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1-02-08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个孩子越往上学,越需要自己独立思考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到时候就自然具备的,需要家长从小引导,锻炼孩子独立判断、独立做事的能力。

1、学习棋牌类的东西。现在很多孩子学国象、围棋等,棋类东西锻炼思维,毕竟下棋需要自己下,别人帮不上忙,棋子走哪儿,必须要自己判断,自己做决策,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但有些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去学棋,而且学棋,毕竟是时间长、花费大的事情。其实,孩子在家打扑克,一样起到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出牌也必须自己做决断,作用是一样的,而且玩扑克更练习孩子的计算能力。我孩子在上小学前,口算多位数加减法、含负数的,已经非常熟练了,主要是靠玩扑克拱猪给大家算账练出来的。现在,淘宝网上有一种分数扑克的,由55张分母从2-11的真分数组成,如1/2、1/3、、、、10/11。通过玩比大小、金钩钓鱼等,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当然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也不断加强了。

2、放手让孩子去做。生活中皆是各种能力和行为判断的训练场。比如生活中给孩子一定零花钱,让他自己去支配。去超市,买水,孩子自己就会去比较,哪个优惠,哪个打折,包装大小,自己折算,看哪种合适。比较、思考、判断,只要自己亲自去做事,就能遇到,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难抉择的时候,助分析利弊,最终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从小事做起,点滴培养,孩子在大事时才知道怎样去思考,怎样自己做决定。

3、把孩子玩电子垃圾游戏的兴趣引导到思考学习的轨道中来。现在社会环境变化了,平板、电子产品泛滥,孩子有时间就玩手机、电脑游戏,影响视力,浪费时间。这些东西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完全隔离、阻断是不可能的。对孩子来说,学习儿童程序设计可能对孩子帮助最大。因为儿童程序设计主要锻炼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应用。孩子在应用过程中既能得到游戏的快乐,也能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中、小学阶段blockly和scratch都是孩子学习的不错的编程软件。学儿童程序设计,好处是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能编出来,想不动脑子都不行。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当融入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应当是渐进的,应当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提高的。当然,有时候孩子理解、进展快慢不同,这时家长的心态最重要。一直平和心态地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会有好结果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独立思考能力的三大培养方案


如果你的宝宝拿一面小镜子左晃右晃,对着阳光射过来的方向,饶有兴趣地观察阳光反射回去的样子;或者,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向电视后面走去,想弄明白电视中的那些人是从哪儿来的……这表明,孩子已经开始思考、探索他看到的一切了。

培养幼儿会思考的能力和爱思考的习惯,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比背几首诗、认几个单词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要有用得多。父母应多用心思、借助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琐事以及一些游戏,帮宝宝把他们的大脑“转动”起来。

方案1:亲子阅读边看边想

“兔妈妈左顾右盼,想寻找点野果子给兔宝宝吃……”妈妈正给韵韵讲故事书,突然,韵韵打断妈妈,指着图上的小动物问:“这是兔妈妈、这是兔宝宝,可为什么兔妈妈比兔宝宝还小呀?”

孩子喜欢听故事、看故事书,好奇心又强,如果妈妈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启发孩子边听、边看、边想,孩子慢慢就会习惯“主动接受”——经过大脑的“加工”,丰富了故事的内涵,收获也远远超过听故事本身。因此,讲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可以这样做]

1.给宝宝提个问题

和宝宝一起看故事书时,把画面上的人和景物指给宝宝看,便于他认识;孩子再大一点,不妨把图中人物、动物、景物的高矮、大小与远近的关系讲给宝宝;看书时问问孩子:“这棵树和这间蘑菇房哪个高?为什么蘑菇房看起来比树还高呢?”“如果袋鼠从河边走过来,是变大还是变小?”妈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画面的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水平,设置一些问题,引领宝宝去想。当然,也可以引申开来:“汽车越来越远和越来越近,我们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这样,把书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展了孩子的思路。如果妈妈和宝宝互换角色,相信宝宝会更有兴趣。

2.说说你的发现

给孩子讲故事书或一起看动画片时,引导宝宝试图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比如:“小熊今天为什么戴上帽子和围巾了?”“地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树叶呀?”然后,耐心地等待宝宝反复观察画面,经过判断、推理,由表面化的现象,得出“秋天来了、树叶被风刮掉了,天气变凉了……”的结论。以这种方式,逐渐培养起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方案2:在“破坏”中研究

每个孩子仿佛都是破坏大王。但仔细分析,毁东西其实正是宝宝思维活跃的表现,在这种时刻,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宽容与指导,丝毫的批评和斥责,都会抑制孩子思考和探索的萌芽。

[可以这样做]

1.先自己试试看

童童盯着万花筒看了好一阵,随后摆弄来摆弄去,终于,把它的外壳拆下来了,发现里面有三片镜子,有小花片,还有塑料盒。噢,原来如此!看明白了,童童试图把万花筒复原,却屡试屡败。他跑到妈妈跟前,指着一堆“零件”说:“坏了!”

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如何应对?比较好的方法是,平静地对孩子说:“宝宝先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一点点拆下来的,再自己想想办法,说不定你能装好呢!”然后,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和时间、自己解决难题。如果过一段时间孩子还弄不好,妈妈再来和他共同解决难题。如此,孩子就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从中受益。

2.总有新的玩法

“妈妈,吃糖葫芦。”朵朵举着一根筷子,上面穿着几个串珠,这些玩具串珠本来是用来穿项链的。今天,朵朵又用它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玩法。

“举一反三”地玩同一种玩具,对锻炼宝宝的思考能力大有好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最喜欢的,是那些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怎么玩的玩意儿,比如积木、橡皮泥、拼插玩具、折纸,甚至是那些日常用品。因此,父母尽量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品中,启发孩子去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的玩法和用途,比如一个纸盒子,既可以装东西,又可以当帽子。

方案3:在游戏中“动脑”

孩子都喜欢玩水、玩沙,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难题”,这时,守在一旁的父母最好不急于给出答案,要给孩子时间,鼓励他们“启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

[可以这样做]

1.耐心等待

把剪掉底部的细口瓶倒过来,它就成了一个漏斗。昭昭往“漏斗”里装沙子,结果是上面装、下面漏。于是他用手指头堵住漏斗口,等装满沙子再松开手、把漏斗挪到另一个瓶口内,让沙子流进去。然而,沙子下漏的速度很快,从他拿开手指到将漏斗对准瓶口的瞬间,沙子几乎都漏光了。昭昭回过头来求援似地望着妈妈,但一直盯着他的妈妈却把头转向一边、一声不吭。昭昭无奈地一次次地重复着……终于,他恍然大悟:先将漏斗口伸进瓶口,再开始灌沙子,很快瓶子就被装满了。他得意地回头看妈妈,而此时,妈妈已经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游戏的时候,宝宝经常会因“走投无路”而发出“求救”信号。这时,妈妈最需要做的就是沉住气,让他有时间自己琢磨琢磨: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不行,妈妈可给一点提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启发昭昭:“想想看,在漏斗放进瓶子之前,怎样才能让它不漏呢?”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去尝试。这有助于孩子从小学会从多种角度来思考一个问题,使之终身受益。

2.探究水的秘密

瑶瑶把一小瓶水倒入另一个大一点的瓶子中,左看右看之后,又倒回原来的瓶子。就这样反反复复,不解地问妈妈:“在这个瓶子(大一点的瓶子)里,水怎么变少了?”妈妈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递给了她一个更小的瓶子:“把水放这里,试试看。”结果,瓶子装满了,水还剩了一半。瑶瑶又试了几个来回,突然开窍了:“这些水放在大瓶子里就觉得少、放在小瓶子里就觉得多……”

水是一种富于变化的“玩具”,宝宝百玩不厌。妈妈不妨顺应宝宝的兴趣,让想一想:水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用处?水是怎么给花“解渴”的?启发宝宝尽量说出多种答案。当然,妈妈也可以和宝宝做个小试验:把水调出各种颜色,再将一支支白色的花插入不同颜色的水中,观察花的变化。亲自实践之后,宝宝知道了花是怎么吸水的,同时也能发现“思考”的奥妙,享受思考的乐趣。

3.走出家门

乐乐捡来树叶拿给妈妈看,妈妈做出惊讶的表情:“呦,真多呀!瞧,有银杏树叶、杨树叶、梧桐树叶、柿子树叶……乐乐能告诉妈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在户外玩,是引发宝宝思考活动的大好时机,比如给宝宝提个醒儿:我们来看看蜗牛爬树、蜘蛛织网和蚂蚁搬家,好吗?然后,做出向孩子求教的姿态:“妈妈不明白,蜗牛怎么总把身体缩在壳里呢?蚂蚁为什么不自己把面包搬回洞里呀?你要是知道,告诉妈妈,可以吗?”在这种氛围中,孩子非常喜欢开动脑筋。如果宝宝说不到位,妈妈再讲给孩子听,或者一起到书中找答案。

博物馆、科技馆也是孩子的好去处,不过,这需要妈妈和宝宝一边看一边聊:“如果恐龙复活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假如没有竹子,还会有大熊猫吗?”便于孩子根据眼前的事物,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养成遇事思考的习惯。

专家建议

孩子兴致勃勃地探索、游戏状态也很有价值,这不仅是孩子思维的锻炼,也能优化孩子的性格。

深谙人脑“用进废退”的原理,孩子思考越多、越独立,智力发展就越快,不要多余的帮助,更不要代劳,给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着急的独立空间,只有在远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育儿知识:怎样让孩子拥有主见,独立思考?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有用得着批判性思考的地方。

想想看,有无数的电视、小说、电影甚至新闻,都是在表现有人作了决定以后,处理那些随之而来的,可能预见到也可能没预见到的结果!这引出了故事背后的故事,如何利用批判性思考,做出最好的决定。

我们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很善于批判性思考。

我们希望政府领导能够尽最大可能,保证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

我们希望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老板能力挽狂澜。

批判性思考的核心是不断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指导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有时候这个任务是自己给自己的,有时候寻找信息的任务是别人给我们的,老师、父母、朋友或是老板。

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出现于儿童时期,成熟于成年期,但是需要经过反复练习。需要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用公正的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做总结。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批判性思考?

建议1:观察你的孩子如何形成事物运作方式的理论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在旁边观察,看他想要了解什么。游戏时孩子实验自己想法的方式。我们也会这么做,不过通常都在自己的大脑里实验,而孩子们则会把想法反应在行动中。

建议2:增强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动力——好奇心,但是父母的行为能够增强或减弱他们的好奇心。如果一件事情与他们预先的想法不一样,或是“没有办法证明到底哪个想法才是对的”,孩子会特别好奇。尤其是在他们想要找出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时更是如此。

为了增强孩子的好奇心,如果他们自己想要修好什么东西,不要太着急地过去帮忙。因为处理这些复杂情况正是培养批判性思考的好方式。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帮孩子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自己解决问题。比方说,如果孩子在拼拼图,有一块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不要拿过来帮他拼,要和他一起找找线索,看看这块放在哪里比较合适;“这块拼图是蓝色的。你看看图上哪个部分是蓝色的?放那儿看看合适吗?”

建议3: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在本书中,我一直在讲“柠檬水摊”的重要性,名字来自我的女儿劳拉六七岁时对柠檬水摊的热爱。后来她把这份热爱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开始去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生活。

所以,他们班刚开始学习纽约城早期历史的时候,7岁的劳拉就开始找荷兰在曼哈顿殖民时期跟女性有关的一切资料。他们班级学到埃及、中国或是古希腊时,她总是在论文、读书报告、课堂报告和表演中加入当地女性的话题。这样她就抓住了一个点,不断深入学习下去。

建议4:成为专家——给孩子确切可靠的知识

不断了解孩子已经到了学什么知识的阶段,鼓励孩子问问题,回馈给他们正确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起到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示范作用。

这个过程包括,如果有的知识不知道或是不记得,可以去查资料。不管他们的问题有多难,都去查查看。

建议5:帮你的孩子找到其他可以学习的“专家”

孩子年龄越大,就越知道应该向谁去寻求建议。想想你的家人、朋友、邻居和同事,把他们当作某方面的专家,可以跟你的孩子分享他们的知识、经历和热情。我的朋友曾经跟我的孩子讲过制陶技术、寻找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埃及历史、地震的知识、中式康复训练、画蜡笔画等好多有意思的事情。

建议6:帮助孩子判断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

请记住,孩子判断他人信息可靠度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一开始只了解别人也许是不知道,后来才开始明白也许别人是在有意无意地撒谎。如果你觉得孩子得到了一个错误信息,帮他学会分辨流言和现实。你可以问他们:“你怎么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尤其是孩子大一点以后,帮他们学会查找证据,在可靠的地方寻找信息,比如书或者是靠得住的网站。

如果你觉得有人撒谎了,帮孩子找出事实。但并不是到此为止,进一步鼓励你的孩子找出这个人撒谎的原因:“你觉得他是不想给你留下一个好印象?希望你喜欢他?”可以在教会孩子说真话的同时帮他们理解别人撒谎的原因。

建议7:提高关键的观察能力

我们跟学龄前儿童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跟他们仔细分析广告,像那些电影评论一样,可以聊聊这些:

这个广告想要卖的商品是什么?

你觉得这个广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广告方式?他们是不是想给你所有的酷小孩都穿这个牌子的衣服的印象?他们用来吸引顾客的东西是攀比心理、冒险还是幽默?

你觉得这个广告有用吗?你看了广告以后能记住商品的名字吗?你想买吗?为什么?

这个广告说得对吗?他们的广告词说的是事实吗?

菲利普上高中的时候,他觉得电视上的青少年男孩的形象都特别单一,他很生气。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电视旁边放了一个本子,分别记录以正面和负面形式表现男孩们次数有多少。这就是批判性思考!

建议8:帮孩子理解那些混乱的情况

对很多孩子而言,像菲利普一样自己选择项目研究是个相当不错的点子,因为大多数孩子肯定都有自己的情感诉求,这个项目能帮他们分清不同的原因。每天的生活中都有很多机会让孩子思考,不要匆匆忙忙地下结论。

建议9:如果遇到教育子女的难题,使用批判性思考来解决问题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用下面的方法解决问题,你们就使用了大脑的执行功能,也让它得到了锻炼。

1.找出问题到底是什么。问一系列的问题:我在做什么?我想让事情怎么样?有哪些办法可以让我把现在的情况变成我想要的情况?

2.找到你的目标。因为解决问题总是和目标有关,所以找出你自己的目标或是你给孩子的目标非常重要。如果你在教孩子自己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那就帮他找到目标。

3.找出二选一的解决方式。找出解决方式需要我们抑制住自己“按照以前的做法来做的倾向”。也需要我们灵活思考,找出不同的可能性,还需要一些想象力。

4.想想这个两个办法会有什么结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解决办法,不要考虑自己的想法。

5.找出一个办法来试试。这个当然需要反思和批判性思考。

6.评估结果,如果这个办法不行,再换一个试试。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拥有主见,独立思考?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有用得着批判性思考的地方。

想想看,有无数的电视、小说、电影甚至新闻,都是在表现有人作了决定以后,处理那些随之而来的,可能预见到也可能没预见到的结果!这引出了故事背后的故事,如何利用批判性思考,做出最好的决定。

我们希望自己身边的人都很善于批判性思考。

我们希望政府领导能够尽最大可能,保证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

我们希望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老板能力挽狂澜。

批判性思考的核心是不断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指导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有时候这个任务是自己给自己的,有时候寻找信息的任务是别人给我们的,老师、父母、朋友或是老板。

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出现于儿童时期,成熟于成年期,但是需要经过反复练习。需要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用公正的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做总结。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批判性思考?

建议1:观察你的孩子如何形成事物运作方式的理论

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在旁边观察,看他想要了解什么。游戏时孩子实验自己想法的方式。我们也会这么做,不过通常都在自己的大脑里实验,而孩子们则会把想法反应在行动中。

建议2:增强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动力——好奇心,但是父母的行为能够增强或减弱他们的好奇心。如果一件事情与他们预先的想法不一样,或是“没有办法证明到底哪个想法才是对的”,孩子会特别好奇。尤其是在他们想要找出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时更是如此。

为了增强孩子的好奇心,如果他们自己想要修好什么东西,不要太着急地过去帮忙。因为处理这些复杂情况正是培养批判性思考的好方式。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帮孩子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自己解决问题。比方说,如果孩子在拼拼图,有一块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不要拿过来帮他拼,要和他一起找找线索,看看这块放在哪里比较合适;“这块拼图是蓝色的。你看看图上哪个部分是蓝色的?放那儿看看合适吗?”

建议3: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在本书中,我一直在讲“柠檬水摊”的重要性,名字来自我的女儿劳拉六七岁时对柠檬水摊的热爱。后来她把这份热爱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开始去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生活。

所以,他们班刚开始学习纽约城早期历史的时候,7岁的劳拉就开始找荷兰在曼哈顿殖民时期跟女性有关的一切资料。他们班级学到埃及、中国或是古希腊时,她总是在论文、读书报告、课堂报告和表演中加入当地女性的话题。这样她就抓住了一个点,不断深入学习下去。

建议4:成为专家——给孩子确切可靠的知识

不断了解孩子已经到了学什么知识的阶段,鼓励孩子问问题,回馈给他们正确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起到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示范作用。

这个过程包括,如果有的知识不知道或是不记得,可以去查资料。不管他们的问题有多难,都去查查看。

建议5:帮你的孩子找到其他可以学习的“专家”

孩子年龄越大,就越知道应该向谁去寻求建议。想想你的家人、朋友、邻居和同事,把他们当作某方面的专家,可以跟你的孩子分享他们的知识、经历和热情。我的朋友曾经跟我的孩子讲过制陶技术、寻找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埃及历史、地震的知识、中式康复训练、画蜡笔画等好多有意思的事情。

建议6:帮助孩子判断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

请记住,孩子判断他人信息可靠度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一开始只了解别人也许是不知道,后来才开始明白也许别人是在有意无意地撒谎。如果你觉得孩子得到了一个错误信息,帮他学会分辨流言和现实。你可以问他们:“你怎么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尤其是孩子大一点以后,帮他们学会查找证据,在可靠的地方寻找信息,比如书或者是靠得住的网站。

如果你觉得有人撒谎了,帮孩子找出事实。但并不是到此为止,进一步鼓励你的孩子找出这个人撒谎的原因:“你觉得他是不想给你留下一个好印象?希望你喜欢他?”可以在教会孩子说真话的同时帮他们理解别人撒谎的原因。

建议7:提高关键的观察能力

我们跟学龄前儿童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跟他们仔细分析广告,像那些电影评论一样,可以聊聊这些:

这个广告想要卖的商品是什么?

你觉得这个广告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广告方式?他们是不是想给你所有的酷小孩都穿这个牌子的衣服的印象?他们用来吸引顾客的东西是攀比心理、冒险还是幽默?

你觉得这个广告有用吗?你看了广告以后能记住商品的名字吗?你想买吗?为什么?

这个广告说得对吗?他们的广告词说的是事实吗?

菲利普上高中的时候,他觉得电视上的青少年男孩的形象都特别单一,他很生气。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电视旁边放了一个本子,分别记录以正面和负面形式表现男孩们次数有多少。这就是批判性思考!

建议8:帮孩子理解那些混乱的情况

对很多孩子而言,像菲利普一样自己选择项目研究是个相当不错的点子,因为大多数孩子肯定都有自己的情感诉求,这个项目能帮他们分清不同的原因。每天的生活中都有很多机会让孩子思考,不要匆匆忙忙地下结论。

建议9:如果遇到教育子女的难题,使用批判性思考来解决问题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用下面的方法解决问题,你们就使用了大脑的执行功能,也让它得到了锻炼。

1.找出问题到底是什么。问一系列的问题:我在做什么?我想让事情怎么样?有哪些办法可以让我把现在的情况变成我想要的情况?

2.找到你的目标。因为解决问题总是和目标有关,所以找出你自己的目标或是你给孩子的目标非常重要。如果你在教孩子自己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那就帮他找到目标。

3.找出二选一的解决方式。找出解决方式需要我们抑制住自己“按照以前的做法来做的倾向”。也需要我们灵活思考,找出不同的可能性,还需要一些想象力。

4.想想这个两个办法会有什么结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解决办法,不要考虑自己的想法。

5.找出一个办法来试试。这个当然需要反思和批判性思考。

6.评估结果,如果这个办法不行,再换一个试试。

自娱自乐是独立思考的开始


宝宝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培养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宝宝在客厅里自言自语,而且好一会儿也没有叫妈妈陪。走近一看,却发现小家伙正一本正经地和毛绒玩具们说着“外星人”的语言。这是宝宝在享受独自游戏的乐趣。别打扰他,更不要笑话他。1岁多的宝宝已经初步有了独自玩耍的能力。这样的自娱自乐正是宝宝独立玩耍的开始。

方案1:亲子阅读边看边想

给宝宝提个问题

妈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画面的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水平,设置一些问题,引领宝宝去想。当然,也可以引申开来:“汽车越来越远和越来越近,我们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这样,把书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展了孩子的思路。如果妈妈和宝宝互换角色,相信宝宝会更有兴趣。

方案2:在“破坏”中研究

先自己试试看

童童盯着万花筒看了好一阵,随后摆弄来摆弄去,终于,把它的外壳拆下来了,发现里面有三片镜子,有小花片,还有塑料盒。噢,原来如此!看明白了,童童试图把万花筒复原,却屡试屡败。他跑到妈妈跟前,指着一堆“零件”说:“坏了!”

面对这种情况,妈妈如何应对?比较好的方法是,平静地对孩子说:“宝宝先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一点点拆下来的,再自己想想办法,说不定你能装好呢!”然后,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和时间、自己解决难题。如果过一段时间孩子还弄不好,妈妈再来和他共同解决难题。如此,孩子就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从中受益。

总有新的玩法

“举一反三”地玩同一种玩具,对锻炼宝宝的思考能力大有好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最喜欢的,是那些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怎么玩的玩意儿,比如积木、橡皮泥、拼插玩具、折纸,甚至是那些日常用品。因此,父母尽量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品中,启发孩子去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的玩法和用途,比如一个纸盒子,既可以装东西,又可以当帽子。

宝宝两岁后会越来越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适应独自玩耍的宝宝,在和小伙伴的相处中会表现出明显的主动和积极的游戏能力,为日后入园后的集体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不会太过依赖家长!

方案3:在游戏中“动脑”

耐心等待

在游戏的时候,宝宝经常会因“走投无路”而发出“求救”信号。这时,妈妈最需要做的就是沉住气,让他有时间自己琢磨琢磨: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不行,妈妈可给一点提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启发昭昭:“想想看,在漏斗放进瓶子之前,怎样才能让它不漏呢?”然后鼓励宝宝自己去尝试。这有助于孩子从小学会从多种角度来思考一个问题,使之终身受益。

走出家门

博物馆、科技馆也是孩子的好去处,不过,这需要妈妈和宝宝一边看一边聊:“如果恐龙复活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假如没有竹子,还会有大熊猫吗?”便于孩子根据眼前的事物,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养成遇事思考的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心得体会


让孩子自信却又不盲目自信,不骄傲自满,那么要如何正确培养一个孩子的自信心,相信很多朋友们也遇到过这种类似的问题,那么对于这类问题如何解决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心得体会(一)

一、尊重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从教育的角度讲,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是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重要条件。得到尊重是幼儿的一种心理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使幼儿意识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他们才能积极地学习、探索和创造,从而获得自信心。反之,幼儿如果从成人那里得不到关注,感到自己被疏忽,他们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

因此,我们要尊重幼儿,信任幼儿,创建平等、民主的活动氛围,树立起“尊重幼儿,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他们取得的任何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爱孩子。爱是沟通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桥梁,是开启幼儿自信心的钥匙。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都愿意和教师交朋友。我们要把爱倾注给每一位幼儿,生活中像母亲;游戏时是同伴;困难前是导师。

二、鼓励幼儿,让孩子敢于表现、会表现。

幼儿正处于自信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需要多鼓励、多表扬,以激励和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应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鼓励也包括接纳孩子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孩子的自信心才能日益增加。

善用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人的心理很微妙,总是渴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赞许,只要受到赞许,便会内心兴奋并形成一股力量推动他发挥出不平常的能量。而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成人的评价,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孩子就会产生自信。活动中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鼓励幼儿:

1、用语言进行评价、鼓励。如:“真棒!”、“很好”、“继续”。教师适当的语言激励,能使孩子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2、用肢体语言(包括表情、动作、手势、眼神等行为)进行鼓励。如摸摸孩子的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或动作都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不错的让孩子敢表现、会表现。有的孩子由于生活及交往圈子的狭小,他们胆小、害羞,更不能大方地表现自己。因此,我们应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开阔孩子的眼界,发展孩子的交往、表现能力,尊重珍惜孩子的第一次自我表现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使他们敢表现、会表现。

三、在自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但现实生活中重智力轻个性品质的现象仞然十分严重。大多数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很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不知所措,遇到挫折灰心丧气。进而慢慢丧失了自信心。

因此,我们应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孩子提供自立及施展才能的机会,让幼儿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让孩子们在自立中锻炼,逐步学会生活生存、学会自理、学会做人。这将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使他们终身受益。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心得体会(二)

(1)让孩子能干起来

根据心理学家爱里克森的观点,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是构成其自信的要素。爱里克森认为儿童中期(6~12岁)是孩子形成自信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孩子经历的最大危机是自信与自卑的较量,孩子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获得完成建设性工作的能力。在任何文化背景下的孩子都必须学习生存所需的技能。生活在非洲丛林的孩子学习狩猎技巧,因纽特儿童学习捕鱼本领,农业社会的孩子学习干农活,现代工业社会的孩子则学习读书、写字和如何使用电脑。孩子为掌握本领付出的努力,能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孩子成功地逾越这一阶段的危机,就能获得一个可贵的优点:“能力”,一种对自己能够掌握技术并完成任务的自我认识。孩子拿自己的能力和同龄伙伴比较,如果发现自己比别人优越或不比别人差,就会感到满意,对自己有积极评价,并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新技能;如果发现自己不如别的孩子,则会产生自卑心理,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并撤退到一个熟悉的、没有过多挑战的环境中。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不利于能力培养的恶性循环。

让孩子能干起来,才能使孩子树立自信心。首先家长必须对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能够做成事情。许多家长低估孩子的能力,认为他们小,或嫌他们笨拙,就不让他们尝试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还有些家长太爱惜孩子,生怕孩子累着、伤着,自己包办一切。还有的家长片面理解能力,以为学习成绩好,就是能力强。其实考分至多只代表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而其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对孩子来说一个也不能少。家长的怀疑、过度保护或偏激,挡住了孩子需要面临的挑战,也遮住了孩子发现自己能力的目光,使孩子的信心缺少了能力的支撑。所以,当孩子坚持自己吃饭的时候,别劝说:“算了,你把衣服都弄脏了。”当孩子要自己洗衣服,别阻拦:“你还小,不用你洗。”当孩子帮你出主意,别呵斥:“你懂什么,一边去。”别因为孩子不会系鞋带就从此不买系带的鞋;别因为孩子学习紧张就替他打理一切;别怕孩子摔着就不让他跑。否则,你在阻碍孩子树立自信。

(2)告诉孩子:“你真的很重要。”

“我身边的人有多爱我?他们接受我,认为我重要吗?”每个人都关心这样的问题,孩子更在乎。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家长、老师、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评语,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家长的行为语言尤为重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孩子,倾听孩子说话,摸摸孩子的头,对孩子说:“你,谁也不换。”因为他,而爱他。哪怕他调皮、犯错误,让你失望。你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会有自信。有父母的宽厚的爱铺垫着,孩子的自信就不会落到最低点,更不会被摔得粉碎。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参加家庭的决策,保护孩子的脸面,尊重孩子的隐私,理解孩子的情感,孩子会觉得自己真的很重要。

(3)多给孩子赏识与鼓励

孩子对自己优点的认识来自周围人的评价,而家长的评语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最重。家长对孩子的赞许和鼓励是孩子动力的源泉和自信的基石。你夸孩子漂亮,他也就觉得自己美;你说孩子聪明,他就认为什么也不能难倒自己;你说孩子性格好,他就知道自己讨人喜欢。如果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就容易保持这些优点;如果家长能够挖掘孩子的特长,孩子就能获得新的优点。

当然,家长对孩子的赞扬必须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夸大其辞的表扬使孩子不能准确了解自己,对自己期望过高,并且不利于孩子发现自己有待学习的地方,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家长言过其实的夸奖为孩子虚构出的自信最终会在现实的考验中坍塌,这样对孩子自信的打击更大。另一方面,如果家长的溢美之辞用得太多太泛,孩子成熟后就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对自己的称赞,对自己的信心反而没有把握。同样,家长对孩子批评也应就事论事,避免感情用事,并注意措辞。许多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或遭遇暂时的失败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孩子能力和前途作出负面的结论,孩子即使表面上不服气,心底里却会信以为真,并因此降低自己的评价和期望。所以,家长必须戒除这类的口头禅:“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你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拉倒吧,你。”在客观地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时,给孩子正面的鼓励,帮孩子找出克服弱点的方法。

(4)给孩子自主权和影响力

首先,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让他们做选择,做决定,管理自己的事务,让他们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权。

其次,给孩子影响他人的权利。让孩子参与讨论,听取孩子的建议,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对家庭决策的影响力。让孩子承担一定家庭责任,让他们也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生活的影响力。让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组织协调能力,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对同伴的影响力。

当孩子被赋予创建和改善生活的自由和权利,他们自然能够发现自己的力量和优势,给自信添加砝码。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心得体会(三)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除了其他因素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能指望他能够做出实质性的成就。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成为人才。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而自信心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家长对孩子教育培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一些知识上或训练孩子一些技能上,而忽略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这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每个家长必须明白,你的孩子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做何种伟大事业,他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须得首先做人成功,他必须首先成长成一个正常的具有善良品性、具有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完善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他必须是一个有尊严和自信的人。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每个家长应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父母对他的肯定。就是他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能,他无法将事情做好,于是会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气与自信。

因此,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立即从现在起,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2.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很多家长,为教育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单位同志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因为这种比较,对孩子来讲,首先,产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时,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次,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那么盲目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产生劣等感,最终丧失自信心。

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

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3.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父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父母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或其他挫折时,首先,感到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因而非常生气。其次,由于望子成龙心切,这时会表现非常急躁。在这两者作用下,会非常情绪化地将孩子狠批一顿。而这恰恰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于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幼小心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作为父母,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父母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父母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

忽略了闲暇的价值,忽视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近日读到吴非先生写的《没有“课外”,怎么学》一文,很有共鸣。文章主要是批评应试教学下加班加点提高升学率的错误做法,文中说“课堂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课堂,只是学生全部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没有了‘课外’,学习就不完整。”理由是,学生需要空余时间思考,需要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而学生个人学习天地的拓展有助于习惯的形成、能力的提升。

在希腊文中,学校的意思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而卢梭说过“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虽然他指的是儿童——“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但是我觉得这句话用在各种年龄的人身上都是适合的。

什么是学习?假如一个学生的学习就是上课、考试、做试卷、上小课、做作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成天跟着老师转,没有一点空余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发展个人爱好、培养学习能力,这就不叫学习,而叫奴役,无穷的功课和作业占据了学生的时间,更占据了学生的大脑,没有了自由时间,缺乏自我教育的空间,不可能成绩优异,不可能对学习有兴趣,更不可能提高自学能力。

邻居的孩子今年考了个三本,妈妈的心理很不平衡,逢人便诉苦:“付出的太多了,却是这个结果,心里不平衡啊!”她所谓的“付出”,就是给孩子不停地上小课。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我只要见到这个孩子,都是见她背着书包去“赶场”,应付完学校的课,还去校外上小课,语数外史地生,没有一门不上,更夸张的是,竟然同时上两个辅导班的英语、两位名师的语文课,临近考试还要找老师急训上小课,妈妈无数次在夜色中带着女儿奔向老师家“开小灶”……这女孩一直“在路上”,不太见她闲下来自己学习的时候,孩子不笨,只是时间全部分割,疲于应付,连作业都完成不了,哪里有时间去自主学习?因此,孩子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就再给她加“小课”,固执地认为:“必须要上!如果不上小课,成绩岂不更差?”其固守的观点是:“我们俩文化层次低,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送到老师那里,能学多少学多少,学总比不学的强。”因为上小课,经济和精力上付出很多,结果孩子的成绩离二本线还差好几分,心里极度失衡。

我觉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家长极为负责任地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忽略了闲暇的价值,忽视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致于“事倍功半”“一无所得”。在我眼中,一个优秀学生的状态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上课认真听讲,课外及时复习预习,遇到问题或自主探索,或请教他人,或与同学讨论沟通,最终获得解决。更重要的,一定有空余的时间广泛阅读、发展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正如吴非先生所言:“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家长指导的状态下,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作为学生,他合格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心得体会


大家都知道,孩子人际交往的体验,对以后的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积极的交往体验,会让孩子对他人更加尊重,友好,也能使孩子更好的适应环境和社会。你知道该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心得,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心得体会(一)

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他人发生进行交往,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使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其健康成长也极为重要。但是,当今社会的大背景比较重视幼儿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怎样让家长和老师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科学的指导孩子,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呢?

一、转变观念,重视幼儿社会交往的培养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心,过度保护,使孩子产生过分的依赖感,缺乏独立性,不善于交往。于是我借机利用家园栏、班级微信群、给家长发资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交往的办法和技巧。

我首先肯定了每个孩子的优点,告诉家长当今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对孩子的个性、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指出有的家长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这是,家长才意识到交往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一定尽力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巧妙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设身处地的诱导幼儿

前不久,班上有二个幼儿在纠纷时,一个孩子打到另一个孩子的鼻子,流了鼻血,这时,许多的孩子就开始起哄:“啊,天哪!叫老师不让你回家。”“叫公安局来抓你。”“叫老师中午不让你吃饭。”等等。看到孩子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和“落井下石”的心态,我组织大家讨论:“如果你做错了事,你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还是谅解?为什么?”大家的回答都希望得到谅解,也保证下次不会在犯。老师有意的说:“不是吧,我刚才听到的好像不是这样,要不某某小朋友做错了事,你们都要求老师对他进行惩罚,甚至要求老师不让他回家。”听老师怎么一说,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低下了头……。通过交谈,我让孩子们切身体验了需要别人原谅时的心境。这样,通过这种移情的教育方式,逐步改变了他们以往“落井下石”的心理,也使他们逐步懂得了原谅别人,学会了与人和谐相处。

三、让幼儿在交往合作中感受到愉快的体验

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在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会感到愉快,否则会感到寂寞和孤独的。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交往也是基于这种心理的需要。在幼儿的活动中,老师需要更多的注意积极的社会行为,注意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例如:分组活动能使幼儿体验到同伴多样的情感、智慧和集体协作的力量,能经常考虑到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增强集体责任感。如建构游戏“高高的教学楼““美丽的小学”当幼儿看到一幢幢通过交流合作完成的高楼时,那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自信心、自豪感悠然而起;提高幼儿在交往合作中的愉快体验。如,合作游戏”背夹气球跑“,幼儿一力无法完成,当只有与同伴齐心合力时,才能成功的到达终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不仅帮助幼儿逐渐习得交往合作的策略,也体会了合作的快乐和必要。

四、鼓励和启发幼儿自己解决交往冲突

在孩子们发生交往冲突和障碍时,我觉得作为教师不要急着参与评价和硬性指导,要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孩子们通过争论、评价、以及七嘴八舌的讨论等都会学会交往的新技能。孩子们在交往中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因此我在处理幼儿交往冲突时经常采取冷静、淡化的态度,鼓励和启发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是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心得体会(二)

幼儿社会性教育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促进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在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往方式,通过交往,能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才素质的迫切要求。针对这些,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重视社会性培养

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怕孩子受一点点伤。例如:孩子在家玩,不小心被椅子绊了一跤,哭了。姥姥看见了连忙过去打了打椅子,说:"打死你,打死你。"以这种方式来安慰孩子。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只要谁让他不开心,他就会打谁。孩子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也要长大的,他们以后也需要面临种种困难和挫折,不能一辈子依靠成人,在家人的庇护下成长。以后的孩子竞争更为激烈,他们不仅比才能,会弹钢琴、会画画、会英语……,还要比心理素质和社会性能力,要能面对困难,挫折和与种种人较好地交往。所以,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幼儿期开始培养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教孩子学会正确地处事方法,要告诉孩子:“不要怕,勇敢一些,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解决?”在一次次挫折中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根据幼儿模仿能力,锻炼社会交往技能

模仿是幼儿在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同时又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所以面对幼儿,家长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幼儿一个学习的榜样。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但有的家长图清静,省力气,不喜欢孩子带其他伙伴到自己家玩,有的家长受自己性格影响,不好客,不热情,这种作法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为了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会交往,家长首先要作出表率。如:孩子的同伴来家里玩,家长要热情接待、倒水、给水果或饮料喝,也可以简单的交谈,等小客人走时,要客气送别,欢迎下次再来。这样做实质是给孩子作出了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有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后,家长还要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如:家中来客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交谈,如果有小伙伴同往,要鼓励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礼貌待人,学会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许多本领。

三、利用游戏活动,增加社会交往经验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喜爱活动,同时,也是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它使幼儿在玩中主动学,使幼儿逐渐接触同伴,并愿意和有计划去交往,家长可以为幼儿创设这样的气氛,带孩子或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带自家玩,到户外参与幼儿的游戏,玩中给孩子提出要求,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一起玩的乐趣。如:玩沙,要告诉孩子善待别人,和伙伴友好相处;如一起玩玩具时,不要争,不要抢,要学会玩和谦让,孩子这样做了,其他小朋友也会这样做,时间长了,同伴就会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再如,家长和孩子共同玩角色游戏时,家长扮客人或主人,在敲门中使孩子懂得了怎样接待人,一个细微的举止,一句“请进、请坐、你是谁……”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孩子学会了合作,增加了社会交往的经验。

四、通过社会活动,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首先,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愿望,为幼儿创造机会。如:外出游玩时,看到有困难的人或老人、盲人,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机会,启发幼儿去接触这些人,由孩子去帮助他人,既培养了同情心,也巩固了礼貌用语,同时为孩子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使孩子学会了同情、支持与关爱;同伴间的交往有助于矫正幼儿自私、任性的行为,因为一个自私任性的幼儿不可能被同伴接受,要赢得大家的喜爱,就必须懂得分享与自控。如,孩子过生日就可以邀请小伙伴或亲戚来自己家中,分享自己的快乐,一起游戏、玩、唱歌、共同祝福,在欢聚中体验分享的乐趣。又如:过新年,走亲串友时,带着孩子拜个年,说上祝福的话,让孩子与不同对象进行交流,有效的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扩大范围,走出家庭,增强社交能力

人 是生活性动物,早晚要走出家门,面向大千世界,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能只望子成龙,一味开发智力,而忽视了幼儿的交往,使幼儿形成了过于依恋家人、任性孤僻等不良行为,影响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家长应经常带幼儿外出散步游玩,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生活,鼓励幼儿与他们简单的交往,如:到超市或商场购物,鼓励幼儿去向售货员说明想买的东西,选好后,并能自己在家长的指导下去交款,购回所买的东西后,会说:“谢谢,再见”。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也增进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六、耐心教育,讲究艺术,激发社会性情感

在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威胁恐吓、哄骗利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变相体罚等方法。这会给幼儿身心成长带来创伤,不仅没有培养良好的行为,而且还会染上一些坏毛病:胆小、不自信、自卑等等。比如:有的孩子比较胆小,不愿意与人打招呼不愿意与人打招呼,甚至交往。见到陌生人不敢说话,感到害怕!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怪孩子没有出息,甚至训斥说:"怎么象哑巴呀?不会说话呀?见到人怎么不叫人呀?在这样子,就不要你啦!"或者对孩子说一些恐吓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小,甚至以后还会出现自闭的症状!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要用榜样、说服、鼓励的方法,坚持从正面向幼儿讲情道理,进行引导。但在要求幼儿做什么,不做什么时,常会发生“危机”,即幼儿任性,无理取闹等,这就需要家长耐心地教育。说服并不是枯燥的说教,向幼儿一本正经地说大道理,幼儿不爱听也听不懂,要使说明有成效,就需要讲究教育艺术。如:运用故事,儿歌等形式。不能强行要求,否则教育事半功倍。

幼儿是他们自身情感的主体,在教育影响下,幼儿可以逐步做到情绪稳定,并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境。这样,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就会产生并发展起来。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它需要家长们做个有心人,共同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的机会,耐心的指导,与幼儿园配合,密切联系,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通过我们多渠道的工作,孩子们一定会很出色,会成为具有较强交往能力的二十一世纪的栋梁。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心得体会(三)

社会性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当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并没有带来自身和他人的任何先见,他们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的,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

幼儿的认知规律及游戏的发展水平看,三岁半以后的幼儿很需要找同伴共同完了,这是团体生活的开始, 这个时期是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现代孩子的玩耍中去少了“与朋友的交往”。

一、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必须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

良好的环境就象孕育生命的土壤,没有土壤给予的养分再美的花朵也不能生长。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郎分布伦纳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由一个从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施以影响。”我们应充分注意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塑造环境更好的塑造人。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拓宽、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采用课堂教学形式,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行为手段与技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加深体验,进行交往语言的迁移。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已学会一些交往语言,老师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迁移,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主动自愿的一种活动。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家”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和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幼儿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为此,我们开设了几个“娃娃家”,让幼儿模仿“家”中的角色在活动中与同伴交往,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增多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自选活动的内容逐渐增多,涉及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如“超市”、“商店”、“医院”、“银行”等都成为幼儿游戏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适时添加游戏彩练,设置游戏障碍,使幼儿的游戏内容更加丰富,不断扩大交往范围。如“娃娃家”,开始由“家”内的“爸爸”、“妈妈”、“孩子”三人之间的交往,发展到“家”中来客人,到“家”与“家”(邻居)之间的交往,到带“孩子”出去进行交往(如买东西、去医院看病)等,幼儿在交往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解决冲突的方法和友好行为。

(三)在生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生活活动中发生的社会交往是最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例如洗手、喝水是否按顺序进行;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幼儿在这些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观察,即使运用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如请胆小的幼儿到别的班级借东西等。教师要为每个幼儿创造、提供交往的机会,如大家轮流当值日生等。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同时要重视培养分享、助人、谦让等友好行为和讲礼貌、诚实、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文明行为习惯,这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教给幼儿基本的社会交往技巧、全方位实施情商教育

我们在一日生活中发现,部分幼儿是很愿意和人交往的,但由于缺乏交往的技能、技巧,采取不正当的交往方式,因而事与愿违,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如有的幼儿用拍别人的肩和背来打招呼,或是为了玩具与同伴争抢不休,还有的推推扭扭,甚至互不相让,大打出手,伤害同伴。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幼儿掌握和运用各种良好的交往技能,提高交往能力。我们指导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入园和离园时向同伴问好、道别,平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用“请、谢谢”等等,使幼儿知道只有懂礼貌的孩子,别人才愿意和你一起玩,互相间才能成为好朋友。针对交往过程二、三个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想出解决的办法,并悟出其中的道理:“一起玩,交换玩,先让年龄小的同伴玩,或先让女同伴玩等,并督促,鼓励幼儿自行解决类似的问题”。

为了让幼儿尽快融入群体之中,培养较稳定的人际关系,我们针对幼儿交往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具体情况,确定情商教育培养计划,对幼儿实施了全方位的情商教育。首先,从培养幼儿“辨认自己的情绪”入手,让幼儿了解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的喜怒哀乐。其次,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情绪,指导幼儿观察同伴的表情、动作、表达情绪的不同方式等,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在此基础上学会以不同的方式同不同的同伴交往。再者,对自制力较差的幼儿进行自我克制、延迟满足的行为指导。

四、家园同步教育,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育。尤其是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协同教育,形成合力。如今大部分家长比较注重幼儿个体智力的发展,忽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帮助家长,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交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交往条件,帮助孩子学会交往。

采用社区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了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我园充分利用社区里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使幼儿能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与父母、教师、同伴以外的人交往,把在幼儿园所学的交往知识和方法,到社区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强化。

总之,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未来的社会是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极为重要。相信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潜心研究、总结,让我们的孩子在交往中多一分魅力,少一分怯懦;多一分合作,少一分霸道;多一分成熟,少一分稚嫩;多一分豁达,少一分孤独。相信他们都会成为能适应社会、能与人愉快的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心得体会(四)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高度重视对未来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与交流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代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新世纪对新一代人才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聪慧的头脑,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所以我认为早期教育中应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日常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引导幼儿主动、积极与他人交往,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索、合作等现代人类所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作为教师和家长应为幼儿创设有利于他们社会交往的条件,让幼儿在生活中锻炼和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无疑是相当有必要的。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现结合实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幼儿期是社会交往开始形成和发展的萌芽期。

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及人际交往关系到幼儿成长后能否与社会、团体、他人之间建立良好、协调的关系,日后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以良好的个性积极地影响社会。从当今幼儿的心理发展角度看,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优越,受宠爱、娇生惯养,表现出任性、自私、不关心他人、事事占先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结构越趋缩小,同时居住环境也趋向于封闭型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在这样的时期,我们应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帮助他们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人际交往倾向,教给他们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如可利用亲子活动、家园开放日活动设计生动、有趣且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自主交往的机会,发展交往意识。另外,同伴交往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幼儿与同伴、特别是同龄人的交往,对于幼儿掌握社会交往的本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活动环境,并充分提供幼儿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例如:幼儿在结构活动中,与其他幼儿共同使用玩具和材料,交流思想和情感,共同遵守活动规则,就可使他们逐渐形成与同伴交往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并在交往中不断得到体验和感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机,从而使良好的交往需要得到保持、延续和发展。同时在实际交往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消除或改进某些不良的行为趋向。从而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在生活中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环境氛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在日常交往活动中锻炼、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也是在矛盾、挫折、挑战中成长的。

幼儿与同伴交往总是要接触一些事物,遇到一些问题,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不会解决问题,就会给进一步交往带来困难。这就要求老师平时注意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孩子讲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提问,让幼儿回答。又如带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若孩子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的机会,启发幼儿提出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去应用和实践。例如:当小明报怨强强不让他玩小汽车时,教师可以启发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之一是先去玩一会儿别的;或是好好说清楚自己的愿望;或提出一些交换其它玩具的条件;也可以双方共同制订规则,然后公正地执行……等等。教师应时常引导幼儿对可能发生的冲突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冲突。

3.促进幼儿与他人的交往活动,让积极情感贯穿与幼儿交往活动的始终交往技能的培养应渗透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如在开展活动"感恩的心"中,幼儿在与幼儿园内的其他工作人员主动接触,通过观察别人的劳动、与他们交谈等活动,引发幼儿尊重他人劳动的同时,也增加了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在参观"小超市"、"农业园"等活动中,幼儿一方面了解了自己所不清楚的行业,另一方面通过与工作人员的谈话可以有效的增加交往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能够实现自主交往的机会,发挥各种环境的作用,让幼儿从中提高认识能力和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逐步从个体化向社会化发展。

总之,幼儿期社会交往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重视,新时代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更要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每个人的交往能力都是在与他人、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教育新理念的又一主题。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跨世纪社会人才的重任,深感意义重大,任务坚峻。在此,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未来的人才素质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昌盛。

喜欢《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独立思考能力的三大培养方案 如果你的宝宝拿一面小镜子左晃右晃,对着阳光射过来的方向,饶有兴趣地观察阳光反射回去的样子;或者,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向电视后面走去,想弄明白电视中的那些人是从哪儿来的……这表明,孩子已经开始思考、探索他看...
    2021-04-15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怎样让孩子拥有主见,独立思考?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
    2020-05-22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怎样让孩子拥有主见,独立思考?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
    2020-10-22 阅读全文
  • 自娱自乐是独立思考的开始 宝宝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培养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宝宝在客厅里自言自语,而且好一会儿也没有叫妈妈陪。走近一看,却发现小家伙正一本正经地和毛绒玩具们说着“外星人”的语言。这是宝宝在享受独自游戏的乐趣。别打...
    2022-02-09 阅读全文
  •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心得体会 让孩子自信却又不盲目自信,不骄傲自满,那么要如何正确培养一个孩子的自信心,相信很多朋友们也遇到过这种类似的问题,那么对于这类问题如何解决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2021-12-22 阅读全文

如果你的宝宝拿一面小镜子左晃右晃,对着阳光射过来的方向,饶有兴趣地观察阳光反射回去的样子;或者,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向电视后面走去,想弄明白电视中的那些人是从哪儿来的……这表明,孩子已经开始思考、探索他看...

2021-04-15 阅读全文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

2020-05-22 阅读全文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没主见”,自认为摊上了不争气的孩子。其实,这个问题的源头在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教。 如何让孩子变得有主见、独立思考呢?不妨学习以下”批判性思考“: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

2020-10-22 阅读全文

宝宝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培养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宝宝在客厅里自言自语,而且好一会儿也没有叫妈妈陪。走近一看,却发现小家伙正一本正经地和毛绒玩具们说着“外星人”的语言。这是宝宝在享受独自游戏的乐趣。别打...

2022-02-09 阅读全文

让孩子自信却又不盲目自信,不骄傲自满,那么要如何正确培养一个孩子的自信心,相信很多朋友们也遇到过这种类似的问题,那么对于这类问题如何解决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2021-12-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