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区域美工区区域娃娃家教育随笔

发布时间:2021-01-12 美工区教育笔记 小班区域教育笔记 美工区幼儿园工作总结

上几次,我重点观察的是区域的娃娃家,小朋友们现在都能好乖的在娃娃家自主的玩。这次,我观察的是区域美工区。冬天了,我在美工区投放了之前先画好的帽子、围巾和手套的纸,让小朋友们进行自主涂色、添画。我把有围巾、帽子和手套的图片放在桌子上,让小朋友挑选自己想要进行涂色和添画的图片,把三盒蜡笔放在桌子上,让小朋友自己挑选颜色,还挺不错的,小朋友都能坐在凳子上涂色,但发现小朋友们涂色都是红色,颜色不够丰富,并且小朋友们都是涂色,没有添画些简单的小花啊,或者小圆圈等。有些小朋友涂好了一张,就非常着急的去拿另一张,自己涂颜色的那张纸却并没有涂完整。下次,我就让小朋友们,一次只涂一张纸,但是要把这张纸上的图片颜色涂完整,并且简单的进行添画。

区域娃娃家YJS21.CoM

美工区是以让幼儿动手为主的地方。与益智区不同的是,它以美术活动为主,比如绘画、手工、泥塑等。孩子们在里面画、剪、贴、捏,总是乐此不彼。本学期,我们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在美工区选择以画画为主让孩子进行动手操作。

我请另一张桌子的小朋友到美工区进行区域活动。我把之前画好的帽子、手套、围巾放在小朋友桌子上,让小朋友拿一张自己想要进行涂色,添画的纸,并在桌子上放三盒蜡笔,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画画。有些小朋友画画的能力比较强,画的比较漂亮,有些小朋友涂色涂到线外面了,并且不太均匀,留有白白的。小朋友画画的能力还是要加强。不过,这次,有些小朋友会在帽子上加些小小的圆圈,漂亮许多。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自由选择的条件。并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这不,本学期我们班长组进行的优质课展评还是区域活动。听到这个信息后,心里还是挺担忧的,因为是托班孩子,又是一个新班,他们的交往、合作能力还达不到,进行区域活动会不会玩不起来,或者会不会乱玩一通,各种担心涌上了心头。后来,经过对孩子们的指导和积极的准备,心里还是有了些许的自信。

本次区域活动,我给孩子们开放了四个区域:分别是建构区、甜蜜妙妙屋、创意坊、益智区。活动开始,我去游乐场玩导入,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积极地开着小火车跟我一起去游乐场,在给孩子介绍完了活动的材料、目标和注意事项后,就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始活动了。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扮演者各种角色,都玩的很开心,一会让我看他们搭建的宽宽的马路、一会让我们看他们做的好吃的彩虹糖......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快乐地玩着,我也很开心,因为孩子们在不断地探索实现活动的目标。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发挥,尽情地释放、尽情地构思他们的奇思妙想。在此过程中,我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孩子。整个活动下来,唯一的一点就是最后总结的环节比较弱,由于孩子们玩的太高兴了,就有点收不住了,我就草草的总结了一下就结束活动了。

通过这次区域活动的深刻感受,其实,放开了,孩子还是玩的很开心的,同时也要相信孩子的实力,他们还是能够做的很好的。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会结合主题活动,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探索,尽情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区域活动案例分析:娃娃家的秘密


案例:

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区角是娃娃家了,因为娃娃家里面有可爱的小宝贝,他们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在娃娃家里照顾小宝贝,给小宝贝喂奶、做饭、洗衣服、陪小宝贝聊天……看到孩子们热情这么高,我在材料上准备的很充分,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娃娃家里有柜子,梳妆台,有睡觉的小床;有梳子、奶瓶、换洗衣服、晾衣架;有做饭的工具、调料……

今天,娃娃家里,妈妈在给小宝贝喂奶,爸爸忙着做饭,可是,过了好久,妈妈依然在给小宝贝喂奶,爸爸也依然在做饭,没有一点改变。于是,我以一个客人的身份走进了娃娃家,对妈妈说:“萌萌,宝宝吃饱了,应该会干什么呢?”萌萌恍然大悟:“哦,对了,宝宝该休息了,我得哄她睡觉了。”然后,把宝宝放在床上,给宝宝盖好被子,还唱着摇篮曲。我又对浩浩说:“爸爸,饭做好了,真香呀,我口水都流出来了。”浩浩热情地招呼我:“那我们一起吃吧。”就这样顺利的帮助了两个孩子解决了问题。

分析:

1.孩子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角色意识和合作意识,能够明确自己的身份,知道爸爸妈妈的职责。

2.幼儿能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快乐的游戏。

3.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游戏。

4.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较少,因此在游戏中出现了一直重复做一件事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中班区域活动随笔:棋类区


今天的棋类区有两组小朋友在玩。我看到李绪伟先到,他一直在等待另外一个小朋友来,东张西望的。过一会,章宇辰来到。他就和章宇辰一起下起飞行棋来。我看到他们两人一开始的时候好长时间没有下起来。他们一直在说话,好像在争论到底怎么下。尤其是李绪伟,好像说了很多话。但是听起来好像说的都是跟下棋有关的话。

他们争论着骰子怎么抛,抛到的数字怎么走棋子,棋子怎么走,抛到6怎么办,走的线路是怎么样的等等。

我们在玩区域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注重玩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般情况下,就是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边玩边解决。

像这样的玩之前先来讨论的情况很少。而且他们是针对下棋的方法和规则来讨论的更少。

这种现象是一种难得的好现象。因为我们在玩一种游戏之前,经常需要达到共识,对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等大家都认识一致时,游戏才能正常运转起来。

针对这个情况,我觉得可以把这种现象进行发扬。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对游戏的规则进行讨论,交流。这种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孩子对游戏的更加明确,两个人的认识可以达到一致,对顺利地完成游戏是非常有帮助的。

区域活动中许多游戏都需要这样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是幼儿提高游戏能力的体现。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的收获


区域时间开始了,只见一向比较“特立独行”的王博渊居然参加了区域活动,这让我惊讶极了。王博渊是我们班上比较有“个性”的孩子,班上无论什么活动他基本上都不参加,即使是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的区域活动,他也很少参加。多数的情况下,他都会选择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面玩。无论班上的老师如何调动他的兴趣,他也很少选择区域活动。

于是当我今天看到他主动选择区域时,我惊讶极了。只见他选择了桌面玩具。他自己一个人操作着,不一会儿就听见其他的孩子大声的喊着他,说他抢了大家的玩具。

我走到了他的身边,我没有去选择问他为何要去抢大家的玩具。他用雪花片拼了一个手枪,我十分惊讶地问他:“这个手枪是你拼的吗?拼的实在是太好了。”只见他十分得意地将手枪高高的举起,对我说:“是啊,赵老师。这个就是我拼的。”说着他拿起手枪,模仿着开枪的动作。这个时候我又问他:“你拼的那么好,为什么要抢大家的玩具呢?所有的玩具是要分享的。”可是他没有理我,这个时候我感觉我好像不应该在这个时候问他。我又想了一会儿对他说:“诶?咱俩玩打枪的游戏吧。”他兴冲冲地将枪对着我,我立刻模仿中枪倒地的样子,他和其他的孩子都哈哈大笑起来。于是我们两个又交换了角色,我对他说道:“这一次你来中枪倒地,我相信你肯定比我演的还要好。”只见他模仿的惟妙惟肖,立刻倒在了地上。看他模仿的这么好,我夸着他:“你看你演的多像啊,简直就像一个小演员。”他自己也开心极了,这个时候我又对他说道:“诶,你的手枪是怎么拼的呀?能不能教教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呀。你看雪花片都在你那边,大家都没有办法玩,你把雪花片分享给大家,你刚好教教大家如何拼这个手枪吧。”只见他这个时候,易显大方。他把雪花片分享给了其他的小朋友,放在了桌子中间。他还教其他小朋友如何拼手枪,我在旁边说着:“你看看你多棒呀,现在都会教其他小朋友拼东西了。不仅刚才演得好,现在这个小老师也教的好。”这个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有了雪花片,而且王博渊和其他孩子相处的也十分友好。

过了一会儿,他跑过来对我说:“赵老师,你快来看看我们的作品吧。”只见桌子上,有了各种各样的手枪。我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你看你多棒呀,和小朋友一起玩,要比你一个人坐在那里玩开心多了吧。以后啊你就可以当小老师来教大家如何拼手枪,以后的区域活动就交给你这项任务吧。”他也十分开心,回答我说:“以后,我会教小朋友拼手枪的。我把玩具分享给大家,不把玩具放到我一个人在跟前了。”

没有想到,就这样完成了王博渊一次区域活动。希望他可以多多参与到今后的集体活动中。王博渊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顾。平时爷爷奶奶与他交流的很少,就形成了他习惯自己游戏的情况,并且比较宠溺他,多数情况都是由他心情来。他不会与同伴良好的沟通交流,我们与其家长多次交流无果。作为他的老师,只好在他在园时间里给予他更多的引导教育,帮助他健康的成长。

教育随笔:区域布置三步曲


教育随笔:区域布置三步曲

——读0-8岁环境创设有感

我们知道幼儿的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所以一个创设一个好的游戏环境非常必要的,在《o-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中全面阐述了环境的创设、开展等一系列问题,在学习中让我受益匪浅。

一、区域开始前,设布局

一个好的环境不仅能满足幼儿的游戏要求,还能让幼儿在其中学到知识,如何来创设一个适合幼儿的区域环境,每次开学前,都是让我们费尽心思的一个过程,在设计区角时,不仅要考虑角色区的大小位置还要考虑区域游戏的位置,及两者的融合,幼儿桌椅的摆放,区域动静的区分等。在每次布置区域时,我都会把要开设那些区角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在脑海里把规划区域的所在之地,所用之材,每次都会想很多次,成型一次发现问题就打破一次,觉得满意了才能安心睡去,第二天到班级里搬弄柜子、椅子,看效果。然后根据现场再做调整,基本成型后才能停下来,我这样的做法,我觉得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先设计一个区域格局图,它是有规范的设计草图的,而我只是脑海中的遐想,有时晚上想好的,可能到了早上的时候部分就会忘却,看了书后,我想如果以后要再次进行区角的布置时可以先设计个草图,这样隔天实施时就不会忘了,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区域开展时,整布局

区域位置想好后就是要进行搬动柜子,椅子进行摆放的过程,其实有很多时候想的和现实是有区别的,如对教室尺寸、柜子长度的估算,就如这次我带小班的时候,换了新班级教室的格局不同,还有小班游戏和大班游戏的区别,小班要三个娃娃家,再加一些其他的店,区域活动也有生活区、益智区、美工区、语言区、建筑区等区域,一开始我在脑海中想的是把三个娃娃家并排在教室的南面,其他区摆放在教室的西面,因为东面和北面是黑板和卫生间、午睡室的入口。放了保温桶架和杯子架就占据一个快地方,北面就没有位置放区了。在摆放娃娃家的时候其中两个娃娃家占了四分之三的位置,一个娃娃家因为有进出活动场地门的原因,位置只能往长里摆放,和我之前想的感觉小了很多,但是由于空间、位置的原因,就只能如此摆放了,因为孩子们没有参与进去,所以也不能判断是否合适。尽量的把孩子的家布置的温馨一些,划分了厨房、客厅、房间等区域。把原本靠墙放的钢琴横了过来作为了娃娃家和公共汽车的隔断。在实际进行整理班级区域时只有利用好了班级中的每一件物品,考虑好它摆放在区中的用途、对幼儿的发展等因素,才能最大限度的把区域规划的好一些。

三、区域开展后,调布局

区域的摆放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千锤百炼,适合的保留,不适合的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是区域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适合幼儿游戏,就像之前我摆放的三个娃娃家中的那个长条形的娃娃家,在游戏中发现不仅空间感觉小,还有就是长长的缺少了家的感觉,在实践中发现这里并不适合开设娃娃家后我就把娃娃家搬到了美工区,把桌椅靠的紧凑了一些,小班幼儿游戏的时间多,集体的时间少,所以只要保留够坐的位置就可以了,把多余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充分的进行游戏。多出来的这个空间新开始符合孩子的宠物店,坐在垫子上抱抱小动物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比较的温馨,可以减少他们的入园的焦虑。同时把语言区和它进行了结合看看书和动物说说话都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还有用钢琴隔出的前后两个区域,前面的区域摆放着汽车头和后来开设的早餐店,走进来让人会觉得比较的凌乱,一开始我没有觉得,又来经过陈老师的指点后又进行了调整,把钢琴前移,早餐店放到钢琴后面,这样早餐店摆开后就不用收起来,看着比较的整齐,同时把一些放在其他区的小柜子搬来当成了操作台,动物之家的盒子也进了调整,开辟了一块孩子可以靠着看书的阅读区,使得孩子更加静心的阅读了。

一个好的区域的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调整的,在每次的调整过后它才能更显得完美。

区域活动教育随笔:中班特色区域的创建与实施——插花体验区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来自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的事情会发生,只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的人,教育往往就从生活中开始。

插花体验区的创设灵感与想法来源于9月10日孩子们送的教师节礼物——小花朵。一部分是买的成品的,还有一部分是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的花朵,通常我们都会随意找个瓶子将花朵插起来,过段时间花朵枯萎后直接扔掉,还有部分塑料花朵会被我们遗忘在柜子里,孩子们动手制作的甚至连“残骸”都找不到。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现代社会现象,花店越开越多,过生日、过节日人们都会选择送一大束花来送祝福,同时幼儿对于美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创设了创造良好的“体验”区域游戏环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性、创新性,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布局设置

在“插花体验区”的特色区域创设中,里而添置了木质展示柜、改造装饰了的展示台及摆台。展示台上的绿色植物增添了绿色的生机,用枯萎花枝制作的花束显得格外灵动。头顶挂饰由木质珠帘装饰,墙体上提供了插好的花束图片,供幼儿操作时参考。创设风格上推崇简约温馨、自然大方。

二、材料选择

区域中必须要有成品、半成品、制作材料,因此利用了丰富的家长资源。同时在创设的过程中,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带着孩子们一起做,不用担心孩子的作品不行太难看,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能既真实又丰富饱满。特色区域中提供的材料有:不同种类的手工制作的花朵(百合花、薰衣草、康乃馨……)成品的塑料花朵、透明小花瓶、装饰过的奶粉罐子、废旧啤酒瓶子、竹球、彩色毛线等。让孩子们充分运用生活中这些常见的材料,体验操作活动的无限乐趣。

三、“插花体验区”与其他区域的有机融合

多功能的区角环境,让幼儿把活动区划分成具有各种不同创造功能的活动角,使活动角的活动功能具有多样化、广泛化的特点,给予了幼儿多种选择的机会和条件。如:既可手工、又可创作,既可游戏、又可装饰。激发幼儿参与环境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各方而的美感、经验和情绪的体验。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花店老板与小伙伴玩买卖的游戏,可以自己动手插出自己喜欢的花束,可以与小伙伴合作共同装饰花瓶供插花的小朋友使用,可以在美工区与小伙伴自己动手制作美丽的花朵投放在“体验区”,可以在花店照顾盆栽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让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由分配角色,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感受,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狂欢。

四、做幼儿游戏的合作者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我们应随时观察孩子的特点、兴趣,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各个区域活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提高。我们老师把选择权交给每一个孩子,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莫定良好的基础。活动中,教师要细心的观察捕捉孩子们操作过程中的一举一动,对幼儿的活动要多多观察,细心的观察和适时点拨,会保证幼儿的创造顺利进行,必要的时候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与孩子打成一片,做孩子游戏的合作者,体验孩子成长的快乐。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改变孩子


最近,在区角活动时我发现张书涵爱去美工区玩,喜欢玩美工区里小贴贴,有时把小贴贴粘在他自己画的小房子里,有时还照着小贴贴画图片。他在美工区的举动让我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东西,也使我的脑子里闪过一种个别教育的构想。对!就从他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结合一个图表来帮助他改正他身上的不足。

下午区角活动时,我找到张书涵并问他:“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说:“飞机!”“好,杨老师给你画一个飞机,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叫张书涵号”张书涵兴奋地跳起来。“那好吧,这就是你的小飞机了。”然后,我在小飞机上画上两排小格子,并给他讲明画的意图:上面的格子代表星期“”,下面的代表“坏习惯”。我告诉张书涵,这架飞机是专门来运送坏习惯的,第一次咱们运送“扔鞋子”的坏习惯,如果你每天能按老师的要求睡觉前把鞋子摆好,而不到处乱藏鞋子,那么就在下面的格子里给你贴上一个小贴贴或你自己画一个画,当所有格子都画满了,你的小飞机就能把坏习惯运走了。“怎么运呢?”"张书涵好奇地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给他留了一个悬念,以激起他的好奇心,这样能使他改掉坏习惯的决心更大一些。不过第一周里他没有能每天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不过他却总问我飞机要怎么运坏习惯,我还是没告诉他,而是暗示他小贴贴都贴上了才能告诉他。第二周,好奇心促使他记住了我的话,每天他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了,并兴奋得赶紧来告诉我他的这一进步。我马上给他折了一架漂亮的飞机,上面写上“乱扔鞋子”的坏习惯,我让他自己把飞机投向天空,飞机借着风飞向远处,我带着他喊“张书涵的坏习惯运走喽!回不来啦!”小朋友们看着我们喊,他们也一起喊了起来。此时张书涵既兴奋又激动,我借此机会在大家面前问他:“张书涵,你的坏习惯真的运走了吗?”他十分认真地说:“运走了。”“我们大家都听到了,对不对呀?”我问其他的孩子们,“对”大家齐声喊着。“那我们就看张书涵的行动了”。“好”!他很肯定地答应我。这个坏习惯改了,我在飞机上又换了另外的一个内容,并告诉他完成后又会有另外的惊喜。

最近我发现张书涵的一些坏习惯确实改掉了不少,这让我兴奋不已。从对他的个别教育中我深深感受到:鼓励、表扬只是教育手段的一部分,要想在个别教育中有更大的收获,应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问题选择适当的教育办法才会更有效。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经过教师仔细观察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运用智慧运用巧妙的指导会使幼儿的问题迎刃而解。

A:幼儿的操作出现问题时。

幼儿在活动中出现操作问题主要是因为幼儿的动手能力的限制造成的,比如:大班幼儿在制作绣球花时,对卷花瓣这个动作掌握的不好,常出现卷不成功的现象,这时教师基于一些适当的建议,强调操作的要领就能帮助幼儿度过难关,激发幼儿下次再操作的愿望。

B:幼儿出现玩不下去的情况。

生活区由于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个区域,由于受到空间和材料的限制,一个区域人数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如,大班“花艺坊”制作6人,但是这天一名幼儿由于已经等了2天都没能参与到其中,所以一定要参与,甚至和其他幼儿发生了冲突,于是我让孩子们一起想办法,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可以让他当发纸和收纸渣的人,问题得到了解决。使游戏可以顺利进行。

C:幼儿创造性行为出现时。

每当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出现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且给予适当的鼓励。如:在“手工坊”,幼儿制作鸟巢时,有个幼儿做完鸟巢给鸟巢四周粘上了许多的泡泡泥搓成的小球球,老师及时的给予肯定,再鼓励他试试看还能怎样装饰鸟巢。

D: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科学区的操作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技能才能进行,但是对于同一个操作材料,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科学区“好玩的多米诺”中,我将操作图卡中的图案设计成“直线”“Y型线”“蜗牛线”,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小朋友,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师应在幼儿区域区的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是一名指导者、引导者,而且是幼儿的一名玩伴、调解员和冷静的旁观者。要仔细观察,把握正确的时机和适时推出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教师的教育艺术的真正价值,最终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和有效的发展。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大班美工区域活动 每次美工区域的时候,总会有些孩子说:“我不会。”我不行”,还有些孩子看老师快走到她(他)身边的时候马上用手或身体盖住,不让老师看,刘娜就是其中一个。其实,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2021-05-1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自由选择的条件。并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这不,本学期我们班长组进...
    2021-05-08 阅读全文
  • 区域活动案例分析:娃娃家的秘密 案例: 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区角是娃娃家了,因为娃娃家里面有可爱的小宝贝,他们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在娃娃家里照顾小宝贝,给小宝贝喂奶、做饭、洗衣服、陪小宝贝聊天……看到孩子们热情这么高,我在材料上准备的很...
    2021-05-12 阅读全文
  • 中班区域活动随笔:棋类区 今天的棋类区有两组小朋友在玩。我看到李绪伟先到,他一直在等待另外一个小朋友来,东张西望的。过一会,章宇辰来到。他就和章宇辰一起下起飞行棋来。我看到他们两人一开始的时候好长时间没有下起来。他们一直在说话...
    2021-01-0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的收获 区域时间开始了,只见一向比较“特立独行”的王博渊居然参加了区域活动,这让我惊讶极了。王博渊是我们班上比较有“个性”的孩子,班上无论什么活动他基本上都不参加,即使是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的区域活动,他也很少...
    2021-04-27 阅读全文

每次美工区域的时候,总会有些孩子说:“我不会。”我不行”,还有些孩子看老师快走到她(他)身边的时候马上用手或身体盖住,不让老师看,刘娜就是其中一个。其实,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2021-05-1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区域里的秘密 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的游戏活动,它具有自由选择的条件。并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这不,本学期我们班长组进...

2021-05-08 阅读全文

案例: 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区角是娃娃家了,因为娃娃家里面有可爱的小宝贝,他们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在娃娃家里照顾小宝贝,给小宝贝喂奶、做饭、洗衣服、陪小宝贝聊天……看到孩子们热情这么高,我在材料上准备的很...

2021-05-12 阅读全文

今天的棋类区有两组小朋友在玩。我看到李绪伟先到,他一直在等待另外一个小朋友来,东张西望的。过一会,章宇辰来到。他就和章宇辰一起下起飞行棋来。我看到他们两人一开始的时候好长时间没有下起来。他们一直在说话...

2021-01-04 阅读全文

区域时间开始了,只见一向比较“特立独行”的王博渊居然参加了区域活动,这让我惊讶极了。王博渊是我们班上比较有“个性”的孩子,班上无论什么活动他基本上都不参加,即使是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的区域活动,他也很少...

2021-04-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