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逛超市》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4-05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逛超市活动方案 幼儿园逛超市活动方案大班教案《逛超市》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养成做事之前先规划的良好习惯,可以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逛超市》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养成做事之前先规划的良好习惯。
2、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可以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活动之前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物品列好清单
活动难点: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按照自己清单上的物品进行选购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里将各种玩具摆上“货架”yJS21.CoM
列清单要用到的纸笔,活动过程中用到的钱币,袋子.超市购物篮,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活动引入:小朋友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吗?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名字就叫逛超市。
活动开始:
1、大家一起讨论平时都是如何逛超市的?
2、教师引导小朋友选择纸笔列出购物清单(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
3、列好清单的小朋友到材料区拿钱币和袋子。大家一起去超市
4、购物结束,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教师小结: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在购物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列的清单进行购买,这样购物又快又不会落下自己要买的物品。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幼儿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2020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兔逛超市》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并用点数方法计数。
活动准备:
1、5的苹果实物卡一张,6的西瓜实物卡一张,在磁性黑板上布置成超市。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数数1~10。
师幼共同拍手数数,从1数到10。速度可视幼儿情况由慢逐渐加快。集体数和个别数相结合。
二、学习用点表示5和6的数量。
1、用点表示5。
出示苹果实物卡,提问: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呢?教师示范用笔在实物卡的下方画出5个圆点。引导幼儿学说:5的点卡可以表示5个苹果。
2、用点表示6。
出示西瓜实物卡,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有几个?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6个西瓜?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用笔在实物卡下方画出6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正确。
三、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样物品有多少呢?
2、提出活动要求。
请幼儿用画点卡的方式把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数量表示出来。
3、鼓励幼儿画完后说一说。
如:3的点卡表示3个西瓜,2个点卡表示2个茄子等。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检查作业。
活动反思:
首先这节课是让幼儿以游戏和拟人化的形式来完成数量的一一配对,从形式上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突破了数学的枯燥。以拍手的形式进入环节,让孩子减少了疲惫感,感觉好像是在玩游戏,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比较高。其次,以小兔和水果卡片满足了幼儿的视觉感。
不过从作业的结果中来看,有很多小朋友对物体和小圆点的一一对应掌握得不太好,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锻炼。下面就来欣赏下孩子们在做作业时的情景吧!
幼儿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与物件)量的多少。
幼儿园中班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中班教案《逛超市》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理解故事逛超市,知道在超市中如何文明购物,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逛超市》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逛超市,知道在超市中如何文明购物。
2.尝试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文明购物。
2.幼儿动手给物品分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2.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并理解故事《逛超市》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呼噜猪、叮当狗和草莓兔在逛超市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仔细倾听
问题;1叮当狗逛超市的时候是怎样买东西的?
2.呼噜猪和草莓兔呢?
3.谁做得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二、小小超市百货员
1、教师引导幼儿下面叮当狗、呼噜猪吧不要的东西放乱了位置,我们来当小小超市百货员,把这些弄乱的货品重新摆上货架吧。
2、请幼儿拿出操作材料,将操作纸上的面包、西瓜、火腿肠、苹果、橘子、罐头、花生一个个撕下来,再将同类货品摆放在同一层货架上。
3.幼儿说说各自的摆放方法,教师小结正确的摆放位置。
三、延伸
学做文明的小顾客
1、请幼儿讲述自己在超市购物的经历。
2、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大部分幼儿能在兴趣中学懂知识,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兴趣。
不足之处:各别幼儿对各种物品了解不够,出现分类错误。
在以后教学中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兴趣中懂得知识。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超市》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利用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并了解图表统计的特点。
2、乐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货架3个,小篮5个,推车2辆,玩具类、餐具类、文具类若干。
2、统计图范例一张,表格两张。
3、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谈论与超市有关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开一个超市,我当老板,你们当员工好吗?我已经准备了这些货物,你们看是什么?
2出示货架、小篮、推车问:这些东西有几个呢?你能用线条、数字、图片
等各种办法记录下来吗?
二、通过记录货架等物品初步尝试统计
1、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货品的数量。
2、交流自己的记录方法。归纳出幼儿统计的方法:画上一样物品再写上数字,有多少物品就画多少个。
3、讨论图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师的统计表让幼儿讨论它的优点,能看出各种物品的多少,还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并操作演示图表的记录方法:数字标号从0开始从下往上标,每一格表示数量一个,要统计的货品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在对应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幼儿尝试用图表的统计方法进行记录。
三、通过对超市商品的分类,学习和利用图表方法统计货品。
1、请幼儿把超市的商品进行分类。师:看看我又采购了什么货品?出示铅笔、橡皮、水彩笔、碗、筷子、勺子、积木、皮球、风车,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并数数分别有多少。引导幼儿分类并把货品放在货架上尝试合作学习。
2、采用任务的形式请幼儿对各种类别的商品进行统计并进行检验。
3、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图表法来统计物品的数量,但是还有许多种方法也可以统计物品的数量,以后我们再学。
四、结束部分
1、我们的超市全部准备好了,谁能给它取个名字呢?
2、为了让超市生意兴隆,我们去宣传,让更多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超市。(幼儿出教室)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实际流程展开,实际上内在遵循了幼儿思维的发展,注重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原则,如:先让幼儿自由的记录,然后教师推荐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和检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既起到与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经验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验证,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的训练,提供让幼儿自主操作,主动学习的机会。
幼儿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兔逛超市》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兔逛超市》含反思》
中班教案《小兔逛超市》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小兔逛超市》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目测或用点数方法计数。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用点卡表示6以内物体的数量;并用点数方法计数。
活动准备:
1、5的苹果实物卡一张,6的西瓜实物卡一张,在磁性黑板上布置成超市。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一、拍手数数1~10。
师幼共同拍手数数,从1数到10。速度可视幼儿情况由慢逐渐加快。集体数和个别数相结合。
二、学习用点表示5和6的数量。
1、用点表示5。
出示苹果实物卡,提问: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呢?教师示范用笔在实物卡的下方画出5个圆点。引导幼儿学说:5的点卡可以表示5个苹果。
2、用点表示6。
出示西瓜实物卡,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有几个?可以用几的点卡来表示6个西瓜?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用笔在实物卡下方画出6的点卡。引导幼儿观察是否正确。
三、做《幼儿画册》上的练习。
1、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帮助幼儿理解画面的内容。
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样物品有多少呢?
2、提出活动要求。
请幼儿用画点卡的方式把每种蔬菜和水果的数量表示出来。
3、鼓励幼儿画完后说一说。
如:3的点卡表示3个西瓜,2个点卡表示2个茄子等。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检查作业。
活动反思:
首先这节课是让幼儿以游戏和拟人化的形式来完成数量的一一配对,从形式上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突破了数学的枯燥。以拍手的形式进入环节,让孩子减少了疲惫感,感觉好像是在玩游戏,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比较高。其次,以小兔和水果卡片满足了幼儿的视觉感。
不过从作业的结果中来看,有很多小朋友对物体和小圆点的一一对应掌握得不太好,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锻炼。下面就来欣赏下孩子们在做作业时的情景吧!
小百科:数量,指事物的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与物件)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