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2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加法》及教学反思”,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已经学过1-9的加法,为了激发幼儿更进一步的学习,根据教师指导用书活动要求,设计该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应用题,并引导幼儿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幼儿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笔、纸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解答口述应用题

教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聪明。”

教师::“阿依古丽原来有1本书,妈妈又给她买了9本书,阿依古丽现在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2、教师:“谁能列出算式?”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应用题,并引导幼儿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编应用题并列式:

(1)提出自编应用提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摆一摆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编10的加法应用题,再列出横式。”

(2)幼儿摆卡片,自编应用题并列式,教师观察指导。

三、结束环节

讨论交流: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考考老师和小朋友”。

四、延伸环节:

把卡片贴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幼儿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数所表达的用以。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6的5种加法;

2、学习感知分合式;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一颗大树,6个苹果,1个大,5个小;2个红色,4个黄色;3个有叶子的,3个没叶子的)。

装有6的5组加法算式礼物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老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6”。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在黑板上的一边写好6的分合式)。

二,学习6的加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2.集中交流。

3.带领幼儿读6的5种加法算式。

老师:“我们把6的5种加法算式用好听的声音来读一读吧”。

三,“小动物们送礼物”的游戏。

1.老师:“我这里有一个礼物盒,这礼物盒里有着很多漂亮的礼物,但是你们要先读出老师出示的算式并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很漂亮的礼物。(交代游戏要求)。

2.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口列算式。

3.评价幼儿游戏结果。

4.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幼儿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副、磁性教具若干、数字积木、数字卡、数题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的叫声》复习3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动物的叫声》游戏,好吗?小鸭小鸭叫3声,我的小鸭叫1声,你的小鸭叫几声?1和2合起来是几?

师生互动,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的分与合。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准,老师奖给你一个奥运福娃,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把福娃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谁得的福娃多。

2、出示背景图:

A、草地上有1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呢?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怎么列式?出示:1+2=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1只小兔,2表示2只小兔,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B、池塘里有2只小鸭,又来了1只小鸭,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怎么列式?出示:2+1=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各表示什么意思?

C、教师编加法应用题,幼儿摆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送信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送信的游戏?请2位小朋友来扮邮箱,谁愿意?(点2名幼儿戴上邮箱头饰?)再请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谁愿意?老师发算式卡片,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小朋友把信送对了,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邮箱。

4、教师评议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已有了3以内分与合的基础,计算本身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要让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坐住30分钟,真是不易的事情。(老师.教案网出处)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年龄特征,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3的加法计算。

教学中确立这样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3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3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奥运福娃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2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然后,我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再引导幼儿同桌讨论,交流算式的含义,在幼儿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1只小鸭合起来是3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1相加就是把2和1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3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因为我组织教学比较到位,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幼儿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7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学习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习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习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习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小组操作(1)

小组操作(2)

小组操作(3)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习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教案来自:.]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加法》及教学反思》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10的加法问题。 2、能在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列出横式: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2020-11-3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

2020-11-26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

2020-11-1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让幼儿懂...

2020-11-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

2019-12-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