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高三班主任告知家长心理疏导方法。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

人的成长是受家庭、社会所影响的。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人都知道: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由此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而作为学校基本单位——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普遍显得有些紧张,不太正常。部分家长早把“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更为“师之过”,认为孩子不行就是因为教师差;也有不少班主任这样埋怨家长:“就他家的孩子不行,他就那鬼样,怎么教得好儿女。”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互不信任。从孩子的前途着想,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出发,班主任首先应该检讨自己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否做得很好。实际上,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是门学问,充满技巧。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应忌避以下三点:

一、忌过滥

有的班主任很喜欢与家长“沟通”。学生偶有一次不交作业或迟到,就急忙“请”家长;有的班主任三天两头与家长碰面,看起来很忙。其实,这不太好,不可取。

首先,学生出现一些小问题便频繁找家长,容易失去学生的信赖与尊重。小学生不懂事易偏激,他会认为教师此举是多么可恨,是教师无能为力的表现。这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为了不请家长而开始撒谎或由于常请家长变得无所谓。

其次,过多地约见家长易引起家长的反感。每班都有几十名学生,学生家长来自各种行业。学校上课的时间,也是家长们的工作时间。过多地让家长们到学校来,不但会影响家长们的工作,也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因为孩子“不听话”被班主任频繁地“请”进学校,颜面何在?长此以往,使家长害怕与班主任沟通。

因此,班主任要尽量减少“请”家长的次数,而应该注意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能解决好的问题不一定非要让家长知道,一些小问题可以采用电话访问。当然,对学生的一些异常情况可以采取家访方式,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真实情况,又一方面促进与家长之间的互相了解,共同寻求应对之策。

二、忌批判

家长会本应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沟通、交流切磋教育方法的有益活动,但许多家长害怕开家长会,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一些班主任误把“家长会”当作“批判会”,当着众多家长的面直接点名批评学习差一些或习惯差一些的孩子的家长,然后再点名表扬优秀学生的家长。俗话说:人活一张脸。(班主任)同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学习,自己却因为孩子的“不行”在众多家长面前遭责,家长心里会是什么滋味?班主任不妨换位思考。还有些班主任把家长请进办公室后就开始数落,家长从头到尾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就是灰溜溜地离开。仔细一想,这哪里是沟通交流啊,不如说是接受批评训斥,真应了“儿子犯错,老子遭殃”这句话。试问,这样的沟通方式,有哪位家长喜欢?

笔者认为,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一定要平等,切忌总是数落孩子,指责家长。要尊重家长的人格,注意态度和蔼,言谈亲切,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于孩子的关爱和负责。可以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再与家长商讨教育孩子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良方,这样有助于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记得去年,笔者班上有个男生是个单亲孩子,跟随母亲生活,而母亲因为忙于做生意很少有时间管他。于是,这个男孩沉迷于游戏机室,作业也是敷衍了事。经过多次与他谈话,见效都不太大,看来得通过家访和他的母亲好好谈谈了。

找到孩子的母亲后,她一听说我是孩子的老师,便无可奈何地说:“这个捣蛋鬼又惹什么事了,老师您狠狠地批评他、打他,我决不会怪您。晚上我回去好好揍他一顿,这孩子不争气!”

听她说完,笔者笑着说:“谁说孩子惹事了?他最近表现不错,上课专心多了,作业也有进步。我是想向你了解一下他平时在家里都干些什么?”

一听说孩子有进步,这位母亲非常激动。告诉我,孩子在家里很懂事,常帮她做饭菜,整理房间,就是老去打游戏这点不好。我告诉她,对孩子不能老是打骂,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渐渐让孩子转变。

之后,我们商定每两周交流一次,了解孩子的进展。几个月后,这个孩子在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由原来的60多分上升至80多分,语文由原来的30分升至60多分,而且彻底不进游戏室了。对于这个学生的转变,笔者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同时也更坚信,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时应多为他们考虑,营造平等的气氛,不要让他们对你的良苦用心产生逆反心理。yjs21.CoM

三、忌随意

在与家长交流时,班主任不能随意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想好约见家长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考虑如何向学生及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笔者班上曾有个男生伙同本校六年级学生一同盗窃学校的电线,事关重大,笔者赶紧打电话联系家长到校,先跟家长说了事态的严重性,然后让学生自己向家长说出事情的经过,又令学生向家长承认错误——自己不该犯错让父母操心。家长很感动,忙让孩子向笔者认错,说不该让老师多操心,这样就拉近了教师和家长的距离。事后,这名学生触动很大,转变也非常明显,家长与我的主动联系也多了起来。

综上所述,作为班主任,应该出于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出于对学生的高度负责,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家长相互尊重,做到彼此感情上的沟通,并不断学习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和技巧,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班主任培训的感悟与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培训的感悟与反思》

班主任培训的感悟与反思

文/周磊

在报告进入主题之前,刘老师利用几个有趣的案例引导听课的老师们思考对待职业的态度问题,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态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比如说,忙,刘老师认为这取决于我们对生活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让大家明白,用心去忙,还是用身去忙取决于自己,不是工作塑造人,是人塑造工作。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同时具备埋头苦干的精神、抬头看天的意识和学会合作。埋头苦干,是态度,是用百分之百的激情做百分之一的事,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前提;抬头看天的意识,可以让我们不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不断发展的历史;与人合作,对于我们就是与学生、老师、领导合作,善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件事,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了以上三种工作态度,我们才可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所以,接下来,刘老师从上面的思路过渡到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来,通过详实的案例、丰富的材料、机智的头脑思维,主要从“倾听心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呵护心灵,为学生的一生着想;搭建好活动舞台,与学生一起成长”三个方面给听课老师以启迪,对老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听完这次报告,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觉得自己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领域自己没有做深做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的兴趣,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情感,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等途径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也就是告诉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工作虽不能说是战争,但是要想把学生教育成功,了解学生是前提。只有我们了解了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才能知道给予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说,刘老师通过对比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和现在的学生对待同一现象的不同反应,就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时代的学生不同的心理现象,如果作为老师不能深入研究导致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我们的教育效果将会打折扣。反思刘老师的报告,再回头思考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行为,其实有许多还是值得商榷的。记得初当班主任那一年,我在教育在线壮着胆子给李镇西老师发了一个邮件,请教他该如何做好教育工作,他当时给我回了一句简单的话“多读书,多研究学生。”起初,并不太能理解,后来才渐渐明白这句简单的话的含义。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如果我们对工作对象都不能了解,又如何谈更好的工作呢?所以,听了这次的报告,我感触很深。刘老师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对以后的班级工作,我想必须要更多的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心灵,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才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所以,在后面的工作中,我将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交流。在自身素养上,为了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我要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和中学生有关的书籍。(班主任培训)比如,读中学生爱读的书、读关于中学生心理的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多与学生谈心,多关心学生,除了谈学习,还与他们谈生活、谈理想、谈烦恼,以平等的姿态去接近他们;增加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和家庭成长环境、了解学生的过去。只有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让学生懂得你的良苦用心,教育也许才能出现转机。当然,努力去了解学生,倾听学生并不是无原则妥协。

听了刘老师的报告,给我另一点深刻的启迪的就是他关于班会课的研究。班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刘老师的班会课不仅资料丰富,表现形式上有文字有图片有视频,在内容上有历史资料有哲理故事有社会现象,而且班会有自己的思路,他的班会有讨论式、品读式、寻优点式、、实验式、专题式等等。在这诸多的呈现形式中,老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关注学生的体验。可是,也许因为自己的懒惰,也许因为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思维的问题,自己的班会课更多的时候是老师讲,显得单调又没有系统,缺少了学生的体验过程;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才能进行,缺乏教育的前瞻性。所以,我觉得在班会课这一块教育的阵地上,作为老师自己,应该根据每一年级的不同特点和三年的连续性,制定系列的班会主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古今中外,政治历史生活小事兼容并包,选择适合的材料为我所用。同时,教师还要有细心耐心,善于观察,从学生的生活小事中找到班会的契机和材料。同时,教师要学会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角,从设计到材料的搜集,都让学生亲自参与,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给学生切身的体验。以后,我也将从这些方面努力,提高班会的质量。

以上两点是我这次听报告的浅薄体会和反思,以后我将努力在“倾听心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搭建好活动舞台,与学生一起成长”这两方面做得更好,希望能在大家的帮助和指点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有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班主任能,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班主任要掌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普遍问题

(一)现代中学生心理特征。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成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学习紧张和环境陌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引起心理矛盾。这些矛盾归纳起来,大体有下面几种:

(1)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中学生大多都有美好的愿望,他们幻想自己将来做一个科学家、企业家、领导干部,但有些学生学习不努力,得过且过,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很少,做得不够。

(2)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宠爱,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他们吃零食,穿高档衣服,过生日请客送礼。但这些学生轻视劳动,坐享其成,不懂得什么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2)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发现同龄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于是,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或“日记本”说心里话,不愿意同长辈交流感情、透露内心世界,实行自我封闭,因而常常产生孤独感。他们普遍认为老师、家长对其不理解,热切盼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3)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对婆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人会顶撞家长及老师,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在经济上、生活上和心理上又要依赖父母、老师和学。

(4)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中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冲动,或因小的成功而狂喜,或因小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或因鸡毛蒜皮争得面红耳赤。他们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

(6)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视听工具被广泛应用。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广泛涉猎,积极探究。但由于他们鉴别能力还不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的混乱。因此,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成长。

(二)现代学生心理问题。

据有关资料报道,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

综合各方面资料,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脾气大、焦虑、抑郁;自尊心过强,性格孤僻古怪,不合群;爱猜疑,易嫉妒、易愤怒。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4)恐惧、悲伤、冷漠、自卑、自信心较差;固执、易受挫折;撒谎、偷窃、欺骗、斗殴骂人。

4、异常心理表现突出:自卑,退缩,无安全感;攻击性强,敌对,冲动,性情易变,抑郁;非友好的不服从,对现实缺乏挑战的勇气,精神非常脆弱。

5、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二、分析心理问题,综合心理特征,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生理的发展变化,带来心理的发展变化,使中学生具有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做事不考虑后果的特点;另一方面多种特殊家庭类型的产生,离婚家庭,单亲家庭。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受到压制或扭曲,并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行为异常和心理偏常。(班主任工作心得)这是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突出的社会背景。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注意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三、对症下药

(1)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中学生有复杂的心理矛盾,但他们都是无意识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更不必说去纠正自己不健康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辅导课,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指出他们平时不健康心理的具体表现,告诉他们健康的心理应该是能正视现实、了解自己、善与人处、情绪乐观、自尊自制、乐于工作的,让他们对照健康心理的条件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知道应该做怎样的努力,才能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班主任可以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通过合作训练,培养学生抗压、抗挫折的心理品质,克服脆弱心理。如开展评比“先进宿舍”、“先进学习小组”、“亲密无间的同桌”等活动,由班委会发起,向全班同学征集评比方案,选出评审小组,最后将结果列上光荣榜。这项活动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达到行动自律的目的。

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笔谈交心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如开展与单亲家庭学生“手拉手”活动。让一名单亲家庭的学生与多名学有所长,富有爱心的学生组成“手拉手”互助小组,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谈心,遇到困难,大家援助解决。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班主任应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着孩子们的爱,梦着孩子们的梦,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痛苦着孩子们的痛苦"。“蹲下来做孩子们的朋友,站起来做孩子们健康成长路上的明灯”。亲近孩子,可以打开通向孩子世界的道路,为教育创设一个必要而科学的心理软环境。

(3)发挥同龄共振效应,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

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淘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征,自然似之。"这说明了学生容易受所处环境影响的心理特点。

基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现状,有人得出这样一个不等式:教师影响+家长影响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人而异,但这种趋向似乎在日益显现出来。现在的学生愈加重视朋友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烦恼,这恐怕是一般家长和教师所企望莫及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说明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影响他周围的许多同龄人。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学生中树立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让他们发挥同龄共振的作用。当然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会有传染性,我们要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长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不足和缺陷;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也不自欺欺人;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具有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心境;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学习掌握了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可以预防那些不健康心理的影响。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通过多处渠道的综合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三)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三)》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三)

平凡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而它又是琐碎、繁忙的。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花很大的精力和努力,真是累并快乐着。我将本学期的

工作总结

如下:

一、学习小组,彰显活力。

本学期我们班成立了6个学习小组,每个组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和一句响亮的口号。尽管在生态课堂教学尝试方面我没有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学习小组的成立却让我们的班级生活变得活力四射了。我根据学校“主动问好、见纸弯腰、安静吃饭、不追不闹”16字常规方针,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了一张“比一比、赛一赛”学习小组竞赛表。对照这张竞赛表我每天从各小组文明、纪律、卫生、发言、作业、阅读等方面进行评比记载。表现好的同学为本组争得五角星,表现差的同学为小组记上三角形,三角形可以与五角星相抵。每周五班会课我会跟学生们一起总结各组表现,统计各组得到的五角星的个数,同时宣布获得第一名小组的组长为下一周的值日班长。(班主任工作www.banzhuren.cn)有了竞争,孩子们对自己的要求渐渐严格起来,同时还能提醒组内同学遵守纪律,不能给小组内丢分。早上出操时,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推椅子”的互相提醒声;下课了,常看到组内同学互相提醒整理桌面,准备好下一节的课本;轮到自己写流动日记的那天,孩子们个个都很积极认真,希望自己的日记能为小组加上3颗星……学习小组的成立,给班级生活注入了新的源泉,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有动力,有活力。

二、多彩活动,丰富生活。

每周五的班队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一堂课,这是我最为一个班主任最感欣慰与自豪的。孩子们期盼班队课,是因为每周我都能带他们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本学期我们班对全校师生成功开展了《感恩老师》队会,获得好评。我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学习生活,组织开展了“夹玻璃球比赛”“跳绳比赛”“讲故事比赛”“迎元旦联欢会”等活动,每次活动前都精心组织,活动后都小结表彰,力求让每次活动都趣味、有意义。有了这些多彩的活动,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三、家校联系,互相沟通。

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我通过家校通、

家长会

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平时,孩子在校的不良习惯能够和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及时进行教育。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的状况。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尤其感谢几位同事家长)相信,有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的班主任工作开展起来会更顺利。

四、存在问题,努力解决。

1.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多渠道、全方位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文明礼仪的教育

3.与科任老师通力合作,积极配合,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各学科成绩。

4.控制情绪,心平气和对待每一位学生。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二)][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一)]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教学论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班主任)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了一段话:“欣赏别人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侯,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那个悸动的阶段。

此外,这里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当然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探讨,那么如何在二者间寻找更加有效和完美的切入点,需要我们德育工作全体同仁继续探讨和实践。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三忌”》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高三班主任告知家长心理疏导方法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新班主任家访家长沟通记录简短(9篇) 身为一名教师想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就可以进行一次家访,在家访结束后肯定对学生的情况有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就可以通过写家访记录的方式来记录它们。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新班主任家访家长沟通记录简短,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10-12 阅读全文
  • 家长与班主任争辩:孩子首先是谁的? 最近,一篇名为“班主任犀利发言,点醒了无数家长”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围观,也引发了争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的更多,对方的付出还不够。培养孩子的主力到底是老师还是家庭?这个争论没...
    2021-01-25 阅读全文
  • 班主任工作的定位与思考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工作的定位与思考》班主任工作的定位与思考社会的发展,人民的要求,事业的需要,使我们学会了思考。思考班主任应如何定位,思考人生坐标在哪里?我们站在属于自己的坐标点上,完成自...
    2022-03-28 阅读全文
  • 家长教育孩子的三大忌 教育孩子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说过“狠话”,对孩子进行“心罚”,其实这比体罚的后果还要严重。 忌恐吓、冷落孩子。 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用诸如“不要你了”等话恐吓孩子,让孩子因...
    2021-12-22 阅读全文
  • 班主任培训的感悟与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培训的感悟与反思》班主任培训的感悟与反思文/周磊在报告进入主题之前,刘老师利用几个有趣的案例引导听课的老师们思考对待职业的态度问题,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态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022-03-31 阅读全文

身为一名教师想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就可以进行一次家访,在家访结束后肯定对学生的情况有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就可以通过写家访记录的方式来记录它们。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新班主任家访家长沟通记录简短,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10-12 阅读全文

最近,一篇名为“班主任犀利发言,点醒了无数家长”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围观,也引发了争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的更多,对方的付出还不够。培养孩子的主力到底是老师还是家庭?这个争论没...

2021-01-25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工作的定位与思考》班主任工作的定位与思考社会的发展,人民的要求,事业的需要,使我们学会了思考。思考班主任应如何定位,思考人生坐标在哪里?我们站在属于自己的坐标点上,完成自...

2022-03-28 阅读全文

教育孩子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说过“狠话”,对孩子进行“心罚”,其实这比体罚的后果还要严重。 忌恐吓、冷落孩子。 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用诸如“不要你了”等话恐吓孩子,让孩子因...

2021-12-22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班主任培训的感悟与反思》班主任培训的感悟与反思文/周磊在报告进入主题之前,刘老师利用几个有趣的案例引导听课的老师们思考对待职业的态度问题,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态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022-03-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