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之间的关系》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1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为了更好的学习,一般教师都会在授课前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大班数学教案《图形之间的关系》及教学反思”,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活动设计】

大班的孩子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初步认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对图形的分割组合比较感兴趣。为了加深幼儿对图形分割组合关系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的发展,为此设计了本节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学习分割、组合图形,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将一种图形变出不同数量的各种图形。

3、创造性运用各种图形组合物体形象。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图形之间的分割、组合关系。

2、难点:图形的组合创新。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正方形的卡纸、相机。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正方形的卡纸、一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找图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是谁?你们见过机器人吗?在哪见过?那这个机器人跟你们以前见过的有什么不同?这个是由什么组成的?找一找机器人身体各个部位是什么图形?看看机器人的哪个部位是圆形?……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图形的变化。

1、折一折。

(1)咱们变个魔术吧?(分给幼儿每人一张纸)这是什么图形?老师告诉你,它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会变成两个其它形状的图形。咱们都来折一折,看看它会变成两个什么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索图形的变化。师观察、指导。

(3)幼儿演示变化的结果,一个正方形变出两个图形。

(4)试着折折你刚才没用到的方法。

2、剪一剪。

(1)用剪刀剪一下使一个正方形变成两个图形。

(2)幼儿动手操作。师观察指导。

(3)说说你的一个正方形变化出了两个什么图形?展示不同剪法的幼儿作品。

3、比一比。

把剪开的两部分图形比一比,它们一样大吗?你们发现了什么?谁的两个图形一样大?(正方形对折后剪开,可以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图形。)

4、拼一拼。

把剪开的两部分图形拼成一个图形,能变成什么图形?(正方形剪开后的两个图形还能合成原来的图形。)

三、图形宝宝大变身。

1、现在把剪开的图形宝宝再继续变化,还能变出什么图形?数一数你现在有多少个图形?你们真厉害!一个正方形能变化出这么多图形。

2、图形拼贴。

用你手中的图形在桌子上拼一拼,既可以组合成一个图形也可以拼成一幅画,咱们看看谁的作品跟别人不一样,谁的更有创意。

3、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试着把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

【活动反思】

第一次看到这个活动是在今年的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市直三幼的一位老师讲的,当时眼前一亮,我的感受就是:噢,数学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这节活动打动我的地方有三点:第一是用一样材料(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玩转课堂;第二是老师精炼的语言;第三是神秘的电子白板的使用。因此联系自己的教学,我非常想尝试。正好园里组织优质课比赛,我主动报名参加了。

接下来就是准备的过程。我首先努力回忆人家上课的场景,可是还是有些地方怎么也想不起来,又对着自己的听课笔记一遍遍的追忆,可是还是不如人意。于是上网搜,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查到了一些关于这节课的一些文字材料(主要是针对目标定位的)以及这节课最原始的上课者(上海的陈青老师),我也在网上淘到了这节课的视频,仔细研究起来,结合自己的目标,我自己来了个批判接受的过程,内心在一遍遍的肯定又在一遍遍的否定,毕竟是自己要上,要有自己的思想,带着这样的精神,我准备好了教具,第一次在级部开始了试讲,试讲可以说是非常不成功的,老师们反映课没有亮点,时间太长,就像平时的一节普通课,与优质课的标准还有距离,于是我又开始反思,把试讲的每一个环节回忆,自己再修改,重新制作了课件,经历了多个夜晚的疏理,一遍遍的试讲,不断的提高,才有了那天上课的效果。

总结自己上的这节课,有三个地方可以肯定。第一,精炼的语言。其实这也是牛老师与级部老师为我磨课的结晶吧,可以说课上使用的都是有效的语言。语言的有效性节约了上课的时间,让幼儿听起来目标更明确。第二,过程的完整。当然这其中参考了市直三幼和上海陈青老师设计的方案,有些我也稍有变化,毕竟面对的孩子不同、地域不同。第三,关注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在游戏“碰碰乐”中每次试讲情况都不尽相同,拼出来的图形也不一样,因此在心里我做了预设与生成,我就想如果孩子们这样做了我要怎样引导,那样做了要怎样引导,有一套方案在脑子里,因此才不致于着急,真正关注到了孩子。

幼儿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割》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对图形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割。

活动难点

大胆的使用剪刀分割图形

活动过程

1(1)教师出示圆形,问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圆形)

在你的桌子上找出和老师一样的图形举起来。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用圆形给你们变个魔术。(老师用剪刀把圆形分成两个半圆)睁开眼睛看一看,老师把圆形变成什么样了?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变的吗?(教师示范剪的方法:先将圆形对折,然后沿着折线剪开)

(3)试一试,把你的圆形也变一变吧。

(4)把你剪开的图形再拼成圆形吧。

2.三角形的分割方法同上。

活动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还在想我要不要帮小朋友把图形上的线折好先,因为我怕他们圆形对折折不来,后来想想还是没有折,孩子们开始折的时候我就对着看,他们折的非常好不是我想象的,当他们剪出两个半圆的时候可开心了,我让他们在拼回去的时候,他们竟然发现了两个半圆快合到一起的时候像一个嘴巴。有人说又像剪刀。有时想想我们也太小看他们了其实有的事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人他们自己去想孩子的思维是无限的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图形》


活动设计背景

图形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小朋友对拼图特别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启发法、操作法等。整个活动,通过欣赏拼图引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拼图,说一说拼图的拼法及组成,再通过幼儿示范拼图激起其他幼儿的操作欲望和兴趣,最后自己尝试剪出各种图形,利用图形进行拼搭出有主题、有情节的画面,共同欣赏,体验成功。

活动目标

1. 能够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多种物体及主题画面。

2. 拓展幼儿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说出拼图的拼法和组成,难点是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活动准备

拼搭图若干布置成展览区,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浆糊,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一. 组织小朋友进入教室欣赏拼图并仔细观察这些图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放轻音乐)

二. 出示范例《小兔晒太阳》拼图,让幼儿说一说这幅图的拼法及组成

1. 太阳:一个红色的圆形作脸,许多黄色的三角形作太阳光芒。

2. 树:三个绿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作树叶,一个细长的紫色的长方形作树干。[教案来自:.]

3. 花:一个黄色的圆形作花心,五个桃红色的梯形作花瓣,一个蓝色长方形作 花茎,两个绿色的半圆形作叶子,一个大的紫色的梯形作花盘。

4. 两个红色的椭圆形作长耳朵,一个黄色的大圆作头部,三个小圆分别作眼睛、鼻子,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作嘴巴,一个浅蓝色的扇形作身子,一个紫色的半圆形作口袋,两个深蓝色的半圆形作腿。

小结: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的图形都是好朋友,它们可以相互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图画。

三. 请幼儿示范拼图

1. 拼房子(几种不同的房子)

2. 让幼儿知道同一种东西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四. 提供2—3张卡纸给每位幼儿,让幼儿尝试剪出各种图形,然后进行自由组合拼图,教师巡回指导,要求拼出有情节的画面。(播放音乐)

五. 欣赏及展示作品,并说说怎么样拼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具体,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机会,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后让幼儿说一说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第三环节幼儿个人在示范拼搭时,不会忽视了下面的幼儿,改为小组合作,效果可能会好些;还有那些拼图范例会充分利用;第四环节的剪图形改为课前准备,把更多的时间给幼儿动手拼更有主题、情节的画面,这样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熟悉音游《找朋友》

2、布置“图形乐园”,投放图形挂卡及其相似实物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白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在《蓝精灵》的音乐中,带领幼儿到图形乐园寻找小熊宝宝赠送的礼物,激发幼儿探索图形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小熊宝宝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让我们到图形乐园里去找一找吧!”

(“找礼物”游戏的开场白一出,令全体幼儿对即将参与的活动充满了好奇、期待与向往,这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的营造是幼儿主动、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礼物,它是什么形状的。 并与同伴玩一玩、比一比自己的礼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数一数正方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等。

(幼儿在“图形乐园”中,自由地找到“礼物”后,都自发地翻来覆去地看,有的迫不急待地挂到脖子上向他人展示;有的激动地与同伴用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他们以欣喜尽情宣告:枯燥的图形特征的复习活动,已变成了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渗透、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分享快乐的有趣自主的行动,教师仅有的引导与鼓励的语言,更充分体现了幼儿以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3、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寻找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相互手牵着手,比一比谁找的朋友最多

音乐停止后,幼儿立即找到与自己挂卡相同形状的房子里休息。“嘘,天黑了,请图形宝宝都安静地回家睡觉吧!”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进行探索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颇具亲和力的介入,更令幼儿热情倍增。)

4、出示各种与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把实物分别按图形分类送回相应的房子里,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把什么形状的物品送到了什么房子里。

师:“小朋友们收到小熊宝宝的礼物高兴么?可是有些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正在伤心的哭呢,小朋友愿意帮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

幼:“愿意”。

(在分类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将“相似实物”送回了相应的“家”里,甚至还主动热情地承担起了给能力差的幼儿“纠错”、帮助“一起送”的任务,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认知结构,在拟人化的游戏情境的支撑下,吸引了幼儿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讨论等推理活动获得新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幼儿互助友爱、协作意识的培养。)

5、巩固活动:(1) 拼图: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实物模型。

(教师提供蕴含有关数学概念属性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东西,运用多种感官,巩固体验,加深认识,并满足了幼儿表现自我,获得自信的价值体验。)

活动反思: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偿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精神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类统计》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

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 统计结果。

4、创意拼贴画。为幼儿提供几何图形进行图形拼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延续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将图形融合在一起,拼画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机器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初步学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活动材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发现数学活动的乐趣。

相信《大班数学教案《图形之间的关系》及教学反思》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割》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图形》 活动设计背景 图形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小朋友对拼图特别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启发法、操作法等。整个活动,通过欣赏拼图引入,引导幼...
    2019-12-23 阅读全文
  •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
    2021-06-16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类统计》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对称图形》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图形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小朋友对拼图特别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启发法、操作法等。整个活动,通过欣赏拼图引入,引导幼...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

2021-06-1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2019-12-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