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自信
发布时间:2021-02-18 教育孩子笔记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孔融让梨说课稿 这几周我们一直在让孩子练习垫乒乓球。有的孩子学的很快,现在已经能垫好几个了,有的孩子虽然总是垫不到,但学习很积极,可申月小朋友总是呆呆的待在一边,不愿练习。前几天,我让孩子们分组,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与表演,大家都能主动参与,可轮到申月小朋友那组时,申月头一低,不吭声也不动。我对她说:“申月,轮到你们这组了。大家都站好了,你快过去呀!”她连头也不抬的说:“我不想垫。”我又问:“你为什么不想垫呢?能小声的告诉我吗?我不会告诉别人的。”她犹豫了一会儿在我耳边小声的说:“我不敢垫。”奥,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虽小,但他的自尊心非常强,却缺乏自信心。于是我用征求的口吻对全班孩子说:“你们都表现的很棒,我很高兴,但是这组的申月小朋友今天不想垫,你们能让她改天再垫吗?”大家都表示赞同。“申月,改天在垫给大家看好吗?”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为了帮助她建立自信,不伤害她的自尊心。那天放学她的妈妈来接时,我把事情的经过和她妈妈说了,并建议家长回去不要批评她,要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帮助他在家练习,使她建立自信心。她妈妈很同意我的做法,并表示了感谢。
过了几天的晨间活动又轮到玩乒乓球,这次的申月不再躲在一边观看了,而是主动的与孩子们一起快乐的玩着。我走过去向她竖起大拇指说:“能垫给我们看看吗?”她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的垫了起来,虽然垫的不怎么样,但我还是为她的进步而鼓掌,孩子们也跟着为她鼓掌。看着她那张挂满笑容的脸,使我感到童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同时,我也为自己的教育得当而暗暗高兴。自信是孩子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保护自信、培养自信是我们教师不容忽视的职责。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让孩子更有自信
乌龟一种爬行缓慢的动物,《犟龟》教学活动中,乌龟要去很远的地方参加狮子大王的婚礼,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乌龟陶陶能走完那么远的路吗?一场小小的辩论赛就此展开。嘟嘟说:“小乌龟爬得很慢,它一定爬不到草原。”伟伟说:“小乌龟可以把四肢、头和小尾巴一起缩到硬壳里,咕噜咕噜滚过去。”孩子的小手都举得高高的,还想发表不同的看法。我看见了明明怯生生的举起了小手,这可是一个平时不善说话的孩子我叫起了明明,明明小声地说:“乌龟可以伸长脖子咬着草原上的树枝。”孩子们听不清,大声叫着:“大点声。”明明慌了,回答得结结巴巴的:“如果乌龟有长长的脖子就可以。。。。。。”没等明明说完,我就请他坐下,请另一个孩子回答。孩子们踊跃回答,气氛非常活跃,可是明明却像做错了事一样始终低着头,再也没举过手。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我用肯定的语气小结了一下孩子们的发言,着重表扬了明明的看法:“刚才明明说乌龟用嘴巴咬住树枝,一下就荡秋千荡过去,这个办法真好。”明明在孩子们的表扬声中重新抬起了头,自信展现在笑容中。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我想,今天我的急躁差点熄灭这颗好学的火星,我及时的赞扬弥补了急躁,造成的伤害,让明明获得了成功感让明明对学习更加充满信心。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举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比让孩子掌握知识更重要。当孩子勇敢地举小手时,一定要给予孩子关注和鼓励,呵护和支持因为这往往是培养孩子自新心和自信心的好时机.
让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让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的意志都不够坚强,应该让他们好好得锻炼一番。
首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扰。
许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不能有始有终,看到别人游戏就会转移注意力,而去进行别的活动。
尤其是在玩角色游戏的时候,有的孩子看到人家去娃娃家玩了,他就会扔掉手中的玩具也跑去娃娃家玩了。
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完、做好、专心致志。
其次,要对失败不灰心。
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做不好就会哭泣,甚至不敢进行活动。
比如我们班在上《我能做得到》的体育课时,我让孩子们将两个易拉罐垒高然后跳过去,有一个小朋友比较胆小,在轮到她跳时,她就站在原地不动了。
我就及时给予鼓励,而后请她试着拉着我的手做一次,结果他就顺利的跳了过去,孩子们都为她鼓掌。
引导幼儿养成一种锲而不舍的良好习惯,再次树立自信心。
有的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比较胆小、懦弱,说话声音小,做事情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消极被动。
对这样的幼儿,教师一方面要多接近,多给予鼓励;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这部分幼儿课上多提问,多请他们当值日生、负责人,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
关于“让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让孩子们拥有更多朋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过分的溺爱于娇惯,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习惯。如:现在是冬天,每天下午离园时都会出现这样一幕,老师们不亦乐乎的帮着孩子们穿外套,孩子们一动不动得等着老师为他服务,很少有自己主动穿衣服的。这时我就想让他们自己穿,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自立的习惯意识。当然他们自己独立穿衣服时,有的小朋友因为衣服太厚,穿上一只袖子而够不到另一支袖子,急得转圈;有的小朋友连衣服的到正都不知道,站在那儿不会穿而急得哭。为了促进同伴关系,我就让他们互相帮着穿衣服、系扣子,既提高了动手自理能力,也学会了互相帮助,穿好衣服后记得说声“谢谢”,又学会了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从帮助别人和被帮助中找到乐趣,增进了同伴间的感情。
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同伴间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内容,为他们多创造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自由交往,(培养他们的交往技能和合作技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朋友,树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让孩子拥有阳光般的心情
班级就似一个温馨的家,每一个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当孩子高兴时我们老师会觉得很欣慰、满足;当孩子伤心时我们会竭尽所能的去了解、哄劝他们。当孩子们进步和表现积极时,我们会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他们,孩子们做错了事,我们会教育甚至批评他们。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每一天,我们老师都会积极引导孩子愉悦的参与各类教学活动,让孩子拥有阳光般的心情,灿烂的笑脸,健康快乐每一天。一天早上,伴随着欢快、有节奏的铃鼓声,孩子们纷纷收拾起各自的玩具,可是玩彩色橡皮泥的区域中却传来了孩子们的争执声:“杜一凡,老师叫我们收起来了,你快把彩泥放进盒子。”“不,我就不。”杜一凡噘着嘴,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什么也不肯将彩泥放进盒子里。陈梦杰见自己的“说理”不行,伸手就要硬抢。杜一凡见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喊道:“你坏,你坏,你要弄坏我的宝贝!”我见状忙走过去,蹲下身安慰到:“凡凡,快别哭,哭花了脸就不漂亮了。”这一句话对爱美的杜一凡来说,还挺灵的,她马上止住了哭声,怯怯的看着我。“来,让我看看你的宝贝。”我向她伸出了手,凡凡小心翼翼地将自己捏的小宝贝放在了我的手上。“好可爱的小蜗牛!”我由衷地赞美道,红彤彤的蜗牛壳,绿色泥做的触角高高的竖立在头上,好可爱。“老师,他要把彩泥收走,小蜗牛没有触角就会死的!”凡凡委屈地说。“是啊,那太可惜了。”对此我有同感,因为每一次的泥工作品,我总是在讲评后或者保留一天后把泥团起来放好了,孩子们虽然不舍得却也只能这样。“可是,老师说过,彩泥不放好会变干的。”陈梦杰据理力争。“陈梦杰说得也没错,那怎么办呢?”虽然我心里早已有了主意,但我还是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孩子们。于是,我让孩子们先停止手里的收拾,请全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帮忙,一起想办法。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孩子们静静的思索起来…张嘉小朋友第一个打破了寂静:“等彩泥干了就加点水揉一揉,还可以用,我在家玩泥时妈妈教过我的。”钱志豪马上反驳:“小蜗牛的触角要拆下来重做,它会疼得!”李志斌接口道:“给小蜗牛加个罩子,彩泥就像放在盒子里一样。”这个办法不错,可是一时去哪里找这样的罩子呢?小朋友还是摇头。见此情景,我似有意又似无意的做了一个拍照的动作,李卓凡小朋友看到了,大声道:“给小蜗牛拍个照吧,这样杜一凡可以天天看见它了,彩泥也能放回盒子里了。”“好呀,好呀,给小蜗牛拍张照片吧…”班级里顿时传来了孩子们的附和声,提议马上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热烈支持,孩子们终于找到了保存自己作品的好办法。于是,我马上拿起手机,调整到拍摄的状态,对着“小蜗牛”咔嚓、咔嚓地拍了起来,并把它放入到电脑里。不一会儿,孩子们在电视机里看到了杜一凡刚刚捏出的小蜗牛,班级里又一次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呼声和雀跃声。此时此刻,我又一次的绽放笑容:在孩子们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老师要蹲下身来,学习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当孩子出现矛盾时,我们老师有时可大胆的放手,以幕后者的身份引导孩子自己来化解矛盾,从而突出幼儿的主体性、探索性以及体验化解矛盾的快乐,收获社会化的成长和进步,这也是幼儿教育的主旨之一。同时,这也是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表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每天让孩子拥有阳光般的心情,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鼓励让孩子自信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集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
让孩子自信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期望过高,学生老是达不到,自然有损其信心的树立与巩固;期望过低,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达到,自然谈不到树立信心。
只有期望适中,才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与巩固。
所以,在工作中我也十分注意了这一点。
幼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意外......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于这些惊喜、乐趣和意外。
细细留意,我们会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
当我和幼儿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数着彩砖跳格子,往往数着数着就乱了套,最后哈哈笑成团,从一再数;他们会歪歪扭扭、乐此不疲的走在彩色的轮胎上转圈;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幼儿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小娜是我班上一个秀气的小女孩。
平时,她不太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话也不多。
学习活动中从来都不愿意举手发言,请到她时,也不愿意开口说话。
有时情绪很不稳定,奶奶送她来园时经常哭闹。
似乎是一个很难接近的孩子。
可是,她却又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她所缺少的是自信和大胆的品质,需要的是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首先,我在与她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小娜小从有奶奶带大,奶奶为了孩子的安全,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孩子整天在奶奶的呵护下成长。
加上父母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在家照顾幼儿,使她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
面对什么困难都要让别人去帮忙。
于是,我经常和她说说话,问问她家里的一些小事。
并利用上课时多找机会让她表现自己。
今天,刚坐下,她就乐呵呵地告诉我:“昨天爸爸和我玩球了,他的技术还不如我呢,我都会转身拍球了?”
今天,小娜穿了条漂亮的新裙子。
小娜今天可真漂亮!”早上,我注意到她衣着的变化。
“这是我妈妈给我新买的。
”她高兴地告诉我。
“是不是有点大呀?”“对呀,妈妈说这样明年还能穿的。
”她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活动中,我一直观察着她,发现今天她的情绪很高涨。
我尝试请她回答问题,她一点儿也没有不开心的表情,大大方方地回答了。
爱如春风,爱似阳光,使万物滋润,使万物茁壮。
有了浓浓的爱,我们的孩子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听别人说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3-27岁,可每个人的情况各不同。妈妈们,你们是多大的时候生的宝宝呢...[详细]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缺失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致命的性格弱点。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用感恩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
要教会孩子拥有感恩的心
某校为学生播放孕妇生子录像,再现当妈妈的辛苦,来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有一颗感恩之心的道德品质,可赞。
再例,有一位年轻的妈妈,每逢孩子生日那天,她没有给孩子买生日蛋糕,也没有为孩子大摆宴席,却不忘记带孩子去产科医院,去看望那位曾经给自己接生的白衣天使,告诉孩子是那位医生阿姨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让孩子给那位医生阿姨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送上全家一颗感恩之心。妈妈在孩子生日那天,虽然没有给孩子买生日礼物,却给了孩子无价之宝——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现代文明的进步,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成员,在整个社会大家庭中,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只有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孩子幼小,这种感恩之心不是用说教可以教导、培养起来的。作为父母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做丈夫的要感恩妻子,是她的付出和奉献,使家庭更加美好和温馨,使她成为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做妻子的要感恩丈夫,在茫茫的人海中,是他的“发现”才组成了一个美好的家庭,是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家庭。我们要对自然常怀感恩之心,人类的生存与繁衍离不开自然的奉献。我们要对老师常怀感恩之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培育。对一切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对孩子来说,感恩应该是父母给孩子必须上好的一堂人生必修课。让每个孩子懂得:他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每一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大自然慷慨的赐予。对孩子来说,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就应该在自己的心中装着他人、装着社会、装着国家、装着地球,而不是一切“以我为中心”。
感恩,应从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父母生日,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个生日蛋糕,写上一张生日卡,是感恩;平时,孩子为父母倒一杯热茶,送上一条热毛巾,何尝不是感恩。感恩无须旁人提醒,应该发自每个人的内心。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凝望的眼神,一种温暖的触摸,无不是感恩的载体。有了感恩,家庭就有了阳光,我们的日子就会变得快乐,日子即使过得非常清贫,但也活得有滋有味。懂得感恩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当然,感恩绝对不是家庭成人世界对孩子的单向要求,而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是男人还是女人,一种共同的生活态度,是面对这本生活教科书应共同学习的一个重要命题。让我们共同去探讨吧。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父母爱孩子是人之常理、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基本本能。但当父母亲们将自己无私的爱都给予了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与任性时,又会感到阵阵的寒意:孩子,你为什么不懂爸妈的心?也许这时的父母亲们还没意识到:正是自己这种一味付出,不求回报的“大爱精神”造就了孩子只知索求、不懂付出、不懂感恩的性格弱点。我们都知道,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珍惜:珍惜父母将他带到了这个美妙、精彩的世界;珍惜大地给予的草地与花香;珍惜太阳给予的光亮与余热;珍惜大自然赋予的和风与细雨;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孝敬长辈,应该尊重别人。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得到别人给予的爱时也要付予别人爱,要从小教会孩子懂得分享与感恩,将来才能更好的与人相处、赢得友谊、赢得真爱、拥有快乐、拥有幸福、立足社会。1、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文教育。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感恩身边的人与事:时常为帮助过自己的人道声“谢谢”、时常给自己的父母打个问候的电话、在特殊的节日里给亲人们捎去诚挚的问候、在家人生病时送上一杯热水、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伸出你援助的双手……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在父母这种无声的感恩教育中,他会懂得识恩。2、利用故事教育法让孩子了解感恩行为。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有意向地选择一些有感恩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孩子多听。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古稀之年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怀着感恩的心,诗人艾青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听说过一个人向树道歉的故事吗?听说过所有正在行驶的汽车为狗让路的故事吗?“羊有跪乳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让孩子从小接受这些感恩事迹的熏陶,他会慢慢学会懂恩。3、感恩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要跟孩子“计较”他的爱。在与他说“孩子,我们爱你”后,也要让孩子说“爸妈,我也爱你们”,让孩子知道爱是相互的;在孩子要与你分享他喜爱的食物的时候,要“狠下心”来与他共享,让他知道这是爱的分享;在与孩子一起出去购物回来时,别忘了让孩子帮忙拿些细小的东西,为父母分担工作,让他知道什么是责任;当你累时,别忘了让孩子捶捶背,让孩子知道你的辛苦;当你生病时,别忘了提醒孩子给你递上一杯热水,让孩子知道你也需要爱、需要关心……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善良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为孩子通向成功的宝座做好铺垫。父母们别以“孩子还小、不懂事、做不好”来抑制孩子的潜力行为,更别小瞧了孩子的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教育,孩子会渐渐懂得知恩。4、从识恩、懂恩、知恩到感恩是需要经过一段较漫长的教育过程的,父母们别着急孩子在哪天才懂得感恩,也许就在今天,也许会在明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充满憧憬;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思想上、生活上的负担。感恩,善待了自己,尊重了别人;感恩,快乐了自己,感染了别人。有一种美德,叫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善良、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美丽、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最高尚。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璀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