以父亲的教育为主。大部分孩子上了中学以后,母亲的影响力在下降,父亲的影响力在上升。因为父亲意味着规则与监督,也意味着权威与可信赖。在没有父亲参与的情况下,孩子往往缺乏规则教育与必要监督,当遇到难题需要帮助时,孩子往往会缺乏一个可以信赖与参照的权威与榜样,这可能正是青少年的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而有大量的研究显示,中国目前存在着普遍的父教缺失现象。这会使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较差,退缩行为比较多,可能终身“缺钙”。因此,“双性化”教育是最理想的教育,比如相互支持和分工合作。

其次,也需要树立一个观念,三代人的互动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既需要父辈的关爱,也需要与祖辈的交流。孩子非常需要看到爸爸妈妈如何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也需要看到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也发现,祖辈带的孩子较多任性、自私、肥胖等问题。可能的原因是,祖辈容易溺爱孩子。因此,由父母自己带孩子并经常看望老人是最理想的模式,即使老人帮助白天带,晚上也最好交给父母带。这样做虽然父母会辛苦一些,但亲子关系会密切许多,孩子成长的障碍会自然减少,也可以解放老年人。

中国教育现状,值得深思


中国这几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男人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虑投射到孩子上,都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状态。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问题,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是男人的问题,那么只能造成社会中男女之间彼此的仇视、孤立和怨气,只会导致孩子与父亲更大的隔离。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就被爸爸带着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妈妈和孩子来说爸爸缺席了,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

针对北京3~6岁幼儿的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对天津市1054人的调查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

焦虑的妈妈如影随形

“祸不单行”在中国式家庭的体现就是,当孩子拥有一个缺席的父亲的同时,老天还会给他一个焦虑的妈妈。

当丈夫主动或被动的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但现在婚姻的不稳定使母亲对于婚姻的依赖、对于丈夫的依赖减弱了,此消彼长,于是母亲便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丈夫继续被往外推。母亲认为安全感要从孩子身上获得,毕竟这是血缘关系,是牢靠的、最安全的。所以妻子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而放在孩子身上。

但孤军奋战的女人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裹挟,造成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过度依赖。

孩子因此更多地生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里,而不是父亲的世界。夫妻情感、亲子关系、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开始接撞而来。

失控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有多少夫妻矛盾问题。

一个在家庭中被疏离的丈夫,是一个没法回家的男人。一个没办法回家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很寂寞孤独的女人。看似是亲子的问题,其实是夫妻情感的问题。

可妈妈那本应由丈夫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种情绪中如困兽一般压抑、挣扎、暴虐、伪装。

成为妈妈“替代丈夫”的孩子会过早的承担起成人的角色,家里会出现小大人,心里未被成长的部分被严密的包裹,以其他各种身心疾病来表现;或者孩子会“永远做妈妈的好孩子”而进入那种拒绝成长,依赖性强的状态,没办法探索社会,融入社会。

但当孩子开始失控,“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又会使得家庭系统重新达到一种病态的平衡。因为教育孩子的矛盾会升级成家庭的主要矛盾,从而掩饰了很多问题,让婚姻能够维持。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有弹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这种现象隐藏的是家庭问题:当问题出现后,夫妻之间没办法良性地交流和发展。

男人以工作来逃避问题,女人则是以照顾孩子来掩盖问题。这些掩盖会填满夫妻之间的嫌隙。看上去,男人变成工作狂,妈妈则沉溺于对孩子的爱。两个人都以理直气壮的态度拒绝处理夫妻间的嫌隙,更喜欢用孩子说事儿,因为用孩子说事儿,更冠冕堂皇——孩子是更脆弱的,你忽视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视孩子。但其实,每个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被别人忽视、蔑视。

最大的危机是夫妻作为父母分工合作系统的破裂

从女性视角很容易简单认为:男人连基本的责任心都没有,直接把男人贬为动物层面。因为男人没有责任,父亲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顾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很多母亲抱怨:你们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么辛苦?男人也会说:我养家也很辛苦!双方都抱怨对方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于是就更不愿意去理解对方,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让大家更平和地看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批判,批判只能带来反击,即使对方真的错了,但是也会出于面子去反抗。

所以,我们不如理智的思考一下:一个男人为什么没办法执行父亲的角色?难道单纯地是由于男人工作太忙造成的吗?

当然不是。

1、应试教育的问题或者工业城市化问题

农业文明中,孩子有很多的生存技能需要从父亲那里传承,比如说木匠是祖辈传下来的,必须要服从父式教育和管理,这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但是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孩子不再需要去父亲那儿学习,到处都可以获得知识,父亲的作用被削弱了。

另外,应试教育导致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无从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学习,母亲照顾孩子的起居。还有,就是中国的家庭关系,西方国家夫妻关系是第一关系,所以丈夫和妻子对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等同的。但中国不同,中国第一关系是亲子关系,第二关系才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显然母亲对孩子更亲,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父子关系,又被挤了一下。父亲进一步退居二线。

2、传统观念导致男人远离孩子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本身父亲就不是重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家庭。家长制也是中国的传统,家长制就是父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仅仅是血缘、亲情关系,还有一种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父为子纲,即上下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亲会不自觉的提醒自己“要保持威严”,“不能离孩子太近”,这是一条迈不过去的沟壑。

3、男人害怕担当父亲

从心理学角度讲,男人长大必须要期待一个重要契机,就是要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而这种摆脱的阶段对于他是痛苦、焦虑的。所以男人在潜意识里对于孩子的诞生和到来总是“悲喜交加”,男人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他童年的焦虑和分离的痛苦会呈现出来,他会有些害怕,担心妻子有了孩子后,他又要面临分离。

对于男人影响更大的是情感,因为妻子的情感势必要转移到孩子身上去,所以丈夫会有被忽视感,这种被忽视感与他童年和母亲分离的痛苦会产生联系,等于放大了他的恐惧。因为每个人心里面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些早期受到的创伤和痛苦恐惧,让他经常在成人的角色与孩子的角色之间转换。

男人是矛盾的动物,他既渴望爱,女人给他独一的专属;他又害怕,得到了太多的爱,又会受到束缚,没有了自由。他既想得到子嗣继承血脉,但是他又害怕孩子出生,他的爱会失去。

系统地看问题,为中国式家庭寻找出路

中国这几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男人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虑投射到孩子上,都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状态。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问题,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是男人的问题,那么只能造成社会中男女之间彼此的仇视、孤立和怨气,只会导致孩子与父亲更大的隔离。

问题的正解是:女性需要去发展除了家庭之外,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女性的天空很大,如果单单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那么,她是在浪费生命。一个男人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么,他无法去面对一个核心的主题,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对自己的脆弱,怎么去挑战一个女人,而不是像躲避妈妈的小男孩一样去生活。

父母、男女都要思考,到底该怎么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家庭恢复些乐趣与和谐。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世界的激烈的竞争环境呢?“填鸭”式的教育与“放羊”式的教育何者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呢?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究竟何在呢?

中国的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几乎包揽所有奖牌,正当我们为这些所谓的“神童”欢呼雀跃时,西方却又多了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这些“神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很少有人再做出更辉煌的成就,为什么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呢?或许有人会抱怨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等等不如西方国家,其实不然。很多名牌高校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条件,可是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也并非人人都是有大成就者,原因何在?中西教育的差别何在,何者更能适应世界的需要呢?

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一下中西教育的差异,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一、家庭教育的差异

在中国,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在中国,孩子在未成家之前,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再需要我们了是不是……”,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未来,让孩子照着所安排好的计划行事。“你应该考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去哪里留学或是工作……”这些孩子都要听父母的。而在西方很多国家,孩子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欢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孩子可以说是比西方的孩子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孩子。

另一种现象,中国的父母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观念:“因为我是你的父母,因此你必须听我的。”很少有父母真的与自己的孩子平起平坐,孩子帮忙做事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西方,父母让孩子帮忙做事时总会对他们说声“谢谢”。当父母带孩子去参加活动时,中国的父母习惯于让孩子自己去玩。当大人们在谈话时,孩子不允许插嘴,中国的父母会对他们的孩子说:“大人谈事,你一个小孩子插什么嘴。”可是在西方,你会经常看到小孩们夹在大人堆里,时常问大人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他们的父母非但没有呵斥他们,反而耐心的为他们做解答。孩子与父母们谈话没有一点孰长孰幼的概念。中西方父母的不同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必然不一样。中方的父母可曾想过,当孩子撅着嘴走开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西方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与父母平起平坐,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隔阂,而中国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被父母扼杀了,久而久之,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就会对此类事情表现的冷漠,而这样就不利于孩子的个性的形成。要知道,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好奇,孩子才会不断地去思考、去钻研,继而去发明创造。中国父母的这种做法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循规蹈矩地做事,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将来发展吗?中国父母常常教训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许,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西方的父母习惯于放纵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而且还常常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在美国,父母经常在餐桌前对小孩说:“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的确,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可是中国孩子的父母剥夺了孩子“试”的权利,他们太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从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这合适吗?

家庭是第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孩子的内心,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尝试,树立不畏艰难的品格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我认为中国的父母应该抛弃那些传统观念,向西方的父母学习。

二、学校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虽然目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可是我认为如果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改革,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很难推行。这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

1、学校不能推行素质教育。

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师的工资高低。中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学校不择手段的提高自己的上线人数。一旦推行素质教育,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对学校的竞争十分不利。当其他学校还在实行应试教育,而只有几所学校在那里大搞素质教育时,其结果在短时期内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学校比不上应试教育的学校。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本人的母校汤溪中学在2001年实行教学改革,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兴趣的确是得到了发展,可是在2002年的高考中,我们的高考成绩是汤中近5年来最差的一次。于是乎,学校领导重新改革,变素质教育为传统的教育,结果2003年的高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也由原来的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上升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2、家长不欢迎素质教育。

在家长眼里分数高就是好学生,不管你在学校做了什么,只要考试考的好,你照样是个好学生。若推行素质教育,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他们一定会很着急,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埋头苦读才能取得好成绩,今后才能有出息,素质教育只会使孩子的心变野。这里我同样有一个例子:在2001年汤中推行素质教育是,就有很多家长找到学校,说自从素质教育以来,他们的孩子回家不在拼命做作业了,这样一来,成绩一定要差去了,我要求你们还是不要改革了。

3、学生在短时期内无法适应素质教育

从上学的那天起,学生就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学,没有的老师的安排,真的给他们自由安排的时间,他们反倒不适应了。就这一点本人有着深切的体会。

既然推行素质教育困难重重,那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成长》的作者凌志军在与网友的交谈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微软总部有一千多名中国人,但很少有人进入管理层,问其原因,微软公司负责人说,中国人在那里是非常好的工程师,但他们很少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敢对老板说“不”,没有想象力,开会不发言。不是说中国人不善于表现自己,而是在于中国人太习惯于按照别人的思路去做事,缺乏主见和创造,他们不适合进入管理层。

没有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国际上可称得上是最棒的,这一点可从国际中小学奥赛上得知。但是为什么中国本土至今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呢?为什么杨振宁、李政道是在国外的环境中取得如此的成就呢?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分数第一、排名、死记硬背、考试制度、试卷的设置等种种做法都在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只求会做题目,考试能考出高分,而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注重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方法,而不去教你“为什么”,学生不问,教师不讲,唯一的评价标准是考试,正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考不好,老师批评,家长训斥,所有这些,只会让学生更注重考分的高低,而不去思考自己是否真正已经懂得了问题的原因。许多西方人是这样评价中国的学生的:“中国人想象力差,模仿能力很强。”我感到不服气,如果中国人没有想象力,那四大发明又是谁创造的呢?同时我也感到悲哀,因为我们确实没有太多的想象力,当西方老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考题时,我们却在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我们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创造力却萎缩了。

中国的课堂更有纪律,也更能培养学生的毅力,这对于理解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辉煌成就更有优势。但是,对于许多理科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学习方式也是背诵。我记得初中时,老师经常说:“这种题目的解题思路都是一样的,你只要记牢了就保准不会错。”而西方的教育更灵活,有启发性,它先教你“为什么”,然后让你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秩序也不如中国的,他们上课可以随便走动,可以吃东西,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的人,而这在我们的课堂上是绝对不允许的。西方这种“放羊”式的教育方式看似不成规矩,近乎乱了套,但它却极大地留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个人不是天生没有想象力,而是我们的这种应试教育所训练出来的,因为中高考的改卷是有标准答案的,即使你的想法有道理,但还是以标准答案为准,这样我们就尽量往与标准答案一致的方向去答题,或是把答案记住,下次就一定不会错。其实,衡量素质高低的并不只有学习,能力也不仅仅来源于课本。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素质低下,一切以书本上说的为准,限制了我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教育很难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应试教育的弊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也慢慢体现了出来。高等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创造的精神,基础知识差一点还可以补,可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旦失去就很难再培养。高等教育科研水平一直比较落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太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习惯于跟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除此之外,中西方高等教育也存在着不少差异。有人自然地想到的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上的不如人家。其实真正的差异在于教育体制。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中国的学生经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才能进入大学。可是一到大学后,由于缺乏以前的竞争机制,很少有人再像中学一样好好学习,混个文凭的人不在少数,结果四年过去了,真正的东西没学到多少。而在西方许多国家,他们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只要能够支付得起大学的费用,谁都可以上大学,但在大学里充满了竞争,经过一次次的筛选、淘汰,最后留下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这样一来,中西方大学的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完全不同。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一张代表你学历高低的文凭,而是真正的能力。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重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这是好事。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毕业生人数增多,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本领,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切都得从头学,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

三、社会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环境太缺少尝试的机会。在中国,一旦你失败了就很难有机会“再来一次”。人们过分看中他人的家庭背景和所拥有的经验,一位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试问:“经验是否是与生俱来的呢?”不给新人一个机会,那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有经验,这样一来,有经验的人老了死了,而没经验的人还是没经验,这样社会还能保证继续向前发展吗?西方的社会提供给了人们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们对于家庭背景和经验也比较淡化,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完全可以爬到社会上层,而在中国,家庭背景不好的人一开始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冷落。生活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态自然也不同,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害怕失败,更不敢去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也更缺乏向社会挑战的勇气,缺乏创造精神。

四、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孩子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紧张之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自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前后已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五年半,并花了大量时间和中国朋友及他们的家庭打交道。通过这样频繁的接触,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之处:初为父母时脸上掩饰不住的微笑;看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时,母亲眼中那小心的目光以及父亲与子女嬉戏时的场景———这些都早已超越了国家和文化的界限。

但是,尽管如此,我在中国的生活也告诉我,中美两国的父母在表达感情以及抚养子女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

很少能听到中国父母对孩子说一声“我爱你”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讲,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在用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的方式上,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中国父母的表达方式含蓄、间接,很少听到他们对孩子说一句“我爱你”或“我想念你”之类的话。他们宁愿采取间接或至少非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深深的爱。比如说,为孩子缝补衣服或做顿他(她)最喜欢吃的饭菜等。比较而言,美国父母经常会告诉孩子,他们有多爱他(她)、有多关心他(她)。睡觉之前或通话结束前说出类似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总体来讲,美国父母不仅通过行动,同时也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而且几乎天天如此。

同样,和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的家长也不太习惯通过身体的接触,如用拥抱或亲吻来表达对小孩子或成年子女的关心。我很少看到中国父母亲吻刚放学回来的孩子,或者拥抱周末回家吃饭的已成年子女。但是,这类表达方式在美国父母看来,却是非常普通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晚安之吻”可以说是美国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即使孩子成年后也是如此。这是中美两国父母在抚养子女方面的第二个不同。

中国家长倾向于鼓励孩子成为“现实主义者”

除了这些表面上的差异外,我注意到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区别。一般来说,中国父母不像美国父母那样热情洋溢地称赞孩子。比如说,我经常会听到美国父亲这样夸奖自己的女儿:“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漂亮的小姑娘。”而同样的话从中国父母嘴里说出来,就会令他们感觉很不舒服。在我看来,不情愿以这样“不谦虚”的方式赞美孩子,也与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关,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很多中国父母都尽量避免这么做。

由上述差异自然而然就引出中国家长和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另外一种区别,那就是前者倾向于鼓励孩子成为“现实主义者”;而后者则鼓励孩子当一个“梦想家”,他们经常对孩子说:“你能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家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功课上,而美国父母(还有美国教育制度)则经常通过课外活动,强调孩子的未来发展,即“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当然,这也能说明为什么那么多中国朋友的GRE分数都比我高)。

中国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辈分是由他人决定的

在对孩子家庭角色的定位上,中美两国父母也向下一代灌输了不同的观念。一般来说,中国家长更强调家庭是一个整体,而美国父母则注重培养孩子更强的自我意识。举例来说,在中国,父母通常都不鼓励孩子直呼兄弟姐妹的名字,而是称呼其在家庭中所处的长幼顺序,如哥哥、姐姐等。这种叫法意味着: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辈分是由他人来决定的———如他是某人的弟弟或她是某人的姐姐等。当然了,这种关系也明确了家庭责任。而在美国,父母一般不希望孩子称呼兄弟姐妹的“头衔”,而是直呼其名。虽然他们当然也认为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但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孩子的个性。这是一种相当微妙,但又确实存在的差异。

中国家长愿意给孩子准备好一切

在中国生活的这段时间,我还观察到,中国父母———尤其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比美国父母更容易娇惯孩子,因此社会上才会产生“小皇帝”或“小公主”。

中国家长愿意给孩子准备好一切,而美国父母更倾向于教育孩子为自己做些事情,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比如说,一个很小的孩子走路时摔倒,中国父母马上就会去抱他(她),而美国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没事,就会让他(她)自己爬起来。再比如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美国父母就让他们在家庭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随着孩子长大离开家,他们和父母之间关系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对中美两国来说都是如此,但如何处理新的关系,两国父母之间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从历史上来说———即使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中国的家长都倾向于鼓励孩子长大后也不要远走高飞,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中国父母传统上都依靠子女赡养,而子女表达孝心的方式之一也是在物质上和感情上帮助父母安度晚年。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父母希望就近照顾子女的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外)孙子或(外)孙女。

比较而言,美国父母更鼓励孩子成人后“展翅飞翔”,即使这意味着子女为了工作或跟随男女朋友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或州,甚至跑到国外。在这方面,我的家庭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我父亲和3个姐姐住在美国3个州的4个不同城市,我呢,现住在中国(来中国以前,还在俄罗斯住过4年)。我妈妈过去常常说:“如果你们所有人都住在我隔壁,我就会纳闷:‘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要不然,世界这么大,有这么多机会,你们为什么还呆在这里呢?’”

话又说回来了,在我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爸妈都探望过我两次,我每年也都回家和他们一起住一个月。此外,我每周还会接到家里的电话,而且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一般来说,美国父母也不期望孩子在他们晚年的时候提供经济帮助。原因之一是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来讲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但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大多数的美国父母都持这样的观点:一个家庭的财富应该朝一个方向流动,即留给下一代。在这点上,我还是觉得我的家庭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的父母像美国大多数中产阶级父母一样,负担了我大学期间的全部费用。几年后的一天,我向他们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结果我父母对我说:“你报答我们的惟一方式就是为你自己的孩子也提供同样的,甚至更好的机会。”在美国的家庭里,钱是留给下一代的,而不是给长辈的。美国父母都不想依赖子女,也不想成为他们的“负担”。这在中国人听来,无疑会感到相当奇怪。但这确实是中美两国父母教育子女的又一差异。

看来,虽然中国家长和美国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但在教育方式上确实有很多不同。我在这里还想说明一点,我上面阐述的普遍的文化差异只能一概而论,客观上确实存在一些例外。显而易见,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居民在抚养子女的方式上,肯定与宁夏和江西的农民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上述比较都是以北京为标准的,而不是宁夏。

虽然上面谈了很多差异,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中美两国父母的共同之处: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都愿意为子女的幸福做出牺牲,同时也都热切地盼望子女过得更好!

喜欢《外国父母为何为中国教育点赞?》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幼儿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 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 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200多年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他的代表作《爱弥儿》第一次提出了要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地位,要让儿童像儿...
    2020-12-31 阅读全文
  • 中国教育现状,值得深思 中国这几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男人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虑投射到孩子上,都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状态。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
    2021-02-22 阅读全文
  •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
    2021-04-24 阅读全文
  •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自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前后已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五年半,并花了大量时间和中国朋友及他们的家庭打交道。通过这样频繁的接触,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
    2021-04-19 阅读全文
  • 震惊中国父母的外国孩子餐桌教育,值得反思 作为有传统美德的中国,现在孩子教育成这样,到底是谁之过? 饭桌上的中国孩子 中国的父母在饭桌上的表现如同服务员,如果家中有老人,那么老人更像是“海底捞火锅店”的服务员,我们曾经看过许多这样的场景:老人...
    2021-04-29 阅读全文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 像今天一样需要学习, 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的觉醒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200多年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他的代表作《爱弥儿》第一次提出了要发现儿童、尊重儿童的地位,要让儿童像儿...

2020-12-31 阅读全文

中国这几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男人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虑投射到孩子上,都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状态。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

2021-02-22 阅读全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

2021-04-24 阅读全文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自198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前后已在这个国家生活了五年半,并花了大量时间和中国朋友及他们的家庭打交道。通过这样频繁的接触,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

2021-04-19 阅读全文

作为有传统美德的中国,现在孩子教育成这样,到底是谁之过? 饭桌上的中国孩子 中国的父母在饭桌上的表现如同服务员,如果家中有老人,那么老人更像是“海底捞火锅店”的服务员,我们曾经看过许多这样的场景:老人...

2021-04-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