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小
发布时间:2020-12-04 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 我是幼师我骄傲演讲稿范文 教案我上幼儿园星期天,我去逛超市,正好碰见我班的xxx,他爷爷带他到超市买了很多好吃的,结完账后,爷爷把其中最小最轻的一个袋子递给了他。
爷爷:“来,帮爷爷一个忙。”
孙子赶紧把手藏到背后,说:“我还小,提不动。”
爷爷说:“这么多袋子,爷爷一个人提不动,你帮忙提一个。”
孙子依然不肯把手伸出来,说:“奶奶最疼我了,她是不会舍得我提袋子的。”
无奈,爷爷只好自己提着大包小包的在后面走,孙子空着手在前面走,不时的催促爷爷:“快点,快点。”
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为之一颤,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不知道心疼老人呢?所以星期一上学的时候我叫住了他的爸爸,我将星期天看到的这一幕告诉了他,他看上去很无奈。他说:“由于我和他妈妈比较忙,所以孩子从小就交给他爷爷奶奶照顾。都说隔辈亲,一点儿都没错。老人什么事都帮孩子做,结果导致孩子自己把自己当贵族。”
听到他爸爸这么说,我一下子明白了。于是,借着一个机会,我对他说:“xxx,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可在他六岁那年,她的妈妈得了很严重的病,他的爸爸在这个时候离开了他们,从此只有他和妈妈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妈妈,小明每天5:30起床做饭,给妈妈吃饭喝药,。放学回家后,一边做家务,一边做作业,一边照顾妈妈。因为家庭困难,他从来不买零食,不买新衣服,相反,他还抽空去捡瓶子卖钱,补贴家用。你说,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他惊讶地说:“小明真厉害。”【WWW.547118.COM 精选范文网】
我进一步启发孩子说:“你也可以和小明一样,比如,你下一次和爷爷奶奶出门,可以帮爷爷奶奶拿东西,搀扶爷爷奶奶上下车,那时,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夸奖你的。”
孩子:“真的吗?那我下次和爷爷奶奶出门的时候,我也要那么做。”
目前,很多家长把孩子想的过于弱小,认为他们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这样只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孩子萌发想要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想法甚至自己去做,可是被老人的‘关爱’淹没。
家长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开展家庭爱心活动,多给孩子讲一讲孝敬老人的故事。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让孩子关心集体,关爱社会。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我还在思考!
美术活动中,教室里一片安静,孩子们都在低着头认真完成着老师要求的任务。只有涛涛无动于衷地坐着,一会儿看看桌上的白纸,一会儿看看身旁的小朋友。过了一会儿,一些小朋友陆陆续续将完成的画纸交给老师,涛涛却依旧坐在桌前发愣。
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的老师不由得着急起来,终于忍不住走上前质问道:“你为什么到现在还不画?”涛涛仰起头,毫无怯意,理直气壮地说:“我还在思考。怎样画才能画得更好?”
闻听此语,老师哑然。
许多时候,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时的整体水平,总希望孩子们整齐划一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不愿看到超乎意外的局面出现,不愿看到特立独行的孩子出现。却忘了“因材施教”不仅仅是书本、理论上的“因材施教”,只有付诸于实践,“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教育价值。当面临意外情况时,我们常常对孩子操之过急。希望立即将他纳入自己预定的教学轨道,而很少去追究这个孩子的特别表现之后是否有着特别的理由,并愿意接纳他的特别理由,同时给予支持鼓励。
涛涛画前思考,谁能说,这张白纸上不会出现内容丰富、色彩绚丽、想象奇特的画面?
我想:只有接纳孩子的独特思维,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
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带小班
半年的时光匆匆走过,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打个招呼,光阴便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了,看着他们美丽的笑容,活泼的身影,我从心里感觉暖暖地。还记得,孩子们9月1日来到这陌生的幼儿园时,哭着闹着喊妈妈,不吃也不喝,似乎对整个社会都要排斥,没有组织,也没有纪律,我们说的话一点也不起作用,我们真的很无奈,也很头疼,吃饭要喂,上厕所要陪……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很累,累归累,但我们很高兴,有这么一句话,形容当时的我们很贴切,累并快乐着。今天,他们一个一个的长高了,长胖了,不再是当时那个哭哭啼啼的小王子、小公主了,他们学到了很多,懂得了朋友间要友好相处,对老师要有礼貌,上课要有秩序等等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再让爸爸妈妈抱,自己高高兴兴来幼儿园,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能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勇敢地表现自己……我真的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骄傲与自豪!加油吧!亲爱的孩子们,我们永远会用欣赏的眼光称赞你们的!有的人说,带小班不容易,很累,可我要说,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在小班!
老师,把玩具还给我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老师,把玩具还给我”,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我发现孩子们常常会带一些口香糖,玩具,钱,珠子之类的东西藏在口袋里,在午睡的时候偷偷地在被窝里玩,起床叠被子时,经常会发现瓜子壳,口香糖等东西粘在被子上,屡教不改是我们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万一出现误食,那后果可是我们可想而知的事情。
每天的集体活动都按时进行,今天也是一样;突然一声大叫,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你把玩具还给我,不还给我我就不跟你玩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添豪在上课时把玩具拿出来玩被张老师看见了,上交了。他气不过就大声地吼起来……我走过去,把他带到门口,问他:“能不能这么大声地跟老师说话?”他不好意思地底下头说:“是她先拿了我的玩具。”我说:“那是谁先违反纪律在上课的时候玩玩具,老师把玩具上交,错了吗?添豪向来都是让老师感到很高兴的小朋友,今天你是怎么了?你有尊重老师吗?”他低下头说:“没有,对不起!”我说:“对不起应该对张老师去说,不应该对我说。”他走过去跟张老师道了歉!我再好好地跟他说:做错事情能知道错误很好,能够马上改正错误更好!老师期待你的表现!他露出了几颗牙齿,对我笑了笑……
关于“老师,把玩具还给我”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老师,你还没问我呢?
吃完午饭,我正忙着收拾,我班的子涵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显臣踩我脚了!”由于我手里正忙着干活,便随口问了句:“他向你道歉了吗?”子涵说:“说了。”我说:“奥!那不就行了,回座位吧。”于是我接着干活。等我忙完,发现子涵仍坐在小椅子上,无精打采,一脸的不高兴。于是我走到她跟前,轻声问道:“你怎么了?”她没理我,连头也没抬。我想,她大概还在为刚才那件事而生气。于是我问她:“子涵,你是不是还在为小朋友踩你脚而生气呢?他不是已经向你道歉了吗?”子涵抬起头,两眼泪汪汪地说:“老师,你还没问我的脚疼不疼呢,显臣道歉后还说我是个娇气包呢!”我连忙说道:“奥,对不起,你的脚现在还疼吗?”子涵说:“刚才还有点疼,现在不疼了。”我又把显臣叫过来对他说:“显臣,你踩了别人的脚,道歉是应该的,怎么能说人家娇气呢?以后不能这样做。”显臣点点头,回位坐下。这件事才终于平息。
这件事让我得到了许多启示:小朋友之间出现了问题,应慎重对待,不可因为是件小事而草率处理,这样也许会失去一次孩子向你敞开心扉的机会。教师应关心、理解孩子们的心理感受。
老师,我还没有玩上呢
在工作的两年里我带过许多孩子,有些孩子内向腼腆,规则意识很强;有些孩子顽皮活泼,经常破坏游戏规则。但是面对老师,那些不守规则的孩子往往能够把应该遵守的规则说得清清楚楚。这是为什么呢?最近一次户外游戏中发生的事,给了我启迪。
前些天,幼儿园为每班配备了两辆摇摆车。摇摆车刚拿到班里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大家都争着抢着玩。后来我班的摇摆车坏了一辆,我为了减少孩子们的争抢,便从大班临时借了一辆红色的车。孩子们看见后都很喜欢,我便与他们商量有什么办法能让每个喜欢摇摆车的小朋友都玩上,最后我们一起商定:大家要排队轮流玩,每个人都可以玩一会儿,但不能总玩一样玩具。
因为事先有了游戏规则,大多数孩子在游戏中还算比较自觉。宝宝玩了一会儿便让给了排在第一个的文翰玩,过了一会儿文翰也很自觉地下了车。这时,一直没有排队的达吉动作飞快地抢先坐上了车。“老师,达吉没排队”安琪告状。“达吉,你看大家都在等着玩呢,你不排队还抢在别人之前玩,你觉得这样做对么?”我问他。“嗯……因为我想玩……”达吉有些不乐意。后来我一想,既然达吉已经坐在了车上就让他玩一会儿吧!于是我对达吉说:“那达吉你玩一会儿就赶快下来啊!”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排队等着玩车的孩子们都噘起了小嘴,有的还在嘟囔:“怎么还没轮到我呀……”有的孩子干脆放弃,去玩别的玩具了。“老师,达吉不排队怎么也玩了?”安琪忿忿不平。“达吉做错事了!”泽茏也跟着说。一看其他排队的孩子开始表现出不满,我便请达吉听听小朋友们对他的意见,达吉只好从车上下来了。他刚下来,一直排在后面的安琪也不管前面站了多少人,用最快的速度冲了上去,一下坐到了车上。“老师,我排了半天了。”梓慧有些着急地对我说。我连忙安慰道:“别着急,一会儿就能轮到你了。”梓慧听了这才去玩别的玩具了。
到收玩具的时间了,梓慧又来找我,她带着哭腔说:“老师,我还没玩呢!”她这么一说我才发现,由于游戏时间较短,梓慧又是按照我的要求在排队,所以还不等轮到她,我已经要求收玩具了。配班老师走过来对梓慧说:“没关系,明天再玩吧!”“不行!我要玩!”梓慧坚持着,委屈得哭了起来。我正觉得很为难,不知该怎么处理了时,配班老师对梓慧说:“这车老师还得还给大班的哥哥姐姐呢!”这句话提醒了我,于是,我对梓慧说:“梓慧一直排队呢,可是小朋友太多了,梓慧没排上,对吗?”“嗯!”梓慧哭着点点头。“那梓慧就帮着老师把车还给大班哥哥姐姐吧!”看梓慧没明白,我接着说:“你可以把车开到大班呀,这样你不就玩上了吗?”她这才明白了,用手擦了擦眼泪,笑着开车去了大班。
反思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震撼。达吉不遵守规则玩上了车,而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我的态度其实是对达吉无意识的纵容,是对那些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的不尊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性方面对小班幼儿的要求是:“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初步学会等待、轮流等,初步体验规则的作用,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孩子的言行往往都是在对成人的观察中形成的,即使成人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在幼儿看来也是效仿的榜样。梓慧一直都听从我的要求,不争不抢,轮流排队,可因为时间不够造成了她没有玩成。如果这次不让她玩,那么下次她还会再继续遵守规则么?长此以往,孩子们会不会觉得老师说话不算话呢?如果老师不守诺言,孩子会慢慢地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所以我觉得,这次梓慧的要求并不过分,应该满足她,这样,孩子会感到被尊重,下次游戏时,她还会愿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如果我坚持让梓慧收了玩具,那么梓慧会觉得不遵守规则的孩子都玩上了,而她这个遵守规则的孩子却没玩上,会从心里感到不平衡,也根本就体会不到规则的作用,那么下次梓慧可能不再遵守规则了。这也是造成孩子明知道规则而不遵守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孩子在这样的“轻易毁约”的环境中长大,也不易形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仔细分析,孩子出现不遵守规则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知道游戏规则。小班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老师在提要求时,孩子心里想的是赶快去玩,根本没有听到老师的要求。二是游戏过于投入,忘记了规则。孩子们天生喜欢游戏,一玩起游戏来就忘了其他的事,自然也就不会特意记住游戏规则了。三是自己守了规则而被不守规则的幼儿抢先玩了玩具或游戏,于是也效仿。
针对这些情况,我以为要想更顺利地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教师首先应在游戏前用最短的时间向幼儿言简意赅地说明规则;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适时介入,树立正面榜样,适当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当然,如果孩子有合理的需要而破坏规则,那么老师要灵活处理;再次,老师要以身作则,如果对孩子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兑现。
明天还让我们自己玩
户外活动时间,刚想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忽然想:每天都是老师有条不紊的组织活动,今天何不让孩子们尝试一下自由活动呢。
于是我说:“今天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活动,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不过活动的时候老师有几个要求:一是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不要乱跑,防止摔倒,二是不能跑到远处去玩耍,三是有什么事情及时向老师报告,小朋友能做到吗?”
“能!”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
一会儿,孩子们便各自开心的玩起来了。
我仔细观察地观察着孩子们:他们有的分组做起了游戏,有的观察地上的小蚂蚁,有的在模仿,还有的蹲在草地上……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对我说:“老师,明天还让我们自己玩吧!”
没想到一次随意的自由活动却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不禁反思这次组织的自由活动,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首先,自由活动是观察和了解孩子的最好窗口,在自由活动中幼儿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能力。
其次,自由活动有利于因势利导、随机教育,幼儿是自由活动的主体,只有当幼儿的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动手、动脑,自由表现、自由探索时,他的一举一动才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因而此时的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
而我们可以随时捕捉到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
收获还真多呀,真让我骄傲
暑假过得真快,今天上午就收到校信通发来的短信,希望孩子调整好心态,迎接新的学期。细数一下,森森这个暑假学会的东西还真不少:能坚持每天早上6点钟起来跑步了,学会整理房间了,会把自己的衣服每天叠好放进自己的衣柜了,会帮我把土豆、黄瓜、丝瓜刨皮、切成片了,会独自一个人上去青少年宫上课再一个人走回来了,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了,会看没有拼音、纯粹文字的书了,知道《聊斋志异》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了,会有控制地玩电脑游戏了、开始学写毛笔字而且很有进步了......看看,收获还真多呀,真让我骄傲。
加油加油,为自己、也为儿子!
我家的小小书场开始了,吃过晚饭,森森喊我们坐在桌旁,一个人讲一个故事,爸爸先讲了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我讲了一个关于足球的故事,森森讲了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我们都为他鼓掌。晚上玩指数游戏,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注意力不太集中又要哭,更影响了时间。洗过澡,接着看昨天没有看完的《音乐之声》,直到结束。
教育随笔:老师,我们今天还没有玩
在期初,我们为幼儿制作了一片插游戏牌子的区域,自从可以插牌子后,幼儿对区域角游戏的兴趣更大了。每次都会兴致勃勃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
角色区通常是幼儿比较喜欢玩的游戏,所以,每次角色区的袋子里总是插满牌子,而其他区域角就显得“空空如也”,牌子少的可怜。而有些幼儿喜欢玩这个角色就每天都玩这个,而不选择其他的区域,也不给其他幼儿机会来玩一玩他玩的这个角色。当然这种现象需要逐渐引导,我们也不阻止,就让幼儿自由选择,但是会给幼儿适当的建议。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每次轮到有游戏的日子我们会让幼儿在来园的时候插牌子,但是有时候由于教学活动的延时,到最后会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玩游戏。这时候,孩子们就有意见了:“老师,我们今天还没有玩游戏呢!”但是没有时间了呀,下午又有别的教学安排。这样就扫了孩子们的兴致,本来兴致勃勃的插了牌子等着玩呢,却没有时间了,看了他们不开心的小脸,我也觉得要控制好时间的安排。一切都要以孩子们的合理发展为主,以后是应该要多注意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