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3小时 普遍睡眠不足
发布时间:2020-12-19 小学生教育笔记 深圳中小学开学 北京中小学开学随着一名15岁男孩熬夜写作业课堂猝死事件引发热议,学生的学习压力再度成为关注焦点。近日,某机构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调查》(以下简称《调查》),记者看到,此份调查报告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根据该平台2000万用户一年积累的学习行为大数据得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达3小时,是全球均数的2倍,普遍睡眠不足7小时。其中,南京的中小学生有四成写作业都要写到每晚9点-10点,甚至有8.89%的南京学生要做到夜里12点以后。而南京的熬夜指数为15.2%,也就是15.2%的南京中小学生晚上做作业要熬夜到23点以后。
18岁前累计写作业达10080小时
该调查显示,面对又多又难的作业,孩子只能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作业。
中国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时长是全球均数的2倍,每天睡眠时间却少了1.5小时。
调查数据表明,26.4%的学生每天写作业耗时2小时,44.9%的学生耗时3小时,28.7%的学生耗时4小时。
平均每个学生每天写作业时长为3小时,相当于法国的3倍,日本的4倍,韩国的6倍。以一个孩子为基准,一年上学9个月,算上假期写作业时间共计300天,每天3小时,一共12年,累计要花费1万多个小时。
相当于中国孩子因作业会错过4032场明星演唱会,少踢8985亿场足球赛。
而这些写作业的时间都是从学生睡眠时间中“挤”出来的,他们普遍睡眠不足7小时。熬夜到23点入睡的学生,小学占18.2%,初中达46.3%,高中生更是占到了近9成。
女怕几何男愁代数,数学成最难科目
调查发现,作业多和难是学生认为导致自己熬夜写作业的主要原因。其中,数学成为中小学生普遍头疼的科目。但男女在数学科目上也是各有所惧。据数据显示,女生普遍害怕几何,而相对较粗心的男生则比较愁代数。此外,在各学科题型黑名单中,学生普遍反映语文难在阅读理解和作文,数学难在论证分析和应用题,英语(精品课)则难在作文和完形填空。
面对作业近80%的父母也崩溃
尽管每天熬夜写作业,但调查也显示近30%的学生每天都有未解决的作业难题。而面对孩子每天写不完、不会写的作业问题,父母们也表示很无奈。数据显示,44.9%的父母会直接劝孩子放弃,32.7%的父母甚至会选择帮忙代写。
从孩子这一方面而言,因为作业问题他们还是挨了不少惩罚。老师罚站、挨父母打骂、做蹲起、不许吃饭、重写10遍作业等都是常见的体罚措施。而调查中也显示,在孩子被打理由中,作业问题继“不听话”、“做错事”之后位居第三。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学前儿童每天应睡足11小时
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睡眠质量却下降了。近日在沪开幕的泰科国际睡眠论坛开幕式上,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等国际著名睡眠专家都关注到儿童的睡眠障碍问题。在他们看来,孩子们睡眠过程中常出现的梦游、夜惊、梦呓、打鼾、频繁夜醒、睡眠不安、入睡困难等,都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专家们呼吁社会共同关注这一日益上升的疾病。
儿童生长重在睡眠
与会专家指出,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似乎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目前儿童的睡眠问题却日益严重。如来自武汉和合肥等城市的调查表明,已有近半儿童患有睡眠障碍。上海的情况也不乐观,很多孩子的症状甚至表现在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等生理症状上。由于儿童体格生长所需要的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状态下才能达到最高分泌水平,睡眠不好会造成孩子记忆力减弱,影响儿童认知功能,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易冲动等症状,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功能。
不良习惯导致睡眠障碍
专家们分析认为,造成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呼吸系统疾病和不良习惯。研究发现,儿童常有鼻塞、感冒、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等表现,导致呼吸浅、快甚至发生窒息,从而造成睡眠碎片化。同样,儿童经常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睡前看电视过久都会引发睡眠障碍。还有部分儿童入睡前需要双亲的拥抱、抚摸以及玩具、枕头和音乐等的帮助,如不能满足要求,其则表现出入睡困难、兴奋甚至哭闹,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质量。
耐寒锻炼有助睡眠
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专家们认为他们每日睡眠时间应为11小时以上,晚上没有睡够的可以在白天补,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睡眠时间远低于11小时。同时,大冷天应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寒冷耐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对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儿童及时治疗,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作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让不少学生成为“特困族”
近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阿凡题”发布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报告——《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日均写作业时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3倍,睡眠不足让不少学生成为“特困族”。
报告数据显示,三年时间内,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确实稍有好转,日均写作业时长由3.03小时降低为2.82小时。不过,2017年的最新数据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同时,无论北上广,还是三四线城市,学生写作业时长已渐趋一致,压力不相上下。其中,湖北黄冈和上海学生写作业时间最长。
在全国中小学生“熬夜城”top10中,连续两年都由重庆、天津、北京、上海包揽前四。特别是重庆,连续两年成为“熬夜城”榜首。数据显示,近八成中国父母每天陪孩子写作业,陪写作业成为影响中国家长幸福感的主因之一。有家长吐槽:“陪写作业的酸爽,好像每天都打两份工”……另一方面,孩子面对暴躁的家长,也经常心怀委屈,“陪作业”成了破坏美好亲子关系的一大杀手。报告显示,75.79%的家庭曾因“写作业”发生过亲子矛盾。
同样,被作业束缚的不只学生和家长,还有老师。报告显示,中国近七成老师最喜欢讲台,然而每天有近半时间都身陷批改作业的重复工作中。
10年中国儿童:学习更自信但八成睡眠不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调查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少年儿童学习满意率增幅最大。不过,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比例达78.1%,有近四成教师仍以学生成绩论高低。
调查显示:10年来我国少年儿童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少年儿童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其中,学习满意率增幅最大。
调查数据表明,多数少年儿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且十年间程度持续提高。其中,少年儿童对学习状况满意程度提高幅度最大,增长了18个百分点,这与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不无关系,近年来,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包括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带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10省区调查显示: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在我国,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的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应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中学生每天9小时的睡眠时间。但2010年的调查显示,在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7小时37分钟,比国家规定最低时间(9小时)低了1小时24分钟,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22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9小时以上)的比例达78.1%,比2005年增加了32.4%;在周末,中小学生平均睡眠7小时49分钟,比国家规定最低时间(9小时)低了1小时12分钟,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47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9小时以上)的比例达71.8%,比2005年增加了41.5%。
10省区调查显示:近四成教师仍以学生成绩论高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指出,近十年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以学习成绩论高低的现象仍有存在,数据显示,有近四成教师仍以学生成绩论高低。
这份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教学关系从单向传递转向了双向交流,师生合作互动、平等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拥有了话语权,当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更多的教师会给学生辩解的机会;二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三是教师更多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
10省区调查显示:少年儿童个人存款10年间增长3倍以上
近十年来,我国少年儿童财富数量快速增长,以千元以上个人存款为例,1999年我国只有14.8%的少年儿童拥有千元以上个人存款,而2005年达到39%,2010年则为49.8%。十年间增长3倍以上。
这份调查报告还显示,十年来,我国儿童消费渐趋民主,完全听命于父母的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父母与子女之间协商决定消费的接近六成,增加了近8个百分点。我国少年儿童对主流消费观念比较认同,97%的少年儿童认同节约观念,80.6%赞同储蓄观念,93.7%不认为花钱多就意味着面子大,92.6%反对金钱万能思想。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发生着裂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他们既看重传统价值也认同现代价值;既注重个人幸福也不忘服务社会。
在幸福观上,当代少年儿童的幸福取向存有多样性,但多数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2010年调查显示:他们注重“个人小幸福”,“有温暖的家”(58.6%)和“有知心的朋友”(38.5%)成为最普遍认可的两项幸福指标;“为社会作贡献”(24.3%)、“健康”(21.4%)是认同度较高的两项人生幸福指标。由此可见,当代少年儿童的幸福取向在多样性中也有共同的一面,即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作贡献的统一。
我国儿童死亡率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不断降低,已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这是记者近日从卫生部获悉的消息。
同时,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负责人也指出,虽然我国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每年死亡儿童数量依然不小,而且儿童健康水平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儿童卫生事业仍需继续推动。
平时要不要看着孩子写作业
我先说声抱歉。我的孩子还比较小。但我是一名教师,初中数学班主任。我对于这个问题,有我自己的见解。诸位家长要知道,每天的课程表所安排的课程,几乎都是新授课。而复习课和习题课,相对较少。
而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讲授新知识。作业的布置在新知识之上,考试的难度在平时作业之上。
孩子为什么要写作业?一个是巩固新知识,二是查缺补漏。
那家长是否应该看着孩子写作业?
我认为很必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大多数孩子没有查缺补漏的意识。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了。
你肯定会问那老师干嘛?
老师批改作业,但有些时候,是真的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一道又一道,一个人又一个人去指正。
那最后孩子出现漏洞,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也会影响一个家庭。
很多孩子,作业非常不认真。我每天都会批改大量作业。有些孩子,选择题填空题挑选简单的做,大题不做。久而久之,成绩下降,越来越学不会,恶性循环。
那家长如果可以帮忙辅导和要求的话,就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其实,我们老师没有推卸责任。但是孩子是自己的。她的未来好了,我们跟着幸福,她的未来不好,我们跟着闹心。
所以,我建议家长看着孩子写作业。
不要看着孩子写作业,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会让孩子讨厌学习,你可以检查孩子的作业,可以纠正作业的错误,但请给孩子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孩子觉得学习也是可以放松的来学习!
如果经常看着孩子写作业,孩子的内心不像大人,他想不了那么多,他的内心非常简单,用大人的思想来理解就是说无压力的做事情,你越监督,他越有压力,会越来越讨厌学习,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家长做辅助作用,可以检查作业,批改作业,纠正作业,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习惯需要家长来教,越早的让孩子学会自主自觉,对孩子的学业会有帮助!
走的家长可能觉得不监督孩子写作业,他不好好的写,请注意,这不是孩子的问题,玩是孩子的天性,你不能强行改变他。你要用办法教导,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教书育人的道理,怎么样实行这个道理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家长是要比老师的责任更大!
教会孩子怎么做作业,怎么改错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该玩的时候不要让锁着孩子,还写作业的时候不要惯着孩子,这都是每个家长要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思想,做什么事情之前,要事先问一问孩子,不要总是用大人的思想来想孩子,殊不知可能那时候的孩子,内心里已经有抗拒家长的念头!
这个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孩子比较小,当然是希望家长能腾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做作业学知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有互动,在孩子不懂的情况下也不要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和他一起通过各种途径比如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等方法去寻找答案,这是需要家长付出耐心的而且要坚持。对于比较大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去思考,他们会在没有头绪的时候也许开个小差或者看眼小说,如果家长在旁边他们会有压力有叛逆,当然,好学生是不用父母操心的,如果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来说看着也是没用的。总之还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想法,可以直接问他们需不需要陪伴着做作业。有时候父母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忽略了他们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我觉得不要看着孩子写作业,有几点原因。
1.看着孩子写作业占用父母的时间
2.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你小时候父母没盯着你看作业,你问问其他小朋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