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3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赵忠心

湖北的一位妈妈问:我家有个3岁半的女孩。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如何把握?

一个人有自信是好事。但是,人不能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是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文过饰非,拒不接受批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那就无法进步。必须尽早加以克服。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一般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平时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过苛,追求完美,孩子怎么表现家长都不满意,批评过多、过频,使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反感了,自然就会抗拒、抵触批评。

二是平时对孩子表扬得过多、过滥,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家长总是把“你真好”、“你真行”、“你真棒”挂在嘴边上,进行无原则的廉价的所谓“赏识”。那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

何谓“哄”?就是用言语或行动逗孩子高兴。为此,孩子怎么做都说孩子爱听的话,这就难免有虚假不真实的言语或做法。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了一个错觉:自己什么都好、都行、都棒,渐渐地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评价能力。因此,就变得不虚心了,给家长批评孩子制造了障碍。你再批评他,他就不接受了,或是接受不了了。

纠正孩子的这种缺点:

一是发现孩子的缺点或毛病,家长先不要批评,而是启发、引导孩子自己反思、反省,这样可以减少对立情绪;

二是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情景,使孩子暴露缺点或毛病,家长及时指出,使孩子口服心服,无法狡辩、抵赖;

三是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是比较敏感的。对于这样的孩子,表扬和批评尤其要注意讲究分寸,拿捏尺度,不可夸大、过分,一是一,二是二。

何谓“分寸”、“尺度”?这是两个很近似,而且都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概念。

“分寸”,即界限。“尺度”,即标准。都是说,说话、做事不能太过随心所欲,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意志不成,一定要看说话或做事的对象的承受能力,程度应该限制在对象能够接受和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是有益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走向反面。这就是“过犹不及”。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分寸、尺度没有一定之规,没有统一的、适合所有孩子的一个通用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家长只能细心观察、深入了解、认真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谨慎从事。

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或情绪动态,“摸着石头过河”,不要鲁莽行事。不能率性而为,不能完全以家长的主观意志或凭空想象做为自己行动的依据。

对孩子要因势利导。孩子在接受批评方面有进步,要及时肯定、表扬。即或是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只要虚心接受批评,态度好,就要从轻发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孩子应该学会接受批评


【案例】桦桦很爱看动画片。每到吃饭的时候,也要妈妈开着电视机。妈妈不让开,他就又哭又闹。但是开着电视吃饭,他又三心二意,往往吃一口饭,就要看几分钟。最令妈妈生气的是,他还喜欢把饭含在嘴里。妈妈责骂了几次,他都不肯听。

对策:遇到宝宝犯错,家长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责骂,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容易让宝宝产生逆反心理。讲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养宝宝安静倾听的习惯,也能纠正他的错误行为,但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比如,桦桦妈妈为了让桦桦明白两个道理:“一心不能两用”和“边看电视边吃饭对健康不利”。桦桦妈妈可以让桦桦试着同时做两件事,比如一手画画,一手堆积木,当他无法协调的时候,借机告诉他:你看,这就是一心两用的结果,吃饭和看电视也是两件事,不能同时进行。之后,桦桦妈妈还可以告诉他,边看电视边吃饭,还会让胃不消化,影响身体健康,生病了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此外,家长要有一定的原则,不能因为宝宝哭闹,就默许一些错误的行为,比如桦桦家一开始就不该允许边看电视边吃饭的行为,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能一边要求宝宝吃饭不看电视,一边自己看得起劲。还可以适当地给宝宝一些奖励,比如,如果他吃饭吃得又快又好,就能多看一集动画片等。

冷处理并不是不做声

【案例】妮妮总爱做些“危险动作”,不是今天把手戳进插头里,就是明天从凳子上跳下来。前几天她和妈妈一道玩剪纸时,又把妈妈气得不行。妈妈提醒了好几次不能碰剪刀前面的金属部分,她就是不听,还多次去摸刀口部分。妈妈要收走剪刀,她就大哭。

对策:宝宝对未知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但又不知道危害性,而且一旦玩疯了,更是不愿意听家长的说教。家长除了事先给宝宝灌输危险意识外,当他玩疯了不愿听批评时,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比如针对妮妮握剪刀刀头的危险动作,家长可以先把剪刀没收,然后坚决地表明态度说:“剪刀很危险,你不听话就要没收。妈妈也不和你玩了。”如果妮妮用哭表示对家长行为的抗议,家长可以先冷处理,但冷处理并不代表完全不理睬。家长可以先在一边观察。过几分钟,家长可以说,妮妮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也喜欢妮妮玩,但玩剪刀是不对的行为,懂事的妮妮是不会这么做的,如果妮妮改正错误了,妈妈还是会和她一起玩的。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能减轻宝宝对批评的不悦感,也更易让他接受。

批评中强化正确行为

【案例】宁宁看到小琦的玩具小熊好玩,想拿来玩,但小琦不肯。宁宁伸手就抢,还打了小琦几下。不仅把玩具小熊拉扯坏了,还把小琦弄哭了。

对策:如果宝宝做错了,就要鼓励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并积极给出补救方法。妈妈要让宁宁明白,玩具坏了和小琦哭了,都是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造成的。妈妈可以指出这个行为是不好的,但不要加入成年人情绪化的行为,比如,“宝宝这样做就是坏孩子”,“以后大家都不喜欢你”之类的话。整个说教过程中,家长不要反复运用批评的语言,而应强化正确的行为:“我知道你很想和他玩,如果你带着玩具去找他,他可能会高兴起来,让我们去试一下吧。”家长可以陪宁宁去买玩具熊,赔给小琦,并向她道歉。家长和宝宝一起弥补过失,能让宝宝学会如何承担责任。此外,在批评过程中,可以允许宝宝对事件作出解释,但也要让他明白,解释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批评孩子后,心疼愧疚怎么办?


在我们自由绘画乐园中5岁会员Nick,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他们会每天晚上或周末会陪Nick玩儿。最近Nick特别地依恋爸爸妈妈,早上爸爸妈妈去上班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说再见才行,晚上见到爸爸妈妈回来后,会特别高兴地黏在身边,想要他们陪着自己玩游戏。

这天,Nick的妈妈和我们说了最近发生的这样二件事:

前两天的早上,爸爸妈妈走的时候,看到正在熟睡的Nick,不忍心叫醒他,悄悄地走了。待Nick早上醒来,看到爸爸妈妈走了,自己伤心的哭了。

一天晚上已经快十点钟了,Nick还是不肯让爸爸洗澡,抱着爸爸不肯放手,让爸爸陪他玩,妈妈见状批评了Nick。收到批评的Nick伤心极了,委屈地哭了好半天。

Nick妈妈心疼的说着:“想到儿子委屈难过的样子,心里好难过,好心疼。我真不应该批评Nick,可不批评我又怎么办?”

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候,尤其是自己疲劳心烦的时候会容易着急生气、批评孩子,但看到孩子被批评后委屈的样子,又会对自己刚才的行为后悔心疼。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

一、任何的批评皆是源于爱,而非指责和情绪的发泄。当孩子做错事情时,作为家长要客观的提出问题,如果是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疲劳等原因而对孩子更挑剔的时候,需要我们及时察觉,冷静回避,待情绪平复后再讨论问题。当所有的批评都是源于对孩子的爱,而非指责、否定和情绪宣泄的时候,孩子才会更易于接受家长提出的建议。

二、不只是批评,也要分析原因,找出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致使错误行为的各种可能性,针对重要的原因找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在这个时候,家长若能同时找出造成孩子错误行为中自己的原因,并愿意和孩子一起改正,也是孩子改正错误的巨大动力。

三、家长批评孩子后心疼和愧疚的感受可以真实地分享给孩子。作为家长要勇于承担责任,误解孩子要真诚地和孩子道歉,不要以物质等其它的方式弥补。家长在批评孩子后,看到他们含泪委屈的样子,常会后悔自己又对孩子发脾气了,也会有家长买来零食、玩具等来哄孩子开心,补偿自己心里的愧疚之感。这样不但不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还会助长了孩子的错误行为。

批评和斥责不是解决孩子错误行为的关键,要和孩子一起思考问题,理清错误行为的原因,和孩子一起面对,为孩子创造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对错误行为的认识会更深刻,也会更愿意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

如何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批评


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孩子从来没挨过批评,到处都是赞扬声,很容易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小霸王,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是非不分,这对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毫无益处的;而当这些在儿童时代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抱有“敬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消极态度,他会无法面临挫折,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对促成事业成功是不起任何积极作用的。因此,孩子还是需要适当的批评的。

德国著名的早期教育的典范卡尔·威特对于儿子的善行,他会加以表扬。尽管如此,老威特仍然提醒其他父母:不要对孩子过多表扬,也不要表扬过头。原因之一是随便表扬,表扬也就失去了作用。原因之二则是不让他自满。父母总是炫耀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众不同”,这很容易使孩子感到自满。孩子一旦自满起来以后就难以纠正了。因为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不能成为栋梁,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正是骄傲自大毁掉了他的潜质,毁掉了他成为天才的机会。

那么,父母如何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批评呢?

1.教育孩子仍坚持以表扬为主。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时,父母一定要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尝到战胜困难的喜悦。但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头,一定要让他感到做好事得到父母的表扬与支持是来之不易的。如小威特做了一件好事,父亲只是说“啊,不错”,当做了更大的好事时,表扬再深一层,他会说:“好,做得好,上帝一定会很高兴”,当小威特做了特别大的好事时,父亲才会抱着亲吻他,但这不是常有的。表扬之后,让孩子有意识地听到一些“反面”的批评,指出其“美中不足”,语气一定要温和,分析一定要中肯,以理服人。这种把批评蕴藏于表扬之中的做法,会帮助孩子早早意识到批评和表扬是同样常见的,培养他正确面对批评的心态。

2.批评时,千万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做了错事时,孩子处于悔恨之中,不知所措,此时父母批评孩子时,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批评孩子错处时时,只谈眼前做的错事,不翻旧账,以前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能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永无法翻身。这样很容易伤孩子幼稚的自尊心,孩子从内心里就会不接受这种批评的。

3.允许孩子做出解释。

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也应允许孩子作出自己的解释。告诉孩子:给他解释权,目的绝不是推卸他所负的责任,而是要他实事求是地面对。如果你强硬地要求孩子改正错误,孩子从心理不服,他就会虚假地答应你,表面上接受了你的批评,但心里感到受了很大的委屈,这对他接受你的批评没有任何作用。

4.增加身体接触。

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以当我们实在需要责备他时,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在说着指责他的话时,身体部分要有接触,这样就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5.批评过后要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实际上,孩子不爱听批评,问题还是出在父母身上。因此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上面这些原则,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孩子学会了善待批评,那么批评也会跟表扬一样,成为鼓励孩子前进的动力。

批评孩子一天不能超两次


在育儿方面,家长的态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较为开放的,例如美国等国家,对孩子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管得很松,这样有其好的一面,即利于孩子养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而中国家长大多是另一种,即对孩子严格管理,它好的一面是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负面效果是,过多的批评可能会影响孩子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

其实,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大加谴责,却忘记了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而且,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在成长的岁月里,更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因此,家长批评孩子,不妨每天只说一两次,不要逢事就说,因为有的错误,孩子可能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说也罢。而对于重大错误,在批评时也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冷处理。即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妨放低声音,或采取沉默,这比高声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会更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第二是要趁热打铁。因为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几天,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如果觉得孩子做的错事必须批评,那么别拖拉,马上就说,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相关推荐

  • 孩子应该学会接受批评 【案例】桦桦很爱看动画片。每到吃饭的时候,也要妈妈开着电视机。妈妈不让开,他就又哭又闹。但是开着电视吃饭,他又三心二意,往往吃一口饭,就要看几分钟。最令妈妈生气的是,他还喜欢把饭含在嘴里。妈妈责骂了几...
    2021-04-01 阅读全文
  • 批评孩子后,心疼愧疚怎么办? 在我们自由绘画乐园中5岁会员Nick,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他们会每天晚上或周末会陪Nick玩儿。最近Nick特别地依恋爸爸妈妈,早上爸爸妈妈去上班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说再见才行,晚上见到爸爸妈妈回来后...
    2021-01-12 阅读全文
  • 不能随意批评孩子 孩子就象一棵生命旺盛的小树,我们都满怀期待他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就需要我们在他的生长过程中及时地修枝剪叶。同样,想要孩子健康成长,也需要我们及时地帮他改正错误,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孩子做错事...
    2021-02-12 阅读全文
  • 孩子受欺负了不还手怎么办? “我家孩子很乖巧,很活泼,但从来不攻击人,最近连人家打他都不还手,甚至比他小的小朋友都欺负他。可能是遗传了一些我软弱的性格,也可能是环境造成的。看着孩子被欺负的样子,真的好心痛,好着急,也好自责。我该...
    2021-07-28 阅读全文
  • 孩子受惩罚哭个不停怎么办 导读:当孩子受惩罚啼哭不止时,父母要先转移他的注意力,后讲清道理。 有的孩子受到惩罚后哭个不停,父母或是后悔,或是许愿,或是更严厉的训斥,这显然都是错误的。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可制止其哭闹,供你试用。 1...
    2021-11-04 阅读全文

【案例】桦桦很爱看动画片。每到吃饭的时候,也要妈妈开着电视机。妈妈不让开,他就又哭又闹。但是开着电视吃饭,他又三心二意,往往吃一口饭,就要看几分钟。最令妈妈生气的是,他还喜欢把饭含在嘴里。妈妈责骂了几...

2021-04-01 阅读全文

在我们自由绘画乐园中5岁会员Nick,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他们会每天晚上或周末会陪Nick玩儿。最近Nick特别地依恋爸爸妈妈,早上爸爸妈妈去上班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说再见才行,晚上见到爸爸妈妈回来后...

2021-01-12 阅读全文

孩子就象一棵生命旺盛的小树,我们都满怀期待他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就需要我们在他的生长过程中及时地修枝剪叶。同样,想要孩子健康成长,也需要我们及时地帮他改正错误,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孩子做错事...

2021-02-12 阅读全文

“我家孩子很乖巧,很活泼,但从来不攻击人,最近连人家打他都不还手,甚至比他小的小朋友都欺负他。可能是遗传了一些我软弱的性格,也可能是环境造成的。看着孩子被欺负的样子,真的好心痛,好着急,也好自责。我该...

2021-07-28 阅读全文

导读:当孩子受惩罚啼哭不止时,父母要先转移他的注意力,后讲清道理。 有的孩子受到惩罚后哭个不停,父母或是后悔,或是许愿,或是更严厉的训斥,这显然都是错误的。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可制止其哭闹,供你试用。 1...

2021-11-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