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他们很穷,却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28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他们很穷,却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聪明的父母,不会向孩子诉苦。因为他们知道,既然她解不了你的苦,你要何必让她也一起苦。孩子的时光里,有属于她的一切,而在泾渭分明的世界里,你负责你的努力和她的成长,她也负责她的努力和她的成长,就已经足够了。

什么样的父母是聪明的父母?

我陪你成长,却未必要求你伺我到老。我的努力不全是为了你,而是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你觉得高兴,我看着高兴,就已经足够。

我也是忽然想起这么一段话。

前些日子,遇到林冰以及她的母亲,突然觉得,父母就是孩子人生中的某一段轨道,一路高兴的日子,才能一路歌。

林冰是我的邻居,少年时代,很瘦很瘦。那些年,她的教室在我们楼下,路过的时候,她总坐在第一排,隔着讲台,我一直觉得老师是不容易看到她的。

林冰的瘦除了天生,也因为她家实在过得辛苦。

他的父亲是个环卫工人,母亲在街道企业打工。收入其实大概可以预估的,90年代末,这样的家庭,每个月的收入可能并没有到1000元。三个人住在附近砖瓦砌成的小房子里,最值钱的是一台小电视机,一家三口常常窝在那张小餐桌上吃饭,吃完饭抹干净了,林冰就开始把书本摊开写作业。

其实,只要没有经济和利益往来,没有人会过于在意别人家的生活,孩子与孩子之间更不会。林冰经常会和我们去对面的小花园里一起玩,然后一起去吃街头的油炸食品。油炸食品或许并不那么卫生,然而却是我们童年的心头好。

她可能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懂事,从来没有诸如“我父母活得很辛苦,我要省吃俭用”这样的话语,因为我们去买小零食,她也会跟着买。后来,她的母亲和我的母亲说,出门的时候,总会让林冰带着2元钱,不能让她在别的孩子面前失去了原有的快乐和自由。

后来,林冰告诉我,她现在才发现自己的不懂事,或许那时的5毛钱,对于母亲来说,可以买一碗上好的菜。林冰说,她知道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回头看,发现简直是贫寒。

一个孩子能不能快乐,很大程度上是由家长是否活得高兴决定的。

没有一个背着千金重压的孩子,可以不觉辛苦不觉累;没有一个在怨声载道中成长的孩子,可以觉得生活可以是美好的。

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是孩子最直接、也最直观接触世界的方式,而这些,或许在许多年后,依旧植根在她的心里。

我一直觉得林冰的开朗来源于她的母亲的坚韧。我小时候有晨练的习惯,早上五六点,看到她的母亲沿街去一个个垃圾桶捡可乐瓶,等她醒来,她的母亲就已经捡完了一圈,放在她家的后院里,然后开始张罗着林冰的早餐。林冰的早餐并不差,和母亲说说笑笑的,母亲目送她出门后,开始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年少的时候,林冰成绩并不好,她是从上初中的时候,突飞猛进的。

但我从来没有看到她父母有任何情绪,考差了也没有很难过,考得优异乃至后来考上了市区最好的高中,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高兴,因为听他们一起吃饭传出的笑声,从七八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多岁。

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样的父母。他们总是喜欢把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心血和一生的努力的归结点。

他们总是认为,自己那么努力,就是为了孩子。他们的幸福和不幸福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总是重复着这样一些话:

1.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干,还不是为了你。

2.我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让你过上好日子。

3.你看我好久没有买新衣服了,我过得那么苦,你如果不成才,你还有脸吗?

其实,孩子的内心很强大,但也很敏感。

我想起很多年前,在医院里看病,前面排着的小姑娘。她的母亲一直在斥责她,为什么把眼睛搞近视了?小姑娘很委屈,一直哭。她的母亲也哭:你怎么把眼睛搞近视了,我这么辛辛苦苦地把你养大,你还让我给你配眼镜,你知不知道,都是钱呐。一边说,还一边推自己的女儿。

我不知道她们家是不是过得很辛苦,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斥责自己的女儿,诉说自己的辛苦,认为自己的不幸福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女儿,实在不是那么体面。

小姑娘被自己的母亲说着,哭着跑了。

生和养从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除非你一开始就选择不让她降临这个世界。量变到质变,总是潜移默化。终有一天,她会觉得自己没有达到你的期望,而对自己有所失望。

我问过林冰,父母有骂过你吗?林冰说,当然有。比如某一次摔碎了家里的碗,比如有一年去河边玩,把家里唯一的木桶掉进了河里,木桶顺着河水流走了。

难得碰到,那天,和她一起吃饭,说起年少桥头那个最好吃的油炸摊,说起花园里永远捉不到的蝴蝶还是会高兴而好笑。

林冰说,她觉得她一生最好的事,是遇到了一对好的父母。他们知己苦,却不让孩子知他们的苦。她所有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都是父母给的。

是,后来,林冰他们的小房子拆了,他们拿了赔的钱,去租了一个小房子。林冰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外贸公司,收入很高,第二年就付了首付,给家里买了房子。

而我常常想起,她的母亲,总是穿着干净而陈旧的衣服,很早去捡瓶子,又很早回家给女儿做饭。她的脸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情绪,洋溢着淡淡的知足和随遇而安。

而她的父亲也是那么平和,哪怕每天回家汗流浃背乃至脸色通红,依然平和得没有一点脾气。你可以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对生活的自我要求和对孩子最深也最无私的爱护。

聪明的父母,需要教孩子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写在后面:

聪明的父母,不会向孩子诉苦。因为他们知道,既然她解不了你的苦,你要何必让她也一起苦。

我曾经听到一个母亲这样说,不要随便向孩子诉苦,因为你会发现,你无意间的诉苦,会让孩子形成无形的压力,而你永远不知道,这样的压力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该怎样教育最好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子今后的成功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家长要如何教育孩子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应该对孩子百依百顺,既要管孩子吃、穿、玩、学,又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不对孩子的成绩或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地肯定或否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上考虑,避免出现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简单粗暴。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家长都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不足,耐心地说服教育,避免对孩子自尊心的损伤。孩子考试拿回成绩单,偶尔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应该先帮他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告诉他不要因为考试失利而产生畏惧感,勉励今后加强学习,鼓励下次取得好成绩,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挖掘孩子智力潜能

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机会很多,其方法也各种各样。首先家长让孩子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当孩子遇到一件事情时,家长就辅导他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并说出特征,从而不断扩大他的思维范围。必要时还应该给他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回答,逐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每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尽量不告诉他怎么解决,先让他自己想办法,找出最准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方法。他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便会在心理上得满足,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动手操作是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源泉。动手是孩子智慧的体现,多让孩子动手操作,会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且孩子通过操作会发现很多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时,孩子就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来解决。最后,家长还注重在家庭里要给孩子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孩子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可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孩子提出所谓“怪论”或做“怪事”时,家长从不轻易否定,而是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施展自己的“才干”。家长应该相信:孩子潜藏的智慧非常之大,只要家长能正确地引导他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三、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并且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如学琴、画、棋、舞等,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任务,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由于孩子不是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即便是参加了学习,也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长此下去会损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基于此,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根据他的专长、兴趣合理安排他的学习,尊重他自己的意愿,从不加重他的学习负担。

四、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对孩子许诺要慎重

家长对孩子的许诺必须慎重、实在,让孩子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只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家长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也是这样做的,对孩子许诺前先慎重考虑,该不该对孩子许诺,能不能兑现,这种许诺对孩子来说到底好不好等等。许诺后家长都会履行诺言,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维护家长作为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时教育了孩子对谁都不能随便说话和承诺,说了就要负责。

五、培养孩子的意志,适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挫折。精神上的煎熬,体力方面的磨难,都是挫折的不同形式。理想的受阻、追求的失败、艰苦的劳作、疾病缠身,也都挫折的种种表现。家长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意志的磨炼和能力品行的培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让孩子承受适度的挫折,可以使孩子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使认识得以升华,也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说的正是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经受了磨炼才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应当做到对孩子不溺爱,不怕让孩子受委屈,不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经常带孩子参加劳动锻炼,以此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在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同时也应当注重让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

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将孩子培养成人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独立性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作为家长很清晰地认识到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然后到熟练。家长每次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该鼓励,让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孩子在做事情时,哪怕做错,家长也会对他多鼓励少批评。

教育孩子最好的五种口气


在过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严肃、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时候教育孩子语气难免会重了许多,这在很多家长看来还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实,幼儿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打和骂。有时候更加温和的语气往往能收获更加好的效果。

要了解孩子,就要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不要小看与孩子沟通这个环节,这也是教育孩子很关键的一步。因此,沟通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父母所用的语气,各位家长,你们知道孩子最喜欢的五种语气是什么吗?

一、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二、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当孩子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三、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四、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

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宝宝食品)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五、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星星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

用更加温和的语气,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这样不是很好吗?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家长们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用真诚的倾听和有效的沟通,陪伴他们一起成长。 每个家长他都曾经是一个孩子,他长大之后也为人父为人母,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等到有一天觉得孩子叛逆了,不听话了,不愿意和自己沟通了,才意识到自己没有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

一则故事,发人深省: 一位父亲下班后很晚才回到家,孩子问他,“爸爸,你可以借10美元给我吗?”父亲听完生气了,“如果你只是要这10美元去买玩具的话,我会非常不开心,我每天这么累的工作,还不都是为了你。”后来,父亲冷静下来,孩子之所以这样说,一定有缘由,于是他给了孩子10美元。孩子又从枕头底下拿出10美元,父亲不解,孩子说,“现在我有20美元了,可以向你买一小时的时间吗?我希望你明天早点回家陪我一起吃晚餐。”不能陪伴孩子,很多父母都有他们的无奈。父母总是有他们的理由,工作忙、要加班、经济压力大,这些都是存在的,可是都市可以克服的。

之前有一篇名为《我的爸爸》的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值班、加班、开会、出差……“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日记的最后一句,看哭了很多为工作打拼、为生活奋斗而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 陪伴是一种关注有一项事实是不容易忽视的:很多走上歧途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父亲或是母亲的缺席。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可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以及心灵上的抚慰,给他们一定的指导,稳定他们的情绪。

陪伴孩子不是监督孩子,当孩子与其他人一起玩的时候,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怎么玩;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他们给孩子扇扇子;孩子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开着孩子的房门。陪伴应该是一种善解人意的行为,监视却是一种无视孩子自由与独立的行为。 陪伴更容易发现问题陪伴孩子更容易发现孩子在情绪上、身体上遇到的难题,方便及时地处理难题,以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父亲的陪伴不能缺席很多孩子都有体会,相较于母亲,父亲对自己的陪伴总是少一些。 明智的父亲不会只将自己定位于家里的“经济支柱”,只知道挣钱养家;明智的父亲也不会将自己定位于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只知道俯视孩子。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不同于母亲的作用,他们影响孩子的做事方式,他们影响孩子的品行修养。因此,父亲一定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将孩子导向正确的成长方向。一个人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亲的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

郑渊洁: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童话大王”郑渊洁携新作出现在济南市泉城路新华书店的媒体见面会现场。休闲衬衣加棒球帽的装扮,让郑渊洁看起来“童趣”十足。见面会现场,郑渊洁一直在聊如何与孩子沟通相处,作为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认为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现场“织围脖”为读者解闷

郑渊洁是位“微博达人”,其微博粉丝数量超过250万。在签售现场,微博控郑渊洁还不忘让更多的读者加入到微博大军:签售的时间很长,我先发一条微博大家互动,你还可以和前面或后面的读者互动,孕妇、学龄前儿童和老人就不要排队了,年轻的朋友们你在现场的时间越长,择偶的几率就越高。此话一出,不但让现场的读者开怀一笑,更是让读者体会到这位“童话大王”的细心与关爱。

针对很多人关心的作品灵感来源,郑渊洁笑着说,他和毕加索的创作灵感来源一样,都是向儿童学习。“毕加索之前在被记者问‘好多画家活着是卖不到钱的,死了才卖钱,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他说是终生向儿童学习。其实做父母也是这样,你以为比孩子强,要教育他,其实‘要教育他’的想法我觉得都是不对的,要跟他学。”郑渊洁说,绝大多数成年人是在装,把听得懂的话往听不懂里说,把简单的事情往复杂里说,他写作的灵感来自于儿童,也一直努力用他们的语言把故事讲得好玩。

80后90后 一代比一代聪明

郑渊洁此次来济南签售的新书《皮皮鲁送你100条命》是一本安全自救家庭教材。郑渊洁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颇有研究,他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而不是为了管着孩子。“作为家长,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你什么都不用说,你就做给他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生活,我想这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郑渊洁还表示,孩子的安全也很重要,中国每年有许多孩子因为意外伤害而死亡,如果家长无法保障孩子的安全问题,关心孩子再多也是没用的。

说起80后、90后以及00后,郑渊洁笑着说孩子们一代比一代聪明,在智力和生活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未来决定孩子前途的是道德品质。“像从小被打大的孩子,不需要民主,不需要尊重,即使是考上名牌大学,如果道德品质不行,也是很难有发展的。”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常听一些父母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教育,越来越难管……

社会的进步,让许多父母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现实的困惑,却又面临着无法言说的无奈。

细思良久才发现,原来这些父母都只是在“教育”孩子,却没有理解“教育”、理解孩子。

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给自己定位为“教育者”,于是时时处处以“教育者”自居,久而久之,便走向了孩子的“对立面”,把孩子越推越远……

“教育”的英文单词“Education”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是三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e”是引导,“tion”是名词。整个词的意思是,把孩子的内力,向外引导出来。

最好的“教育”,不是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要站在孩子的“同一边”,理解ta,接纳ta,欣赏ta,鼓励ta,肯定ta,把ta的“生命力”引导出来。

下面的几个案例,都在以前的文章里使用过,今天再一次用到这里,是为了从不同角度说明问题。

(一)

站在同一边,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一天晚上到朋友家串门,朋友的太太正在检查孩子的功课。

孩子读三年级,有一份数学单元测试卷,86分,妈妈显然不太满意,看到有一道6分的题空着没做,便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了理由,妈妈批评说:“你这就不对了!你看如果你做下去了,就有92了。”

“你这就不对了!”——各位朋友,有没有更好的说法?

想到女儿上初中后的一件事,在《好父母,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文章里,我表达了一个观点:“好父母,永远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个想法如果能够贯穿在做父母的思想意识里,并且表现在日常跟孩子交流的点点滴滴中,你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棒!

女儿上初一时,常跟我提到同宿舍的某某女孩如何如何厉害,学习成绩又好,人缘又好,真让人羡慕。

说得多了,我自然会留意,想看看这女孩到底是怎样让晓莉羡慕的一个孩子?

一个星期天,我送女儿回学校。在宿舍里,凭感觉,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叫某某的女孩,但我并没有因为认出了她就是某某而刻意地跟她多说几句话,我跟她们八个女孩子一起随便聊天。聊了不久,便要去教室了。

去教室的路上,我问女儿:“那个戴眼镜的、瘦瘦的女孩子,是不是某某?”

女儿说:“是啊!”

忽然很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

我说:“你不是经常跟我说某某怎么怎么厉害吗?”

“可是我没告诉你哪个是某某啊!”

我说:“这你就放心了,你知道吗?老爸这双眼睛,可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炼出来的,我一看就知道她肯定是某某。”

“那你告诉我,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我说:“因为我发现:她的眼睛像你一样透着灵气!”

某某女孩,本是晓莉学习的榜样,现在老爸居然说某某的眼睛像她一样透着灵气!

可以想一想,如果换了是你,会不会受到很大的鼓舞?

晓莉从此不再羡慕别人了,一个心思就想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上去。

第二学期期末考过后,晓莉告诉我:“爸爸,我的总分跟某某只差5分了。”

我说:“爸爸相信你,到初二结束,你一定会超过她;到初三你一定会远远地走在她的前面(请注意:是“走在她的前面”,而不是“把她甩在后面”——“走在她的前面”是竞争,“把她甩在后面”是出于妒忌——两种说法,对孩子“心灵成长”的教育效果不一样)。”

果然,到初中毕业,晓莉进入年段十名内,高中进入了“实验班”。从此晓莉的学习成绩一路攀升。

这里有个重要问题很值得探讨:

针对当时的情况,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可能会这样说:“因为我发现她的眼睛透着灵气!”

这话对不对?完全对!因为那个女孩眼睛的确很有灵气!

可是做父母的有没有想一想:当你这样对孩子说的时候,你自己这个孩子会怎么想呢?ta的心里会不会有点失落呢?

虽然她经常说很羡慕那个女孩,可是当“那个女孩的眼睛透着灵气!”这话从自己的父母口里说出来的时候,她会怎么想呢?

说不准她以后就会多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眼睛有没有灵气了!

说不准她以后就会开始观察那个女孩的眼睛是怎样“透着灵气”,然后就开始模仿那个女孩的眼神了!

这样一来,是不是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

我们很多父母常说,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可是有没有想过,很多时候,孩子的注意力,是不是不知不觉被我们做父母的分散了?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深思!

回到开头那位母亲的话题:“你这就不对了!”

这是在“教育”孩子,是在“批评”,是在“对立”!是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是在找理由为自己辩护,他的心思已经被父母从试卷上“转移”出来了。

如果换成“哎呀,太可惜了!如果你做下去了,就有92分了”会不会好很多?

好在哪里?

一、他的注意力没有被转移,还在试卷上;

二、你跟他不是“对立”的关系,你跟他是站在同一边,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你的话他一定更能听进去。

(二)

站在同一边,叛逆孩子从此一心爱功课

有个高中生,一个多学期根本不写作业,课堂也不听讲,一门心思只顾写玄幻小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父母很着急,找了很多老师做工作,甚至到某大医院心理科找心理医生咨询辅导,想让他放弃小说、努力学习,都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让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存心跟父母老师对着干了。回到家不跟父母说一句话,偶尔开口总是充满火药味,在学校也独来独往,从不跟老师同学打招呼,整个人显得怪怪的,用他母亲的话说,“已经入迷了”“很不正常了”“几乎变态了”,把父母急得死去活来。

任何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原因,当我们用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然后因势利导,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是很“听话”、很“懂事”、很上进的。下面是我帮助这对夫妇“开导”这个“叛逆”孩子的主要经过,希望对朋友们有些帮助:

1、“如果我建议你放弃这个儿子,你愿意吗?”

刘翔云(化名),男,十六岁,广东某市普通高中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还算优秀,但进入高中后,心思根本不用在功课上,一门心思只顾写小说,甚至晚上熄灯后也还在被窝里打着小电筒看书查资料,第二天上学精神恍惚,学习成绩在年级掉了190多名。

父母很着急,一个多学期来,找了不少名师,包括心理辅导师,想方设法要孩子集中精力把学习搞好。那些名师也秉承父母意愿,千方百计开导孩子放弃写小说的计划,先把功课学好,同时告诉孩子,现在要出书,除非名家作品,不太可能有出版社愿意给他出版,除非是自费。

做父亲的为了安慰儿子,答应如果有出版社愿意出版,父母愿意花钱。

孩子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为了表示对孩子的重视,父亲一厢情愿地给孩子的作品做了一些修改。不料这样一来,孩子不乐意了,认为父亲没有尊重自己。从此,本来就不太融洽的父子关系更加陷入僵局,孩子一口咬定要父母找到出版社,并出钱给他出书,否则就不去上学了。

孩子的母亲找到我,问我该怎么办?同时告诉我,这部小说她看过,根本没办法发表,他父亲正是因为看到小说还很不成熟,才会想到帮他修改的。

我问这位母亲:“你们是不是真想花钱给他出版?”

母亲说:“没办法啦,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帮他出版,他死活不愿上学,我们找了很多老师,都没有办法让他放弃写小说的计划,怎么办呢?”

“那你们是真心想帮他出书,让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还是想以出书为由头,最终让他回到功课的学习上来呢?”

“我们当然希望他回到学习的路上来了……”

通过和翔云母亲的交流,我了解到:原来初升高的时候,翔云报考了重点高中,但差几分没考上,眼看自己平时要好的几个同学,分别升上了不同的重点高中,感到自己在这所普通中学前途无望,于是想通过写小说来证明自己是很棒的!为了写这部小说,从暑假开始,他废寝忘食,几乎花了所有心血!

我问这位母亲:“我想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建议你放弃这个儿子,你愿意吗?”

“哎呀,林老师,可别跟我开玩笑,我正是因为不愿放弃才来找你啊!”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还想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翔云为了写这部小说,八个月来废寝忘食,几乎花了所有心思,而且据你刚才介绍,早在初二的时候,翔云就有了想写这部小说的愿望,也就是说,这部小说从孕育到成文,已经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认为:对翔云来说,这部小说就是他的儿子了?”

“这……”

“既然你不愿放弃你的儿子,却要让翔云放弃他的儿子,是不是有点残酷?”

“……那,该怎么办呢?”

我说:“在看到翔云的小说之前,我也不敢说该怎么办,你回去告诉翔云,就说你认识一个在报社工作的朋友,也许能给小说的出版提供一些帮助,让他先把小说发过来给我看看,我看过之后再想想办法。五一节的时候你们带翔云过来,我和他谈一谈……”

第二天,翔云把小说发过来了,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这部题为《宇宙深深》的6万多字的小说看完。看完之后有点欣喜:虽然小说确实“很不成熟”,但从小说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少年,知识面也挺广。

别人叫他放弃小说,他不愿意,我告诉他千万不要放弃,他却放下了;

别人叫他要努力学习,他不愿意,我告诉他千万不要努力学习,他却开始努力了。

为什么呢?

2、“千万不要放弃!”

五一节那天,翔云的爸妈带他过来了,我和翔云简单聊了一会,主要是聊学校的一些情况,以及小说创作的动机,然后便谈到了这部小说。

我告诉翔云:这部小说写得太棒了!千万不要放弃!有朝一日,它或许会让你一举成名!

这时候,我发现翔云的眼里放着光。

我问翔云:你知不知道这部小说好在哪里?

翔云的回答有点不着边际,似乎还沉浸在他的梦想里。

我告诉他说,这部小说至少有以下五个优点:

1、表现了主人公探索宇宙奥秘的可贵追求,主题鲜明;

2、主人公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表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斗志;

3、小说里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说明作者读了很多书;

4、小说中参与探索者来自不同的群体,涉及到了很多人,这些人在合作的过程中分工基本合理,合作也还协调,说明了作者很有合作意识;

5、故事情节的安排一波三折,环环相扣,说明作者的文学功底相当不错。

这时候,翔云的话匣子打开了,谈了他的许多想法,特别说到了写这部小说的目的:为了说明他比那些人(指那些已考上重点中学的同学)更棒!

我肯定了他这种可贵的精神,同时告诉他:

这部小说如果要发表,也还有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主要是缺乏细节描写。一部小说要有感染力,以及长久的生命力,往往需要对许多重要的场面、重要的人物进行细致的描写,以突出主题、刻画人物性格。

“你知道如果要把这些细节写好,还要从哪些方面下功夫吗?”

翔云谈了他的看法,我给与了肯定和补充,同时告诉他:如果要把这部小说写得更好,你还差一个词,但是这个词可能短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

“哪个词?”翔云的问话里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期待,发音也微微地颤抖。

“阅历!”

“阅历?”翔云有点疑惑,低头沉思起来。

“是的,阅历!”

我告诉翔云,这“阅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阅读的经历和人生的经历。如果说,阅读的经历勉强可以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的话,那么,人生的经历却是无法突击的。为了能把这部小说写得更好,更具有感染力,你现在需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什么事?”翔云抬起头,迫不及待地问,发音仍然在颤抖。

“你愿意听吗?”

“愿意!”翔云坚定地回答。

“先放下!”

“放下?!”翔云疑惑的表情开始变成不满与不屑。

“是的,先放下!”

“……”

“能做到吗?”

“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翔云几乎是决绝地说,双手交叉在了胸前。

“为什么呢?”

翔云又反复谈了他的创作动机,甚至有点儿语无伦次。

我接着问:你知道我为什么刚刚还跟你说“千万不要放弃”,现在却跟你说要“放下”吗?

翔云疑惑地看着我。

“请你想一想:‘放下’和‘放弃’有什么不同?”

我用曹雪芹写《红楼梦》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以及鲁迅先生“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跟他继续交流。最后告诉他:

“放下”决不是“放弃”!今天“放下”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拿起”!

我继续说:“现在请你再想想:能做到吗?”

“嗯,好像很难!”翔云抓了抓后脑勺。

“翔云,你真是太棒了!刚刚还在说‘不可能’,现在只是‘很难’了!这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呀!说明你很容易接受对你有用的建议!

“我理解你的难处,肯定会‘很难’的,不难才怪呢!

“不过我相信你,不管再难,你一定能做得到的!因为你是个有志少年,也是个明理的少年!”

3、“千万不要努力学习!”

我接着说:“翔云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假如你暂时把它放下了,是不是会多出很多时间?”

翔云说:“是。”

我说:“那你有没有想一想,多出的这些时间怎么安排呢?”

翔云说:“没有,我还没有想是不是能放下呢!”

我说:“那你猜猜看,假如让林老师来给你建议,如果你把它放下了,怎样安排多出的时间。你猜猜林老师会建议你怎样安排?”

翔云说:“这还用猜吗?肯定是叫我要努力学习了!”

我说:“不,恰恰相反!我要向你提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努力学习!”

翔云一愣:“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是个非常上进的少年!你看,你原来初中时的学习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你报考了重点中学,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还差一点没能考上,所以你想用写小说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最棒的,所以你放弃了功课的学习,想写出一部一鸣惊人的小说。但是现实是,以你现在的阅历,要写出一部一鸣惊人的小说,暂时还有困难。那么,如果你暂时放下了写小说,一个心思又扑到学习上去,你心里一定会想:我这一个多学期已经掉了190多名,我一定要争取尽快把它补回来,我要尽快超过其他同学。这样一来,你的心情是不是又会开始急起来?

“有几句俗语:心急吃不上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镢头挖不成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一个心思想又扑到学习上,想在短时间内赶回那190多名,甚至超过其他同学,一定很难实现,那心里一定会产生一种挫败感。

“所以林老师建议你:如果你放下以后,把多出来的时间分成三份:

其中一份,用来‘关注’学校的功课,上课听一听老师讲解,课前也可以看看书,想一想这些功课我到底能不能把它学好,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但是记住,‘千万不要努力学习’哦!林老师只是建议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关注’学校的功课。

第二,我发现你近一年来,由于只顾写小说,跟老师、同学很少交往,也就是说你渐渐远离了朋友,成了一个孤独的探索者。但是人不能没有朋友,所以林老师建议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交朋友:(1)把你以前的老朋友找回来,重新恢复以前的关系;(2)看看你身边还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或者能说得话来的,可以成为新朋友。

第三,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你这部小说,我发现小说的主人公蓝翔有很多不良情绪:他矛盾、苦闷、孤独,焦虑,老想跟别人战斗,你看他本来的目标是要去探索宇宙奥秘,可是他在路上见到野猪就要斗野猪,见到野豹又要斗野豹,甚至见到蜜蜂也要跟它斗一斗。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因为对现实不满,想要发泄这个不满情绪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小说主人公的某些情绪、性格特点,总会留下一些作者的影子,请你想一想:这个主人公蓝翔跟你有没有一些关系呢?”

翔云说:“林老师你说得太对了!这个主人公其实就是我自己啊,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我自己就是孤独、痛苦、无助的,没人能理解我,我也不理解他们。”

我说:“好,找到这些不良情绪就好了。现在我们要认识到这些不良情绪如果留在你心里,它会让你不开心,会影响你学习、生活和交朋友。所以现在林老师建议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了解一下:这些不良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有些可能是从老师那里来的,有些可能是从同学那里来的,有些可能是从爸爸妈妈那里来的,也有些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找到一个原因就把它拿掉一个,找到一个再把它拿掉一个,这样你就会越来越开心,性格也会越来越开朗,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吗?”

翔云说:“嗯,那我试试吧。”

我说:“好,祝你成功!”

十天后,翔云给我打来电话,很开心地告诉我:

“林老师,上次从你那里回来后,我尝试着调整了一下心情,用了些心思来关注课堂上的功课,我发现这些功课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容易了。我发现很多题都简单得不得了。”

我说:“那好啊!说明你的理解能力是超出一般人的,拉下了那么久的功课,你还能感觉到当前所学的内容非常简单,真是了不起!不过你一定要记住林老师的话哦:千万不要努力学习!除了关注课堂上的功课,还有另外两件要做的事千万别忘了!”

此后,翔云几乎把写小说的事放在了脑后,一个心思就想着:功课、功课、上进、上进!

……

为什么短短两个来小时的谈话,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因为我自始至终是站在孩子的同一边想问题。

(三)

站在同一边,引导孩子追求更高层次目标

春节过后,李强夫妇听朋友介绍,说我给孩子做心理辅导,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很有办法,便把两个孩子宏图、宏强带了过来,让我跟他们聊聊。两个儿子一个八年级,一个五年级。

听李强夫妇介绍,两个孩子寒假在家懒得要死,每天做不了半小时作业,一天到晚只顾看电视,玩游戏,要不就是跟邻居的孩子在外面追赶打闹。

两个孩子听了,低头不语,无精打采。

我说,我也喜欢看电视,喜欢玩手机,玩游戏。

我问他们夫妇,在外面做生意累不累?收入好不好?然后问他们,如果有一个更轻松的生意,不用那么累,也不用增加投资,收入还不减少,干不干?

他们说,当然干了!

因为他们做生意是跟厂家打交道,属于供货商这一类的。我说,如果有一天,你们供货的厂家跟你们说,从现在开始,你们不用送货了,原来你们每月的利润是多少,他们就给你多少,你们什么也不用干,只管在家吃喝玩乐就行了。你们高兴不高兴?

他们说,当然高兴了!

然后我话锋一转,说:“其实懒惰是人的天性,如果整天不用干活,都有好吃好喝,有钱花,谁不乐意?既然如此,孩子们辛苦了一个学期,难得有个寒假,就让他们轻松轻松,好好玩玩吧。”

这时,我看到两个孩子开始两眼放光,来精神了,便问他们在家喜欢看什么电视,玩什么游戏。然后我说,这些电视、这些游戏,我也喜欢。

讨论了一会儿关于电视和游戏的内容,我便问他们,看这些电视,玩这些游戏,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很快乐?

他们说是。

我回头跟他们夫妇说,是啊,追求快乐也是人的天性,谁不想快乐呢?

然后我开始跟孩子们讨论:

有一群猴子,住在花果山,它们整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一起在树林里上蹿下跳,追赶打闹,它们快乐不快乐?

孩子们说,快乐!

后来有一只猴子,发现自己跟别的猴子不一样,于是它跑了出去,它去干什么了?

它去学本领了。

它学了什么本领?

它学了十八般武艺,学了七十二般变化,学了跟斗云,分身术,学了很多本领……

我说,这只猴子,学了本领后,跟牛魔王称兄道弟成了好朋友;把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拿来当兵器,东海龙王也怕它三分;回到花果山教猴子们耍枪弄棒学本领,猴子们都尊他为大王。这时候,它快乐不快乐?

孩子们说,快乐!

那它的快乐跟花果山其它猴子的快乐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们说,它有成就感,它教猴子们学本领,猴子们的安全更有保障……

这只猴子后来大闹天宫。

在闹天宫前,是不是巨灵神都不把它放在眼里?闹天宫之后被封为“齐天大圣”,是不是托塔李天王都对他毕恭毕敬,太上老君、太白金星都跟他平等相待,连玉皇大帝都怕他三分?

现在这只猴子快乐不快乐?

他现在的快乐,跟花果山那些猴子的快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花果山那些猴子的快乐,只是低层次的快乐,而且很难长久;“齐天大圣”的快乐,是有成就感的、高层次的快乐,而且更能够长久。

我们继续讨论:

他现在的快乐是怎样获得的?

你们要“齐天大圣”的快乐,还是花果山猴子的快乐?

要获得“齐天大圣”的快乐,以后应该怎么做?

两个孩子讨论得很有兴致,都说回家认真看书,认真写作业,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了。

我说,不对,看电视,玩游戏,也可以获得快乐,为什么不看不玩呢?电视还是可以看,游戏也可以玩,但是少看一点,少玩一点,做得到吗?

他们说,做得到!

于是他们商量好:上午做一个小时作业,看一个小时课外书,还要记阅读笔记;下午也是,做一个小时作业,看一个小时课外书,记阅读笔记;晚上,或者写作业或者看课外书一个小时。

然后我说,请你们爸爸妈妈督促,并且经常向我汇报。好不好?

他们齐声说:“好!”

最后,我跟他们说:今天跟你们聊得很开心,我听你们说话很流利,表达能力也很强,不知道你们朗读课文怎样?

他们说没带书。我说好办,就读这段话:

每个人都追求人生的快乐,但我追求的是“齐天大圣”的快乐,而不是花果山猴子的快乐。因为我知道花果山猴子的快乐只是低层次的快乐,而且很难长久,我也知道,要获得“齐天大圣”的快乐,必须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两个孩子按我的要求,津津有味地读了好几遍。然后我问他们: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

他们说,明白!

我说:“那好,你们回去把它背下来。回到学校以后,两兄弟比一比,看看谁是“齐天大圣”第一,谁是“齐天大圣”第二。好不好?”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回去的时候,我看到,他们一家子都很开心。过了几天,李强打电话告诉我,这几天两个孩子都很自觉。

前几天,李强打电话向我报喜:半个学期来,两个孩子表现好了很多,近期的考试成绩进步都很大。谢谢林老师!

我说,不用谢我,主要是因为你们配合得很好!

经典语录:每个人都追求人生的快乐,但我追求的是“齐天大圣”的快乐,而不是花果山猴子的快乐。我知道花果山猴子的快乐只是低层次的快乐,而且很难长久,我也知道,要获得“齐天大圣”的快乐,必须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04

站在同一边,要对话,不要对立

年前看到一个小视频(这个视频现在已无法复制过来了,想看的朋友可点击下面文章名进入观看:《女儿问爸爸:脾气不好怎么办?这个爸爸的回答暖爆了!》,上面是当时的一张截图)。

视频中,小女孩坚持说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并请求让自己静一静;父母一方则坚持认为孩子态度不端正,还没认识到错误,一直大声批评孩子。双方僵持不下。

在两分多钟的对话中,小女孩有两个高频词:

“怎么样” 7次、“我想自己静一静” 3次。

一个理屈词穷的孩子,面对两个资深老练的成年人,仅有反复这一句“怎么样”无力地挣扎。

一对反复想要“证明孩子错了”的父母,和一个反复说明自己“已经知道错了”、想“自己静一静”的孩子。最后谁会赢?

赢的一方会有什么奖品吗?恐怕只有日渐疏远的亲子关系了。

输的一方会有什么教训呢?恐怕只有铺天盖地的挫败感了。

其实我们和孩子的每一次对峙,都是耗损。父母用权威武装自己,孩子用情绪保护自己。如果孩子和父母长期处于一种对抗状态,积压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最后可能会胆小、懦弱,或者抑郁,或者叛逆。

对立,是在不断重复地打着死结。

是为过去的错误而批评,还是为未来的成长而教育?

这,很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深思!

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白露和老公结婚四年了,有个两岁多的女儿。老公对女儿百依百顺,竭尽所能给女儿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但是对待白露,让我们这些旁观者都为之汗颜。

白露老公我们都见过,温文尔雅,说话总带着腼腆的笑,谦谦君子一般,这也是我们外人对他直观的认识。

但据白露的转述来看,她老公性格远不如他表面展示的那般“温和”。

白露的老公是个很挑剔的人,地上有一点没拖干净、碗筷上有油星、或是孩子玩具没收拾好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能上纲上线的数落白露,大声吼她,毫不避讳孩子,经常劈头盖脸骂她有病、或是神经病之类的。

白露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有时顾忌孩子也不想和老公争吵,忍不住了也会和老公对骂,有次他们在对骂中,两岁多的女儿破天荒的说了句:爸爸妈妈不要吵了,让两人顿时愣住了。

白露说,婚姻让人无望,这个男人让她绝望,唯一觉得对不起孩子。

生活中很多男人,对待孩子贴心无比,换了妻子立马是另外一副嘴脸,冷言冷语,言语辱骂都是常事,种种语言暴力行为让人寒心,说出来的话,要比刀子刮在脸上还疼。

且不说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作为男人、作为父亲的涵养在哪里,即便妻子再不堪,那也是孩子的母亲,在他们眼中母亲就是这个世界和他最亲密的人,却一直被自己的父亲否定、辱骂,难以想象会给孩子心理留下什么样的阴影。

首先,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是孩子出生后形成的第一个关系,对孩子的健康特别重要,影响到儿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另外,这个关系通常来说是一个持久的联系,在整个童年期一直起重要作用,甚至青春期以后孩子的安慰源泉也来源于此。

现在,对孩子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在父亲眼中那般不堪,被辱骂,孩子轻则产生质疑、敏感、没有安全感,重则所信仰的形象完全崩塌。

再次,亲身经历了父母冲突的孩子,哪怕他们的父母没有离婚,也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现不良的行为。

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择偶观。

如果是女孩,她熟知的爸爸是个语言暴力者,她从底里很反感爸爸的这种行为。因为他动辄就对她的妈妈甩脸子,说难听话或是大声吼,那么将来,她遇见这样的男人的时候,她就不懂得及时推开。因为她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人,她人生中第一个接触的男人就是这样的,她无形中就默认了这种品质,她也不懂这个男人绝非她的良人,加上吸引力的原理,她就特别容易“招惹”上这样的男孩子。

再说男孩,很容易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父亲对母亲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有很大的可能,他就会把这种行为带到自己的家庭中。

我们老家的邻居,现在六七十岁了,听人说他以前经常打老婆,他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现在都打老婆,常常被人们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句话说得很好,“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我还要补充一句,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善待孩子的母亲。

如果父亲能在疼爱孩子的同时,想到身旁的这个女人也是从小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思及此,请对身边的那个女人温柔点,再多温柔一点吧!

教育孩子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下面随小编一起看下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种方法!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链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

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着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

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才,所以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那以上12点必须牢记并且做到哦,给孩子一个最完善的教育方式吧,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棒的!

对孩子怎样家庭教育是最好的


家长如何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学会了明辨是非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养成很多好习惯,比如整洁,比如独立的性格。那么家长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呢? 以下是四种家庭教育的好方法。

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在我的家庭教育里,很轻松,我从来不对孩子大声叱喝,这样的家庭氛围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得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家庭重大事件的决策中。有一年,爱人想换车,不知道是买黑色的还是红色。后来让孩子参加到了这个问题的决策中,孩子给了建议是红色时尚,黑色经典,不会随着流行而被淘汰。就这样我们选择黑色。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的女儿今25岁了,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女儿成长的很快乐,我也很开心。

以身作则,用自身行为来影响孩子

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要求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爱学习。只要孩子做得好,他们总是赞美他。我的女儿非常喜欢看书,是因为我们从小对女儿的影响,晚饭后,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拿着书本在学习,看书,这是我们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养成了女儿的好习惯。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

严格要求孩子与关爱孩子一起进行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我们既想办法为他提供优越的环境,也不忘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我们会给他各式新奇的玩具,我们也会常常给他讲红军长征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的故事。对孩子严格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在学习中,我们对他严格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对他关爱有加,这就说明了,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双向的,要严格也要慈爱。

配合老师,做好家庭工作也要做好学校工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更多的品德,做人道理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知识,让孩子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以后的人生做准备,找方向。家长只有配合老师,了解孩子想要什么,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然后配合老师的需要进行的家庭教育更加适合孩子,更能让孩子接受。

家庭教育,家长是老师,在人生的第一节课上,千万不要自己的孩子落后,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出现任何不快乐!

玩,便是最好的教育


说到“玩”,你知道吗?我觉得不懂得“玩”,确实是一种缺点。怎么说呢?席慕蓉曾经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

因为,他没第一手接触过美。

我有一个非常欣赏的作者,叫沈从文,我觉得他的文学魅力来自他小时的逃学经历——到街上看杀猪屠狗、打铁磨刀的小贩,看革命军杀人、农民头颅滚地……这给他呈现的是人生百态。在街上撒野给予他的成熟和智慧可能远超过课堂里的背诵。

儿子小的时候,我常带他去剧场看戏,去公园里喂鸭子,在厨房里揉面团,到野地里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风筝,在花园里养薄荷、种黄瓜,去莱茵河骑单车远行……

现在,他大了。自己去巴塞罗纳,去看建筑,看雕塑。

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谈亲情孩子的“离开”是去开展他自己

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儿子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儿子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

我知道:和儿子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他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以后,这样的镜头不断重复:儿子上中学,看着他冲进队伍,不再羞怯;儿子到美国留学,在机场看着他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着他回头一瞥,他却头也不回地昂然进了关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儿子正在离开他的朋友们,他正在离开小镇,离开他长大的房子和池塘,他同时也正在离开我。这,是一种永远的离开。

但我明白,儿子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他自己。所谓父母,就是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那些人。

谈工作孩子的快乐最重要

我要求儿子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他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他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他的工作在心中有意义,他就有成就感。当儿子的工作给他时间,不剥夺他的生活,他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儿子带来快乐。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儿子有否成就,而是他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第一,它给他意义,工作不把他绑架,不做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孩子时间,容许他去充分体验生活。

我不介意儿子是否平庸,但要儿子找到快乐的自己。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限期的。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要认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实。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他们很穷,却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该怎样教育最好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
    2021-07-09 阅读全文
  • 大班语言活动――他们怎么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学会控制自己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准备: 1、歌曲《拉拉钩》。 2、幼儿心理活动材料下册第7页。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们怎么了。 1、观察活动材...
    2019-12-17 阅读全文
  • 教育孩子最好的五种口气 在过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严肃、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时候教育孩子语气难免会重了许多,这在很多家长看来还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实,幼儿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打和骂。有时候更加温和的语气往往能收获更加好的效果。 ...
    2021-01-20 阅读全文
  •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家长们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用真诚的倾听和有效的沟通,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每个家长他都曾经是一个孩子,他长大之后也为人父为人母,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等到有一天觉得孩子叛逆了,不听话了,...
    2020-12-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教育随笔: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吃完午点后,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在进行区角游戏,李欣怡小朋友走过来跟我说:“老师,长大后我也很想当老师”。我很高兴,既然很想当,那一定是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好奇和羡慕。我不...
    2021-06-16 阅读全文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

2021-07-0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学会控制自己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准备: 1、歌曲《拉拉钩》。 2、幼儿心理活动材料下册第7页。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们怎么了。 1、观察活动材...

2019-12-17 阅读全文

在过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严肃、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时候教育孩子语气难免会重了许多,这在很多家长看来还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实,幼儿教育最忌讳的就是打和骂。有时候更加温和的语气往往能收获更加好的效果。 ...

2021-01-20 阅读全文

家长们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用真诚的倾听和有效的沟通,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每个家长他都曾经是一个孩子,他长大之后也为人父为人母,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等到有一天觉得孩子叛逆了,不听话了,...

2020-12-0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吃完午点后,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在进行区角游戏,李欣怡小朋友走过来跟我说:“老师,长大后我也很想当老师”。我很高兴,既然很想当,那一定是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好奇和羡慕。我不...

2021-06-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