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每一颗童心,让其快乐绽放
发布时间:2021-04-17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关于幼师保持童心演讲稿 幼师保持童心的演讲稿“小朋友早”“老师早”,我站在门口热情地接待着入园的孩子,不多一会,班上的孩子都来得差不多了,搭班教师正在那组织幼儿看书,而我则在教室外和一位家长朋友交流着。
忽然我的衣角被人拽了下,我低头看去是盛嵩桢,她正睁大眼睛看着我,我对她说:“老师正忙着,等会好吗?”她低着头“噢”了声走了,我继续和家长交流着。不一会她又过来叫了声“老师,今天……”还没有等她说完,我又打发她走了。
送完家长后,我办公时忽然想起来这个“失望”的小女孩。于是我轻轻地唤她到我面前,问她刚才有什么事?她低着头说:“老师,今天我值日,我想问你需要我做什么?可是,你不理我。”
顿时,我觉得自己太残忍了,伤害了这么一位纯真和有责任心的小女孩。于是我对她说:“对不起,老师没有注意到你的心情。你真的是一位好孩子,为老师想的很周到。那待会你帮我们收书好吗?”“嗯”她蹦蹦跳跳地走了。[励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看着她的身影,我似乎明白了我这份工作的意义,在他们幼小的世界中,老师就是一个“超人”,什么都会,所以他们愿意和你亲近,愿意以你为中心,你的任何时候的话语都会影响到他们。所以有时候我们老师需要有耐心认真的去倾听她们的话语,你就会从中看到世上最美的心灵而你也会因此而更加快乐!
这就是幼教事业-------守护每一颗童心,让其快乐绽放!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做一颗快乐的石头
我们班的特色主题是“石头”,所以在我和我们班徐老师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独一无二的“石头”,有疯狂的“石头”,有安静的“石头”,有爱哭的“石头”,有爱笑的“石头”,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因为幼儿园而连在了一起,构成了我们这个与众不同的“石头班”。
伟祺是我们班一个人见人爱的“石头”,不仅聪明伶俐、乖巧可爱,而且每天都会听老师的话,可以说是“五好宝宝”。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我问“上幼儿园累吗”时,他回答得最响——“累!”为什么呢?从我们班老师那了解到,伟祺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没怎么哭过,而且从来是一副温文尔雅的面貌。他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里
,家里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
多放点手,让孩子多一点快乐
不知道,这个玩具相机是哪位小朋友带来的。这几天饭后活动,我们班的女孩子就在一起模拟拍照。一个女孩拿着照相机,其余的孩子摆造型,一片“闹烘烘”的景象。
今天,孩子吃完饭,女孩子们又聚在一起开始玩“拍照”,我就乘机观察了一下。只见,陆琦小朋友担任着摄影师,一会儿把一个眼睛对着照相机,一会对着准备拍照的孩子说:“准备好、准备好。”再看那些准备拍照的孩子,他们快乐地摆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有的摆“YE”的造型,有的把头歪着,有的两两抱在一起,还有的自信地坐在后面,把手搭在前面同伴的肩上。她们是这样投入地进行着游戏,最让你难忘的是:那摄影师说:“喀嚓”时,孩子们那自信、快乐的笑容。我看到了平时不怎么笑的孩子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看到平时不吭声的孩子快乐地摆着造型……
我们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空间比较小,其实他们的快乐让我感到“吵”。说实在,好几次我都想制止她们,可是看到她们那快乐的情景,我又有些不忍。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疯狂地、快乐地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有“官兵抓强盗”“棒冰(氧太)融化”“系手绢等等。那时我们多么的开心、多么的自由,在玩的时候,比我们大的哥哥姐姐还会照顾我们呢。
再看看孩子们,由于平时禁止比较多,难得让她们这么快乐的游戏。我发现很多次,孩子们也抬头看看我的表情,他们抬头看我时的表情有点紧张而没有笑容,看我没有吭声时,她们马上又露出快乐的笑脸,随即快乐地游戏着。
还是多给点自由,多放点手,让孩子多一点快乐吧!
保护孩子的那颗童真
于斐是个美丽可爱的女孩,有点印度混血的味道,很漂亮的大眼睛,在幼儿园,只要我靠她近了,她总是抱着我的腿,或者凑着我的头,闻一闻,我问:”斐斐,干嘛呢?“斐斐说:”牛老师,你真香,我真喜欢你身上的香味。“有时我也会抱抱她说:”宝贝也真香,老师喜欢你。“
孩子的这种行为,可能就是喜欢老师,所以抓住这样的机会和老师亲近。遇到这样的时候,我都会保护孩子的那颗童真,让孩子尽可能的去享受。
吴明宇趣事
晚上打开电脑,明宇妈妈也在,就和明宇妈妈聊了起来,聊的过程中,明宇可能也偶尔跑到妈妈身边看电脑,问妈妈:“妈妈和谁说话?”
妈妈答:“牛老师。”
明宇好奇:”牛老师?她在电脑里?
妈妈:”哈哈哈
,牛老师在家里。“
可能这个时候,孩子好奇的不行了,用孩子的思维想,就是老师在电脑里和妈妈说话。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想象,每次看演出的时候,想象着在大幕的后边,有一个很大的村庄,那里有很多这样的会演戏的人,.....
明宇:”妈妈,牛老师怎么还不睡觉啊,还在电脑上啊?“
我跟明宇妈妈说,这才几点呢,他都不睡觉,还问我怎么还不睡觉,真有趣的童真啊.
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
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教室,我突然发现空着一个座位,“这是谁的座位”?一个小朋友说是周一飞。周一飞哪去了?我正要出去找,周一飞推开门进来了。“周一飞,你去哪儿了?怎么没一块上来呀。”他红着脸说“我、我去小便了,去的时候忘了告诉老师了。看着他紧张的表情,我心中有一丝丝歉意,如果我在上楼前点数一下孩子,不就么有此插曲了吗?“对不起,是老师的原因,以后老师不会丢掉你了。周一飞笑了。通过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组织集体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时,老师一定要时刻关注着孩子,随时点数孩子,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幼儿园工作中,教育孩子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幼儿保健工作也不能忽视。一个干净的环境,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所以,在注意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更注意了保育工作的落实,严格按照安全、卫生制度,每天坚持教室的通风及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定时消毒。其实只要做好卫生和预防工作,加强自身的锻炼。于是我非常注重做好幼儿保健工作。首先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消毒工作。于是班级每天教室用紫外线定期对幼儿的玩具、用具进行暴晒、清洗、消毒等。其次开展幼儿卫生保健教育活动。通过读报纸、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懂得预防的方法是要讲卫生、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等,而且每天都要监督幼儿户外活动后、吃副餐前、便后洗手情况,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再次增强幼儿体质,鼓励幼儿早入园进行早练活动。今后我将不断努力,继续发扬团结合作精神、齐心协力将工作做得更好,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父母爱孩子是人之常理、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基本本能。但当父母亲们将自己无私的爱都给予了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与任性时,又会感到阵阵的寒意:孩子,你为什么不懂爸妈的心?也许这时的父母亲们还没意识到:正是自己这种一味付出,不求回报的“大爱精神”造就了孩子只知索求、不懂付出、不懂感恩的性格弱点。我们都知道,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珍惜:珍惜父母将他带到了这个美妙、精彩的世界;珍惜大地给予的草地与花香;珍惜太阳给予的光亮与余热;珍惜大自然赋予的和风与细雨;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孝敬长辈,应该尊重别人。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得到别人给予的爱时也要付予别人爱,要从小教会孩子懂得分享与感恩,将来才能更好的与人相处、赢得友谊、赢得真爱、拥有快乐、拥有幸福、立足社会。1、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文教育。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感恩身边的人与事:时常为帮助过自己的人道声“谢谢”、时常给自己的父母打个问候的电话、在特殊的节日里给亲人们捎去诚挚的问候、在家人生病时送上一杯热水、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伸出你援助的双手……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在父母这种无声的感恩教育中,他会懂得识恩。2、利用故事教育法让孩子了解感恩行为。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有意向地选择一些有感恩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孩子多听。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古稀之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过所有正在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吗?“羊有跪乳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让孩子从小接受这些感恩事迹的熏陶,他会慢慢学会懂恩。3、感恩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要跟孩子“计较”他的爱。在与他说“孩子,我们爱你”后,也要让孩子说“爸妈,我也爱你们”,让孩子知道爱是相互的;在孩子要与你分享他喜爱的食物的时候,要“狠下心”来与他共享,让他知道这是爱的分享;在与孩子一起出去购物回来时,别忘了让孩子帮忙拿些细小的东西,为父母分担工作,让他知道什么是责任;当你累时,别忘了让孩子捶捶背,让孩子知道你的辛苦;当你生病时,别忘了提醒孩子给你递上一杯热水,让孩子知道你也需要爱、需要关心……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善良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为孩子通向成功的宝座做好铺垫。父母们别以“孩子还小、不懂事、做不好”来抑制孩子的潜力行为,更别小瞧了孩子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教育,孩子会渐渐懂得知恩。4、从识恩、懂恩、知恩到感恩是需要经过一段较漫长的教育过程的,父母们别着急孩子在哪天才懂得感恩,也许就在今天,也许会在明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充满憧憬;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思想上、生活上的负担。感恩,善待了自己,尊重了别人;感恩,快乐了自己,感染了别人。有一种美德,叫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善良、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美丽、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高尚。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璀灿!
让孩子有颗善良的心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为了纠正父母这一错误观点,专家提出: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特别是孩子们的母亲,要用自己的爱,教育孩子“从善如流”,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对给孩子进行一些特殊的教育,例如: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也许父母的本意没有错,即告诫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小心上当。可是,这种教育的尺度却很难把握,试想如果在父母本身带有偏颇甚至错误的情况下引导孩子,那么,我们将在孩子心中埋下什么样的种子?或许在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专家却表示: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更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因此,作为父母,绝不能放弃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家庭教育,一般在一个家庭之中,存在着四种不同关系、不同性质的爱,只有当孩子生活在这种健全的爱的环境中,才能享受关怀,培养出一颗善良之心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听别人说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3-27岁,可每个人的情况各不同。妈妈们,你们是多大的时候生的宝宝呢...[详细]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缺失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致命的性格弱点。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用感恩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
要教会孩子拥有感恩的心
某校为学生播放孕妇生子录像,再现当妈妈的辛苦,来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有一颗感恩之心的道德品质,可赞。
再例,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每逢孩子生日那天,她没有给孩子买生日蛋糕,也没有为孩子大摆宴席,却不忘记带孩子去产科医院,去看望那位曾经给自己接生的白衣天使,告诉孩子是那位医生阿姨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让孩子给那位医生阿姨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送上全家一颗感恩之心。妈妈在孩子生日那天,虽然没有给孩子买生日礼物,却给了孩子无价之宝——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成员,在整个社会大家庭中,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只有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孩子幼小,这种感恩之心不是用说教可以教导、培养起来的。作为父母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做丈夫的要感恩妻子,是她的付出和奉献,使家庭更加美好和温馨,使她成为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做妻子的要感恩丈夫,在茫茫的人海中,是他的“发现”才组成了一个美好的家庭,是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家庭。我们要对自然常怀感恩之心,人类的生存与繁衍离不开自然的奉献。我们要对老师常怀感恩之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培育。对一切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对孩子来说,感恩应该是父母给孩子必须上好的一堂人生必修课。让每个孩子懂得:他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每一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大自然慷慨的赐予。对孩子来说,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就应该在自己的心中装着他人、装着社会、装着国家、装着地球,而不是一切“以我为中心”。
感恩,应从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父母生日,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个生日蛋糕,写上一张生日卡,是感恩;平时,孩子为父母倒一杯热茶,送上一条热毛巾,何尝不是感恩。感恩无须旁人提醒,应该发自每个人的内心。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凝望的眼神,一种温暖的触摸,无不是感恩的载体。有了感恩,家庭就有了阳光,我们的日子就会变得快乐,日子即使过得非常清贫,但也活得有滋有味。懂得感恩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当然,感恩绝对不是家庭成人世界对孩子的单向要求,而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是男人还是女人,一种共同的生活态度,是面对这本生活教科书应共同学习的一个重要命题。让我们共同去探讨吧。
让我们一起体验快乐
我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经常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间,时常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那些幸福和快乐是孩子们给予的.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不快乐的人,一个缺少面对人生没有乐观态度的人也往往也很难取得成功。我国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们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和朋友,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吧!
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很多.....如果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就会让学习融在生活中。当我和他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再重新开始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车轮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灿烂的笑脸,你就会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今天我和孩子们在在草地上休息时,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大虫子。于是草地下还有什么就成了孩子们的话题,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拣到的树枝,都一个劲地在草地下面找呀找:“哈哈,快来看,我找到了一个东西啦。”仔细擦干净泥土一看:哎呀,原来是一块小石头。一下子就泻了气。“没关系,我再找。”冬冬嘟着嘴,气呼呼的样子到现在我仍然记得非常清楚。在经过一场草地混找之后,孩子们虽然小手都脏了,可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战利品了:几个坏积木、几个蜗牛壳,还有一些死掉干了的小虫子,连草根都被拔了几根......也许这真的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但是我在孩子的脸上、眼里、心中看到了两个最珍贵的两个字:快乐。
让孩子们让他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快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只要他们喜欢做的事那么我想这就是快乐的事吧。让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乐观的天性被纵情释放的快乐……快乐是有多种多样,我们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也各有不同。有的人享受到一顿美餐就感到快乐,有的人听到一句赞美的话就感到快乐,有的人得到一件美丽的衣裳感到非常快乐,而孩子痛痛快快地玩耍中就能感受到快乐。我个人认为:快乐应该是愉悦的,甜美的,放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