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家教,怎一个“爱”字了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事实上,爱孩子并非像老母鸡护小鸡那般简单,也并不是想像中那样深不可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爱、会爱。

从某种意义上讲,家教的艺术也是爱的艺术。

说起爱孩子,有的家长不屑一顾:爱孩子,这是连老母鸡都会的事儿啊,还需要什么学问?也有些父母困惑茫然:我的爱为什么不能打动孩子?

事实上,爱孩子并非像老母鸡护小鸡那般简单,也并不是想像中那样深不可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爱、会爱。

把爱藏起一半把爱藏起一半

把爱藏起一半把爱藏起一半,是一位母亲意味深长的话,精彩极了!对孩子“把爱藏起一半”,意即要求家长学会节制地爱,理智地爱。如果什么事儿都包办代替,什么时候都不敢松手放开,一旦孩子大了,离开了我们,那我们的爱将会显得鞭长莫及,最后受害的还是孩子。那位母亲还讲了这样一个事例——

一个隆冬的周末,我在家里做家务,忙得团团转。儿子在外边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玩了整整一天,回到家里还撒娇,疲惫的我有点气恼地把他拽住,强迫他和我一起扫院子里的雪。儿子一边扫雪一边哭,我看着他那冻得通红的小手和那副委屈的样子,不禁心疼起来:孩子毕竟还小!但我很快克制住了自己,让他跟我一起继续扫雪,同时和他聊我小时候帮大人干活的往事,我讲得绘声绘色,小儿子也听得十分入迷……从那以后,我有意识地安排他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渐渐地他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这位“硬”起心肠“整”子有术的母亲,可谓走了一步家教的“高棋”!

将爱寓于无声

在与孩子情感交流时,亲吻、握手、抚摸、拥抱以及目光接触等都是沟通的方式。这些动作看起来似乎不值一提,但对那些需要慰藉和鼓励的孩子来说弥足珍贵。生活中,做父母的应学会并善于运用这种“无声胜有声”的爱的语言,让它们取代令孩子们头疼的唠叨和训斥。

作家莫小米在一篇《于无声处》中讲述了一位“苦心”母亲的故事——苦于与她那上小学的儿子不能沟通。她苦口婆心地与他谈、谈、谈,却总是没有效果。有一天,儿子在学校又惹了事,母亲却突然因患喉炎失了音。当她拉着孩子的手面对面坐下时,她急啊、气啊,可不能说一句话,只是紧紧地将孩子的手握在手心很久很久……第二天,儿子对母亲说:妈妈,你昨天什么都没说,但我全明白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令这位“苦心”的母亲热泪盈眶……

有时,一个微小的动作却胜过一大堆苦口婆心的话语。

让爱走进心灵

“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自己再苦再累也值!”一位家长这样说。可遗憾的是,他的良苦用心却未能感动孩子,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的书包已经够重的了,我不愿再背上‘精神的包袱’,可他们根本就不体谅我的苦楚,我有时真恨他们!”

那么,应如何让孩子真正懂得我们的这份“情”,并主动愉快地接受我们的这份“爱”呢?我的建议是,让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孩童时的情景和心理吧,想想我们小时候喜欢父母当着众人的面儿羞辱训斥自己吗?喜欢父母态度蛮横地驳斥自己的申辩吗?乐意父母事无巨细的包办和没完没了的唠叨吗?尽管今天的我们已明白那是一种爱,可那样的爱,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能消受得了吗?

其实,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如果能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相信,爱一定会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人从一出生,就会睁大两眼看世界,看大人的行动。看实际动作,而不是听大人的理论演讲,这是动物本能,是人类天性。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以情节取胜的真实故事书,不要大而空的。

美国的优秀作品多以情节取胜,无大话、空话。以美国受到全世界欢迎的风趣幽默的卡通片为例,它片中的主人翁可爱的小不点,几乎都是外表一点不美丽,甚至很丑的小人物,但是,他们诚实、勇敢、善良的实际行动却十分感人,让人喜爱。这不正是在教育孩子去识别好、坏人吗?抽象、空洞、不切实际的理论终究要被孩子们厌弃,但是,孩子们将要走很多弯路,在成年之后还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英国一位著名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本质,不是去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为此我向家长建议:

1、三岁以后父母应多给他读短小而精悍、真实的故事书。

2、六至10岁除了学习学校知识外,让孩子看些自然、科学小知识丛书。如“十万个为什么?”等。

3、11至15岁是人生读书的关键期,如果大人不注意孩子一旦染上看不健康的书籍,不但功课跟不上,而且还会走上人生的弯路,使其终身受害,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家长应多给孩子买中学生优秀作品,古今中外的名人巨着。

总之,你一定要相信专家的告诫“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条真理。为此,家长一定给孩子选最适合孩子读的健康书籍,这对孩子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如何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美国的优秀作品多以情节取胜,无大话、空话。以美国受到全世界欢迎的风趣幽默的卡通片为例,它片中的主人翁可爱的小不点,几乎都是外表一点不美丽,甚至很丑的小人物,但是,他们诚实、勇敢、善良的实际行动却十分感人,让人喜爱。这不正是在教育孩子去识别好、坏人吗?抽象、空洞、不切实际的理论终究要被孩子们厌弃,但是,孩子们将要走很多弯路,在成年之后还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英国一位著名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本质,不是去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为此我向家长建议:

1、三岁以后父母应多给他读短小而精悍、真实的故事书。

2、六至10岁除了学习学校知识外,让孩子看些自然、科学小知识丛书。如“十万个为什么?”等。

3、11至15岁是人生读书的关键期,如果大人不注意孩子一旦染上看不健康的书籍,不但功课跟不上,而且还会走上人生的弯路,使其终身受害,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家长应多给孩子买中学生优秀作品,古今中外的名人巨着。

总之,你一定要相信专家的告诫“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条真理。为此,家长一定给孩子选最适合孩子读的健康书籍,这对孩子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家教案例:一个需要父爱和母爱的孩子


家教案例:一个需要父爱和母爱的孩子

一、个案生活背景

孩子:小芙(化名),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父亲:经常不回家,见过一两次

母亲:和父亲离婚后很少看望小芙

爷爷奶奶:照顾小芙的生活起居和教育.

外公外婆:从未见过

二、个案主要问题

小芙的行为习惯差,有攻击性行为,经常喜欢打人、吐口水,有时还会拿其他小朋友的东西,班级中的小朋友都很排斥他,不愿意和他交朋友,每天还会制造一些”小麻烦”。让老师也经常觉得头痛不已。小芙的学习习惯很差,注意力短暂,不集中,还会影响别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中班时老师耐心教育或批评他,他会接受,但转身就会忘继续重蹈覆辙,教育效果很低,往往起不到作用。到了大班,老师的批评更没效果。

小芙因为是早产儿,身体很差,而且还有肾结石。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星期总有几天不上幼儿园。他的视力也是弱视经常要在家理疗,所以中班时只是上午来幼儿园,下午吃完午饭就要回家。造成了养成他想不想上幼儿园都由他自己说了算。这样一来,到了大班在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他都不习惯,午睡成了大问题,时常会影响别人。小芙自卑,缺乏自信:小芙看见其他的同学讨论和父母带出去旅游,心里非常羡慕。而他想得到父母的关心,关爱。和其他同学一样周末和父母出去玩,晚上有妈妈讲故事陪他睡觉。时间一长自卑心理油然而生。

三、个案分析

案例一:

一次在美术活动“画妈妈”时,小朋友们都拿着自己妈妈的照片拿起蜡笔开始画妈妈,看到小芙一个人在桌子前趴在那没有画。一会儿,我就听到昊昊边哭叫到“老师,小芙他在我的纸上乱画!”我过去一看,小芙的画纸上也是一团乱麻,而昊昊的“妈妈”脸上多了很多“伤疤”我问怎么回事。“他不给我看,我要看看他的妈妈,”小芙不削一顾地接着说“他妈妈长得真丑。”昊昊边哭边回答道:“我不愿意给他看,小芙还骂我妈妈!”

案例二:

有一次,在上“认识我自己时”大伙讨论很激烈,他也举手来说说自己,当他说到自己长得象爸爸还是妈妈时,他却不知道,孩子们都笑他。他二话不说,站起来走到笑他的同学面前一拳头打了过去。

我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奶奶,第二天一早奶奶就和我说:“倪老师,要多管管我们家的小芙,严厉一点,昨天晚上我批评教育了他,他还还手打我,这小子不得了了,我是管不了了。”

分析:

小芙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很排斥这一类的活动,有自卑感。而且产生了嫉妒的行为。父母的离异,让他缺少了爱,没有安全感;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让他养成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习惯。

1、缺乏父爱

小芙的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关心他。对他的成长不闻不问。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情感障碍十分突出,出现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等行为缺陷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与成年后的不良生活习惯都有一定关系。心理学家据此提出了“缺乏父爱综合症”这一概念。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沉和迫切的心理需求。他渴望一位强健而富于幽默感、粗犷而温和、自信而关爱、智慧而谦逊的男人在他身边,向他注入真正的“男人气”。男孩需要与父亲呆在一起,帮助他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与自信心,从父亲那里学会做一个男人。

2、缺乏母爱

小芙的妈妈自从和他爸爸离婚后,就离开了小芙。很少来看望他。母爱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无可替代。其实,稍有一些阅历的人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幼年时期曾得到充分母爱的人成年以后,人格往往比较健全;相反,其人格则或多或少地会有缺陷,如固执任性、自私内向、悲观失望、敌视他人、心胸狭隘、易于嫉妒、脾气暴躁等等。这些怪异的人格特征更造成了他们人际关系紧张,以至有的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生活上也很富足,却总是郁郁寡欢。

3、隔代的溺爱

就因为小芙没有了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就加倍的宠爱,无原则的溺爱。爷爷奶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对小芙的教育也是无可奈何,一切顺从他。我们发现隔代教育孩子的措施都是:迁就多,要求少;表扬多,批评少;关心吃、穿、玩、用多,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少……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带有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现代家庭教育个案指导

1、电话与小芙的父母沟通,多陪伴,多教育,不能不管不问。

在对孩子的抚养方面,夫妻离异时应切实抱着对孩子负责人的态度,做出合情合理的约定和安排,父母双方都应与孩子保持亲子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小芙爸爸是抚养一方更不能将小芙丢给爷爷奶奶不管不问。

我们也电话与小芙妈妈沟通让她多来探望小芙,虽然妈妈是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对孩子仍应尽为人母的教育和爱的责任,应该定期地与孩子见面,多给孩子关心、教育直到孩子长大成人。多与幼儿园教师沟通避免由隔代家长与教师间的二次语言失真。陪孩子游戏、玩耍、学习,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尽到父母应尽之责,加强亲子感情。

2、父母要多于爷爷奶奶多沟通育儿方面的知识

两代人互相沟通。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父母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已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读物与老人交流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注意沟通时的语言应尽可能地简化语言,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尽可能减少沟通障碍。

3、与爷爷奶奶沟通,不要一味的迁就小芙,溺爱他。有原则性的教育他。

由于小芙多以爷爷奶奶抚养,很多的教育问题都出在了祖辈的教育观念上。

让爷爷奶奶不要轻易满足小芙的要求,不能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要让他明辨是非,培养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爷爷奶奶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不要过分的注意他,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五、个案指导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指导,关注和家长的及时沟通,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小芙能坚持上学,和奶奶沟通建议中午的视力理疗奶奶安排到了晚上进行。这样小芙就能上全天的幼儿园了。保证了每天的午睡时间。小芙的行为习惯好了很多,有时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也慢慢减少,能够与同伴用语言沟通。

听小芙说爸爸每周能回来几次,有时还开车带他出去玩。妈妈这学期也经常来接小芙了,也能积极地和老师沟通,探讨如何教育培养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暑假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还一起去旅游了。小芙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很多也阳光了很多。很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说说假期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六、结论与反思

父母的离异不应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学龄前的儿童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期,极大的可塑性,而在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终身的。父爱和母爱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予,也不可能取代的。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父母能够心理相容、和睦相处,并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就容易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而父母离异,通常是由于感情不和,心理不容,矛盾无法解决所导致的。离婚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但离婚的后果往往会祸及子女,使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许多不良的性格特点。

在本案例中,小芙的父母和奶奶意识到了事态严重性及时来弥补,也使得小芙的性格有了明显的好转,让孩子相信他的父母是还是爱他的,是可以依赖的;因此,我们要对那些不得不分道扬镳的父母们说,当你们不得不选择离婚这条路时,一定要善待对方,善待孩子!

培养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爸爸妈妈开始看书了,正在看孙云晓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是在实验小学家庭节的活动上买的。叶宇豪是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当我在课堂上介绍叶圣陶后,他就去买了这本书,他不是一般地阅读,正如他所说的,“研究”,书上时不时来一些批注,他的散文处女作也问世了,洋洋洒洒几千字,你绝对看不出这是四年级的孩子写的。今天,我要表扬的不仅是他自己看书钻研,更是他能够去影响他的父母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他的父母工作都很辛苦,每天忙于生计,逐渐地,在孩子的影响下,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能够捧起书来,真是不容易。构建学习型的社会是需要一个个学习型的家庭做支撑的。

王贝嘉举手了,说他奶奶拿着放大镜看书,以前奶奶住在农村,每天都忙,根本不看书的,现在搬到城里,跟他们住在一起,他经常会讲一些书里的有趣的东西给奶奶听,奶奶也开始喜欢书了。因为奶奶年纪大了,拿着放大镜看。我把大拇指送给王贝嘉,“你太有才了!能够让奶奶喜欢上书。”

家长会上,我经常跟家长说,要让孩子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拿起书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今天我看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可以去影响身边的人学习,连奶奶也可以拿起书来,还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呢?

相信,下一次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家庭开始学习。

感恩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


“感恩”,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新鲜的词。在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很多孩子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多半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不关心其他人的人。

感恩是一种心态

从小让孩子学会感恩,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多方面的,感恩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加减乘除,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孩子要认识到,在家庭里爸爸妈妈对孩子之爱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仅要接受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我们举办了整个活动,真实地感受到了我们的孩子其实是很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与其责怪现在的孩子不懂关心他人、眼里只有自己,不如给他们创造一个爱的氛围,让他们学会关心。

感恩应该从父母做起

教育专家朱棣云说,感恩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整个传统到现在变得淡薄了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把养育孩子不是当作一种义务,而是当成自我情感的满足,给孩子处处创造优厚的生活条件,他们没有想到,这种做法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做感恩教育的学校出发点非常好,但是我认为,整个教育更应该是父母做的,是应该在养育的过程中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在这次活动中,很多父母感激学校,但是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日常教育中的不足。

朱棣云说,感恩是个小小的点,但涉及的面很广,这与一个孩子能否独立有很大的关系。独立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孩子整个的成长整个的教育都在学习怎么独立,只有他独立了,他就能面对他所要面对的一切问题。

如何教孩子学会感恩呢?

感恩,是人性善之反映。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那怎么教孩子学会感恩呢?

1.首先让孩子自己经历生活的不容易。爸爸妈妈不能什么都帮孩子做到,不要让孩子什么都不管,只管学习。孩子作为一个人,应该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关心。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代表只是创造顺境,顺境和逆境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好处,逆境对孩子学会感恩更加有利些。让孩子自己体会得到和失去,学会承受错误。

2.爸爸妈妈以身作则。爸爸妈妈既各自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爸爸妈妈自己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关爱家里每个人的需求。不要把孝敬老人变成了孝敬孩子。

3.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根据孩子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家务就是义务,不要在孩子做家务后支付报酬和奖励。还可以带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敬老院,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体验父母的辛劳,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

4.生活中处处实践“分享”。爸爸妈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杜绝溺爱。分享不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每一件好吃的一起吃,夜深人静不要把电视声音开得太响,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家里,照顾老人……

拜托!一个字也不要帮


小y妈妈:您好!拜托你一件事,这三天我布置了语文书作文二,让孩子对爸爸或妈妈说“我爱你”,请学生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我讲得很细致,也给每个孩子发了提纲,孩子应该能写出来,你只要督促他抓紧写完就行了,至于他写到什么程度,拜托你一个字都不要帮忙,他要是告诉你写不出来,你对他说能写多少写多少,哪怕只写两三行,妈妈也不会帮忙,一个字也不帮忙!作文是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写!写不出来说明上课没认真听,再哭再闹也不行!你不要心软,也不要怕他写不出来我会批评他,我必须要知道他的真实水平,才能指导他。必须要督促他自己学会听讲,逼着他自己主动学习,他才会进步。如果你在家给他指导了,等于在帮倒忙,他的进步会很慢。拜托拜托!

我昨天发现他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尤其对你很依赖。他觉得在家依赖你,课上就可以不认真听,反正作业有人帮忙,老师不会批评的。这可不行!这是他进步的障碍之一,他懒、慢、拖,没事,他不怕,因为有人买单!昨天我讲语文试卷,他不注意听,东张西望,提醒了也不听,回来改试卷的时候,他就问同位,不急不躁的。我上周专门交代他同位,如果不会,一定要耐心教他,同位对他很好,我一看,同位一题题给他讲,就很不满意,忙不是这样帮的,你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不听,再让人家给你讲一遍,这是不良习惯,必须要自己学会听讲、自己改错、自己心里有数,才会进步!

我去年带的班级有好几个语文三年级才考二三十分的小孩,比你家儿子差很多的,后来毕业成绩都不错,因为个个会写作文。这有个前提——家长不允许帮忙。如果我发现孩子不会写,在学校会教他方法,一教就会,这个过程是很好的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老师知道怎么教,如果你过于包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他写不出来在那里憋,这也是逼他思考的过程,憋不出来就对了,就是在学习,这次憋不出来,不帮他,他就得自己想办法,下次就要学会课堂上好好听讲,这是关键。其实我已经在学校讲得很具体了,他只要认真听一下,就能写出来。写不出来你也不要急,笑呵呵地对他说:“你刘老师说了,不能帮你,妈妈也没听课,我也不会写,你自己看着办吧,能写几行是几行,谁叫你上课不听?”周二拿来,我给他再讲,他再写,没有依赖了,他下次就认真听讲了。我看他一次,可能胜过你看他十次,因为我会根据他的水平来引导他,即便是严厉批评也是敦促他学会听讲,掌握学习方法。

这三天,你要做的,是督促他一小时左右把这个作文写完,如果时间长一些也可以,但是写的过程不要走神、插嘴、干别的,就让他集中精力闷着头按提纲写,写啥样是啥样,不会的字不要问,自己想,自己查字典,一个字都不帮忙!!这样,可以让我掌握他听讲的效率,可以更好地帮助他。

我认为,这个小孩学语文真的没有多大问题,只要调动了积极性,上课认真听,他不可能差。我现在每节课都请他发言,基本每一次都很正确,昨天读书也是一字不错,这都证明他是有潜力的。希望你认真对待我提的要求,唯有我们一起努力,孩子才会进步!

感谢配合,感谢支持!

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老师的爱


天天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平时不是很爱说话,但却喜欢与同伴相处,有时同伴不顺从他的话,他就会想办法得逞:如抢、推、抓等方式。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都不大发出声,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很弱,来园、离园也不会和老师、同伴主动打招呼,开火车排队、上厕所解小便、起床穿鞋,他都需要老师的帮助,依赖性很强,特别是解小便,一不提醒,就会尿在裤子上。

一天的午睡起床时分,小朋友听见起床的音乐响起时,都各自忙着穿衣服、裤子、鞋子,而他却坐在床上一动不动,我连忙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却一声不响,只是很默然得看着我,我连忙摸摸他的裤子,确已湿淋淋了,在给他换干净的裤子的同时,不管我怎么询问,可就是等不到他的辩解。离园时,我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天天妈妈,他妈妈告诉我:“天天在家里也经常会小便在身上,需要大人不断的提醒,在家都是家长及时提醒并帮他拉好裤子他才自己解的”知道了这一情况后,我就告诉天天以后要解小便要及时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天天也试着点点头。意思是传达出他会改正这一“坏毛病”的信息。

前段时间都还好,可是最近一星期,我发现他的裤子又尿湿了,而且又是在午睡时,我问他为什么不叫,他只是低着头,于是我知道自己错了,这么内向的孩子又怎么会叫老师呢?

今天入园的时候,天天妈妈跟我说她今天为天天准备了尿布湿,天天妈妈的意思就是戴上尿不湿就可以不必麻烦我们了,就再也不为尿湿裤子而烦恼了,但我并没有按照天天妈妈的意思做,而是想让天天彻底改掉尿床的坏习惯。在睡觉前,我还是让天天把小便解完才上床,然后叮嘱天天有小便要及时叫老师,时间过去了半小时,也没等天天来叫要小便,我轻轻地走过去,唤醒天天,示意要他上厕所,天天睁着睡意朦胧的眼睛看着我,慢慢地爬了起来,走到了厕所,这次总算没尿在身上了,我庆幸着。可就在放学的时候,本来是打算向天天妈妈报告好消息的,但就在此时发现天天的裤子又尿湿了……

托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卫生习惯等方面都很弱,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常以鼓励孩子为主,从老师帮你小便—→老师看着你小便—→自己独立小便,通过这一逐步教育,让一部分孩子改正了尿裤子的坏习惯。另还有个别孩子有此不良习惯,我想我们还要多观察、多留意那些需要老师帮助的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让每个家长也放心在每一天。

一个爱发脾气的妈妈,必将收获这样的孩子!


一个爱发脾气的妈妈,必将收获这样的孩子!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忙碌一天,工作不顺心,心情烦躁,本想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可看到不好好做作业,痴迷电视、游戏的孩子,气就不打一处来,积攒好久的火山于是……

这样的故事在乐妈身上复制了一番:这天她心情特别差,下班一进门就看到乐乐在看电视,问他完成作业了吗,心不在焉地回了句“一会写”。吃饭的时候,她为了让乐乐抓紧吃完写作业,就“啪”的将电视关上了,这下乐乐不依了,这个动漫可是他每天必追的。

“我还没看完呢?”说着乐乐就要去开电视。

“我告诉你,你要开电视就别吃饭了,刚才回来就一直看,作业也没写,你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情绪不好果然影响了她的态度,声调也比平时提高了两度。

“我天天吃饭的时候看你也不说,为什么今天说?”乐乐拿着遥控器,大声质问着妈妈,脸憋得红红的。

“平时你至少完成作业了,再说了,谁家孩子天天吃饭的时候看电视啊!你看人家小建,每次成绩好不说,作业从来不用操心,更别说吃饭看电视了,连电视都很少看,谁像你啊!告诉你,今天你要敢开电视就别吃饭了!”她一把从乐乐手中抢下遥控器,狠狠瞪着他。

“不吃就不吃!我要看电视!”

“啪,啪!”她狠狠的抓住乐乐的小手打了两下,“我看你再敢和我抢,还反了你了,快点好好吃饭,吃完去写作业,要不我可真烦了!”可能觉得打孩子不对,她的语气稍有缓和。

但这边的乐乐可不愿了,摸着那只红红的小手,眼泪哗哗的,一边哭着一边抽泣道:“说话不算!就知道欺负小孩!霸道!”砰的一声把卧室的门关上了。

真是一场心情不好引发的冲突!到底是谁之过呢?很多妈妈会说:“明明是孩子不听话吗!发脾气很正常啊,再说乐妈本来就心情不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就得给孩子点颜色看看!”

孩子不听话,当然应该给予一定教育,但有时的不听话并非故意惹是生非。文中的乐乐,从小便养成了吃饭看电视的习惯,原来由于作业完成较好或者父母心情愉悦,并没有太子在意,而当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时,乐妈便开始不舒服了,想通过训斥的方式让孩子乖乖就范。但这时的她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教育方式太暴力

乐妈发脾气、抢遥控器、打孩子这几个动作可谓是暴力至极,自己心情不好不应是发脾气的理由,这样的方式也极易让孩子受到影响,一遇到不顺心的事便要发脾气甚至施之暴力,不仅会让他人受到伤害,还容易纵容自己的“暴力”基因。

惩罚与错误不匹配

乐乐的错误无非是没完成作业还一直嚷着要看电视,但乐妈却说:“要看电视就别吃饭了!”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与惩罚不像匹配的表现,更多的是妈妈的一种威胁。

这句话有很大程度是受了父辈的影响,这是50,60的父母们经常教育孩子的一句话。我们小时候还是物质相对匮乏的阶段,被威胁不准吃饭还是有很大作用的,而现在的孩子对吃穿的稀缺感已经完全没有了,这样的威胁作用几乎为0,“不吃就不吃”这是他们的最大感受。

正确的惩罚方式是什么呢?既然孩子没做完作业又想看电视,就告诉他:“可以!但一会要比平时多学一会,做完作业后,再看会课外书。”先满足他的要求,再惩罚,效果会好的多。

万恶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可谓激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都喜欢爱学习、成绩好、懂事的孩子,但和成人一样,孩子也不都是完美的,拿别的孩子之长攻击自己孩子之短,这是不公平的。何况,说孩子不如别人,最应该反思的其实是自己,你的教育方式有别人家的优秀吗,你怎么不先比比这个呢?

最要命的是,这样经常拿别的孩子比较的家庭,孩子往往不自信、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重大考试、竞赛,极易背上想赢怕输的包袱,生怕比不过邻居家的小明、妈妈同事的小红,总生活在比较中,空虚而自卑。

由此可见,无论是心情不好,还是性格使然,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发脾气的理由。不仅是发脾气,爸妈的性格、生活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方方面面:

1、当我们习惯推卸责任的时候,他就会经常挑别人毛病,而不是反思自己。

2、当我们习惯控制他学习、生活、乃至一切的时候,他就会习惯性的颓废、懒惰、懦弱,因为一切有爸妈,他没有独立的人格。

3、当我们习惯冷冷面对这个世界,他也不会对世界充满热血和善意,他会认为一切都是暴力、虚伪、充满利益纠葛的。

4、当我们习惯不认真倾听他说话时,他也不懂得尊重别人、认真倾听。

5、当我们习惯了谎言、虚伪、带着面具做人,他也会变得敏感、妒忌、会伪装自己。

6、当我们习惯了数落他的不是、过错,他也会从现在起不再跟我们说心里话,关起门来感受孤独、忧伤。

7、当我们把他当宝,要什么给什么,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也会变得自私,跋扈,以自我为中心。

8、当我们总是望子成龙,对他的要求总是太高太高,他也会从此自暴自弃,不再努力,因为无论如何都太难达到要求。

9、当我们沉浸在早晚牌局、烟雾缭绕中时,他也会痴迷网游排解心中空虚。

10、当我们……

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父母曾经的社会表现!教育孩子,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说教,而是以身作则,活出个样子给他看!

相信《家教,怎一个“爱”字了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一个“累”字看管理 导读:如果园长过于严厉,即便“高标准、严要求”的出发点是好的,员工也会因情感上难于接受而产生压抑。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管理风格无法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效能很难实现最大化。 “幼...
    2021-04-28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人从一出生,就会睁大两眼看世界,看大人的行动。看实际动作,而不是听大人的理论演讲,这是动物本能,是人类天性。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以情节取胜的真实故事书,不要大而空的。 美国的优秀作品多以情节取胜,无大话...
    2021-06-16 阅读全文
  • 怎样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怎样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我们家清清刚满4岁,平时非常爱看书。我们下班回家经常看到她自己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看书。我从她1岁多的时候,就开始每天陪她看绘本读故事。这三年对我来说,不仅收获了亲密的亲子关系,...
    2020-08-10 阅读全文
  • 如何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美国的优秀作品多以情节取胜,无大话、空话。以美国受到全世界欢迎的风趣幽默的卡通片为例,它片中的主人翁可爱的小不点,几乎都是外表一点不美丽,甚至很丑的小人物,但是,他们诚实、勇敢、善良的实际行动却十分感...
    2021-06-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教育随笔: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幼儿,才能教育好幼儿。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走进幼儿的心灵,拨开幼儿眼前的迷雾,点燃幼儿心中的希望之火。妞妞是这学期班内转...
    2021-05-05 阅读全文

导读:如果园长过于严厉,即便“高标准、严要求”的出发点是好的,员工也会因情感上难于接受而产生压抑。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管理风格无法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效能很难实现最大化。 “幼...

2021-04-28 阅读全文

人从一出生,就会睁大两眼看世界,看大人的行动。看实际动作,而不是听大人的理论演讲,这是动物本能,是人类天性。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以情节取胜的真实故事书,不要大而空的。 美国的优秀作品多以情节取胜,无大话...

2021-06-16 阅读全文

怎样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我们家清清刚满4岁,平时非常爱看书。我们下班回家经常看到她自己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看书。我从她1岁多的时候,就开始每天陪她看绘本读故事。这三年对我来说,不仅收获了亲密的亲子关系,...

2020-08-10 阅读全文

美国的优秀作品多以情节取胜,无大话、空话。以美国受到全世界欢迎的风趣幽默的卡通片为例,它片中的主人翁可爱的小不点,几乎都是外表一点不美丽,甚至很丑的小人物,但是,他们诚实、勇敢、善良的实际行动却十分感...

2021-06-02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幼儿,才能教育好幼儿。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走进幼儿的心灵,拨开幼儿眼前的迷雾,点燃幼儿心中的希望之火。妞妞是这学期班内转...

2021-05-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