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早期教育:训练宝宝翻身的妙招

发布时间:2021-01-25 宝宝班教育笔记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 幼儿园宝宝游戏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训练宝宝翻身的妙招,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家的宝宝都四个月了,还不会翻身,可是有的宝宝三个月就能翻身了。很多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也经常会讨论宝宝翻身的问题。事实上,宝宝翻身的时间有早有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时间。平时家长们可以适度的引导宝宝,让宝宝自然而然的学会翻身。

宝宝什么时候学翻身

翻身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运动,因为宝宝通过翻身能够实现多种体位的改变。宝宝学会翻身也标志着运动技能的进步,同时也扩大了宝宝的视野范围和接触范围,对宝宝的智力提升也非常有帮助。

对于一般的宝宝来说,学会翻身的时间为3-6个月,但是3个月的宝宝学会翻身的比较少。宝宝在这个阶段身体各个方面的发展已臻成熟,会出现一些条件反射,宝宝翻身的过程为俯仰姿翻为仰姿,再由仰姿翻变为俯姿。天气较冷时,宝宝穿的比较多,翻身就比较困难,身材较胖的宝宝学会翻身的时间也会较晚些。

程妈妈分享:我是这样教宝宝翻身的

练习双臂的力量

程妈妈介绍说,在宝宝三个月的时候,她先练习宝宝抬头和双臂的力量,这是为了以后学翻身奠定基础。程妈妈在宝宝的婴儿床上方悬挂一些色彩鲜明或者能发声的玩具。再让宝宝趴在床上,用双臂支撑身体,然后程妈妈在旁边摇动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宝宝抬头挺胸向上看,并且逐渐延长训练的时间。【Www.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编者点评:这位程妈妈就非常聪明,她清楚的明白让宝宝学翻身需要家长的引导,而且学翻身之前更要训练宝宝双臂的支撑力,这是为以后的翻身打好基础。

辅助宝宝翻身

程妈妈说,宝宝3个月以后,她把宝宝仰面放在床上,她在宝宝身后轻轻握住宝宝的双腿,并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给宝宝一个辅助力,这样再加上宝宝自己的力量就能轻松的扭过去了,这时宝宝的肩也会随之转动一周,变为俯卧。因为之前训练了宝宝双臂的力量,所以这样的练习宝宝并不觉得吃力。这样的练习每天早晚各一次,经过半个月后,宝宝基本上就能勉强独自翻身了。

引导宝宝独自翻身

成妈妈说为了能让宝宝自己顺利的翻身,她会先让宝宝躺在床上,并且在身后叫宝宝的名字,或者用发生的玩具吸引宝宝,宝宝听到声音后就会四处寻找声源,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宝宝的身体转变为仰卧姿了。

诱导宝宝完成整个翻身的动作

程妈妈说,当宝宝仰卧位时,他为了能抓住放在床上的玩具,自己就会使劲翻,这时程妈妈故意把玩具拿的远一些,这样训练多次后,宝宝就能很自然的翻成俯卧姿了。

编者点评:这一系列的动作宝宝都熟悉之后,剩下的就需要让宝宝独自完成整套的翻身动作了。如果宝宝做起来比较吃力,妈妈可以适时的帮助宝宝一下,整个过程需要妈妈要有耐心,帮助宝宝学会翻身。

宝宝学会翻身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仅仅是在运动方面,对宝宝的智力发展也有一定的扩展作用。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给予引导和帮助,更加需要家长的耐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早期教育:训练宝宝的抓握动作


整理了早期教育:训练宝宝的抓握动作,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小宝宝从一出生,我们就非常喜欢的去摸他们的小手,有时也会握着他的小手跟他打招呼,小宝宝也非常喜欢用手去抓握一些东西 ,手是我们应用最多的器官,而手的这些动作发展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与训练才可以达到。

小宝宝的手上动作的发展是一步步来的,三个时会有无意识的触摸动作,五个月会进行有意识的抓握,六个月以后手上的动作就相当的多了,会用双手进行抓握东西,逐渐发展到熟练。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小宝宝的手上动作,是由最初的肩、肘部的活动慢慢发展为成熟阶段的指尖活动。而这一过程是要经过以下11个阶段来完成的:

1、握拳

对于刚出生的小孩来说,他们的手都是握拳的,当把头转对手时,并把手放到嘴里,这除了是手眼的协调萌芽,也是精细动作的开始。

2、看手

3个月时,婴儿仰卧时能在胸前看手、吃手。

3、伸手够

约4个月大时,在婴儿面前放块红色积木,他还有些够不着。

4、碰触

在5个月初,婴儿能碰触到红色积木,但不能抓握。

5、手臂圈

被称为“原始抓握”,发生在5个月末。婴儿用手臂圈住立方体,然后再在另一只手或者在胸部的支撑帮助下使立方体离开支持表面。这一动作,手指的动作并不占主导,所以不能成为真正的抓握。

6、仿抓握

约6个月大时,婴儿会有手指弯曲的“包住”立方体的动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抓握。

7、抓握

到7个月大时,动作形式虽然与第四阶段相似。但此时婴儿手指已经可以克服重力作用把立方体拿起,并且拇指与其他四指可以保持平行,抓握起立方体。

8、对指

此时,宝宝拇指与其它四指可以相对的把物体抓握住,对指运动已经开始显现。

9、手指间的协调

到8个月大时。婴儿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已经可以达到一个水平面了,并用三指力量把立方体拿起。

10、手指对捏

到8~9个月大时。拇指与食指已经可以相对起来抓握立方体了。

11、手指更灵活

到了13个月左右时,婴儿已经可以用指尖抓起立方体。

所以手上动作,是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在不断的训练下,宝宝的手才会达到一个灵活运动起来。

早期教育:帮助宝宝走路的几个小妙招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帮助宝宝走路的几个小妙招,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学会走路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但是很多孩子学习走路真的费了老大的劲了,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帮助孩子学习走路的十条建议。

1、要学会爬行

爬行能够让孩子的腿部肌肉得到锻炼,对孩子学习走路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最好是经常性让孩子在地板或硬的垫子爬行,可以在孩子前面放一些玩具来引诱孩子爬过去。

2、多让孩子练习

千万不要一直把宝宝困在一个地方,最好是能够让宝宝多多只有活动一下,让宝宝自己四处走走,探索一下这个世界。爸爸妈妈要把杂物清理干净,防止宝宝出现意外情况。

3.尝试下仰卧起坐

要是想让宝宝的肌肉得到锻炼,最好是能够和宝宝一起做一些仰卧起坐运动。

宝宝仰卧,妈妈可以配合着宝宝做以下的动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就可以了。不过,妈妈要知道的还是,在拉着宝宝的手的时候不要太过于用力,不然可能会造成宝宝脱臼。

4、让孩子学会站起来

宝宝一开始的时候会因为害怕,所以会不想要放手站起来,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需要两只手拿的玩具,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放开手,然后站起来。爸爸妈妈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边,吸引宝宝转过身来。

5、蹬蹬腿脚

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能够在空中做蹬腿弹跳动作,这样对宝宝的腿部有好处。

6、用玩具来吸引孩子

站起来才能够走路,所以可以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沙发上,这样能够鼓励孩子慢慢站起来拿玩具,或者爸爸妈妈可以手拿着玩具,这样能够鼓励孩子攀爬。

7、给孩子补充足够的影响

多给宝宝吃含钙食物,确保宝宝的骨骼发育良好。

8、扶走训练

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扶着东西走路,比方说让孩子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等等,爸爸妈妈子啊一旁做好保护就可以了,也可以拉着宝宝的胳膊,让宝宝慢慢往前走。接着慢慢放手,让宝宝能够自己走路,也可以在边上喊一二一,让孩子充满兴趣。

另外,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不要牵拉或提起宝宝的前臂让他行走,不然宝宝可能会出现脱臼的情况。

9、多鼓励孩子

宝宝学走路时,肯定会遇到摔倒的情况。爸爸妈妈不要太紧张了,这样反而会让宝宝不敢去学走路。所以,当宝宝摔倒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多多安抚和鼓励,这样才能够让宝宝有安全感。

10、在孩子前方引导

在宝宝会扶着东西走路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蹲在宝宝的前方,鼓励宝宝走路,一步两步,让宝宝坚持走下去。

孩子学会走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慢慢锻炼宝宝。

早期教育:把握1岁宝宝训练重点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把握1岁宝宝训练重点,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独立站起和学习行走,对自然界的一切事业也感到很好奇,智力及身体的发育都进入一个较快速的阶段,在这段时期里,如果父母能把握好变训练宝宝的方法,就能为宝宝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本,那么在日常照料宝宝的过程中,妈妈们需要重点训练宝宝什么呢?对于宝宝的这些吃、喝、拉、撒及日常的一些行为可能有些妈妈认为教育起来很简单,但讲究方法和重点,对宝宝的教育才能事倍功半

训练重点1

这时期的宝宝求知欲强,对外界的任何事业都感到非常好奇,看到什么东西都喜欢用小手去摸一摸,一碰一碰,这是一种求知的表现,也是1岁宝宝智能发育的特征。妈妈们少做做出限制宝宝言行的举动,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妈妈们只要做好正确引导孩子的工作,确保宝宝想触碰的东西安全就可以了。

训练重点2

引导宝宝正确说话,发音要正确,很多妈妈都会犯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喜欢教宝宝说双字,比如教宝宝说:“鸡蛋”这个词时,就要说蛋蛋,鸡蛋二字,为以后宝宝的语言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期也是宝宝认识周围事业的是最好的机会,耐心教导宝宝这个物品“叫什么”,那个物品名称是什么?小孩子“小儿语”,用标准的说法指导孩子的行为,用正确的语言和宝宝说话。

训练重点3

多用语言和宝宝交流。1岁的宝宝在语言发育方面差异较大,不同的宝宝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个时期的训练重点就是平时和宝宝相处过程中,特别是妈妈,多和宝宝说话,多给他提出问题,刺激宝宝的大脑,可以促进语言功能能的发育。 对于说话较晚的宝宝,妈妈也不要着急,有些孩子发语言方面发育比较晚,只要宝宝多引导,宝宝自然而然的喜欢说话,慢慢学会说话。

1岁的宝宝还没有安全意识,对于一些危险的东西还没有分辨能力,但喜欢触碰,所以这时宝宝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做安全方面的引导,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又能满足其好奇心。

早期教育:训练宝宝开口说话的好办法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训练宝宝开口说话的好办法,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宝宝到了6、7个月的时候,慢慢地就会发出一些跟爸爸妈妈讲话类似的声音,这时候就是教会宝宝说话的好机会。让宝宝学会一些日常生活中会用得到的词语。不断的重复能够让宝宝记得更加牢,更快学会语言表达。

一、训练宝宝说第一句话的方式

1、经常自言自语

在宝宝出生以后,总是会被爸妈的声音和面孔吸引,因此爸爸妈妈可以经常跟宝宝说说话。爸爸妈妈可以跟宝宝说你在干嘛或者跟宝宝说一些物品的名称。

2、回应宝宝的话

宝宝慢慢长大后,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伊呀伊呀地说话。这时候你就可以跟宝宝进行对话,多跟宝宝介绍一些这个东西是什么。

3、不断重复例程

日常的活动,吃饭、沐浴、换尿布都可以跟宝宝说话。宝宝在听多了以后,很快就会学会和这些活动相关的关键词。

4、示范说话方式

为了帮助宝宝建立语言能力,爸爸妈妈说话一定要清楚,要慢一些。宝宝在听了你说话以后会慢慢纠正自己的发音。

二、如何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

1、使用正确语法

和宝宝说话时,不要学习宝宝说话,要使用正确的语法和发音。只有这样,宝宝才能够把词语正确地说出来。

2、让宝宝多参与

可以让宝宝跟你一起做很多的事情。带着宝宝做家务、拿东西、散步,然后跟宝宝说明你正在做的事情,让宝宝能够记得。

3、经常询问宝宝

可以问宝宝一些小问题,像是「球在哪里?」、「狗狗是怎么叫的?」如此一来可以刺激宝宝开口说话,自然的提高语言能力。

4、适当使用手势

在跟宝宝说话的时候可以多使用一些手势。适当的表演和手势动作能够让宝宝记得更牢。

5、阅读故事书本

宝宝都喜欢听故事。在宝宝睡觉之前可以给他讲故事,如此一来能够增加他的字词能力,还可以让宝宝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6、鼓励宝宝说话

让宝宝能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他想要拿玩具时,让宝宝说明白到底要哪一个玩具。

如果你发现宝宝开始咿咿呀呀说话了,那么就要抓住这次好机会,可以采用上面的方式让宝宝更快学会说话。

早期教育:视觉训练 给宝宝点“颜色”瞧瞧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视觉训练 给宝宝点“颜色”瞧瞧,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宝宝出生后,父母就开始了各方面的准备,其中就会有把宝宝的婴儿车上装上色彩鲜艳的玩具,床头上挂上会叮当响的饰品,除了用来让宝宝玩之外,最主要是训练宝宝的视觉。

平时在家时,妈妈也可以把鲜艳的玩具藏在身后,和宝宝玩捉迷藏,在拿出来的一瞬间宝宝会非常的开心,这也是对宝宝进行视觉训练。

第一阶段:4个月前多看黑白

0-4个月时,宝宝的视觉里还没有彩色,和大熊猫一样,只有黑白色彩,并且只能看到眼前20-30厘米的物体。

这时宝宝没办法区分出其它的颜色,所以妈妈暂时可以不用给宝宝看色彩鲜艳的玩具,但宝宝出生后最先接触的是妈妈的乳房,类似于靶心的图形,所以妈妈可以选择拿一些黑白色彩的靶心图片来给宝宝看,增强黑白色彩的敏感。

平时没事时,也可拿些有色彩的玩具来给宝宝看,虽然现在还看不出其它的颜色来,但为日后做准备也是好的,可以提早进行刺激,为他们视觉进行铺路,为宝宝的进入彩色世界奠定基础。

平时在给宝宝穿衣服时,也可选择那些色彩明亮、鲜艳的衣服来穿,不要经常的穿同一色系的衣服,这样会导致宝宝对颜色不那么敏感。

宝宝头饰品也要选择多种色彩,颜色丰富的,但不要让宝宝总是盯着一件物体,要让尽量吸引他们多去看周围的事物,也可以防止宝宝出现斗鸡眼,平时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时,要一边晃动玩具,一边说话来引导孩子,这样效果会更好。

第二阶段:半岁后接触橙绿紫

4-12个月,宝宝的世界开始进入彩色世界了,并且对颜色鲜艳的事物非常敏感,视力也可看地到1-2米远的事物了。

这时我们可以让宝宝多接触三原色红、黄、蓝,这些颜色对宝宝来说,非常交易辩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也可以开始让宝宝接触橙、绿、紫这些颜色了。比如,买些带铃的彩色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这样,有声又有色,孩子看了会觉得兴奋,对视觉和大脑发育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

各个阶段宝宝对色彩的感知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不可盲目的进行训练,要不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在婴儿时期对宝宝进行颜色的训练,可以提升宝宝对色彩的敏感度,对日后孩子在色彩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早期教育:宝宝10个月,可以进行的能力训练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宝宝10个月,可以进行的能力训练,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宝宝已经10个月了,宝妈们做好准备迎接宝宝的新阶段了吗?10个月是一个分水岭,宝宝无论是对身边事物的感知还是生活能力,和之前相比会有明显进步。

好多宝妈还不知道10个月的宝宝可以进行哪些能力的训练,或者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下面为你介绍一些适合10个月宝宝的能力训练方法。

一、交往能力

1、与家人交往

这一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认识家人,尤其喜欢与父母相处。随着和父母的相处,宝宝可以记住相处时间较长的亲人(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但是对妈妈的依赖也表现的更明显。

父母可以尝试和宝宝做一些简单的手势,教宝宝一些简单的词汇,以及做一些面部表情,宝宝会在相处中分辨、学习。

2、与同龄宝宝相处

10个月的宝宝们在一起,已经会相互拿玩具,甚至会做一些他们之间的简单游戏,现在是他们和同伴交往的第一步。宝妈们可以适当带宝宝出门,让宝宝多多接触同龄宝宝。

二、生活能力

1、手指抓握

10个月宝宝手指抓握能力进一步提高,表现为:主动参与吃饭、主动抓取东西等。很多宝妈宝爸认为宝宝吃饭时候抓勺子或筷子的行文是在捣乱,其实是宝宝自己的练习。宝妈可以给宝宝专用勺子、筷子等,让宝宝用于练习,或者让宝宝自己抓着奶瓶喝水等。

2、腿部力量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学习站立。让宝宝依靠家具或者其他东西独立站立,这是为行走奠定基础,并且让宝宝从水平位转变为垂直位。

3、口语能力

这段时间会是宝妈的幸福时刻,宝宝会发出“妈妈”的声音。宝宝会从无意识的发音向有意识发音转换,宝妈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宝宝。

三、感知能力

1、记忆力

宝宝已经可以记住一些简单的词语以及常用物品的名称。宝妈可以尝试和宝宝玩“捉迷藏”,比如把宝宝正在玩的玩具藏到身后等,宝宝已经对物体有了较牢固的认识,会主动寻找。

2、注意力

宝宝会观察并模仿一些常见动作,并且会较长时间观察、玩耍感兴趣的事物。宝妈可以试着观察宝宝喜欢的东西,给他并且让他自己玩。

总结:宝宝满10个月了,各方面能力都在提升。这时段的宝妈既有宝宝学会喊“妈妈”的喜悦,也会因为宝宝的精力旺盛感到疲惫,体会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最后提示一点,宝宝与人交流能力提升的同时,见到生人的恐惧会表现的明显,宝妈要注意宝宝的情绪变化,和宝宝一起开心的度过这一阶段吧!

早期教育:处于手足运动关键期的宝宝要怎样训练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处于手足运动关键期的宝宝要怎样训练,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手足运动是新生儿在胎儿期运动力的延续,满月后的宝宝脚和腿的力气也会增强,俯卧时头已可稍稍抬起;会反射性抓住放在手里的东西;听到声音会转头;注意别人的脸;已有臂和腿的自发性运动,能促进脑发育、肢体伸展发育、心理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精细动作会反射性抓住放在手里的东西,一种先天反射本能反应,不受意识控制;宝宝天生就爱游泳,在妈妈肚子里时就会,在水中非常自如的活动手脚,带好游泳圈以俯卧的姿势轻轻放进水里,宝宝的手脚会扑扑腾腾地作出协调的游泳动作。手足运动仍然主要是本能的生理反射。随着年龄的增长些先天的反射开始慢慢消失,手脚活动能力越来越灵活。

自由快乐运动

不要束缚

很多妈妈过于担心宝宝冷,穿过于多、厚的衣服,是有保暖的好处,但会束缚四肢活动,会明显减慢肌肉动作的发育。只要不加以束缚,婴儿都会自发地活动。在宝宝不受凉的情况下衣着适量及可,让小身体得到舒展,伸伸懒腰,心情愉快时小手小腿还会有节奏的蹬踢。活动是身体内部需要和外界刺激,手脚乱动也是肢体活动的一种体操运动。

触觉训练

触觉训练也是运动:通过皮肤的触觉充分感知外面的世界,让宝宝在水中自由伸展四肢,促进宝宝身体感受能力的发育。洗完澡时抚摸由上到下,由内到外顺时针抚摸,帮助屈肘伸肘运动,使身体得到全身按摩,能促进肢体伸展发育。这种全身性的活动四肢关节肌肉,促进新陈代谢的运动不仅发展身体的运动能力,还能强状身体和增进父母和宝宝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训练处于手足运动关键期的宝宝意义重大,可以让宝宝更好的成长。以上介绍的几种训练方法,父母们可以采用下,但要注意不要训练过度。

相关推荐

  • 早期教育:训练宝宝行走的方法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训练宝宝行走的方法,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宝宝成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刚出生的时候还很娇小,但是只要几个月过去之后,就会有明显变化,专家说一般6个...
    2020-12-23 阅读全文
  • 早期教育:训练宝宝的抓握动作 整理了早期教育:训练宝宝的抓握动作,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小宝宝从一出生,我们就非常喜欢的去摸他们的小手,有时也会握着他的小手跟他打招呼,小宝宝也非常喜欢用手去抓握...
    2020-12-19 阅读全文
  • 早期教育:帮助宝宝走路的几个小妙招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帮助宝宝走路的几个小妙招,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学会走路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但是很多孩子学习走路真的费了老大的劲了,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帮...
    2021-02-15 阅读全文
  • 早期教育:把握1岁宝宝训练重点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把握1岁宝宝训练重点,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独立站起和学习行走,对自然界的一切事业也感到很好奇,智力及身体的发育都进入一个较快...
    2021-01-25 阅读全文
  • 早期教育:训练宝宝开口说话的好办法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训练宝宝开口说话的好办法,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宝宝到了6、7个月的时候,慢慢地就会发出一些跟爸爸妈妈讲话类似的声音,这时候就是教会宝宝说话的好...
    2020-12-31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训练宝宝行走的方法,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宝宝成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刚出生的时候还很娇小,但是只要几个月过去之后,就会有明显变化,专家说一般6个...

2020-12-23 阅读全文

整理了早期教育:训练宝宝的抓握动作,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小宝宝从一出生,我们就非常喜欢的去摸他们的小手,有时也会握着他的小手跟他打招呼,小宝宝也非常喜欢用手去抓握...

2020-12-19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帮助宝宝走路的几个小妙招,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学会走路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但是很多孩子学习走路真的费了老大的劲了,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帮...

2021-02-15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把握1岁宝宝训练重点,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独立站起和学习行走,对自然界的一切事业也感到很好奇,智力及身体的发育都进入一个较快...

2021-01-25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训练宝宝开口说话的好办法,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宝宝到了6、7个月的时候,慢慢地就会发出一些跟爸爸妈妈讲话类似的声音,这时候就是教会宝宝说话的好...

2020-12-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