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与班主任争辩:孩子首先是谁的?

发布时间:2021-01-25

大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家长与班主任争辩:孩子首先是谁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一篇名为“班主任犀利发言,点醒了无数家长”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围观,也引发了争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的更多,对方的付出还不够。培养孩子的主力到底是老师还是家庭?这个争论没有意义。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为了孩子,双方应该多些正面沟通,少些相互抱怨和推卸责任。正如这位家长所言“有担当、尽责任”才是这场争论最重要的意义。

这位班主任的主张之一是“孩子是家长的,不是老师的”。抱怨一些家长以工作繁忙为由不参加家长会,平时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不关心孩子。

笔者认为,那只是少数家长的个别行为,多数家长不光是负责任的家长,而且处于过度负责和极度焦虑中。

现阶段,在教育体制内外,行政化与市场化伴随,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各校师资力量差距较大,与手握教育资源的老师和学校来说,大多数普通家庭和孩子都处于明显弱势。

以备受关注的小升初为例,为了让孩子能争取有限的受教育机会,多数家庭首先是选择两条腿走路,其一是投入时间、精力、金钱,陪孩子上各类辅导班,更有甚者,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多“点考”的机会,不惜重金到多个辅导机构报班,以达到“占坑”的目的;其二是使出浑身解数,拉关系、走后门、购买天价学区房等。“虎妈猫爸”类的烦恼,如果不具代表性,想必也不会火爆荧屏,且引起广大家长强烈共鸣。

其次,无论是否进入名校,为了给孩子“多添力”“少添乱”,多数家长都会唯师命、校命是从,对学校安排的各类活动、各项“工作”,只能积极配合。某幼儿园“六一”举办走秀活动,500余名学生家长纷纷响应,有个别家长斥资千元购置行头。与此同时,对极少部分老师不符合教师规范的行为,也多数采取忍耐的态度。每一位家长在类似经历中,都曾经身心疲惫、身不由己,支撑他们的与其说是“成龙变凤”的期盼,不如说是根深蒂固的责任感,有没有必要再对他们强调“孩子是谁的”的问题?

主张之二是“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学生学习好坏,家长责任最大”。家长当然不能推卸对孩子的引导责任,但是,把家庭看作决定因素,是否一定正确?

此外,我们可以粗略地计算一下,普通小学生,每天早晨7点30分左右到校,下午5点左右到家,至于写作业的时间就不用说了。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留给父母和孩子的时间其实很有限,至于寒暑假,被辅导班占据的时间,绝不会少于二分之一。何况,即便是在家里的时间多,也应该以休息、修整、休闲为主,如果有限的时间还要“争分夺秒”,那在校又该做什么呢?

主张之三是“教师只是一种职业,一个谋生的手段”。一份调查显示,中小学青年教师感到压力较大的占六成。有时,孩子任性顽皮的程度,足以让大人招架不住。但是,如果说教师只是一份工作,那么这项工作经营的是孩子们的心灵和未来,即便不是如此,笔者相信无论是谁,在面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睛的时候,都不会也不能说教育只是一份工作。

如果这种“犀利”发言是业余闲聊,或许影响不大。但毕竟是在公开场合,面对诸多家长,即使是反映真实心理,也略显任性了。老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比起老师个人行为更让人不安的是,发言得到众多教育网站、微博、学校群

与教育网站“力挺”发言相对应的,是家长群的沉寂。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成熟的教育观,对学校、老师言听计从,认为老师说的有一定道理,孩子学习不好都是自己的错。一些家长虽然有能力,但也对一些缺乏科学性的言论听之任之,或者选择用脚投票,一走了之,出国受教育。这些都不是积极的态度,对营造良好的教育和受教育的环境不利。

应该说,教育系统近些年突出素质教育,并为提高教学质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收效明显。但是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虽然是以学生为主完成的,实际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再有,不管家长是否有能力,都要求批改作业,批改不到位还要加倍受罚。一些家长无奈地总结:“无论你是谁,参加小学家长会,就变成了小学生,参加中学家长会,就变成了中学生。”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此,笔者不是要讨论家庭影响、个人努力、学校引导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各自应占的比例,而是认为,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在目标上应该取得一致,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应该多从自身找方法解决,坚守各自的阵地。

家校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多些正面、真诚、体现正能量的沟通,少些相互抱怨和推卸责任,或在责任多少方面,争长短,用现在最流行的话就是要“有担当、尽责任”。

之所以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无非是想说,希望家长们面对老师时都能坚定地说出“我把孩子交给您了”,希望老师们在听到这句话时都能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对于孩子的缺点首先是理解和包容,然后才是和她一起共同努力改掉它


很惭愧最近这两天才看了《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我重点看了前两部分:道理篇和方法篇,我更喜欢方法篇。书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有反省、有共鸣!

方法篇中让我触动反省较大的是:对孩子少批评,多自省。是的,孩子不是完美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其实我们大人也有很多缺点,只是在生活的历练中感觉到这些缺点威胁着我们更好的生存才艰辛地改掉它。但孩子现阶段哪有这些历练啊,所以对于孩子的缺点首先是理解和包容,然后才是和她一起共同努力改掉它。还有孩子身上的缺点大都是家长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毕竟父母是孩子的最直接老师。所以先要反省自己,冷静分析自己和孩子的各自原因,一起努力改正缺点,一起进步。【认识错误——分析错误——自我改进——快乐成长】

让我有共鸣的是确定大理想、小目标,并实施。我以前经常给孩子说要有远大的理想,也就是所谓的志当存高远。但孩子听起来却相当模糊,今天立这个志,明天立那个愿,最后我干脆对孩子说:你长大后做一个能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可孩子还是不堪其解。但最近孩子自愿参加了一个比赛活动才有了深刻体会。我市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淮海战役纪念馆举办小小讲解员比赛活动,由于前段时间刘老师指导她在讲故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所以她很有信心的报名参加了。预赛得了二等奖,她自己不是很满意,想得一等奖。复赛时有才艺表演,她弹了以前几度想要放弃的钢琴(现场电子琴替代),最后才艺助她得了一等奖,而且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她现在又开始做起了将来当钢琴家的梦想了。所以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通过实际行动努力实现小目标,会增加孩子的信心,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样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孩子的大理想。这比家长空洞地说教更有效果。【祝贺孩子的成功表现,获得第一名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这非常可贵!】

感谢刘老师给我们家长推荐的这本实用性很强教育指导书籍,书中的道理篇对于我们来说是“知”,方法篇是“行”,我们家长只有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才有可能培养出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来!

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沟通的世纪”。且不论此话对错,沟通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多少孩子因为家长与教师缺少了沟通而失去了改正问题的机会!又有多少孩子因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不畅而不能成才!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掌握沟通艺术,讲究沟通策略,多与家长联系。

(一)沟通方式

1.家访。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联系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能使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访中与家长交流时,我们要注意:(1)对学生的正面鼓励为主,多肯定少指责。(2)尽量走进学生家中家访

,减少打电话让学生到学校家访。这样更能让家长感受到平等、真诚,家中更愿意把心里话、真心话与班主任交流,双方意见更容易统一。(3)要做到主动家访。不要总是事发后或是家中询问后家访。如学生没来学校,主动取得联系,询问缘由;针对一阶段学习情况反馈的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后的家访;学生情绪发生波动等的家访。这样能防患于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电话、信息、QQ等网络信息沟通。现在是电话网络信息时代,电话,发信息,QQ、家校通等沟通更为便捷。但我们也要分析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联系方式。就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存在问题、需要努力方向等于家长共同商议,寻找帮助学生成长的方式,要做到真诚以待,获得家长的认可,得到家长的配合。

3.书信、家校联系册等书面沟通。有时无法与家长及时家访,面对面交流,或者直接与家长交流反而比较尴尬时,可以通信。

(二)沟通的语言与态度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有修养的家长在交流时她就很希望老师指出学生的不足;也有“护短”的粗鲁的家长,他们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就是老师也不得轻易去“碰”。孩子成绩不好不找孩子原因,只会挑老师毛病,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和家长沟通时老师的态度要诚恳,谦逊,温和,让家长知道班主任对学生怀有一片赤诚之心。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孩子家长会敞开心扉,向你诉说心里话,才能赢得家长信赖。

(三)沟通的外延

我们有的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往往比较随性,发现学生问题了,就打电话或请家长到校面谈,这样的沟通往往给家长“兴师问罪”之感,甚至有的家长会说:“我很怕接到老师的电话。”这些都需要我们引起反思。我想作为班主任,我们在与每位家长沟通前,都是要有所准备的,针对学生性格、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优缺点,家庭状况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沟通时想与家长达成的共识,有没有可以帮助学生的方法、建议等都要有所设想,这样与家长交流起来就会有的放矢,沟通往往会很通畅。而在沟通后,并不是事情已经解决,而更要求我们班主任关注学生点滴的变化,经常与家长联系,已便于让孩子在学校、家庭的合力下,朝着上次沟通时达成的共识而进步,这样家长才有动力、有信心更好地与班主任合作督促、影响孩子。

德国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以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里更加爱你、依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在不经意间启发你。德国的法律也提倡拼弃传统的家长权威,兼顾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立能力与独立愿望。“兼顾”并不指盲目顺从孩子的意愿,而是尽量使孩子成为“积极的受教育者”。家长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与他们通过协商,明白事情的道理,以最终得到他们的同意。另外,家长要认真考虑孩子不同的或相反的意见,“用理性取得共识”。

德国人比较注重从情感上关心孩子,使他们从小就感受到爱;德国人还注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不希望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决不会把分数看得比孩子和能力更重要。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有不良行为时,他们会很认真地和孩子探讨其原因,积极从孩子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而不会用极端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德国人还注重孩子能动性和自觉性的培养,比如孩子不会做的作业,父母就会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去寻找答案,而决不会轻易将答案告诉他们。

德国的教育家把家庭的教育氛围看成是未成年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尤其强调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足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

孩子犯错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


孩子犯错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昨天因xx爸下午休息,也就有时间给xx做饭了。xx看到难得的一次机会,就约了两位同学到家里玩。等我到家时几位小家伙都吃好饭一起在玩玩具。我对xx爸说:“等孩子们玩一会,你就去送他们回家。”xx爸听了于是就去跟xx协商说:“再玩一会,就让同学们回家。”这时正玩得兴头上的xx,嫌爸爸烦,于是把房间门啪的一声关了,并从里面上了反锁。xx爸吃了闭门羹转过来对我说:“看,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我听了起身来到xx房门外,敲了敲门并叫了声xx,xx听到叫声把门开了一条缝,露个头问我有什么事?我说:“因今天不是周未,同学们都有作业,所以我跟你协商下,大家玩到七点半就让爸爸送同学回家做作业,等做完作业,若有时间再可以一起到广场玩会。”xx听了表示同意。跟xx说完,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没有跟xx爸做任何解释,因为我想xx爸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自己会去理会的。

七点半同学们走后,xx就开始写作业,等xx爸回来他已把作业完成了。这时他要求让爸爸陪他去广场,并也打电话约了其中一位同学,具体约他们怎么玩,我没有去听。父子俩出门前,我跟xx说,出去玩今晚不得超过九点就必须回来。

九点还差几分xx回来了,我开始还以为他们是去了广场。结果xx等我从冲凉房出来,就对我说:“妈妈,我去另一位同学家里时,同学的作业都还没写完呢。”我听了问:“你不是约同学去广场了吗?怎么去另一个同学家了呢?”这时xx爸回道:“没去广场,xx非要去同学家。”这时我听了有点生气,因为,xx同学从我们家没走多久,若回到家当误会作业肯定没那么快完成,这时xx紧跟着就去他家玩,那起不是打扰别人写作业?

于是我问xx爸,你是陪xx去玩的,怎么可以由着他去同学家呢?xx爸一副很无奈的样子对我说:“他非得要去,我能有什么办法。”听了xx爸的话让我心里有点窝火,于是就问他,对一个孩子,难道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xx爸听了也提高了声音说:“那他非要去,难不成我把他捆着?”得了,你反倒有理,那我问你有没有跟xx说明,不可去的原因呢?xx爸听了我这一问愣着没出声了。我接着说,一个孩子他肯定不会想那么多,那你作为一个家长,你也想不到?再说你没有一个能说服孩子理由,就想让孩子听你的?若当你把这些都说给孩子听了,他还是不听取你的意见,这时你就可以告诉他,要去他自己去,你不奉陪并也不会去接他。把条件说出,再让孩子自己作选择,这样孩子要不要去,还要强行阻挡吗?xx爸听我这一说,脸上的怒气消了点。我也平静地对xx爸说:“以后孩子有什么不对,我们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不要好像拿着孩子就没办法了,由着他又逆了你的意,结果和孩子闹得不愉快。”

通过这事,也让我清楚的知道,对xx爸有些管教孩子的地方,还是要言行的给他指点出来,因为他和孩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太少,虽然说xx爸现与xx相处比之前融洽了许多,但对孩子的了解这块,xx爸还没迈进门槛。加上xx这学期也因我的时间少,现是玩得越来越疯。但xx爸却不曾发现这个问题,还以为像之前一样,说两句孩子就会听他的,远远低估了xx对玩的诱惑。

家园共育《家长与班主任争辩:孩子首先是谁的?》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对于孩子的缺点首先是理解和包容,然后才是和她一起共同努力改掉它 很惭愧最近这两天才看了《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我重点看了前两部分:道理篇和方法篇,我更喜欢方法篇。书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有反省、有共鸣! 方法篇中让我触动反省较大的是:对孩子少批评,多自省。是...
    2020-09-16 阅读全文
  • 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沟通的世纪”。且不论此话对错,沟通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多少孩子因为家长与教师缺少了沟通而失去了改正问题的机会!又有多少孩子因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不畅而不能成才!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掌...
    2020-05-14 阅读全文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人的成长是受家庭、社会所影响的。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人都知道: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由此...
    2022-03-25 阅读全文
  • 德国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以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
    2021-04-30 阅读全文
  • 孩子与父母争辩益于成长 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 其实,父母与孩子争辩是件有益的事。争辩...
    2021-07-31 阅读全文

很惭愧最近这两天才看了《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我重点看了前两部分:道理篇和方法篇,我更喜欢方法篇。书的内容让我很有感触,有反省、有共鸣! 方法篇中让我触动反省较大的是:对孩子少批评,多自省。是...

2020-09-16 阅读全文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沟通的世纪”。且不论此话对错,沟通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多少孩子因为家长与教师缺少了沟通而失去了改正问题的机会!又有多少孩子因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不畅而不能成才!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掌...

2020-05-14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人的成长是受家庭、社会所影响的。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人都知道: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由此...

2022-03-25 阅读全文

德国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德国人以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

2021-04-30 阅读全文

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 其实,父母与孩子争辩是件有益的事。争辩...

2021-07-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