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认整点找对应时间点
发布时间:2021-03-30 找朋友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找朋友 幼儿园说课稿找朋友首先出示图文卡9点,姜隽很快就辨认出了,接着又拿出图卡,摆成一排,请她辩一辨,认一认,然后从旁边的数字卡片中找出对应的时间点。她一边用手指着,一边嘴里念叨着。很快她认出了6点、7点、10点。将对应的时间点放在图卡下面。但在随即拿出数字卡,请她拨动时针、分针时,在十二点时卡住了。她将时针拨在12上,但是分针的位置一直摇摆不定。一会儿放在3上,一会儿又拨到6上,来回好几次。看着她犹豫的模样,我请她回头在看一看前面摆的图文卡。观察一会后,再拨12点,还是将分针拨在6上面。问她是否确定,她一脸疑惑的看着我。
整个活动下来,可以发现姜隽能基本辨认出整点时间,且在找对应点时也能找对,说明她对钟面图卡与图文卡、数字卡的对应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面对12点时,出现了犹豫,说明她对时针、分针所表示的意义还不够明确。
调整策略:wWW.YjS21.cOM
在找对应时间点时,可引导她了解时针、分针所表示的意义。在比对的时候,引导幼儿读一读“现在是几点。”加深印象,帮助理解。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我班的点名时间
在这短短的点名时间里,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幼儿之间也相互了解了,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喜好,增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还会发觉这些好时机,好机会,和大家分享。
每天吃过早饭是我班的点名时间,点名就是给幼儿考勤,记录幼儿的出勤率,在以往都是老师叫到谁的名子谁就喊声“到”,老师做好记录,时间长了,幼儿失去兴趣,有时,还乱答“到”,这天,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点名时间做些语言练习,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幼儿的胆量,而且也是幼儿和老师相互了解的好时机,于是,我利用点名时间,每天一个话题,让幼儿讨论。
每天我都会选择幼儿喜欢的话题,如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怎样叫?怎样走?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吃什么菜?有时也会让幼儿自己提出话题,如说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介绍自己家的人,好朋友等。
根据天气或节日讨论一些自己知道的知识。
如老师叫到谁的名字谁就站在幼儿面前大声地和小朋友打生招呼:“嗨,大家好,我是XXX。
我喜欢小白兔,它蹦蹦跳跳的很可爱。
”在活动中,幼儿相互学习,了解,进步很大。
我班新来的幼儿陈新越胆子很小,从不敢在老师面前说话,通过点名游戏,她敢在老师和幼儿面前大声的介绍自己,就连他的妈妈都说她不象以前那样扭扭捏捏了。
我班的郭震羽,咬字不清,发音不准,同过点名游戏,老师纠正他不准的音,他现在发音很准,进步也很大。
在这短短的点名时间里,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幼儿之间也相互了解了,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喜好,增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还会发觉这些好时机,好机会,和大家分享。
给孩子一点儿时间
上午大课间自由活动,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喝奶、也有的在闲聊。我正准备区角活动材料,小萌走过来说:“老师,明宇的奶不见了。”“怎么不见了?明宇放哪儿了?”我转身问,明宇指了指窗台说,“和卢名浩的奶放一块了。”卢名浩前些日子奶奶送他上幼儿园的路上摔伤了胳膊,现在还打着石膏,所以课间操他都不做,自己在活动室里,“明浩,你喝奶的时候,这里还有奶吗?”“有两盒。我喝了一盒,那一盒是禄色的。”“明宇你带的什么奶?”我问。“伊利酸酸乳”“老师,和文珊的奶一样。”宏旺检举说;挨着明宇放奶的窗子坐着的文珊趴在桌子上,眼睛却瞅着我,“文珊,你带的什么奶?在哪儿呢?”我走到文珊桌边
,文珊没说话,只是从衣兜里掏出一盒伊利酸酸乳,我拿过来看了看,没什么印证,“明宇的奶就是那样的!”宏旺插口说,文珊平时不太爱说话,但从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文珊你带奶了吗?”文珊还是不说话点点头,看来今天的案子有点棘手。
看其他孩子的奶、水也喝的差不多了,我就与文珊约定,等中午离园时,我问过爸妈后再喝奶,明宇也认同,没有再要奶。孩子们去区角玩了,我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等到美工区角的孩子,完成作品后坐在桌边闲聊时,我忽然发现明宇在喝奶。“明宇,奶找到了?”明宇便喝奶边笑着说:“文珊给我了。”再看看文珊,正在建构区玩的专注呢。
通过这件小事,我想:“如果我们能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处理一些矛盾与纠纷,也许效果会更好。”
多点时间陪陪孩子
今天中午嘉怡的妈妈从外地工作回来,说很久都没有见到孩子了,要来幼儿接孩子回家吃个饭。我带嘉怡妈妈来到我们班小朋友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的玩玩具。嘉怡妈妈起初站在教室外面迫切的寻找着自己的孩子,终于在众多的孩子中发现了嘉怡,这是嘉怡也看到了妈妈,抬头看了几秒钟像是认错了人似的,又把头低下专注的玩手里的玩具。我招呼嘉怡妈妈走进教室,来到嘉怡身边,嘉怡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赶紧跑到妈妈的怀里跟妈妈撒娇,而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似乎不认识妈妈。我怕嘉怡妈妈心里不好受,赶紧跟嘉怡说:“嘉怡,看看这个人谁,是不是妈妈呀,赶紧让妈妈抱抱”嘉怡却摇摇头说不认识这个人。此时我看到嘉怡妈妈的眼中充满了泪水跟我说“跟孩子分开时间太长了”。嘉怡跟妈妈回家了却没有半点高兴的样子。家长为了工作往往将孩子送给爷爷奶奶照看,几周或是几个月来看一次孩子,以至于孩子都父母都陌生了,他们不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甚至妈妈换个发型都认不出来了,在他们的印象中爸爸妈妈就是每个月回家给自己送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的人仅此而已,自己在外拼命的为孩子挣钱,回家却看到孩子对自己如此陌生,哪个做父母的不会难受!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吧,让他们真正体会一下父母亲的温暖,让他们在没有任何缺憾的环境下快乐的成长。
幼教随笔:我班的点名时间
在这短短的点名时间里,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幼儿之间也相互了解了,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喜好,增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还会发觉这些好时机,好机会,和大家分享。
每天吃过早饭是我班的点名时间,点名就是给幼儿考勤,记录幼儿的出勤率,在以往都是老师叫到谁的名子谁就喊声“到”,老师做好记录,时间长了,幼儿失去兴趣,有时,还乱答“到”,这天,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点名时间做些语言练习,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幼儿的胆量,而且也是幼儿和老师相互了解的好时机,于是,我利用点名时间,每天一个话题,让幼儿讨论。
每天我都会选择幼儿喜欢的话题,如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怎样叫?怎样走?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吃什么菜?有时也会让幼儿自己提出话题,如说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介绍自己家的人,好朋友等。根据天气或节日讨论一些自己知道的知识。如老师叫到谁的名字谁就站在幼儿面前大声地和小朋友打生招呼:“嗨,大家好,我是XXX。我喜欢小白兔,它蹦蹦跳跳的很可爱。”在活动中,幼儿相互学习,了解,进步很大。我班新来的幼儿陈新越胆子很小,从不敢在老师面前说话,通过点名游戏,她敢在老师和幼儿面前大声的介绍自己,就连他的妈妈都说她不象以前那样扭扭捏捏了。我班的郭震羽,咬字不清,发音不准,同过点名游戏,老师纠正他不准的音,他现在发音很准,进步也很大。
在这短短的点名时间里,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幼儿之间也相互了解了,老师也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喜好,增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锻炼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机会,在教学中,我还会发觉这些好时机,好机会,和大家分享。
教育笔记:《给孩子一点时间》
教育笔记:《给孩子一点时间》
这个学期,大二班转来了几位新生,刚开始孩子对新环境比较陌生,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也逐渐适应了这个新集体。
有个小女孩她叫xx,她是个安静乖巧的小女孩,胆子很小,说话的声音也小小的。她每天中午吃的饭特别少,盛的饭菜每次都会剩。有一次,爸爸送她来上学时特地跟我说:“王老师,xx中午吃的比较少,少给她盛点饭,她晚上吃的比较多。”所以从那以后,给她盛的也比较少,可是发现她还是吃不完,吃饭吃得特别慢,喜欢发呆。后来跟xx的奶奶沟通过,原来奶奶看她吃饭比较慢,就直接喂孩子,所以导致孩子在幼儿园时不想自己吃饭。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跟xx的家长也沟通了。
在幼儿园吃饭时,每次我都会跟xx说:“老师已经给你盛少了,希望你能把它吃完。”xx点点头。在孩子吃饭时,我也会鼓励她。平时老师会跟xx谈谈心、抱抱她、拉拉她的手,这样做为的是让她不再那么畏惧老师,也拉近老师和她的距离。慢慢的xx不再那么害怕老师了,并且有什么事都会想和老师分享,这让我很欣慰。
当老师遇到胆小、不说话的孩子,不能没有耐心地训斥孩子,更不能对孩子置之不理,而是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爱心,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了解老师,也给老师和孩子更多相处的时间。当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慢慢拉近跟老师的距离,不再会有畏惧心理。总之,用老师的爱心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点时间。
多给孩子一点自由活动时间
今天中班老师请假我带班,课间休息时我感觉天气较好,就让孩子们到园里自由玩耍,孩子们高兴极了!小朋友们又是翻跟头,又是跑又是跳,不断有小朋友摔跤,照样高兴的爬起来继续玩,我虽然提心吊胆,怕出事故,但看见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还是让孩子无拘无束的尽情的玩,尤其是玩玩具时孩子们小脸蛋高兴的像一朵朵花,即使性格内向一点的孩子拉着我的手也是满脸的高兴,孩子们高兴的话语滔滔不绝:老师我给你带糖吃,老师我给你拿大头贴,老师我买雪糕给你吃……我心里酸楚楚的,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伙伴们爬树上墙,下湾摸鱼,冬天滑冰、玩陀螺,大家每次都玩的满头大汗,而且不断有孩子受伤,但是几乎没有谁家大人干涉,孩子们完全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是多么值得怀念啊,再看看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祖辈父辈几代人细心呵护着生怕有一点点的闪失,在幼儿园里即使受小小的一点伤家长也会刨根问底,又加上当前安全第一的教育形式,让老师们每天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工作,根本不敢让孩子自由活动,,殊不知孩子们快乐的天性也在一步步被扼杀。呼吁家长朋友们不要给老师太多的压力,你在给老师降低压力的同时也给予孩子们快乐和自由。
找找孩子身上的优点
在开学之初,我们班举行了一次以《吾家宝贝》为题的家庭征文活动,以寻找孩子的优点为主题,通过点滴小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通过老师在集体面前对幼儿在家的表现或成长中的小事进行有针对性的夸赞,孩子们之间也起到了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作用,效果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惯于寻找、放大孩子的缺点,惯于拿孩子的缺点同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较,常常说别人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这样好,那样好。而自己的孩子,总是"千疮百孔",一无是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关键在于家长们,善不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于家长,我想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其实在在人的心灵深处,天生就渴望成功、渴望被欣赏、被赞扬。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好样的!孩子最忌讳、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家长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不争气。世上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引导者。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关键在于大人们,善不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和老师都是他的引导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孩子的优点,而不是不断发掘他的缺点。我们要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客观、肯定的评价,这是孩子自信心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阳阳是个调皮的孩子,非常好动,一直让我很头疼,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有时打人、骂人、抢小朋友玩具,有时弄小朋友衣服、头发等、我感觉每天在耳朵里都总是听着他的名字。
我尝试很多办法来教育他,谈心说服,严厉批评让他转换角色,体会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我尝试和他的家长多交流,找出原因。
经过几次谈话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谈到孩子家长总是摇头又摇头。
我意识到,原因就在于此。
家庭、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他也对自己放弃了。
一个对自己不报希望,心里没有爱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现呢?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开始关注他,重新了解他。
区域活动结束后,阳阳收拾好玩具后,看到地上有纸屑,拾了起来。
我立刻在他额头上贴了大苹果,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了他维护班级卫生的好行为,让全班小朋友给他鼓掌。
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这样做,还亲切的抱抱他。
早晨,阳阳来园很早,帮助老师整理图书,从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条,还照老师的样子,摆放整齐,很有耐心。
我决定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
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他。
我选他做班级里的小小值日生,负责班里所有的图书的整理发放和保护,他干的可认真了。
而且通过图书的桥梁,与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师正确的看待每个孩子有多重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花朵,所以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现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启蒙教育重任落在了幼儿教师身上。
我们在平时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
作为老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
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