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区:同伴间互教互学
发布时间:2021-03-12 教育笔记区角 幼儿园的运动游戏 幼儿园亲子运动游戏 今天的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玩绳圈,由于绳圈在以前也有接触,大家也有一定的经验,所以玩的时候兴趣都很高,再加上本周我们又新投放了许多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绳圈后,大家就更感兴趣了。活动一开始,孩子们都拿着自己喜欢的绳圈玩的很认真,能力弱的孩子玩着以前学过的几种玩法,能力强的孩子就拿着绳圈东抛抛、西拉拉探索着新的玩法,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几分钟后,陆欣悦小朋友拿着绳圈走到一边呆呆地站着。我走过去摸着她的头问:“怎么了?”他轻声地回答:“我不想玩了。”陆欣悦是个性格内向的小朋友,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让她到健康区中玩
,想让大家的激情感染她。“看,大家玩的多开心,你可以找个伙伴一起合作玩。”她不啃声,我就拉着她的手走到中间说:“小朋友,你们可以把圈放在地上围成一个大圈,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玩‘接龙跳’”说着我把手中的两个圈放在地上,有几个小朋友也顺势放了下来,我对地上的绳圈进行了编排,又告诉大家“一个圈双脚跳,两个脚分开跳”,“来,我第一个,陆欣悦第二个,小朋友一个接一个跟在后面吧!”就这样,我带了两圈后孩子们自己开心的玩了起来。
活动进行到一半后,地上的绳圈慢慢变少了,大家又拿着自己的圈三三两两地玩起了新方法,陆欣悦和王莺也用两个圈交叉着拉来拉去的玩着,两人不时的还发出阵阵笑声。我就在旁边观察着孩子们,发现有好的、独特的玩法就走过去说:“你的这个玩法真不错,能教教我吗?”孩子也会很乐意地教我,我也会对一些动作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如:“这样抛可能更好”,“这样子可能手臂更有力”,“放这里可能更合适”等等,等新的玩法确定动作后,我就引导这位小朋友教其他的小朋友,这种同伴间互教互学的方式更受大家欢迎。就这样,活动在探索、创造、教教、学学中快乐的结束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家庭区的哥哥、秋游互帮互助
家庭区的哥哥,在今天的家庭区里权泽旭穿上了扮演爸爸的西装,拿起了一个手机,放进了西装的口袋里,接着从装饰的盒子里找出了一串贝壳项链带着了,这时柯欣菲说:你是爸爸吗?爸爸要带领带的,项链是妈妈戴的。权泽旭说:我不当爸爸,我当哥哥。哥哥是可以戴项链的。接着说:我还需要带一块手表,但是这里(家庭区)没有手表,我用这个(手链)代替吧!你们可不许说这个是女孩子戴的。哥哥是可以戴手表的。因为他要看时间。
秋游互帮互助
中六班凌红
一年一次的秋游时间到了,小朋友兴奋极了,一个个背着小书饣,小书包里面装着自己爱吃的东西,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在大门口排好队。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在蔚斗分园和旁边的小公园。集合完毕,孩子们就跟着教师出发了,在路上,小朋友显得非常兴奋,东看看,西摸摸,我们三个老师在一边关注孩子们是否掉队,是否有安全隐患。
到了目的地,小朋友们首先来到了蔚斗分园,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第一个教室,然后在大门前拍了集体照,回来之后就直奔小公园,到了公园的一角,小朋友转围成了一圈,将事先准备好的报纸垫在地上,然后坐下拿起自己的小书包就开始吃起来了,小朋友们都拿着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时不时的就有一个小朋友来请我帮忙说打不开包装纸,这时另一个小朋友过来说:“阿姨,我会打开的。”于是就拿起另一个小朋友的东西帮他打开了,并且还教他如何打开的诀窍。这样大家都可以互帮互助非常开心。
区角活动案例反思师幼互动
导读:教师以极大的耐心和欣赏的态度来观察幼儿的言行。当幼儿并没有选择筛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离混合物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观察等待,幼儿在满足了一时的新鲜感后便通过观察“工具”发现了筛子,并用它进行尝试。
“神奇的筛子”是我在科学区指导幼儿探索的系列案例。在这一个活动中我选取了几个阶段的指导片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记录。这则案例体现了我在指导区角活动时的一些观点与做法,同时,在记录与反思的过程中,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活动背景:
最近几次区角活动由于缺乏新材料的投入,幼儿对科学区的兴趣逐渐减退。正在我努力思索、寻找新的探索点时,一个偶然的事件给我们的活动注入了新的“血液”:幼儿在搬运自然角物品时不小心将一些种子和干果混在了一起,大家纷纷讨论、尝试分离的方法:“呀,怎么办?”“快捡起来。”“用扫帚扫一扫要快。”“老师,怎么样才好呢?”……于是“筛子”的活动就这样产生了。
二、片断描述与简析
片断:
区角活动的时间到了,在巡视一圈后我将注意力转到今天活动的重点——科学区。南南和涵琦已发现了今天的新材料:黄豆和沙的混合物、筛子、勺子、筷子等,他们正饶有兴趣的在研究,但又不知所措。于是我轻轻的进入,告诉他们:我不小心把黄豆和沙混在了一起,你们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好吗?他们一听来了劲,开始有目的的想办法,涵琦用勺子,城城用筷子一粒粒夹。这样速度很慢,但他们却很投入。我几次想上去提醒他们可以用筛子试试,但都忍住了。
过了一会儿,南南开始去翻看其它的工具。他发现了筛子,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用筛子去舀黄豆和沙,沙从筛子的孔中漏了出来,南南对这个发现很惊喜,马上告诉涵琦,于是涵琦也开始用筛子操作。
我静静的看着他们,由于第一次操作,他们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几次下来,沙撒了一地。我还是静静的观察着,连续多次后,涵琦可能从“分”的新鲜感中慢慢转移到寻找合适的方法中,开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筛子中,但在移动筛子时还是把沙漏到了桌上。我真想去帮助他,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就在这时,涵琦找到了好办法:他用一个小脸盆接在筛子的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筛子中,这一次总算没把沙弄到桌上。涵琦继续在全神贯注的操作,南南看到他的好方法后也开始模仿。我微笑着走开了。
简析:教师以极大的耐心和欣赏的态度来观察幼儿的言行。当幼儿并没有选择筛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离混合物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观察等待,幼儿在满足了一时的新鲜感后便通过观察“工具”发现了筛子,并用它进行尝试。这是幼儿自己的发现,对于他的影响是不同一般的,更重要的是能养成他良好的、积极的探索习惯。
教育随笔:家园互动共同成长
为了让家长们真实、全面、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状态,也为了更好的促进家园共育,近日,我园中、小班年级组共九个班,依次对家长进行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快乐的童真世界,感受多元、精彩的美妙时光。
活动以“参与晨间活动、集中座谈、早操观摩、亲子互动”等形式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在园的半日生活现状。各班老师在活动前一天便通过家长群发布“半日活动流程及注意事宜”,家长有意识的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不干扰幼儿日常活动的同时,亲临体验孩子的半日生活。语言活动“大跳龙”、“小熊不刷牙”、“樱桃雨”等,教师借用唯美的多媒体画面,通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爱阅读,感受绘本的童趣与寓意,为家长传递了一种新型阅读的理念。科学活动“图形宝宝”、“送礼物”等,幼儿在情境中快乐游戏,游戏中感受数的概念、巩固对图形的认知。艺术领域的“我的身体会说话”、“小鱼找朋友”、“蔬菜印画”等,家长陪同幼儿随节奏舞蹈、用蔬菜作画,感受童真童趣的艺术氛围。健康活动“欢乐大球”,家长与幼儿一同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围球、踢球,配合默契,气氛热烈。综合活动“送大乌龟回家”,教师设置故事情境,既有听口令做动作的规则意识培养,也有动脑筋送乌龟回家的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示幼团队的相互协作。大家都深切地体会到,幼儿园和家庭只有成为合作型的伙伴,才能让一颗颗幼苗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班内济云小朋友是个特殊的孩子,智力发育的慢,七岁的年龄,智力年龄只有三岁,在集体中各方面都跟不上节奏,需要别人照顾,老师也对他特别照顾,平时总跟其他孩子说,让他们多照顾,久而久之,孩子们都形成了习惯,都乐意帮助他,没人欺负他,让我对这帮孩子刮目相看。
还记得今年我们作为大班搬到了楼上,济云小朋友不敢下楼梯,鲲鹏小朋友便去帮忙,手拉手,跟他慢慢的下,很顺利的下来了,后来济云小朋友每次下楼梯都会有小朋友拉着手,今天这个明天那个,从没一次落下过。
济云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弱,但并不妨碍他开心的生活,因为有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帮忙照顾他,床单乱了,晓曼帮他整整,衣服永慧帮他穿,馒头孟一给他带过去……很多很多,小朋友们都很照顾他,让济云在园里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乐,更在慢慢的进步,有次我听到济云竟在背儿歌,让我激动了很久。
小朋友们互帮互助让我很感动,也很受触动,希望宝贝们把这个好品质持续下去,个个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宝宝,宝贝们加油!
2020让孩子从小学会互帮互助
午睡起床,孩子们穿好衣服很快的来到教室里,午睡过后的教室显得比平时更加的安静,孩子们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解脱”出来……。
这时大部分的孩子都已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可是无意中发现晓翟在帮蕾蕾穿衣服,蕾蕾这学期是我们班新添来的小朋友,平时不怎么善于用普通话跟小朋友交流,在班级里可以说是没什么“朋友”…晓翟是蕾蕾的“同桌”,现在不通过老师在一边帮助蕾蕾翻衣服,出乎了我的意料。在中班孩子没有老师的提醒绝大部分孩子还没有能够有意识的去请旁边的朋友帮忙。可是现在……我很好奇?—最终询问出结果,原来是……晓翟说:“蕾蕾今天用普通话跟我说话了
,她让我帮忙”。听了晓翟的话我感觉到由衷的高兴,一向不爱言笑、不交流的蕾蕾终于能够在今天跟小朋友跨出第一步,能主动请别人帮忙了……!!
孩子之间也有纯真的交流,让孩子从小学会互帮互助,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更好的“造就”了一位小姑娘…通过我们的爱和努力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姑娘会越来越大胆,会习惯用普通话讲述……!!!
中班教养随笔:区角活动案例反思师幼互动
导读:教师以极大的耐心和欣赏的态度来观察幼儿的言行。当幼儿并没有选择筛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离混合物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观察等待,幼儿在满足了一时的新鲜感后便通过观察“工具”发现了筛子,并用它进行尝试。
“神奇的筛子”是我在科学区指导幼儿探索的系列案例。在这一个活动中我选取了几个阶段的指导片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记录。这则案例体现了我在指导区角活动时的一些观点与做法,同时,在记录与反思的过程中,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活动背景:
最近几次区角活动由于缺乏新材料的投入,幼儿对科学区的兴趣逐渐减退。正在我努力思索、寻找新的探索点时,一个偶然的事件给我们的活动注入了新的“血液”:幼儿在搬运自然角物品时不小心将一些种子和干果混在了一起,大家纷纷讨论、尝试分离的方法:“呀,怎么办?”“快捡起来。”“用扫帚扫一扫要快。”“老师,怎么样才好呢?”……于是“筛子”的活动就这样产生了。
二、片断描述与简析
片断:
区角活动的时间到了,在巡视一圈后我将注意力转到今天活动的重点——科学区。南南和涵琦已发现了今天的新材料:黄豆和沙的混合物、筛子、勺子、筷子等,他们正饶有兴趣的在研究,但又不知所措。于是我轻轻的进入,告诉他们:我不小心把黄豆和沙混在了一起,你们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好吗?他们一听来了劲,开始有目的的想办法,涵琦用勺子,城城用筷子一粒粒夹。这样速度很慢,但他们却很投入。我几次想上去提醒他们可以用筛子试试,但都忍住了。
过了一会儿,南南开始去翻看其它的工具。他发现了筛子,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用筛子去舀黄豆和沙,沙从筛子的孔中漏了出来,南南对这个发现很惊喜,马上告诉涵琦,于是涵琦也开始用筛子操作。
我静静的看着他们,由于第一次操作,他们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好,几次下来,沙撒了一地。我还是静静的观察着,连续多次后,涵琦可能从“分”的新鲜感中慢慢转移到寻找合适的方法中,开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筛子中,但在移动筛子时还是把沙漏到了桌上。我真想去帮助他,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就在这时,涵琦找到了好办法:他用一个小脸盆接在筛子的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筛子中,这一次总算没把沙弄到桌上。涵琦继续在全神贯注的操作,南南看到他的好方法后也开始模仿。我微笑着走开了。
简析:教师以极大的耐心和欣赏的态度来观察幼儿的言行。当幼儿并没有选择筛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下下分离混合物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去提醒,而是耐心的观察等待,幼儿在满足了一时的新鲜感后便通过观察“工具”发现了筛子,并用它进行尝试。这是幼儿自己的发现,对于他的影响是不同一般的,更重要的是能养成他良好的、积极的探索习惯。
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要主动帮助小伙伴。
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韩一萌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耿婧涵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耿奥林说:“哎呀,那么娇气呀!”耿婧涵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把韩一萌送到卫生室,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韩一萌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说:“孩子们,韩一萌没事,她喘岔气了。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知道关心同伴了。
”并着重表扬了耿婧涵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
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教育笔记:《我们是互相尊重的小伙伴》
教育笔记:《我们是互相尊重的小伙伴》
我们班的瑞龙小朋友经常把自己的玩具带到班里与小朋友们分享。小朋友们总是因为玩玩具的时间分配问题产生分歧,瑞龙就想了一个游戏规则:两位小朋友玩猜拳“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先玩,由他规定什么时候结束,再换下一个小朋友。
这办法刚开始实施时,小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没玩多久一位小朋友刚开始玩,吴瑞龙就立马喊停,让下一位小朋友玩。这位小朋友也一样,还没开始玩,瑞龙又喊停了。小朋友们都不过瘾,想要多玩一会。吴瑞龙说“你们啊,都要当我的臣民,必须要听我的话,才可以玩到我的玩具。”接着,吴瑞龙抱起自己的玩具对着小朋友说:“来,你趴在地上,我当王。我当完了,就让你玩我玩具。“”虽然有的小朋友有点儿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
我把瑞龙喊过来说:“老师觉得你爱分享玩具,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是平等的,你不可以要求任何一个小朋友做他们不喜欢的事。如果小朋友们都想和你一起玩你的玩具,你也愿意一起分享,可以让所有小朋友一起来想一个大家都可以玩到玩具的办法,比如说分成水果队、动物队,用猜拳“石头、剪刀、布”看看哪组先玩,或者看哪些小朋友今天在课上表现得很棒就让他玩一会。你觉得呢?可能会比你刚才的办法更有意思!”瑞龙点了点头告诉我,他又想到了一个很棒的规则:他把要玩玩具的小朋友分成了男生、女生队,哪一组之前的玩具游戏玩的好,就先来玩玩具;或者哪一组能更安静不吵闹,就先玩。
现在我们班里带玩具的小朋友更多了,大家都采用了瑞龙的办法,有秩序地玩耍。瑞龙还做起了玩具游戏的小监督员呢。
我们鼓励小朋友们分享玩具。小伙伴们都是平等的,只有互相尊重才能一起快乐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