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从小学就要把孩子的习惯给盯好了

发布时间:2020-12-10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从小学就要把孩子的习惯给盯好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曾听到一些事业有成,但学历不尽理想,或小时候不大认真念书的人说:“念书有什么用?成绩一点也不重要,看我不是好好的。”我不赞成这种说法。

的确,成绩、学历与未来的成就表现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人生的成就本来就还需要靠机遇与离开学校后的持续努力,但我认为,就培养正向人生态度的目标来看,父母亲还是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追求成绩表现。

读书让孩子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孩子上初中以后,我常常跟他们分享一种观念:人的一辈子,读书是少数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事,不需要靠别人,运气的成分也很低。没有人际关系、职场、婚姻等等环境条件,你完全可以验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很容易就享受到成果,为什么不把握机会好好努力呢!

当然,追求成绩表现绝不是一味地要当第一名,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我们自己也要认清孩子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鼓励孩子追求的是“自己的最佳表现”。

“跟自己竞赛”的观念必须从小灌输,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数字的追求。名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点,只要符合,甚至超越自己应有的表现就是最棒的。

不能把不喜欢念书当作借口,但努力过后发现不善于读书,是可以接受,也必须坦然面对的。我希望这种观点能一直延续,成为他们未来做事的态度,因为没有一个成年人可以永远只选自己爱做的事情做。

别让自己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女儿只在一年级拿过一次第二名,其他所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她总是班上的第一名。上中学的第一次考试,却让她第一次体会到,拿第一不再那么容易。

成绩不好,我们做父母的难免失落,但要有心理准备,才不会因为父母的态度造成孩子的压力。我自己念台大外文系,以前在一个又一个的阶段都有爬上金字塔 尖,新阶段又跌下金字塔的经验,所以一再提醒她,对自己不要有错误的期待,但眼前的挫折不表示定数,只要肯下功夫持续努力,龟兔赛跑的故事在真实世界是会 发生的。

小学低年级就得把孩子的习惯“盯”好了

我在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很用心盯紧功课。我会坐在孩子旁边,陪他们念书、写作业,完成后,盯他们检查或复习,确定每天的计划都要实行。当他们有困难时,我会立刻协助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比方说查字典或找参考书。

不过陪在旁边最重要的目的,除了利用长期的反复操作形成他们的惯性,还要让他们学会专心和时间控制。我不希望他们边写边玩,尽量帮忙约束他们集中精 神,功课写完,休息时间再好好玩。在他们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晚餐后,我都和孩子一起到房间把功课拿出来,引导他们从当天的功课中决定出完成的先后顺序。

我要他们在一开始精神比较好的时候,先完成最难的作业(通常是数学或语文),再做其他科目,像美术劳作等放在最后面。至于才艺课的作业,我会要他们以 “周”来做计划,分配在课业完成后的空当。这样可以教给他们一种时间安排的观念,过一阵子之后,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规划自己所有的课业、才艺活动和休闲时 间。

中学生的家长不该继续当书童YJs21.Com

孩子上中学以后,我很少像他们小学时那样,常常为了帮忙班上的事去学校,但由于长期担任家长代表,偶尔有事必须去学校时,我总是很害怕在校门口碰到一些天天到学校报到的妈妈。

其中一位别班的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常常名列前茅,每次在校门口遇见,她多半正在和另外一两位妈妈讨论前一天发回来的某一张考卷。

有时她会把我叫住:“高妈妈,昨天发回来的生物考卷,第一张第九题选择题答案有问题,你知道吗?正确答案是B,可是C应该也可以。我已经帮他们查过课本和参考书,我认为……”

通常我只能一脸茫然地回说:“不知道耶,我完全没看考卷内容……”然后快步“落跑”。一方面为自己似乎是个很“混”的妈妈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担心别人认为我装模作样。明明两个孩子成绩都不错,在家里一定严格督促,却爱在别人面前假装没管小孩。

我见过好些像这样念书比孩子更认真的父母,即使到了中学,还是天天在家管理小孩所有的功课细节,研究过滤每一张考卷。但在我看来,“盯”功课、管孩子 应该是有阶段性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尽快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父母不该到孩子已经初高中了,还继续当书童,孩子可能因此养成依赖性。

别动不动就说孩子叛逆,是你该放手了

孩子小学三年级以前,父母的影响力大,我们的指令和建议,孩子比较愿意听从。到了四年级,尤其是女孩子,伴随着一些青春期发育带来的生理变化,自主意识就变强了(男孩子通常会慢一点,开始的时间约在初中一年级)。

我比较记得的是,之前我给女儿什么课外书,她就读什么,但小学四年级以后,我则清楚感受到她开始有比较强烈的偏好,尤其爱读惊悚推理小说,至于她完全没兴趣的主题类别,就很难强迫她接受。

这是孩子随着生理变化学习独立自主的正常现象,家长要有心理准备调整心态做法,不应解读为“孩子变叛逆,开始不听话了”。

因此,十岁左右是一个自然转变的时间点,跟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之前就要打好基础。比如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父母必须早早建立权威,但不 是一味地高压。待孩子习惯养成后,做家长的再依状况,一点、一点地放手,孩子会觉得父母越来越好相处,整个转移过程就可以很顺畅,不会有太多冲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


整理了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等到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以后再进行口腔护理也为时不晚,事实上,在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就要重视起宝宝的口腔护理了。

通常情况下,孩子到了两岁半,20颗乳牙都长出来以后,就应该教导宝宝刷牙;3岁的时候最好就能够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刷牙第一可以清洁牙齿、去除牙菌斑;第二还可以按摩牙龈,帮助血液回流,可以改善局部营养和氧的供应,让牙龈能够更好地抵御细菌的侵袭。

那么宝宝刷牙要注意什么呢?

1、宝宝的牙齿随时都会长出来,有一些宝宝在长牙的时候还会出现流口水、烦躁、咬物、擦牙床、摇头晃脑等情况,一般不用特别给宝宝治疗,平时给宝宝补充适当的钙和适量的维生素D,经常带宝宝出去走走就可以了。

2、宝宝在长牙齿的时候还会咬乳头或咬物,吸吮手指等,这是由于宝宝的牙床痒痒。妈妈一定要保证宝宝咬的物品的卫生,防止出现胃肠道疾病。平时最好控制不要让宝宝咬手指,不然会咬的时间长了以后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度不够。

3、孩子在小的时候还没有掌握将刷牙时口内残留的牙膏全部吐出的技巧,因此总是会把牙膏吞到嘴巴里面。

可吞咽的婴儿牙膏就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里面有着天然木糖醇、氟化钠等天然成分,不含有任何研磨剂、发泡剂、香料和色素,能够有效地保护牙齿,同时误吞后也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影响。

4、婴儿可吞咽牙膏可结合手指牙刷来使用,只需要挤一点点牙膏,然后轻刷或涂擦乳牙和牙龈,如果还不会漱口,可以在刷完牙以后拿毛巾轻轻擦拭。当然,使用可吞咽牙膏不是说不用漱口,只是为了防止危害,所以也不要太早使用。

一副好的牙齿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加关注,在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之前就要注意保护。

孩子从小就要接受精英教育?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0~3岁是儿童身体成长、智力拓展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昨天,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出版的《儿童早期发展家庭指导手册》,正式在全省免费发放。俗话说,3岁看老,这个阶段在人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专家表示,该《手册》的发放在全国还是首次,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家长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科学喂养,引导孩子在味觉、视觉等方面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孩子托付给早教机构,进行超大量所谓“精英”教育。

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书

107个问答,全面解答育儿疑惑

此套书分为3册,分别对应0~1岁、1~2岁、2~3岁三个阶段的儿童,每册书中又细分出如1~2个月、21~24个月、31~36个月等阶段的宝宝。该手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经验,注重孩子机体系统发育,引导和帮助其感知、认知、表达、运动、协调等功能的发生、建立和巩固;注重对孩子带养人的知识普及、能力提升和方法传授,并与儿童保健相互衔接。

手册共收集了107个从带养人处搜集而来的常见且具普遍性的问题,并邀请了相关专家回答解释,介绍科学喂养、合理起居、身心成长、功能练习、行为习惯养成、性格培养及疾病预防等多方面问题。

全书由省内知名的权威专家编撰,主编为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专委会主任顾荣芳教授,编委会成员有来自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专家孙丽洲、儿科专家秦锐等。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洪浩说:“这些问题全部采用问答形式,简洁明了。问题全部都是经过前期调研、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可到当地妇幼保健所免费领取

洪浩介绍,手册已发放至各市卫计委妇幼健康部门,相关部门根据各家情况主动送书上门,有需要的市民也可自行前往当地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处领取。

据悉,全省0~3岁儿童目前一共有240万,每年还将新增80万个。更为关注的是,全面两孩后,还有不少妈妈是高龄产妇,怎样让儿童更加健康、教育更加规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说,0~3岁是儿童身体成长、智力拓展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决定人的一生健康、幸福的关键阶段。省卫生计生委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组织编印了75万册《儿童早期发展家庭指导手册》免费发放各地,促进科学育儿经验的分享和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

这套书的出版发放在全国还是首创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陈海燕说,关注教育从生命的第一天开始,出版这套书,主要目的是帮助家庭培养身心健康、拥有安全感、快乐成长的儿童,对家庭来说有特殊意义,对社会来说也是一件公益事业。老话说,3岁看老,民间就有这样的认识,0~3岁是儿童发展的最关键时期。抓住这段时期科学指导,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尤为重要。在发达国家,对0~3岁研究起步比较早,各国都有相应的政策和计划,美国从上世纪开始,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先后有开拓计划、新型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早教项目。近年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全国各地要充分重视0~3岁的婴幼儿教育。编撰这套图书、建设儿童早期服务体系也是一件民生工程,充分说明省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具有超前眼光和服务意识。这件事,在全国也是首创。

0~3岁的孩子怎么养

科学喂养、正确引导是主要内容

目前,各类“早教班”、“亲子园”层出不穷,但多数传授的不是儿童早期发展所需的主要内容。

手册编委会副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洪浩介绍,0~3岁孩子首先需要的是科学喂养,只有正常生长各项机能才能表现。家长以及带养人要学会引导孩子,激发他们如视觉、听觉、味觉和反应能力、动作协调性、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潜在能力,这才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内容。

“比如,孩子喊爸爸妈妈,是在家里由家长上百次引导得出的结果。很多家长花钱后,将这个责任交给早教机构,这是不妥的。”洪浩说,不赞成早教机构开展所谓的“精英”“神童”教育,这些教育往往对孩子进行超量的舞蹈、英语等教育。

早教机构鱼龙混杂,别被忽悠了

已经有南京市政协委员意识到早教机构的不规范性,在提案中指出,由于缺乏监管,目前南京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办学条件和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早教机构商业运作成分太大,几乎所有早教机构都会千篇一律地劝说家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说法在政协委员看来,是有经济利益和商业背景的。不少早教机构还会投家长所好,忽视教育的科学性,随意编制课程,对2~3岁的婴幼儿开设数学、英语等课程,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正常成长规律。

有的早教机构,甚至英语、数学、语文、舞蹈全都上。根据南京市教育局、人口计划生育等部门2012年对全市的早教市场调查,南京在工商、教育、民政等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早教机构达589家,全市共有早教从业人员7653人,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821人,约占63%;持包括幼教证书、保育员证、育婴师证书的只有七成,近三成早教从业人员没有相关资格证书。

同时,由于目前缺乏对幼儿早期教育的整体规划,早教行业也缺乏具体的行业标准,致使每个早教机构都自由发挥,自编教材和课程,导致所教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无从考证。

这些疑惑你遇到过吗

“新生儿出现黄疸怎么办?”“1~2岁的宝宝可以开始独立睡眠了吗?”“怎样给宝宝立规矩?”……这些琐碎但又经常困扰年轻父母的问题,非常渴望权威专家答疑解惑。

要不要教宝宝识字?

3岁之前,不少家长喜欢教宝宝识字。《手册》中认为,这个时候,孤立地教识字不符合宝宝的认知规律。因为宝宝只是将文字作为一个符号,并不理解文字的意义,很快就会遗忘,所以不建议爸爸妈妈提前教宝宝识字。也有家长疑惑:阅读很重要,宝宝不认识字怎么阅读呢?其实,宝宝的阅读与成人阅读不同,成人以文字为主,宝宝以画面为主。学龄前的儿童是先阅读,再慢慢地识字。过早地将注意力放在识字上对宝宝是有害的。识字不是2~3岁宝宝的主要任务,在陪伴宝宝阅读的过程中,要培养宝宝对阅读的习惯,对画面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宝宝喜欢看电视怎么办?

《手册》中介绍说,宝宝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是有原因的,有的是无同伴玩耍,有的是无家长陪同,还有的则是家长认识不清,认为电子产品传授的知识更容易被宝宝吸收。

如何帮助宝宝摆脱这个习惯呢?首先,爸爸妈妈不能粗暴制止。可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爸爸妈妈要多花费时间陪伴宝宝,还可以和宝宝商量看电视的规则。比如,可以限定每次不超过15分钟。另外,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不要沉迷于电子产品中。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很多爸爸妈妈信奉自然成熟主义,以为宝宝年龄小,可以为所欲为,等长大了就自然懂规矩了。其实不然,宝宝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培养,等长大了就来不及了。所以3岁之前,就要给宝宝立规矩。

比如,一些生活习惯的规矩、社交的规矩,等等。不要以为宝宝小,什么都不懂,爸爸妈妈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命令宝宝,其实宝宝是渴望理解的。不理解规则的意义,宝宝就无法自觉遵守规则。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一些方法,比如宝宝不想洗手吃东西,爸爸妈妈可以解释:“你的手上有很多小虫子,如果吃到肚子里,会咬得你肚子疼。”

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习惯的好与坏和孩子以后的人生宽度是有关系的,有一个好习惯的孩子到哪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因此,爸爸妈妈不仅要在孩子面前做个好榜样,还要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他。尤其是下面的五个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1.慷概给予,懂得分享

如果孩子性格非常霸道,不主动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话,会少很多的朋友。孩子拓宽自己人际圈,拥有一些好朋友的秘诀是学会分享。学会分享一来能够让孩子交到朋友,二来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会互帮互助的能力与精神。

2.建立自尊自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与陌生人的交际能力。在孩子有了自信心之后,孩子在大家面前就不会羞涩胆怯,可以和大人们进行交谈,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会因为自信而变得更加勇敢。

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的才艺与特长时,家长要及时鼓励与赞美孩子,给孩子增长自信心。

3.谦逊有礼

我们可以这样说,通过一个孩子是不是礼貌能够判断出孩子家庭素质教育的高低。孩子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是否会主动并善于运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等礼貌口语用语。平时经常使用一些礼貌用语的话一来能够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来可以让大家的心靠的更近。

4.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要让孩子自己整理衣物与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去朋友家做客了,可以让孩子主动帮忙做一点事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一种乐于劳动与良好的卫生习惯,也能够帮助孩子身体的发育与成长。

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还要重视起孩子的性格教育,要通过循循善诱,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育儿常识——幼师列出的孩子暑假10大坏习惯清单,家长收好了!


假期对孩子来讲,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家长们却多少还是有些小焦虑的。因为在假期里,孩子很容易生出一些坏习惯,这着实令父母头痛。与其等假期过后再费老大的劲儿纠正,倒不如现在就防患于未然。

坏习惯第1名: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来的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多折腾啊。之所以把睡懒觉列在寒假坏习惯的第一位,主要是在于它昭示着假期坏习惯的最大根源: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专家支招: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坏习惯第2名:“狂”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放假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大量进食,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据说进食过量,会加重大脑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经负担,使相邻的控制语言、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对新事物、新知识就很难产生兴趣。

专家支招:

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坏习惯第3名:“宅”在家

整天窝在家里,活动不足,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

专家支招:

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注意不要给他太多“不可以”,手、脸、衣服、鞋子弄脏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坏习惯第4名:“沉迷”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专家支招:

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啦、会变笨啦、坐太久活动不够啦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当然这些话可能孩子听得都腻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比较能够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你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坏习惯第5名:变身“两面派”

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事实上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对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专家支招: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着一起吃饭或饭后活动的时间,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大家评议评议,不带批评色彩,更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都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坏习惯第6名:不学习、不做作业

有不少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参加兴趣班,这是很好的见解!不过,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还是要完成的。此外,在学琴、学画之类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拿出一定时间来练习,不能随意间断,即便在假期里也需要坚持。

专家支招:

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议好大家都能认可的日程表,可以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学习的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有多长时间是必须用于学习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比如画一张画儿,练一张纸的字等),但具体安排在什么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些。

还可以要求孩子把自己每天的活动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他自己就能看到玩了多久、学习了多久,不会盲目地觉得“怎么我都没有时间玩哪”,如果简单粗暴地强迫他学习是会产生这种心理阴影的。

坏习惯第7名:依赖心强

本来在幼儿园里已经会自己吃饭、上厕所、收拾东西了,暑假待在家里,尤其是在老人或保姆照管的情况下,又变得事事依赖。这些“退化”行为,对孩子可没有好处。

专家支招: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让他独立完成。家长要有耐心,可以陪伴他,但要让他自己慢慢做,传递给他的信息是:“你可以做好,我相信你。”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让他帮大人一点忙,他会因为自己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感到很自豪。

坏习惯第8名:“人来疯”

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的,一旦带出去,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家里玩,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变得任性起来。要不然就疯得不得了,大喊大叫的,或者对人不太有礼貌,或者不让别人好好说话,一定要插进来,弄得父母很尴尬。要不然就表现得很“拗”,一定要这样、那样的,不然就撒娇、耍赖、发脾气,让人很下不来台。再或者有很强的表现欲,什么事情都要“我来、我来!”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场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说他最好。

专家支招:

“人来疯”的背后,很可能是孩子受到的关注不够多,如果父母平时给予他足够的关心,孩子的内心就会很安稳、平静,不需要在特殊场合借由特殊途径,来获取额外的关注。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关键还在平时。不过即便如此,遇到人多热闹的场合,小孩子变得兴奋起来,也是常有的事,父母只需要用平静的口吻简单地告诉他“要讲礼貌”、“不要打扰到其他人”等等,就可以了。一定不要在人多的场合过分地训斥孩子,这会很伤他的自尊心,切忌切忌!

坏习惯第9名:耍臭脾气

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晒到太阳的时间少了。外面天气太热,孩子足不出户,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你可别奇怪家里的小朋友怎么状态不佳、脾气臭臭呢!没准就是抑郁的表现。而孩子通常觉得“我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不仅在家为所欲为,连脾气都见长了。

专家支招:

为什么小朋友在学校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坏习惯第10名:要求乱买东西

父母平时不太有时间陪孩子,借着假期、节日,就使劲给他买东西作为补偿,这样却造成孩子要东西的坏习惯,会助长小孩子对物质的欲望。还有孩子会觉得给他买东西就是对他好的表示,心理上的匮乏靠物质来补。

专家支招:

讨要东西这个坏习惯,单单批评教育是不够的,父母最好不要用“买东西”这种方式来对孩子好,不要让他觉得这是自己理应得的,也请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要给孩子买太多东西,多花点时间陪他玩玩,给予他心理上的满足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行为习惯: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整理了行为习惯: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通过阅读书籍,我们能够获得很多的知识,得到一些启发,从而更好地走好我们的人生路,得到快乐。因此,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帮助他养成一个爱阅读的好习惯,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爸爸妈妈要怎样帮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兴趣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爸爸妈妈如果希望孩子从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能够对阅读感兴趣。相信大家都知道,孩子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那么孩子喜欢听的故事从哪里来,当然是从书本里面来。

爸爸妈妈最好是能够每天在孩子睡觉之前给孩子讲一些故事,等到孩子大一些之后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故事绘本,然后再看插图故事书,等到孩子识字以后就可以自己看书了。一步一步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爱上看书。

2.爱上阅读贵在坚持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一直坚持去做,总是会有成功的一天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几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爸爸妈妈持之以恒才行,爸爸妈妈要做到每天挤出一点时间来给孩子讲故事。

如果白天很忙的话,可以早上提前十分钟起床,跟孩子一起阅读十分钟,晚上睡前和孩子看十五分钟的绘本故事,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更容易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一个人阅读的话,会不自觉。爸爸妈妈一忙起来不给孩子讲故事,孩子可能也不会自己去看书,所以习惯也就难以养成。

3.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阅读

爸爸妈妈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在购买书籍之前要问一下孩子的喜好,然后买适合孩子的书。而不是爸爸妈妈觉得哪本书好就一定要让孩子阅读。

孩子的词汇量、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如果强行让孩子阅读文学作品,一来孩子难以理解,二来孩子可能会有逆反心理。这样孩子就难以爱上阅读,更不要说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了。

4.要注意阅读的方法

阅读其实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在掌握了技巧之后,孩子会更喜欢阅读。所以,在阅读之前,爸爸妈妈可以先让孩子知道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引导孩子先看绘本图事,让孩子描述一下图片在表达什么,这一步有点像孩子们在三年级前所学的看图写话一样。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近的学习过程,需要慢慢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太过于着急哦。

培养好习惯:引导孩子从小爱读书的N条建议


早期阅读并不一定非读文字。实际上婴幼儿在人生的“最初级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孩子在刚刚进幼儿园时所读的往往是没有文字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书。这种“零难度的快乐阅读”无疑大大增强了婴幼儿对读书的兴趣。

1。早期阅读并不一定非读文字。实际上婴幼儿在人生的“最初级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孩子在刚刚进幼儿园时所读的往往是没有文字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书。这种“零难度的快乐阅读”无疑大大增强了婴幼儿对读书的兴趣。

2。让孩子尽早体会到集体阅读之乐。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也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3。家长和教师应发现婴幼儿在阅读上的特别兴趣或特别需要,以便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

4。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对“广义阅读”的兴趣。在孩子开始认字之前,见到海报、路标、布告、门牌等等,父母可停下来跟孩子一起阅读。

5。尽早给孩子订一份合适的报纸或杂志。

6。提供给孩子的书籍,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迎合孩子的兴趣。

7。试着让3岁的孩子一次读书坚持10分钟。

8。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逛逛书市:宁可少买点玩具,也要多买点图书。

9。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从小就看到你的生活离不开书。

10。不妨让孩子体会到:读书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消遣的手段――待孩子真正对书籍如对玩具一样感到兴趣盎然时,他便开始乐于与书为伴了。

11。鼓励孩子从小读书“杂”一些。一个人小时候书读得愈杂,以后的知识面往往愈广。

12。为了增加孩子的读书量,应该允许孩子对某些图书仅仅作快速、粗略的“浏览”。这就是说,不必对每本书都作仔细的“精读”。

13。要是孩子偶尔接触到一本“坏书”,不必大惊小怪:事后问清原由并指明“坏”在什么地方即可。当然更不应为此而打骂孩子。

14。当孩子3-4岁时,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小小的私人图书馆,指导他把书籍编号,要求他学会修补破损的图书。

15。鼓励孩子向小伙伴出借自己的藏书,也允许孩子借阅他人的图书,还应强调好好爱护别人的书籍并尽快归还。要知道,通过交流图书,孩子们也学会了某些社交技巧。

16。要是自己孩子的阅读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孩子,不要无休止地批评,因为这只能使其对读书有抵触情绪。

17。组办诸如“父子读书俱乐部”或“母女读书俱乐部”,由大人和孩子共同读同一本书,然后在周末展开讨论。

18。和孩子玩耍、散步或锻炼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编一个小故事,回家后再作好记录和整理。

19。如果孩子读书时遇到难点,不要马上给他现成的答案,应启发他通过想象作合理的推理。

20。了解并善于总结孩子读书的长处、短处以及兴趣所在,并利用家长会向教师作汇报,目的是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对孩子的阅读作出指导。

21。鼓励孩子在读到好的篇章时向全家人朗读,以便合家共享。

让孩子从小学做家务


让孩子从小学做家务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就喜欢模仿大人的举止,比如你做家务,他也喜欢在一旁掺和着干,当然是帮倒忙的时候多了。往往这个时候,大人不是吆喝着叫孩子站在一边,就是拿出糖果或者玩具将孩子哄开,殊不知,让孩子从学做家务,正是引导孩子开动脑筋,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极好时机,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表扬的方式让孩子做家务

大人出门前习惯擦擦皮鞋,孩子也爱拿起一块抹布跑过来帮忙,这时家长最好要显得十分高兴地对他说,小宝宝真爱劳动,然后教他将皮鞋上的灰尘擦掉,擦完后,家长应该给予宝宝一定的口头奖励:“你看,小宝宝擦得真亮啊,小宝宝真聪明。”在你的表扬下,他会对做家务更感兴趣,还会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不断向你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等等,渐渐地,你会发现小小的他已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将做家务当成了一种乐趣。

以“失误”的方式启发孩子

自己假装将衣服没叠好,便自言自语地说:“这衣服怎么叠得这样不好看哪!小宝宝一定比妈妈叠得要好。 ” 孩子为了表现自己,一般都会跑过来将衣服散开来重新再叠一遍,这时你一边暗地指导他,一边又自言自语地说:“还是小宝宝能干,比妈妈强多了,下次一定会叠得比今天更好。”孩子都喜欢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自己,为了证明自己做的事情比爸爸妈妈做得还好,他就会在做家务时加倍地认真、仔细,从而培养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处事习惯。

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

从玩具店里买一些“锅碗瓢勺”和布娃娃等,在家里的地板上将玩具的“架子”搭起来,像一个小家庭一样,然后让孩子当家长,和他一起玩过家家;如果是女孩就让她当布娃娃的妈妈,她上班、做饭、带孩子上医院等,让她亲身模拟体会,从小懂得做父母的艰辛。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难体会父母为他付出的一切,让他经常做做“父母”,这种“ 亲身体验”,会帮助他成熟,学会孝敬父母,自觉为父母承担家务。

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孩子

电视上经常出现“穷人孩子早当家”的故事,这时大人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看,电视上的小朋友多懂事啊,这么小就帮爸爸妈妈做事。”然后就跟他讲故事里小朋友的故事,以此加深印象。“形象”教育等同于品行教育,对孩子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他从小就懂得热爱劳动是光荣的事情,这样有助于孩子树立爱心,学会关心、帮助人。

育儿心得:从小培养小孩好习惯


育儿心得:从小培养小孩好习惯

以前小宝每次从幼儿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一直看到吃完晚饭。扬爸一直反对这种习惯不好:一、马上进入大班的小宝应该要逐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小学做准备;二、这样看电视严重影响视力。三、不能专心吃饭。

本周开始,严格要求,促进小宝形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周一放学接到小宝,在路上就问他,回家做事的顺序,他的计划安排:第一、做作业(6点半前做完),二、看电视,三、吃饭(8点前吃完),四、与小朋友一起玩(9点前),五、洗澡,六、睡觉,七、妈妈检查有没睡着。

哈哈。既然小宝自己有这么详细的步骤,我就不愁如何要求了。

在路上制订的计划,回到家小宝就有点想打折扣了,商量着:妈妈,能不能先看儿电视,再做作业,(往常心软我可能就同意了),但这次我坚决否决了,且强调这是宝宝自己订的时间哦。小宝无语了,只得拿着书包去房间做作业了,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写字的时候他会写得不规范(笔划错误),不工整,我在旁边及时指正与鼓励,收效还是蛮不错的。写完一大半,小宝又商量着看会儿电视再写剩余的作业,我还是一口否决了。他只得坚持着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兴奋的大喊道:亲爱的电视,我来了。

如果没有前面的要求必须坚持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也不会有他后来看电视的兴奋与渴望了。故透过这件事,我发现小孩子要东西的时候不能轻易地就给了,我们大人也得有条件,让小孩自己努力争取做完哪些事或达到怎样的一个目标才能给予他要的东西,这样得来的东西他会更珍惜与喜爱,因为来之不易啊。

第一天支持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到周二,他就只会商量一次缓后做作业了,在我又否定了以后就不再商量了。周三到家我只要说先做作业,小宝马上就会拿着书包去房间了。周三、周四不管是做完了学校的作业,还做了少量我自己布置的作业,小宝也愉快的完成了。

通过近一周的坚持与陪读,我发现教育小孩子真的需要发精力与心力,还有耐力,还有得学会忍心拒绝他的一些小请求,这样才能逐渐从小培养好小孩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家园共育《从小学就要把孩子的习惯给盯好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宝宝要养成好习惯就要从小抓起 导读:“习惯是什么?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的孩子不可救药了...
    2021-11-17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 整理了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等到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以后再进行口腔护理也为时不晚,事实上,在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就要重视...
    2020-09-30 阅读全文
  • 不要把吸烟“遗传”给孩子 导读:父母主动戒烟实际上是无声地向孩子表示吸烟是一种陋习,从而有利于引导孩子也不要学吸烟。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的父母如果能在孩子8岁前把烟戒了则有可能防止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吸烟...
    2021-10-30 阅读全文
  • 孩子从小就要接受精英教育?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0~3岁是儿童身体成长、智力拓展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昨天,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出版的《儿童早期发展家庭指导手册》,正式在全省免费发放。俗话说,3岁看老,这...
    2021-01-07 阅读全文
  •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得到许多家长的共识。让孩子从小爱读书,让良好的阅读习惯陪伴孩子终身,已成为家长、老师、社会的共同目的。读书——从小处说,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从大处讲,可以传承...
    2021-11-18 阅读全文

导读:“习惯是什么?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的孩子不可救药了...

2021-11-17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等到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以后再进行口腔护理也为时不晚,事实上,在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就要重视...

2020-09-30 阅读全文

导读:父母主动戒烟实际上是无声地向孩子表示吸烟是一种陋习,从而有利于引导孩子也不要学吸烟。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的父母如果能在孩子8岁前把烟戒了则有可能防止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吸烟...

2021-10-30 阅读全文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0~3岁是儿童身体成长、智力拓展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昨天,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出版的《儿童早期发展家庭指导手册》,正式在全省免费发放。俗话说,3岁看老,这...

2021-01-07 阅读全文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得到许多家长的共识。让孩子从小爱读书,让良好的阅读习惯陪伴孩子终身,已成为家长、老师、社会的共同目的。读书——从小处说,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从大处讲,可以传承...

2021-11-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