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别怕孩子让你“丢人”

发布时间:2020-11-26

教育孩子笔记。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别怕孩子让你“丢人”》,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别怕孩子让你“丢人”

第一个事例

有个儿童教育中心即将举办体育课,活动即将开始,可场面上极其混乱。近20个4岁左右的孩子在教室里面大呼小叫地玩耍,当给孩子发完坐垫、老师准备开始时,许多孩子还不能安静下来。于是,老师开始利用“木头人”游戏,试图把孩子聚集在一起,可依然有几个孩子满场飞。

其中有个女孩儿拿着垫子在地上玩,时不时还招呼几个认识的小朋友一起玩,老师不时地提醒孩子赶紧坐好,说老师马上要讲故事了。几位家长都按撩不住了,马上劝说自己的孩子安静下来。而当老师真开始讲故事,所有孩子都立刻安静下来,认真地听故事了。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经常发现孩子让父母"丢人"的情况,特别是周围的眼光都聚集到我们和孩子身上的时候,不少家长真希望地上有一个洞。那孩子都做了什么?无非是当众哭闹了,或我们说的孩子不听,或孩子说了让我们难堪的话,或我们的孩子和其他孩子表现大相径庭,或他做了不符合成人道德观念的事情,等等。而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只是自己的孩子表现得不如别人孩子“好”,有些家长就感觉丢人了!

对于这个问题,其根源何在?为什么家长非常在意孩子在外面的表现,难道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若孩子得到"赞许"和羡慕的眼光,就算孩子做得不好,父母也感觉挣得了脸面。而当父母觉得孩子犯错误,或得到鄙视的眼光,就不管孩子做得是否正确和恰当,立刻感觉自己丢人了!为什么这样,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根本就不看问题的实质,仅把孩子的表现,当成自己荣耀与耻辱的象征。

就像上面的场景那样,假若我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孩子已经听从老师的话,已经坐好的了,老师说“请小朋友安静下来”,并且老师的眼光无数次扫过我们不“老实的孩子”,其他家长也“鄙视”地看着我们的孩子时,我们会脸红和感到丢人吗?会去强制自己孩子安静下来,还是先带孩子离开这里?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孩子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当一个4岁左右的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是比较拘谨的,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能够很快适应。所以,孩子不是相对安静和审慎,就是通过大声说话、捣乱来排解自己的恐惧。如果带孩子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上课,家长应该带孩子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适应场地和结识其他孩子。

比较特殊的是,孩子到了陌生环境里,而其中又有几个熟识的小伙伴,则环境影响会大为下降,孩子们反而会快速适应环境,并主动去发现、利用环境进行游戏,甚至是由于环境陌生反而激发出探索的欲望。

假设孩子们“散落”在各处各玩各的,老师又不能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和注意,这时老师想要求纪律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孩子不仅不会跟从老师的指引,反而还会把这当成一种好玩的游戏。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利用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才是控制局面的关键。

另一个事例:

某男孩平时几乎不喜欢吃零食,一天看到另外一个女孩在吃零食,就向对方要,可对方却不给。于是这男孩就打了女孩几下,结果小女孩的父母开始责备女儿太小气,搞得男孩的父母也很难堪,当着众人的面训斥男孩丢人!可问题是,这男孩的父母为什么感觉丢人?就是因为自己孩子打人,且对方孩子挨打,感觉自己的孩子没有教养,所以让自己很丢脸?

说实话,小男孩的父母感觉丢人,其实是大可不必的。当问起男孩为什么打人,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饿了”!而男孩为什么饿呢?因为这一天小男孩是在中午11点半吃的午饭,而事发时间是傍晚7点,孩子不饿才怪。虽然那女孩不会分享,有可能有一定问题,但这么长的时间,男孩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需要进食,是不是责任更大呢?

所以,孩子出问题了,就应该找问题的根源。而不要看表象。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其天性的自然体现,成人的道德观在他们那里,是说不通的。做父母的忽视孩子的最基本需求,怎么还能要求孩子展现优良的精神?

这两个例子是很相像的,对家长而言,感受都是难堪和丢人。但两个例子比较大的区别是,前者家长可以暂时旁观,因为孩子没有什么错误。而后者则必须向孩子承认错误了,因为爸爸妈妈没有尽到照顾孩子饮食的职责,导致孩子饿了才向别人要吃的,是爸爸妈妈的不对。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必须要求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道歉。

许多时候,父母看待孩子的表现,不能站在自己的“脸面”立场上。孩子让家长“丢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家长的心态是否平和,是否耐得住环境的眼光。只要我们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就算“丢人”也没什么。而当家长感觉“丢不起人”的时候,对自己和对孩子都会失去耐心。当然,当孩子做出-些出格的事情,就需要及时制止,一是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二是让孩子明白界线在什么地方。

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就是孩子,我们不能总是用成人的视角来判断孩子的行为。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和静下心来分析原因“丢人”事小,错过了观察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机会,则损失更大。

一个家长遇到孩子让自己“丢人”时,其实不是坏事。一方面,很多父母感觉“丢人”实际上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是孩子正常和充满活力、探索的表现,也充分说明我们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做一些预防,让孩子学会快速适应和正确应对。而另外一方面,这也可能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说明家长有忽视孩子的地方,或是自己教育不到位了,让你知道问题所在。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如何让你的孩子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想打好基石,就要从小把自信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父母要了解并给予孩子每个阶段最需要的,从而有助于孩子提升自我价值,建立自信。

将自信的种子埋在孩子心里

儿童的自信来源于他人接受他(她)是怎样的人。儿童需要感觉到无论他(她)是否能满足父母的期望,都会得到父母的接受。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喜爱和赞许是有条件的,孩子会尝试取悦自己的父母,去满足父母的期盼,去回应父母的需要,这些行为则会耽误孩子真实的自我、人格、能力和需要的发展。

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需要特别关注的点也不同。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特征界定,分析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给孩子最需要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

0岁—1 岁:孩子需要培养信任

场景回放:在姗姗3个月时,妈妈开始在家里处理工作的事情。有时姗姗醒来,或是尿了或是饿了,大哭起来,妈妈却正忙着回客户的邮件或正和同事打电话交代工作的事情,不能及时满足姗姗的需求。时间长了,妈妈发现姗姗情绪越来越急躁,特别爱哭。

分析: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儿童需要解决的冲突为“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存在一种强烈的不信任这个世界的倾向。如果母亲能够给予婴儿足够的保护,对婴儿照顾周到,那么婴儿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这样,孩子便会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会建立对自我的肯定,这是自信心形成的基础。

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及时发现姗姗的需求,做不到周到细致的照顾她。孩子从妈妈那里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很难建立对妈妈的信任,这对姗姗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

建议:多给孩子关怀,避免产生不信任

经常拥抱亲吻孩子,不要把孩子总放在婴儿床/车里:美国最新研究发现,母爱与孩子长大后的情绪发展密切相关。母亲给孩子足以信赖的回应,能偶减轻孩子的烦恼,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生,培养应对技能,对他们长大成人后大有帮助。

经常对孩子微笑,不要忽视跟孩子交流的机会:对孩子微笑和轻声言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并能够促进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

关注儿童的生理需求、情绪变化,不要认为孩子在无理哭闹: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这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他人关注的,被他人爱护的,能够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也有益于幼儿与母亲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

2~3岁: 孩子需要自由和独立的机会

场景回放:闻闻2岁多了,每次出门妈妈都要抱着她,担心她摔倒,怕她乱摸东西,把手弄脏。小区里有个小沙坑,小朋友都喜欢在里面玩沙子,虽然闻闻也想去,但妈妈坚持不让闻闻过去玩儿……

分析: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称为自主对羞怯的阶段。该阶段孩子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果父母能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就能体验到自己的的能力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形成自主,自信的人格特点,反之,则产生羞怯、敏感等。

妈妈处处限制闻闻,闻闻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也就没有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不但会削弱闻闻的自主性,还得不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这对闻闻信心的建立是不利的。

建议:大胆让孩子自己活动,避免产生羞怯、胆小

多鼓励孩子做些简单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先演示如何做一些事情,并且,最好采用边说边做的方式。比如,如何穿衣服,扣扣子等,并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除此之外,洗手、洗脸、玩具归位等也都可以让孩子做。

用心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一味否定:此阶段的孩子尤其喜欢亲自尝试做一些事情,如看到新奇的东西要摸一摸,或者摔一摔看看东西的内部构造,父母首先对孩子的目的进行询问,了解孩子的动机、想法,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给孩子自由决定的空间,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父母要注意多给予孩子自主决定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的颜色、玩具的种类等;给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尽量减少家庭环境中的危险设备,同时教育孩子如何回避危险。

宽容孩子的错误,不要苛求完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孩子不小心所造成破坏后,他(她)自己也会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家长应该宽容孩子,对其给予正确的引导,明确告诉孩子: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种做法以后需要改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再遇到相似的事情,会为了逃避惩罚而养成说谎的习惯;或者是因为怕失误而不敢做事,发展出懦弱、不自信的性格。

4~5岁:孩子需要成人的支持和鼓励

场景回放:5岁的小西,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爱问问题。妈妈对他很耐心,不管什么问题,都会耐心解答,不知道答案的,就和小西一起查资料,甚至和小西一起动手做实验寻求答案。在老师的眼里,小西是一个动手能力强,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自信满满的。

分析: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好奇心、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是主动性对内疚阶段。

妈妈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小西问题,并和小西一起探索寻求答案,这对发展不仅能发展小西的判断力,还能形成大胆创造的精神,增强自信。

建议:鼓励支持孩子的活动和建议,避免产生怀疑、内疚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问题,妈妈要耐心解答,如果不知道答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上网寻找答案,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

重视孩子的学习成果,给予孩子展示自己的空间

父母可以在家中开辟一块空间,专门展示儿童的学习成果,让孩子知道自己受重视,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

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数字、古诗、歌曲、舞蹈等,孩子表现出的记忆能力很强,会不断受到大人的肯定和夸赞,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是他(她)前进路上的“小红花”,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也表明家长在陪伴着孩子。

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材料平台:给孩子提供多种知识材料,让孩子自主选择,不仅能够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还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使得孩子能够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对于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也非常重要。

.

让你的孩子听你的话


孩子,即使在伊呀学语的一两岁,也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也有自尊。因此,当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如要他去睡觉、收拾好玩具、去洗手、小声说话或者不要打狗、别乱跳的时候,只把他当作一件无意识的物体来驱使,就有可能遇到抵抗;而如果使用艺术性语言,使他感觉到自己被你所喜欢、所尊重,他往往就会很快地顺从:

不可否定

当你向孩子发出“不要去!”“不许吃!”“把它扔掉!”等等否定其当时行为的要求时,他会感受到压迫或者打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抵赖情绪。因此,当你希望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时,最好把否定语改为肯定语,别对孩子说“不许你这样做”,而是要说“你可以那样做”。

例如,当他抓住毛茸茸的小鸡要放到水里游泳时,你可以说:“哎呀,你想看动物游泳吗?笼子里那只小鸭可厉害啦,它游得比小鸡好?你抓来试试看。”这样一来,他往往就会放下小鸡去抓小鸭。

当你看到孩子在水泥地板上翻筋斗而担心他摔伤时,你可以说:“你上次在海绵软垫上翻得很好看,到上边翻一下给我看看。”

当你看到他拿你的唇膏来画画时,不必厉声制止,而是可以说:“邻居那个小明画的花很好看,他用的是彩色画笔。咱们家也有,你要吗?我拿给你。”

几个选择

一般情况下,当你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提供一条途径,别无选择,他会感觉到拘束;而如果提出几条可容他选择的途径,他就会产生“由我拿主意”的自豪感,就会积极行动。

例如你想让他洗澡,可以这样说:“是洗澡的时候了,你是要淋浴呢还是要盆浴?”

天冷了,要他添衣服,你可以说:“这件衣服真漂亮。你是自己穿还是让我来帮你穿?”想让他弹琴,你可以说:“老师安排你今天弹琴20分钟。你想现在弹呢,还是中午弹,或是等到晚上弹?”要开饭了,你可以说: “你是先喝汤还是先吃饭?”这样一来,他就不觉得你是在强迫他,而是在征询他的意见,想抵赖也不好抵赖了。

设置比较

孩子都有不甘落后的上进心,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给他设置几个比较,往往会促使他的行动。

很晚了,他还不肯睡觉。怎么办呢?单纯的命令是不行的。你可以说:“已经11点钟了,小明已经睡了。他明天有良好的精神做游戏,很可能拿冠军。”

当他兴冲冲地在卧室踢球时,你不必强行制止。可以说:“昨天小亮在球场踢球,踢得很远,很多人喝彩!”

他写字潦草,你可以说:“你写得比表妹快,可是她写的比你整齐。”

赞扬别人,实际是对他的引诱和推动。

针对行为

无论孩子犯了多严重的错,我们都只能让孩子明白,我们不赞成他的行为,而不能否定孩子本人。当孩子把鸡蛋当球甩烂在地上,骂他“真蠢”,他肯定不服气。而如果说:“你把鸡蛋甩烂在地,咱们中午就没鸡蛋吃了。怎么办呢?”这样一问,他就知道自己错了。他往楼下人家的雨棚上淋水,你如骂他“没道德”,他可能会顶回来。而如果说:“楼下那户人家正在睡午觉,水声可能会把人家闹醒。”这么一说,被批评的是水声而不是孩子,他就容易接受。当他拿一家人的午餐肉肠去喂狗时,你说:“都6岁的人了,人狗食还分不清楚!”他可能会反怨你为何不事先告诉他。而你如果说:“以后记住:人吃的放在冰箱里,狗吃的放在纸箱里。”他可能就会笑嘻嘻地说“记住了”。

别总是怨孩子不听话,有时,也需要想想自己原因。同样的事物,调换一个角度就不同了,同样的,一句话,换种说法效果也就完全不同。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之谈,诸位家长不妨试一试。

今天你让孩子笑了吗?


核心提示: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多性格开朗,有乐观稳定的情绪,这非常有利于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更乐于探索,好奇心强,会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多性格开朗,有乐观稳定的情绪,这非常有利于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更乐于探索,好奇心强,会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专家认为笑是测量孩子智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的孩子生后4~6周就会对妈妈微笑,而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到3个月还不会笑。由此可见,笑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孩子的笑脸与其智商成正比

会笑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会专注地看着逗他的亲人,模仿并学会以微笑应答。这种微笑和孩子睡觉时面部肌肉收缩而呈现的“笑脸”不同,这是一种和大人之间的交流,是对大人逗笑的回答。

宝宝笑脸和智商成正比,宝宝早笑、多笑、长大后智商会更高。不过,有些婴儿笑得少,每小时仅笑1到2次,小脸严肃,表情呆板,这是体内缺铁所造成的。让宝宝连续补铁,一般严肃表情会逐渐消失,出现愉快的神情。因此,宝宝的笑脸还是了解其营养状态的“荧光屏”。

如何让宝宝笑

建议父母要多和婴儿交流,最早的交流是眼神的交流,当然逗笑也是早期交流很重要的方式。在逗笑的过程中,有你的笑脸、眼神和声音同时给孩子丰富的视、听刺激,同时还给了孩子模仿笑的机会。孩子笑口常开表达了他快乐的情绪,此时他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心智的发展。

让你的孩子足够坚强


如果我们用一个铁锤去砸玻璃玩具娃娃,娃娃可能一下子就被砸得粉碎;如果我们用铁锤去砸塑料玩具娃娃,娃娃身上可能会留下难看的伤痕;如果我们用铁锤去砸钢制的玩具娃娃,娃娃可能除了会发出“当”一声回响外并无其他改变。

这3种玩具在重锤之下的不同反应,如同我们生活中不同类型孩子的性格。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为什么有的孩子能泰然处之,从容不迫,而有的孩子却脆弱无比,不堪一击呢?

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导致孩子心灵脆弱的因素很多,原因很复杂。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有:家境贫穷、恐惧死亡、遭受辱骂、智力低下、身体残疾和不被父母关爱。这些各不相同的消极因素的存在给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那么,性格坚强的孩子在表现上有哪些共同的特性呢?通过研究,美国儿童问题专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坚强的孩子往往能引起周围人更多的注意,而且他们中大多数活泼乐观。在玩耍和娱乐过程中,他们精神上很投入,一旦遇到挫折,如搭积木不成功、拍皮球暂时拍不到自己所希望的数量等等,他们都能比较容易地做到忘记烦恼和自我解脱。在家庭生活中,性格坚强的孩子往往能与家庭成员保持亲密的关系。

对于那些性格比较脆弱的孩子,专家认为完全可以加以矫正。在各种各样的培养方法中,专家们普遍推崇的一点是:努力使孩子在头脑中形成一种“重要的他人”的思想意识,即要使孩子明白他很重要、很有潜能,同时别人也很重要、很有潜能,生活中的挑战和对比是很普遍,很正常的。另外,专家建议,父母要在生活中关心和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多样性,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相对独立的生长环境和学习环境。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别怕孩子让你“丢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案例:孩子,你别怕 --充分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 今天,由于大一班两位老师有事请假,班上只剩李老师一个人。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暂时到大一班帮忙。 午饭时,陆少威的饭、菜快吃完了,却哭了起来,拉着李老师的手央求着说:“李...
    2021-05-1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别怕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同时又身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想来,对幼师虐童的事件更有发言权吧。 每次走亲戚时,总有亲戚会向我探讨“该怎么给幼儿园老师送礼?”“该送什么给幼儿园老师?”“不送会怎么样?”“送了会怎么...
    2021-05-28 阅读全文
  • 别怕他 今天,入园时,一位家长边扯着孩子往活动室走,边说:“别怕他,吵架打架不要吃亏,别人打你,咱不饶他,你也打他,要不然,别人会老欺负你。”听到这样的话,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孩子之...
    2021-10-07 阅读全文
  • 让孩子知道你的爱 导读:在年幼孩子的意识中,他不能领会到父母埋藏在心里无言的爱的信息,是因为我们作为父母的没有用行动更明确地传递感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简单明了的方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 当我像往...
    2021-09-04 阅读全文
  • 让你的孩子听你的话 孩子,即使在伊呀学语的一两岁,也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也有自尊。因此,当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如要他去睡觉、收拾好玩具、去洗手、小声说话或者不要打狗、别乱跳的时候,只把他当作一件无意识的物体来驱使,就有可...
    2022-01-07 阅读全文

--充分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 今天,由于大一班两位老师有事请假,班上只剩李老师一个人。我和另外一位老师暂时到大一班帮忙。 午饭时,陆少威的饭、菜快吃完了,却哭了起来,拉着李老师的手央求着说:“李...

2021-05-11 阅读全文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同时又身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想来,对幼师虐童的事件更有发言权吧。 每次走亲戚时,总有亲戚会向我探讨“该怎么给幼儿园老师送礼?”“该送什么给幼儿园老师?”“不送会怎么样?”“送了会怎么...

2021-05-28 阅读全文

今天,入园时,一位家长边扯着孩子往活动室走,边说:“别怕他,吵架打架不要吃亏,别人打你,咱不饶他,你也打他,要不然,别人会老欺负你。”听到这样的话,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孩子之...

2021-10-07 阅读全文

导读:在年幼孩子的意识中,他不能领会到父母埋藏在心里无言的爱的信息,是因为我们作为父母的没有用行动更明确地传递感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简单明了的方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 当我像往...

2021-09-04 阅读全文

孩子,即使在伊呀学语的一两岁,也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也有自尊。因此,当我们向孩子提出要求,如要他去睡觉、收拾好玩具、去洗手、小声说话或者不要打狗、别乱跳的时候,只把他当作一件无意识的物体来驱使,就有可...

2022-01-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