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张德芬: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2-26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什么。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张德芬: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我出去演讲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忧心忡忡的家长,看到我的书中描述我们每个人小时候是如何地被制约、被压抑,而祸害一生,因此都会问:我们怎么样帮助孩子让他不要从小遭受那么多的创伤?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把你自己修好,孩子就没问题啦!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全心接纳,如此而已。可是,哪个父母不觉得对面的柱子长得比咱们家孩子高,跑得也快,隔壁的薇薇比咱们家女儿聪明,你看你班上的王大头,每次都考一百分,王叔叔的婶婶的表姨的小姑的女儿,拿了什么什么竞赛第一名。哪个父母不曾管教自己的孩子:你看你,手这么脏还抓东西吃,一点卫生观念都没有。你看你,一点小事就哭,哪像个男孩子。

从小,在这种「轰炸」之下,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不够好。而这个「不够好」和「不配得」的情结,就是造成我们大半辈子无法真正快乐的主因。因为我下意识觉得不够好,所以容不得别人说我。因为我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不如所有人,因此我必须强出头,在各方面都要有所表现,来安慰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得,所以很多事情我不会去争取,或是不自觉地破坏快到手的成功或是快乐。

有一天早上,我难得跟孩子们一起用早餐(平时是练瑜伽啦,不是赖床--你看,怕你们觉得我不够好,所以要解释,呵呵!)。我注意到我和女儿开始吃了很久,我十二岁的儿子还是在楼上他的房间里东摸摸西搞搞。那天心情不佳,意识层次较低,负面情绪较多,怎么看他就是不顺眼。催了他好几次,总算姗姗来迟,我很不高兴地开始数落他。「你看看,你动作这么慢!早上起来在楼上摸那么久,我应该送你回台湾去当兵,把你训练得动作快一点!」孩子听了我的数落,感受到我对他的不满,开始很不高兴的反驳我,「哪有慢,今天要穿制服,还要打领带,很复杂耶!」我还是很不高兴地抱怨,一直唠唠叨叨不休。这时,我有了一些觉察,看到自己在试图让猫学狗叫,而且还振振有辞的为自己辩护。

其实,我儿子就是一个动作不利索的人,这是事实。不过,显然并没有误事,至少每天早上我虽然没有陪他们吃早餐,但是他们都准时赶上校车上学了。问题在哪里?在那个看不惯别人动作慢的人,就是我,也是他的母亲。利用自己是母亲的身份掩护,尽量投射自己的负面东西在孩子的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借由「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但是,却伤害了孩子的心。那天早上,我就听到我儿子大声叱责他的妹妹,让她赶快出门,语气充满了不耐烦和怒气。惹得我又不高兴,感觉很毛躁,也很想出言阻止他。但是,我立刻又察觉到:这是谁教他的?谁以身作则地教他对人不耐烦和愤怒时如何表达?谁让他一大早就怒气冲冲的出门?因此一念之转后,那一刻,我体会到的是一个惭悔的母亲的感受。

也许你会说,孩子总有做不对的时候,教总得教吧?当然。孩子绝对需要界限,否则他们会非常迷失的,而且感觉不被爱。但是,重点在于管教时的态度。如果,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没有触动你自己内在的旧伤或是情结的话,你管教他的态度和品质是截然不同的。不是吗?

我以前很重视孩子的睡眠。规定他们九点一定要上床睡觉,这是我的「规矩」。因为我觉得他们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找一堆麻烦,所以,每次看他们很晚还不睡的时候,我就会抓狂。有一次,我儿子晚上十点半跑到我房里来,说他睡不着。要是以前,我就会很生气的叱责他,要他赶快回房睡觉。但是,学了拜伦凯蒂一念之转之后,我看到了我的思想,然后我问:为什么生气?

答:因为睡不够就会生病。

问:真的吗?

答:嗯,不一定啦。

问: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妈妈?

答:是一个忧心忡忡,而且看到孩子这么晚跑来我房里时,就会抓狂的母亲。

问:没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又会如何?

答:我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心平气和。

问:所以,你看得出来,你的抓狂生气,和孩子的行为没有关系。让你生气的是你的思想,它夺走了你的平安,和做母亲的爱心。

当我看到这个,我就能放下我的「故事」(孩子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很麻烦--这是真的吗?),而以平常心的眼光看着十点半跑来我房里的儿子。他是那么的英俊,长得非常像我,嘴巴嘟嘟的,因为睡不着而感到沮丧。我开心的拥他入怀,让他睡在我旁边,安慰他。过一会儿,我柔声地问他:妈妈陪你回房睡好吗?他点点头,我就高高兴兴地(他也是很受安慰地)送他回房间。

所以,我说了,把自己修好就好了。只要不把孩子当成我们的「投射板」,孩子多半就会有个快乐的童年。以下和大家分享我翻译的《新世界》第四章的一小段,谈到了父母的心理模式,真的很妙!这本由《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写的书,将于五月份在中国上市。在此让大家先睹为快精彩片段。

为人父母:角色还是功能?

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很多成人都会开始扮演角色。他们使用一些孩子气的字句和语调,以高姿态和孩子说话,并不对孩子平等视之。你暂时比孩子知道的多或是你比较高大的事实,并不意味孩子就与你不平等。大多数的成人,一生当中,总会有一段时间是身为父母的,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角色。而最重要的问题是:你是否能够胜任父母这个角色,而且,游刃有余,但是又不与这个功能认同,也就是,不让它成为你所扮演的一个角色?父母功能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要照顾孩子的需要,防止孩子受到危害,以及有时要告诉孩子何者该为、何者不为。

然而,当身为父母变成为了一种身份认同的时候,而你的自我感可能全部或是大部分都是从它而来的话,做父母的功能很容易就会被过度的强调,夸大,而且控制了你。你对孩子的付出,可能超过他们所需,因此宠坏了他们;防止他们受到危害的动机,也可能会变成过度保护,并且妨碍了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和尝试不同事物的需要。告诉孩子何者该为、何者不为,最后可能会演变成控制、压抑。

尤有甚者,由角色扮演而导致的身份认同,可能在对那些特定功能的需要都早已过时之后,还继续存留。甚至当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了,父母还是无法放下身为父母的角色。他们无法放下被孩子需要的那种心理需求。即使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四十岁了,父母还是没有办法放下这种观念:「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他们还是强迫性地扮演父母的角色,所以父母孩子之间就不会有真诚的关系。

父母靠这个角色来定义自己,所以当他们不能再扮演父母的时候,他们下意识地害怕失去身份认同。如果,想要控制或是影响已经成人的孩子的行为意图受到了阻碍(通常都会),他们会开始批评或贬抑,或是让孩子感到愧疚,这都是无意识地试图保有他们的角色,他们的身份认同。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关心孩子(他们也自认为如此),但是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能否保有自己所认同的角色身份。所有小我的动机都是为了加强自我以及维护自我利益,而有时候它伪装得太好了,即使是小我在运作的这个人本身都没有觉察到。

一个认同于父母角色的母亲或父亲,有时也会尝试经由他们的孩子来让自己更圆满。小我为了填补自我的空虚匮乏,因而,需要去操控别人,孩子这时就会首当其冲。如果操控孩子的冲动之后的那些无意识的假设和动机,大部分都被带到意识层面并且公诸于世的话,可能八九不离十是这样的:「我要你达到我不曾达到的成就;我要你在这个世界上扬眉吐气,所以我也可以借由你而扬名立万。不要让我失望。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我对你的不认可就是要让你感到愧疚而且不舒服,所以你才会遵照我的意愿行事。我当然知道什么对你是最好的,这点勿庸置疑。我爱你,而且也会一直爱你,只要是你所做的事,都是我认为对你有益的事情。」

当你把这种无意识的动机带到意识层面时,你很快就可以看出它们是多么的可笑。在这些动机之后的小我此刻无所盾形,而且它的功能失调也显露无遗。有些和我咨商的父母会突然发现,「我的天哪,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吗?」一旦你看到你正在做或是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事情时,你也可以看出它的徒劳无功,而那个无意识的模式就自动会结束。觉知就是最好的转化媒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吃、穿、用、玩方面的吗?不是。

是知识吗?也不是。今天的孩子已经学到了许多以前需要到小学才能学的东西。那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呢?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尊重,来自父母的真爱。

要知道娇惯、溺爱或“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孩子都不是爱孩子的表现,只有从心底里尊重孩子才是对孩子的真爱。孩子的自尊心就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爸爸妈妈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保护他的眼睛一样。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孩子呢?在此,笔者介绍几个便于你灵活运用的小招数。

第一招:倾听孩子的诉说

3岁前的宝宝特别依恋父母,因此,年轻父母应该每天花一点时间听听宝宝的诉说、提问,并为宝宝念儿歌,讲故事。也许只要花30分钟,父母自己也可以轻松一下,就能给宝宝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1至2岁的宝宝也许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能够真正学会倾听,多鼓励宝宝大胆地说话,既能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亲子关系,使宝宝感觉受尊重,以促进宝宝心理健康。

另外,父母要耐心地对待宝宝的每一个问题或要求。认真听取孩子想要告诉自己的事情。在他表达不清时,你可以与他进行充分的目光接触,但不要打断他。

宝宝与你讲话时,你不但要认真倾听,还要注意倾听的方式。不要总是站着,居高临下地说话,这不仅使宝宝感到他有一种压迫感,所以你要尽量弯下腰或蹲下与宝宝说话,与他的眼神交流,这既是一种亲密接触,也是对孩子尊重的具体表现。倾听宝宝的心里话

禁忌用语:

“问这问那,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正忙着呢,问你们老师去!”

“真讨厌,你没看见我正在忙吗?”……

分析:

这一类的语言会使孩子觉得您在“打发”他而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以后可能不愿告诉你他内心的想法。

第二招:冷静对待宝宝的过失

年轻父母可以从宝宝1岁左右起,为宝宝建立一套简单、明了、容易操作的行为规则,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给他一个宽松而具有规则的环境,使他逐渐学会自律。

宝宝如果犯的是同一种错误,这也很正常。正确的做法是:你可以对宝宝说明自己的感受,并以一种关心孩子的口吻表达出来:“当你做某某事时,我感到……”,如“当你把玩具扔到小妹妹床上时我感到很生气,那样做会碰伤她的。”请注意说话的语气和内容,既要让宝宝明白自己错在那里,又要保护他的自尊心。惩罚孩子,也是一门艺术!

禁忌用语:

“你这个坏孩子!”

“我没想到你会干出这样的蠢事,你令我很失望!”

分析:

这样宝宝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他会觉得很难受。有的宝宝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招:珍惜宝宝拥有的玩具与物品

珍惜宝宝的东西,是个极易被人忽视而又对宝宝健康成长有着积极意义的事情。宝宝年龄虽小,但也拥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如玩具、图书、学习用品、衣帽鞋袜、小碗筷、小桌椅、小被子、毛巾、枕头,有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小房间,有钢琴、电子琴、小运动器械等。这些物品无疑都是成人给孩子提供的,但“产权”已属于孩子。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有关物品取放的规则,但不能随意摆布和挪动孩子的物品。有小客人来时,也要经小主人的允许,使用他的玩具或物件。最好的办法是鼓励他自己将玩具给小朋友玩。

有的父母不经孩子允许丢掉宝宝喜欢的小东西,比如小树叶等,这也会使孩子很难过。父母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在孩子眼里往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招:鼓励宝宝发展独立性

你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创造环境让宝宝自己作主。

有时候,不适当的帮助也是一种犯,会伤害他的自尊。小宝宝也需要刺激和挑战,你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当他需要帮助时,你要指导和协助他想办法寻求答案,而不是取而代之。比如在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时,你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碗筷的摆放、日用品的收拾的方式。当宝宝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出现了争执和冲突,你要给宝宝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禁忌用语:

“这件事你干不了。”

分析:

当孩子试图去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如洗衣服、打扫卫生时,千万不要干涉他,如说“这件事你干不了”等。这类用语会导致孩子低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变得胆小、自卑。让宝宝独立自主也要从小事开始做起。

小贴士

1.不要一味地表扬、奖励、赞许宝宝,这会使宝宝产生虚荣心。必要的批评以及慎重的处罚也是一种对孩子尊重方式。这是一种冷却剂,可以使孩子冷静地检点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错误。

2.防止对宝宝不适当的满足。1至2岁的宝宝已经会用一些手段来要挟家长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如果父母经常采取妥协的方式满足宝宝的话,这绝不是尊重而是纵容。对于宝宝的无理要求父母要坚决拒绝。

宝贝,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你的小家伙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什么高级玩具或是漂亮衣服,他要的是——快乐、欢笑和足够的爱。试试下面的这些方法,它们会让你的宝宝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疼爱。

1、妙趣横生的步法

播放一些经典音乐,抱着宝宝轻柔地舞蹈,渐渐哄他入睡。如果宝宝玩兴正浓,你可以选择播放一些节奏比较明快的音乐,只要是你喜欢的就行,然后带着宝宝在房间里翩翩起舞。

2、一有机会就给宝宝大声朗读

尽管宝宝还不明白你说的话,但是他喜欢听到你的声音。可以选择不会被撕坏的书,一边念给宝宝听,一边让他感受书的特殊质地。朗读的内容最好有明显的节律,这样能够引起宝宝的兴趣。

3、带着宝宝去“探险”

宠物店是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让宝宝冲着小狗招手,看看海龟游泳。那些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小鸟和鱼都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在笼子里不懈奔跑的仓鼠也是一个可爱的家伙。

4、和宝宝亲密接触

你也许听说过和新生儿肌肤亲密地贴在一起能够加强你们之间的联系。当你和宝宝二人独处的时候,可以经常做做这种活动。爸爸也可以在宝宝洗澡前后搂着脱光了的宝宝跳跳舞,这可是一种乐趣无穷的享受。

5、足底按摩

把无嗅无味的婴儿润肤油倒在掌心里,温热之后擦在宝宝的脚后跟上,你的每根手指轮流从宝宝的脚后跟滑向他的脚指头。接着,轻捏宝宝的每个脚指头,然后用你的手指在他的脚指头下面轻轻揉搓。下一步,踝部运动。轻轻地抓住宝宝的小脚丫转圈,或是左右摆动。最后,用你的手指揉搓宝宝足部的圆形部位及它们的顶部。

6、摆腿运动

即便在宝宝学习爬行之前,你也需要帮助他锻炼腿部肌肉。让宝宝仰面躺着,轻轻提起他的一条腿,斜置于宝宝肚子前面,再换另一条腿。把宝宝的腿拉直,轻轻摆动。最后,轻握宝宝的腿做蹬自行车的动作。

7、解决宝宝的腹胀问题

脱掉宝宝的衣服和尿布,在你的手上倒上婴儿润肤油。两手交替按摩宝宝躯干的下半部。从胸腔下部开始向下按摩至腹部,再到宝宝的腿部。然后,从宝宝腹部的右下方开始顺时针按摩他的肚子,至左下方止,两手交替进行。这套动作能够帮助宝宝排气。

8、自己动手烹调婴儿食品

把香蕉捣成糊状,或是把水果或蔬菜(如苹果、南瓜)蒸熟后煮成浓汤。把多余的汤放在冰箱里,以便日后食用。

9、让宝宝独享洗浴时光

如果你的小宝宝通常是和你一起洗澡的,那时不时地让他独自享用一下浴缸——当然,你的目光是片刻也不能离开他的。看看他如何占有浴缸以及里面的玩具。

10、偶尔纵容宝宝把周围搞得一团糟

宝宝偶尔把身边环境弄得乱七八糟(),甚至是在吃饭的时候把自己全身抹得都是菜汤也是可以允许的。他会觉得这样非常有趣。

11、和宝宝一起大笑(尽管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可笑的)

有时候小家伙会无缘无故地笑个不停,这时你可以和他一起乐,你们二人都会从中得到很多快乐。

12、激发宝宝的创造力

给宝宝裹上尿不湿,不穿衣服,在厨房的地上(或是其他任何安全、平整的地方)铺上一大张纸,准备一些无毒、可洗的颜料。教宝宝使用刷子刷颜料。即便他把大部分颜料染在了自己身上,你也不必太介意,任他自由发挥,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抹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你只需最后给他洗个澡。

13、让换尿布成为一件有趣的事

把一些颜色鲜亮的彩带缝在一起,把它们挂在整理台上方。当你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吹动那些彩带

孩子成长最需要的7个教育


你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头脑需要输进什么吗?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了下列7项:

1、语言教育,孩子需要学习语言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正 常的孩子,不到6足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 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

2、知识教育,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

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 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 姨很多,便并不常见到……

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火是烫的,最好远远躲开,但是控制在火炉 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着汽车可以到公园,那你就不必走路……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孩子认识环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这就是科学发明的 起源。

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片面而且肤浅,深入的认识需要大人的帮助,而更深入的认识就非读书不可了。

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3、创意教育,孩子需要发展想象世界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不觉得玩具是没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 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童话故事,他很快融入故事的情节中,故事里的人就是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幻想,是真实的故事。

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现实。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幻想是创作和发明的开始。反应迟钝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励。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被觉得 单调、乏味?很简单,他的童年生活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为少听少读童话故事,而狭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较少创意,让人感到他单调而乏 味。显而易见的,多读童话故事,可丰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的想象能力。

4、品格教育,孩子需要学习做人做事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他难过,别人也难过。

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别人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

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动作、说话少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的,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这种人也许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人定讨厌他。

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当代发现环境不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

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这是很难的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但是一牵涉到别人,你就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讲。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难的地方。

做人做事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着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5、生涯教育,孩子需要认识人生

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

“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着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童话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另一个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

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对别人,他将很难识别的方向的成就。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

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的胸襟。

6、思想教育,孩子需要培养智慧

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传来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这种人,我们便说他缺乏智慧。

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

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还是后天训练来的。和语言的能 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 练他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着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

训练孩子的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7、气质教育,孩子需要培养幽默感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做是有幽默感的人。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 说明什么是幽默感。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像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 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着陆,不致摔坏。

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清凉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和有幽默感的人 相处,富于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受,他的智慧放出来的,是清风,不是熏风;是清泉,不是烈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伤、太悲观,也不叫你太兴奋、太乐观。

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是一个人人生最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

和培养智慧一样,可以从训练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练的内容。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

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 。

孩子最需要培养的是逆商


一个人无论情商再高,智商再高,如果没有面对逆境从容接受并淡定处理的智慧,那他尚不能称为拥有成功的人生。这种智慧,我们称之为“逆商”。

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在社会上各种刺激神经的智商、情商培养计划的冲击下,开始把孩子包围和保护起来,提升孩子的智商让他学习更优秀,训练孩子的社交让他情商更高更早适应社会。但对孩子的处理问题能力,逆境生存能力,却甚少涉及。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社会,有很多学习成绩优秀,性情乖巧可人,社交能力强,看着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面对一些重大挫折时,却会变得手足无措,或者采取极端的处理手法。

父母和祖辈的过度保护,只重视情商、智商培养而不重视逆商培养,中国孩子如今面临非常严重的抗压能力弱的问题。当美国孩子离开父母在森林里玩野外生存游戏的时候,中国孩子大多在温暖的家中,过着爷爷端菜,奶奶喂饭,妈妈穿衣,爸爸指导功课的温室生活。成年后被父母送出国门,发现美国人在工作之余玩冲浪、攀岩、潜水、滑雪、极地生存,而中国孩子却是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敢离开办公室和家门半步,一旦工作或生活上稍有不顺,即便没有崩溃,第一时间也不是想着如何解决,而是想着赶紧请父母上门帮忙。

身边太多这样的故事让我对孩子的逆商培养产生警醒,于是我开始注重孩子的逆商培养。

让孩子有一对有逆商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行事的方式将会对孩子影响终生。我和先生都爱好户外活动,于是在儿子宽宽9个月大时,我们便在美国德州的森林里,先生背着所有野外生存设备,我背着儿子,跟着专业的野外生存部队在森林里行走两小时,然后扎营生火,体验野外生存。宽宽稍大一些后,我们也常常带宽宽到户外去,徒步行走、爬山、攀岩等。幼小的宽宽爬上稍高的地方,他对跳下来有担忧也有渴望的时候,我们在评估安全后常常会鼓励他去尝试跳下来,如果是他尚不能安全跳下的地方,我们会牵着他的手让他跳下来以鼓励他。而对于狭道行走、攀爬、走云梯之类的项目,只要宽宽有渴望参与的眼神,无论难度多大,我们都必定会鼓励他尝试,并告诉他失败了不要紧,失败了重新再来。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让孩子觉得去玩这些项目是充满乐趣的。美国很多公园都有斜坡草坪,只要置身其中我们便开始与孩子一同玩从斜坡上躺着往下滚的游戏,身上会不会脏或者痒,都是不需要考虑的小问题。正是因为有我们这样的父母,宽宽胆子很大,4岁不到便只花一个月学会了潜水、游泳,攀岩、走云梯、滑道等项目对于5岁不到的他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如今2岁的妹妹跃跃也受了哥哥的影响,抓虫子、滚草坡,完全一副无所畏惧的姿态。

锻炼孩子做家务的能力

越是独立的孩子会越自信、越快乐,这样的孩子是不会轻易被困难击败的。宽宽从会自己穿衣服开始,我便基本上没再帮他穿过衣服。有时冬天他洗完澡,缩在浴巾内喊太冷不肯出来,也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我便会温和地把浴巾拿掉。他光着身子冷得发抖,赶紧冲到他自己的衣柜去取衣服穿上。如今未满5岁的宽宽,自己睡一个房间,早上起来自己换衣服,自己刷牙洗脸,偶尔还来点兴致自己做早餐煎鸡蛋饼,这让我们为他感到非常骄傲!而除了照顾自己,宽宽还得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拖地、洗马桶、倒垃圾等。他还常常在我做饭时帮我切菜和炒菜,喜欢在院子里种菜和浇水。

逆商培养最重要的原则应该是:鼓励但不帮忙!教育最失手之处乃是父母插手太多。当看见孩子身陷困境,父母或祖辈内心便焦灼,赶紧上前保护或者帮忙,这样孩子便失去了面对困难自己处理的能力。

想起一部叫《127小时》的电影,男主角在峡谷探险时遇到意外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右手腕无法脱身,在没有任何救援希望的时候他最终选择了用小刀割断右手腕,成功自救脱险。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种逆境生存能力!试想如果换着我们自己,我们会否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我非常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会成为一个面对困境从容淡定的人,这样即便他日他离开我们,也必定能有如意的生活和意想不到的成功。

家园共育《张德芬: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工作总结是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吃、穿、用、玩方面的吗?不是。 是知识吗?也不是。今天的孩子已经学到了许多以前需要到小学才能学的东西。那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呢?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尊重,来自父母...
    2021-11-05 阅读全文
  • 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1.0岁起步原则 如果把胎教划归优生范畴的话,早期教育则应从出生开始,重视全面培养,充分利用好0~6岁这一人生发展最珍贵的黄金岁月。 因为到6岁大脑就基本成熟了,如果错过了这个生长期,人的脑力、性格和...
    2021-07-14 阅读全文
  • 孩子最需要什么礼物? 导读:“你的微笑是魔法,你的眼泪是我的慌张”,如歌所言,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六一更是他们的日子,很多父母在考虑怎样给孩子更特别的爱?和孩子待在一起,陪他们成长,才是最好的礼物。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汽...
    2021-10-02 阅读全文
  • 宝贝,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你的小家伙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什么高级玩具或是漂亮衣服,他要的是——快乐、欢笑和足够的爱。试试下面的这些方法,它们会让你的宝宝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疼爱。 1、妙趣横生的步法 播放一些经典音乐,抱着...
    2020-12-01 阅读全文
  • 孩子成长最需要的7个教育 你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头脑需要输进什么吗?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了下列7项: 1、语言教育,孩子需要学习语言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
    2021-08-25 阅读全文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吃、穿、用、玩方面的吗?不是。 是知识吗?也不是。今天的孩子已经学到了许多以前需要到小学才能学的东西。那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呢?对于中国的儿童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尊重,来自父母...

2021-11-05 阅读全文

1.0岁起步原则 如果把胎教划归优生范畴的话,早期教育则应从出生开始,重视全面培养,充分利用好0~6岁这一人生发展最珍贵的黄金岁月。 因为到6岁大脑就基本成熟了,如果错过了这个生长期,人的脑力、性格和...

2021-07-14 阅读全文

导读:“你的微笑是魔法,你的眼泪是我的慌张”,如歌所言,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六一更是他们的日子,很多父母在考虑怎样给孩子更特别的爱?和孩子待在一起,陪他们成长,才是最好的礼物。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汽...

2021-10-02 阅读全文

你的小家伙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什么高级玩具或是漂亮衣服,他要的是——快乐、欢笑和足够的爱。试试下面的这些方法,它们会让你的宝宝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疼爱。 1、妙趣横生的步法 播放一些经典音乐,抱着...

2020-12-01 阅读全文

你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头脑需要输进什么吗?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了下列7项: 1、语言教育,孩子需要学习语言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

2021-08-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