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的理解让大度人感动
发布时间:2021-04-07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孔融让梨说课稿 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说课稿下课十分钟,孩子们在走廊玩耍推挤时一个孩子摔倒了,很不巧头撞到了墙角。流了很多血,孩子们吓坏了,纷纷跑来找我求助。我走过去时就看到孩子衣领上有一些血,可没看到伤在哪里。在孩子的告知下我找到了伤口,伤口在头皮里,划破了一点,伤口不深,没什么事。我用餐巾纸帮孩子擦掉血后就没流血了。但伤口被头发遮住了我很难消毒。我把两个孩子都带到了办公室,让他们说说事情的经过。孩子都想晒太阳,你挤我拥不小心碰到了对方,摔倒了。孩子间相处玩耍发生这样的事也是避免不了的。可是孩子受伤家长肯定心疼的,我好担心家长的态度。
我先后给两孩子的家长打电话告之了这件事,家长们都非常客气,表示孩子间不小心受伤是正常的,让老师帮忙向对方道歉。受伤孩子的家长来了带孩子去医院消毒,并拜托我不要凶那个孩子
,孩子间不小心磕碰正常的。而撞到同学的孩子家长来了,忙表示要到那个孩子的家里去看望(当时那个孩子和家长已去医院了,家庭住址也没写清)。后来我打了个电话问孩子情况怎么样,家长非常客气,头皮部受伤,容易出血,没什么,只是一个小伤口。这样我就放心了。第二天,那个孩子拿了很多东西看忘受伤的孩子。家长还跟我发短信说医药费都他们来出。下午放学时受伤孩子家长得知对方给孩子买了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客气了。让我谢谢家长。
这两位家长,真得很谢谢您们。您们的彼此的理解让大度人感动,向您们学习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您的理解,我的感动
作为一名带班老师,最怕的就是安全问题了。但是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磕碰碰也是难免的,有时候仅仅因为小朋友之间的打闹,也会发生让老师头疼不已的事情。这不,今天上午,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的时候。远远的,就望见繁硕和一帆小朋友两个人边哭边打闹,我紧接着跑过去的时候,已经是太迟了。一帆已经咬了一口繁硕的胳膊,繁硕立刻大哭起来。撸起繁硕的衣袖,发现深深的两个牙印,已经有些青紫了。立刻我的心里很疼很疼,顾不得问清楚他们两个人到底是怎么会打架的,马上去厨房要了一个冰块,敷在了繁硕的胳膊被咬的地方。一边是被咬伤的繁硕,一边是还在委屈地哭着的一帆。原来,他们两人为了争抢一个小糖瓶,糖瓶是一帆带来的,却被繁硕抢走了,所以一帆咬了繁硕。我就像一个断案的法官一样,对这个问题做了如下判断:你们两个都有错,繁硕不该抢别人的东西,一帆也不能咬繁硕。在他们两个情绪安定了以后,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各自向对方道了歉。
接下来的事情,却是最让我忐忑不安的。那就是我该怎么对两方的家长解释和处理这件事情呢?我给一帆的妈妈打了电话,告诉了她事情的来龙去脉,她立刻赶到了幼儿园,看到了被咬的繁硕,她也是心疼得直批评自己的孩子。繁硕的妈妈因为工作很忙,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说好好教育她的儿子,是她的孩子抢别人的东西,有错在先。看到家长们都这么通情达理,我的心里热乎乎的很感动,所有的劳累都烟消云散,看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还有这些高素质的家长朋友们,我就觉得我们的孩子们是健康成长着的充满希望的一代,家庭和幼儿园携手,我们的幼儿教育也会越来越好。
让人难以理解的小男孩聪聪
观察背景:聪聪,是一个比较让人难以理解的小男孩。他皮肤白皙,是一个标准的小帅哥,可是在幼儿园里是很少能够看到他比较出众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他从来没有一次能好好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总要挪挪自己的凳子,然后动手去弄弄前面的小朋友,要么就是用手指头在桌面上玩。针对聪聪的情况,我进行了以下的一个观察。
观察目的:在没有老师的注视下,聪聪能否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观察策略:以旁观式观察聪聪的举动。
观察记录:
今天早上晨间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关注下开心游戏着,聪聪在我的注视下明显乖巧了许多,没有做出捣乱的行为。于是,我便有意地走到另外一边,指导其他孩子游戏。可刚过了一会,有几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蔡理文哭了。”我走到他的身边问怎么了,他哭着说:“聪聪抢我的玩具,还抓我的脸!”只见聪聪面无表情坐在一边,不为自己做任何的争辩。他用手把玩具全都兜在自己面前,我把聪聪手上的玩具拿分了一下,问小朋友“你们看见是聪聪抢的玩具还抓蔡立文的脸么?”小朋友都回答说是的!聪聪一听就低下了头,也不敢直视大家的眼睛。我问她:“为什么老是要抢人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的话,可以问小朋友借来玩的,抢别人的东西还打人,是非常不对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的,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他听了点点头,可是过了几分钟他又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放在自己的面前月一动也不动。
情景分析:
聪聪是在一个特殊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经过入园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其的自控能力非常差!他想要什么东西一定要得到,如果别人不给就会抢,抢不过就动手打人。这就是很典型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小孩子!从平时和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人对她是非常的千依百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早晨还要家长天天带着说:“老师早!”,但也从来听不见他会大声跟老师打招呼。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一笑了之,他们的妥协,所以养成了他这种自私不愿说话的性格。在日后,我们将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聪聪改掉坏习惯。
让我们相互理解
这天,一个同事到我家来找资料.我们无意中登陆了一个丫丫网的社区.看到首页上有一篇这样的文章,<昨天与孩子的老师沟通,郁闷>,我好奇的点开这篇文章.里面是一名三岁孩子的妈妈,发表了关于自己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然后她对于老师的一些意见.看完这篇文章,觉得这名家长的心情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她是这样说的:
老师一看我进去,就赶紧说:“孩子姥姥跟你说了吗,我上午批评她了”。我笑着问:“为什么呢”?“她在那儿玩凳子,一下摔倒了,然后她就大声哭”。她继续讲着:“我一看她这样,就批评她,问她这样玩儿安全吗,摔倒了吧,她还一边哭一边说幼儿园不好,我就批评她这样说不对,等她不哭了,我又跟她谈了半天”。
从这段话看起来,这名老师的做法确实不对.孩子哭了,首先不去问问孩子摔疼哪儿了,安慰安慰孩子,反而先就是一通批评.这样孩子确实容易感到难过.
所以,家长也对老师带了成见了:
'.老师衡量好孩子的标准和家长肯定不一样。老师大多喜欢听话的、老实的、不动的孩子。我的孩子恰恰不是这种类型。老师说:“其它方面都挺好,就是太自我了”。我想“自我——这是我一直在努力培养的,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和看法。没有自我的孩子如何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没有说话,但我对这位老师的言谈真是无法恭维。作为一个教育者,连基本的教育常识都没有,还在家长面前对孩子品头论足。让这样的老师教孩子,还不如找一位有爱心的老阿姨看着孩子,更让家长放心。
-------从这段话看得出来,这名妈妈因为心疼孩子,马上就把老师简单的理解为:不懂教育,还不如一位有爱心的老阿姨.喜欢的是那种老实不动的孩子.我的孩子是聪明,自我,有个性的.是我这个懂教育的家长耐心培养出来的.
老师的做法是错的.但老师也有老师的苦衷,安全问题是一个多么困扰老师的问题啊?如果孩子因为玩凳子碰破了头,这位家长又会怎样说老师呢??既然孩子在老师的班上,那么,共同的责任就是教育好孩子不是吗?
如果,觉得老师对待你孩子的方式和你的教育理念不符合.其实应该坦诚的提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讨论,寻找一种最合适的方法来对待孩子.为什么马上就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认为老师"基本的教育常识都没有".那什么叫做教育常识??难道仅仅培养孩子的自我就叫教育常识??幼儿园里,过的是集体生活,包括孩子长大,也不可能脱离群体,那么,每个群体,团体,小社会,都有它本身的一些规则.如果要在其中生存,就需要学会适应.
如果纵容孩子因为一些委屈就可以随意不上幼儿园,换幼儿园,那么,你觉得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一个意志品质优秀的孩子吗?如果家长都不能够和老师好好的沟通,而带着一种赌气的情绪,甚至是轻视的眼光,这对孩子和老师的交流有好处吗?
其实,对这名家长的情绪,我是理解的.因为我也是一名孩子的妈妈.我的孩子也在上幼儿园.但我想,做为家长,还是要端正态度.老师也是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只有彼此诚恳的指出来,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
让人感动的寒寒
寒寒是实验(6)班一女生,她从小害病,腿脚不灵便。每次做运动的时候,老师都特别关照她,有人给她送饭,有人牵她上厕所,上下楼也会派懂事的孩子牵着她,老师生怕寒寒受到伤害。可是,老师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寒寒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寒寒的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虽然从小天生不足,但我们要把她当正常人来看待,孩子才能走进健康。”听了家长的话,老师对寒寒的家长肃然起敬。是啊,孩子本身不正常,我们不能再让孩子受伤害了,不是有身残志不残废的说法吗?从此以后,老师改变了对待寒寒的方式和方法,什么事情都让寒寒自己去尝试,一学期过后,寒寒学会了赶超,学会了乐观对待一切的人和事。去年秋季运动会,寒寒参加了2个运动项目的比赛呢。今年“三、八”卡拉OK比赛,寒寒主动要求去参赛,跟其他孩子相比,寒寒的表演虽说不上精彩,但寒寒的那份努力却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正如寒寒自己说的:“老师,我刚唱歌唱得很好耶!”多让人感动的寒寒啊!!
幼儿观察记录:让人难以理解的小男孩
观察背景:聪聪,是一个比较让人难以理解的小男孩。他皮肤白皙,是一个标准的小帅哥,可是在幼儿园里是很少能够看到他比较出众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他从来没有一次能好好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总要挪挪自己的凳子,然后动手去弄弄前面的小朋友,要么就是用手指头在桌面上玩。针对聪聪的情况,我进行了以下的一个观察。
观察目的:在没有老师的注视下,聪聪能否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观察策略:以旁观式观察聪聪的举动。
观察记录:
今天早上晨间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关注下开心游戏着,聪聪在我的注视下明显乖巧了许多,没有做出捣乱的行为。于是,我便有意地走到另外一边,指导其他孩子游戏。可刚过了一会,有几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蔡理文哭了。”我走到他的身边问怎么了,他哭着说:“聪聪抢我的玩具,还抓我的脸!”只见聪聪面无表情坐在一边,不为自己做任何的争辩。他用手把玩具全都兜在自己面前,我把聪聪手上的玩具拿分了一下,问小朋友“你们看见是聪聪抢的玩具还抓蔡立文的脸么?”小朋友都回答说是的!聪聪一听就低下了头,也不敢直视大家的眼睛。我问她:“为什么老是要抢人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的话,可以问小朋友借来玩的,抢别人的东西还打人,是非常不对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的,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他听了点点头,可是过了几分钟他又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放在自己的面前月一动也不动。
情景分析:
聪聪是在一个特殊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经过入园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其的自控能力非常差!他想要什么东西一定要得到,如果别人不给就会抢,抢不过就动手打人。这就是很典型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小孩子!从平时和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人对她是非常的千依百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早晨还要家长天天带着说:“老师早!”,但也从来听不见他会大声跟老师打招呼。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一笑了之,他们的妥协,所以养成了他这种自私不愿说话的性格。在日后,我们将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聪聪改掉坏习惯。
教育随笔:《您的理解,我的感动》
作为一名带班老师,最怕的就是安全问题了。但是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磕磕碰碰也是难免的,有时候仅仅因为小朋友之间的打闹,也会发生让老师头疼不已的事情。这不,今天上午,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的时候。远远的,就望见繁硕和一帆小朋友两个人边哭边打闹,我紧接着跑过去的时候,已经是太迟了。一帆已经咬了一口繁硕的胳膊,繁硕立刻大哭起来。撸起繁硕的衣袖,发现深深的两个牙印,已经有些青紫了。立刻我的心里很疼很疼,顾不得问清楚他们两个人到底是怎么会打架的,马上去厨房要了一个冰块,敷在了繁硕的胳膊被咬的地方。一边是被咬伤的繁硕,一边是还在委屈地哭着的一帆。原来,他们两人为了争抢一个小糖瓶,糖瓶是一帆带来的,却被繁硕抢走了
,所以一帆咬了繁硕。我就像一个断案的法官一样,对这个问题做了如下判断:你们两个都有错,繁硕不该抢别人的东西,一帆也不能咬繁硕。在他们两个情绪安定了以后,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各自向对方道了歉。
接下来的事情,却是最让我忐忑不安的。那就是我该怎么对两方的家长解释和处理这件事情呢?我给一帆的妈妈打了电话,告诉了她事情的来龙去脉,她立刻赶到了幼儿园,看到了被咬的繁硕,她也是心疼得直批评自己的孩子。繁硕的妈妈因为工作很忙,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说好好教育她的儿子,是她的孩子抢别人的东西,有错在先。看到家长们都这么通情达理,我的心里热乎乎的很感动,所有的劳累都烟消云散,看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还有这些高素质的家长朋友们,我就觉得我们的孩子们是健康成长着的充满希望的一代,家庭和幼儿园携手,我们的幼儿教育也会越来越好。
教育随笔:怎样让孩子理解尊重别人
作为一名品格教育的授课老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从3月份开学至今,孩子们在品格修养这一块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5月份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尊重月》相关的课程,在尊重月第一节课上,开始部分,我介绍“狼”这个动物,给小朋友认识时,孩子对狼的印象都是比较反感有偏见的,到后来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对狼的认识更近了一步。知道在狼这个动物的身上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尊重。孩子开始接纳、理解并尊重这个动物,并把尊重这一良好的品格迁移到自己身上,学会尊重别人。
进行部分,孩子们在玩拼图《请坐这里》时,有一名小朋友在拼图时,边说边做,影响了其他小朋友,还不等我去提醒他,旁边的小朋友就上前告诉他:“你现在不能大声说话,不尊重其他小朋友”。说话的那名小朋友立刻安静了,脸上还挂着不好意思的表情。下课后,我跟小朋友一起交流,问他们你们今后要怎么尊重他人时,小朋友思考了一会,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我不打扰大人们说话,说话时看着对方说话就是尊重,有的说有礼貌就是尊重……,我想不用我说了,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尊重了。
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孩子通过品格养成课程的培养,已经有了对各项品格的认识,也能在生活点滴上体现,有树立良好品格的意识,但是,还不够深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这种习惯,把这样良好的品格习惯,渗透到生活中,并且一直延续下去。
让孩子们明白和理解你们的爱
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过:“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小细节体现大感情,爸爸对孩子的关爱在这些小细节上能够得到传递,“爸爸”特有的魅力会春风化细雨般地影响孩子,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班的沈欣宇说个很有个性的孩子,凭着自己身高的优势和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的个性,经常欺负其他的小朋友。
今天晨练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在操场练习“高人走”和“矮人走”。所有的孩子都愉悦地参与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我巡视孩子们玩的情况的时候,发现沈欣宇在和杜睿晟在纠缠着,经过询问我了解到杜睿晟可能是碰了他一下,也向他道歉了,但是还是得不到他的谅解,他非要和他打架,以此来宣泄内心的不满,他认为他受委屈了,任凭我怎么开导和安慰他都不听。见他如此固执和不够宽容,我决定暂时不处理这件事,让他一个人在旁边好好想想老师的话,想想刚才发生的事情。
我继续陪着小朋友玩游戏,他继续一个人站在那里思考,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丝毫没有打动他,他不屑的把头高高抬起,看着别处。看到他这个样子,结合他平常的一些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我觉得有必要和孩子的爸爸谈谈了。因为仅靠老师的力量来扭转一个孩子的个性是非常艰难的。
孩子的爸爸了解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一点也不惊讶,反而是我倒惊讶起来了。原来孩子在家时天不怕地不怕,而且也很自私,什么东西都只想着自己,从来不想到别人。曾扬言“长大后要和爸爸单挑”。得知孩子在家这样的表现,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个小问题了,于是我跟孩子的爸爸谈了很多,希望孩子的爸爸从细节出发,从小事做起,首先培养好良好的亲子关系,再用更多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来和孩子沟通等。
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爱的付出一定会得到爱的回报。这些天通过观察发现沈欣宇有了小小的改变,相信其中一定有他爸爸辛苦的付出,真心祝愿欣宇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能理解人。
小细节,大感情,愿每个家长都拿捏好这些小细节,让孩子们明白和理解你们的爱。愿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家长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