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教方式不当孩子容易叛逆

发布时间:2021-04-01

小班家教。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家教方式不当孩子容易叛逆》,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家长养育小孩子不辞劳苦,然而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家长管不住,父母会深感头疼。“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的增长,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愈来愈严重,而且在父母不断唠叨下,孩子甚至产生了叛逆的心理。

奇怪的是,每当父母把孩子如何顽固执拗的表现告诉幼儿园的老师,老师却很可能不认同;父母告诉其他和孩子接触过的熟人时,他们往往也会表示诧异:“你的孩子挺好的呀!没有你说的那么捣乱啊!”当父母听到别人这样说时,真是既欣慰又困惑。

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的姗姗就是这样,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姗姗热情、爱学习、容易相处、乐意照老师的要求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在家里,姗姗总是闹别扭,特别是对爸爸说的话,她一般都要反对一下,让爸爸老大不痛快。同一个孩子,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评价,是孩子在父母和别人面前的表现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还是另有原因呢?

孩子为什么说“不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统计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看了小学生们对自己爸妈的不满意,你有什么想法?第一,这是对小学生做的调查,与我这个幼儿家长何干;第二,就算有对上号的地方,恐怕你也不愿意把这样地父母形象何自己连接在一起。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满意,在我们身上多少会有体现。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的心理了,并且已反应在行为上。的确,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不”的理由。

成人没有以身作则

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许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

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

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条条是理,孩子依然不肯服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比如,姗姗的爸爸就有这个问题,他不让姗姗在看电视时吃东西,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姗姗有好几次忍不住给爸爸提意见,结果逢他看的高兴时,他就说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兴时,他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姗姗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姗姗的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

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

再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地成长,总是把孩子当小小孩子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是造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自己地事情自己做”,姗姗听了以后特别想做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一天,姗姗提出晚饭后自己洗自己的碗。可是妈妈左思右想一番,还是以“万一碗摔碎了怎么办?”“碎片刺破手怎么办?”等理由拒绝了她。没有做成事情,姗姗可不高兴了,睡觉时故意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很晚了还赖在爸妈的大床上,惹的爸爸想要处罚她。

第二天晚上,姗姗一家到小姨家做客,晚饭后姗姗又提起洗碗的事,妈妈再次重复昨天的理由,没想到小姨却爽快的说:“想自己洗碗是好事啊!够不着水龙头,我给你垫个小凳子,万一碗摔坏了也没关系,小姨再买新的。”小姨话刚说完,姗姗就兴奋的大叫起来:“谢谢小姨。”接着,马上就去洗碗,而且洗的非常认真、仔细。

孩子都是好孩子

可见,父母确实要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难道孩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吗?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处处和爸妈作对的人吗?其实应该说,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长。

换个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乖孩子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作对的目的何在?其实说穿了,还不是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自我意识萌发,独立性、自主性正蓬勃发展的孩子,是否有点太自私、也太短视了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家教不当影响孩子心理


关键词:家教心理影响

导读:一个有问题的青少年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及早的行为矫正和心理干预可以避免一个问题青少年的出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开学才1个多月, 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便出现了一个现象:12-20岁之间的青少年患者比以往有所增多。医生告诉我们,这些孩子大多都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父母与子女沟通不畅引起的。

“就算出院了,我也不会再回家,我会想办法生活下去的,我恨他们,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13岁的小文(化名)抱着被子坐在床上,撅着嘴慢慢地说着对父母的种种不满,眼睛里写满了不理解与埋怨。

小文,因是超生的女孩,刚出生即被送到表姨家寄养,五岁后接回父母身边。父亲经常夜不归家,而母亲对哥哥的偏爱令小文对父母更加排斥,女儿在社会上认识的朋友打扮另类,并且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不愿女儿与她原来的朋友在一起相处,更不同意女儿转到普通中学,经多番沟通,小文与父母各执己见,无法达成一致,之后小文拒绝入学,沉默寡言,并开始夜不归家,仇恨父母,父母认为女儿精神有问题,常用哄骗的方法带女儿看精神科医生,并骗女儿服用精神科药物,以致女儿更加痛恨父母,离家行为愈演愈烈。

“妈妈,你的爱让我喘不过气,我真的活得很痛苦。”上大二的小雨眼睛里尽是忧郁和焦虑。小雨父母均是知识分子,她是父母的养女,也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母亲非常害怕小雨离开自己,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小雨只能选择离家最近的学校,大学也是如此。看着同学们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小雨的内心非常苦闷与孤独,在家里,父母给了小雨优厚的物质生活,但这些都不是小雨想要的自由与理解。上了大学后,小雨与一名家在外省的男同学相爱,母亲知道后,马上要求小雨同男友分手,小雨极度压抑,烦躁不安,无法坚持上学,遂自行入院治疗。

小强,12岁,重庆人,父母在他五岁时,双双到东莞打工,小强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小强非常溺爱,上学后,虽学习成绩优秀,但小强却渐渐染上了偷钱骗钱的坏习惯,并用偷与骗来的钱上网、打游戏、买零食和玩具,爷爷奶奶虽然知道,却没有严加管教,导致小强变本加历,性格顽劣,调皮捣蛋。小学毕业后,小强考上了一间重点初中,却因在开学典礼上不停地捣乱,屡教不改被校方劝退学回家,父母只有把他接到身边,但小强多动的习性一点不变,无奈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医院接受治疗。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德民提醒家长与学校,加强青少年的心理素养教育,多观察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及行为举止,学会与子女平等地沟通,正确引导和教育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而不是强制或溺爱,出现问题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防止青少年因叛逆而导致精神心理障碍。

让孩子言听计从的家教方式


让孩子言听计从的家教方式

全神贯注地倾听

我们成年人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更了解状况,更明白事理,所以常会对孩子说“你说的不对”……当一个人的真实感受不断被人否定时,他怎么会不感到困惑和愤怒呢?其实我们成人也会这样。不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当孩子向你表达感受时,蹲下身子认真倾听,这是给予孩子的尊重。贾妮妈妈

简单地回应孩子

当孩子遇到困惑时,如果从父母那里只是得到质疑、责怪,他就很难有清晰地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所以,当孩子跟我说:“有人偷了我的铅笔。”我常用“哦?”或是用“是这样?”等简单的话来回应,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学会在叙述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会找到解决办法。心瑜爸爸

让孩子说出感受

有一次,女儿跟我说:“小龟龟死了。”我便马上回应她:“是吗,真没想到。”女儿难过地说:“它是我的好朋友。”“是呀,失去好朋友确实很难过的。”我非常同情地附和道。女儿说着,情绪稳定多了。其实,只要有人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就能让她从中得到安慰。波波妈妈

点评:要让孩子肯听话,尊重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内心能感受。因为,只有当他们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才能开始着手寻找解决的办法。生活中要避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演变成争吵或者无声的对峙。

经典家教方式体验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这几天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孙教授最最经典的家教方式,我决定要付诸实践,检验一下。

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奶奶家吃饭时,一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有动画片的频道,然后一边看电视,一边等着我给他喂饭,甚至有时手里还要拿一堆玩具玩。有时一顿饭的时间将近一个小时,对于儿子的这个“陋习”,我也已经“深恶痛绝”。好几次软的不行,给他来硬的,关掉电视机,拿走玩具,他就大发脾气,痛哭一场。第二天情况有所改观,第三天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只好改变策略。我和婆婆约定:每天当我们回来时,就把电视机关掉。刚开始儿子知道“电视机坏了。”可现在的孩子机灵着,怎么骗得了呢。后来每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儿子就“不怀好意”的说:“我知道,是插头拔掉了。”唉,真让我们又气又恼。不过还好这招现在还管用,因为诱惑还在后头,只要儿子饭吃完了,动画片还是可以看的,只是看多看少的问题,要让他自己把握了。

一个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另一个又出来了。我发现儿子虽然能静下心来吃饭,可是经常用手去抓菜吃。提醒了好几次也不管用,这时想起了孙教授的至理名言:“改正坏习惯用减法”,我何不来试一试。于是我对儿子说:“乐乐,妈妈看着,如果你用手抓菜不超过三次,妈妈还是同意你今天看动画片,如果超过三次,今天就没得看喽,怎么样?”儿子点了点头。于是在接下来吃饭的过程中,我监督着、提醒着,我也看出儿子有意识的克制着,三次过了以后,当儿子的手第四次伸向碗里时,忽然缩了回来,看着我说:“噢,妈妈,已经三次了。”我向他点了点头。往后的时间里,儿子的小手再也没有“爬”上来。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让我不费力气的尝到了甜头,把我的主动转化成了孩子的主动,把我的“我要……”变成了孩子的“妈妈,我要……”。

我相信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和儿子一起收获很多的好习惯。

几种不当的教育方式要规避


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教育方法要基于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和孩子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要因时、因势、因孩子而设计教育方法。专家认为,以下几点普遍化的不当教育方法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尤其需要规避。

1、在公众面前对孩子训斥以“无能”、“笨蛋”、“蠢”等之类尖刻话语。幼儿心理非常脆弱,也非常敏感。他们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当大人在公众面前批评他们“无能”、“笨蛋”之类的话语时,会让孩子感性地认为自己真的比别的孩子更差,因而自尊心受损、内心会产生畏惧感,会让孩子排斥接触社会、排斥参与幼儿活动,这也可能会让孩子心生梦魇。

2、在公众面前用“打屁股”、“打手掌心”等不当的动作来批评教育孩子。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犯小错误时,一些家长不仅喜欢大声喝斥,还喜欢用打小屁股、打小手掌心等手段来教育孩子。在家长眼里,这些传统的教育手段是行之有效的,一方面这不会让孩子受伤,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警醒。没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有些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要知道,这些教育手段的实施是要看环境的,在公众面前,尤其是在小朋友们面前打屁股、打小手掌心,会让孩子自尊心受伤害,因而内心产生巨大压力。

3、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成长进步。一些家长喜欢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的进步,总以为孩子报名参加一些学习课程是因为孩子认识到这些科目的重要性,总以为孩子想取得重大进步才去报名参加各类学习。事实上,在更多孩子的眼里,报名参加各类兴趣学习班,并非是因为孩子想真正学到什么,很多情况下是孩子觉得这些课程好玩,或者这些课程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这些原因才是孩子参加兴趣班的真正原因所在。因而,大人如果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成长,进而用成人的言行来对待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学了解幼儿的心理,不要以成人的言行来给孩子施以无谓的压力,要学会用幼儿的语言、用适当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沐浴在快乐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6岁前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易导致“啃老族”


成年以后,在经济、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称为“啃老族”。为什么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成年之后还依赖父母生活的“啃老族”?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啃老族”的行为与他们在6岁前受到的不当育儿方式有关。对6岁以下儿童宜实行“粗放式”管理,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勇敢等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品格。

致力于幼儿教育科学普及工作的幼儿教育专家李俊杰说:“就拿吃饭来说,孩子都好几岁了,父母还给孩子喂饭;或者当孩子自己吃饭把饭洒出来时,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纠正动作,而是对孩子大声呵斥,这对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依赖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专家认为,让孩子自己吃饭,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性,对以后孩子学写字、学画画以及培养动手能力都很有帮助。

根据学前教育理论,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在6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儿童6岁以前养成过多依赖父母的习惯,那么以后再培养他独立、自信、顽强的品格就会相当困难。

现在人们对中小学教育已经十分重视,但是对于幼儿教育关注不够。实际上,父母对6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他成年以后的行为方式。6岁以前不当教育方式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

专家提倡对6岁以下儿童实行“粗放式”管理。李俊杰说,“粗放式”管理,就是要给孩子自由,有“放手让孩子‘犯错误’”的勇气,不要过多加以束缚;其次是对孩子要适度保护,因为毕竟孩子还小,容易受伤;再者,就是给孩子以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如何搞定叛逆孩子


前不久听到一位妈妈说:现在跟孩子聊天真累。昨天孩子要出去找别的小朋友玩,我让她多穿一件衣服,孩子死活不穿。我跟他说不穿衣服就让不出门,结果这孩子就跟我杠上了,一直哭闹。我一生气就没理她,后来就一直没有出门。

我们总是会遇到这种孩子闹脾气的情况。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完全是能够避免的。

接着上面这个妈妈的问题看,我们设想两种对比情形:

第一种情形,妈妈可以拿着衣服对孩子说:“为了不生病,多穿一件衣服吧!”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总是会拒绝。

第二种情形,妈妈说:“宝贝,穿上衣服,我们赶紧出门吧!”孩子一般都会很爽快地答应。

为什么两种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主要是沟通方式不同。

孩子的思维是不可逆的

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的思维非常单纯,然后会慢慢变复杂,但是他的思维,还是不可逆的。所谓不可逆,就像是你回他“你的姐姐是谁”,他知道。如果你问“你姐姐的弟弟是谁”,孩子一下子就想不明白。

第一种情景中,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在表达:穿了衣服才能不生病。但是,孩子的思维不会倒推:哦,要多穿衣服,是为了不生病。相反,第二种情景中,妈妈说,穿衣服,我们就出门。孩子一想,似乎是正确的。

因此,爸爸妈妈经常使用“一……就”的句式,就可以让孩子懂得事件的逻辑顺序,沟通起来也会更加省心。

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这些话会让孩子难理解。

特别是要避免使用“你如果不,我就不”。就好比是:“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给你买玩具”、“你如果不把饭吃饭,糖果我就没收了”。这种句式,让孩子无从选择,很容易导致沟通出现问题,而且总是带有负面性的说辞,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威胁,反而更加不会听话。

我们的孩子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

孩子小的时候,判断一切的标准非黑即白,到青春期之前一直都是这样。

我一位朋友家的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跟我说:他带儿子看电影,儿子指着男主角问:他坏不坏?

电影里的人物一下子也难以分辨好坏,于是我这朋友就告诉儿子,暂时还看不出来,他儿子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又问:那现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听到孩子又发问,他只能告诉孩子:他是好人。孩子听到这个回答才表示满意。对孩子来说,他们现在还没有办法理解,这个世界可以有东西既好又坏,既不好又不坏的。孩子的逻辑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非黑即白。

在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发展以后,孩子会频繁使用“总是”、“决不”、“永远”之类非常极端和决绝的词,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简单地思维逻辑。所以,跟孩子说话要说明白一些。如果你跟孩子说“不好说”、“都挺好”这样模棱两可的话会让孩子无法听懂。

叛逆期的孩子尤其不爱听废话

1-3岁,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坎。这些时候,孩子还在叛逆期。不是说孩子在胡闹,只是他拥有自己的坚持。孩子得不到爸爸妈妈的注视后就会变得比较固执。

1岁以前的孩子没有语言能力,爸爸妈妈可以经常跟孩子说一些道理,孩子会明白爸爸妈妈在跟自己说什么。而面对1-3岁的孩子,爸爸妈妈讲话的时候就要明确一些。

第一,尽量少说:“我们现在出门好不好?”“这些询问性的话,这种句子只会得到孩子挑衅的、否定的回答。

爸爸妈妈应该这样说:少说不,多说可以选择的东西,说话要简洁明了。比如,不要反复啰嗦说:“你不能把鞋子放在这里那里”,而要这样说:“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鞋架上也可以。”

第二,要少进行道德说教。大人的一些道德标准不适用于孩子,孩子做错事情以后不要上升到道德层面。如果拿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肯定不能接受。

凡事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是合理的

孩子是靠着皮肤和心灵的微妙的感觉在认识这个世界,想法跟我们不一样。因此,孩子所有的情感和情绪,不论是怎样的,都值得被尊重。爸爸妈妈要懂得尊重孩子,而不是嘲笑、冷漠或者粗暴阻拦。

孩子虽然现在还小,但是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如果孩子做出了破坏性行为,爸爸妈妈一定要教育孩子,让孩子用一个合理的渠道来发泄自己的坏情绪。

研究数据表明,除了一少部分孩子(大概10%)因为自己的气质类型,脾气会不太好,40%的孩子其实都属于易养型。有时候其实是爸爸妈妈用错了方法,然后觉得孩子和自己的期待有差距,自己觉得失望。

听不听话,先是孩子自己的事儿;立规矩前,先让孩子知道

孩子3岁之后开始共情,孩子会明白别人的想法跟自己不一样,慢慢地就会想要去和人沟通。同时,3岁以后,孩子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爸爸妈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呵护孩子社会化的最初尝试。

爸爸妈妈带孩子去购物,孩子就开始要买这个买那个,接着爸爸妈妈就会拒绝孩子,引起一场拉锯战,最后对孩子冠之“无理取闹”。

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其实,之前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今天你可以买一件东西。如果爸爸妈妈不提前说,孩子会以为自己想买什么就可以买。最后,父母觉得孩子胡闹、不乖、不听话。其实这里面是沟通出现了问题。

另外,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别看孩子小,一岁以内的孩子会有各种情绪:一岁多的孩子就已经懂得“记仇”;两三岁的孩子会说谎,自尊心也会变得很强。因此,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和孩子进行沟通。

理智面对孩子的叛逆


女儿越来越不听话了。早上让他洗脸,不洗,妈妈快迟到了,不洗脸老师不喜欢你……还是不洗,没时间了,就强迫吧,叛逆的她不情愿的强迫着把脸洗完,示威:“凭什么,我听你的!”有不顺心的事还欺侮比她小的孩子,你责备他几句,他的声音比你的还大,占不着便宜,就大哭一顿。

我女儿今年就要上一年级了,自己对事物有了独特的想法,不愿被父母左右。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喜欢干的事:“我会,我自己来。”比如,他喜欢画画,喜欢听故事,就缠着你:“妈妈,我再画一张吧,再给我讲一个吧,……”对于不喜欢干的事,比如算题,“我想睡觉,我饿了,我喝水,去厕所,……”还挺会找理由,而对这种情况,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我觉得做父母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情感方面,孩子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孩子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爱是基础,这是第一位的。

(2)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需要,他们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渴望能够独立的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孩子的自由被禁止时,孩子就会产生受挫感,自然就会变得“不顺从”,出现对抗的行为,变得叛逆。

(3)孩子虽小,但他们都有一种平等需要,总希望父母把它们当成大人一样看待。“爸爸,你不让我看电视,你为什么看?”“你说脏话干什么?”,孩子的反语就是对我们的鞭策。(4)成就需要。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尤其是服么和老师的认可。这种认可和表扬,往往能够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获得极大的快乐。有时孩子会对我说:“妈妈,今天我帮老师打扫卫生,老实奖了我个小红花,明天我还帮老师干活。”“妈妈,我喜欢弹琴,安咯是说我弹琴真棒。”“妈妈,我喜欢……,老实说我棒,以后你也说我棒吧。”因此我们要经常表扬孩子

再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慎言慎行,树立一个榜样示范。

最后,父母的心态要平,不可操之过急。“难关之理易停,难为之人易厚,难处之事易缓,难成之功易智。”要有宽容的心态,倾听孩子不良情绪的宣泄,变对抗为对话。

最后,给予必要的冷处理,适当惩罚。当孩子由于不当,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者哭闹时,家长要不予理睬,放到一个房间里,给他造成一个人无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等他闹完后,在对孩子说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安慰的话鼓励她以后要改正坏脾气。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教方式不当孩子容易叛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家教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家教不当影响孩子心理 关键词:家教心理影响 导读:一个有问题的青少年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及早的行为矫正和心理干预可以避免一个问题青少年的出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开学才1个多月,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便出现了一...
    2021-12-31 阅读全文
  • 让孩子言听计从的家教方式 让孩子言听计从的家教方式 全神贯注地倾听 我们成年人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更了解状况,更明白事理,所以常会对孩子说“你说的不对”……当一个人的真实感受不断被人否定时,他怎么会不感到困惑和愤怒呢?其实我们成...
    2020-09-29 阅读全文
  • 经典家教方式体验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这几天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孙教授最最经典的家教方式,我决定要付诸实践,检验一下。 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奶奶家吃饭时,一进门第一件事就...
    2020-11-26 阅读全文
  • 几种不当的教育方式要规避 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教育方法要基于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和孩子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要因时、因势、因孩子而设计教育方法。专家认为,以下几点普遍化的不当教育方法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尤其需要规避。 1、在...
    2021-12-08 阅读全文
  • 8个愉快家教方式让孩子健康成长 一、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2020-12-28 阅读全文

关键词:家教心理影响 导读:一个有问题的青少年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及早的行为矫正和心理干预可以避免一个问题青少年的出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开学才1个多月,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便出现了一...

2021-12-31 阅读全文

让孩子言听计从的家教方式 全神贯注地倾听 我们成年人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更了解状况,更明白事理,所以常会对孩子说“你说的不对”……当一个人的真实感受不断被人否定时,他怎么会不感到困惑和愤怒呢?其实我们成...

2020-09-29 阅读全文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这几天这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关于孙教授最最经典的家教方式,我决定要付诸实践,检验一下。 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奶奶家吃饭时,一进门第一件事就...

2020-11-26 阅读全文

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教育方法要基于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和孩子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要因时、因势、因孩子而设计教育方法。专家认为,以下几点普遍化的不当教育方法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尤其需要规避。 1、在...

2021-12-08 阅读全文

一、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2020-12-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