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入园入学季,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2-12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入园入学季,孩子被欺负怎么办?”,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一位家长]

童书妈妈,你好!我是小米妈。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来向你请教。我家小米,现在2岁2个月。最近带她出去公园玩,发现了一个现象。她太过于希望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她的玩具了。譬如说,那天,她正在踢球,踢着踢着,突然旁边来了一个小朋友,就拿走了她的球玩。

小米并没有因此不开心,很愿意把这个玩具给别人玩。但是,别人拿了她的玩具,并没有和她一起分享。她就只是跟在别人后边。根本没有要回的意思。就直接把东西给别的小朋友了。直到那个小朋友的家长把球还给她时,她还把球递给那个小孩,说给弟弟玩。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教育她。因为只要别的小孩有意识来拿东西,她就会停在那,让人拿……我很纠结啊!

明明她很想玩那个球,她都快速跑步过去了,但只要有别的小朋友跑过来,她就会立刻停在那,让别人拿去。这究竟是怎样的心态呢?我需要引导她吗?

[第二位家长]

三川玲老师,您好。我的儿子快读小学了,性格安静,不喜与人争执,被欺负了会跟我们说。幼儿园还好,有老师看得严,我担心上小学后,没有老师盯着怎么办。教他还手,不是每次都做得到。为此,我天天焦虑不已。难道任由他被欺负多了学会反抗吗?请老师教教我。

当 然尽管如此,我们在孩子的初期教育方面还是花了很多精力和财力。去放养式的贵族幼儿园,图的就是的寓教于乐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足3岁的孩子,家中已为他 备下2000余本童书(当然很多书待他以后自己去发现)。每个假期都会尽量为宝宝量身定制趟旅游。希望,他的童年不会错过什么。

[童书妈妈的回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感谢你的来信!

这一类的问题,是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甚至,也是我身边的朋友问得最多的之一。但是,我通常不会给予一个统一的答案。我知道,有些家长很着急,我也理解家长的心情。

是啊,一方面,谁家的孩子不是个宝呀,谁家的孩子愿意被别人欺负?另一方面,家长又不太好具体教导孩子怎样应对别人的欺负。

什么情况下该反抗,什么情况下要宽容;什么情况下任凭孩子自己解决,什么情况下家长该适当介入;什么情况下当做正常的历练,什么情况下要保护自己;什么情况下要坚决反抗,什么情况下不要破坏友谊……情况复杂,尺度难以拿捏。

说实话,这是非常考验家长、孩子的情商与智商的一道复杂的综合试题。

既然是一道综合试题,那么我们先来分析问题。根据家长来信和咨询的情况,受欺负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正如两位家长所讲述的情况,一是“物质上吃亏了”,二是“身体上受损了”。

那么,我们就先聊聊如何处理“吃亏了”的问题。

首先,所谓“吃亏”,是家长的感受,如果从孩子的角度,往往并非如此。

很多小孩子,尤其是低幼年龄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的物权观。也就是说,孩子还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他们可以把自己的任何东西都送给别人,也会把别人的任何东西当做自己的。

大一些的孩子呢,初步建立了物权观,但大多数时候是不会从物品的价格去考虑问题的。因为他们还没有用金钱来衡量物品的思维。要知道,在孩子们的眼中,任何一个东西,首先是喜欢与否,而不是价格几何;其次,任何一个东西,只要能带来快乐,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用的。

这么说吧,一架价格几百元的遥控飞机,和一颗路边捡来的彩色玻璃,在孩子眼中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当一个孩子不喜欢遥控飞机,更喜欢彩色玻璃珠的时候,他完全会用遥控飞机去换玻璃珠的。

现在,你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你的孩子有问题,这就是他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家长没有必要过于紧张,过于焦虑,觉得自己的孩子会一直如此。就像孩子会慢慢建立物权观一样,他们也会慢慢就了解物品的价值。

但这个过程,可以让焦虑的家长会感觉太漫长。孩子总拿遥控飞机去换玻璃珠的确不是个事儿啊!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成熟程度,做一些引导。

首先,告诉孩子每一件东西都是有归属的,就像宠物狗狗都有一个主人一样。你可以让朋友一起和狗狗玩儿,但是不能把狗狗送给朋友,那样的话,狗狗就会伤心啦。而且,当你和狗狗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人把狗狗拿走,狗狗也会伤心的。

狗狗是这样,你的玩具熊、皮球也都是一样的。你可以和朋友分享你的物品,但对方应该先征求你的意见——就像你想玩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一样。

其实,第一类“吃亏了”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快就会建立起自己的物权观念和分享观念。这么说吧,应该从来都没有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只分享给别人的情况。

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当孩子正在建立起物权观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硬让孩子分享,把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先玩,甚至送给别人。在学会分享之前,更应该搞清楚所有权。

而且,如果是孩子有所有权的东西,无论宠物、玩具还是食物,都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动用孩子的东西的时候,要跟孩子商量。这其实也是成人社会本应该有的基础规则。

所谓分享、付出、奉献、牺牲等崇高的情感,其实是从这个基础上自然而然长出来的。总之,不要破坏孩子的这个认知过程,不要颠倒这个顺序。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比较令家长头痛的“身体上受损了”的情况。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不会教导自己的孩子去欺负别人。所以,绝大多数的孩子之间的所谓被欺负了,都只是暂时有一些小的争执,很容易解决。

当然,我也承认,几乎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里,都有比较调皮一些的孩子,都有霸道一些的孩子。那么,相应的,也就会有被语言上和身体上被欺负的情况。

这是事实,而且,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制度、任何文化,都会出现的问题。孩子处理好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那就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孩子就是这样长大成熟的。那么,家长该怎么办呢?

第一,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朋友,掌握真实的情况。为什么要先提这样一个似乎无关的要求呢。很简单,任何的家长,都不可能24小时看着自己的孩子。那么,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好能和家长有充分的沟通。家长只有取得孩子的充分信任,才会了解事情的全部真实的情况。也只有这样,才会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基础。

我曾经见过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回到家被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一顿的情况。试问,以后孩子还会告诉你真心话吗,孩子受了欺负还会告诉你吗?

第二,大人不要替孩子出头,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什么是孩子的方式呢,就是前一分钟还在厮打,后一分钟又玩到一起了。而且,孩子起争执的原因,大多是谁先谁后,谁不跟谁玩,谁拿了谁的东西之类小事情。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很难讲谁欺负了谁,无非是有些孩子凭借身体上的优势,占了便宜而已。家长所要做的,不是去替孩子出头,用更多身体上优势去欺负那个孩子,那样就将是恶性循环。

要知道,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性格,强壮和弱小的人,都有其生存之道。孩子的身体弱小一些,孩子的性格文静一些,并不是必然会被欺负的前提条件。

而只要不涉及到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问题,最好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应对方式。毕竟,孩子不只是要应对小学、中学,还要应对大学、职场,家长根本无法保护孩子一生。

这只能靠孩子自己去磨练去承受去探索方法,这也是孩子必须要经过的历练。科学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学生时代总是被欺负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第三,教会孩子说不,掌握最基本的保护方法。是的,虽然几率不大,但还是有一些毫无理由的欺负,会降临到善良的孩子身上。

但是,善良并不代表着懦弱,天真并不代表着胆怯。反而,因为站在了正义的一方,更应该有强烈的自信和反抗精神。

在孩子群体里,有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就是如果一个孩子被欺负了而没有遭到反抗,那么,很容易就形成了习惯,总会被欺负。

所以,要引导孩子在第一次遇到欺负的时候,就大声地说“不”。很多家长都会教导孩子“我们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你”,一旦遇到别人使用武力,就要立即打回去。

但是,实际上,被欺负的一方,往往本来就是弱势的一方(身体上或人数上)。那么,大声地说“不”,严厉地谴责,从声势上压倒对方,然后寻求安全的避让方法,比硬碰硬的效果更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无论对方有多么强壮,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会被吓退的。

可是,孩子本身就很文静,怎么才能有说不的勇气呢?这其实是可以锻炼的,譬如在家里进行场景模拟的游戏,家长去欺负孩子,让孩子说不。逐渐让孩子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样应对。

第四,理性解决问题,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什么是理性解决问题呢?就是家长不要一听孩子受欺负就着急上火,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大人的理性行为,是对孩子的良好示范。我就亲眼见到,因为孩子的纠纷,两个父亲暴跳如雷地在争吵,而两个孩子早被吓哭了。

我希望家长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不大发雷霆,不要破坏性,而是建设性地思考问题,要本着解决问题的方式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跟对方家长沟通的时候,也多站在对方小孩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有可能解决。YjS21.COm

家长也要善意通过第三方——孩子的老师来协助解决问题。我不提倡当孩子们之间遇到问题,双方家长就直接接触,很容易造成更大的误解和冲突。

其实,很多孩子之所以喜欢欺负人,是自己在家庭中缺乏足够的爱,在学校里缺乏足够的关注。于是,就采用这样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那么,通过熟悉情况的老师,则可以公平地面对问题,并且从根本上让爱欺负人的孩子,从其他的渠道,用其他的方式得到认可。这样的方式,才是治标治本的。

说实话,未成年的小孩子,有几个会有坏到专门去欺负别人的地步呢?如果有一些类似的行为出现,老师和家长齐心协力,是很容易就纠正过来的。

我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最后,祝福你和你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幼儿入园哭闹怎么办?


新生幼儿的哭闹,对于幼儿园来说,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可是对于家长却是第一次。些许的心疼,些许的不忍,些许的担心缠绕在心间。久久让自己的生活不舒畅。那怎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让我以多年的带班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1、请家长首先做到,无论孩子怎样哭闹,都要坚持把宝宝放进班里转身就走。此看似无情的动作,会给宝宝一个尽快适应的好机会,哭闹会很快停止。(谁愿去做没希望的事情呢?不要太小看您聪明的宝宝吆!他们很会察言观色,知道对谁哭最容易满足自己的意愿。不信,您可以有意识地试做一次,放下就走,第二天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会容易些。否则,则会相反。一次哭闹,就不送。那你送的时候大多次

,宝宝都会哭闹。反之则不会)

2、您的宝宝由于是第一次入园,第一次加入集体生活中。从个体的体质向具有集体抗力的体质转换会有一段儿不适应。或感冒,或肠胃出现状况。因此,希望家长在家中多引导孩子喝水,吃含维C高的水果蔬菜,帮助孩子早日适应集体生活,预防感冒。

3、还要不时时机地和带班老师交流,您宝宝的各种情况。如:宝宝的饮食特点,大、小便规律,有什么喜好等等。这样有助于老师尽快得到您宝宝的第一手资料,如何使您的宝宝尽快适应园中生活做到心中有数。........

请把他们的小哭脸收藏起来,留给成人后的他们吧。我想他们到那时再回首时会笑的。

育儿知识:孩子被误解了怎么办?


育儿知识:孩子被误解了怎么办?

昨天一同事分享了另外一个同事家小朋友被误会的事情。小朋友考试过程中,笔写不出字来了,他转身向身后的同学借。同学以为他要抄,顺手就挥了下手,打到小朋友的脸上,并说:不许抄。小朋友受到老师批评。小朋友感到很委屈,暗想:我一代风流人物,还需要抄你的。想想不服气,跑去找校长,结果校长室没人。他又跑去找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听后,说我去帮助解决。

其实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值得肯定。遇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而不是委委屈屈,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整出更大的动静。但这样的做法,老师会不高兴。其实老师可能也没有错,考试过程中,哪能有时间听你解释,还考不考试啦。应该可以先考试,等考完试,再听听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的老师,压力也大呀,功课和升学压力大,同时学生管理的压力可能更大。

本文提及的事情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1、小朋友向同学借东西,应该先向监考老师报告,得到允许后,再行动。

2、小朋友的同学应该听清小朋友的需求,再反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处置;另挥手的动作也不应该有,其实可能是无意,但无意中有了身体的接触,事情可能就大了,而且是先动手的。

3、老师也要多些耐心,发生后,可以让2个同学先考试,考完试,再了解情况。

孩子被误解了!涉及各方都需要冷静,先仔细听听有关情况,然后再去处置,都不要带主观臆断去处理。另外注意绝对的公平也做不到,不可能一有争执,最后都是别人赔礼道歉,家长和孩子都要去正确面对。即使遇到不公正待遇,也要学会放下。

分享:

宝宝不愿入园怎么办


“爸爸妈妈不要走,我不要上幼儿园,哇哇哇!”9月初,幼儿园迎来了一批新成员——托班和小班的宝宝,可是大多数的宝宝都因为不适应离开家人的生活而表现出“分离焦虑”的哭闹行为,听着心肝宝贝撕心裂肺的哭声,家长是应该狠狠心离开,还是软下心肠陪伴呢?

宝宝入园常态:分离焦虑

小声啜泣着不让家长离开、号啕大哭着“不要上幼儿园”、满地打滚还踢打老师……几乎80%的宝宝在刚入园的那段时间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宝宝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家人,产生了一些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由于每个宝宝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摆脱分离焦虑情绪的时间也会有较大的差异。适应能力好的宝宝入园1周内就可以摆脱分离焦虑;而大部分的宝宝需要经过3~4周的脱敏时间;不过,也有少数宝宝(年龄越小越明显)分离焦虑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而且还容易出现反复。

当家长遭遇宝宝的分离焦虑

面对宝宝的不适应,听着他的哭声,家长也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做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心软型

这类家长最见不得宝宝伤心,所以只要宝宝一哭,就会什么原则也不讲了。于是到这类家长送宝宝入园时往往会逗留许久,他常常会对宝宝说:“宝贝,别哭了,妈妈(爸爸)再陪你一会儿吧。”

真的是陪了一会儿宝宝就不哭了吗?事实上,越是这样做,宝宝就越离不开家长,往往是陪完了“一会儿”宝宝还会要求再陪“一会儿”,否则就再次哭闹直到家长答应继续陪伴,陪个没完没了。可以这样说,家长陪伴宝宝的时间越久,分别的时候宝宝哭得越厉害,越是离不开。

对宝宝的影响这类家长太顺着宝宝,只要宝宝哭了就多陪一会儿,因此直接导致宝宝将“哭”与“多陪一会儿”建立了必然联系,哭就成了他挽留家长的法宝。

◎逃跑型

因为怕宝宝哭,这类家长就总是找机会开溜:一把宝宝送到老师面前,顾不得说再见就急吼吼地“跑路”;或是带着宝宝走进教室后,利用玩具等新奇的物品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就趁机悄悄走人。

这类家长自以为把握了“当机立断”的要点,但是这样逃离宝宝,给宝宝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爸爸妈妈不要自己而逃跑了。这样的行为无疑会加重宝宝的不安,让他没有安全感。

对宝宝的影响由于这类家长采取的方式是金蝉脱壳,宝宝会学会与成人斗智斗勇:家长想尽办法脱身,宝宝就想尽办法防止家长逃跑,比如拉紧大人的双手或是衣服。同时,这样的行为还会影响家长的诚信,致使宝宝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

◎反复型

这类家长最是纠结,刚开始的时候舍不得离开宝宝、不放心宝宝,于是就主动留下陪宝宝一会儿;过了会儿又觉得这样陪着宝宝不行啊,于是一走了之。这样的行为反复出现,让宝宝摸不透大人的心思从而变得很紧张。

这类家长自己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现象,他自己还没有做好宝宝入园的心理建设呢!但是,家长的分离焦虑可是会直接影响到宝宝情绪的,家长反复了,宝宝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自然只能用哭闹来宣泄情绪了。

对宝宝的影响由于这类家长太多变,因此宝宝的分离焦虑也会随着家长的行为起起落落,搞不好原本宝宝只需花费一两周就可以完成的脱敏行为一拖就是几个月。

◎理智型

这类家长十分坚定,任宝宝哭得稀里哗啦,他自岿然不动。出门的时候,家长会一路告诉宝宝“要去上幼儿园了,真高兴”;将宝宝送进班级之后,他会认真地和宝宝说明“我要去上班了”。虽然宝宝会拉着家长的手哭着不肯放,但家长依然面带微笑地擦去宝宝的眼泪,并告诉他“幼儿园可好玩了,妈妈(爸爸)到放学时会来接你的”。然后把宝宝交给老师,笑着与宝宝道别,不慌不忙地离开。

对宝宝的影响由于这类家长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即使宝宝哭闹还是会耐心道别并离开。宝宝很快能接受即使哭闹,家长也会离开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家长良好的情绪暗示着宝宝:上幼儿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老师送给家长的话

●请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接送宝宝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通过自己的言行告诉宝宝上学是件快乐的事。接宝宝回家后也可以和他交流一下幼儿园的事情,适时流露出羡慕的表情:“妈妈(爸爸)觉得幼儿园真好,也很想和你一起上幼儿园呢!”

●道别,让宝宝知道你的离开宝宝骤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这个适应的过程原本就缺乏安全感,如果此时家长再贸然离开更会加重宝宝的不安。因此家长一定要和宝宝道别,道别时注意别过分流露出不舍的情绪,道别时间也不宜太长。

●减少逗留的时间,勿多打搅送宝宝入园,与宝宝道别,把宝宝交到老师的手中后,家长就可以离开了。如果有急需交代的事情,可简单地与老师当场交流。但如果事情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的,建议用电话、短信等方式。开学时哭闹的宝宝较多,老师需要将全部心思都花在照顾安抚宝宝上,不建议在这个特殊时期打搅老师而影响全班。

●下了保证就要兑现承诺。很多家长在送宝宝的时候常常会保证“放学时我第一个来接”。那么,许诺了就应该要兑现,因为只有保证承诺的真实性,才能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放学的时候即便不是第一个接宝宝,也要做到让宝宝打开门的时候能够第一眼看到你,第一时间接回家。千万不要拖得太晚来接,失信于宝宝是非常糟糕的。

入园时刻,也许你还会遇到这些情况

◎许久不适应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自然适应新环境的时间也会有长有短。所以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宝宝怎么还在哭。特别是当宝宝年龄偏小的时候,很有可能将“分离焦虑期”延过1个月,家长应该始终如一地细致呵护宝宝,给他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并积极与老师配合,共同寻求良策,帮助宝宝早日摆脱“分离焦虑”。

◎出现反复

也许没几天宝宝就不哭了,可是过了几天又开始哭闹,状态有反复。有的宝宝因为初次进入集体生活,心情影响体质而生病了。一旦在家中养病,再去幼儿园的时候难免又会出现再次的“分离焦虑”。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也不必太担忧,相信宝宝的适应能力吧,只要你坚持送人园,过段时间他自然就会好的。

◎注意假期

开学后没多久就是国庆节,长假上来哭闹的宝宝可能会增多,这也是正常现象。虽然之前宝宝已开始习惯幼儿园的作息,但长假中节奏又被打乱,情绪会出现反复。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一般宝宝哭闹几天就会好了。建议家长:在国庆长假中,可常提起幼儿园快乐的事,尽量保证与幼儿园相同的作息,能帮助宝宝长假后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孩子玩具被抢了之后该怎么办


孩子玩具被抢了之后该怎么办案例:一天去鼓楼常去一家服装店闲逛,走到门口,突然看见美丽的老板娘似乎在跟两名小孩子讲话,语气有一点点的强硬。我走上前去问:怎么了?老板娘回过头对我说:“两个人在吵架”。我一看,她家四岁的女儿正泪眼滂沱的哭着,旁边一比他小一点的小男孩正在摆弄着玩具。我问老板娘发生了什么事情。老板娘说她女儿的玩具被抢去,自己不敢去要,每次一有事情就找她求助,她想让孩子自己学会表达。接着老板娘又回过头对自己的女儿厉声说道:“自己去跟他说,说把玩具还给我,我要玩了。你不说的话妈妈走了,不管你了。”小姑娘很委屈的哭着。老板娘又在旁边催促着:“赶快说,说把玩具还给我”。

看小姑娘委屈的哭着,我见状就忍不住蹲下身一只手扶着孩子的肩很温柔的跟她说:“妮妮,阿姨知道你很勇敢的,你就跟他说一句‘请把玩具还给我好吗?’如果他不还给你,那阿姨和妈妈再帮你要回来,可以吗?”这时在我的安抚下只见她镇静了下来并停止了哭泣,还听她轻轻的“嗯”了一声。我看有效,就立刻又重复了一遍说:“那你跟他说’请把玩具还给我好吗?。”在我的鼓励下妮妮清晰的一字一句的说道:“请把玩具还给我好吗?“而这位小男孩在妮妮说出了这句话以后立刻说好的,而且还帮她收拾起了玩具。之后我立刻安抚小男孩:“哇,你真棒真大方,谢谢你!”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小女孩妮妮的玩具被抢了以后求助妈妈,本身情感上已经非常的脆弱受到了打击,因为她比较胆小怕自己遭到拒绝于是不敢自己开口表达去要回来,所以想借助妈妈的力量去要。而妈妈的理念也比较好,想让女儿自己表达,不想让她每次一有什么问题就求助于大人,想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妈妈处理方法有些不太恰当,她告诉女儿如果不自己去说那妈妈不管她,而且语气有点严厉。那么这样一来孩子的情感更加受到了伤害,这时孩子已经因为胆小害怕而求助于妈妈,而这种害怕的心理却没能得到妈妈的理解还被强硬的要求一定要自己去要回来。此时没有了妈妈的支持还得迫于妈妈的压力所以产生了更大的委屈和恐惧,所以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害怕和委屈的情绪。

而后来我蹲下身抱住妮妮的肩膀,首先是通过身体接触给妮妮带去一种安全感,让她感觉到温暖。其次我告诉她只要自己去表达,如果被拒绝,那么妈妈和阿姨会帮助她要回来,让她感觉到一种支持的力量,而后妮妮便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说出了这句话。然后我让她用的语句形式是:“请把玩具还给我好吗?“用了”请“和问句的形式表达,表示了对对方的一种礼貌和尊重,教给她人际交往中正确的语言礼仪。如果这时候另外的孩子不愿意还,这时候成人就可以再次帮助自己孩子用恰当的理由去说服,抑或教给自己的孩子学会分享,总之要让两边情绪都得到疏导并愉快。而在这个案例中,对面的小男孩在妮妮表达后就十分乐意的把玩具还给了妮妮。这时作为大人对于另一名孩子一定也要进行安抚并让自己的孩子说谢谢,所以我及时用了语言对这名小男孩进行了鼓励和表扬,不仅及时拉回了他失落的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他受伤的心理。

最后总结:成人在孩子遇事时一定要保持客观理性,有了正确的判断之后再保护孩子心理不受伤害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欺负怎么办?


父母最难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受了他人的欺负。心疼而又恼火的同时,该对孩子说什么,又该做什么呢?论坛的网友“趴趴虾”最近就碰上了这样的事。

近日,“趴趴虾”发现女儿手肘上有一块乌青,于是问她怎么回事,是不是哪里撞了?女儿委屈地说:“坐在前面的男同学欺负我,我不给他抄作业,他就故意撞我。”

“趴趴虾”气急:“你怎么不告诉老师呢?”女儿说:“那时候老师不在,而且他撞了以后不承认。”“那你也打回来,也说不承认!”旁边的爷爷很生气。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怎么办?”恐怕不少家长都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是替孩子去“出气”,教训对方一顿呢?还是交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就此问题,本地两个论坛的网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记者也总结了网友们有代表性的几种反应。

其一,护犊心切,要求孩子“打回去”。网友“红色戒指”就属于“强硬派”,他发帖称:“人家先打,一定要还手,但不能主动打人家,这是我教孩子的话。”在他看来,现在这个社会,“你要是任人打,别人以为你好欺负,会爬你头上来。”

网友“老马飞飞”也认为,孩子终究将走上社会,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让他适应社会。他说:“被打,不还手?何来‘犯我者,虽远必诛’的豪气?打就打,谁怕谁?要的不是输赢结果,而是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其二,使用“糖衣炮弹”,软化打人者。网友“dg410”的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时,被人欺负。“她回来和我商量如何办?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送给那个男孩一支笔和一包糖,当然还要说些好听的话,结果没出那学期,欺我女儿的男生被外班的一个更强男生打得转学了……”

其三,报告老师,让老师来处理。网友“钢琴沉默后”的话就代表了这部分人的观点,她表示,出现问题,一定要和孩子的老师说,让老师去了解情况。 “老师会有办法,而且班级的孩子会很听老师的话,因此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很重要,毕竟孩子在学校,所有的事情都该由班主任老师去处理。”

也有网友认为,“被欺负”只是表面,应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从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教给他正确的交往策略。网友“球球”发帖称:“如果孩子经常受欺负,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的交往方式有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应该首先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帮他调整与同伴交往的策略。”

还有一种观点也为不少网友接受。那就是“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跟成人之间的打斗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只是偶然受到欺负,家长无需介入其中,应该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网友“george33”就认为,孩子间的打闹争斗,是他们交往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孩子就是在今天吵明天好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父母应该有坦然的心态,顺其自然,相信孩子通过摸索实践,最终会找到交往的‘度’。”

育儿知识:被同学误会怎么办?


育儿知识:被同学误会怎么办?

误会是同学交往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它是指一方误解了另一方的言行,从而给交往带来了障碍。小芳与小艳是同一个宿舍的好朋友。一天,小芳刚买不久的一支漂亮的钢笔不见了,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也巧,小艳放学路过学校超市买了一支与小芳丢的那支差不多的钢笔。同学看到后,马上将小艳有一支与小芳相同的钢笔的情况讲给班里的同学听,让人觉得好像是小艳偷了小芳的钢笔。小艳有口难辩,默默地承受着同学异样的目光。有些误会很小,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但是有一些误会,如果不加以说明,会使人牢记在心。这样的误会必须想方设法加以消除,否则不仅会影响同学间的团结,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同学之间因为什么会发生误会呢?当发生了误会之后,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

1、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原因

造成同学问误会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传统偏见的影响

同伴间的交往有时会因传统偏见造成误会。如老师分配一个高个同学和一个矮个同学共同完成一项劳动任务。按理说高个同学应挑重活干,矮个同学理所当然地应干些轻活。因为高个同学患了重感冒身体不适,但他并没说明原因。只是劳动时自己干轻活,把重活留给了矮个同学,结果产生了误会。

(2)受对人抱有成见的影响

对同伴有成见,在交往中也会造成误会。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因一些小事对同学产生成见,并由此造成误会。如一次有位同学向学习委员请教一个问题,因为他不会,无法解答,便给那位同学留下了不愿帮助同学的印象。新学年,班委会改选时,那位同学在大家面前坚持自己的成见,使大家造成了学习委员不爱帮助同学的误会,结果他落选了。

(3)自己或对方听信他人搬弄是非造成会造成误会

轻易听信他人搬弄是非,也会造成同学之间的误会。如有的同学因家里有事和老师请假没参加文体活动,可有的同学故意说那位同学是因为对文体委员有意见才没参加这次活动的。结果文体委员就误认为那位同学对自己有意见,不爱参加集体活动。

2、怎样指导孩子处理同学间的误会?

当自己的孩子被同学误会之后,一定会感到非常委屈,这时候,做父母的需要给孩子以帮助,指导孩子正确理解和对待误会。具体来说,父母要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坦然面对,宽宏大度

发生误会后,父母要教会孩子坦然面对,即进行所谓的“冷处理”,告诉孩子“同学之间发生误会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要正确地面对”,该怎么学习就怎么学习,不要因为同学的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而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使自己的情绪有悖于平常,让同学更加怀疑自己。对于那些错怪自己、误解自己的同学,也不要心怀怨恨,因为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不但于事无补,也许还会节外生枝,造成更大的误会,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谁也不会有意去制造误会,我们要宽宏大度”。

(2)分析原因

冷静地分析误会产生的根源,找到症结之所在。如果责任在自己这边,要学会有则改之,如果不是,那也不必着急,“时间是澄清误会的良药”。

(3)主动沟通,真诚对待

在被人误会之后,你更应该主动去沟通,向同学说明情况、解释原因,掌握沟通的主动权。在沟通时态度一定要真诚。小艳目前应该做的事,不是把苦闷憋在心里,而是应该主动地向小芳和同学们解释清楚,坦诚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同学进行交流,交流时注意用语和表达技巧,“我昨天放学路过超市时,买了一支和小芳的一样的钢笔,最不巧的是,正好今天小芳的钢笔不见了,大家很自然地都以为是我拿的,我想是大家误会我了,这让我真的感到很委屈。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帮小芳找到她的钢笔,同时还自己一个清白”。

(4)广泛沟通,寻回友谊

消除误会,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可以与对你产生误会的人平心静气地面谈,也可以转托其他同学作解释,或者以书信等文字的方式进行沟通。若这些方法仍不能消除误会,则可请老师或家长出面解决。当误会消除以后,不要认为万事大吉了,要消除影响,赢得同学的理解和信任,还必须进行更加广泛的沟通,要在师生之间、其他同学之间做到主动沟通、加深理解,和睦相处,找回曾经失去的友情和信任。

宝宝入园后学会了恶习怎么办


宝宝入园后学会了恶习怎么办

涵公主一直以来,所有见过她本人的,大家都夸的乖宝宝。可最近一周,竟然发现她乱吐口水(故意的那种),前几天发现时就跟涵爸狠狠地教育了一番后,得到了一点点改善。

昨天接她放学回来,在公园玩,公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玩,我就坐在一边看着她玩。涵看到一个正在玩翘翘板的小妹妹,那个小妹妹由她外婆及奶奶带着在玩,涵走上前,我还以为她有想玩的意思。但没想到,等到那个小妹妹下来,她立即走到翘翘板前,朝翘翘板上面吐了口水。我的天,顿时我傻眼了,火也上来了,这还了得,我立即冲上前去一把拉过涵宝,说你为什么要吐口水?脏不脏?有没有礼貌?......

当时小妹妹的奶奶这样讲了一句:‘这小孩怎么这个样子’。让我听了觉得羞愧不已,仿佛是在对我说,这么年轻的妈妈怎么把小孩教成这样。

赶紧把涵宝领回家,教育一番,完了问她,她说再也不吐口水了。我看她态度诚恳,也就没在说什么了。

谁知......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我跟涵宝疯着玩,玩得正高兴地,涵宝突然朝我脸上吐口水,我滴个天啦!我愣在那,涵看到我这个样子吓到,连忙叫妈妈妈妈。我拉过涵,在她PP上狠狠地打了二下,问她,你不是答应妈妈不再乱吐口水了吗?怎么又乱吐了?

涵宝哭了,我命令她不准哭,然后让她站在原地不许动,又开始教育她,给她讲道理。这次教育的时间加长了,因为我觉得事情已经到了严重性的地步,再不好点教育,养成了习惯就麻烦了......

问她如此做对不对,她也知道是不对的,还会主动跟我说,妈妈,我再也不乱吐口水了,希望通过这次教育能改掉......又是一个小女孩家的,这样的坏坏习惯可真是让我头疼。以前在家跟着我时,虽然好动了点,但打人骂人之类的坏习惯还真是从来没有过,这才上幼儿园,就学了坏毛病了。

可能由于班上孩子多,几位老师顾不过来。涵的这个坏毛病,才刚开始,今天下午去接涵,一定要给他们老师反应下,希望通过老师和我们父母的努力,早早帮涵改掉这个坏毛病。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入园入学季,孩子被欺负怎么办?》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怎么办 孩子在外面和同伴们玩耍难免有产生摩擦,甚至被欺负的时候,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孩子应对这样的困扰呢? 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副主任医师王彦玲表示,欺负并不仅仅是打人,还包括各种身体和精神上的侵犯。对于幼...
    2021-07-11 阅读全文
  •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该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该怎么办? 今天送涵宝上幼儿园,宝贝们都在玩玩具,我正准备离开,看到坐涵宝旁边的那个小男孩动手打涵宝。于是我站到他旁边说,涵涵的妈妈在这里,你都敢打她?于是我开始跟那小男孩讲起道理,...
    2020-11-12 阅读全文
  • 孩子在幼儿园挨欺负怎么办 如果你注意到了孩子的行为变化,比如平时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语、易怒和不安、常哭泣,可能会抱怨头痛,腹痛和恶心,甚至拒绝上学。那么,孩子可能在学校遭遇欺负,需要父母的帮助。 有些孩子被欺负的经历其实...
    2021-06-02 阅读全文
  • 孩子受欺负了不还手怎么办? “我家孩子很乖巧,很活泼,但从来不攻击人,最近连人家打他都不还手,甚至比他小的小朋友都欺负他。可能是遗传了一些我软弱的性格,也可能是环境造成的。看着孩子被欺负的样子,真的好心痛,好着急,也好自责。我该...
    2021-07-28 阅读全文
  • 孩子不喜欢上学/入园怎么办? 造成孩子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多,对于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首先是因为不熟悉环境,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会使孩子感到陌生、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其次是因为生活方式不适应,孩子从个体活动过渡到有规...
    2021-05-14 阅读全文

孩子在外面和同伴们玩耍难免有产生摩擦,甚至被欺负的时候,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孩子应对这样的困扰呢? 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副主任医师王彦玲表示,欺负并不仅仅是打人,还包括各种身体和精神上的侵犯。对于幼...

2021-07-11 阅读全文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该怎么办? 今天送涵宝上幼儿园,宝贝们都在玩玩具,我正准备离开,看到坐涵宝旁边的那个小男孩动手打涵宝。于是我站到他旁边说,涵涵的妈妈在这里,你都敢打她?于是我开始跟那小男孩讲起道理,...

2020-11-12 阅读全文

如果你注意到了孩子的行为变化,比如平时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语、易怒和不安、常哭泣,可能会抱怨头痛,腹痛和恶心,甚至拒绝上学。那么,孩子可能在学校遭遇欺负,需要父母的帮助。 有些孩子被欺负的经历其实...

2021-06-02 阅读全文

“我家孩子很乖巧,很活泼,但从来不攻击人,最近连人家打他都不还手,甚至比他小的小朋友都欺负他。可能是遗传了一些我软弱的性格,也可能是环境造成的。看着孩子被欺负的样子,真的好心痛,好着急,也好自责。我该...

2021-07-28 阅读全文

造成孩子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多,对于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首先是因为不熟悉环境,特别是所接触的人的改变,会使孩子感到陌生、不习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其次是因为生活方式不适应,孩子从个体活动过渡到有规...

2021-05-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