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新老师该怎样仁慈

发布时间:2021-01-20 幼儿园工作计划新老师 新入园老师幼儿园工作计划 幼儿老师故事

“对幼儿的仁慈就是对我们教师最大的残忍”是工作一个月以来最大的感悟。孩子都有欺生的心理,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机灵。正如在《繁星·春水》中提到“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试探、摸索,进而观察、感受老师。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带着满肚子的学问,往往怀着对孩子的憧憬,对未来的向往,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往往会对幼儿起初的一些尝试性的行为没有严厉的制止,而是细声细语地告诉他们或者用眼神暗示,这样,孩子会继续“努力”,无形中埋下了“祸根”。他们会认为“哦!新老师真好,不会大声的呵斥我们

,也不会严厉的批评我们。他们好说话。我捣蛋一下,也就这样......”时间不用多,几天后,正常的课就没法进行了。

虽然如此,但也并非要求老师上来就凶、狠,其实在这里的“仁慈”是有前提的。它要求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老师的形象后,就可以了。即新手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要经历温柔---严厉---厉中带柔---温柔。当然,最后一个温柔和第一个温柔是截然不同的。它是笑里藏刀,即使温柔也会制止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

所以,作为一个新老师,尤其是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老师,一定要在短期内树立自己老师的形象,让孩子既怕又想接近你。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听你的话,班里的常规才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才能有保障。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父母应该怎样爱孩子


在现在的家庭中,依旧能看到许多的家长帮助孩子脱衣服、换鞋等,而我们未来的幼苗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每一件事做下来好像跟他没有关系似的,随意的摆动着身体,好象随风摆动的柳枝一样。

而我们的家长却乐此不疲,有说有笑的做着这件事,好像是他们应该做的一样。

刚巧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件事,说:“有一位父亲在自己的屋后的地里栽种了20棵桃树。

他的孩子看见父亲在果树与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半年积攒下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埋进去。

这个孩子很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在果树之间弄上个土坑,那样有什么用处。

”“小树正在长身体呢,不补充营养不行。

”他的父亲满眼怜爱的看着树苗说。

这个孩子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挖了两三下,父亲看见了说:“这样不对,你挖的坑离树太近了,你应该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才可以。

”他的孩子反驳说:“太远了,小树还能吸收到养分吗?”父亲却说:“太近了,小树一下子吃不消这么多的养料,会把它‘肥’死的。

而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的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根须生长。

因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树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钻,这样子小树才能长得又壮又高。

”孩子父亲的一番话,对这个孩子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经常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同时与家长交流经验,让他们明白故事的内涵,要给予他人爱和关怀,但也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他受益匪浅。

爱得太近,或许就会变成一种灾难和痛苦。

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分的爱孩子,凡事都给他们准备好,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劳动中获得快乐与幸福。

教育随笔:这样的幼儿该怎样培养


教育随笔:这样的幼儿该怎样培养

我班的佳佳小朋友从小班一直到大班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幼儿表现得较弱。在小班期间,他妈妈的意思是孩子说话比较晚,走路也比同龄幼儿晚走。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妈妈对于这个孩子的要求也并不高,她说比起人家有问题的孩子,佳佳是不错的了,最起码生活自理能力还是有的,长大后只要在厂里找份工作,自己能够赚钱养活自己就行了。看着他妈妈这样的想法,人各有志,想想也对。对于他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家长也没重视,所以我们在给他进行个别辅导帮助的时候发现也收效甚微。

在中班的时候,发现他对手工剪纸还是和小班的时候一样是一窍不通,我也曾经对他的妈妈交流过,在家让他多练习使用剪刀。可从他奶奶的口中得出家里的剪刀都让他们藏起来了,因为有时候孩子拿着一把剪刀乱剪,所以家长采取了强硬措施,让他眼不见为净。我和何老师也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为了让他和几个剪纸能力弱的幼儿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晨间区域活动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重点的个别辅导,其他幼儿的手工能力倒是上去了,可是佳佳进步甚小,对使用剪刀明显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到他妈妈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我想家长给予配合,也许能够让他在这方面能力有所进步。所以我就把在小班时候多余的手工材料纸让她妈妈带回家辅导。但是不见效果,她妈妈对手工动手能力也不是特别给予支持,只是认为孩子没耐心,在家里也坐不住,可能是认为孩子还小,所以这能力可有可无。

跨入大班的教室门,家长的心态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佳佳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也从玩转入到了学习上。每次晨间入园的时候,总是把他领到数学区让他写字,而避开了她认为纯粹是玩的区域——建构区。看见其他孩子都能够写数字和名字了,她也开始着急了。在家也经常让他写写画画,可是孩子在写简单数字的时候,手指的小肌肉就是不听使唤。要知道孩子平时连鞋子还是经常会穿反,让他换过来穿,他还是脱下鞋子按照反的穿上,对他说了无数次就是不晓得。和家长沟通了,家长也不重视,好像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知晓,这个不重要。对于这样的弱势幼儿,我们在生活中给予了特殊照顾,让能力强的幼儿给予帮忙,结果是像伺候个“小少爷”。每次手工课都是没有办法完成手工作品的,但是我们也会放低要求,只要他能够按照轮廓剪下来就给予表扬。对于写数字和名字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压根儿没想要求他能够完成。我想关键还是顺应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毕竟孩子身体各方面的协调能力都无法达到和同龄幼儿该达到的标准。如在骑小车、玩跳跳球的时候,都明显不如其他幼儿。

让孩子从各方面提高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入小学打下基础。看到了家长的着急,我有时也有些焦急了,是不是一味的放低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会少呢,但是如果要求和其他幼儿一样,孩子又无法达到标准。面对这样的幼儿,该如何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请大家畅所欲言,给予良策!

春季应该怎样照顾好孩子


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多端,幼儿肌肤薄,寒冷不能自调,且鼻腔短小,黏膜血管丰富,当局部粘膜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抵抗力降低时,就容易使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幼儿呼吸道反复感染,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呢?一、家园配合,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摸鼻子和眼睛,不随地吐痰等,要教会幼儿正确的擦拭鼻涕的方法,建议家长早晚用冷水为幼儿洗脸洗鼻,以增强幼儿鼻黏膜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冷水洗脸最好是在夏天或春天天气渐暖时开始进行.一旦开始,便要坚持,即使冬天也不要间断.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房间的湿度。二、经常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孩子在幼儿园每天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鲜空气,幼儿园还为幼儿安排了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项目,以提高幼儿自身的抵抗力.家长应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平时饭后散步时间,进行幼儿乐于接受的亲子游戏活动,循序渐进地加大幼儿的运动量.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避免幼儿受凉,同时还要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三、合理营养,科学安排膳食。一方面,应为幼儿准备多样化的,色香味全的营养食谱,力求营养均衡,保证幼儿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幼儿的生长需要.另一方面,家长在家中也应为孩子提供合理的,营养的正餐.鼓励幼儿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以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四、悉心保育.防患未然.春光明媚的日子,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相对较长,穿得较多极易出汗,一旦活动结束,就容易着凉,体质较弱的孩子常常会感冒.所以户外活动前,要给穿得多的孩子脱减1--2件衣服并帮他们把衣裤塞好,以免肚子受凉,待活动完毕后及时为他们穿上衣服.幼儿开始活动前提醒他们喝水,这样,既可避免因出汗而导致的失水状态,又能防止因口渴而诱发的咽喉炎等。除以上几点做法外,春季感冒流行时家长尽量少带幼儿去公共场所.若家庭成员有感冒症状,则应及早做好幼儿的防护工作,如可以给幼儿服用一些板蓝根,抗病毒颗粒等中成药予以预防,以避免和减少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春季饮食小提示

1、盐的妙用家长可以为幼儿用盐刷牙,也可以用盐水为幼儿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也可以在早晨让幼儿喝点盐水对肠胃有清洁和清热解毒的功效。2、姜水的妙用姜水可以浸脚,也可以用毛巾以姜水趁热为幼儿擦擦胸口和背部。这样做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能力。3、有些蔬菜具有清热利咽,散淤消肿、利肠通便的作用,春天里多给宝宝吃下面的蔬菜,可增强身体防病抗病的能力:4、油菜 特别是早春的油菜,性平、温和,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防治春天里易发生的口角炎、口腔溃疡及牙龈出血等疾病。5、荠菜 最好是从正规超市购买来的荠菜。春天多给孩子做些荠菜粥喝,或用荠菜炒鸡蛋,烩豆腐干,或做荠菜春卷、馄饨、肉丝汤等,不仅可补充丰富的营养,还可防治麻疹、流脑等春季传染病及呼吸道感染。6、菠菜春天的菠菜嫩而鲜,性凉滑肠。孩子常吃菠菜,不仅可以防止贫血、唇炎、舌炎、口腔溃疡、便秘,还可保护皮肤和眼睛的健康。提醒一点,新鲜菠菜洗净后,最好先在开水里焯一下,捞出后再做菜,另外,孩子腹泻时不宜吃菠菜。7、芹菜鲜嫩的芹菜,具有清热止咳、利肠通便的功效。春天里常吃芹菜,可增强孩子骨骼的发育,预防软骨病、便秘;把芹菜捣烂,加茶油调敷在腮腺处,可治疗春季易发的流行性腮腺炎。

怎样做好一名小班老师


小班和大班的孩子是很不一样的,首先要明白这一点。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已有经验及已储备知识少,年龄特点呢,依赖性较强,喜欢唱唱跳跳,爱听情节单一的形象的故事,对于抽象的事物、言谈、概念等不感兴趣,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处在一个形象化的阶段。因此,小班的老师最好活泼一些、语言温柔一些,表情丰富一些,内心童趣化一些。

怎样“笼络”这帮小不点儿呢?

1、精神“诱惑”:小红花啊、聪明豆啊、智慧星啊等鼓励孩子,让孩子感觉“在老师心中我是最棒的,老师喜欢我”,拉近师生之间的亲近关系。

2、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哪怕发现孩子一丁点儿进步,也要非常兴奋的及时告诉家长,,家长回家一定会表扬孩子说:“xx老师说你怎么样怎么样了”,孩子一听,奥,xx老师表扬我了,她真好,我喜欢她!家长呢,会觉得这老师不错,真关心我家孩子。所以,这一招就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3、会装样子:小班孩子的思维正处在形象化阶段,基于这一特点,小班老师在上课时,要”装猫像猫、装虎像虎“。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你的语言要抑扬顿挫、表情要丰富夸张、动作要形象可爱。

4、眼神:特别是讲课的时候,眼神一定要始终与孩子交流,如果你的眼神飘忽不定,那么给孩子信号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所以课堂就很难控制,一定要学会善用眼神与孩子交流。你一个眼神过去,孩子就知道你要他干什么,如果达到这个效果,那么恭喜你,小不点儿们完全被你攻下了!

另外,一定多阅读专业书籍,多参加一些专业培训。要知道:给孩子一杯水我们首先要有一桶水!

教育随笔:小红花,我该怎样来爱你?


[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每个星期五下午,我们幼儿园里都会开展一次幼儿评比活动,老师会结合孩子一周里生活、学习、游戏等各方面的表现,评出每个班的“红花宝贝”,并发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所以,每个星期五家长来接孩子离园时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得到小红花呀?”得到的自然是高高兴兴把家还,没有得到的,孩子垂头丧气,大人脸上无光,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具体过程]:

星期五,下午放学时,大部分家长都拉着胸前贴着小红花的孩子高高兴兴回家,不时还能听到家长给孩子的承诺,“宝贝,晚上带你去吃肯德基!”“好孩子,明天带你去买新衣服!”等等。这时,我听到活动室里面传来一位妈妈和老师的谈话,妈妈问:“老师,这个星期我们家明明为什么没有得到小红花呀?”老师摸了摸孩子的头说:“这个星期,老师认为明明在做游戏时候的表现还可以更好一些,对不对?下个星期老师想看到你做得更棒,好吗?”孩子心有不甘地点点头。不一会儿,妈妈带着孩子走出活动室,满脸不高兴,边走边骂起了孩子:“你怎么搞的,笨死了,别人能得到,你怎么得不到,丢人死了,再这样下次就不来接你了……”孩子怯怯的看着妈妈,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时,旁边一位奶奶插话了:“哎,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家亮亮都好几个星期没有得到了,不就是一个小纸片嘛。”接着,慈祥的奶奶安慰自己垂头丧气的小孙子说:“没关系,奶奶带你到超市里买东西吃。”亮亮听了奶奶的话,脸上马上由阴转晴,蹦蹦跳跳地跟着奶奶奔向超市……

[案例分析]:

“小红花”评比活动是我园开展的对孩子的教育评价活动一部分,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评比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挖掘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做为家长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他所在的团体中是最棒的,并能够得到老师和周围人群的认可和肯定,甚至把孩子的成功当成是自己炫耀的一个资本。所以,通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后发现,在对待“小红花”事件上,家长对小红花的得失心比孩子更重。得到了就高高兴兴,并对孩子承诺各种物质奖励;得不到觉得脸上无光,认为孩子或自己很失败,把一腔怨气全撒在孩子身上;或者还有少部分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而无视奖励对于孩子的价值等等。而孩子的看法和大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待得失常常是以大人的情感为取向,他们在乎的是父母和老师是否喜欢他,如果大人会因为孩子得到奖励而喜欢他,或是因为不得到奖励而生气,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会为了讨大人的欢喜而患得患失。只要是来自他所重视的人,任何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引导作用。

[反思交流]:

那么,做为家长应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小红花”呢?

1、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鼓励”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原动力。对于孩子的优点,以及他的努力、进步,家长应给予正面的鼓励与肯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欣赏他的好行为及以他为荣的心意。但像上面案例中描述的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多是以物质奖励为主,而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的肯定和赞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得到小红花,就可以跟爸爸妈妈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孩子的努力就会带上一种“功利色彩”,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当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进步,家长通过适当的赞美和鼓励,让孩子逐渐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建立自信心,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

2、适当的理解和宽容

当孩子没有得到小红花时,建议家长首先自己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太过在意,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给他设定的目标,家长就大声斥责,甚至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就像案例中明明妈妈的做法,那无形当中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也不能一味地维护孩子,不去正视孩子的缺点,像案例中亮亮的奶奶一样,只会让孩子在家长的放纵和溺爱中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这种时候,家长应告诉他,虽然这件事做得不够好,但并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或永远都做不好,帮助孩子重新树立起信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能力发展完全不同,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可能的缺点、及其他特点,让孩子随时感受到:“无论我的表现如何,父母都一样爱我、关心我”。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互相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其实,家长作为幼儿园评价工作的参与者,以一份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小红花,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鼓励、理解和宽容,才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个性,让孩子更茁壮的成长。

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找到突破口


每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或是作业不做的,或是行为习惯很差的。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找到突破口,对症对药呢?我一直都在用心思索着。

我班有这么一个孩子,他很聪明,课外知识也很丰富,可是特别懒,懒得写字。特别是抄词语抄生字,磨在座位上几分钟写不出一个字。中午让孩子过来补作业,你眼睛一旦没看他,他就不写,这样怎么行呀,我要批作业、备课、听学生背课文,不可能一直看着他。让这个孩子写字真难。一课一课积在那里,抄得少了,字词自然而然不会写了,学习成绩也就慢慢地下降了。我催着他要作业,他看见我就躲,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孩子见妈妈比较怕,回家作业在妈妈的督促下是能完成的。于是我和他私下约定,我允许他把抄的生字(词语),一样拿回家做,在整理作业时,看到他上交了某一本作业,我就会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同学们也会称赞他,今天你把作业做好了,真不错。他尝到了甜头,想把学校里的另一样作业也做好,可是习惯是长久养成的,写着写着又不肯写了。一天快要放学时,我理作业发现他的词语还没交,我走过去,悄悄跟他说:“回家补好,明天交哦。”他一边埋头写着词语,一边大声说:“等等我,我还有3个词语就写完了,马上好。”我看到了他的这份用心,对他说:“不急,我允许你回家写,回家认真写,快排队要坐校车了。”第二天我来校,他一看到我就说:“老师,我把作业放在你桌上。”“看到了,下次争取在学校里完成。”这一天上好新课上午写生字时,他写写停停,也写好了。下午写词语时,他写着写着又不想写了,我走过去给他加油:“快写呀,今天不错,已经写了3个了,你看别的同学都在写,一会儿你就会写完的。”他听了我话又开始写了,写写又不写了。他的同桌是这组的组长,也在一旁给他打气:“你快写呀,还有好几个没交呢?你能写完的。”他又开始写了。等到下课交词语本时,他组的组长特意跟我说:“今天小亮也交了。”我忙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今天小亮表现非常好,上午生字本交了,下午词语本交了,表现真不错。”看着他嘿嘿一笑。我知道他肯定很开心的。

今天你表现真不错。不能拿他和他人比,只是今天的他和昨天比有进步就是好样的。

老师应该言行一致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老师应该言行一致”,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我们班的幼儿,有好几个午睡习惯一直都很差。

在他们睡不着或睡不好时,我都会耐心的引导他们入睡,在我的耐心说服下、如果仍然有睡不着的,我经常会说一些吓唬他们的话。

如;会对他们说“现在大家小朋友乖乖睡觉的时候你们睡不着,等小朋友们起床后,你们睡不着的继续留下来睡。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过多少遍,但是从来没有执行过。

昨天午睡时,我提前便对孩子们说,躺下去后,把小眼睛闭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好多孩子都按我的提示做,也都很快就睡着了。

可是维维和震震两个小朋友却怎么也睡不着,并且两人互相影响,我走过去打了几次招呼,但是仍然不见效,我便又使出老调“这会儿你们两个睡不着,待会儿小朋友们起床的时候你们就别起来了,继续留下来睡。

”谁知在起床铃响起后,他两仍未把我说的话当会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始穿衣服。

见此情形,我觉得这话不执行看来不行了,于是便走过去严肃的对他两说:“你们两个不必穿衣服,继续留下来睡觉。

”只见他们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之下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让我们起床吧!我们明天一定好好睡觉。

”这时,全班的小朋友都注视着他们两,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后谁不好好睡觉,就象他们一样,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要乖乖睡觉的”。

果然,在今天的午睡时,孩子们的表现较好。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我们老师,不管面对再小的孩子,我的言行都应该做到一致,不然,我们说的话起不到作用。

关于“老师应该言行一致”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双减后新教师应该怎么做经验分享


教育政策是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为准则,“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组织学习“双减”政策,相信老师们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一篇优秀的教师双减教育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双减后新教师应该怎么做经验分享”,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双减后新教师应该怎么做经验分享【篇一】

 2021年8月,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落实减负保质,致力于提升课堂质量,向40分钟要高效。在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作业管理和设计路径,激发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也成为了每一个老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考虑作业设计的目的。作业的设计究竟是出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还是出于“应试”的目的,为了考试而大量做题,或者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此外,如果一份作业单的设计,所有学生都会做,那么可以说这份学习单就是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好的作业应该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是孩子借助支架,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因此,作业的设计要让孩子们潜心会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可以让他们去挑战的。

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要明白,不是做得越多、花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学好,在合适的时间内学习“少且重要”的数学才是数学课的理想状态。有时过多机械重复同水平的练习,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迷失好奇心,反而“熟能生厌”。华罗庚曾说:“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帮助学生找到“题海”已不是难事,难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成长的“题组”。“双减”文件明确要求: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双减”文件对作业批改也有细致具体的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文件还特别提到:不能要求家长批改和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毫无疑问,批改作业属于教师的工作,“精选、先做、全批”是教师作业布置的基本准则,教师也不会要求家长和学生批改作业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但学生因此就放弃作业的“自我检查”,家长就对孩子的学业“放任不管”,这就是对文件的误读。任何关于学生成长的工作,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自主和家校合作形成的合力才能取得更好效果。作业的批改看结果也要看过程。老师批改的一个简单的分或者“×”,反映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和收获,还会掩盖学生作业过程火热的思考、丰富的情感和真切的体验。在批改时,尽量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尊重。有时一句话,足以鼓励学生的斗志;一个符号,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一个图示,能激活学生的思路。

总之,在“双减”政策之下,我们要正确解读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在减负的同时,不减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双减后新教师应该怎么做经验分享【篇二】

“双减”工作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国之大计。作为一线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

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有:

一、学习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削减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二、增强集体备课,仔细钻研教材,使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依据单元目标制定合理地课时教学目标,并依据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教案,有针对性地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培育学习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精讲简练,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收获,从而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围绕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有目标,避开随意性。在讲解课文中完成。如: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对容易写错的,在检查预习时重点强调,采用集体书空或抄写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运用各种办法或近、反义词,或联络上下文理解。找出本篇课文中想像说话的训练点,进行说话练习。课后及时写下。有了课堂上说的基础,回家完成写的任务就轻而易举。对文中的重点段落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减轻了学生业余负担。

五、课外作业,细心筛选,仔细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仔细练习。让学生作业负担小,又得到最大的训练,做到及时高效。每周针对单元目标出好周周练,进行一些操练。

六、设计分层作业。对各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做作业。同时还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中差生把完成老师的作业当作一件乐事。避免作业中的重复现象,尽量设计精而简的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总之,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获得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乐中获得学习,获得巩固,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双减后新教师应该怎么做经验分享【篇三】

关于双减政策下,作为一名在职老师,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我们明确的认识到作业是实现学生学习知识,巩固所学的好帮手,它是对学科教学的补充,更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科目增多,学生各科作业总量就越来越大,对于一些家长来说辅导孩子功课成为了最大的负担,特别是高年级,使得“减负提质”成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个话题。

每一个教师对于自己所任教学科的作业布置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既要保证学生“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要有通盘的考虑,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孩子们都能在作业完成中获得成就感。对于要求“吃得好”的学生,我们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学习建议,由家长自主为孩子选择,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而老师可以进行一定的辅助,但全由学生意愿。此外,学科作业有各科任教师负责、跨学科作业可以有专人负责汇总、学校层面可以设计社会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一学期的学习中都有一定的提升。

“双减”政策下,孩子的额外作业会明显减少,但学习质量可不能打折扣。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要向课堂要质量以外,更要关注学生作业的评价与跟进。作业设计可以分为三部分,课堂作业学生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并由任课老师批改、指导;校内作业学生课利用课余时间、自习课、延时等时间完成,教师要由针对性的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分析学生的作业质量情况,以便于更清晰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况,可在此基础上更加高效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家庭作业是学生独立完成或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如各类实践性作业。特别是“惩罚性”作业,老师们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让孩子得到强化知识的同时,不能造成过重的学业负担。

学校布置的各类有针对性的作业要形成“常态化”,都需要老师和家长通力合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得到学业提升,而不是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将其转化为一种负担。作业的变革影响着课堂教学等其他环节的改变,也更受其他环节的影响。今后,我们要关注作业方面的专项研究,更要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让学生在做作业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得到长足进步。

相关推荐

  • "好孩子"该怎样夸? 过去人们信奉"不打不成材",一味批评宝宝,这是违背教育原则的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总是夸奖,也不符合教育原则。 就事论事地夸奖 我觉得宝宝是应该夸的,夸奖和表扬是对他的肯定,能树立宝宝的自信心,但是...
    2021-08-24 阅读全文
  • 谈教师该怎样指导幼儿游戏 导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的英语老师进行沟通 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的英语老师进行沟通 英语老师是孩子学英语最直接的引导者,所以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的英语老师进行沟通。但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很多家长并不知道或是...
    2020-11-30 阅读全文
  • 亲子教育——老师和家长该怎样教孩子认钟表? 选择合适的时机 1年龄大小合适 教孩子学习认识钟表的家长要注意,孩子认钟表应该在孩子合适的年龄进行,孩子在6岁左右的时候,是慢慢开始有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时候,这时候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明智...
    2020-03-26 阅读全文
  • 应该怎样做亲子活动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如何做亲子活动。 1、为什么亲子活动有诸多难点? 2、如何解决亲子活动的难点? 3、如何让寒暑假亲子游活动更受欢迎? 4、如何把国务院发文倡导的研学旅行做落地? 做过亲子的朋友...
    2021-08-04 阅读全文

过去人们信奉"不打不成材",一味批评宝宝,这是违背教育原则的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总是夸奖,也不符合教育原则。 就事论事地夸奖 我觉得宝宝是应该夸的,夸奖和表扬是对他的肯定,能树立宝宝的自信心,但是...

2021-08-24 阅读全文

导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

2019-12-19 阅读全文

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的英语老师进行沟通 英语老师是孩子学英语最直接的引导者,所以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的英语老师进行沟通。但是因为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很多家长并不知道或是...

2020-11-30 阅读全文

选择合适的时机 1年龄大小合适 教孩子学习认识钟表的家长要注意,孩子认钟表应该在孩子合适的年龄进行,孩子在6岁左右的时候,是慢慢开始有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时候,这时候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明智...

2020-03-26 阅读全文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如何做亲子活动。 1、为什么亲子活动有诸多难点? 2、如何解决亲子活动的难点? 3、如何让寒暑假亲子游活动更受欢迎? 4、如何把国务院发文倡导的研学旅行做落地? 做过亲子的朋友...

2021-08-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