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视点: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

发布时间:2021-04-01 教育孩子笔记 怎样教育孩子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也很难取得成功——

未成年人教育是眼下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想发表点看法,便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发了封电子邮件。朋友很快就回了信,上写“亚裔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下列10条标准,摘编如下:

1、高考得满分;

2、会拉小提琴或弹钢琴,而且要达到能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水平;

3、申请报考20多所高校,并且全都通过录取线;

4、考入全美名校,而且能获得足以支付学费的高额奖学金;

5、有四样嗜好。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第四是喜爱弹钢琴或拉小提琴;

6、喜欢古典音乐,不喜欢“煲电话粥”;(励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7、考取有高额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

8、立志成为一个脑外科专家;

9、与一位亚裔美国医生结婚,儿孙也非常成功;

10、喜欢听父母亲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尤其是他们赤着脚走20多里路去上学的艰苦经历。

看了这10条标准,我不禁哑然失笑。朋友是改革开放后去的美国,他的女儿是在美国上的中小学,现正准备考大学。据朋友讲,这10条标准在同龄的亚裔孩子中流传甚广。不难看出,这些标准很可能就是这些亚裔孩子们编撰的。他们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碰撞磨擦之中,自然会处处把父母亲的谆谆教诲与学校里美国老师教授的观念相对照,因此便有了由这样的对比而产生的一些看法,这10条标准就是这样的产物。标准虽然讲的是旅美亚裔父母亲眼中的好孩子,但它多少也能代表国内父母亲的标准。比如高分数,会弹钢琴,不喜欢“煲电话粥”等,其实也是现在许多中国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做到的。

就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来说,这10条与美国父母的追求或希望有不少差别,究竟孰优孰劣,难下定论。世界上原本就没有绝对完美的教育方式。这10条标准当然也包含了许多积极的东西。但是,旅美亚裔的孩子们为什么要编出这样的标准来呢?肯定是他们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这10条标准没有涉及,而对孩子们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东西,我想这当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快乐了。

这样的标准当然是以成功为目标而设计的,或者说,在许多父母看来,成功是等同于快乐与幸福的。其实,近年来颇受争议的“唯分数论”的症结也在于此,它实质上体现了我们现在的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成功为主导的。

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也很难取得成功。借用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语:“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上周六xx爸爸单位组织义务植树,跟xx一说去植树,xx高兴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说:“耶!终于可以去植树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

我:“宝贝xx,叫上奕斐去,那你们俩会好好团结合作吗?”

xx:“当然会,巧虎里面说过的合作力量大!”

早上9点如约到达目的地--天户峪。下车后看到一片不规则的荒地,xx爸给我们讲解植树的要求:“有白色标记的地方才能挖坑,坑的深度及宽度约50公分,因为种的是香椿树,所以坑不用太大。”

xx和奕斐两人举着一把大铁锹,有模有样的比划着,自行分工很明确:挖坑的,提水的,挖不动了两人一起使劲;两孩子忙的不亦乐乎。虽然动作幅度相当大,但两人干的很卖力,满头大汗,在我和两位小宝贝共同努力下,终于挖好了1个树坑。

可以种树啦,只见xx和奕斐轻轻的把小树苗放进坑里,把树苗扶正后,添上土,再用脚踩实后浇水。为了日后好分辨是自己种的树,又专门搬来小石块围起,两人专心致志的在石块上刻上自己名字,并给小树起名叫“小肉卷”。问其原因,xx说:“因为他爱吃肉。”

希望这次的植树活动让孩子们能真正的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同时也看到两个孩子很好的发挥了互相帮助、团结和作的精神。

育儿经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育儿经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每每听到这首儿歌,我都会有很多感触!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真谛是爱,爱的真谛是给以孩子精神上的温暖、关怀、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幅多彩的画卷,有父母的一路陪伴,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是幸福的!

我们家琨现在已经四周岁了,从呱呱坠地的“无知”到现在的懵懂,父母的陪伴让他倍感温暖、“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中他健康成长、真心的关爱总是能让他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无限精彩!做家长的我们也在琨的快乐成长中感受到了生活带来的无限幸福。

【陪伴滋生快乐】

琨上幼儿园后,尽管有时很忙,但我和琨爸都坚持自己带他。养儿方知父母累,在照顾琨的过程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做父母的不易,也享受着无限美好的童真世界。我会经常陪着琨,并按他的方式同他一起玩耍,完成幼儿园的作业,陪他参加各项活动。

记得有一次幼儿园布置制作“树叶画”。琨放学后,我带着他去采集树叶,在我刚刚要摘树叶的瞬间,琨突然说“树叶不能摘的,它会痛的”。多么纯净的心灵!于是我对他说,“黄的叶子没有关系的,它们马上就要掉到地上睡大觉了”。带着地上捡来的一些落叶,我们兴高采烈地一起制作“幸福的日子”……

今年的“三八节”在幼儿园和琨一起度过,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满心感动。有心的周老师设计了很多活动——对着妈妈唱“我的好妈妈”、给辛苦的妈妈涂护手霜、剥糖给妈妈吃、送给妈妈自己涂的画等。还记得和宝宝的亲子游戏——袋鼠跳,这可为难我了,要把40斤重的琨拉着跳到我腰部夹住!虽然很有难度,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一直鼓励琨使劲跳。为了能得到一颗星,琨也很努力地配合我练习,但是我都不能把琨拉到我腰部。比赛开始了,就在那一瞬间,在同组比赛的小猴组,琨居然跳得几乎最高,双脚稳稳地夹在我腰部!在周老师给琨贴小红星的刹那,他好开心,还说可能是给我吃了糖的缘故,我力气特别大!原来,只要用心和宝宝一起努力,我们就能创造自己的“奇迹”!

在陪伴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蜕变。即使孩子一无所长,家长也要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即使孩子不具备优点和长处,家长也要努力“制造”优点,多鼓励、多表扬。在赏识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赏,当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时,他身上的无限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引导助长快乐】

孩子毕竟是孩子,受多方面影响,有时不注意他们就会“感染”一些不好的习惯,做家长的我们应该有一定的“智慧”,单靠一味地说教是起不到积极效果的。琨到了3岁以后,对于很多事情比较叛逆,比如不肯叫人、吃饭时挑食、生病不肯打针吃药等。我和他爸用了一些小“伎俩”,帮助他改掉了很多的坏习惯。

有一次晚饭时,琨又不肯吃鱼了,总不能让他从小就一直挑食不是?我换了个话题问他,“你的好朋友杨诗琪喜欢吃鱼吗?”,琨回答喜欢。我接着说“那下次请她到我们家来吃饭,妈妈给你们做好吃的鱼好吗?”,琨说好的,还说要把涵涵姐姐他们也请来。我接着说“那宝宝吃吃看这个鱼好不好吃,好吃的话妈妈下次再给你们做哦”。后来琨吃得津津有味,还说周老师说鱼吃了会变得聪明什么的。在后来的饭桌上,我和琨经常会有些smalltalks,比如有次琨的小外公送他的鱼,琨很开心,说怎么那么好吃啊!后来我有时会骗他说是小外公送他的鱼,琨总会觉得特别好吃。是的,带着愉悦的心情吃东西怎么会不好吃呢?

昨天琨爸接琨回家,说琨在幼儿园忙着和旁边的小朋友玩耍,因此画的画一塌糊涂。回家路上琨爸批评了他,琨闷声不响地,好像不开心了。回到家,我问他怎么了,起先他也不回答,后来支支吾吾地说衣服画得不好,所以被老师批评了。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问他会不会画,如果会画的话我们重新画一张?于是,琨坐下来,拿起水彩笔,认真地完成了画。我立刻表扬了他画得很好,还建议他给爸爸去看看,琨爸也说这次画得真棒!接下来我对满心喜悦的琨说,“宝宝都会画的,是不是?下次幼儿园画画时先把画画好,再跟小朋友一起玩好吗?”。琨频频点头,我想我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争取成为孩子的好“哥们儿”,让孩子有了问题都很愿意和你交流;同时也不乏一定的“权威”,增强自身的信服力,让孩子更能听进你的建议。让孩子对你又爱又敬,这样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

【关爱成就快乐】

都说童年如小诗,字字皆纯情。儿童的欢乐无处不在,有时候我们做大人的可能真的无法理解。但只要我们有心,愿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如果能陪着他们一起“疯”,定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上小班以来,琨突然对画画很感兴趣,经常回家后会把幼儿园教的画再画一遍,而且画得有模有样的。有一次晚饭后,琨和涵两个小朋友在阳台上的小黑板上一起画“苹果树”。琨先勾树的轮廓、再画苹果涂苹果、画叶子涂叶子,很有序,还一边说涵的苹果树叶子不应该长在树干上。两个小家伙画完后,还让我帮着写好名字,他们自己写了学号,最后还让琨爸打分。从那以后起,琨就经常拉着我陪他一起画画。每次琨都是随心想到什么画什么,用心去分析他的画,其实那真的也是琨心灵的写照,也可以促进我和他之间的交流。

面对琨不会画却很想画的东西,他喜欢拉着我跟他一起,我画一点他也画一点。虽然他的基调基本跟着我,但是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真的很丰富、也很有想法,琨经常会带给我惊喜。上次画火车,琨学会了先涂外面再里面,这样就不会涂到外面去了,真聪明!而且还说要给它取个名字,也一边学习了火车和train。这种看似幼稚的行为在我们家经常重现,我也很珍惜每一次跟琨“切磋”的机会。

此外,我也一直坚持帮着琨记录生活的点滴快乐:一本本相册中的照片故事,记录了琨成长的精彩瞬间;一条条微博,将琨生活中的小插曲保留,变成珍贵的回忆;网上QQ空间的小天地,我精心地为琨打理,相信有一天作为主人的他会真正进驻这片绵延的土地……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件极其精细的事情,有时候家长一个细小的举动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做家长的我们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引导他们,走近他们的心灵。真正的“教育”实际上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让我们怀着童心,和宝宝一起,向快乐出发!

育儿观念:与孩子一起体验快乐


育儿观念:与孩子一起体验快乐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工活动正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发幼儿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手工制作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形式如:折纸、剪纸、染纸、粘贴等等。手工可以培养孩子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以及耐心,细致的个性,对儿童智力开发非常有好处。家长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余,和孩子一起进行手工粘贴,不仅可以放松自己,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今天我和女儿一起使用废旧布料粘贴制作小房子,女儿初次使用这种废旧布料,看着五颜六色的废旧布料,开心的不得了,所以制作兴趣也很高。在制作前,我们先在网上搜集各种粘贴房子图案,同时也引领女儿鉴赏了通过粘贴能制作出各种各样不同花纹的房子,最后让孩子选一款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粘贴,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制作欲望。活动中我与女儿一对一分工合作,我负责剪,她负责粘贴,在开始粘贴时我作示范,然后手把手教女儿粘贴几次,这样她就自己学会了动手粘贴,在粘贴过程中,孩子粘贴歪了,我帮助孩子指出并矫正,一起动手让我们体验做事的乐趣。瞧!我们做得多认真啊!

房子粘贴好后,看到女儿开心的面孔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家长,平日工作再忙,也要为孩子的教育花点心思了,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是多么的重要呀!特别是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和骄傲的表情时,让我特有满足感,孩子也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而这种自信也会对女儿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育儿心得:从小让孩子体验成功到底有多重要?


八岁的小儿子已经是个游泳健将了,回顾他学游泳的“坎坷”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孩子学习一项技能时需要成功的体验。正是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孩子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从“放弃”到入门

小儿子从小就怕水,记得他几个月大时,我们也“赶时髦”地在家里给他“游泳”。每次我们满头大汗地准备好婴儿游泳池时,他毫不留情地游上几分钟就哇哇大哭。几次下来,我们就缴械投降,放弃了在家游泳的念头。转眼到了四岁,根据哥哥(大儿子)的经验,孩子早学游泳虽然泳姿不甚标准,但是水性极佳。于是,我兴冲冲地带着小儿子去上游泳课。育儿

可是他一点不配合,游泳课上白费功夫,不但没学会游泳,情绪也非常不好。我也只好搁置了这一计划。感觉好,才能学得好。当孩子情绪糟糕的时候,也是需要我们暂停的时候。游泳馆里还有温泉池,桑拿房,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能尽情地享受水中的乐趣。正是这段经历,让小儿子不再惧怕水了。

两年前的夏天,北京异常炎热,游泳是最好的运动。小儿子已经六岁多了,身高也到了一米三,虽然他很不情愿,我还是把他带到了游泳班。教练要求的很严格,泳池不时传出孩子的哭声,一贯散漫的小儿子很不适应。我连忙和教练沟通,请他多多鼓励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小零食,下课时,让教练拿出来作为奖励给孩子们。就这样,15天的课程结束,小儿子还是没有学会蛙泳。不过,他常常把收、翻、蹬、夹的口诀挂在嘴上,我鼓励他在家里当小教练,教我动作。我没有责备他,“为何没学会?”而是又报了一期,决心奉陪到底。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儿子终于学会了蛙泳,而且动作标准、有力。这时,我大大地赞赏他,“你是如何学会游泳的呢?”他说不知道,我连忙帮他总结,“是不是每天都坚持去上课,认真听教练讲解并练习就学会了呢?”他点头。就这样,儿子终于能像一条小鱼一样在水中游来游去。

我又一鼓作气给小儿子报了学习仰泳的提高班,他每天都惦记着去游泳,游泳已经成为他最喜欢的事儿了。从抗拒到爱上游泳,我觉得原因是孩子体验到了成功。当孩子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是成功的体验还是挫败的体验对孩子来说事关重大。孩子从小就需要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感觉会让他在未来更相信自己。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巩固学习的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健全的人。此后,我们周末经常去游泳。第二年暑假,小儿子又学会了自由泳,并考取了深水证,是个不折不扣的游泳好手!

结语

体育技能和音乐技能学习都需要孩子付出时间和努力,父母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更积极,更有效。作为父母,要细心地帮助孩子克服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的学习节奏,并从内心深处相信孩子。只要这样,才能更享受做父母的乐趣。

育儿经验:孩子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育儿经验:孩子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幼儿园正经历着一场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革创新的大变革,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与实施,都有赖于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及教育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幼儿园与家庭为了共同的目标——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表现。在我接触过的家长中,曦曦妈妈的改变最令我感到欣慰。记得在去年的一次早操活动中,妈妈看到曦曦在队伍中没有做操,很生气的走向曦曦动手打他,并大声训斥:“别的小朋友做得多棒,只有你什么都不会……”。此时的曦曦任凭老师怎样鼓励都打不起精神了,看到这令人心酸的一幕,我叫开了这位妈妈,与她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后,并邀请她参加了园里组织的家长知识讲座和学习培训。过了两三个月,我从曦曦妈妈对宝宝的态度发现她在慢慢地转变。我有几次与她谈起孩子,她深刻意识到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赏识教育,赞美中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一味的训斥只能增加孩子的压力打消其积极性,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好处。去年期末,班上组织了家长会,会上家长们交流了育儿心得,讨论了正确的育儿方法,听取了专家点评,曦曦妈妈说到,为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的做法感到羞愧,她反思了自己的做法会让孩子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造成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就会不愿展现自我,变得越来越自卑与不快乐。我很庆幸,曦曦妈妈通过家长学校的一系列活动改变了教育观念,她说,“发现孩子的闪光就应将它无限扩大,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够了,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但绝不能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那样只会给孩子造成不健康心理。”

现在,我看到了很多变化,曦曦脸上多了笑容,会告诉妈妈“今天我的绘画得了三颗星”,“今天我去广播室播音了”,“今天我交了个新朋友”……而妈妈更多的是满足的笑容,竖不完的大拇指和说不完的赞美语言。孩子快乐了、自信了、敢于表现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是呀,孩子快乐了,我们都快乐幸福!

感恩教育,从体验小事做起


说到感恩教育,很多妈妈认为,如今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孩子为完成“作业”帮父母洗一次脚,其余364天依然当定少爷小姐,对父母的辛劳熟视无睹,由此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恐怕很难体会到感恩的深意,要等他大一点再来教育”。

其实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的,小时不懂感恩的人,长大后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很难更改,周围的亲人为他做得再多,也很难再触动他那颗麻木的心。感恩是一切美好情怀的起源,也是人与人和睦交往的准则,也是孩子能从他人的无私帮助和关怀中感受到浓浓幸福的根源。孩子的感恩教育,当然要从小时候抓起。

生日看望接生的医生

从儿子上幼儿园起,每年他的生日都要在酒店操办,他的好朋友全部要请到,蛋糕要订三层的,还要给每个小嘉宾准备抽奖礼物,有一样办不到,或者办得比别的小朋友“寒酸”,儿子就大吵大闹。这一回,我是下定决心不再按他的意思办,我跟他说:妈妈要为你策划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日,介绍一位你的“大恩人”与你认识。儿子一个劲儿追问。大恩人是谁,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没有她,袁小虎就不能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儿子很期待与“大恩人”的见面,与我一起选购了鲜花、贺卡和一只小蛋糕,说要与“大恩人”单独庆祝生日。

儿子生日那一天,我带他去了妇幼保健院,找到了为他接生的医生和护士长,分别献上手绘的贺卡和鲜花,与她们一起吹蜡烛。切分蛋糕。见到了6年前在这里出生的“小毛头”,白衣天使们都很感慨和激动,她们甚至破例带我们去看儿子出生那天的病历记录,去看儿子印在病历上的红脚印。医生阿姨和儿子一同回忆了他出生的艰难历程:因为难产,儿子比预计迟了4小时来到这世界上,结果,那天医生护士到晚上九点都没有吃上晚饭;儿子被抱去吸氧时,因为担心氧气浓度太高,产科年纪最大、经验最丰富的主任,亲自守护孩子度过吸氧的40分钟……这些细节,儿子都听得入神,记得很牢。后来我们经常谈起这个与众不同的生日,儿子说:“我能平安出生,是那么多人努力的结果。妈妈吃了很多苦,医生和护士阿姨也吃了很多苦,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来报答妈妈和医生护士阿姨。”

没有看那血糊糊的分娩录像,孩子也一样感知了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责任和爱,这比要他揣着一个生鸡蛋来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不易,要形象生动得多。

最好的感恩教育,就是由生命教育作为起点,事例中母亲的做法,不仅让孩子理解了亲缘之爱,也理解了非亲缘之爱——医生护士对他的出生的记忆犹新,她们对他的会心微笑、亲切眼神和温暖的抚抱,都让这个孩子学会用感恩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其影响力,远不止生日这一天。

情谊并非能用钱买来

我工作忙,女儿满4个月后基本上是由保姆江嫂带大的,江嫂很宠她,待她如自己的小孙女,每次回乡探亲都要带很多土特产回来。让女儿尝鲜。但随着女儿的长大,不知为什么她对江嫂的态度越来越蛮横,有什么要求,江嫂马上就要满足她,如果江嫂手头正忙着,说“等一会儿,就来!”女儿马上发脾气,说:“我妈妈花钱雇了你,你居然不听我的话?”有一次居然用江嫂带来的新鲜西红柿砸她,江嫂气得眼泪婆娑,心疼地去捡满地乱滚的西红柿。当天,江嫂用砸破的西红柿做了一大锅汤,女儿又不吃,江嫂伤心得要辞工回家。我听了,拥抱安抚了江嫂,并说会尽快让孩子有所转变。

星期六,我开车带着女儿下乡去玩。去蔬菜大棚里玩“采摘游戏”,采摘西红柿、黄瓜等反季蔬菜和草莓等反季水果。大棚里热呼呼的,女儿开始时兴奋得大叫,一刻不停地跑来跑去,小心翼翼地揪下架子上的果实。一会儿,她就热得受不了,也累得不行了,衣服脱到棉毛衫,还热得满脸通红;草莓又栽在地垄上,采摘需要蹲着走,一会儿女儿就累得蹲不动,跪着在地上爬。她一个劲地催我回去,把主人端来的凉开水都喝个精光。我对她说:“知道江奶奶送给你吃的草莓和西红柿是怎么来的吧!你小时候,有一次得了急病。只有江奶奶在家,为了给你治病,江奶奶让江爷爷贱卖了好几百斤西红柿,才凑够钱把你送到医院去。那些西红柿,是江奶奶一家准备过年卖个好价钱的。”“江奶奶为了你,自己的孙子都不带,她好几次伤心地对我说,老爷子要种菜、起菜、卖菜,没个帮手,小孙子只能用布条拴在方桌腿上,好几次都磕破了头呢。”我问女儿:“如果没有江奶奶的无私帮忙,咱们一家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你每天一大早还有八宝粥喝吗?还会有人陪你去游乐园吗?你下雪天生了病,如果正逢爸爸妈妈出差,还会有人背你去医院,背出一身汗来又在观察室里守你一夜吗?”女儿不吭声,惭愧得哭了起来。

感恩比我们地位高、有权势的人,很多人都能做到,而感恩保姆和钟点工,很多父母自身就没有这个意识,更别说教育孩子了。而感恩之心的基础,就是众生平等之心,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要由衷地涌动一股“你解决了我的困境,我感谢你的暖流。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出来的孩子,才不会因条件优越而态度骄横,目中无人。对于多年来带孩子长大的保姆,父母要教育孩子以对长辈的礼节对待。对保姆的任何服务都要由衷说“谢谢”,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只有孩子用一颗平等感恩从小带大自己的阿姨所做的一切,孩子才能养成待人宽厚仁爱的性格,这比什么都重要。

当一天奶奶很辛苦

我的女儿非常挑嘴,经常嫌奶奶烧的菜太淡、太烂,不仅在饭桌上放下筷子“罢吃”,还挑剔说:“奶奶你烧鱼太难吃了,比酒店里的大师傅烧得差远了,比我们幼儿园的厨师伯伯烧得也差远了。”奶奶红着脸,尴尬地搓着手说明儿给宝贝孙女从酒店买盘松鼠桂鱼吃;冬天蔬菜品种少,女儿一坐上饭桌又嚷嚷开了,“奶奶,怎么又是这几样菜啊!你也太没有创新精神了!”全家人都在笑,包括奶奶,都说6岁的孩子就知道“创新精神”,太有才了!我看了颇不是滋味。就说服孩子奶奶交出一天的“伙头军任务”,让我带着去执行小丫头起初知道爱吃什么就能买什么,高兴坏了,不过一会儿她就变得情绪低落:原来。冬天出去买菜,手冻得跟胡萝卜一样;开始捡菜,菜把手指上的热量都带走了,冻得生疼,一面捡菜,一面要呵气取暖……当天吃饭,当孩子的爸爸说菠菜炒菜得有点苦时,女儿的眼泪都下来了,伸出手给她爸爸看,委屈得什么似的。我就让奶奶也摊开手给她看——劳作了一辈子,奶奶的手都变形了,有冻疮的地方都又红又紫。当天晚上,女儿就事出了她的零花钱,要求我去给奶奶买一副乳胶手套和一个暖手宝,当然,她的钱远远不够,但她的这份感恩之心,我们都深觉欣慰。

此后,再也没有听见小丫头对奶奶的做菜口味说三道四。有时,我上灶烧菜,女儿还会跑来提醒我说:“奶奶血压高,牙口又不好,妈妈你要少放盐,烧烂点,好让奶奶多吃点。”

很多父母与祖父母疼儿心切,从不让孩子体味养育他的艰辛,而缺乏“换位体验”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表面说教。等孩子稍大一点(4岁以上),让他(或她)体会一下家中“伙头军”、“洗衣工”、“清洁工”的劳累,是孩子发自肺腑地感恩长辈的基础,也就是说,有意识地让孩子介入家务劳动,甚至当一天“临时家长”,都是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种子的源泉。

感念之情要说出来

我儿子比较粗心又比较腼腆,上小学一年级后没少让老师操心,比如上体育课时玩热了,把校服外套脱掉,就忘了拿回来,班主任老师替他从操场上找回过校服、红领巾、眼镜、铅笔盒,有一次儿子一路玩一路回了家,等吃过晚饭要做作业了,才发现书包不知丢哪儿去了。又是老师满头大汗地送回了他的书包,儿子接过书包一声不吭就写作业去了,倒是我为耽误了老师下班再三说“不好意思”。老师临走前叫来我儿子,说:“老师替你找回了书包,你不谢谢老师呀!”儿子这才蚊子哼一样,说了声“谢谢”。

其实,老师和其他人对儿子的帮助,儿子都记在心上,比如他会回来讲。上完体育课太渴了,又忘了带水壶,到老师那里讨水喝,老师见他热得一头大汗,为了快一点让水晾好给他喝,老师不停地用两个空杯子倒水;儿子考试成绩不好,老师义务给他补课,还买来面包给他垫饥;他上公交车时忘了带月票卡,一位陌生的大姐姐替他刷卡付钱……我问儿子,你有没有马上说“谢谢”?儿子说:“没有啊,我不好意思说。”我说不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感谢的意思憋在心里不说出来,那么帮助你的人就会很寒心,将来。他们帮助人的动力就少了。老师和陌生人无私地帮助你,你及时地说谢谢,对她微笑,那么帮助你的人也会感受到一份由衷的喜悦,与此同时,她们的快乐也会感染你,让你体会到,帮助别人不是一件吃亏的事,而是一件能收获快乐的事。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身边的感恩氛围就变得极其和谐。

专家建议

通过体验来建立孩子对他人情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除此之外,我想说:

父母过多地满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感恩的主要障碍。

父母对待身边的人、事心怀感恩,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孩子具备感恩之心的基础。

随时抓住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等具体事件,和孩子展开平等的探讨,引领孩子体察别人的善意、尊重别人的劳动。

受恩自当感激,施恩却不可图报,这是感恩教育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感恩还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悦纳并珍惜自己的境遇是更高层次的感恩。

育儿心得:让孩子快乐学习


育儿心得:让孩子快乐学习

宝宝出生以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宝宝今年5岁了,现在己经上了幼儿园中班,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自已的思想,情感,爱好,也会经常问"为什么"等一大堆的问题,伴随着他的成长,作为家长希望能给予他幸福的生活,但更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着。记得宝宝小的时候,吃饭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一日三餐,每一餐都要吃很长时间,要么就是不肯张开嘴巴,不肯吃,要么就是满嘴的饭菜不肯下咽到肚子里面去,为了让他快快张嘴吃饭,还要有人在面前想尽一切为法表演节目,一家人围着他团团转。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有点好笑,相信有许多家长也有这样的经历。自么宝宝进了幼儿园之后,养成了吃饭的好习惯,不仅不挑食,而且不要大人去喂饭,有时吃|的时候,他会说这些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可以浪费粮食,而且吃得越多,力气就会越大,个了也会长的很高很高。宝宝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不仅自己学会了穿衣服,会整理玩具,而且还会帮助大人去做家务,所以在家里我们经常会夸赞他,宝宝长大了,真是越来越懂事了,现在许多家长都十分关注对孩了的教育,“不能让自已的孩子输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家长都从幼儿时期开始抓孩子的学习,我曾经也给宝宝在暑假中报了兴趣班,把星期天安排的满满的,记得第一节课时,孩子是又哭又闹的,就是不肯踏进教室门半步。后来兴趣班老师对我说,现在孩子都是一边学一边玩,是不能像教小学学生那样了的,应该多用游戏的方式让他学知识,学道理,培养他的兴趣爱好,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也有自己的世界观,不能以成年人的思想去逼迫他去学这,学那,这样反而会束孩子的想象能力。平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去培养他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样他才会真正的生活的快乐!

育儿观念:让孩子体会如愿以偿的快乐


育儿观念:让孩子体会如愿以偿的快乐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总会有什么东西有时是特别渴望得到和拥有的。那种心愿达成后的快乐绝对是充满着喜悦和幸福。回想起小时候,我曾经非常的渴望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可以骑着它去上学而不用靠双脚去丈量家与学校之间当时感觉非常遥远的距离。。。后来当爸爸把买好的自行车送给我时,我心中的那份狂喜和兴奋是至今都觉得难忘的。

如今的孩子们真的是想要啥就有啥呀,有时即使是人家不想要的东东,家里的亲人们都会强迫地提供给他们,所以,他们完全是生活在丰富的物质中,让我们成年人有时都会心生羡慕。而在感叹的同时,亲有没有想过,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已经能很少能体会到我们童年时代的极大惊喜和那份如愿以偿的快乐感觉?

从我的内心里不希望奇奇长成为一个非常物质的小孩儿。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都不会非常痛快地答应他的每一个哪怕很小的物质请求。现在的玩具种类繁多,如果说买回来了在两三天的热情期过后便置之墙角,即不珍惜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还不如不买。如果是一件他特别喜欢的,却要花时间等待才能拥有的玩具,当他得到后就会更加珍惜和爱护,玩的时间也会长久些。

上周六给奇奇才买了一套小火车玩具,你们知道奇奇盼了有多久吗?那可是从去年盼到现在的说,嘿嘿。在去年的12月份,我带奇奇去超市买书和本,奇奇小朋友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套立体火车轨道,久久的在这款玩具前徘徊不肯离去。我便找借口拒绝了他的请求,答应他等过完春节开学后再买。他并没有哭闹,只是担心怕被别的小朋友给买走了。。我肯定的告诉他说:放心吧,这么好玩的玩具,超市一定不会断货的。他相信了我说的话,在心里也存下了我对他这个承诺。

在后来的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他曾经多次提起他的火车玩具,我都会提醒他没有到买的时间。于是,他便继续兴奋的期盼着,并没有哭闹着要求必须给买回家里来。不过,小家伙也知道我的脾气,我是个信守承诺的妈妈,说过的话和要办的事是轻易不会改变的。

终于,在开学后的几天里,他又开始提起了那套立体小火车。我便微笑地回应他:“好的,儿子,到了该买小火车的时候了,在这个周六要是有时间,妈妈陪你一起去把它买回来吧!”奇奇听后,立马兴奋的跳起来,兴奋地喊叫着:“耶,耶,耶。。。我要买小火车了!我要买小火车了!”就在买小火车前的那天晚上,他连睡觉都一直在兴奋着。

第二天是周六,上午我们便一起去了那家奇奇惦记了好久的超市。当奇奇进了超市里后,拐弯转角地领着我直接就找到了那款玩具火车所摆放的柜台。我看过了后,问他,你确定是这个玩具吗?他肯定地回答我:没错的,妈妈,这就是我想要那款火车玩具!于是,交钱付款,我们只买了这一个“大件”就离开了超市。奇奇终于如愿以偿了。。。

买完了后,他一直自己把那个大盒子拎回了家,中途我想帮他的忙人家都不肯呢。奇奇还不停的对我说:妈妈,我一定会特别懂事的,保证听你的话,因为你给你买了我最喜欢的小火车嘛。我回答说:“好的,那这小火车就做为给奇奇的奖励吧,奖励奇奇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体谅妈妈,理解妈妈,听妈妈的话。”他开心地回答我:“当然了,妈妈,我就知道听你的话的!”哈。。。。

相关推荐

  • 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上周六xx爸爸单位组织义务植树,跟xx一说去植树,xx高兴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说:“耶!终于可以去植树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 我:“宝贝xx,叫上奕斐去,那你们俩会好好团...
    2020-11-18 阅读全文
  • 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很多父母都发现,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会表现出与别人一起分享的行为,如会把玩具给同伴玩。可是孩子到了二、三岁时,这种分享的行为反而会越来越少,甚至不会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许多二、三岁的...
    2020-11-0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教育随笔:让孩子体验“谦让”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谦让”的快乐 “谦让”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抢或其他问题行为时经常对他们说的一个词。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也会说这个词,但却不会这样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指的是别人让自己,这说明孩子们...
    2021-07-09 阅读全文
  • 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快乐与挫折 一、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快乐与挫折 前几天的区域活动中,有些小朋友选择“玩具家”,有些选择玩有声积木,剩下的则是选择玩橡皮泥了。而之前的教育活动中教到了用橡皮泥做棒棒糖,有些小朋友则乘此机会继续操练了起...
    2021-01-25 阅读全文
  • 育儿经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育儿经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每每听到这首儿歌,我都会有很多感触!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
    2020-09-12 阅读全文

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上周六xx爸爸单位组织义务植树,跟xx一说去植树,xx高兴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说:“耶!终于可以去植树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 我:“宝贝xx,叫上奕斐去,那你们俩会好好团...

2020-11-18 阅读全文

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很多父母都发现,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会表现出与别人一起分享的行为,如会把玩具给同伴玩。可是孩子到了二、三岁时,这种分享的行为反而会越来越少,甚至不会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许多二、三岁的...

2020-11-02 阅读全文

让孩子体验“谦让”的快乐 “谦让”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抢或其他问题行为时经常对他们说的一个词。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也会说这个词,但却不会这样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指的是别人让自己,这说明孩子们...

2021-07-09 阅读全文

一、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快乐与挫折 前几天的区域活动中,有些小朋友选择“玩具家”,有些选择玩有声积木,剩下的则是选择玩橡皮泥了。而之前的教育活动中教到了用橡皮泥做棒棒糖,有些小朋友则乘此机会继续操练了起...

2021-01-25 阅读全文

育儿经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每每听到这首儿歌,我都会有很多感触!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

2020-09-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