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这8类妈妈养出的孩子能成大器,你上榜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19

幼儿园小熊你长大了吗说课稿。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8类妈妈养出的孩子能成大器,你上榜了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妈妈一辈子都需要学习的功课,虽然每个孩子各不相同,每个妈妈也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却不难发现真正优秀的妈妈一般都具有以下几种或全部的特点。

01.有趣又有点孩子气的妈妈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你才知道他们的世界和你的不一样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带一点孩子气的妈妈总是会格外受孩子们的喜欢。有那么一个妈妈,每次她和她三岁的孩子在一起时,总是显得特别欢乐,虽然年龄差距大,可那位妈妈完全没有大人的架子,反而会跟着孩子蹦蹦跳跳,因此别的孩子也喜欢跟她聊天玩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妈妈,她的孩子也很自豪。

其实当孩子哭闹你又束手无策的时候,你也可以蹲在地上和孩子一起哭,或许你会惊喜的发现:你这样做时,孩子不仅会停止哭泣,还会反过来安慰你哦!渐渐地也就变得更加懂事啦!

02.尊重孩子的妈妈

孩子是依你而来,却不是你的财产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同样。一个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

孩子是鲜活的生命,同样有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只有充分尊重孩子,才能使他健康、快乐、全面地发展。

03.不攀比的妈妈

“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虽然许多父母心里是非常清楚攀比对孩子是很不好的,可是要做到不攀比真的很难,谁叫人性中天生就有“嫉妒虚荣”呢!

可是很难并不代表做不到,不管别人如何炫耀自己的孩子,你只要微笑听着就好,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相信他并不比其他的孩子差那就够了!

04.经常微笑的妈妈

爱笑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太差

有一项研究表明:当妈妈经常对孩子微笑时,孩子会变得更勇敢哦!所以每天起来记得对着镜子拍拍脸,不管心情如何一定要让自己露出微笑哦。

05.说话算话的妈妈

诚信才是这个世界的通行证

这一点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家长在孩子吵着要买某一样东西时,家长往往会为了安抚孩子承诺下次再买,亦或者为了让孩子多吃口饭,答应孩子吃完就去买冰淇淋,家长没当回事,孩子却认真了!

所以为了不要打碎孩子对你的信任,如果你答应给孩子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也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会成长为一个诚信的人!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强求孩子?

06.善于沟通和倾听

99%的好妈妈都具备这一特点哦

倾听是沟通的开始,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不管你在干什么,请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倾听,孩子哭闹得时候请耐心安抚。

07.经常鼓励孩子的妈妈

人的一生总会犯错,何况孩子

有一句话不是叫:孩子只是你的过客,而你却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吗?所以啊,孩子一生的自信和勇气绝大部分都是在家长的鼓励和肯定中慢慢建立的。

孩子沮丧时,及时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平时孩子有好的表现时,也要具体地表扬孩子!然后你会发现,孩子真的越来越棒!

08.有爱的妈妈

在爱里成长的孩子才会更加懂得如何去爱人

请保持心地善良,比如遇到乞讨的人给点小钱又何妨,也许人家真的需要呢?

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热情地伸出双手,努力成为一个受欢迎正能量的妈妈,那么孩子在你爱心的滋润下,一定会成为拥有优秀品格的人。

由衷地希望您的孩子可以长成一个善良且快乐的大人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舍得用孩子,孩子才能成大器!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出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

1、冲茶与炒菜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

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

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儿子高兴了,我却为难地对他说:“你高兴了,我可惨了,下了班还得急忙回家为你做饭。”

谁知,儿子拍着胸脯,神秘地说:“爸不在,还有我呢!”

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家,儿子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

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就在饭桌前坐着。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我也用了“广告语”。

“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

“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

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还有点不熟呢!但几年以后,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儿子多么渴望被母亲需要、被母亲肯定啊。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出国留学,而在于让儿子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2、挤公交的五大要素

想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就要“放养”,不能“圈养”,舍得放手。尤其是培养男孩子刚强、坚毅的男子汉气质,从小给他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提供锻炼、实践、展示本领的机会。

每天上下学的路程,正是培养孩子刚毅、能吃苦的气质的一个绝好机会。让孩子锻炼着自己上下学,可以让他在路途中寻找到不少乐趣,也能够增长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儿子上小学时,家离学校很远,路上坐车要一个多小时。从三年级起,儿子就开始自己挤公共汽车上下学了。

有一天,他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就说挤公共汽车吧,有五大要素。”

我很感兴趣:“我儿子什么时候成哲学家了?挤汽车还挤出经验了!往下说,我洗耳恭听!”

儿子兴致勃勃地说起他总结的“五大要素”:“第一,等车的时候,不用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那样的话,脖子多酸哪!只需用你的余光看着旁边的人,人群一有动静,准是车来了!”

“有道理!那么第二大要素呢?”我兴致很浓地听着,逗他讲话。

“第二,车来了,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你只要贴着车帮走到车前,抓住车把手,你就能上车了!第三,如果车上人多没有座,你就站在司机座位的后面,这个地方比较宽敞。”

“你眼睛还挺尖!还有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往下听。

“听我慢慢道来:第四,司机座位后面虽然宽敞,但离座位扶手远,你的双手要张开,放在车窗的玻璃上,这样能站稳;第五,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这样就有了两个脚的立足之地了。”

听完这“五大要素”,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想,不去挤公交车,他哪能总结出这么多“要素”?

儿子上中学后,六年来天天骑车上学,风雨风阻,无论风吹日晒,从不叫苦,我从心里佩服他。

3、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上海工作,说要感受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这样才能和国际接轨。出发那天,我原是准备去机场送他,可他不让:“不用送,我自己去能行!”

他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前朝我笑笑,挥挥手,用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妈妈再见!”

我只好也挥挥手说“再见!”我也不能死乞白赖非要跟他去呀!望着儿子远行,我心中一百个放心,我知道他行。

儿子成长的历程,让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这四种妈妈会养出叛逆孩子


母亲是孩子生命之初最依赖、最亲密的人,也是第1任启蒙老师。对孩子来说,妈妈的"身教"往往大于"言传",她们的1举1动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大不列颠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就曾直言: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假如妈妈们不思进取,忽略孩子或是自以为是,就很容易培养出叛逆宝宝,影响孩子1生,提醒以下4种妈妈需要注意了。

神马都不会的"无能型"妈妈。小丽最近遇到了1件棘手事,刚上幼儿园的女儿佳佳总爱问:"妈妈,您能给我扎个像妞妞1样的辫子吗?妞妞妈妈做的点心真好吃,妈妈您会吗?"……每次看到妈妈摇头,佳佳就失落地低头不说话了。小丽偶尔要求孩子做些事情,她总说:"妈妈,您都不会,我也不学。"大家常说家是"妈妈的味道"。试想,假如妈妈神马都不会做,神马都不愿学,当孩子回忆童年时,会有多少情感缺失。另外,生活中许多教导都源于家庭细节中的潜移默化,没有爸妈的身体力行,孩子也很难在成长路上有所得。因此,妈妈们不妨试着多动手,可以和孩子1起学习,好学的态度也能感染孩子。

只关心自己的"忽略型"妈妈。现代社会,多数女性不再是只需照顾好家庭的全职主妇,而是职场上的半边天。有些妈妈就错误地认为,追求自己的梦想,有独立生活空间,把孩子交给长辈,是1种理所应当的行为。殊不知,这样的妈妈不但不受孩子欢迎,还可能造成她们的情感障碍。研究认为,"忽略型"家庭的孩子,情感上更冷漠,她们不太懂得付出与情感表达,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容易出现早恋、家庭观念淡薄等问题。这类妈妈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孩子往往是自身行为举止的缩影,多与孩子互动不但能促进她们健康成长,对于自身品质的完善也十分有益。

过于严格的"苛刻型"妈妈。刚上初3的贝贝最近成绩直线下滑,老师认为很奇怪,贝贝平时学习很努力,为神马成绩总不好?打听多次后才了解到:原来每次贝贝成绩提高后,妈妈就会提出更高要求,还给她报各种辅导班、培训课程,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干脆每次考试故意写错。

社会竞争压力大,许多妈妈都期待孩子出人头地,但不断加码的要求可能让孩子失去斗志,认为如何都不能让爸妈满意,久而久之导致出现"叛逆型"和"懦弱型"两样极端。有的孩子开始抉择用粗暴的方式应对爸妈的压力;有的孩子则凡事按照爸妈要求,人际交往变差。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有时需要"虎妈"给孩子立规,但妈妈们不必事事苛求完美,授之以渔才是长久之计。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而不是永远被推着走。

说个不停的"直升机型"妈妈。这种类型的妈妈被戏称为"永远盘旋在孩子的上空,随时准备降落"的直升机。为人爸妈,对孩子关心、爱护时总免不了多说几句。但假如整天对孩子吃喝拉撒睡样样操心、事事啰嗦,很容易让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其实,孩子叛逆并不完全是坏事,它证明孩子逐渐长大,可以独立思考和做决定。对此爸妈不必过于慌张,避免孩子叛逆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交伙伴,从说教式转变为倾听式,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导。理解、沟通、尊重,两代人1起成长,是好妈妈的必胜法宝。

舍得用孩子,孩子才能成大器,太经典了,值得学习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敢于“使用”孩子“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出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在许多书中都表达了感受:享受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冲茶与炒菜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

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

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儿子高兴了,我却为难地对他说:“你高兴了,我可惨了,下了班还得急忙回家为你做饭。”

谁知,儿子拍着胸脯,神秘地说:“爸不在,还有我呢!”

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家,儿子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就在饭桌前坐着。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我也用了“广告语”。

“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

“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

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还有点不熟呢!但几年以后,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儿子多么渴望被母亲需要、被母亲肯定啊。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出国留学,而在于让儿子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孩子要“放养”,不能“圈养”,要舍得放手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使用女儿,我也有一句话:欣赏你的女儿,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

“有个女儿真好!”这是父母对女儿的欣赏,也是对女儿最大的鼓励,它能使女儿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充满乐观与自信,学会善良与关爱。一个女孩,从小能够得到父亲的关爱,有助于培养她良好的性格、开朗大度的胸怀以及善于交往的能力。相反,一个从小失去父爱的女孩,在择偶时容易选择一个父亲般的男友,或者总是对男性心怀仇恨。

如果说母亲是大地,那么父亲便是一片蓝天;如果说大地能够创造生命,那么蓝天就应该包容世界。天地合一,万物才能和谐健康地生长、繁衍,这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天下的父亲都该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自己的女儿、欣赏自己的女儿,陪伴女儿在人生的道路上长大。想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就要“放养”,不能“圈养”,舍得放手。尤其是培养男孩子刚强、坚毅的男子汉气质,从小给他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提供锻炼、实践、展示本领的机会。

挤公交的六大要素

每天上下学的路程,正是培养孩子刚毅、能吃苦的气质的一个绝好机会。让孩子锻炼着自己上下学,可以让他在路途中寻找到不少乐趣,也能够增长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儿子上小学时,家离学校很远,路上坐车要一个多小时。从三年级起,儿子就开始自己挤公共汽车上下学了。

有一天,他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就说挤公共汽车吧,有五大要素。”

我很感兴趣:“我儿子什么时候成哲学家了?挤汽车还挤出经验了!往下说,我洗耳恭听!”

儿子兴致勃勃地说起他总结的“六大要素”:“第一,等车的时候,不用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那样的话,脖子多酸哪!只需用你的余光看着旁边的人,人群一有动静,准是车来了!”

“有道理!那么第二大要素呢?”我兴致很浓地听着,逗他讲话。

“第二,车来了,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你只要贴着车帮走到车前,抓住车把手,你就能上车了!第三,如果车上人多没有座,你就站在司机座位的后面,这个地方比较宽敞。”

“你眼睛还挺尖!还有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往下听。

“听我慢慢道来:第四,司机座位后面虽然宽敞,但离座位扶手远,你的双手要张开,放在车窗的玻璃上,这样能站稳;第五,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这样就有了两个脚的立足之地了。第六、如果车上有座,你要想坐下,不要先探身子,要先把臀部移过去,这个座就是你的了,这叫‘臀部移动法’!”

听完这“六大要素”,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想,不去挤公交车,他哪能总结出这么多“要素”?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把靠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这套“经验”展示给我看的。

果然,机会来到了。

一个星期天,我和他一起乘公交车外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形成排队上车的习惯。一路上,他不停地展示着他挤车的“高招”本领:在汽车进站后,等候已久的人们蜂拥着朝车门涌去。儿子扶着我,贴着车帮往上挤,不一会儿就上了车,这招还真灵。

车上人很多,他却找到一个座位:“妈,快坐下,你的腰不好!”

换乘第二辆公交车时,人更多了。儿子不仅带我上了车,还为我在司机座位后的玻璃窗边找到了站脚的地方。只见他双臂撑顶着窗框,我的头正在他双臂中间,他坚定地说:“这下子不会有人再挤您了!”我心中忽然涌起一股热流,有一种被保护、被人怜惜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来自我的儿子——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身上。

儿子上中学后,六年来天天骑车上学,风雨风阻,无论风吹日晒,从不叫苦,我从心里佩服他。

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上海工作,说要感受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这样才能和国际接轨。出发那天,我原是准备去机场送他,可他不让:“不用送,我自己去能行!”

他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前朝我笑笑,挥挥手,用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妈妈再见!”

我只好也挥挥手说“再见!”我也不能死乞白赖非要跟他去呀!望着儿子远行,我心中一百个放心,我知道他行。

儿子成长的历程,让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孩子最讨厌这10种妈妈!你中招了吗?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一个形象佳、气质好、品德优的妈妈,确实能让孩子自信不少,这就是女人的力量呐!

1、不好玩妈妈

孩子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妈妈这些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对孩子的爱好根本不感兴趣,还嫌弃孩子话为什么这么多。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可如果妈妈总是一问三不知,便会让孩子感到很失望。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对一些事情的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同时对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

做一个令孩子喜欢和自豪的妈妈,勤学习是关键。但同时,也要尽可能抽时间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语交流。虽然妈妈不是完美的,总有些事情是妈妈不会的,但要告诉孩子知识是无涯的,妈妈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就像孩子现在做的一样。

2、不修边幅的妈妈

我们曾经都做过孩子,也都明白,开家长会时,如果妈妈打扮的精致优雅,被同学羡慕,就会觉得很有面子。而当一位不修边幅的妈妈走进教室,被同学指指点点时,孩子就感觉受到奇耻大辱。

学着为了孩子当个精致的妈妈,精致不是你穿多么名贵的衣服,提多么大牌的包。精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比如:乘地铁时不随意脱鞋,不在公众场合盘腿而坐等。

要了解:无论走到哪里,妈妈的精致,都代表着孩子尊严的一部分。

3、爱拿钱说事儿的妈妈

“妈妈,老师说这学期的补课费该交了。”

“怎么又要钱啊,上个月不是刚刚交过吗?没钱!”

金钱永远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即便是发生在亲子之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学校经常收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跟他计较养他很费钱。随便一句“没钱”,无形中给孩子贴上“贫穷”的标签,如果这张标签无法撕掉,日后即便他再富有,也始终会被贫穷的意识折磨。

4、悲观的妈妈

“妈妈,这次考试没考好,数学考了68分。”

“考这么点,这怎么能考上大学,找得到好工作呢?这怎么办好呢?”

不要做消极悲观的妈妈,不要小题大做,不要一点小事就觉得世界崩塌了。孩子受挫时,最需要一位乐观的妈妈来支持,如果连妈妈都这么悲观,那受挫无助的孩子该找谁当依靠?另外,我很欣赏一句话:“孩子只不过走错了一步,并不代表人生就毁了。”成长的年纪,妈妈的悲观是孩子软弱的毒药。

5、用孝顺绑架孩子的妈妈

“妈,你为什么吃我桌上的东西,那是同学送我的!”

“才吃了你几口东西,你就对我大吼大叫,那我以后还怎么指望你来孝顺?”

传统的固定观念,让我们习惯把任何事都跟孝顺扯上关系,不要总假借孝顺的名义绑架孩子,天天将孝顺挂在嘴边,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压力和负担!孝顺是建立在父母给予孩子关爱的基础上,孩子也有自由的意志,不要总让孩子以为,他的存在,只是父母拿来防老的工具。

6、强迫孩子诋毁另一半的妈妈

和另一半吵架,不要把孩子牵扯进来,别硬拉着孩子,强迫他去指责另一半,抱怨另一半,说另一半的坏话。对孩子来说,偏袒一方,诋毁另一方,都会令孩子痛苦为难。夫妻吵架,无论结果如何,伤害都不该由孩子承担。

7、爱说脏话的妈妈

和孩子爸吵架,有时妈妈没地方出气,就说脏话泄愤。就我自己来说,很反感说脏话的妈妈,虽然有时自己也会冒几句脏话,但听到自己妈妈说,真的感觉受到了天大的伤害。

8、冷酷无情的妈妈

“妈妈,我们班XX,她爸爸最近好像……”

“小孩子家家的,不要多管闲事,管好自己就行了!”

听到孩子讲别人家的事,没等说完就打断孩子的话,孩子关心同学,是好事儿,我们为什么要扼杀他们关心他人的能力?今天我们阻止孩子关心同学,明天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孩子自私,不关心父母?

9、不尊重孩子隐私的妈妈

如果你与邻居私下谈论你5岁的儿子夜晚睡觉还离不开奶嘴,孩子知道后自尊心就会大受伤害;如果爸爸在熟人面前诉说他8岁的孩子还尿床,这种揭短行为也会使儿子对父亲失去好感和信任。

每一个人,即使他还完全是一个小孩子,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领域,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随意干涉。因此,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牵涉其个人私事或隐私,大人应予以尊重,千万别向外人揭短。

10、手机妈妈,造就冷淡孩子

如果妈妈一直与手机为伍,就会缺乏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看书和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会失去许多和孩子沟通的机会,而且也影响孩子,使得他也从小喜欢玩手机,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

童年很珍贵,妈妈有时间的话,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活动。多带孩子到外面去玩一下,就算妈妈真的没时间带孩子到外面玩,那么,在家里的时候也应该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玩一玩,听听孩子说说幼儿园里面的事情,听听孩子的心声和想法,并且,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游戏,增强亲子间的感情。

这六种妈妈,才能培养出性格好的孩子!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足够好,那他的命一定不差。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命”,所以我们努力培养他成为一个好性格的人,坚强、乐观、勇敢……其实,孩子性格好不好,看看他的妈妈就知道了。

对于孩子来讲妈妈最亲近的人,陪伴着自己一点点成长,妈妈的言行影响自己的一点一滴,妈妈是怎样的,孩子就会是怎样的。

想让孩子性格好,不妨学做这6种妈妈。

1、充满生活情趣的妈妈

人要活得有趣,尤其是做了妈妈的女人,要把日子过成一朵花。看看孙俪,我们羡慕她“1+1=4”的幸福生活,更羡慕她把平淡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带儿子画画,领着女儿做瑜伽,一家四口,羡煞旁人。她充满生活情趣,每天变着法带着孩子去体验生活,享受美好。

小小的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他期待有个人带自己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妈妈作为最贴心的陪伴者,怎么能够缺席呢?充满生活情趣的妈妈,往往对生活充满热情,饱含着对世界的新鲜感,她会带孩子去见证生活中不同的美景,打开孩子通往世界的大门。

这样的妈妈带孩子,孩子会越来越热爱生活,充满激情,过快乐的人生。

2、乐观爱笑的妈妈

常常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其实,爱笑的妈妈,运气一定很好!一个女人乐观开朗,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那她养的孩子,一定会被妈妈的快乐情绪感染,做一个快乐积极的人。孩子生活的快乐,性格好,这对妈妈来讲,绝对是很幸运的事情。

看过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妈妈不爱笑,我也开心不起来”。孩子每天面对不爱笑的妈妈,时不时的还唉声叹气,这对孩子而已,无疑是件坏事。妈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小小的他还没弄明白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已经过早的收起了自己的笑容。

做个爱笑的妈妈吧!用你的微笑去温暖孩子的心,让孩子感觉到爱,教他做一个积极乐观,用微笑面对生活的小战士。

3、言而有信的妈妈

有些时候,孩子会对妈妈撒谎,对此,我们暴跳如雷,认为孩子“不诚实”。对啊,孩子就是“学坏了”,坏榜样大概就是我们做妈妈的吧!妈妈对孩子言而无信,说话不算话,甚至编造一些借口试图掩盖自己的过失。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啊,他能从你的脸上读出被欺骗的感觉,那他很有可能就会把从妈妈身上学到的用在生活里。

妈妈该是孩子最信任的人,连妈妈都言而无信,那别人呢?孩子会渐渐失去安全感,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里多了胆小猜疑和不信任。

做个言而有信的妈妈,其实很简单。在答应孩子某件事之前,去想清楚自己能不能做到,不要轻易许诺,答应孩子的一定要做到。

4、宽容大方的妈妈

宽容的妈妈往往能教育出有涵养的孩子。宽容大方的妈妈,对事不计较,不会得理不饶人,待人和善,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孩子慢慢学会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他不刻薄,不小气,这样的孩子自然很惹人喜欢呢!

从现在开始,停止你在孩子面前的抱怨,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公“算账”。你试着对周围的人表达你的友善,不再因为一点点不愉快而和别人斤斤计较,当你不再计较的时候,你才是真的宽容。

让孩子看到妈妈的胸怀,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宽容大方。

5、不攀比的妈妈

不攀比,其实是一种知足常乐。她可以背名牌包,穿大牌,你没有,但你有个好老公;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别人家的,为什么不回头看看自己的孩子也在闪闪发光呢?孩子可能会学习不够好,但是,好妈妈是知道孩子画画特别棒的。首先你停止攀比,孩子才有进步的动力。比来比去,孩子的上进心全变成了可怜的自卑,甚至是自怨自艾。《小别离》里的吴佳妮可怜就可怜在,不知足,和别人比孩子、比老公,最后落得离婚的下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最害怕的就是,妈妈老拿别人和自己比,这种攀比心态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从小孩子就和妈妈学会攀比,老是想着去超过别人,孩子真的会活的很累,有些时候,甚至会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去达到攀比的目的。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会孩子知足常乐,不攀比,就让孩子放慢脚步享受自己的人生吧!

6、有爱心的妈妈

爱,是美德的种子。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就要教会他去爱。一个有爱心的妈妈,是孩子最大的幸运,她会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慢慢的,孩子开始尽己所能的对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爱,虽不能惊天动地,但是每一个善举都是他人生里的勋章!

同样的,爱能让人充满安全感。有爱心的妈妈会让孩子放心的依靠,对未知不再害怕。爱心无形,但是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都可以充满我们的爱心。

带着孩子,带着爱心一起去感受一下这生活的美好,让孩子的人生多几分光芒。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妈妈是最大的影响者。

孩子的性格好与坏,决定着他的未来命运的好坏。我们都是好妈妈,想让孩子人生的路走得顺一点、再顺一点,所以啊,在我们还能改变些什么的时候,拿出自己的爱心、耐心和关心,去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

五点养出懂事听话好孩子


在我们的印象里,好孩子都是要听话的,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我必须这么做”,对孩子健康的心理培养会好得多。

培养懂事的好孩子,家长应该做到以下5点:

1、耐心倾听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气,也为孩子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真正放下身段

不要总是对孩子发号施令,命令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非指挥者。

3、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良苦用心。

4、同孩子做协调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与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5、把教育融入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家长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人生的道理,某一件事带给孩子的启发和震撼就是最好的教育时刻。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用贴近生活、简单易懂的方式告诉孩子。

如何养出一个厌学的孩子


我见过太多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抱怨、发愁。或者,换句话说,我很少有机会看到,做父母的不去为孩子的学习抱怨、发愁。不过,有意思的是,恰恰是那些对孩子的学习干预和关注少的家庭里,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的几率反而更高。

从发展的角度看,孩子生来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求。所以按理,每一个孩子都会爱上学习这件事。那为何仍然有那么多孩子厌学呢?心理学家们早就发现,那些学习一直不理想的孩子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因为情绪上抵触学习,而非智力上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说白了,这些孩子,多半跟“学习”的关系不好。而这,又多拜父母所赐。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正话反说,看看那些厌学的孩子,都是怎样被父母们养出来的。希望能够给父母们一些启发。

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不断给孩子定下难以企及的目标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高过孩子的承受能力。为了孩子,这类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陪孩子去制定计划,给孩子一个目标本身没有问题。但若父母所提出的目标太过遥不可及,孩子总是再努力都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那孩子就只能反复体验到无力、挫败感,并渐渐失去坚持的动力和毅力。比如有的父母不管或忽略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强制要求孩子小学之前就要掌握1000个汉字;多少岁以前必须通过钢琴多少级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会过早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热爱度。

针对这类父母的教养方式,我们可以听听心理学家惠特尼的建议: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孩子可决定什么时候执行或终止计划。当然,父母要对孩子的计划进行约束,添加上一些条款,如每天按时回家、先做功课、学习时不得分神等。“计划本身不是一定让孩子达到某个目标,而是看能否成功遵守计划,坚持到底。”惠特尼说:“如果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让他们看到了自己有能力和信心达到目标,会激发出自发学习的主动性。”

父母总是看到孩子的劣势,给予孩子负面评价

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尤其在3岁以后,父母、老师以及同伴的评价,对孩子的重要性会逐步提升。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体验不到成功的孩子,也就不会再努力了。

有一位爸爸,曾带着自己厌学的儿子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咨询师和该孩子单独谈话时,孩子这样说:

我从来都没得到过大人的认可,考试差一定会挨骂。考得不好被骂,考得好一样被骂。有一次,我数学考了92分,试卷发下来后,我高兴极了,这是我最好的成绩。放学后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试卷给爸爸看,没想到他说:“光这一门考92有啥用?其它课呢,语文呢,英语呢,物理呢?就这上门考这些,你还好意思说呢!”我一下子无话可说了。

中国有句话,叫做“骄傲使人落后”。很多中国父母也以此为信念去管教孩子,他们认为,不能让孩子太骄傲,不能把孩子夸歪了,要适当去打击打击孩子。所以,当孩子表现的不错、渴望得到认可时,不少父母会像上面那个爸爸一样,克制表扬孩子,并以为这样会激励孩子继续进步。

结果恰恰相反。我们反复讲过,一个有信心、并且乐于继续尝试的孩子,全靠这两种体验:

1.这件事做成功了;

2.这件事是我做成的。

父母吝于表扬孩子的做法,则只会剥夺孩子充分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愉悦感,把孩子与成功之间的联系生生隔断,如此孩子只能获得低价值感,并形成“我不好、我不行”的自我评价。

对此类父母的教养方式,我们的建议是: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无论孩子是否爱学习爱读书,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变的,让孩子知道不管自己表现如何,但是自己作为一个人总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同时,要时刻发现、注意孩子身上的优秀之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陪读,传达给孩子的是不信任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写作业时,会守在旁边,紧密地监督,随时纠正孩子所犯的错误,不时去提醒/打断孩子。

父母看似监督的陪伴,实际上是坐在旁边监视、监工,表达出的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学习似乎变成了父母的事,而不是孩子的。遇到叛逆一些的孩子,他们要么就跟父母磨洋工耗下去,要么屈服于父母的暴力之下。既然父母不信任孩子能够自己做好,那么孩子又怎么会信任父母说的“好好学习才是对的”呢?长期被父母“陪读”的孩子,会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他们往往无法独立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更难体验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所以,即使前期父母的监督下,也许孩子能够取得一些成绩,但一旦离开父母监督,孩子会立即丧失一切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孩子做作业时,父母尽量不要在身边陪伴,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学习,当然孩子学习上不懂问题时,要引导孩子学会主动请教父母,届时再予以引导就好。还是那句话,做孩子成长的守望者,只不过,有时要站的远一些。

曾有位一直为孩子写作业发愁的妈妈这样问:

我每天都因8岁儿子的学习问题犯愁,吵闹,弄的一家子鸡犬不宁,我也试了几种方法,对他好像都不起作用。每天回来只要我们不催他,他就从不主动写作业,让他写他也只是应付而已,你不在他跟前坐着,他一小时也写不下一个字,在他跟前也是好话连篇也听不进半句,最后磨磨蹭蹭的写几个,别人半小时的作业,他得两三个小时,就这还的催着,催急了还发火骂人,有时候就狠狠的揍他一顿,他就委曲求全地写一小会儿。这样的孩子可咋办呀,才刚刚开始就厌烦学习。

对于这位妈妈来说,需要立刻跟孩子划清界限,只做自己该做的,而把学习这件事,还给孩子自己。具体说来,就是避免说教、打骂、监督,因为这些方式都是“越界”,是对本属于孩子的事情过于上心的表现。不如跟孩子约定好写作业的基本规则,包括:在哪里写,提供给孩子可以专心写作业的环境;写作业的时间多久,到点了就不允许再做,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效率等。具体作业如何写,写得好不好,除非孩子开口向父母求助,不然就最好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

如果孩子能够遵守规则,且主动做好作业,妈妈可及时鼓励;如果孩子不主动做作业,妈妈温和坚定地执行规则,不批评不指责。因为完不成作业的孩子,自然会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惩罚,也许还要受到来自于同学的嘲笑和鄙视,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完成作业受到的惩罚和付出的代价。

父母过分看重成绩,只关心学习成绩这一件事

有这样一个“数学天才”的故事:

一个孩子,起初学习挺努力的,成绩也不错。五年级时,有一段时间,他特别不愿意学数学,而且成绩老是很差。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妈妈没有一味地责备孩子,而是在想办法。

有一天,她看到报纸上有几道脑筋急转弯的题,她灵机一动,就把它剪下来,重新打印了一份。对孩子说:“儿子,你看看这几道题,能不能做出来。书上说,能做出这几道题的孩子,那都是数学天才。”儿子一看,马上来了兴趣,而且想方设法把这几道题都做了出来。妈妈特高兴,就写了四个大字“数学天才”贴到儿子的书桌前。从此,她发现孩子对学数学比以前有了兴趣,慢慢地,数学成绩就提高了。

这个小方法,虽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拿来便用,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父母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更多是责备。可惜,效果往往都不理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哈里提到,如果孩子从小就体会过因兴趣而忘我的滋味,就会感到快乐,并一直主动寻找这种乐趣。所以,改善孩子和“学习”的关系,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至关重要。

另,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并不是“不务正业”,反而是对促进孩子学习、增强孩子专注力的好事情。父母平时多鼓励,并且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并及时和孩子分享他的感受,这样,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中,比如学习。

当然,除了上述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厌学,还有一点会导致孩子不爱学习,即,父母本身不爱学习,孩子多半也会效仿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要让孩子对学习发生兴趣,首先要让他知道父母很喜欢读书,求知欲很强,并且不断学习。如果父母自己平时就是喜欢玩了、成天看电视打游戏的人,耳濡目染,孩子也会习得父母身上不好的习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自己都不喜欢看书、学习,又怎么要求孩子做到呢?所以,父母要先从改善自身做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想让孩子读书的方法是自己也拿起书。

今天,你骂孩子了吗?


今天,你骂孩子了吗?今天,给**喂过了睡前点心,我给他洗好澡,换上睡衣,他便要求喝牛奶。最近一段时间,我给他订了鲜奶,用塑料袋包装的。前阵子我都是将整袋牛奶先放到一个杯子里,然后插上吸管让**抱着杯子喝,今天想到那个杯子是瓷的,挺沉,决定给他换成塑料碗。结果是,**还没适应这只碗,因为相对杯子而言,这碗太浅了,**喝了几口牛奶后,注意到我放在床边的书本,想过去看看。挪动的时候,碗一倾,塑料袋里的牛奶倒出来大半,一下子将草席给弄湿了……

我忍了半天,还是表达了我的情绪:**!妈妈很生气!你看草席全部弄湿啦!妈妈有提醒你要小心,牛奶很容易倒出来的!

**一脸愧色。听任着我“摆布”他:我把他抱到小床上,然后连书连枕头那些东西也全部塞到小床铺,扯出草席去清洗和晾晒。他蹲在小床上自己翻书看。看了一会,觉得有些无聊,便在小床上走来走去,又过了一会,见我还没有理他,终于鼓起勇气,叫了我一声:“妈妈!”声音里含着试探和一些惧意。

我告诉**说:妈妈刚才生气,但现在不生气了!你等妈妈一会,洗完脸就出来陪你。

**说:妈妈不生气啦!妈妈不骂宝贝了!

心里不由一动。这是**首次自已用骂字。

我在想,这孩子每天要被妈妈“骂”几次呢?骂人的时候,一定是表情凶猛,声音很大,而且可能一没注意就带出了威胁和惩罚的内容。难怪**那么害怕。然后用了那么长时间来忍耐自己一个人呆在小床里的孤独和寂寞也不敢打扰妈妈。我相信他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担心的是妈妈还会不会爱自己,而不是考虑如何修正自己。这就是骂孩子的最大坏处:表面上是“严格教育”孩子,实际上却是在让孩子惊慌和担忧。

我要尽量地少骂孩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这8类妈妈养出的孩子能成大器,你上榜了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小熊你长大了吗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舍得用孩子,孩子才能成大器!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
    2021-01-29 阅读全文
  • 这四种妈妈会养出叛逆孩子 母亲是孩子生命之初最依赖、最亲密的人,也是第1任启蒙老师。对孩子来说,妈妈的"身教"往往大于"言传",她们的1举1动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大不列颠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就曾直言: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
    2021-03-08 阅读全文
  • 舍得用孩子,孩子才能成大器,太经典了,值得学习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
    2020-12-16 阅读全文
  • 孩子最讨厌这10种妈妈!你中招了吗?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一个形象佳、气质好、品德优的妈妈,确实能让孩子自信不少,这就是女人的力量呐! 1、不好玩妈妈 孩子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妈妈这些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对孩子的爱好根本...
    2021-08-09 阅读全文
  • 这六种妈妈,才能培养出性格好的孩子!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足够好,那他的命一定不差。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命”,所以我们努力培养他成为一个好性格的人,坚强、乐观、勇敢……其实,孩子性格好不好,看看他的妈妈就知道了。 对于孩子来讲...
    2020-12-23 阅读全文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

2021-01-29 阅读全文

母亲是孩子生命之初最依赖、最亲密的人,也是第1任启蒙老师。对孩子来说,妈妈的"身教"往往大于"言传",她们的1举1动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大不列颠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就曾直言: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

2021-03-08 阅读全文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

2020-12-16 阅读全文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一个形象佳、气质好、品德优的妈妈,确实能让孩子自信不少,这就是女人的力量呐! 1、不好玩妈妈 孩子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妈妈这些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对孩子的爱好根本...

2021-08-09 阅读全文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足够好,那他的命一定不差。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命”,所以我们努力培养他成为一个好性格的人,坚强、乐观、勇敢……其实,孩子性格好不好,看看他的妈妈就知道了。 对于孩子来讲...

2020-12-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