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一起玩拾子儿游戏
发布时间:2020-12-09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 游戏幼儿园怎么玩 幼儿园玩沙游戏小时玩的拾子儿游戏曾无数次出现在梦中,那时的我们玩得那么投入,手上都起了肉刺也毫不在乎。玩得那种尽头比现在孩子买上一件价值不菲的玩具都高兴,这种游戏能够增强竞争、合作、互助意识。为了让现在的孩子也能体会到这种心情,我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拾子儿游戏材料,带孩子们一起玩。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太高的准确性,几个孩子有些灰心。看到这种情况,我开始加入他们的游戏中。我先引导他们做一个拍桌子的动作进行单接游戏,让孩子们观察其中的细节,直到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信心,我才开始故意装做接不着或抓不住,以此来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对游戏更感兴趣。到了后来,终于有个孩子说:“老师,让我来!”我也鼓励说:“你真勇敢,你一定比老师还棒!”孩子们听到我对他的赞扬,都纷纷举着小手说:“老师,我也会!”我便说:“好好好,我们先看这个小朋友玩一次,等一下我们一个一个来玩好吗?”,于是这个孩子在大家的关注下开始了拾子儿游戏,一会儿工夫就熟练了,这样不时地为他们鼓掌。
就这样玩拾子儿游戏又延续到了现在孩子的手中,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游戏,不在整天迷恋电视电脑,在游戏中增进情感。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三月随笔:和孩子一起游戏
在一次研讨活动中,听到了钱园长跟我们讲的一些上海幼儿园的例子,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如何才算让幼儿真正的玩起来。上海的幼儿园里是那么的“放的开”,老师是那么的大胆,他们认同孩子们的观点,他们做一个观察者、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就算孩子之间发生了争抢现象,他们只是站在一旁观察他们是怎么处理好的,并不会一位的组织他们。就算孩子卖东西,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其他游戏的话,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完、做好、对成功的幼儿,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
三、作为合作者
为孩子创设的游戏不单单只有孩子可以参与到其中,教师应该学会与幼儿一起投放到游戏中,此时教师是一个玩伴而不是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游戏中存在的亮点与不足,看到在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教育目标的交叉点。教师与幼儿的合作,并不是一味地左右幼儿的探索行为,而是当孩子在探索中真正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在精神上、材料上以及游戏的策略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及时出现在他的身边,帮助他理清思路,让孩子自己持续深入地进行探索,当他有新发现时,老师会毫不犹豫地入下手中的事,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他的游戏中去,让孩子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每一次探索与发现
爱孩子,就和她们一起游戏吧
王娟,连续了好几天的阴雨天气,太阳公公今天终于露出了笑脸,我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灿烂无比。结束完上午的课堂活动,我领着孩子们来到了户外进行游戏活动。
在孩子们的极力要求下,我们来到大型玩具旁,交代完注意事项,小东西们就开始神龙活现的玩起来。也许是天气晴朗的缘故,也许是孩子们玩耍时的热情感染了我,“我也想去玩玩。”我对与我搭班的陈老师说。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我的这句话被旁边几个小顽皮听见了。“王老师也想和我们一起玩滑梯了,王老师也想和我们一起玩滑梯了……”一边跑着一边想把这“天大的喜讯”传递给其它的小伙伴。孩子们都聚到我的周围:“王老师,你真的想和我们一起玩吗?”“是的,王老师真的想和你们一起玩,感受一下你们的快乐,可以吗?”“当然可以,快来。”“王老师,你从这边上去。”我在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声中,走上了通向滑梯的楼梯。我故意走的摇摇晃晃,大声说到:“我好害怕呀,怎么这么高啊?”我的话音刚落,旁边就有好几只小手同事搀扶住了我,“王老师,你别害怕,我来保护你。”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我好像变成了城堡中的公主,被我的小卫士们保护着。看着他们小大人似的模样,我的心里不禁乐开了花:看来不仅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很在乎这种被呵护被重视的感觉。在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我和孩子们玩成了一团,和她们嬉戏在一块,和她们做了一回真正的朋友。
从这一次我的童心大发,我感悟到,我们老师真的要做孩子的朋友不是只用嘴巴说的,而是要放下身段,融入到她们的活动中,参与到她们的游戏中。这样我们的心才能走得更近,彼此才会更懂对方。爱孩子,就和她们一起游戏吧,不要掩饰你的童真,不要再高高在上。你就会发现和孩子一样,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享受和孩子一起游戏的幸福
连日的雨天可苦了爱玩的孩子们了。前天(周四)我带班,上午,老天爷总算没有哭,晨间活动我带着欢呼雀跃的孩子们来到了户外,有几个孩子又吵着要玩滑滑梯,孩子们对户外的大型玩具一概是称滑滑梯。我就组织孩子们来到幼儿园西面的大型玩具旁,看到秋千的椅子和滑梯上还有点湿,本来想跟孩子们商量换个活动内容,但看到大家期盼的眼神,把话咽了下去,找了抹布把玩具擦干。有的孩子去玩滑梯,有的孩子去玩攀登,有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往秋千上挤,只有六个座位的秋千,大家都想坐,我一看连忙说:“不要挤,一个一个来。”可有几个孩子还是不肯罢休,坐不下了还要挤进去,我灵机一动,“各位乘客请注意,我是一辆公共汽车,请问你们要到哪儿去?”我以公共汽车上乘务员的口气对大家说。孩子们先是一楞,都不挤了,然后一个个说:“我要到北京去。”“我要到杭州去。”……阳阳说:“我要到黄姑去,(车)是不是从东西大道上走?”他的老家在黄姑,家人经常经常带他乘车。我说:“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去。要到北京去的乘客请上车,其他的乘客请稍后。”刚才说去北京的孩子“上车”了。2分钟后,我说:“北京站到了,请旅客们下车,下车时请大家不要忘了随身物品。”孩子们陆续“下车”后,我说:“请杭州、黄姑去的乘客上车,车是从东西大道上走的。”阳阳和其他几个说去杭州的孩子上了“车”。2分钟后,我说:“黄姑站到了,请到黄姑的乘客下车,下车时请大家不要忘了随身物品。”阳阳赶紧下了“车”,然后又到后面去排队了,说是要去当湖公园。2分钟后,我说:“杭州站到了,请旅客们下车,下车时请大家不要忘了随身物品。”……我们的游戏就这样有序地进行着,并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来参与。第二天,我发现孩子们在饭后排排坐时自发地也玩起了这个乘车的游戏,有的是乘务员,有的是乘客,有的是司机……
大人怎样和孩子一起玩
我们对于孩子美好的求知欲望,往往不愿满足,而对于孩子的无理纠缠,却无条件地迁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培养什么,扼杀什么,且好好想想吧。
做父母的无不爱自己的幼年子女,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了解小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做父母的无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知道与孩子交往的重要。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坐在书房里看书、写字是很重要的,不愿意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玩耍,有的甚至还要限制孩子去玩耍。要知道玩耍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学习社会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相当的东西玩,相当的事情做,要晓得不玩不做,不会发展的。……做父母的总是说小孩子的不好,其实是因为做父母的不知道怎样教小孩子。”
幼小的孩子最喜爱和需要父母做他们的游戏伙伴,和他们一起游戏和交往。家长和3岁前的孩子多交往、同游戏,一方面能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当今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更需要父母做他们的游戏伙伴。
有些父母很爱跟孩子玩,但却不大注意照顾孩子的程度,常常把游戏复杂化了。结果,不仅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反而使孩子厌烦。那么怎样和孩子一起玩呢?
一是了解孩子爱玩哪些游戏。3岁前的孩子大致喜欢玩下述几种游戏:(1)模仿性游戏。例如,过家家、开汽车、开火车,当医生等。(2)智力游戏。玩纸牌,魔板,分辨声音等。(3)音乐体育游戏。如:赛跑、捉迷藏,钻圈、玩沙、玩水等。
二是做孩子的好伙伴。大人与孩子玩时,作为长者加以指导,大人又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真正伙伴。例如,玩看病的游戏,孩子肯定愿意当医生,大人就可以当病人,有时“医生”不知该说什么时,大人就可以提醒他该吃药了或给开个药方等。还可以按照图画书里的人物来扮演角色。如:讲《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父母与孩子可以分别扮演大灰狼,兔妈妈和小白兔,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了口语表达能力及复述故事的能力。再如,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又跑又唱,孩子很开心还锻炼了身体。
三是每天固定时间和孩子游戏。有时家长工作很忙,而孩子又非要让父母陪他一起玩,结果吵闹不休,双方都很生气,特别是孩子很委屈。如果每天固定时间与孩子玩,让孩子明白何时大人工作不应打扰,何时爸爸妈妈又可以和自己玩了。养成良好习惯,很有益处。
我和孩子们在一起
我们大三班的孩子是散养式的美国教育方式,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刚开始和他们接触有点不适应,因为他们经常做一些极具挑战性的行为,为确保安全,我总喜欢向孩子们提一些要求,孩子们常常不以为然,有时候感觉和他们相处就像“战斗”,想让他们完全听指挥,要有“智”和“勇”的较量,我和孩子们还在磨合中,相信我们会亲密无间。
早上,王天乙高兴地向我跑来,兴奋说:“老师,看,我穿的新衣服,我妈妈给我买的。
”“嗯,真帅,你妈妈的眼光太好了!”我夸着他的妈妈,“是我自己挑的,”天乙说,“哦,你和妈妈的眼光都很好。
”我这样回应着。
文博说:“我家原来养了一条狗,很听话,我很喜欢,但是生病死了,我家又养了一条,那条狗直追我,吓得我直哭,妈妈不让我哭,我还是哭,最后我妈给了我两脚,都是因为那条狗。
”我和其他孩子们一直静静地听着他的诉说。
阳阳过生日,爷爷送来一个大蛋糕,小朋友表现的异常有礼貌,异口同声的喊着:“爷爷好!”,“鹏凯小朋友,阳阳过生日,你高兴吗?”老师问,“高兴!”鹏凯爽快的回答,“为什么?”老师追问,“因为阳阳过生日,我们小朋友都可以分蛋糕吃。
”
我坐在小椅子上整理孩子们的作品,奕寒和宜霖就站在椅子后面,小手不停地敲着我的背,好舒服呀,好幸福呀,我让他们歇会儿,来捶背的孩子更多了,我被包围了。
鹏凯到医生叔叔那测视力,他左顾右盼的,就像在猜谜语,视力0.5,医生叔叔说:“小家伙,你要注意保护眼睛哦!”“我等着今天回家让我爸领我练练,再到你这测一次。
”鹏凯很认真的说。
陈老师说:“刚来幼儿园不几天,不自觉的感到累呀!”鹏程是个有心的小大人,“老师,感冒了,要多喝水!要是累了怎么办呢?”“我今天回家上网查查,明天告诉你。
”陈老师好一阵惊讶,好一阵感动。
在幼儿园里工作,天天和孩子们相处,也许会失去一点莫名的什么,却能收获无数的最纯真的感情。
在教室和孩子们玩玩体育小游戏
一开学就遇到阴雨绵绵的日子,好动的孩子们一下子就被束缚在教室里时间一久孩子们就喊着“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玩游戏啊!”我总是回答“等不下雨了,我们就出去玩游戏好吗?”可每每这样回答孩子的时候,收获的总是孩子们失望的表情。于是灵机一动,我难道不能再教室和孩子们玩玩体育小游戏吗?
说干就干,我把教室的桌椅都靠墙放好,请孩子们在中间找一块空的地方站好。接着我对孩子们说:“我的火车要出发啦!小乘客们你们准备好去旅行了吗?”孩子们听了别提有多高兴了,纷纷在我身后站好。小火车这就出发啦!鸣笛、钻山洞、蛇形走、爬山坡。孩子们跟着火车经历了一次短暂而又奇妙的旅行。班级的整个气氛都高涨起来了,孩子们直呼还想乘着火车出发去旅行。
在开过火车热身完之后,我拿出了小沙包请孩子用身体的各种部位在顶一顶沙包,让沙包不要掉在地上。因为是在室内活动,教师活动室的空间有限,再加上班级里幼儿人数也比较多,为了安全我只能请孩子们用沙包玩玩安静地游戏。只见小宇把沙包顶在头上一脸严肃的在班级里走深怕把沙包掉在地上;活动好动的豪豪把沙包驼在背上在教室里手膝不着地的爬。看着孩子们用各种千奇百怪的姿势或顶或背或驼,听着孩子们发出的阵阵笑声。突然感觉外面虽是阴雨绵绵,但我们的教室却充满了阳光。
希望天气尽快放晴,好让我们的宝宝到室外去活动一下。享受室外活动带来的快乐。
我和你们一起玩
今天在区角活动时.三个孩子在玩“小医院”的游戏。巧巧扮演医生,凯博扮演护士,涵涵扮演病人,大家分工合作,玩得很愉快。但是,过了一会儿,涵涵觉得扮演病人经常耍躺在床上“打吊针”,不好玩,于是,她提出要做护士,巧巧和凯博也不愿意当“病人”。没“病人”来看病,“医生”“护士”只能闲着,游戏就无法继续下去。这时,我走进“小医院”,对他们说:“我也来和大家一起玩吧!”孩子们个个欢呼起来:“朱老师,你真好。…朱老师,你要做医生还是护士呀?
我和孩子商量如何分配角色,当大家都不愿当病人时怎么办。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每人都当一次“病人”,这样既公平。又能体验多种角色。轮到我当“病人”了.我先到“涵涵护士”那里挂号。然后到“凯博医生”那里看病。“巧巧医生”还真是有点“专业水平”,摸了摸我的头,看了看我的喉咙.然后用听诊器听了听我的心肺部位,说我既感冒又发烧,得打两支针。于是由“涵涵护士”和“凯博护士”各帮我打了一针。我假装怕打针,“涵涵护士”不停地安慰我:“不要怕,打了针、吃了药,病很快就会好的。”巧巧还像大人似的说:“你看我的针头很小,打针的时候就像蚊子咬你一下,很快就不痛了。”等打完针以后,小医生和小护士还表扬我:“你真棒!”
游戏结束后,三个孩子还不停地对我说:“下次我们再到小医院来玩吧。”孩子年龄小,当游戏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以至于游戏无法继续。这时教师就要及时介入.有时还得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游戏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使游戏得以继续,而且能引导孩子通过制订规则解决矛盾。
老师和我一起玩
回忆去年刚入园的这些小家伙们。一个个哭着,闹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现在每天都很高兴的来幼儿园,突然发现每次带班时,孩子们总喜欢和我聊天、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老师,我上个礼拜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了。”“老师我家里有玩的遥控汽车”今天,在玩自主性游戏的时候。小米跑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和我一起玩,好么?我很高兴的答应了他的邀请。娃娃家的齐齐,看到了也跑来,老师:“你也陪我玩好么?”抢着牵我的手,于是我牵着他们的手问:“老师只有一个耶,?”小米说:“那我们一起玩好不。”我摸了摸他们的头,“你们先去玩,等会老师来你们那做客好么?”他们高兴的点点头。由此,我感受了孩子们多么希望老师关注自己,但作为新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中,难免会忽视某个细节,因此,孩子们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小班的宝贝们是多么天真可爱。有时候只是老师轻轻的抱抱,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小脸,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喜欢自己的感情。所以想到自己今后不要总是以老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心理、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从心里爱老师、爱幼儿园。让他们更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