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童年时要玩够,否则长大后可能冷漠缺快乐

发布时间:2021-03-12

幼儿园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童年时要玩够,否则长大后可能冷漠缺快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不让玩,后果会咋样?近期,一次在线调查的结果显示:52。2%的人由于小时候不能玩,上大学或者长大后出现了“反弹”,开始大玩特玩。

孩子从玩中可体验快乐情绪

“真没意思!”这句话从4岁女儿文文嘴里一出,刘女士吓得一愣。“我不快乐。”原来,自从3岁上了幼儿园,文文的“业务”越来越繁忙:从周一到周五,白天上幼儿园,晚上在家练琴、学书法、画画;逢周末,她还要参加英语班、舞蹈班。“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一点玩儿的自由。”“现在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但他们却不快乐,就因为没时间玩。”郑大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副教授许慧说,玩是儿童的天性和需求,“玩耍,不仅能促进孩子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和肢体动作协调,也让孩子很容易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避免厌烦和疲劳等负性情绪。”

如果父母从小限制孩子玩耍,他也许会变得“很乖”,但由于玩的需求没得到满足,缺乏快乐的情绪体验,他的心情往往是抑郁的,这可能导致长大成人后缺乏快乐的情绪反应,出现冷漠、孤独等问题。

孩子在游戏中能学会交往的技能

玩耍,不仅让孩子体验快乐情绪,有助心理健康发育,孩子们还能从中学习社会交往技能。许慧说,儿童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中心”,而游戏则能帮他们去除“自我中心”。在合作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掌握一些与他人交流、沟通等社交技能,以及轮流、分享、交换、互助等社会交往的规则,还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建立相互信任、亲密的同伴关系,有助于社交技能的发展。

“会玩的孩子更适应社会交往,心理也更健康;相反,不少性格内向、孤僻,甚至有交往困难等行为问题的孩子,大多小时候缺玩。”许慧说,如果一个孩子交往技能比较差,就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多疑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如果这些负性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甚至可能导致退缩性人格。

成年之后大玩特玩,看似把童年的缺憾“补”回来了,其实,童年期玩耍中获得的交往技能、快乐情绪体验是很难弥补的。许慧说:“一方面长期的学习压力,可能挫伤孩子的求知欲,导致玩物丧志。另一方面,小时候缺玩,会造成交往技能差,社会交往障碍常让他们不安、焦虑甚至退缩,某些人就可能沉浸于没有竞争、沟通障碍的网络虚拟世界。”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究竟怎样让孩子玩好?专家建议:其一,给孩子充分玩的自由。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4~10岁城市儿童中,51。 6%上有课外学习班或特长班,10~12岁的城市儿童中,“上班”比例达到61。9%。许慧提醒家长,别让太多的兴趣班挤掉孩子玩的时间,否则不仅不利于孩子社交技能的培养,也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逆反心理。

其二,给孩子宽松的玩的空间。只要没有什么危险因素,孩子玩耍时,家长尽量不要干涉他。否则,对孩子保护过度或限制过多,可能抑制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其三,鼓励孩子玩力所能及的游戏,指导进行力所不能及的游戏。小孩从力所能及的游戏中,能获得许多成功体验,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在家长指导下,让孩子进行力所不能及的游戏,能激发想象力、创造力。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也能增近亲子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其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许慧建议家长要给孩子挑选能和他人共玩的玩具,以培养其合作能力和公平竞争意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重视孩子的童年时代教育


作为每一位妈妈,在承担着抚养孩子的义务的同时,还扮演着第一教育者的社会角色。育儿过程中,会给你很多快乐和能量,不过压力可能也是并存的。

童年时代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妈妈身边度过的。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也非常强,因此,对于大人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现在,我们将镜头对准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看看你是妈妈a还是妈妈b呢,到底哪一个是正确之教,能养成孩子良好的品格和素质,应该不言而喻喽!

镜头一: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又犯了“人来疯”的毛病,或是对来人不理不睬。此时,妈妈该怎么做呢?

妈妈a:把孩子叫过来,将他正式地介绍给客人,可以适当夸奖几句,说说宝宝有什么特长等。然后,蹲下来对宝宝说:“妈妈和阿姨说会话,你先自己玩,行吗?”

妈妈b:会对孩子听之任之,以孩子为中心;或是对孩子及其不耐烦地说:“去一边玩去,大人说话别打岔……。”有时候,孩子不听,越说越“上脸”,我的火气一下就来了,使劲往他屁股上拧几把……

镜头二:餐桌上,孩子总是把喜欢吃的都放在自己面前。觉得使用筷子勺子不方便,索性用小手抓。有时候到了吃饭时间,得大人三番几次的叫,要不,就是吃几口,到处溜达……饭后,碗里总留点儿,吃不干净。

妈妈a:从孩子时代学会吃饭的礼仪是很重要的事情。同时,和家人朋友吃饭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下班做好饭后,说着“吃饭喽”,先让宝宝洗干净手,然后让他也参与进来,学着摆摆碗筷,盛饭端菜,宝宝很乐意做这些事哦。之后,全家就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饭桌上,有什么好菜,先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先品尝,饭后吃水果爸爸妈妈也先是拿给老人,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好习惯,不要刻意让他享受什么特殊待遇。可以给孩子先少盛些饭,并告诉他剩饭不是好习惯。

妈妈b:孩子还小嘛,随他去吧,有时候看着他一顿饭吃得挺费劲,吃不到肚子里几口,我索性就喂他了。这孩子就是淘气,边吃边到处跑,吃饭还得哄着!有好吃的全家人多会都是先可着他吃,没办法。马上要上幼儿园了,我还真发愁他自己能吃好饭吗,就怕一顿吃不了几口阿姨就要撤饭桌了,唉!小孩子就是麻烦。

镜头三:双休日带孩子去公园玩,经常会有擦汗擦手的纸,或是矿泉水等饮料瓶。

妈妈a:我一般会说:“我们一起把它丢进垃圾筒里,好吗?那里才是垃圾的家哦!”如果带孩子去郊游,我会提前准备几个塑料袋,第二天游玩时,先把废弃物放进塑料袋,然后一起丢进垃圾筒里。成为习惯后,孩子也照办了。

妈妈b:我随手就扔到地上了。当然,有时候往墙根底下或草丛里不大起眼的地方一扔了事。孩子即使一甩手丢到马路上,我也全当没看见,一次半次的,无所谓。

镜头四:住在高层,孩子经常在家里踢球、拍球,或是做别的,会发出很大的响声,楼下住着老年人。

妈妈a:我会对孩子说:“注意些,小声点儿,楼下住着爷爷奶奶,还在休息呢。如果我们楼上的人弄出很大的响声,你高兴吗?咱们到楼下踢球去,好不?”孩子一般都能听懂,于是就养成轻拿轻放的习惯了。

妈妈b:家里有孩子嘛,他们会理解的。

镜头五:周末的超市里,人很多。妈妈带着孩子排队,孩子嚷着要走,等不及了。

妈妈a:我的脸上始终很平静,轻声对孩子说:“别急,很快就轮到咱们了。你先看看那个台子上放着多少瓶矿泉水啊,数一数……”先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跟孩子讲,做什么事情都讲究秩序,有条不紊地反而快,碰到事情要有耐心等这种遇事的修养。

妈妈b:不停地抱怨:“真烦人,不该这时候来,怎么这么慢!”一脸的不耐烦。

镜头六:带孩子去公园等休闲场所游玩,因宝宝只顾玩得高兴了,往往记不起及时小便。

妈妈a:到公园前或刚到公园,我就提醒孩子要不要先去一下厕所。游玩过程中,路过公厕,我都要问问孩子,提醒他不能随地小便。

妈妈b:儿子常常玩得高兴时,忽然大叫:“妈妈,我要尿尿!”我身手敏捷地将他抱起,直奔不远处的一棵大树,让孩子方便。倘若实在憋不住了,就地解决也是常有的事。

镜头七: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说是个很听话的乖孩子,偶尔还很照顾别的小朋友。可是,一回到家,他突然就变得任性起来,该做的不做,还抱怨大人“讨厌”……人们常叫这样的孩子为“窝里横”。

妈妈a: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就与他聊聊天,做点或说点他高兴的事情,比如捉捉迷藏讲讲笑话什么的。有空还与他的老师多接触,也许有时候老师对于表现好一点的孩子,反而关照的少,没怎么注意,孩子有失落感,那么就与老师多交流,同时有意识地告诉他好孩子回家也是一样,帮妈妈做点事啊什么的。只要有进步,就可以当着他的面在老师面前夸赞他几句,渐渐地孩子也能理解别人的立场和心情了,逐步改掉家里家外“两张皮”的毛病。

妈妈b:孩子这样表现,我很恼火,觉得还是缺少严厉管教:在幼儿园,一定是惧怕老师,回家就跟家长撒娇耍无赖。当他表现不好时,我就吓唬他,我明天就告老师说你在家很不像话,这招有时候挺灵,他立马就默不作声了。

镜头八:在自助餐馆里,孩子面对品种花色丰富的菜肴,很兴奋。

妈妈a:我事先会告诉孩子,吃自助餐的礼仪,讲究每次取菜不可太多,但可多取几次,吃完再取。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浪费的用餐文明习惯。如果可能,我还会讲给他取菜按冷菜—汤—热菜—甜点—水果—冰淇淋的用餐顺序。

妈妈b: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毕竟是孩子,照顾他的情绪是应该的,我怕委屈了孩子,总是大盘小盘地装上佳肴美点,面前的食物堆得很高,常常剩下不少,没办法。

镜头九:孩子学习一些乐器,比如弹钢琴、拉二胡、吹小号什么的,兴之所至,在家不管什么时间,就随心所欲地演奏起来。

妈妈a:我会安排孩子晚上练,双休日的上午和下午可以多练一会儿。我告诉孩子:中午邻居都休息,弹奏会影响别人休息。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做事情要注意不要影响到别人的文明习惯。

妈妈b:孩子只要能抽空练习就是好事,不用顾忌那么多,谁家没孩子呀!

镜头十:带孩子到公共场合(比如看电影、听音乐会、看展览、在火车站或机场候车室里),通常孩子会坐不住,四处乱跑,大喊大叫。

妈妈a:我带他出门之前就对他说清楚,在这样的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否则会影响别人,很不礼貌。还要告诉他如果这次不听话,下次就不带他出门了。但是孩子的天性,决定他可能就安静一会儿,这时我先用眼神制止他,然后对可能被影响到的人说“对不起”,再悄悄地带孩子出去,蹲下来给他讲道理,然后给他一个小玩具让他玩。这一点,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有的家长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合大声打电话等都是不好的行为。

妈妈b: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淘气点也是好事,别人都能理解。

镜头十一:又是一个双休日,孩子不用去幼儿园了,与爸爸妈妈在一起享受一番周末好时光。可是,宝宝晚上因为兴奋,不早睡;早上不早起……

妈妈a:不会因为是双休日而扰乱了正常休息时间,大人孩子应该按时起床和休息。如果懒觉睡过了头,不光会影响出外游玩,还会影响到一天的生活,白天的时间不能加以利用而且白白浪费。妈妈有必要多花点精力,把孩子的生活节奏调理得规律正常,否则晚上熬夜,早上不起,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孩子下周会因为睡不够觉而状态不好。

妈妈b:平时忙忙碌碌的,大人孩子不得休息,好容易捱到双休日,我们一家都要睡个懒觉,早晨往往一觉就睡到10点钟了。因为起得晚,晚上又会睡得晚。可是,每到周一早晨就手忙脚乱的,孩子也好像睡不够的样子,哼哼叽叽不想起,生物钟又得重新调整。

让孩子自由地享受童年时光


让孩子自由地享受童年时光xx爸一高中同学的老婆在一家美国知名的早教公司广州分部上班,在天河区也有他们的早教中心,在几次聚会上都有建议我们,让xx宝也去他们早教中心上上课。说好多好多有钱人家都特别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智慧开发,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花大价——收费越贵的早教中心越人多。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早教中心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既然是美国的知名企业(未求证),又是连锁的,他必然有他的长处。

但是我一直没有答应送孩子去,费用高是一个我考虑的问题,另外我不想过早地让孩子接受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知识。当然我也并没有接受这同学老婆的邀请去试听课,所以对于他们的早教内容与课程不做评价,但如果是让孩子早早学会读、写、画、唱、算,或学习英文听与说,那更加激不起我的兴趣。还有一种先进的早教中心,据说是养成教育,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性格。但孩子的成长自有他的规律,我们大人为什么一定要打破这个规律呢?

有些孩子出牙晚,父母焦虑成分,各种钙片鱼肝油给孩子补充;有些孩子说话晚,父母着急上火,天天训练着孩子,恨不得他一天就能说出流利的语句来;有些孩子走路晚,父母天天拉着孩子练习走路,恨不得他一下子会跑,超过其他的孩子们。其实,有什么关系?你有见过哪个正常的孩子长大了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吗?

孩子的童年其实很短暂,呆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也非常短。1-3岁是完全属于父母,这个时期也是孩子与父母关系亲密与否最重要的时期。我宁愿他与我们更长时间地呆在一起,看着他学会坐,学会爬,学会走再到会跑,带他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他一起玩各种老掉牙的如捉迷藏、找手指等小游戏,带他一起跟所有普通爸爸妈妈一样地读绘本,当然在他淘气的时候也会动肝火闯祸的时候帮他收拾烂摊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无处无在,这种爱在早教中心学不到。更何况,养成好的品性本是父母的责任,怎么能把这种责任推给早教中心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到了夫妻感情深厚,家庭氛围欢快温和,有良好的作息时间,无不良嗜好,礼貌待人,尊敬他人,有同情心,宽容不计较,孝顺老人,爱护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上父母自己学习一些必要的育儿知识,孩子怎么会养成不好的习惯?这样孩子早教也就在无形之中进行了,不花钱,还让父母自身修为大大的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一个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朋友,现在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身家也有千万以上吧。在一次饭桌上他讲起他给儿子选择幼儿园的故事,一共去了四家,去每一家他问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教孩子一些什么呢?”老师回答一些课程“语文,数学,画画,唱歌……”他立马就走,直到最后一家,那老师回答“我们教孩子怎样玩得更开心”,于是他选择了这家幼儿园。我赞成!

情商低的人,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没哭够


上周,一个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还挺典型的:

“我家孩子特别爱哭,一言不合就大哭,每次哭得我实在心烦,该拿一个爱哭的小孩怎么办呢?”

我看到这个问题后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不让孩子哭呢?更进一步说,孩子的哭,是应该被“鼓励”的呀!

你一定觉得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其实之前,在班里,我所充当的,也是一个到处“灭火”的消防员的角色,但看了一本书后,我对以“哭”为代表的负面情绪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今天也来分享给你。

情商低只是结果

根源在于情绪敏感力

这本书的作者,名叫SusanDavid,她在哈佛医学院担任了7年11个月的讲师,并且在耶鲁大学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后。

她所著的这本畅销书,名叫EmotionalAgility(《情绪敏感力》),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彻底改变了我对于“哭”的态度。

先解释一下这个书名,我们都知道,EQ代表一个人的情商,而SusanDavid进一步提出,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叫做EmotionalAgility(情绪敏感力)。

啥意思呢?比如谈恋爱的时候,女朋友跟你说:“我不要!”、“我没有生气!”、“你走!”……的时候,你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她到底要不要?到底有没有生气?你这时到底该不该走?……

下面这组小漫画是我在网上找到的,非常能说明和“情绪敏感力”低的人交往是什么样一种体会。

有时候,在小区里陪孩子散步,总会遇到这样的家长,滔滔不绝地用尽世间所有的华丽辞藻来夸自己家孩子,直到气氛尴尬,旁人都不耐烦开始打岔,此人依旧浑然不知,一遍遍把话题拉回……我们都管这样的人叫做“情商低”或者“没眼力见儿”,但其实按照SusanDavid的观点,情商只是一个结果,究其根本,是这个人的情绪敏感力不足。

情绪敏感力源于

儿时释放感情时父母的态度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人跟人之间在察觉情绪时,是灵敏还是迟钝?Susan给出的解释是,要看小时候需要释放感情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Susan说,大部分的父母看到孩子哭,第一反应都是:怎么让孩子停止哭并迅速变得开心,但这种做法对于孩子情绪敏感力的长期养成,是极其不利的,只是在短时间之内给家长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罢了。

对此我太有感触了,比如在教室里的时候,我就像是一个消防队员,看到哪里孩子开始吵架了,或者有孩子哭了,都会立即冲上去灭火。我的心里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如何让他们快点停止负面情绪”。

这事,我恰好犯了一个很多父母都会犯,却又很难意识到的错误,那就是:我心底里就给“哭”贴上了“不好”的标签,而没有把它和快乐、惊讶、纠结等一视同仁地看成是一种“普通”的情感。就算我嘴上说着“想哭就哭吧,哭完心里就舒服了”之类看似安慰的话,但潜意识却骗不了人,我依然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心理预期——你给我快点变开心;你怎么还不开心;我还能怎么做你才可以恢复平静……

Susan又给我们这种心态,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emotionalhelicoptering(情绪直升机),就是希望某种情绪可以像坐直升机一样飞速地消失。

鼓励孩子哭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面对孩子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我们先举个例子——很多孩子都有不愿意刷牙,一提要刷牙就哭的时候,网上有个妈妈是这么应对的,“哭吧,哭出来舒服一点……”然后小朋友哭了几声,觉得情绪发泄完了,就乖乖地刷牙了。不禁要给她点赞。

这就是非常正确的处理哭的方案:鼓励孩子哭。

父母需要扭转下自己的态度,哭是一种“负面”情感,但它并不是一种“坏”情感,我们没有必要去消灭它。Susan提醒我们,如果我们过多地去介入孩子的情感空间,比如给他们很多建议,或者想要立即去帮忙,会让孩子失去一次自己帮助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他们的情绪敏感度会变得非常低,未来的情商——与己相处和与人沟通上也会受到影响。

四大步骤

帮孩子正面处理负面情绪

我知道,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难,毕竟“我们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啊”,不过还好,如果想在下一代身上做些真正有益的改变,我们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Susan的这本书之所以畅销且广受好评,就因为她不但提出了一个“反传统”的观点,还说出了4个关键步骤,可以帮助家长去培养孩子的情绪敏感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第一步:Feelit

让孩子自主地感受情绪

如果孩子产生了情绪,先别用成人的角度先入为主地判断和介入。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有一些嫉妒心,或者哭得很伤心时,会直接说,“这没什么好嫉妒的,我们家还有好多别的玩具呢”,或者“羞不羞啊,别哭了好不好”。

其实,类似的介入有很多主观的情感在,大人的态度会削弱孩子自己去真实地感受情绪,继而产生压抑或逃避的心理。父母需要做到的,恰好是没有偏见地让孩子自己去体味,无论是开心还是伤心,正面抑或负面。情感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一种内心自然涌出的感受而已,你就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它,接受它,这是培养孩子情绪敏感力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学会和情绪相处,做自己情绪主人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步:Showit

让孩子没有恐惧感地展现情感

让孩子“哭”出来,这在很多父母眼中是不可能的事,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哭什么哭”或者“憋回去”,时间长了,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也会很小心地展现自己的情感,或者会对某些情感产生恐惧。

比如你一直和一个男孩说“男子汉大丈夫,别总哭哭啼啼的”,很可能他貌似变坚强了,真的不哭了,但却导致了另一个坏处,就是他对“哭”这个重要的情感产生了抵触和恐惧感,这其实是非常糟糕的结果。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成长的过程中真的遇到什么事情,他都无法自己选择用“哭”来化解,而是强颜欢笑地忍受着,这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第三步:Labelit

给情感的成因贴标签

以前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去认知不同的感受,那么,就需要给孩子的感情贴上明确的标签。比如在孩子大哭、恢复平静了以后,可以和孩子聊“刚刚你那种大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悲伤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Susan还提出了一个更深入的方法——给孩子情绪的成因贴上更具体的标签。比如同样是看到孩子哭,你需要让孩子更加敏感地理解到哭的背后,其实也在传递着不同的意味,你可以问他,刚刚你哭,是代表压力大?伤心?还是失望?只有细化一种情感的具体成因,孩子才能对于情感有更强的敏感度,未来情商也会更高。

第四步:Watchitgo

重温感情消失的全过程

第四步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也让我再一次发现,成人的功利心真的很重——要是一个孩子最终破涕为笑,我们心里的石头基本也就放下了,觉得大功告成了,但Susan提醒我们,和孩子一起复盘整个情感消失的全过程至关重要。

你可以说,“这就是伤心的滋味,能看得出你现在感觉好多了。你刚刚经历了一个从特别伤心,到有点伤心,最后到伤心消失的全过程,你要知道,一般而言,我们经历相同的事情时,第一次的情感都是最强烈的,如果下一次你再碰到同样的事情,可能就不会这么伤心了。又或许你长大了,可能都不觉得这是一件值得伤心的事情……”这个复盘过程,可以让孩子对于情感的细节有更加具体的认识,从而增加他的情感敏感力。

Susan的著作让我重新看待“哭”,并认识到,成人在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四步法则可以针对任何情绪,不一定只适用于负面的哭泣,对于一些正面的情绪,孩子同样可以这么去感受。

最后,我想说,孩子的哭是值得被鼓励的,我们要利用好这一次机会,让他们对情感更加敏感,而不是着急地就去浇灭我们所认为的不好的情感。只有这样,孩子的情绪敏感力才会提升,他未来的情商才会变得杠杠的,人生也会更加幸福,而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教育期望,不是吗?

把快乐还给童年


家庭超前教育是时下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望子成龙的心态驱使下,许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谓用心良苦:1岁教认字,两岁背唐诗,3岁学外语,4岁练钢琴,5岁学电脑……形形色色的学前技能培训班充斥着幼儿的日程表,孩子心仪的动物园、电影院、儿童乐园无暇光顾了,同龄人彼此之间的玩耍、接触少了。这种无视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一厢情愿地实施“超前智力开发”的做法并不可取,只会过早地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只会扭曲心灵、压抑童真、扰乱孩子身心有序健康地发展。

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智商、情商与幼年期的玩耍量呈同步增长。据此,专家认为,给学龄前儿童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宽松活泼的生活环境,无疑将产生积极的远期效应。尤其是相对没有羁束的游戏和玩耍,更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大脑发育,锻造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和顽强的群体生活能力,大大降低成年期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所以,专家们断言:任意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过度的超前教育无异于给孩子带上了心灵的镣铐,害处多多,得不偿失!

诚然,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们的危机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没有必要把这种竞争过分地提前到学龄前阶段,孩子毕竟还小,其成长、成才更有着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且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唯有根据其身心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和风细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全面培养、一步一个脚印,才不乏“后劲”,才有潜能,才能“可持续发展”;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现实中此类教训不少。

常言道“童心不可侮”,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奉劝大人们在“家庭超前教育”这个问题上,摒弃浮躁心态,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把一个快乐无羁的童年还给孩子。

要聪明 玩拼图


经常做游戏或摆弄某些玩具,宝宝的思维会越来越灵敏。“拼图”游戏就有这样的功效。

玩拼图的好处

玩拼图是一项综合的思维和协调能力训练:孩子先要观察范例上的图形,再用脑想,最后动手挑选出适合的图形块、把它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其眼、脑、手要一齐“动”,哪一个环节也不能“偷懒儿”。

孩子用三四块色块拼出小熊维尼的头,他会有一种成就感,自信由此产生。在宝贝高兴的时候,趁机告诉他每一个色块是维尼头的一部分,而这几块就是几个“部分”,合在一起就拼出了一个完整的头。如此,孩子就不难理解“局部”与“整体”的概念和关系了。

玩拼图的窍门是先找“边”,这样才能拼得又快又准。而由“边缘”往“中间”延伸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孩子学习顺序、秩序的过程。

拼的时候孩子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反复的尝试对他们来说也是抗挫折训练,对提升其耐心、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

挑选拼图的N项注意

材质安全无毒,每一色块边缘要光滑,以防划伤孩子的手。

适合孩子的年龄,宝宝越小,图形块应越少、越大,拼起来相对容易一些;随着宝宝长大,图形块应越多、越少,图案也越复杂。总之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

孩子做家务只是搞着玩 家庭教育缺了啥


“我家孩子做事完全凭心情”、“孩子还小,不用懂太多的家务事”……市妇联妇女儿童培训活动中心调查显示,超七成家庭在孩子的生活技能教育上缺失。昨日,由市妇联妇女儿童培训活动中心组织的我市首个儿童生活实用技能公益训练营开营,40名小朋友学习做清洁、包粽子、做蛋糕。

从训练营第一课上,培训老师发现,孩子们主要存在动手能力差和技能不规范的问题。今后,该中心每月将征集40名6~14岁的儿童,对他们进行免费的家务、烹饪、安全、园艺、烘焙等生活技能培训。

包粽子10个孩子七八个不会

在“小手巧包爱心粽”训练区,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包粽子。一个戴眼镜的男孩不到10分钟就包好了5个粽子。男孩叫刘俊翔,8岁半,是江北区蜀都小学二年级学生。他告诉记者,他要认真学习,端午节好上街卖粽子。刘俊翔包的第一个粽子鼓鼓的,后面包的则越来越小。“我要多包几个回家送给家人。”刘俊翔悄悄地告诉记者,“包多少,就能带多少回家。”

从当天的训练情况看,孩子们主要存在动手能力差和技能不规范两个问题。市妇联妇女儿童培训活动中心培训教师罗文伽告诉记者,比如包粽子,10个小朋友中有七八个没包过,甚至有些年轻家长也不会包,“虽然很多孩子训练后都能包,但上手很慢,这和动手能力较差密切相关”。

“我家孩子做事完全凭心情。”家长李亚玲也说,孩子多数时间不会做事,有时候做一半就不做了,家里也没强行要求。

做清洁刚拖了地又踩上脚印

在“我家亮堂堂”训练区,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如何做清洁。

“倒垃圾时不能拿着撮箕抖,这样很容易把垃圾洒在地上。”老师边示范边说,倒垃圾时要将扫帚压在撮箕上。

在短短20分钟训练时间内,8岁的男孩杨浩然问了不下十个问题。杨浩然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平时喜欢问问题,但很少问家务事的问题,今天的表现让她没想到。

罗文伽说,从现场调查来看,虽然几乎所有小朋友都在家做过家务活,但往往是玩耍。比如扫地,很多小朋友就是随意扫两下,不会正确使用撮箕;再如拖地,很多小朋友往往这边拖了,那边又印上了脚印等。

培训现场,家长何冬妮告诉记者,孩子在家会帮忙洗洗小东西,偶尔也会拖拖地,但感觉并没认真去学做家务,只是搞着玩。还有家长表示,孩子还小,不用懂太多的家务事,以后长大了自然会学着做,现在不用太急。

学烘焙自己做生日蛋糕很开心

在“爱的烘焙师”训练区,老师捧出一个机器猫造型的蛋糕,并领头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原来,当天是营员李海玥小朋友9岁生日。李海玥的心愿是为自己做一个小生日蛋糕。

“开心,开心,非常开心。”李海玥坐在椅子上,荡着双腿,脸上绽放出纯真的笑容,“做蛋糕很好玩,特别是洒酱的时候。”

调查:孩子生活技能教育,超七成家庭缺失

市妇联妇女儿童培训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开展前,中心针对6~14岁儿童生活技能和动手能力情况的调查显示,超七成家庭在孩子的生活技能教育上缺失。该负责人分析,缺失原因,一是家长工作繁忙,没时间对孩子进行技能培训;二是家长重视智力和艺术类学习,忽视技能培训;三是孩子学习要和小朋友进行互动,但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缺少氛围。

声音:应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针对孩子生活技能培训缺失的情况,曾获“全国十大当代孟母”、“全国优秀母亲”称号的邹晓彬表示,认为孩子做事是搞着玩,是家庭教育的误区,应用心呵护孩子做事的热情。

邹晓彬说,劳动教育应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孩子在6~14岁的阶段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他们会对劳动产生兴趣,也很容易引导。

微调查

对孩子承担家务的事,记者采访的12名家长中6人认为,顺其自然,鼓励孩子做家务和家长包办的则各占3人。

顺其自然

家长王剑女儿今年满6岁,他说:“孩子年纪还小,她愿意干的我们也支持,但不愿干的不强求。”王英也认为,有时会让孩子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拖过的地,我经常要返工”。

支持鼓励

“我看过一些教育类书籍,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智力发育。”张斌认为,应积极鼓励孩子做家务。“现在很多大学生什么事都做不来,日子过得稀里糊涂,都是小时候没养成良好习惯。”家长郑江铃也表示,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有帮助。

家长包办

“我小时候就不做家务。”家长汪建军说,现在也基本上不让孩子做家务。“我爸爸说,小孩要以学业为重。”家长龙丹婷告诉记者,做家务很费时间,这些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去学习。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童年时要玩够,否则长大后可能冷漠缺快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句子通用 童年就像一只透明的玻璃碗,盛满了完美的回忆,可望,却难以再触及。童年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你们会写适合怀念童年的句子?请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句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8-24 阅读全文
  • 童年时光有着万千美好的句子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一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童年的我们每天都活力满满。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怀念童年的句子?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童年时光有着万千美好的句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06-11 阅读全文
  • 从小缺父母爱长大易失恋 当你对爱情患得患失时,当你不断要求伴侣的呵护时,会不会想到,这与童年时和母亲的关系相关呢?日前,美国研究人员调查了1500名男女后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会影响他们日后的性格、感情,乃至整个人生。 当你...
    2022-04-02 阅读全文
  • 童年时父母的背影抒情作文范例 说到作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为了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优秀的背影作文应该如何书写呢?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优质作文进行借鉴。那么背影作文应该如何书写你知道吗?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意整理了“童年时父母的背影抒情作文”,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08-25 阅读全文
  • 怀念童年时光的美好句子 童年就像河里的一束束浪花,有水平如镜的平静,有微微泛起的涟漪,也有汹涌澎湃的波涛。怀念童年是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怀念童年的句子?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怀念童年时光的美好句子”,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22-08-23 阅读全文

童年就像一只透明的玻璃碗,盛满了完美的回忆,可望,却难以再触及。童年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你们会写适合怀念童年的句子?请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句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8-24 阅读全文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一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童年的我们每天都活力满满。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怀念童年的句子?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童年时光有着万千美好的句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06-11 阅读全文

当你对爱情患得患失时,当你不断要求伴侣的呵护时,会不会想到,这与童年时和母亲的关系相关呢?日前,美国研究人员调查了1500名男女后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会影响他们日后的性格、感情,乃至整个人生。 当你...

2022-04-02 阅读全文

说到作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为了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优秀的背影作文应该如何书写呢?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优质作文进行借鉴。那么背影作文应该如何书写你知道吗?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意整理了“童年时父母的背影抒情作文”,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08-25 阅读全文

童年就像河里的一束束浪花,有水平如镜的平静,有微微泛起的涟漪,也有汹涌澎湃的波涛。怀念童年是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怀念童年的句子?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怀念童年时光的美好句子”,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22-08-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