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杨澜: 我可以接受孩子失败, 但不能接受他没有尝试

发布时间:2021-01-25

教育孩子笔记。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杨澜: 我可以接受孩子失败, 但不能接受他没有尝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有一次我在餐桌上问她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她想了想回答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这种教育方式的差异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显而易见。2015年10月,在电视真人秀《最强大脑》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一位12岁的中国男孩与一位同龄 的意大利男孩展开竞争,看谁能用最短时间记住102位新郎新娘的排列顺序,然后用人偶复位。按照比赛规则,由意大利男孩先行报出自己的排列,结果是完全正 确。就在同时,中国男孩开始低声啜泣,继而号啕大哭,主持人蒋昌建问孩子为什么,他懊恼地哭喊道:“我记对了,可是排错了!”

他太伤心了,几乎瘫倒在座椅上。在家长和现场嘉宾的百般劝慰下,他终于鼓起勇气,带着哭腔报出自己的排序,结果却是——完全正确!甚至因为用时较短,他成为最终胜者。

这时,主持人发现那位意大利男孩也在落泪,就关切地问他怎么了。意大利男孩答道:“我看他哭得这么伤心,也觉得很难过。”原来,他是因为同情中国男孩才哭的!两个孩子都是真情流露,作为观众的我却不由感慨:中国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输不起啊。

如果你没有失败,那意味着你的创新精神不够

在我采访过的人物中,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发明人伊隆·马斯克曾说过:“谁喜欢失败呢?失败是可怕的。但如果你毫无风险,就意味着你不过在做一件稀松平常的事!”马斯克的这句话可是真切的体验。“失败也是一种选项。如果你没有失败,那意味着你的创新精神不够。”

1995年,他用自己和兄弟们凑的1万多美元创业,开办软件公司。为了节省开支,他把办公室和公寓二合一,晚上人就睡在沙发上。31岁时,他已经把一 家公司成功地卖给了康柏,另一家卖给Ebay,赚了2000万美元!而他的决定不是从此过上舒服日子,而是把所有资金投入新公司,再度创业。

电动汽车和火箭运载在实验过程中失败率很高,马斯克的情绪也随之大起大落,甚至在一个圣诞节前的周日彻夜难眠,几近崩溃!近乎奇迹般的是,就在第二天 早晨,他接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打来的电话,给了他一个14亿美元的订单。他激动得忘乎所以,对那个打来电话的人大声说:“我爱你!”

让他能够不断面对风险和失败的是这样的信念:“我希望有一天回顾过去时可以说,我对这个世界有过好的影响!”这话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热浪中,能给人带来一份激励和警醒。凡创办企业,95%都以失败告终,“你输得起吗?”是创业者应该问自己的问题。

我们喜欢聚焦成功,忽略成功之前之后的许多失败

曾几何时,我们用“赢家”“输家”来评判别人、评判自己。《赢家通吃》(TheWinnerTakesItAll)这首歌是ABBA乐队的杰作,后来 出现在《妈妈咪呀》音乐剧中,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单亲妈妈唐娜,面对曾经的恋人山姆唱 道:“Thewinnertakesitall.Theloserstandingsmall.It‘ssimpleandit’splain.WhyshouldIcomplain?” (赢者通吃,输家微不足道,道理就这么简单,我为什么要抱怨?)多么纠结,多么委屈,多么不甘啊!

失败者是否有资格要求尊重?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南方联盟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向北方联邦军队统帅格兰特将军投降,从而结束内战。在此之前,由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南军曾在公牛溪战役等较量中以少胜多,创下卓越战绩。

他本人并非奴隶制的捍卫者,他曾说,如果美国400万奴隶都归他所有,为了避免战争,他也会欣然给他们自由。1862年他释放了家中所有黑奴,允许他 们越过防线加入北方军队。他是为自己的家乡而战的。但当他看到自己的士兵只能用野菜、烂土豆充饥,认识到继续流血只会导致无谓的牺牲,于是下令打了白旗。 他对手下说:“我可能要成为格兰特(北方军队总司令)的阶下囚了,我想我必须使自己的仪表尽可能好一些。”

在签署投降协议时他提出,败军也不能受辱,请允许他的士兵保留他们的马匹,因为没有马匹,他们就很难收获下一季庄稼。而格兰特将军深知李将军在南方军队中的威望,也决定给予对手体面的待遇。后来他表示,宁可辞去总司令之职,也不愿逮捕李将军并把他交给法庭审判。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李将军致力于教育事业,1870年长眠于华盛顿学院的教堂。南北战争造成数十万人丧生,但战争结束后,林肯总统与格兰特将军的决定,使民族得以和解,国家得以统一。如果他们当时决定清算南方所有参与战争的人的罪行,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人们常常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事实。赌场里只传出谁中了大彩的消息,更多人输得倾家荡产却鲜有耳闻。同样,我们喜欢聚焦于某些人物的成功并将之神化,而不太在意成功之前之后的许多失败经历。

谁都会遇到倒霉事,你的任务是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2015年10月,我采访迈克尔·乔丹,被誉为“飞人”的史上最伟大运动员(不仅是篮球哦)。他曾不可思议地带领芝加哥公牛队获得六次NBA总冠军, 带领美国队获得两次奥运会冠军,他自己则获得五次常规赛“最具价值球员”、六次总决赛“最具价值球员”称号。他的传奇经历,连同他扣篮时的吐舌动作都被球 迷们津津乐道,他们称他为“披着23号球衣的神”。

他的飞跃姿态成为最成功的个人体育品牌,而在收购山猫队(现名黄蜂队)之后,他成为历史上首位职业球员出身的球队大股东,其年收入超过他作为职业球员 时收入的总和。但是他却说:“我起码有9000次投球不中,我输过不下300场比赛,有26次人们期待我投入制胜一球而我却失误了。我的一生中失败一个接 着一个,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成功。我从未害怕过失败,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没有尝试。”

在采访中,他回顾了伤病带给他的肉体痛苦——他伸开双手,我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右手变形的关节;他为圆儿时梦想,曾中途离开NBA去打棒球,在场上被嘘 的尴尬经历,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全能的,但也不会为尝试而懊恼;父亲被枪杀给他带来的精神痛苦则更让他刻骨铭心,在这之后他带领球队获得了那个赛季的NBA 总冠军,夺冠后他在休息室的地板上痛哭不已;还有在华盛顿奇才队被质疑、被出局的困惑与挣扎……

面对这一切,他的法宝就是父母从小教育他的那句话:“谁都会遇到倒霉事,你的任务是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人生如此丰富,岂能用输赢一语概括?除了赢家和输家,难道我们不能做个玩家,在对梦想的追逐中体验一把挑战自我的惊喜与刺激?万一成功了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知识: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呢?很多家长有着一个疑问。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很多孩子很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主见,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如何把握?

一个人有自信是好事。但是,人不能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是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文过饰非,拒不接受批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那就无法进步。必须尽早加以克服。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一般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平时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过苛,孩子怎么表现家长都不满意,批评过多、过频,使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反感了,自然就会抗拒批评。

二是对孩子表扬得过多、过滥,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家长总是把“你真好”、“你真行”、“你真棒”挂在嘴边上,进行无原则的廉价的所谓“赏识”。那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

何谓“哄”?就是用言语或行动逗孩子高兴。为此,孩子怎么做都说孩子爱听的话,这就难免有虚假不真实的言语或做法。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了一个错觉:自己什么都好、都行、都棒,渐渐地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评价能力。因此,就变得不虚心了,你再批评他,他就不接受了,或是接受不了了。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如何纠正孩子的这种缺点:

一是发现孩子的缺点或毛病,家长先不批评,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反思、反省,这样可以减少对立情绪;

二是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情景,使孩子暴露缺点或毛病,家长及时指出,使孩子口服心服,无法抵赖;

三是对于这样的孩子,表扬和批评尤其要注意讲究分寸,拿捏尺度,不可夸大,一是一,二是二。

何谓“分寸”、“尺度”?这是两个很近似,而且都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概念。“分寸”,即界限。“尺度”,即标准。都是说,说话、做事不能太过随心所欲,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意志不成,一定要看说话或做事的对象的承受能力,程度应该限制在对象能够接受和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是有益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走向反面。这就是“过犹不及”。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分寸、尺度没有一定之规,没有统一的、适合所有孩子的一个通用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家长只能细心观察、深入了解、认真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谨慎从事。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或情绪动态,“摸着石头过河”,不要鲁莽行事。家长不能率性而为,不能完全以家长的主观意志或凭空想象做为自己行动的依据。

孩子无法接受失败的四个原因


孩子喜欢与别人竞争,老师在幼儿园举行吃饭比赛、穿衣比赛,父母也会借竞赛来激励孩子,使其做事快一些、更好一些。看起来简简单单的竞赛却也有不少的学问。有不少孩子只爱赢,却输不起,一旦比不过别人,就很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我不干,我不干。

”心软的父母就缴械投降:“好好好,算你赢!”或者重新玩过,再输给孩子以息事宁人。

经常故意输给孩子,孩子会以为他永远都应该是赢家,但现实生活并不是如此,他总要面对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总要学会怎样应付输的局面。

成人的责任当然并不是为了讨孩子的欢心,而是要他学会承担后果。

竞赛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制造气氛,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它本身不是目的。孩子赢了可以树立自信心,输了应当学会面对败局。孩子的态度来源于家长所示范的榜样,所以当家长“输”了的时候,别忘了总结一下教训:“我怎么会输呢?让我想想看,噢,是不太专心的缘故。”潜移默化的结果是,当孩子输了时也会考虑输的原因,无论是输是赢,成人都要示范乐观的态度:输赢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下一次要吸取教训。孩子形成此态度时,“输”了的你假装表现出“沮丧”的样子,孩子定会来安慰你:“妈妈,不要紧,下次专心吃饭,你一定会赢!”那时的你该有多开心。

另外,竞赛只能促进速度,却不能帮助孩子掌握技巧,当孩子在活动中需要充分的时间练习时,并不适合举行比赛。比如与4岁的孩子比赛扣纽扣,好胜的孩子会非常着急、无助,比赛的效果自然会适得其反:孩子会因此厌恶扣纽扣。那么成人应如何协助孩子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竞争?

孩子对于失败无法接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赢的机会太多了:成人应该控制输赢节奏,让孩子有输有赢。

2.赞美得太多了:很多家长经常鼓励、赞美孩子,凡事应有度,过多的赞美会使孩子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甚至完美无缺,从而无法面对自己的瑕疵。

3.自信心较低:有的孩子怕被别人取笑,不能接受失败的事实,甚至不敢参与竞争。成人可以协助孩子一步一步地增强竞赛信心。先找水平相仿的孩子一起玩,也可让孩子在准备充分、压力较小的环境中模拟竞赛,增强自信。要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多一些和外界接触的机会。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解释“失败是成功之母。”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中,曾失败过两万五千次,最后才获得成功。

4.害怕让家人或老师失望:成人适当的期望可以激励孩子积极向上,使孩子勇于接受挑战。然而有些孩子却是成人不适当期望的牺牲品,孩子很希望让父母满意,常竭尽全力去争取成功,一旦输了,除了对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无法获得心理平衡外,还很在意成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让家人或老师失望。这种压力之下,或许孩子可以获得许多成功,但因太在乎结果,而不能享受到内心的平静。

幼儿园频繁换老师,你能接受吗?


幼儿园频繁换老师你能接受吗?到了入园的年龄,平时关注最多的事情就是幼儿园里的大情小事。和身边家有与妮子同龄大小的宝妈们聊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幼儿园,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幼儿园啊,去哪个幼儿园啊~等等等等,大家的困惑、纠结都大同小异。每当妈妈们去考察某某幼儿园时,回来后都互相告诉下情况如何,彼此有个基本了解。某天**妈突然留言说,去带有监控的某某幼儿园看了下,可能是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大家一致认可的大型幼儿园,在自己的眼里看来并不怎么样,游乐设施并不多,教室里还有苍蝇飞来飞去,不比现在**所在的幼儿园干净。

**现在所在的是自家小区的私立幼儿园,这怎么又开始加入我们考察幼儿园的队伍当中了呢?一问才得知,眼前,**妈遇到了一件困惑事儿,**所在的小区私立幼儿园,从入园起就频繁换老师,总听**回来说,妈妈,我们又换老师了~刚刚入园半年,平均每个月要更换一次,这频率的确有点太着急了点……

**妈说,选择小区幼儿园一是图着离家近,接送方便;再个就是孩子少,照顾得好,环境也很干净。之前就听说过给孩子选园要选大园,私立幼儿园老师换得勤,可没想到,这换老师的节奏也忒频了,着实有些受不了了~于是乎,决了个定,和我们一起加入考察各大幼儿园的队伍当中。

没想到,考察来考察去,结果不算理想,**妈的性格和我还蛮像的,在卫生方面看得很重要。看到幼儿园里脏脏的,总有些接受不了。有的妈妈则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不能讲究太多,哪的幼儿园都一样。不知是我俩的心思过于缜密还是担心的过多,总之还是没有遇到中意的幼儿园。也许等慢慢的全部考察完后,标准也会随着慢慢降低,应该会有一个答案的吧。

还有半年,**就到了入公立幼儿园的年龄了,**妈说,要不我再坚持半年?其实我觉得,可以听听**的想法,如果**现在对频繁换老师没有影响,对入园的热情依旧高涨,我想大可不必换幼儿园,换个方面考虑,这也可以锻炼一个孩子的适应力嘛~不能把我们自身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认为频繁换老师对孩子不好,可在孩子的心中,认为这没什么的,就像幼儿园里随时会有新同学的加入一样,新面孔新气象,更有新鲜劲儿嘛~不听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替孩子做决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况且**已经每天熟悉了这个环境,虽然说和妈妈汇报了,妈妈,我们又换老师了。但没有听到**的焦虑和不满,而是像新来的小同学一样欣喜,有了新面孔的介入,每天都会有惊喜的赶脚~对**的适应能力也有好处。尤其还有半年就要入公立幼儿园,这半年再换个新环境再熟悉,对**也未必是件好事情。

不过听着**妈说,现在**所入的幼儿园很干净,我还蛮有心想送到她那里去~我想只要能过她的考察关的,我应该也会满意的吧~HOHO~选择一个令自己放心的幼儿园,任务很艰巨呀~妮子的幼儿园还在继续考察中…

孩子乐于接受的说话方式


您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感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其实,孩子在与家长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您无法开启他的心扉,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与他进行交流,好话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关心话语:简练说

场景与假设

1.您送孩子去上学,出门前,边给他整理衣服边叮嘱他:“乐乐,路上要小心,过马路时要等绿灯,遇到生人别随便搭腔,遇到什么困难,记得找警察……”可您的孩子却头也不抬:“妈妈,您真烦人,每天都讲这一套!”

2.您去学校接女儿回家,一路上,边给她擦汗边关切地问:“苗苗,在学校听话吗?有没有人欺负你?还记得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吗?”结果,女儿给您的回答却是:“妈妈,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

事实与结果

在这样的交流与沟通中,您越来越无法理解孩子: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讨厌我?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抚,但“小大人”意识又使他常表现出不愿接受的样子,尤其不喜欢家长“穷追猛打”式的提问和喋喋不休的说教。

应该这样做

有位聪明的妈妈曾在儿子上学前故意问:“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儿子快乐而骄傲地回答:“注意安全!”由此可见,对于关心的话,家长干脆、简练的嘱咐会更加有效。

●知心话语:含情说

场景与假设

1.您忙了一天了,回到家还要拖着疲乏的身体做饭,可5岁的女儿偏偏有道算术题不会做,过来找您帮忙。您心里很烦,但压住火气跟她说“知心话”:“甜甜,妈妈现在忙死了,作业待会儿再做,体谅下妈妈,啊!”结果,女儿去看动画片了,您后来也忘了这事,第二天早晨醒来,女儿发现作业没写完,大哭大闹,不肯上学。

2.您发现儿子这两天心情不好,整天闷闷不乐,于是您让先生去和他说说知心话,沟通一下,可是,才6岁的儿子居然发脾气了,说爸爸侵犯他的隐私权。您和先生面面相觑,措手无策。

事实与结果

家长放下身段,想和孩子说说知心话,结果,却发现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并不奇怪,随着小家伙的渐渐成长,您会发现,他内心的秘密越来越多了,有时,甚至用谎言来搪塞您的关心。

应该这样做

家长若想与孩子交心,首先要注意营造融洽的氛围。劝导孩子,也应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小强,爸爸给你讲故事,讲爸爸像你这么大时的淘气事儿……”就这样,两代人或隔代人的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心话才能为孩子所接受、理解。

●开心话语:带理说

场景与假设

1.您今天升职了,心情愉快,想把这份快乐让4岁的女儿一起分享:“然然,爸爸厉害吧,如果你以后也像爸爸这么厉害,我和妈妈就满意了!”没想到,小家伙不以为然:“我以后肯定比您厉害。”您笑到一半,却发现女儿的嘴巴噘得高高的,很不开心。

2.女儿今天帮您洗碗了,您很开心,于是递给她一个苹果:“来,这是妈妈奖励给你的!”可您发现,女儿的眼神里似乎有些期待,可您不知道她需要的不是苹果,而是一句奖励或者鼓励的话。

事实与结果

家长觉得越来越弄不懂孩子,往往自己很快乐的时候,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得罪”了孩子,让小家伙变得不开心,再或者,您明明是想让小家伙开心点,却弄巧成拙,反倒让他哭起了鼻子。开心话能消除孩子心里的不痛快,而一家人分享开心更能增添家庭的凝聚力,不过,如何让开心话有趣而又意味深长却并非易事。

应该这样做

有位父亲看书时太困,睡着了,连眼镜都没来得及摘。醒来后,女儿问他,为什么睡觉时还戴眼镜,这位父亲灵机一动,诙谐地说:“爸爸做梦也在看书,不戴眼镜看不清字呀!”而有位妈妈在儿子考试考砸后,一边讲笑话开导他,一边告诉他“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寓理于趣的回答,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有益的教育。

●忧心话语:变通说

场景与假设

1.孩子的成绩直线下滑,老师已经找您谈过很多次话了,作为孩子的母亲,您感到特别忧心,于是您对孩子说:“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可儿子的成绩却下滑得更厉害了。

2.3岁的儿子变成了“小霸王”,不让任何人动他的玩具、零食、动画书,您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孩子这么小,说大道理他不懂,于是只好吓唬他:“宝宝,将你的东西分一点给大家吧,否则妈妈就不高兴了!”小家伙才不管您高兴不高兴,依然“霸道”。

事实与结果

孩子让家长忧心、烦心的事情不少,如何将忧心话语变通说可是一门学问。因为,说得好能使孩子改变坏习惯,得到好心境;说得不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变成孩子的“心病”。

应该这样做

如果孩子成绩下滑了,您应该先分析一下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交谈,让他明白您的忧心与关心,而不是责骂和训斥。如果是“小霸王”,您可以让他试着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零食,他一旦感触到友谊和分享换来更多的东西和快乐,自然会改掉这个陋习。对于一些不适合直接同孩子当面说的话题,可采取留纸条、写信、向孩子推荐一篇文章、一本好书等方式进行沟通。总之,家长间接式的变通做法,既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谈话方式随孩子成长变化

伴随孩子的成长,家长与孩子之间谈话的内容及交流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从中也可以看到两代人之间心理距离的变化。譬如:

1.孩子在襁褓之中,家长不时动情地“自说自话”,心中充满无限怜爱,此时,家长的心态是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

到了孩子已能满处乱跑时,大多数家长又要重新回到自己的职场,由于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家长便期望孩子能少给自己添些麻烦。在这一阶段,有些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的态度、语气,会因自己情绪的不同而变化:心情好时与孩子讲话较温和;情绪差时,会因一些小事责备、训斥孩子;此阶段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已不再是百分之百。

2.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学校,家长更多的是关心他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接纳的程度也常以成绩为标准。家长最爱问孩子:“有没有听老师的话?”“考试多少分?”“老师喜不喜欢你?”孩子的学习成绩常是家长态度的晴雨表。家长与孩子的对话,已然是两个成年人的对话方式。

从回顾家长与孩子谈话方式的变化过程,不知您是否悟出了什么?诸多家长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个案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在对他说话时,比较多地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接受”。常常忽视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容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且是处在一个日益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如果家长对孩子说话的内容、方式,不能与孩子的变化相吻合,结果只能是家长的话孩子越来越不听,或者“听不懂”。

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有正确的、应该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为他所接受。孩子只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家长有必要研究怎样同孩子说话。

哪种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易接受?


父母爱孩子,这是勿庸置疑的事情。正因为爱,父母才会费尽心机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但这种教育和引导一定要以孩子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为人父母者,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一颗智慧的心。

孩子性子犟,总是不听话,不少父母常为此对孩子采取粗暴手段。殊不知,打骂责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孩子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我讲一位外国父亲与其孩子们的故事:有一天,这个家的几个孩子向父亲提出一个要求,他们想看某部限制级的电影。他们举出了种种理由,如影片被列为限制级是因为它隐含色情内容,但这些内容从未直接在影片中出现过;它的语言相当优美,有利于我们学习口语表达;影片的特技效果非常精彩……听完所有的理由,父亲依然坚决地回答:“不行!”

到了晚上,父亲问,是否愿意品尝他烘烤的含有果仁和巧克力的蛋糕。果仁和巧克力一向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食品。他对孩子说:“我选用了你们最喜欢的配方,而且添加了一些‘新花样’”。孩子们问是什么新花样,父亲平静地回答:“在蛋糕里加了点狗粪。”接着,这位父亲又向孩子们保证,新添的狗粪只加了一点点,丝毫也不影响蛋糕的美味,他说自己花了很多心血来烘烤蛋糕,温度和时间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说,这个蛋糕的口味肯定是一流的。他一劝再劝,孩子们依然无动于衷——没有人愿意尝一下那些蛋糕,哪怕只是一小口。

于是,这位父亲告诉孩子,他们想看的电影就如同这种用果仁和巧克力做的蛋糕。人们习惯的思维往往会诱使人们相信一点点邪恶无关紧要,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正如那一块蛋糕,哪怕只加了一点点狗粪,都会使美味佳肴变得令人作呕。父亲说,虽然电影行业让人们相信今天大多数电影老少皆宜,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这位父亲的一席话让孩子们心中敞亮了,孩子们此后再没提过要看限制级影片。好一个睿智的父亲,他的做法简直令人拍案叫绝。一个掺了狗粪的蛋糕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让孩子们一下就明白了该如何取舍。

孩子应该学会接受批评


【案例】桦桦很爱看动画片。每到吃饭的时候,也要妈妈开着电视机。妈妈不让开,他就又哭又闹。但是开着电视吃饭,他又三心二意,往往吃一口饭,就要看几分钟。最令妈妈生气的是,他还喜欢把饭含在嘴里。妈妈责骂了几次,他都不肯听。

对策:遇到宝宝犯错,家长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责骂,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容易让宝宝产生逆反心理。讲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养宝宝安静倾听的习惯,也能纠正他的错误行为,但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比如,桦桦妈妈为了让桦桦明白两个道理:“一心不能两用”和“边看电视边吃饭对健康不利”。桦桦妈妈可以让桦桦试着同时做两件事,比如一手画画,一手堆积木,当他无法协调的时候,借机告诉他:你看,这就是一心两用的结果,吃饭和看电视也是两件事,不能同时进行。之后,桦桦妈妈还可以告诉他,边看电视边吃饭,还会让胃不消化,影响身体健康,生病了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此外,家长要有一定的原则,不能因为宝宝哭闹,就默许一些错误的行为,比如桦桦家一开始就不该允许边看电视边吃饭的行为,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能一边要求宝宝吃饭不看电视,一边自己看得起劲。还可以适当地给宝宝一些奖励,比如,如果他吃饭吃得又快又好,就能多看一集动画片等。

冷处理并不是不做声

【案例】妮妮总爱做些“危险动作”,不是今天把手戳进插头里,就是明天从凳子上跳下来。前几天她和妈妈一道玩剪纸时,又把妈妈气得不行。妈妈提醒了好几次不能碰剪刀前面的金属部分,她就是不听,还多次去摸刀口部分。妈妈要收走剪刀,她就大哭。

对策:宝宝对未知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但又不知道危害性,而且一旦玩疯了,更是不愿意听家长的说教。家长除了事先给宝宝灌输危险意识外,当他玩疯了不愿听批评时,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比如针对妮妮握剪刀刀头的危险动作,家长可以先把剪刀没收,然后坚决地表明态度说:“剪刀很危险,你不听话就要没收。妈妈也不和你玩了。”如果妮妮用哭表示对家长行为的抗议,家长可以先冷处理,但冷处理并不代表完全不理睬。家长可以先在一边观察。过几分钟,家长可以说,妮妮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也喜欢妮妮玩,但玩剪刀是不对的行为,懂事的妮妮是不会这么做的,如果妮妮改正错误了,妈妈还是会和她一起玩的。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能减轻宝宝对批评的不悦感,也更易让他接受。

批评中强化正确行为

【案例】宁宁看到小琦的玩具小熊好玩,想拿来玩,但小琦不肯。宁宁伸手就抢,还打了小琦几下。不仅把玩具小熊拉扯坏了,还把小琦弄哭了。

对策:如果宝宝做错了,就要鼓励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并积极给出补救方法。妈妈要让宁宁明白,玩具坏了和小琦哭了,都是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造成的。妈妈可以指出这个行为是不好的,但不要加入成年人情绪化的行为,比如,“宝宝这样做就是坏孩子”,“以后大家都不喜欢你”之类的话。整个说教过程中,家长不要反复运用批评的语言,而应强化正确的行为:“我知道你很想和他玩,如果你带着玩具去找他,他可能会高兴起来,让我们去试一下吧。”家长可以陪宁宁去买玩具熊,赔给小琦,并向她道歉。家长和宝宝一起弥补过失,能让宝宝学会如何承担责任。此外,在批评过程中,可以允许宝宝对事件作出解释,但也要让他明白,解释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亲子交流需要接受


想想好莱坞警匪片里那句台词吧:“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有人给你念了这么一句之后,你还有表达的愿望吗?

跟孩子对话是同一个道理。

不要试图评判你听到的东西。如果孩子从你这里得到的总是消极负面的反馈,他所说的话都变成罪名,你觉得他几次下来,还会有兴趣给你提供更多的罪名来教育他吗?

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摆出一副指手画脚的权威样子来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哪怕你真的不满意,也留着过后再慢慢消化。而实际上,如果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对孩子很多行为和动机就会有理解和同情,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就阻止或解决了,谈话的时候,这样的东西往往不会变成主题。

接受和尊重孩子,他可能不是班上最聪明,教师最喜欢的孩子,可他是你的唯一,接受和尊重他,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不管你心里的想法是多么不一样,当他说自己看法的时候,聆听并接受。

喜欢《杨澜: 我可以接受孩子失败, 但不能接受他没有尝试》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赵忠心 湖北的一位妈妈问:我家有个3岁半的女孩。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如何把握? 一个人有自信是...
    2020-12-03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呢?很多家长有着一个疑问。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很多孩子很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主见,...
    2020-06-20 阅读全文
  • 孩子无法接受失败的四个原因 孩子喜欢与别人竞争,老师在幼儿园举行吃饭比赛、穿衣比赛,父母也会借竞赛来激励孩子,使其做事快一些、更好一些。看起来简简单单的竞赛却也有不少的学问。有不少孩子只爱赢,却输不起,一旦比不过别人,就很不开心...
    2022-04-0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频繁换老师,你能接受吗? 幼儿园频繁换老师你能接受吗?到了入园的年龄,平时关注最多的事情就是幼儿园里的大情小事。和身边家有与妮子同龄大小的宝妈们聊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幼儿园,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幼儿园啊,去哪个幼儿园啊~等等等等,...
    2020-11-26 阅读全文
  • 理解孩子,接受孩子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问我:“老师,谁是徐佩瑜?”“怎么啦?”“昨天我的孩子说徐佩瑜打她了,这两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徐佩瑜进来了。“佩瑜,你来了?”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那位家长也迎上去...
    2021-12-17 阅读全文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赵忠心 湖北的一位妈妈问:我家有个3岁半的女孩。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如何把握? 一个人有自信是...

2020-12-03 阅读全文

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呢?很多家长有着一个疑问。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很多孩子很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主见,...

2020-06-20 阅读全文

孩子喜欢与别人竞争,老师在幼儿园举行吃饭比赛、穿衣比赛,父母也会借竞赛来激励孩子,使其做事快一些、更好一些。看起来简简单单的竞赛却也有不少的学问。有不少孩子只爱赢,却输不起,一旦比不过别人,就很不开心...

2022-04-07 阅读全文

幼儿园频繁换老师你能接受吗?到了入园的年龄,平时关注最多的事情就是幼儿园里的大情小事。和身边家有与妮子同龄大小的宝妈们聊天,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幼儿园,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幼儿园啊,去哪个幼儿园啊~等等等等,...

2020-11-26 阅读全文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问我:“老师,谁是徐佩瑜?”“怎么啦?”“昨天我的孩子说徐佩瑜打她了,这两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徐佩瑜进来了。“佩瑜,你来了?”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那位家长也迎上去...

2021-12-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