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08 幼儿看故事 幼儿园说课稿看日历 家庭教育问题 在进餐前,我通常会组织幼儿听听音乐听听故事,今天也不例外。故事开始没过多久,安静的场面被打破了。坐在后面的孩子有点儿按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手舞足蹈。我连喊了几遍“请安静”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这时,我有点儿生气了,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不明白平时几个董事能干的孩子也会参与进去。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故事,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看见第一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一坐下来.孩子们都一个个转身坐好,认真地听起故事来。这时,我也明白了孩子们吵闹的缘由,原来录音机的磁头不干净,播放的故事不大清楚,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录音机里讲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干脆自发玩起了游戏。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幸好我坐下来,要不就错怪他们了。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班的录音机有点问题,很多小朋友听不清故事,等等我来清洗一下磁头,那现在我们就改成玩手指游戏吧。”我关掉录音机,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戏。这时每个孩子都跟着我认真的玩起来,直至开始用餐。事后我开始思考这件事情,它给了我很多启发。有的时候我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发现坐在后面的孩子时常也会做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我往往会主观判断是孩子不专心听讲,于是会用眼神或语言来提醒幼儿注意,有时甚至会停下来,批评那些孩子,使整个活动受到影响。
其实我们孩子的任何“出格”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当我们组织了自认为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孩子参与率不高时,我们不能主观臆断,一味地责怪孩子,而是需要去细心观察,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倾听和了解,为什么孩子们会出现如此行为,是真的不想听,还是视线被挡住,看不清或听不清,或是其他原因。找到了原因就是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平时我们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着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可以求助于老师或同伴。相信通过师幼双方的共同努力,任何问题、状况都能逐一化解。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不妨换个角度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不妨换个角度”,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幼儿教师的工作用“忙、累、杂”三个字才足以形容。
每天从早到晚,耳边装满了孩子的声音,想安静一会儿都做不到;整天绷紧了全身的神经,唯恐孩子有一丁点闪失;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脑海里装了多少孩子的影子,这就是许许多多平凡的幼儿教师平凡的一天,不管多忙、多累、多烦,只要看到孩子快乐、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她们就悄悄地把辛苦留给自己,把爱心留给孩子,把笑容留给家长。
当听到一句句“老师,谢谢您!”“老师,您辛苦了!”时,涌上心头的第一感觉就是——当一个幼儿教师真不容易呀!
“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的环境,那你就试着改变心情,努力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其实成功很简单,教育好一个孩子是成功,得到家长的一句认可也是成功。
从小事做起,把每件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功。
”
努力学习,坚持干好每一项简单的事,用创新的思想开拓工作,工作中充满问号,工作永远是个逗号,工作要永远追求感叹号!
生活、工作中的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心中有什么,它就能看到什么。
用积极的心态直面自己.正如小女孩看见闪电对妈妈说:“你看,上帝在为我照相呢!”在妈妈眼里非常可怕的雷电,就因为小女孩的心态变了,整个事物就变得不一样了。
不知道本文“不妨换个角度”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教育随笔:换种角度看孩子
教育随笔:换种角度看孩子
刘**是我班有名的“惹事大王”,每天都会有很多幼儿告他的状,于是只要一有空我就让他跟着我,我到哪儿他就到哪儿,处处约束他、管制他、限制他的活动,以减少他闯祸的次数,可时间一长,我发现这个办法并不可取,而且还有些适得其反的感觉,你越管他,他就越跟你唱反调,但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那天,孩子们已开始游戏,一转身我发现身后的刘**不知去了哪里,我怕他又要出什么新花样,就马上去找他,结果发现他正扒在美劳区的地上捡别的幼儿剪下的废纸,我决定"放纵"他一次,只见他把那些碎纸撕成差不多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把这些正方形小块连起来,稍加装饰后居然就变成了一列火车,没想到几张废纸那么吸引他,他会玩的那么津津有味。虽然那火车并不起眼,没有买的漂亮,可整个过程刘**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注,那么的投入,好像是完成一项重要工程。那列火车其他孩子见了都说好,都争着看,争着玩,受到大家的表扬和赞许的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表现出奇的好,一直到游戏结束,都始终管好自己。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决定还他自由,给他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天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刘**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转眼之间就可以让他变成一件好玩的东西。可见,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师不能用同一要求,同一标准衡量他们我们应了解他们的喜好,给他们适当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换个角色去爱
今天班内又多了几个新孩子,孟天骄就是其中的一个。她非常的听话,从一入园到中午,一粒金豆豆也没掉,所以,我们都认定他是一个乖宝宝。新孩子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因此,我园规定新孩子中午可以让家长接回家吃午饭,下午再送过来。
今天中午吃的是蛋黄派,由于新孩子不在幼儿园吃饭,所以也不用交生活费,自然的也就没有她们的午点。但是在孩子们吃午点的时候,新孩子已经入园了。分午点的时候,天骄也来排队等着拿午点了,我随即便说:“孩子,没有你的午点,你是不能拿。”我只是随口说的一句话,也可能是自己没有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天骄却很在意的哭了。看着她趴在桌子上委屈的哭着,那一刹,我难过极了,心里有几分苦涩。等分完午点后,我想给孩子解释一下,所以,我走到他的座位旁耐心的告诉他:由于刚来的新孩子没有交生活费,所以,这一周没有她们的午点。她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但是眼圈还是红红的。虽然我已经给孩子说明白了,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很内疚。
我想:有些时候,我们作为老师是不是应该换换角色去考虑问题,也许这样就不会伤害到孩子们那天真、稚嫩的心灵。
教育随笔:换个角度,会有惊喜
教育随笔:换个角度,会有惊喜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我们看见的,绝不是同一个世界。眼睛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头脑和它们各自所处的位置与角度。有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时,总是按照常规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但是与之相反的应该暂是放下问题,跳出你思考的环境和关注的焦点,从其他角度思考,可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思维转换能够让你化难为易,轻松解决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表现了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旅店里。考试前两天的晚上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梦见和心上人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背靠背。这三个梦意味着什么,秀才摸不着头脑,第二天他便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听完他述说三个梦后一拍大腿:“我看你还是打道回府吧,没有什么希望了。你想,高墙上种白菜不就是白种吗?戴了斗笠还打着伞不是多此一举吗?和心上人脱光了衣服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一下掉进了冰窟窿,回旅店后便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感到有点奇怪,问他还没考怎么就要回去。秀才如此这般地把算命先生的解梦说了一遍。店老板听了乐着说:“依我看,这次你一定要留下来,希望大大地有。你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还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你和心上人背靠背躺在一起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机会就要来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挺有道理,于是一改心灰意冷的神态,精神饱满地参加了考试,结果中了个探花。试想:如果这位秀才相信解梦先生的话,他还能够改写自己的人生吗?而店主的一席话,使他换个角度看问题,因而也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人生也有正面和背面。愉快、光明、幸福、希望……这是人生的正面;忧愁、黑暗、不幸、绝望……这是人生的背面。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举办了每年一届的跳绳比赛,在上学期学习跳绳技术的时候,班里有几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上课不好好练习不说,还去影响别的学生练习,让我很是烦恼!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调皮捣蛋,正是孩子本有的天性,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并不能泯灭了他们的活泼与可爱,可他们的行为不但让老师烦恼,更是让别的学生把他们当成了不断向老师打报告的对象!可是在跳绳比赛时,他们也特别积极向上,努力去参赛,并且个人单跳次数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对班级取得优异成绩功不可没,从整个比赛中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了他们优秀的一面!因此,我们不要总是用主观的意识去判定学生的能力和差优,当你换个角度去观察他,他们也有很优秀的一面!这样不但化解了自己的烦恼,还能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引导!学生没有差优!只要老师多角度观察,总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一把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它的是与否,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别林斯基曾说过“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我们管理学生的时候,面对学生给我们带来的烦恼时,我们不妨换种思维去对待,你会发现其实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反而能感知更多的惊喜与美好!
看书的问题
每当看书时,总有孩子来告状。“老师,他把书撕掉了。”“老师,他把书藏起来不给我看。”整个图书角确实看上去乱七八糟的:有的撕烂了,有的全把书堆在一起,有的没了封面,有的书被藏在别的区角。
后来,我有意观察了孩子们看书时的情景,发现他们看书时如果有好看的书就一直拿着不放,有的在打书,有的看完了就直接把书丢在柜子里...地上掉了几本书,也没看见,直接就往书上踩着过去了。
孩子们为什么这样不爱惜书呢?我对我班孩子看书的情形作了分析:孩子的个人意识还是比较严重,看见自己喜欢的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看完书也不会有规矩的把书放好,看完之后也就觉得自己不需要了,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了。这就削弱了孩子的责任心,问题也许就出在这里。于是,我和李老师把以前烂的书全换成了新的书,并在书上做了1到9、各种几何图形的记号。比如正方形的1、三角形的1、圆形的1、菱形的2、半圆形的2...我分别在书上和柜子上都做了这样一样的记号,那孩子们在看完书之后就能根据书上的记号在柜子上找到相同的数字和图形,这样他们就会好好的把书放回去。我还把书根据班上的人数正好放了44本,每次孩子们只能先拿一本书看,拿了之后不能再回柜子上换书看,自己的看完之后,可以拿自己的书去和别的小朋友换着看。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惊奇地发现每个孩子都特别爱惜书了,通过认数字和图形给书找家,这样他们又认识了数字和几何图形,跟别人换书看又培养了与人分享的习惯。
这虽然是件小事,但它让我体会到是要找对一套方法来培养好孩子的。
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离园前,我组织幼儿看动画片。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我连喊了几遍“请安静”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看的动画片孩子们却不喜欢看,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看动画片,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当我走近时,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批评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他们旁边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我班的电视机有点小问题,播放时声音很轻,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电视机里讲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干脆自发玩起了游戏。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班的电视机机声音很轻,很多小朋友听不清故事,我们就改成手指游戏吧。”我关掉电视机,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戏。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当我们组织了自认为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孩子参与率不高时,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并及时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平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便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角色游戏时遇到的问题
角色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角色高高兴兴的去游戏室进行游戏。
最后还剩7个孩子,我像往常一样对他们说:“你们谁来愿意当司机,送乘客去购物、游玩呢?”哪知这些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也没声音,我没在意,以为孩子们没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还是没响应,这下引起了我的好奇,想弄个明白,我说:“你们不喜欢玩游戏吗?”“不是”“那你们是不愿意当司机喽!为什么呀?”从来没有过的寂静,当时教室内一点声音也没有,终于琪琪打破了沉默说:“老师,当司机能赚钱吗?我本来是想到创意工作坊上班的,想赚点钱,但那里的老板没请到我。
”“你说呢?”轩轩说:“公交司机也是工作呀,我上次已经当过了,还领到工资呢。
”小哲说:“我太胖了,要减肥,想走路去游玩。
”说完,还难为情的低下了头;琼琼、韬韬说:“我不喜欢当司机,太累了”……听着孩子们说出自己不愿当司机的理由,我真是忍俊不禁。
于是我就说:“那好吧,今天就由我来当司机带你们外出游玩好吧!”孩子们高兴的坐着“公交车”出发了。
不一会儿就活跃在银行、美味点心店、超市、健康医院……游戏结束时我还不忘记把这些小家伙带回来呢!
我开玩笑得对搭班老师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主意多、胆子大,我当了快30年的老师了,今天这种尴尬事情还是第一次碰到。
”游戏评价时我特意请了几个当过司机的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样当司机的,司机应该注意些什么?还进行了‘我们的各行各业’谈话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每个行业都是有它独特的作用,缺一不可的。
每天问孩子四个问题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