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教案《撕呀撕呀》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10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初步理解绘本前半段内容并学习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述。

2、通过阅读图书了解牛的外形特征。

3、喜欢阅读图书,并乐于与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发现。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黑色和白色毛边纸、小图书人手一本。2、作为牛身体的长方形白纸若干张,黑纸和白纸若干张,胶水、棉签。

活动过程:

(一)、观察

1、PPT上撕纸人物与动物造型图,引导幼儿说出撕贴过程。

师:“小朋友,这些画漂亮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这些漂亮的画是用纸撕出来的。”

2、出示封面,引出主题——牛的一家

师:“这是牛的一家,有牛爸爸、牛妈妈、和牛宝宝。它们也是用白纸和黒纸撕出来的,今天,我们来一起阅读这本有关撕牛的书,好吗?”

(二)、幼儿自由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

(1)安静,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阅

(2)仔细看一看,看看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说说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三)、引导幼儿观察PPT2~7

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师:第2、3页:画面上有什么?:一块黑,一块白

幼:一片一片,有的黑,有的白

师:这一块黑,一块白是什么?

幼:很多的纸片

师:猜猜这些撕出来的纸片,是牛身上的哪个部位呢?

幼:牛的身体

师:牛的身体撕好了还要撕牛的哪些部位呢?观察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跟读课文重复的句子:撕呀撕呀,一个头(两只角、一条尾巴、四条腿)…

.(归纳小结书中量词的用法。)

师:啊,牛爸爸好壮呀!原来我们撕出了一只强壮的牛爸爸!

师:撕呀撕呀…

.(教师停顿,让幼儿猜猜接下来撕的会是谁?)

幼:牛妈妈

幼:牛宝宝

(四)、集体阅读

P8—15

。观察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尝试讲述。

引导幼儿讨论:牛爸爸、牛妈妈、牛宝宝想到山上吃草,那我们要撕出什么呢?

幼:我们要撕草地、还有山坡。

幼:还有树,花。

师:我们要准备什么颜色的纸呢?

幼:绿色

师:牛宝宝很小,吃的草要嫩一些,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的?

幼:浅绿色

师:一片深绿,一片浅绿、深深浅浅都好绿(教师引出课文的句子)(bmRbH.cOm 笔墨评语网)

(五)、师幼完整阅读封面至P15,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六)、幼儿尝试撕牛

(1)提出要求,介绍牛一家的异同点:大的身体是牛爸爸、略小一点的是牛妈妈、最小的身体是牛宝宝的。

(2)幼儿撕牛,师提醒幼儿自由撕出一只牛。

(3)相互展示作品,再次要求幼儿用书中的语言描述牛爸爸

(七)、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撕出书中“牛的一家”。

活动反思:

《撕呀撕呀》这一节活动,是语言与手工的完美结合,如何通过深入浅出的活动,让幼儿理解,是本次活动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调动孩子兴趣。

整个活动以撕贴牛的形式,让孩子对于活灵活现的画面感兴趣,以孩子熟悉喜爱的“牛”形象展开,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宽松、丰富,又切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语言来认识牛的特征,如:这是一只牛爸爸,它有一个宽宽方方的身体,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四条粗壮的腿,两个弯弯的牛角,一个头,两只眼睛,一张嘴。

第二在语言上,小朋友不仅能说出牛爸爸特征还能说出《牛一家》的一些细节如:牛宝宝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摇尾巴,还有的在休息…..

在此基础上我只要稍加引导孩子们,就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自然而然就模仿了短句,语言朗朗上口。

第三:在阅读上与操作中,当我交代看书注意的要求后,孩子们都有看书和操作的欲望,按意愿撕贴牛,并在撕贴中能够小声讨论,也能够慢慢的念出书中的儿歌,还能够做到姿势正确,安静翻阅图书,让幼儿在宽松的活动中学、在玩中学。

优点:

1、选材有趣,幼儿参与热情高、讲述欲望强。

2、教师能在细节中关注对幼儿的阅读常规和阅读习惯的加强培养。

3、教师的指导语精炼、有效,能把幼儿的发散性回答牵引到设计的中心主题来。

4、师的完整范读体现故事的语言美,从而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活动的趣味性。

不足及建议:

1、幼儿讲述欲望强,抢答现象多,应多给幼儿提供个人表述的机会,同时也培养其他

幼儿的倾听习惯。

2、应有意识关注图本资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提高幼儿的观察阅读能力。

幼儿百科:撕指用手把东西扯裂。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飞呀飞》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飞呀飞》含反思》

中班教案《飞呀飞》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想象,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小动物上天的办法,并为小动物设计同时上天的最佳方案,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动物不认输的精神和成功后的喜悦,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飞呀飞》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动物不认输的精神和成功后的喜悦。

2、大胆想象,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小动物上天的办法,并为小动物设计同时上天的最佳方案。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故事,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图片:小鸟、小蚂蚁、小青蛙、小白兔、胖小猪、大河马、蒲公英、气球、风筝、热气球、飞机。

2、语言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了解背景,激发想象。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小客人它是谁呢?(小鸟)

2、教师:小鸟客人的本领是什么呢?(教师用身体动作表示:飞)

3、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背景。

教师:小动物们看见小鸟在天上飞,都很羡慕,他们也想飞上天。

4、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想办法。

教师:他们都是没有翅膀的动物,要想飞上天必须想一些特别的办法,用什么办法能让小蚂蚁飞上天呢?还有小青蛙、小兔、小猪、河马?他们能飞上天吗?小朋友能不能来想想办法帮助小动物们飞上天去?(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

二、讨论工具,匹配图卡。

1、教师出示卡片上的工具,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小动物飞上天的办法。

教师:小朋友的办法也很不错,现在袁老师也想出了一些工具,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小动物一起飞上天。(出示大教具匹配卡。)

教师:小蚂蚁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小青蛙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小白兔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小肥猪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大河马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小结:动物越小,适合它们的工具就越多。

2、幼儿思考让小动物们同时飞上天的办法。

教师:每个小动物都想飞上天,怎样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小动物们同时飞上天呢?(引导幼儿为每一种动物匹配适合的工具。)

3、引导幼儿理解较轻的动物用较小的工具,较重的动物用较大的工具的道理。

三、欣赏故事,验证探究结果。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用挂图卡片演示。

教师:小朋友们都为动物们分配好工具了,现在我们来听一听故事,小动物们到底是不是用这些工具上天的呢?(教师讲故事)。

教师:小朋友们:小动物是不是这么分配工具的呢?

2、教师:原来小动物们跟我们小朋友想的办法是一样的,你们真聪明,真能干!我们把这个小动物飞上天的故事讲给班里其他的小朋友听吧,我们走。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堂课有三方面值得总结。首先是教材的合理性,因为在大班幼儿的发展阶段上,想像,探索,动脑解决困难,体验成功乐趣是他们心理突出的需要。《飞呀飞》这篇作品向孩子展示了一群小动物乐于动脑,动手解决困难的成功画面这篇作品虽然短小,但内容清新,留给孩子很大的想像范围

小百科:飞是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树叶,飘呀飘》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了解《小树叶,飘呀飘》的含义。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能进行简单的儿歌创编。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树叶,飘呀飘》。

2.每位幼儿一片纸制树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1.教师:小朋友,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就一片片地飘下来,你想知道它们飘到什么地方吗?

2.教师念儿歌两遍,幼儿注意听,看看小树叶飘到了哪些地方。请幼儿说。

二、学儿歌。

1.教师教幼儿拍手读儿歌。

2.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三、做游戏。

幼儿拿树叶表演,教师念儿歌。

四、创编

1.教师问:小树叶除了飘在头顶上、肩膀上、膝盖上,还会飘在哪里呢?

2.教师做动作,让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

3.请幼儿拿着树叶和老师一起边念创编的儿歌边做动作。

五、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目标明确,教学流程顺畅,能用直观教具(纸质树叶)和游戏教学,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注重幼儿的全体参与。由于用了纸质树叶

教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遗憾的是我没能在孩子学习情绪高涨的时候,给予孩子个别表现的机会。园领导对本节课评价还是不错的,今后多注意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习,教师的语言要注意抑扬顿挫,教学表情要丰富,以感染、调动孩子的情绪。

幼儿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挤呀挤》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挤呀挤》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注意地倾听老师讲故事,并观察画面中角色的变化,体验故事中动物朋友越挤越多、越挤越快乐的情感,能理解并复述作品中的重复句:他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挤呀挤》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体验故事中动物朋友越挤越多、越挤越快乐的情感。

2.注意地倾听老师讲故事,并观察画面中角色的变化。

3.能理解并复述作品中的重复句:他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愿意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邀请大班幼儿排练故事《挤呀挤》

2.木偶及图片:小老鼠、小猫咪、大灰狗、花公鸡、大肥猪、大奶牛。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顾生活经验。

提问:你和谁挤着睡过觉吗?挤着睡觉有什么感觉?你喜欢吗?

二.讲故事《挤呀挤》

宝宝一个人睡觉,真害怕呀!他“哇哇”哭着去找妈妈。

“吱吱吱”,来了一只小老鼠。他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喵喵喵”,来了一只小猫咪。她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汪汪汪”,来了一只大灰狗。他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喔喔喔”,来了一只花公鸡。他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呼噜噜”,来了一只大肥猪。他挤呀挤,挤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咩咩咩“,来了一头大奶牛。她挤呀挤,挤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吧嗒吧嗒”,宝宝回来了。他挤呀挤,挤进被窝里,高兴地说:“有这么多朋友在一起,我不害怕啦!”

三.提问:为什么小动物要来挤者睡觉?宝宝喜欢吗?他怎么说的?

故事里有谁?

四.教师操作木偶表演,以情景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按照出场的先后顺序将动物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五.欣赏大班幼儿表演故事,幼儿跟学重复句。

六.和老师一起讲故事,重点讲重复句。

教学反思

幼儿听故事时注意力要集中,能模仿小动物的不同声音,重点讲重复句。

幼儿百科:挤指人或事紧紧挨在一起拥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含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和乐器表现节奏“XXXX|X—|”,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特点,创编歌词,提高观察图谱,分工、合作演奏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咿呀咿呀哟》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哟”乐句反复出现,此活动重在让幼儿学会辨别该句的节奏,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演奏中注重培养大班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欣赏、熟悉乐曲,然后师幼共同观察图谱,让孩子比较自主的学习表现曲目的节奏,进行小小的律动,最后通过奥尔夫乐器演奏曲目,达到全班幼儿分工、合作演奏的目的。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模仿动物,身体小律动等方法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特点,创编歌词。

2、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和乐器表现节奏“XXXX|X—|”。

3、提高观察图谱,分工、合作演奏的能力。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咿呀咿呀哟》音乐。

2、节奏图,完整图谱、水彩笔一支。

3、手摇铃、打棒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律动

随音乐《咿呀咿呀哟》进场

师: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小草小花都发芽了,让我们去森林里快乐的玩耍吧!

二、倾听音乐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大森林里,可是这儿怎么一个小动物都没有啊?哦!原来它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藏在了这首好听的音乐中,我们再来听一听都有谁?

师:音乐里都有谁?

这段音乐里藏了这么多动物,你们的耳朵真灵!

三、感受音乐

(一)节奏练习

1、师:除了动物的叫声以外,老师还发现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谁刚才听出来了?

师:原来是“咿呀咿呀哟”,你们听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觉得你们很聪明,要考一考你们,(出示节奏卡),看谁能用小手拍出这个节奏?”(师幼一起拍一拍,学一学)。

2、师:老师还把音乐里的小羊请了过来,它要和你们打招呼:“我是一只小小羊,咩咩咩咩咩。”请你也做一种小动物,像小羊这样用叫声给大家打招呼。(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二)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1、师:你们唱的这么好,小动物就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谱,我们跟着音乐找找“咿呀咿呀哟”,找到了要像刚才一样拍拍小手哟。(教师随音乐用笔沿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哟”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2、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图谱里的哪一部分表示“咿呀咿呀哟”呢。(师幼共同认识图谱,比如锯齿线是为了突出节奏,有的地方是在休息),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听一听,找一找吧,师幼共同跟着音乐律动。

师: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刚才的动作,你还想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你们想到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这次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表演这段音乐。(再次欣赏音乐,幼儿离开位置,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也可以是各种不同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四、乐器演奏。

师:大家表现的都很棒,现在森林里决定举办一次演奏会,请你们做小小演奏家,我们先来把我们的乐器宝贝请出来。

(出示打棒,手摇铃,教师简单介绍,请幼儿学习演奏“咿呀咿呀哟”的节奏)

师:第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演奏一次,我拿打棒,和拿打棒的小朋友一起来演奏“咿呀咿呀哟”前面的节奏,“咿呀咿呀哟”的时候请你们来演奏。(提醒幼儿有的地方是休息的,及时鼓励幼儿)

师:互换乐器,请小朋友自己做自己的小主人,看着图谱来演奏这段音乐,拿打棒的小朋友先打前面的节奏,手摇铃的小朋友演奏“咿呀咿呀哟”,如果没有轮到你,那么你的小乐器是休息的,小耳朵仔细听,我们来试一次。(教师根据图谱,引导幼儿演奏)

五、结束环节

师:你们都是很能干的小小演奏家,合作的这么好!演奏会结束了,现在我们要做动物园里的小兔子,回家休息了,全体起立,小兔子们竖起自己的耳朵,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蹦蹦跳跳回家吧,教师收乐器,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这一集体教学活动给人的强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满魅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营造了一个有情、有趣的音乐“童话世界”,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感受音乐快乐的同时发展着音乐的智慧和素养。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是这首乐曲中一个非常鲜明的音乐元素,于是所有活动环节就围绕这最具感染力的乐句而展开。首先,我通过引导幼儿充分地倾听,让幼儿主动地寻找乐句、听辨乐句。接着,我通过演示图谱,将动态的音乐转变成静态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乐曲的结构,发现乐句出现的规律。最后,我引导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进一步表现固定乐句和音乐节奏。

这个教学活动趣味盎然、富有魅力,游戏化情境自然、合理,使整个教学活动富有意义。

小百科:咿呀,网络流行语,表示惊叹,惊讶的心情·最初出自央视版笑傲江湖片尾一声咿呀的声音,翻译成文字"咿呀"。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飞呀飞》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飞呀飞》含反思》中班教案《飞呀飞》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想象,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小动物上天的办法,并为小动物设计同时上天的最佳方案...
    2022-04-0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树叶,飘呀飘》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了解《小树叶,飘呀飘》的含义。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能进行简单的儿歌创编。 活动准备...
    2020-12-16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挤呀挤》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挤呀挤》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注意地倾听老师讲故事,并观察画面中角色的变化,体验故事中动物朋友越挤越多、越挤越快乐的情感,能理解并复述作品中的重复句:他钻进被窝里,高...
    2020-10-1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含反思》大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和乐器表现节奏“...
    2022-02-25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小树叶飘呀飘》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小树叶飘呀飘》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树叶飘呀飘》含反思教案吧。 活...
    2020-11-05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飞呀飞》含反思》中班教案《飞呀飞》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想象,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小动物上天的办法,并为小动物设计同时上天的最佳方案...

2022-04-0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了解《小树叶,飘呀飘》的含义。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能进行简单的儿歌创编。 活动准备...

2020-12-16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挤呀挤》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注意地倾听老师讲故事,并观察画面中角色的变化,体验故事中动物朋友越挤越多、越挤越快乐的情感,能理解并复述作品中的重复句:他钻进被窝里,高...

2020-10-14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含反思》大班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和乐器表现节奏“...

2022-02-25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小树叶飘呀飘》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树叶飘呀飘》含反思教案吧。 活...

2020-11-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