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谁偷走了孩子的笑容和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1-03-25

谁的脚印反思教育笔记。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谁偷走了孩子的笑容和幸福感?”,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一幅非洲国家孩子的集体照,上面的孩子虽然是瘦骨嶙峋,但是个个笑得天真烂漫,然后想到我们国家的孩子,照相时如果不喊一声“茄子”,十有八九是笑不出来的,即使是笑,也显得极为勉强。据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在物质生活上,我们的孩子比起那些贫困国家来不知要强上多少倍,为何,幸福感却如此之低呢?

原因应该是下面几条:

一、中国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来自工作的压力和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使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容易表现出焦虑、烦躁等情绪,受此影响,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父母的溺爱和过度关注往往造成子女缺乏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对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容易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失望感。另外,由于工作压力大或者享乐思想作怪,很多年轻家长对孩子“只生不养”,殊不知对孩子来说拥有再多的好东西,都不如跟父母在一起更加幸福。

二、教师幸福感的缺失会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

如今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空前重视,由此也对教师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这种要求转化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教学压力、职称压力、继续教育压力、竞聘压力等,令教师不堪重负,教师的幸福感也随之一点点消失殆尽。除了家长,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老师了。一个不会笑的老师,潜移默化中会影响一批批所教育过的孩子。www.YJs21.coM

三、社会大环境因素导致孩子压力重重。

目前普遍存在的“马太效应”决定了社会的优质资源向学历高的人群倾斜。因此,不断向更高一级学校冲刺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平民家庭子女最好的选择。孩子们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全部用在了所谓的学习上。课内的不用说,周末、寒暑假有大量的课外辅导班等着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够痛痛快快玩耍的日子少之又少!枯燥单调的学习,让他们的神经麻木,如机器人一般机械性地迎来太阳,送走月亮,早已忘记了快乐为何物!

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座大山的面前,我们的孩子们显得如此弱小、如此无能为力。他们丢失了自己的时间,丢失了自己的空间,也丢失了自己独立的人格。自然,他们的笑容和幸福感也随之荡然无存!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获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要与孩子平等的相处。对方是农民,我就以农民的方式与他交往;对方是大师,我就用大师的心态与他交往;对方是孩子,我们就要用童心和他交往。老师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形成一种朋友的平等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作为一名幼师更应该具备这种心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想法,或许他们还不能和我们沟通,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他们,这样也有助于教学。我们多关心他们一点,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

现在的家长喜欢把孩子的一切都设计好,听不进孩子的建议,尽管有时候他们的观点不对可还是逼孩子去接受,这样孩子就处于一种被迫状态,是没有灵魂的,这无疑是剥夺了孩子的幸福。可是大多数家长却不以为然,说孩子还小不懂的选择,事实上根本没有好好了解孩子的想法就盲目下结论,总认为自己为孩子做的是对的。

目前仍然有很多热爱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怀着满腔的爱却用恨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当他们用伤害孩子方式来解决完问题之后,就会用“恨铁不成钢”的说法来为自己的暴力开脱,其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了许多恨的苦果。《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启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一开始是没有棱角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这张白纸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画上一个方框,从此它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矩形,这时它就不是一张完整的纸了,这就是教育的失败!只有在孩子心境未定格时,才是教育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将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拉成平行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真正想什么,要什么,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才能得到有益发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就比如说小朋友画画得很不错,颜色也涂的非常漂亮,但是每次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都会批评孩子说什么画的不好看呀,跟老师画的一点都不一样之类的话,却从来不会说画得好,你真棒这些话。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变得自卑,从而伤害孩子的心灵。

我很欣赏李老师在对幼儿培训时的方法,她会向孩子们讲述一个故事,是关于长袜子皮皮的,然后她会用语言描述长袜子皮皮的长相,再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当孩子遇到不会画的地方便会求助老师,这时老师再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单独辅导,我想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吧。根据幼儿不同的需要去教幼儿想学的东西,而不是统一教给每一个幼儿同样的东西。但是家长却闹意见了,说把孩子送过来这么久了却没看到孩子学到了什么,而且孩子画出来的画也看不懂,画的都不像。不过李老师想的这个解决方法太令人佩服了,她发给每个家长一张白纸,然后让家长也跟着她一起画了一个小女孩结果画的都一样。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如果老师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先教孩子怎么画,然后再让孩子画,那么孩子发挥的空间就变小了,这是一种思维侵略。所以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而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去启发孩子,引导孩子,激发孩子,让孩子大胆的想象,大胆的表达。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放飞想象,放飞思维。

谁偷走了孩子学英语的好奇心?


随着英语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必需,每个家长都希望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英语神童:一岁能辨别近200个英语单词,二岁能够进行简短的会话,三岁已经可以和英语国家的小朋友沟通,十岁就能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成为家长孩子们心中的典范形象。

然而事实常常不能尽如人意,神童也总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孩子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常常能听见家长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家孩子对数学挺感兴趣,但就不喜欢英语,怎么办?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孩子还挺喜欢,后来难度大了,内容多了,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怎么办?家长们总是疑惑,为什么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总是不能如自己期望地那么大呢?究竟是谁偷走了孩子学英语的好奇心呢?

就家长关心的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首届带孩子上班日发起人、少儿个性化教育专家、爱迪乐教育研究院任珺院长。任院长在少儿英语学习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和经验,他认为:孩子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三个阶段:一是建立自信,自信心是兴趣培养的基础;二是点燃好奇心,好奇心是保持兴趣的持续动力;三是获得持续的成就感,成就感是真实兴趣的保证。

如何培养孩子学英语的自信?

孩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起因于自信心受到伤害,产生畏难抵触情绪,比如:发音不准,怕被笑话不敢说;单词记不住,也没有好方法;基础差,还要跟同学比等等。

建立或重拾自信是培养兴趣的第一步。任院长多年的教学研究表明,建立自信心一定要让孩子“学他能学的,一学就会的”。在爱迪乐学习法中,有这样的自信心培养公式:“i-1”,i=孩子现有知识水平,“-1”表示在刚开始时,学习内容会安排稍低一些,即低起始点的教学。这样,在开始学英语时,就不会有挫折感,容易建立自信。同时,爱迪乐英语教学是完全个别化的,即使同一年级同一成绩的学生安排的学习内容也不尽相同,即按照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特点设计完全吻合的学习内容和进度,这样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跟其他人比,只与自己的进步比”。

如何点燃孩子英语学习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迷人特质,但90%的孩子对英语语言学习没有好奇心,好奇心哪儿去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方式,直接教授孩子规则和口诀,让孩子死记硬背,孩子便慢慢对探知失去兴趣。但爱迪乐学习法独有的发现式教材正好相反,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奇妙的语言规律,比如看似杂乱无章的单词、字母都有很强的规律性,比如发现发音与字母间的关系,即自然拼读法等。举个例子:一个人要到天安门,传统教学就是一个朋友开车把他送到天安门,而爱迪乐发现式教学则是给他一张地图让他自己去天安门,他可以自己选择路线,遇到问题可以寻求帮助。可想而知,后者的记忆非常深刻,通过亲身体验也提升了能力。

如何让孩子获得不可动摇的成就感?

爱迪乐学习方法中遵循“小步快跑”的“i+1”渐进式教学模式。“i”表示孩子现有知识水平,“+1”表示孩子踮踮脚就能够到的知识,孩子的学习难度每次只增加一点点,让孩子学得没有压力,学得扎实,学得更快,就会获得持续的学习成就感。而传统教学是“+10”,“+100”,就会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挫折感,这是学习兴趣培养的大敌。

兴趣培养=自信+好奇心+成就感。在爱迪乐,所有的孩子都会迷上学英语,通过3-4年的英语学习,普通小学生可以达到美国中考(SSAT)水平,中国大学六级的阅读水平。找对正确的学习方法,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神童”!

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一位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

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几乎公认,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他们可从中“悟”出点道理。每一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影响。

在一些富裕国家,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物质条件的优厚并不是与孩子的幸福感觉成正比。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以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最终往往是痛苦的。

“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和家长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你的幸福观决定孩子的幸福感


人什么时候会幸福呢,是跟你自己比较的时候,不管你在什么状态都要肯定自己。定了目标去努力,往往能为了目标而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你就会开始觉得这样的幸福。你的幸福观决定孩子的幸福感!

01、幸福跟家庭环境有关系

在任何一种父母有负面情绪的家庭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孩子,幸福指数一般非常低,因为他从小到大都没有在一种积极的、阳光的心态下长大,所以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检点我们自己。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是有钱状态还是没钱状态,不管是工作顺利状态还是不顺利状态,你首先产生的情绪是对内的还是对外的,是否认外部的还是否认内部的?

首先,任何把原因归到外部的,或者是把任何原因归到自己无能的,这些都是不幸福的来源。而你的幸福观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幸福感。

毫无疑问,我比较幸福,虽然生长在一个农村家庭,我的父母都是积极应对身边一切事情。我很少听到父母去抱怨,他们总是勤劳地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而实际上,在我们整个村子里,我家的生活一直是非常不错的。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一般一个人家是养3头猪,我们家一年养6头猪。虽然当时猪也卖不了几个钱,因为当时要还苏联的债,都运到苏联去了,但是这还是意味着我们家的收入比一般的人家要高出一倍,因为农村当中,唯一能拿去换现金的东西就是猪。粮食是换不了现金的,粮食是国家定额征收。

这种生活状态,让我从小意识到:如果你要变得更好,你就要加倍努力,和外界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经常抱怨社会,抱怨中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我有一些朋友到了美国,也天天抱怨美国。

我可以断定,他们跑到丹麦——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照样会抱怨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所以说,不管你在哪里、受到怎样的熏陶,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心理,提醒自己要阳光起来。

02、幸福是需要经营的

大量的父母用了百分之百的力气在把自己孩子的前途给毁掉,因为他都不知道孩子从小到大应该培养。

我是搞教育的,我发现中国有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问题不幸福。从小到大,孩子没有教育好。其实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是经营一个家庭幸福的过程。

当一个父母发现自己孩子有出息,或者说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的时候,父母的幸福指数立刻就增加了。

引导孩子多读书

很少有父母会引导孩子读书的好奇心,因为他们自己都不读书。读书是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的很重要的一环。3岁开始到10岁,孩子就应该养成的读书习惯。

而现实中很多父母把孩子带到一个世俗的空间,去比较很多不该比较的事情,让孩子养成一些世俗的比较习惯,成绩不如别人自卑,衣服不如别人自卑,长相不如别人自卑。

除了社会因素以外,父母也起了很大作用。如果你结婚生孩子了,你又不会带孩子,那孩子就会变成你的噩梦,想要的幸福也是比较渺茫的。

中国人不幸福的根源不在于不信宗教,中国人不幸福也不是因为没有钱,中国人的平均生活状态,除了一些边远地区的人,还是不错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你没法生存下去的时候,财富和幸福是密切相关的。当你到一定程度之后,幸福已经不和财富正相关了。

我个人感知的幸福是这样:如果给我一个四十平米的房子,只要满足我下面两个条件,我就能幸福地生活。第一个条件是在房间里有一堵墙的书;第二个条件是必须让我每个月能赚两三千块钱,可以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吃一吃喜欢的饭,这个饭绝对不是鲍鱼鱼翅,而是兰州拉面。

我个人有资格告诉大家:你个人的幸福和财富的叠加是没有关系的。到一定程度,你的幸福一定是来自于和财富无关的东西。

否则我的幸福指数应该是很高的,而我的幸福指数不一定比在坐的各位高,甚至还要低一些。我有钱了,但是我没时间;我有钱了,但是我受制于很多外在因素的制约。

03、不和别人比,和自己比

但是想回过来,我还算是比较幸福的。这倒不是因为娶到个好老婆,生了个好孩子,而是我从小到大养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是不去跟别人,尤其是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

我们很多人不幸都来自于什么呢?看见邻居生活的好就不幸福;看到你的同事变成局长,自己还是个处长,你就不幸福;看到边上的人长得比你好,你就想去划两刀;看到同事成绩比你好,你就恨的不得了。这种比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心理上的伤害。

一个人要不要比较呢?要比较,但是最可怕的就是永远和身边的人比,而且比的永远是自己的不足。如果人比出自信来,比出快乐来,那就可以比较。

而中国人永远是比到最后,比出自己的万般不是,比到最后崩溃的状态。所以我下决心,让我在生活当中不和别人攀比。

多和自己比

人什么时候会幸福呢,是跟你自己比较的时候,不管你在什么状态都要肯定自己。定了目标去努力,往往能为了目标而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你就会开始觉得这样的幸福。

你不要管街上的人走多快,永远有人比你走得更快,也永远有人比你走得更慢。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状态下,往前走就好了,说不定慢慢就走到幸福的前面去了。

再以我刚才提到的马云为例。马云进入杭州师范的时候,跟我一样的状态,三年高考,第三年才考上,而我还是考上的北大本科,而他考上的是杭州师范的专科,但是马云进步得比我快。我到了北大,一下子就栽到了深深的自卑中间。

比来比去,从文艺到体育到学校活动到跑步,没有一个同学我能比得过。到大三的时候,我得了肺结核就更加自卑。到了大四的时候,好不容易留到了北大,教了两年书。

大家看《中国合伙人》里的窝囊样儿,就是我当时在北大教书的样子。好在后来慢慢教出来了,慢慢学生喜欢我了,后来才有了自己的生活、爱情和事业。

自信很重要

人自信是很重要的。马云比我厉害多了,马云到了师范学院第一个礼拜,找了一圈没找到比他更难看的,郁闷了两个礼拜。第三个礼拜他就站起来了,他说过一句话:一个男人的成就与他的长相成反比。长得越难看,成就越高。

后来,我反复在百度、Google上找这句话是谁说的,结果百分之一百都是马云说。他自己编出这句话,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他在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必须从专科变成本科,当时是很难的事情;第二个目标,大学四年,必须能当学生会主席;第三个目标,必须把杭州师范大学最美的姑娘娶回家。

你看,我长成这样都不敢定这样的目标。这个例子给大家说明什么概念呢?这个概念就是你得设定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

我后来做新东方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一点,就不断给自己、给新东方设定目标。别人做得多大多小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给自己设定目标、自我肯定,事情慢慢就做起来了。

所以,我们要肯定自己,关注自己个人的成长,关注自己兴趣的提高,关注自己经验的积累,关注自己未来的生命目标,一点一点去努力。

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点:不管你多忙,一定要留一点悠闲的时光给自己的生活,给自己的孩子。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幸福感 


育儿观念:给孩子一点幸福感 

今天朋友的女儿可可到我家来玩,可可今年六岁在某幼儿园读大班,她很喜欢和我聊天,在闲聊中我问她你喜欢你们老师吗,她兴奋的说:我喜欢我们班的李老师,因为她长的漂亮。那老师喜欢你吗?可可一脸失望的说:老师都不喜欢我,因为我不聪明。可可这孩子挻天真活泼的,但是我心里拿她和班级的孩子比起来却实不占什么优势,外表很普通,各方面能力也很一般,虽然不属于那种很调皮的类型,但是也不是那种讨老师喜欢的小孩。我问她你是怎么看出来老师不喜欢你的。可可说:老师喜欢和乖的小朋友讲话,都不怎么理我。

听到这里我思考起来,聪明或长的可爱乖巧的孩子总是更容易得到老师的爱。特别调皮的孩子老师也会对他有一些特别的关怀和照顾。但是对于像可可这样的各种表现都一般的孩子,老师是不是容易忽视呢!

可可说:老师每次我做错事情都要撕掉我的五角星,如果五角星很少,妈妈也会骂我,爸爸也会对我很凶。阿姨我去你们幼儿园去读书好不好。你每天都给我很多五角星,那我就会很开心了。孩子的心愿有时候很简单,他期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赞扬。孩子还那么小,我们不防多给他们一点爱,少一点责怪。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处罚。让孩子多一点幸福感呢!

育儿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很重要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你们好!我是小三班徐伟涵小朋友的妈妈。非常感谢幼儿园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经验和家长学校的学习效果。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培养一个孩子如同浇灌一棵小树苗,需要细心,耐心,爱心。以下是我一些育儿方面的个人观点,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一、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很重要。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都是爸爸妈妈的掌声明珠。爸爸妈妈都会尽最大的力量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所以,就会出现爸爸妈妈忙于挣钱而忽略孩子的情况。一般我们都会认为,给孩子足够好的玩具,足够好的食物,孩子就会幸福。其实并不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大家可能听过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曾经一年左右的时间,为了方便工作我和多多的爸爸住在乍浦,周末回家,当然每次回家都是拎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可每次孩子看到我们回来,眼睛里都有一种腼腆感,感觉对我们很客气,可是大家知道,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知道客气。在他的小眼神里,我读不到孩子应有的幸福。他甚至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于是,我们改变了生活方式,虽然每天要开很久的车回到家,可是我们早上和孩子一起吃早餐,锻炼身体,晚上一起阅读,听孩子讲一些有趣的话,我们找回了一个幸福的孩子。

二、自信成长很关键。

多多喜欢唱歌跳舞,但只在家里人面前,不敢在外人面前表露。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给他报名参加了年画宝宝,临上场前,他紧紧地抱着我的脖子。有几个小朋友出现了怯场的情况,开始苦恼,听到家长说,你不上去?你这个胆小鬼。太丢人了。听到这些话,多多抱得更紧了。于是我告诉他,多多,你要是不想上去,妈妈就去跟主持人说一下,我们在下面看看吧,没有关系的。这时候多多突然说,妈妈,我要上去。说实话我惊呆了!这一次,多多完整地完成了整个表演并且得奖了。从此,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不少,也很愿意参加各类节目,我们也都给予他很大的鼓励。

三、态度决定一切

大家都喜欢和文明礼貌的人做朋友。小孩子也是。孩子的态度从小抓起,长大定是个彬彬有礼的人。绝不允许孩子说脏话,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告诫孩子别人的东西不经允许不许动。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的东西,也不一定属于孩子。徐伟涵经常会把我们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小盒子里,我们常常告诉他,爸爸妈妈的东西是努力得来的,多多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一定可以得到。

四、梦想可以有。

可能是新闻联播看多了。徐伟涵经常会告诉我,妈妈,我长大了要上北京大学,我要当国家主席。我们并没有赤裸裸地问他,你做梦呢或者怎么可能当国家主席啊。我们每次都是笑着和他说,好啊,等多多上北京大学,带爸爸妈妈看天安门好吗?多多当主席了,爸爸妈妈从电视里看你好吗?多多每次都很兴奋地说,当然没问题。然后我们再告诉他,实现梦想是要很努力很努力的。虽说这些梦想听起来甚至有点荒唐,但是我认为有个大胆的梦想也是不错的。

五、阅读开阔孩子的视野。

多多比较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每次给他念他都会瞪着眼睛听,时不时还会问一些问题。我们选的书大部分是绘本,也有故事,和西游记。现在上了小班,他也会自己看,虽然他讲出来的和书里的不太一样,但是我们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自由发挥。

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多多在幼儿园过得很开心。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量多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孩子是最好的投资,相信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

最后,祝各位老师和家长身体健康,孩子们健健康康成长!

家园共育《谁偷走了孩子的笑容和幸福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谁的脚印反思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谁偷走了他的快乐 在一次角色游戏观摩中。 一个小男孩的行踪走进了我的视线,“娃娃大舞台”的售票窗口前孩子们买完票陆陆续续顺着过道往里走。 可小男孩买完票却转身往回走,不顾身后从窗口里探出的“脑袋”的叫喊:“买完票,要进...
    2020-11-14 阅读全文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获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要与孩子平等的相处。对方是农民,我就以农民的方式与他交往;对方是大师,我就用大师的心态...
    2020-09-23 阅读全文
  • 谁偷走了孩子学英语的好奇心? 随着英语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必需,每个家长都希望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英语神童:一岁能辨别近200个英语单词,二岁能够进行简短的会话,三岁已经可以和英语国家的小朋友沟通,十岁就能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成为家...
    2021-06-01 阅读全文
  • 给孩子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亲人的关怀,是朋友亲切的问候,等等很多很多。我们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孩子同样能体会出幸福的味道。 幼儿园的孩子相对较小,情绪不稳定,经常闹着不上幼儿园。虽然上幼儿园闹情绪,但是放学...
    2020-11-27 阅读全文
  • 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在大班的一次教学活动中,老师发给每一个小朋友一张白纸,然后要求孩子们以“我的幸福”为题画一副画。 按常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不可谓不幸福。 想必孩子们能画可画的“幸福”该会多么的多姿多彩。 ...
    2020-11-06 阅读全文

在一次角色游戏观摩中。 一个小男孩的行踪走进了我的视线,“娃娃大舞台”的售票窗口前孩子们买完票陆陆续续顺着过道往里走。 可小男孩买完票却转身往回走,不顾身后从窗口里探出的“脑袋”的叫喊:“买完票,要进...

2020-11-14 阅读全文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获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要与孩子平等的相处。对方是农民,我就以农民的方式与他交往;对方是大师,我就用大师的心态...

2020-09-23 阅读全文

随着英语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必需,每个家长都希望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英语神童:一岁能辨别近200个英语单词,二岁能够进行简短的会话,三岁已经可以和英语国家的小朋友沟通,十岁就能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成为家...

2021-06-01 阅读全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亲人的关怀,是朋友亲切的问候,等等很多很多。我们能体会到幸福的滋味,孩子同样能体会出幸福的味道。 幼儿园的孩子相对较小,情绪不稳定,经常闹着不上幼儿园。虽然上幼儿园闹情绪,但是放学...

2020-11-27 阅读全文

在大班的一次教学活动中,老师发给每一个小朋友一张白纸,然后要求孩子们以“我的幸福”为题画一副画。 按常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不可谓不幸福。 想必孩子们能画可画的“幸福”该会多么的多姿多彩。 ...

2020-11-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