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成长,不可错过的“双黄金时期”

发布时间:2020-11-28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说课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抓住双黄金时期,孩子成长事半功倍

妈妈们知道吗?人的成长就像盖楼,楼稳不稳,能盖多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根基打的好不好。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要打牢的根基便是抓住成长的“黄金年龄”和“黄金季节”,只有在这两个黄金时期构建起良好的成长基础,才能茁壮地成长。

什么才是孩子成长的黄金年龄呢?专家指出,儿童成长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格外重要。0-3岁将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起至关重要的根基作用;4-10岁孩子各项身体机能发育迅速,是他成长的基础阶段。10-14岁孩子进入最关键的长个儿阶段,15-18岁孩子进入成长的冲刺阶段,如果给他们提供均衡的营养摄入,他们会抓住青春期的尾巴,再蹿一下个儿。由此可见,孩子成长的黄金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营养的需求极大,对营养的吸收和转化率也很高,充足的营养摄入会给孩子更快的成长。

除了黄金年龄,成长的“黄金季节”也需要引起妈妈的足够重视。自然界的万物在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其生长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实孩子也遵循同样的自然生长规律。春季气温回升,孩子开始进入成长期。进入夏季,孩子到了成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儿童骨骼生长及身体各项机能发育的最佳阶段。到了收获的秋季,孩子身高已大幅增加,食欲渐渐增强,开始增长体重。而冬季则进入调整期,应适量为孩子补充营养,让他们蓄势积攒养料,为来年新一轮的成长做好准备。

事实证明,抓住这两个黄金时期,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将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才会有“年少成长好,终身都受益”的说法。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错过孩子成长的双黄金时期,要及时、充足地为他们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经过一个完美的黄金成长,你会惊喜地发现:家里的“小苗苗”已经变成一棵茁壮的小树啦!

抓住钙、锌,给孩子成长必需营养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黄金年龄、黄金季节,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摄入来满足他们飞快成长的身体。在这些元素中,对孩子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莫过于钙和锌了。

钙不仅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着身高,还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当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等反应的时候,妈妈就要小心了,你的孩子可能正存在缺钙的问题。

锌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它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进大脑皮层生长,对智力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锌还可以促进孩子味觉的发育,嘴里没有味道,孩子自然对什么食物都提不起兴趣。锌在帮助孩子脾胃发育的同时,更能促进味觉发育,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吃饭,茁壮成长。

妈妈这下清楚了吧,钙和锌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简直太重要啦!聪明的妈妈要根据孩子身体成长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补充。进入成长的双黄金时期后,妈妈一定要给他们持续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满足身体成长的需要,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

科学钙锌补充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妈妈该如何保障孩子身体所需钙、锌的摄入呢?

食补是最常规的方法,平时多给孩子吃钙锌含量较多的食物补充营养的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包括奶类制品、动物肝脏、鸡蛋、鱼类及豆类食品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包括扇贝、蔬菜、水果、花生、核桃、粟子等。

然而,在孩子成长的双黄金时期,食补是满足不了孩子成长需要的,这就要求妈妈给他们提供额外的钙锌制剂做补充。

专家指出:液体的离子剂型是孩子补钙、补锌的最佳选择。以钙为例,孩子在摄入固体钙后需要先通过胃酸消化使钙元素从化合物中解离出来,成为离子状态的钙,才能被吸收。但孩子的肠胃功能并未发育成熟,他们很难将固体钙转化吸收。液体离子钙则把伤害孩子肠胃的溶解过程提前完成,它的吸收过程不需要胃酸参与溶解,不会对孩子幼小的肠胃造成半点负担,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因此,妈妈要给孩子选择液体的离子制剂,让孩子在成长的双黄金时期得到科学、充足的营养补充,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专家建议:钙锌不能同时补

“钙锌同时补”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

钙和锌从肠粘膜细胞转运到血液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相同的转运载体。这就好像两个小团体都要搭载一艘船到达港湾。由于船舱的空间是有限的,他们就需要通过竞争,优胜的一方才能成功进入。钙因为“势力”比较强大,也比较活跃,总能优先抢到载体,这大大抑制了锌的吸收。因此,专家建议,钙和锌在补充时,至少要间隔30分钟,这样身体才可以合理的吸收两种营养元素。

最后,我们希望每个妈妈都能掌握最科学的营养元素补充方法,紧紧把握住孩子成长的黄金年龄和黄金季节,帮助他们真正健康茁壮地成长!请妈妈们牢记:你们每一个正确的行为,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孩子的错,谁之过?


最近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气,回家光知道玩,看电视也不学习,没法管了。

每当听到类似抱怨的话,我都会反问家长: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孩子光想着看电视、玩?为什么孩子喜欢独处?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

相信以上问题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但这些真的是孩子错了吗?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意识到了,孩子并没有错,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成人的影子,孩子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与家长有关。

孩子不听话时,你问清孩子自己的意思了吗?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吗?当孩子不喜欢学习时,请问你的教育方法引起孩子的兴趣了吗?当孩子在看电视、玩的时候,你有没有去管束?你忙的时候,有说过“一边玩去,看电视去”的话吗?当孩子想和你说话时,你在干什么?

以上问题,家长问听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纯真的天使,当他们出现以上情况时,我们成人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每次都指责孩子的错。

我们要适时的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老师如何正确正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


导读: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错误”作为养料来促进成长,他们只有在“错误”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确”。这就像粮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长非得靠粪便给养一样。

课堂上,老师不允许孩子出错;在家里,父母不允许孩子出错。结果,孩子也就只能尽力不出错了。为了不致出错,他们只好收敛幻想,自我绑束,缩手缩脚。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错的同时,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确、通向成功的机会。当孩子一旦形成这样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会说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一点探索精神都没有?为什么胆子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却毫无道理地责怪孩子。他们费了好大劲把孩子终于折磨成了胆小如鼠的人,现在,为了让他们胆大,又开始新一轮折磨。

关于错误,还有一个儿童心理成长机制与成人对错误的看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成人认为的错误在孩子的精神成长机制中是不是也是错误?有时候,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在孩子来说是成长中的一种形态。孩子不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人,而是一个内在机制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错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先剥夺他“错”的机会,而让他亲身感觉到自己的错误,这要比你直接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效果要好。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告诉他哪是正确哪是错误,给孩子建立一个关于正确和错误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错误”作为养料来促进成长,他们只有在“错误”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确”。这就像粮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长非得靠粪便给养一样。

所以,在我们中心,我们的口号是:在错误中成长。不光对孩子,对老师,对管理人员,连对我都是这样要求的。新来的孩子不敢下笔,我们的老师就会说:某某同学,往错画,给老师犯个错误看看!画成狗屎蛋都行!听了这句话,孩子便一下子轻松起来,对技术的恐惧就烟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在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最有价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幼教随笔:正确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错误”作为养料来促进成长,他们只有在“错误”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确”。这就像粮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长非得靠粪便给养一样。

课堂上,老师不允许孩子出错;在家里,父母不允许孩子出错。结果,孩子也就只能尽力不出错了。为了不致出错,他们只好收敛幻想,自我绑束,缩手缩脚。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错的同时,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确、通向成功的机会。当孩子一旦形成这样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会说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一点探索精神都没有?为什么胆子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却毫无道理地责怪孩子。他们费了好大劲把孩子终于折磨成了胆小如鼠的人,现在,为了让他们胆大,又开始新一轮折磨。

关于错误,还有一个儿童心理成长机制与成人对错误的看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成人认为的错误在孩子的精神成长机制中是不是也是错误?有时候,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在孩子来说是成长中的一种形态。孩子不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人,而是一个内在机制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错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先剥夺他“错”的机会,而让他亲身感觉到自己的错误,这要比你直接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效果要好。当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告诉他哪是正确哪是错误,给孩子建立一个关于正确和错误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错误”作为养料来促进成长,他们只有在“错误”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确”。这就像粮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长非得靠粪便给养一样。

所以,在我们中心,我们的口号是:在错误中成长。不光对孩子,对老师,对管理人员,连对我都是这样要求的。新来的孩子不敢下笔,我们的老师就会说:某某同学,往错画,给老师犯个错误看看!画成狗屎蛋都行!听了这句话,孩子便一下子轻松起来,对技术的恐惧就烟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在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最有价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幼教随笔:孩子成长中永远不可或缺的阳光


这就是孩子,童真中充满着执著,顽皮中流露着真诚。许多时候,老师的教育机智就是在孩子的身上萌发的;许多时候,教育的精彩瞬间也正在孩子探索万物的“对”与“错”中闪烁着。因为教育,我自豪着;因为孩子,我快乐着!

一、孩子成长中永远不可或缺的阳光

聪聪是这个学期刚入园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刚到了陌生环境中,所以他平时很少说话,和同伴也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上课时更不爱举手发言。

可是,聪聪很喜欢玩玩具。每次到结构游戏时,他总是会认真而又专注的拼插着自己的设想。每当完成一样物品时,他都会特别的高兴,自己看了又看。这时候,我都会走过去,摸摸他的头,主动问他:“你这是插的什么啊?能讲给我听听吗?”渐渐的聪聪喜欢和我交流了。

聪聪是一个很热情的孩子。每次老师安排值日生擦桌子的时候,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举手,聪聪也举起了小手。我连忙抓住这个机会,请他来擦桌子,虽然聪聪擦得不是很干净,我还是表扬了他。每当他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时,我都会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笑意也会马上在聪聪的脸上荡漾开来,我知道这是一种无言的称赞。

一段日子过去了,我发现聪聪渐渐的能主动举手、在集体面前发言了,特别是喜欢将自己的成就感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看着聪聪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在各项活动中,老师应该更加关注孩子,让他在集体中获得成功感、愉悦感。不需要太多的奖励,只要我们的盈盈笑意、深情拥抱、轻轻抚摸,都会给予孩子心灵上的满足,这是孩子成长中永远不可或缺的阳光。

二、男子汉的任务

彬彬是个自尊心很强的男孩,有时会为小伙伴不顾一切的“伸张正义”而表现出热血男儿的气概,但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独占欲望欺负弱小的小女生而变得毫不讲理。每当老师批评彬彬时,他总会小嘴一撅躲到厕所偷偷的掉眼泪。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又能对孩子有效的进行引导,还真是煞费脑筋。

彬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勇敢的男子汉!”一次户外活动,我问彬彬:“你是男子汉吗?”彬彬毫不犹豫的回答:“那当然,我是勇敢的男子汉。”“好吧,今天王老师就来考验考验你这个小小的男子汉。”彬彬很神奇的问道:“你怎么考验我啊?”我装作很神秘的样子把彬彬搂在身边说:“男子汉有男子汉的任务,你今天就来当一名正义使者,保护我们的小女生。如果你发现有人欺负女小朋友了,你就负责告诉老师,我们一起保护她们。”彬彬沉思了一会儿,回答我:“是不是就像爸爸保护妈妈那样?”“对呀,你能完成男子汉的任务吗?”我追问道。“没问题,我是勇敢的男子汉。”看着彬彬笑着跑开的身影,开始了我一天的跟踪观察。

瑶瑶的小椅子不见了,彬彬主动帮她搬来一把;萌萌的皮球跑远了,彬彬飞快的给她捡了回来;瑞瑞被小伙伴欺负了,好冲动的彬彬并没有动手,而是第一时间告诉了我……一天下来,彬彬像个小警察细心的观察着身边的小伙伴,每当听到小伙伴对他说谢谢的时候,彬彬仿佛比得到老师的小奖章还开心。放学前,我问彬彬:“今天你高兴吗?”彬彬的兴奋还挂在脸上:“高兴!今天我表现得怎么样?”我立刻翘起了大拇指,夸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就是孩子,童真中充满着执著,顽皮中流露着真诚。许多时候,老师的教育机智就是在孩子的身上萌发的;许多时候,教育的精彩瞬间也正在孩子探索万物的“对”与“错”中闪烁着。因为教育,我自豪着;因为孩子,我快乐着!

孩子哭吧,不是错


杨一男是小一班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开学也有一个月了,可他几乎每天来园都会哭一会儿。如果老师越在乎他、关注他,他哭得就越厉害;相反,老师越不在意,一小会儿他就不哭了。我觉得有时候孩子也需要发泄自己的情感,哭一哭又有什么不好呢?于是,我就这一现象在班上开展了一次讨论活动:“如果你难过时,你会怎么办?”孩子们想到了许多办法,如“我去玩玩具”,“我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我和老师说话”,“我找朋友玩”等等。孩子们想到的都是“行为策略”。为了让他们了解一些“情绪策略”,于是我说:“其实,有时候一个人难过时,也可以大哭一场的。”我话音刚落,马上有孩子说:“啊!哭?”,“妈妈说爱哭的不是好孩子!”,“哭多不好啊!”我说:“哭也不是一件坏事啊!难过的时候可以用哭表达自己的心情。不过,常常哭会让大家觉得自己没长大呢……”以往,孩子们都认为“哭好羞!哭有什么用?哭也解决不了问题。”这些都是成人灌输给孩子的理念。但是,在不防碍别人的前提下,它是舒缓情绪的一种有用的方法。另外,听音乐,画画等都是平复情绪的很好的方法。孩子们惊喜地接受了并很快地应用于生活中。有时候,改变一种教育观念也会让我们收获很多。

孩子的沉默不是金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孩子的沉默不是金”,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沉默是金”大概是许多人的座右铭,但用到孩子身上我却觉得沉默不是金。

就拿我班的王子敬来说吧,每次上课,他都认真听,可是一提问他,或者让他背儿歌,他就一声不吭。

要是再坚持,他就红眼圈,然后“下雨。

所以,平时真是不敢提问他。

据家长说,他回家也从来不说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东西。

就他的表现来说,他不属于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平时也很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挺活泼的一个孩子,为什么就是不回答问题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他可能是害怕,怕回答错了,老师批评他。

第二,是由于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特殊心理特点,此时,人生第一反抗期已经出现,逆反心理占主要作用。

老师越让他说,他越不说,或者用哭以示反抗。

老师拿他没办法,只好算了。

于是,他从心里上得到了优越感。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沉默的习惯。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把锁”。

我们首先要注意孩子普遍的心理特性,更要注意观察分析孩子的自身特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沉默的孩子,既要采取开导劝说的方法,又要不失时机的对其进行强化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摆脱沉默。

不信你看,现在王子敬能很主动地领着小朋友朗诵儿歌了。

不知道本文“孩子的沉默不是金”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教育随笔《孩子的错,谁之过?》


在漫长的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的,这样孩子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些家长也会有此疑问,最近就有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气,回家光知道玩,看电视也不学习,没法管了。

每当听到类似抱怨的话,我们自己先想一想,先去问问家长: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孩子光想着看电视、玩?为什么孩子喜欢独处?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

相信以上问题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但这些真的是孩子错了吗?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意识到了,孩子并没有错,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成人的影子,孩子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与家长有关。孩子不听话时,你问清孩子自己的意思了吗?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吗?当孩子不喜欢学习时,请问你的教育方法引起孩子的兴趣了吗?当孩子在看电视、玩的时候,你有没有去管束?你忙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一边玩去,看电视去”的话吗?当孩子想和你说话时,你在干什么?当孩子将有趣的事情分享给你时,你是否只是以冷淡的态度去回应?

以上问题,家长问听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纯真的天使,当他们出现以上情况时,我们成人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每次都指责孩子的错。我们要适时的去反思,去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利,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们不要过于溺爱您的孩子


今天在活动课上,我出示一张哭脸图片,然后问: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会哭?有的孩子说:被爸爸妈妈打屁股的时候我就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打针的时候我会哭。

还有的孩子说:受伤的时候我会哭。

听了他们的话,我表扬了这些小朋友,但在内心中,我也想,他们所回答的都是在我的预设中,然后我又问:除了他们说的,还有什么在时候你会哭?这时有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我撒娇时我会哭,我想要什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在他说的时候,我看他一副得意洋洋、趾高气扬的样子!特骄傲!听到孩子说到这里,我轻轻地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这种哭是不对的……”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理直气壮的说“怎么不对?如果我不哭出来!他们就不给我买……”我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在他这样的孩子身上发生过,在其他家的孩子也同样发生着,是啊,在很多的大人眼里孩子是很小的,小到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但不是,其实孩子一点也不小。

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如孩子经常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难免回来一次。

或者生活在但单家庭里面,做母亲的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所以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都尽量的去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大人能做到的,也一定去满足孩子。

孩子就这样养一只被宠着,慢慢的也养成了爱撒娇的小脾气,有的时候大人不答应她的要求时,他就撒娇耍小性子。

是啊,如果事事都顺孩子的意,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会满足自己一切要求,甚至会认为父母是在怕自己。

于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让他有恃无恐。

在这里,我要呼吁溺爱孩子的家长们,不要将恶性循环下去了,等到有一天它真正的无视你的存在,也不把你当回事,趾高气扬惯了的他,处身社会的时候,如此自私和无理,又怎么去与人合作?

相关推荐

  • 零至三岁,孩子成长黄金期 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介绍,零到3岁为孩子成长的“黄金期”或“关键期”。专家提醒,希望妈妈们都不会错过这段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行和习惯的大好时机。以下十大爱心叮咛,希望对家有零至3岁的孩子的你有所借鉴。 ...
    2021-04-16 阅读全文
  • 孩子成长的“黄金八年” 很多家长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孩子的成长是否有规律可循?美国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在40多年时间里,追踪了数千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发现孩子的心理、行为发展是有章可循的,而且,每一年都有一个成长侧重。...
    2021-01-20 阅读全文
  • 爸妈注意!不可错过的早教时机 不要以为几个月的宝宝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求知欲很强,也特别喜欢学大人的样子。 妈妈心得: 宝宝10个月时,我无意中逗她玩,把嘴巴闭紧,发出“扑扑”的声音。想不到这小家伙马上学会了,像我...
    2021-03-25 阅读全文
  • 0-6岁是孩子阅读的黄金阶段,家长千万别错过 孩子小,不认字,或者认的字不多,所以,就不需要阅读?或者说,不会阅读?如果你是这么认为,那还真就大错特错。 据专家介绍,0-6岁是人一生阅读的“黄金阶段”——这其中3-4岁是最关键的时段,7-12岁是...
    2021-05-25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把握好孩子三岁成长黄金期! 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两岁以上的孩子思想大都要超过大人的想象,要尽量的和他沟通和说话,家长谈话孩子也会听,并且也会认真的听。家长的语气一定要好,尽量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他说...
    2020-06-13 阅读全文

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介绍,零到3岁为孩子成长的“黄金期”或“关键期”。专家提醒,希望妈妈们都不会错过这段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品行和习惯的大好时机。以下十大爱心叮咛,希望对家有零至3岁的孩子的你有所借鉴。 ...

2021-04-16 阅读全文

很多家长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孩子的成长是否有规律可循?美国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在40多年时间里,追踪了数千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发现孩子的心理、行为发展是有章可循的,而且,每一年都有一个成长侧重。...

2021-01-20 阅读全文

不要以为几个月的宝宝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求知欲很强,也特别喜欢学大人的样子。 妈妈心得: 宝宝10个月时,我无意中逗她玩,把嘴巴闭紧,发出“扑扑”的声音。想不到这小家伙马上学会了,像我...

2021-03-25 阅读全文

孩子小,不认字,或者认的字不多,所以,就不需要阅读?或者说,不会阅读?如果你是这么认为,那还真就大错特错。 据专家介绍,0-6岁是人一生阅读的“黄金阶段”——这其中3-4岁是最关键的时段,7-12岁是...

2021-05-25 阅读全文

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两岁以上的孩子思想大都要超过大人的想象,要尽量的和他沟通和说话,家长谈话孩子也会听,并且也会认真的听。家长的语气一定要好,尽量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他说...

2020-06-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