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孩子批评要巧妙

发布时间:2021-04-01

教育孩子笔记。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教育孩子批评要巧妙”,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妙用批评第一步:唱“白脸”

就快吃晚饭了,可是贝贝吵着要吃桌子上的饼干。

策略1:妈妈一把夺下孩子手里的饼干,教训说:“不许吃饼干,告诉你一会儿就吃饭了。真不听话!”

策略2:妈妈悄悄把饼干盒藏起来,转移贝贝的注意力。“小白兔老是吃零食,结果牙齿都掉光了,贝贝可不要和她学。我们先来讲故事,一会儿吃饭,好吗?”

策略1和策略2孰优孰劣,相信爸爸妈妈们一看就心中有数,妈妈在批评时唱“白脸”,既起到了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作用,又避免了伤害贝贝的幼小心灵。3-7岁的宝宝大多精力旺盛,调皮好动,做出些出格的事情就在所难免,很容易招来爸爸妈妈的批评。诚然,有时候对孩子进行批评可以避免孩子再犯相同的错误,但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却容易造成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情绪压抑,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在批评孩子时有人唱“白脸”。快乐有趣的语言更易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白脸”之妙就在于可以和颜悦色地让孩子明白他刚才做错了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就能起到批评应有的教育作用了。

Tips:“白脸”三要

1、要避免经常化。父母说孩子做得不对时,孩子总不大高兴,有时候甚至会哇哇大哭,如果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就会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整天闷闷不乐。有研究表明,爱笑的孩子更聪明,当孩子生活在宽松的氛围里,才更容易享受童年的快乐。

2、要婉转而间接。孩子对世界还不甚了解,很多的错误行为是出于好奇,所以即使是必须批评孩子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人物,婉转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容易轻松接受,还会感到爸爸妈妈很有趣。比如,爸爸妈妈可以说,“小熊都在自己画画呢,你也自己画好吗?”,“小公鸡在抢别人的虫子吃,你说它有没有礼貌啊?”

3、要有理加有据。爸爸妈妈在唱“白脸”时要和颜悦色,有理有据。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会受到批评,又应该怎么做,避免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宝宝就会乖乖地接受家长的批评指正并且改正错误。

妙用批评第二步:扮“黑脸”

子瑞爸爸:“每到吃饭时间,我和子瑞的妈妈就特别头疼,因为我们家子瑞很难安安静静地把饭吃完,使尽浑身解数才能哄他吃下半碗饭。喂饱他以后,我们都没心思吃饭了。我要是打他骂他吧,又觉得孩子这么小,挺心疼的。该怎么办呢?”

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些规矩是不能不立的,所以该“批评”时就“批评”。因此,可当第一步——唱“白脸”力所不及时,爸爸妈妈就得在批评孩子时扮扮“黑脸”喽!

3-7岁的孩子是最听不进复杂道理的,他们已经开始听从自我意识的召唤,此时就不该拘泥于道理而应着重行为习惯。“黑脸”之妙就在于可以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惩戒”,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能够自我管理。对于因长时间的听之任之而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例如不好好吃饭这类问题,单纯的劝说不一定有效,爸爸妈妈可直接批评孩子的错误,语言行动相一致就会立竿见影,收到效果。

Tips:“黑脸”准则

1、只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语言批评还是行动惩戒,批评的是孩子做错的事,应该避免牵扯到孩子的个性和人格问题。“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笨死了”,这些带有贬低意味的话语很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情绪,这就将造成批评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语言批评。在批评孩子时,语言批评是第一步,其作用相当于警告。“吃饭时要安安静静的,否则我就把饭收走了,今天你就没有晚饭吃了。”在语言批评时要注意表情和语言相一致。大家可以想象,笑咪咪的警告会起多大作用呢?

3、行动惩戒。语言警告,往往会因家长的一贯教育或宝宝的个性特点等原因,不一定对每个宝宝都有效,此时爸爸妈妈就要果断采取行动,把晚饭收走。孩子饿了一顿之后就知道下次应该乖乖吃饭了,这说到底还是为了孩子好,所以爸爸妈妈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软,“光打雷不下雨”的话,“惩戒”就不起作用了。

妙用批评第三步:少“变脸”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真要持之以恒可就不像说起来这么容易了。

Tips:“变脸”解析

这“变”指的是对孩子错误发生后的基本看法和原则态度的改变。

1.前后不变

拿妈妈为例,在孩子所犯的同样错误的批评态度和原则应该一致,不应有强烈反差,甚至矛盾。比如,妈妈原本与琳琳约定好了每天的固定玩耍时间,可妈妈的脾气很火爆,碰上心情不好,看到琳琳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她就会气不打一处来,把琳琳好好“批评”一顿;要是碰上心情好的话,又跟女儿亲得不得了,即便看到琳琳做错了,也会轻松放过。那琳琳可能就会在妈妈义正严辞地批评她时,对妈妈曾经完全相反的行为提出疑问,那时你到底是以“我是你妈妈,你要听我的”搪塞,还是向女儿认错呢?认一次两次没有关系,可老在孩子面前检讨的话,以后孩子就会以“我妈妈还做不好”为由降低做事要求。造成前后改变的大多数情况下,原因出在家长自身控制情绪的能力上,为此各位长辈都应先检讨自己,省得以后再检讨就晚了。

2.人人不变

这不变,不单需要一两位家长,还应涉及到祖辈,这是出于现今祖辈参与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影响孩子的角度而考虑。如果各持己见,夸张起来,就会造成妈妈说东,爸爸说西,爷爷奶奶说北,外婆外公说南的混乱场面,那孩子一定是晕头转向,没了方向。那他怎么办呢?可能就索性依着自己的性子行事,而缺乏体验和能力的他只会越做越错,导致更多更大的错误发生,家长就开始新一轮的“批评”了。这样可是个恶性循环啊!

要做到人人不变,那就得统一步调,各自分工,长辈可以事先协调好,该批评的时候就贯彻批评,该教育的时候就正确教育,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明是非懂礼貌的好宝宝。

3.始终不变Www.YJs21.Com

这里讲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说宝宝会出现的小差错虽有不少,可也无外乎那几样,不过依循的原则是不变的,可方法就可因人而异了,比如“白脸”、“黑脸”,但切记不可在同一次批评中改换,这样会给孩子“你治不了我”的感觉,以后孩子会更加肆意妄为。

成功而有效的批评对孩子还是有益的,所以就应仰仗合理的情境,良好的氛围,有趣的方法,达到万变也不离其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应对暴躁宝宝方法要巧妙


生活中的小宝宝,有的很乖很听话,但有的就很暴躁,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时大声哭闹、在地上打滚,或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成人的腿部赖着不走。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暴怒发作中的孩子往往不听劝阻、除非成人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会僵持下去。

坏情绪原因1:无理取闹

一般都是比较小的宝宝容易犯的错。起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宝宝不喜欢刷牙,所以每次刷牙的时候,他就故意捣乱或吵闹;宝宝不让父母离开,妈妈爸爸急着去上班,他就是不让;到了商店里,他一定要买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不买就大吵大闹等等。

应对招数:转移注意力

对待年龄比较小的宝宝,书上说的要讲道理这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宝宝比较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态度强硬地逼宝宝就范,也会搞得大人、宝宝都非常生气。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既让宝宝有新鲜的感觉,又不会违背父母的原则。

坏情绪原因之2:遭遇失败

宝宝的心非常简单和单纯,但是也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比如,宝宝很用心地在拼拼图,但是拼了半天,都不成功;或是很努力地搭积木房子,搭得很高的时候,房子突然塌了。宝宝觉得自己没有想象当中那么能干,就会情绪低落。

应对招数:同情并给与鼓励

告诉宝宝,其他小朋友也可能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让宝宝觉得“这件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以此缓解宝宝的压力和自责的情绪。父母同情的表达可以拉近与宝宝之间的距离,而拉近距离之后的劝慰效果会更佳。不要吝啬你的亲情,轻吻一下宝宝或抱抱他,都是让宝宝摆脱坏情绪的好方法。等宝宝情绪稍稍稳定后,再帮他找到失败的原冈,一起完成原先的任务。

坏情绪原因之3:要求得不到满足

宝宝终归是宝宝,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当他在街头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当众哭闹甚至躺在地上耍赖时,父母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很多父母也许都会忍不住厉声喝斥,但这对控制场面毫无用处,对安抚宝宝的情绪也是没有帮助的。宝宝会很长时间愤愤不平,他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觉得是父母对他不好。应对招数:保持冷静教导宝宝

的确,最令父母尴尬的情形,是宝宝在公众场所闹别扭。但是大人这时必须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不要大声喝斥他,因为你的干预愈多,他的脾气可能愈强烈。宝宝闹情绪,有时是带点试探性质的,大人表现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过分。建议这时,你先深呼吸,由一数到十,平静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再跟宝宝说话,这也是给宝宝一个调整情绪的时间。宝宝见你如此冷静,就可能觉得无趣而收敛了。如果宝宝仍然无法冷静,就告诉宝宝“我们现在要走”,然后抱走他,等到了无人的场所,就试试让他哭够了自己安静下来吧!当然,你也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离开他一会儿,宝宝“打仗”找不到对手,过一会儿他自己就会感到没有意思,发脾气也就停止了。

暴怒发作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但频频发作的原因往往在于家长身上。

首先,是家人的溺爱。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过分疼爱孩子,总怕孩子受委屈,为了博取孩子的欢心,有求必应,而不考虑这种要求是不是适当。这样就逐渐使儿童滋生了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有时,父母觉得孩子的要求过于无理,本不想答应,但孩子一发脾气,就立刻加以满足,这是一种最糟糕的做法。因为孩子从这样的事情中知道,发脾气是满足愿望和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于是就变得更容易发脾气了,造成了恶性循环。其次,是家庭教育缺乏一惯性和一致性。今天禁止的事,明天便鼓励去做,父亲认为是好事,母亲说坏,爷爷同意的事情,奶奶偏要阻拦。这样就会增加孩子的受挫感,从而导致烦躁和暴躁。

再次,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孩子稍有过错或没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严加训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顿。这种做法会造成两种不良结果。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满和压抑,这种不满和压抑会在以后的某种场合中表现出来;其二,父母的举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效仿的榜样,一旦环境适当,孩子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暴躁和攻击性行为。除此以外,疾病与生理条件也是引发坏脾气的原因之一。神经衰弱的儿童特别容易兴奋、发脾气,处于疾病和疲劳状态中的孩子也常常有烦躁不安,易于发火的表现。

对于容易暴怒发作的孩子,平时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体育游戏或其他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并为他们树立讲道理、讲礼貌的榜样供他们学习。每次发作平息后,要严肃地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发现孩子在哪一次能克制自己没有发作,应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最后,提及一点,家长不要自已经常暴怒发作,摔盆砸碗。

巧妙利用最佳时机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时机,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家长们不妨一试。

(一)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物和美味饭菜的同时,不要忘了生日赠言。

生日赠言,既可是书面的,也可是口头的。赠言应使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二)就餐时

就餐时,就从小教育孩子珍惜粮食、菜肴,使他(她)明白饭菜来之不易的道理。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礼貌和谦让。

(三)交际时

应利用家庭交际的机会,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热情、大方的交际素质。

(四)旅游时

给孩子讲解名胜古迹来历或故事的同时,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要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

(五)家务劳动时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可从他(她)三四岁时教其干诸如洗手帕、铺床、叠被、扫地等入手,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加码”。

(六)有成绩或过错时

孩子有了成绩,在鼓励的同时要让其看到不足,从而激励其更进一步;有过错,应帮其找出原因,分析危害,并“约法三章”,使孩子养成知错即改的好习惯。 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时机,甚至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回截然相反。以下,是一些专家们的建议,您不妨一试。

(七)新学期开始或进入下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

此时,孩子会有一种新的学习意识或学习动力,家长若能注意因势利导,会旗开得胜,事半功倍。

(八)享受成功喜悦时

每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家长在祝贺的基础上,对孩子进一步提出明确而具体的高要求,孩子会以此为目的,自觉地去努力,去奋斗。

(九)对某一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时

只要这种兴趣是正当的,家长都应尽自己的力量在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一些发明家、科学家就是这样产生的。

(十)有较大的集体活动时

应积极支持孩子参加,以培养其遵守纪律,加强集体观念。

善待孩子的过失,慎用“批评”教育


昨天带儿子去书店,路上遇到了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今年读高二,跟他聊到了某老师,他说:“我很尊重老师的,但就是讨厌她!”

“为什么?她教学可是很出色的啊!”

“我承认我很喜欢她的课,我讨厌的是她的道德!她曾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过我,历数了我所有的缺点,把我贬得一无是处。”

“那肯定是你做错了事情,否则老师是不会无缘无故批评你的,老师直击你的缺点,是想激励你改正,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啊。”

“我是有错,但是她说话太苛刻,太不尊重人,一点都不顾及我的感受,很伤我自尊,她的言辞和态度让我无地自容。”

事情发生在这学生读小学的时候,现在说起来,犹在眼前,而且情绪很激动,可见这件事已在他的脑海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教育孩子,必须有稳定的心理状态,要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理解、温暖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跟孩子相处。”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得,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整天跟这些敢作敢为、个性十足的孩子打交道,偶尔的冲动也是难免的。当孩子有了过失,尤其是一些调皮捣乱的孩子,在对其进行教育时,我们往往会板起面孔给他们讲一些道理,甚至用尊严的语言对其批评一顿,殊不知,孩子在接受我们的教育时,脑子里想的根本不是如何悔过,而是怎样应付过关,尽快结束这场居高临下的挑战。试想,我们当时所隐含的教育目的,他又能听得进多少呢?相反,这场对阵或许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言辞过激还会伤害到师生的感情。就像今天的这个学生,老师当时的本意已经完全被扭曲。我们的一片苦心岂不是徒劳吗?

“教育孩子,一定要饱含深情的爱孩子,不仅是孩子给你带来快乐时,在孩子做错了事情,接受我们的批评时,更该在言词和感情上表现出这是出于对他的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跟老师交流,才会从思想深处接受老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为了不让孩子对我们“刻骨铭心”,还是引以为戒吧!

与家长携手巧妙教育“怪”孩子


实录:

小悦在大家看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尽管“学习”方面很不错,比如在画画、写书法等涉及具体事情上做得要比一般孩子好很多,但这些优异表现需要在其“心情好”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他就会乱发一通脾气,任凭你怎样劝说都无法使其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是在小班刚入园时,每当午睡时他就一个人躲到图书角或者角落里不出来……。

刚开始老师以为是不适应,就尽可能地多陪他玩,让他自由选择睡觉的时间,并且也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可过了一段时间,小悦的行为并没有改善,并且还经常做出比较“奇怪”的事情:比如他喜欢跟着陌生人走,喜欢对他凶的阿姨,对一件事情轻易不会去做……。

面对小悦与众不同的表现乃至有点怪异的行为,一方面我们在平时活动中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希望能够通过家园共育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游戏学习。但正是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一波三折”:最初家长的不理解、排斥到最后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只有坦诚相待才能拉近彼此距离”的关键性和重要性。

分析与策略:

一、直面孩子问题,引发家长反感

为了帮助小悦能尽快改善这些行为,尤其是让其能够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刚开始尤其是刚进园不久老师就有点心急地和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并且流露出孩子具有自闭倾向、不同于其他幼儿的意思。尽管老师很热心并且也很想帮助孩子,但其热心并没有即刻得到家长的认可,而是让家长觉得反感,非但不正视自己孩子的问题,反倒认为老师来“欺负”孩子,给孩子贴标签。为此,她在和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提到更多的是“我们以前在另外一个幼儿园时很好的啊,老师也很喜欢的……”。从其抱怨中不难看出,她对我们存有不满,感觉更多的是孩子还没适应这里的环境,而孩子的行为也是适应期的表现。

面对家长的这种态度,老师也有点无语了,无形中家长与老师的距离拉大了;当老师再次面对家长时,彼此交流的话语也少了,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时,为了不让家长感到反感,老师尽量不提及孩子在园的“特殊”表现。

二、分析问题“症结”,用“实例”来说话

得知她们的这种情况尤其是在真正接触孩子、观察了解了他的一些特殊行为后,我先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更多的沟通交流,并重点从孩子生活的点滴、尤其是从他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异常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比如喜欢跟着陌生人走、喜欢别人比较“粗暴”地对待他、常常会一个人感到很恐惧地躲到角落里、睡觉时做恶魔惊醒……。

这些具体的例子不仅具有说服力而且无形中也肯定了班主任的看法:小悦无论在行为上还是在心理上确实不同于其他幼儿,肯定存在问题。对此关键是我们如何就孩子的问题与家长进行适时地沟通交流,让家长能够正视孩子的问题却是我们能否做好家长工作的关键。

对此,我们首先通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活动等形式来正确看待孩子的问题。当家长面对孩子的特殊行为表现得有点尴尬时,我们并没有即刻与她进行沟通交流,而是在过了几天后,从小悦比较好的表现说起,告诉家长这段时间他的进步,然后再逐渐过渡到一些问题,给家长一个能够自然接受的心理过程。

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小悦妈妈逐渐正视孩子的问题,并开始与我们交流一些小悦在家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有时面对孩子的行为,他们常常会很严厉,甚至打骂……。从其描述中我意识到:对于小悦的行为家长是很清楚的,但轻易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同时家庭的教养方式尤其是婴幼儿时的一些经历可能是导致他现在状态的原因。

三、彼此信任,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在初步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后,我们与其沟通交流逐渐多起来,并且就孩子的行为及其如何帮助其改善行为进行了讨论:如建议带孩子去心理咨询了解一下原因,寻找治疗方案,并为其提供咨询人员方面的帮助等;建议在家多与孩子进行平心静气地沟通交流,不要动辄吓唬、打骂孩子;建议多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其亲社会行为的能力等。对此,家长也积极配合,并带孩子专门去看心理医生,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问题以及需要配合治疗的内容;平时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并且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其主动做事的愿望,自主自愿地完成任务,增强其成就感。

正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悦表现得越来越好,其行为也有了很大改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为只要他愿意去做,无论是画画还是复述故事他总能做得很好;并且也逐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很少再一个人躲到角落里。家长对幼儿园尤其是对老师也逐步增强了信任感,并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主动帮老师做事情……。

从小悦的案例中我获得的最大体会和感悟是:就家长工作而言,彼此真诚地沟通交流,不但可以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而且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做好家园互动工作,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切莫批评教育孩子的几个时间点


切莫批评教育孩子的几个时间点

一般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行为指导和批评教育都是随心所欲的:孩子放学不专心做作业,而是直奔电视机或电脑,家长就开始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是一种教育的误区,不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教育与批评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出意见。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认识到错误,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订出改正错误的计划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强,他对于自己写下的计划是会认真对待的。

【这几个时间点切莫批评教育孩子】

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父母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有些时间父母不应该批评教育孩子。

一是早上出门时。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

二是一起吃饭时。很多父母平时不抽时间陪孩子,只有吃饭时专心面对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三是父母脾气变坏时。父母脾气已经很坏,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爱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四是发生直接冲突时。孩子说好晚上8点回来,结果10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听孩子解释。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借鉴:古人批评孩子也讲时机】

古人对批评教育孩子的时机也很讲究,他们认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过错的时候,不应该责备。清人陈继儒认为“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他认为以下七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父母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与合适地方采用合适的方法教育批评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评的效果自然好。接下来向大家介绍教育孩子的十大最佳动机。

【教育孩子的十大最佳时机】

一、遇有困难或失败的时候。

孩子在校运会上因故没能拿到名次,在最沮丧的时候如果所听到的不是父母的鼓励,而是“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块料”、“没得本事瞎逞能”的讥讽,他必定对父母没有好感,以后对体育也很可能再无兴趣。相反,在孩子考试失利时,父母不是训斥,而是首先肯定其已经尽到了努力,然后再引导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他及时补救,使他走出困境,孩子定会因感激而自觉地加倍努力。

二、有较大过失的时候。

孩子在犯了大错或闯了大祸的时候,大多会产生畏惧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此时,他们比平时更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也容易虚心地接受批评。父母若能抓好这一时机,在充分理解、同情和体谅的基础上,帮其总结经验教训,循循诱导,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父母若抓住孩子“闯祸”的辫子不放,横加责骂,没完没了,却会适得其反,使其破罐子破摔,无心思改。

三、他人或自己取得成绩、做了好事的时候。

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共性。因而当朝夕相处的同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时,他们表面上可能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却在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和超过对方。而当他们真的取得了成绩或做了好事受到夸奖时,更会以此为动力,精益求精,好上加好。因此,父母应善于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指导,向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促其将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行动。

四、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

当孩子对某一事情如绘画、弹琴、踢球等产生浓厚兴趣时,往往产生积极追求的欲望,他们会自觉地去寻求知识、去刻苦努力。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选择,而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逼其去做不愿做的事,学不愿学的东西。聪明的父母大多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帮他们入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教其平衡发展,夯实知识基础,厚积薄发,少走弯路。

五、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

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养成恶习往往与第一次发生不良行为时未能及时得到指正密不可分。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往往主观上并未意识到。家长若能在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紧紧抓住这“第一次”不放,及时地对其进行明辩是非、详陈利弊的教育,必能帮助孩子打下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六、新时期开始的时候。

任何一个被认定的“坏”孩子,在其失足或犯错之后也都存在着悔过自新的本能。如果家长在他们立志发奋、决心从头做起的时候抓好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和鼓励,必能有效地促其变好。这种时机便是各种新时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如:考取新的学校、新的学期开始、期中考试结束之后、刚刚换了班主任、刚刚当选为班干等等。这种时候,孩子会有一种新鲜感、希望感,容易产生强烈的“从头开始”“好好学”以求得到教师、家长或别人承认和肯定的内在动力。此时家长若能因势利导,定能“旗开得胜”。

七、孩子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

当孩子没有做错事而被人误解,或好心办了坏事而被人责怪时,他们往往认为别人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因而由于委屈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此时家长若能以冷静、宽容和理解、同情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帮助他挽回局面,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孩子必然会产生感激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总结教训甚至训诫的话孩子都能听得进去,也乐于接受。

八、学校教师来家访的时候。

教师家访是孩子最不安的时候,他们唯恐父母在教师面前将其说得一无是处。有些父母正是有教师来家访便告状,一味指责,想借教师的威严来教训孩子,结果引起孩子反感,进而以后对父母的话不管好坏一概不听。如果家长在教师来访时,先将孩子在家的优良表现向老师汇报,则容易博得孩子的好感。在此基础上再以希望的口气委婉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孩子一般乐于接受,并在日后的行动中积极改正。

九、有重大集体活动的时候。

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希望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因为乱了大局、坏了大事而在同伴面前出尽洋相;相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受人褒赞、受人夸奖。家长可以巧妙地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抓住搞大型活动(如校运会、艺术周、参观、春游等)的大好时机,适时地对孩子进行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等教育。

十、出外做客或家中来客人的时候。

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受表扬,而不希望在客人面前现眼。因而当父母带其外出做客或家中来客人时,孩子的言行会不自觉地“规矩”起来,平时的许多劣性也会自动隐匿起来。家长如能抓住这个时机,在客人面前适度表扬孩子的优点,他将会引以为豪而继续发扬。温馨提示:家长如果能处处留心观察,准确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适时地对子女进行引导和教育,也完全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内容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教育孩子的十大最佳时机,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妈妈要怎样教育孩子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好习惯决定好人生)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必将影响到孩子)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学坏容易,学好难啊!一定要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对孩子我们也需要民主,尊重孩子的一言一行)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呵呵,这倒是真的哦!将打击孩子的话语,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可能得到的效果回事非常的不一样)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现在孩子的理解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摸透孩子的脾气性格,做一位能够了解孩子的好妈妈)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那才是最关键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锻炼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好与不好,只要卫生健康就行,让孩子也吃点小苦)

13,补钙什么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平时在饮食上多注意点就行了,是药三分毒哦!)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让孩子懂得节俭与朴素)

15,穿的和妈妈差不多多(妈妈的穿衣打扮会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穿衣打扮)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平时多多的注意观察孩子)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手心和脚心(这都是生活中积累出来的经验)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多吃水果,要比药容易吸收)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多喝热水,多排汗,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

21,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感冒可以引发很多病的,绝对不可忽视哦!)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多注意休息和保暖就很少感冒了)

23,玩不怕脏(玩就放开的玩,别让孩子有任何的顾虑)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来充分的发挥自己)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会玩也就会学)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在磕碰中才能得到成长和锻炼,又失败才会有成功)

28,教孩子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怕做错事,只怕做错了事情而不敢去承认)

30,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和让自己进步的人)

31,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嗯,临睡前陪孩子说的话,好像比较容易让孩子所接受)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这也要来好好的培养啊!)

33,寒冷训练(寒冷会让人,有一种“求生”的欲望)

34,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找一个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一概而论)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让孩子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带来的各种问题)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在学习中,不断的来完善自己)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别让孩子感觉到孤单,只要有时间就尽量的多陪陪孩子)

38,每天想办法让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大笑,可以舒缓孩子由于学习而造成的神经紧张)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游戏的人生,完美的生活。在完美的生活中,游戏人生!)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人无完人,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41,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失败乃成功之母!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42,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呵呵,智取——能进则进,不进则退)

43,不先出手打人(君子动口不动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44,无论谁先动手,你都不可以第一个哭(告诉孩子:哭是最无能,最没出息的表现。哭不能解决任何事情)

45,你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46,3岁以后,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开源,学节流(呵呵,从小锻炼孩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情)

47,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开阔孩子的视野,多注意观察事物的发展,对孩子的写作会有很大帮助的)

48,争取每年都能回一次乡下老家,过不一样的生活(多让孩子体验一下艰苦的生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9,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在单位和在家不能是一个样子的哦!)

相信《教育孩子批评要巧妙》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应对暴躁宝宝方法要巧妙 生活中的小宝宝,有的很乖很听话,但有的就很暴躁,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时大声哭闹、在地上打滚,或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成人的腿部赖着不走。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暴怒发作中的孩...
    2021-04-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批评孩子之后 批评孩子之后,您再次关注孩子的情绪了吗? 孩子们陆续吃完饭,开始擦嘴、漱口。我则站在活动室与盥洗室中间的门口看他们漱口。带了一上午的班,口干舌燥,于是我接了杯水一边喝水一边看漱口。在我一抬头喝水的一刹...
    2021-05-26 阅读全文
  • 巧妙利用最佳时机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时机,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家长们不妨一试。 (一)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
    2021-04-0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了解后再批评孩子 钱孝杰喜欢玩水,常常有事没事就去盥洗室玩水,弄得浑身湿淋淋的,为这没少挨我的批评。 好几次我亲眼看到,也有时听到保育员老师向我反映:他去玩冲厕的水笼头,让水哗哗流。我忙叮嘱保育员老师:以后看到他再去玩...
    2021-06-09 阅读全文
  • 善待孩子的过失,慎用“批评”教育 昨天带儿子去书店,路上遇到了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今年读高二,跟他聊到了某老师,他说:“我很尊重老师的,但就是讨厌她!” “为什么?她教学可是很出色的啊!” “我承认我很喜欢她的课,我讨厌的是她的道德!她...
    2020-09-03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小宝宝,有的很乖很听话,但有的就很暴躁,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家长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时大声哭闹、在地上打滚,或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成人的腿部赖着不走。这些行为称为暴怒发作。暴怒发作中的孩...

2021-04-01 阅读全文

批评孩子之后,您再次关注孩子的情绪了吗? 孩子们陆续吃完饭,开始擦嘴、漱口。我则站在活动室与盥洗室中间的门口看他们漱口。带了一上午的班,口干舌燥,于是我接了杯水一边喝水一边看漱口。在我一抬头喝水的一刹...

2021-05-26 阅读全文

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时机,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建议,家长们不妨一试。 (一)生日时 对孩子来说,生日是最难忘而又愉快的日子。父母为孩子准备生日礼...

2021-04-07 阅读全文

钱孝杰喜欢玩水,常常有事没事就去盥洗室玩水,弄得浑身湿淋淋的,为这没少挨我的批评。 好几次我亲眼看到,也有时听到保育员老师向我反映:他去玩冲厕的水笼头,让水哗哗流。我忙叮嘱保育员老师:以后看到他再去玩...

2021-06-09 阅读全文

昨天带儿子去书店,路上遇到了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今年读高二,跟他聊到了某老师,他说:“我很尊重老师的,但就是讨厌她!” “为什么?她教学可是很出色的啊!” “我承认我很喜欢她的课,我讨厌的是她的道德!她...

2020-09-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