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庭自理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11-23 幼儿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大班幼儿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幼儿园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家庭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在此,跟家长们一起谈谈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家长要抓住点滴时间及时引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

1、在家庭中,孩子有时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自我意识和独立要求等,我们家长要抓住这些机会,及时给予引导。如:当孩子争着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或者要帮着洗衣服时,他们可能会将衣服穿反了、穿倒了,将鞋带团成一个死疙瘩,把衣服弄湿了,高兴地玩起肥皂泡来。当孩子发生这些表现时,我们该怎样对待呢?该不该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感到生气,对孩子进行训斥甚至打骂他们呢?要知道,我们家长的制止和指责,恰恰是扼杀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与探索精神。

2、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给予幼儿学习锻炼的机会,家。每当孩子表现出这种愿望,提出这些要求时,我们家长就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我会亲切地对他她说一句:“宝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你真棒!”同时,我会在一边指导着他怎样穿得对又快,孩子不仅高兴地去做,而且她在快乐之中掌握了正确的穿衣方法。

二、家长要运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幼儿我能、我行的欲望[趣祝福 Www.zFW152.cOm]

1、榜样法:在你家周围的邻居中,或许有好多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你可以用这些孩子做榜样,让你的孩子像他们那样,你可这样对孩子说:“宝贝,XX他能自己洗袜子了,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你也长大了,你做的一定会比XX更好的,你跟他比一比,也做给爸爸妈妈看看好吗?”幼儿有了榜样,他一定会学着做起来。

2、小大人的方法:孩子最愿意听表扬的话,当孩子做出一件事情后,家长可以用小大人的方法鼓励孩子做出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如:我看见孩子拿着小笤帚在学着扫地,我就对她说:“你看我宝贝,像个大人,能扫地了,扫得多好,扫完了地也能给妈妈擦桌子是吗?”孩子就会点点头,当她扫完了地后就会去擦桌子,做的也非常认真。

3、示范法:幼儿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家长不能光看见孩子能做就行了,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如:整理床铺,我先给宝宝示范叠被子方法,一边示范一边讲,先将被子翻过来展平,然后将两条长边向中心叠,最后将两头对中心叠,两边对折就行了。我叠完后,指导着孩子叠一叠小被子,但不能急于求成,孩子一次做不好就不让他做了,我们要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鼓励,让孩子对做的事情有信心的去做好。

三、家庭中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1、家庭成员的一致性:大家都知道,爷爷奶奶亲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要亲,所以,在家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妈妈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脚的穿,奶奶看见了,怕孩子受凉感冒表示反对,爸爸怕孩子耽误自己上班时间,就亲自动手替孩子穿起衣服来,象这样家中要求的不一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必须一致地要求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家庭中要求的一贯性: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坚持一贯性的要求。我们家长不能今天要求孩子做了,明天又去帮助孩子做,这样,对孩子的培养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坚持一贯性的要求孩子,孩子有天天练习的机会,才能掌握技能快,养成习惯快。

另外,家长还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发展,了解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幼儿园要求一致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家长心得: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才疏学浅,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超越自己。孩子即将结束二年级的学习生活,敲响三年级学习的钟声。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会头疼不已,为了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从安徽老家来到太仓,希望他能够在这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我们究竟怎样教育孩子?我咨询了很多人,也看了很多书籍,每个孩子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一句话叫因材施教,下面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从小我就喜欢给他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书以及智力游戏,这些书不但增长了孩子的知识,还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很多字,并且懂得了很多的道理,看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样让,我们深感意外,所以现在孩子养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题目自己做,希望他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

当孩子***考不好的时候,他们需要的绝对不是家长的训斥和嘲讽,也不需要无原则的理解和同情,他们需要家长的鼓励和支持,父母应该冷静地对待孩子的失败,总结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理解孩子的心情和苦恼让孩子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每个人的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过程,鼓励孩子继续努力首先对孩子有信心,父母才能产生信心,孩子在做题目的时候,非常的粗心,这需要我们家长耐心的讲,针对每一个题目,孩子不会因为不会做而出错,而是因为粗心而导致了失分,你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去做,要有方法,方法得当,孩子在下次做题时就会更加小心。以前我是一个缺少耐心的父亲,通过和一些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采用他们的方法,得到了不错的收获。

三、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果说家长真的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就时时刻刻要考虑到孩子如果离开了我们,是否能够继续生存、生活,是否能够有所发展,也许有些家长会有些疑问,二年级的孩子,你能让他做些什么呢?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平时在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说吃完饭自己可以做些家务,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动手的,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当中,养成那种独立、自主,的精神。

四、陪伴孩子的成长,

其实有时候谈到孩子的学习,作为家长我们也深表惭愧,有时为了生意而疏忽了孩子的学习

,同时也缺少了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为了能够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我们不得不每天忙碌着,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快乐成长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今天学校发生的一些搞笑的一件事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或者今天er爸爸妈妈能够放下一切,陪他痛快的玩一天,哪怕今天一个礼物都没有,希望今后,我们能够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信心是能力的创造者,信心能把一个人的潜能调动起来,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当中给予鼓励、支持,同时还有陪伴孩子,和他们共同分享喜怒哀乐,这样孩子才能树立信心,勇往直前,

二《三》班崔培树

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一、为幼儿的言语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儿童是否敢大胆开口讲话与家庭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家长要创设一个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首先,要让儿童有话敢说。家长的态度和情感要适宜儿童的发展,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营造一种新型的民主关系,使儿童有任何的想法都愿意与家长交流。

儿童天生好奇好问,家长切不可因厌烦厌吵让儿童闭上嘴巴,而应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儿童思考、探索。家长要抽出时间与儿童一起游戏、玩耍,增加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如果总是让孩子一人独自玩耍,语言交流又从何谈起呢?其次,家长可制作和设计诱发幼儿说话的材料和游戏,使儿童有话可说。比如游戏“小小录音机”: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或站着,一个人扮录音机,对方在“录音机”上按一下,然后说一句话,表示录音,再按一下表示放音,“录音机”必须模仿重复出来,然后再交换角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既能培养听又能培养说的游戏,其中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我们要尽可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说话的内容更加丰富。家长可有意识地带孩子出入一些社交场合,多让孩子参与社会交往。如逛商场时让孩子买东西;看病时让孩子自己告诉医生病情;多与同伴交往,开设“生日party”;孩子想办的事情由他自己去办,等等。

二、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地听和说

孩子喜欢让家长给他讲故事,但多数家长讲完故事就算完事。对此,我们不妨改一改。首先,在讲完故事后再提问,特别是提一些幼儿感兴趣又能增长知识的问题,效果就会更好。家长所提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提问的范围能大则大,提问的角度能变则变。比如在讲故事“三只小猪”之前,家长可问幼儿,“你从故事的名字中猜猜讲的是谁的故事,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这就比问幼儿“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好很多,因为前者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又如在引导孩子看图片时,家长通常会问孩子:“图片上有谁?”如果提问改成:“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这就要更好一些,尽管它们两者的含义一样,但后者提问的范围扩大了,幼儿必须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后才能回答,而且答案不会单一、雷同。其次,我们要大力提倡双向提问,即家长提问,孩子回答;孩子提问,家长回答。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而且能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我们都知道提问比回答更难,如果有时讲完故事之后,让孩子提问,爸爸或妈妈回答,家长就更能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教育就更有针对性。再者,可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表演欲望。晚饭后,不妨一家人开一个表演会,轮流讲故事或念儿歌。这既能发展儿童的语言

能力,又能培养儿童的胆量和表现欲。最后应注意重语言培养中的创造性。比如多让幼儿进行改编、续编和创编儿歌或故事的某一部分,自由选图片、排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让孩子从废旧图书中剪下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在白纸上做成小图书,自编故事,进行讲述。总之,只要你留心,就会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我们要做到:能让孩子说的家长不说,该让孩子专心听的家长不去干涉;在与孩子发生意见分歧时,家长不可武断地强迫孩子服从,而应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说服孩子。

三、适时地在家庭中展开辩论

我们可以利用餐前饭后的时间来与孩子进行小的辩论。比如对“天上有些啥?”“狮子和熊谁更厉害?”等一些没有具体答案的话题进行辩论,这既能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就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自理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教会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可开展教育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知道生活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完成,这样才是合格的幼儿园宝宝。可创设条件教会幼儿自理能力,幼儿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所以在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我投放了许多孩子们不穿的小衣服,孩子们可以练习给布娃娃穿脱衣服,掌握系扣子叠衣服等技能。在操作区我投放了用废旧纸箱制作的小动物。孩子们可以用筷子小勺去喂小动物,练习使用用餐工具。

案例:诺诺小朋友。今天,放学的时候,诺诺外婆来接了,诺诺跑到午睡室把外套拿了出来,准备将衣服穿起来,这时外婆看到了马上抢过诺诺手上的外套说:“你不会穿的,来外婆给你穿快点。”诺诺很不情愿的撅起小嘴,告诉外婆,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要自己穿衣服。诺诺抢过外婆手中的衣服很快穿上了。看到这一幕,我特别为孩子高兴,孩子已经有了生活自理的意识。

二、以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更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时常还会把家长请到班里,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游戏。比如,孩子比赛帮爸爸妈妈穿鞋,看谁在最短的时间穿完,谁就获胜。物品归类,把物品散放一边,家长和孩子一起归类摆放最先完成的组获胜。活动中孩子和家长玩的不亦乐乎。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更好地家园共育。

案例:在墙面上,我设计了《看谁跑得快》专栏。设计出跑道,投放了小动物卡片,每天小朋友独立完成一件事,就可以让小动物往前跑一个格。这下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寻求老师帮助的小朋友也少了。每次离园时老师都要嘱咐小朋友别忘记摆小凳子,现在不用了,为了让自己的小动物跑得快,孩子们会主动的去完成。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给他们创造条件,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指导。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孩子终身得益。

注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家长素质各不相同,孩子自理能力的水平也不尽相同。

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因为工作忙,教育任务全依赖于长辈和幼儿园。这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长和祖辈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3、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一、在幼儿园系统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

1、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须重视生活活动中的培养。我们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尽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孩子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

2、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当内容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利用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诱导幼儿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游戏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实践中要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

二、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优势

在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中靠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因此,还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合作培养幼儿独立性。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老师永不卸任的”。中国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年纪小,事情做不好,什么也不让孩子做。长此以往,孩子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被中国科学院劝退回家的硕博连读生魏永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一切,让孩子有点生活能力。“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杨振宁博士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就强,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就弱。幼儿园必须与家庭携手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1、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家长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一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多关心多鼓励指导,时间久了,幼儿自然就能自觉地和大人的要求保持一致。二是要严格要求幼儿。幼儿往往是抓住家长的弱点提出的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作为家长在情绪上要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们的约束,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三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幼儿易于被其他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幼儿的注意力从不合理的事情上转移开,以免他们受到错误的诱导。四是家长要想办法使幼儿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幼儿知识多了,就会改变自己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

2、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就必须重视在生活中的培养。家长对孩子要放手,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做点家务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对于一些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可以耐心地辅导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家长要采用正面教育,否则就会伤害幼儿自尊心,从而使教育适得其反。

3、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家长在家中对幼儿实施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要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这样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进度及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等,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达到家园同步教育。家长可以扩大幼儿的交际面,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也可以通过立规矩以及让幼儿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事情的能力。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娇惯、放任、迁就;或者对幼儿简单粗暴,无视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或者无视幼儿的兴趣、爱好,对他们一味限制,要求他们绝对服从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所以说爱也要有理性,绝不能溺爱,要有限度。在家中父母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对幼儿独立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应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中资源的创设及合理地使用这些有效的资源上,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亲密亲子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拓展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以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不同水平的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影响着现代的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幼儿期是儿童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社会性交往、行为、情绪情感、人格、个性、社会适应性及事业成就、智力发展等密切相关。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这一科学论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可。教育幼儿,培养幼儿健康、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需要长时期学习和研究的课题,孩子是最生动、最丰富、最精邃的研究对象,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对他们既要有爱心,还需有诚心和耐心和恒心。总之一句话,爱,绝对不能宠;爱,也应有度。

自理能力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我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我们并没有很刻意的去培养,随着孩子一点点的长大,也就是很多事情让他自己试着做做看。彦博刚刚开始想自己拿筷子调羹吃饭的时候,我们没有阻止他,尽管经常地他会把饭菜搞的满桌子都是,我们一般不会怪他。他可能会吃得很慢,我们也会坚持让他自己吃完。曾听从英国留学回来的表妹说起她亲眼看到的这样一件事情:一对英国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餐馆吃面条,夫妇两人自己吃得津津有味,那个小孩因为太小而至始至终没有把一根面条送到自己嘴里面,夫妇两人自己吃完就带着孩子回去了。我们虽然不忍心让孩子饿肚子

,但是应有的是足够的耐心,他不会的时候教他一下,并让他有反复练习的机会。想想我们小时候想自己尝试做点事情,也是如此的渴望,但也会把事情做的很糟糕,有谁能在第一次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呢?值得心慰的是彦博如今已经能很灵活的用筷子夹菜,他才三岁半,其实他在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已经做的很好了。有时候他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会遇到困难,我会对他说,“弟弟已经慢慢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并且自信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自己开始穿脱衣服解衬衫钮扣时,有时他用了很大的劲,解了很久都解不开时,就会这么说,“解钮扣太难了”,并想放弃的时候,我们会给他一些鼓励并教给他一些技巧,同时一边跟他说,“弟弟很厉害的,肯定行的”,当他自己最后还是自己解开的时候虽然说这个太麻烦了,但是他已经学会了,只需再经过一些反复的锻炼就会更加熟练。

在家里,我儿本身确实是比较勤快的。平时我们打扫卫生的时候他会帮着扫地拖地,我们洗衣的时候他也会要洗自己的衣服,吃完饭帮大人收拾桌子整理碗筷,并把碗筷拿到洗碗的地方,有时甚至要求帮忙洗碗,我们都会满足他一下,大都是越帮越忙,我们总还是会很高兴的说,“彦博真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会帮妈妈做事情了”。

有时我们家长也要给孩子做榜样,不依赖别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为孩子的妈妈很惭愧的是从小受到父辈的溺爱养成了爱依赖别人的坏习惯,高兴的是彦博有时候比妈妈都能干而且勤快。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两次教育就能够做到,要长期坚持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并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是致长期以往,我们坚信肯定会有收获。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对抗赛”

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我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于是,上周我们宝宝班与苗苗班展开了又一轮的“自理能力对抗赛”,并且我们宝宝班的小能手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呢。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我们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优势,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家庭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讲述能力的培养

家长在对幼儿进行讲述能力的培养时可以使用回归自然法。如在周末,全家人可以带着幼儿去户外、乡下亲近大自然,这能让幼儿有美好的生活体验,可以自由抒发自己对美的感受。这种回归自然教育法可以周期实行,也可以不定期的实行,对于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是有促进的作用。“在幼儿的讲述过程中家长要兴致盎然地倾听,激发幼儿极大地讲述热情。”再者,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幼儿,不要中途打断幼儿的讲述,当幼儿讲完后再稍微作一些评论,并且这些评论是多些鼓励,少些批评,保护幼儿讲述的愿望。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孩子,家长可以提问一些广泛性的问题,让孩子有能说的内容,慢慢地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和讲述语言的材料;对于性格活泼开朗、善于交流的大班孩子,家长可以鼓励他们使用各种形容词、同义词来表达意思,积累大班孩子的词汇。

相关推荐

  •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天气渐冷,孩子们都穿的像个棉花球,來园后,总不能很好的整理自己的衣物,有的孩子干脆让家长给弄好,放进储物柜里。 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衣物,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带孩子们玩“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开始...
    2021-10-04 阅读全文
  • 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 今年我任教小班,开学快一个月了,孩子们从刚开始的哭哭啼啼慢慢的也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能高高兴兴的融入到活动中去,我感到很欣慰。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自己吃饭,更别提自己穿脱衣服了。...
    2021-09-16 阅读全文
  •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儿童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它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不知道爸爸妈妈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NO.1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意识...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家长心得: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才疏学浅,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超越自己。孩子即将结束二年级的学习生活,敲响三年级学习的钟声。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会头疼不已,为了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从安徽老...
    2020-08-13 阅读全文
  • 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一、为幼儿的言语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儿童是否敢大胆开口讲话与家庭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家长要创设一个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首先,要让儿童有话敢说。家长的态...
    2020-10-03 阅读全文

天气渐冷,孩子们都穿的像个棉花球,來园后,总不能很好的整理自己的衣物,有的孩子干脆让家长给弄好,放进储物柜里。 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衣物,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带孩子们玩“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开始...

2021-10-04 阅读全文

今年我任教小班,开学快一个月了,孩子们从刚开始的哭哭啼啼慢慢的也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能高高兴兴的融入到活动中去,我感到很欣慰。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自己吃饭,更别提自己穿脱衣服了。...

2021-09-16 阅读全文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儿童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它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不知道爸爸妈妈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NO.1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意识...

2020-09-29 阅读全文

作为家长,我们才疏学浅,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超越自己。孩子即将结束二年级的学习生活,敲响三年级学习的钟声。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会头疼不已,为了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从安徽老...

2020-08-13 阅读全文

一、为幼儿的言语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儿童是否敢大胆开口讲话与家庭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家长要创设一个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首先,要让儿童有话敢说。家长的态...

2020-10-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