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多给爱哭孩子点关心和爱

发布时间:2020-11-19

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多给爱哭孩子点关心和爱”,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多给爱哭孩子点关心和爱xx刚刚满两岁,说实话的确是个爱哭的孩子,对于爱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当然也不是一味的妥协。这两年来,日夜和xx相处,对于爱哭的孩子怎么教,多少也有点心得,现在就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对的地方请多多指教,多谢!

1、冷处理。

xx一出生并不是一个爱哭的孩子,可到了3个来月,突然有了自己的小心眼,再加上我办事连续出去了几天,奶奶总是抱着。结果从某一天开始,不饿不困不拉不尿,抱着就咯咯笑,放床上就哭,我一看这样不行,会惯坏的,而且我黑白一个人看她,也会把我累坏的。于是我就把她放床上,搂着她温柔的和她说,你如果不哭我就抱,你哭我肯定不会抱的。开始的时候xx还是玩命哭,扯着嗓子,蹬着腿,就这样持续了至少15分钟,我也搂着她说了15分钟。不知道她是不是听的懂,可能最后也累了,就不那么哭了,抽泣着哭,我就抱起来了。以后连着两天又因为抱的问题大哭了两次,每次我都是这样处理的,三次之后她再也没有因为要抱而大哭,因为再小的孩子也知道,她哭根本不会从我这得到抱的满足。其实我不是不抱,只是不能被这么点个小孩牵着鼻子走,她不哭我会抱着她到处看,和她玩耍。但如果她想把哭作为威胁我的手段,对不起,你的妈妈不吃这一套。

2、平稳度过认生期

到了半岁,xx的认生期就来了,再也不是那个见谁冲谁笑的小姑娘了。出去玩,只要有人靠近她和她说话,她就扯着嗓子哭。开始我真是特别烦,人家和她玩是喜欢她,可是这样哭都把别人吓跑了。但是我发现她并不怕人多,就怕别人单独对她。后来我就想办法,第一,每天出去两次,哪人多往哪凑,先练胆,然后慢慢和别人有交流,这样一点点就好了。而且我自编了个儿歌,从那时候起就天天给她唱:小xx,懂礼貌,出去玩,打招呼。见到爷爷叫爷爷好,见到奶奶叫奶奶好,见到叔叔叫叔叔好,见到阿姨叫阿姨好,见到哥哥叫哥哥好,见到姐姐叫姐姐好,见到弟弟叫弟弟好,见到妹妹叫妹妹好!人人都夸我是懂礼貌的好宝宝!这首儿歌看似都是废话,都是无用的重复,可是对于半岁的xx来说,不仅是鼓励,还能学习称呼,所以这是她第一首学会的儿歌,现在也会背。现在两岁的xx出去玩,虽然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么开朗外向,但是打个招呼,说个话什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起码不会令我头疼的大哭大闹了。

3、支持适当情绪宣泄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出去和小朋友玩的时候难免不会发生摩擦,比如被抢了玩具了,被推到了,一般没有危险我都不会加以干涉,如果xx哭了,我会把她带到一边,但一般不会劝阻她停止哭泣,因为孩子受了委屈,负面情绪当然需要宣泄,对于孩子来说,哭,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但我会和她讲分享的乐趣,友谊的快乐,直到她自己停止哭泣,切记,这时不可以批评她,因为孩子没有错。

4、鼓励先行,适当奖励

小孩子有几个不怕打针的,xx也是,一岁半的时候打针哭的惊天动地,一岁7个月的时候一到医院就哭了。所以,当她两岁要打预防针的时候,提前十天,我就和她说,xx马上要体检了,医生阿姨让看看xx健康不健康,要测体重,身高,量胸围头围,还要用听诊器听听你的小肚皮,你配合阿姨好不好?她得到她肯定的回答后我又说,阿姨还要给xx打两针,打针有一点疼,但是打针能使身体更强壮,妈妈相信xx很勇敢,咬牙坚持一下就过去了,(学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xx会回答,好!大概10天的时间,我每天都和xx说,一天至少3遍。结果体检那天小朋友异常配合,还和医生阿姨聊天呢,没想到还有测血常规,抽指血,我赶紧临阵鼓励,结果小家伙没有哭。打预防针的时候,第一针下去拔针的时候哭了,第二针也哭了几声。我哄好后拿出预备好的小熊她给她吃,并说,xx今天很棒了,抽血没有哭,打针虽然哭了,但是妈妈知道你努力了,只哭了几声,下次会做的更好。然后,xx听了夸奖特别高兴,再有喜欢的小熊糖吃,更开心了,打针的事情一下就忘了。我也相信她下次能做的更好!

5、转移注意力www.YjS21.CoM

遇到xx无理取闹的时候,除了冷处理,还有一招特别实用,就是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容易分散,你再刻意的引导,一会儿就把刚才哭闹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了。也许前一分钟在哭,后一分钟就笑了呢!

其实有的孩子爱哭是天生的,而且哭本来就是天性,我们没有必要扼杀,有目的的引导,“爱哭鬼”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多给孩子一点人文营养


许多父母以为孩子学了琴棋书画,就是有了“素质”;考出高分数,上了好学校,就是“成才”。其实对个人的成长而言,一些被传统教育忽略的人文素养才是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生命认知……事实据新华社2001年10月30日报道,中国每年大约25万人死于自杀,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少年儿童的轻生事件也时有发生。杭州市儿童青少年行为心理纠正热线透露的消息更令人震惊:一个六龄女孩对妈妈郑重的说:“妈妈我想跳楼,我觉得很苦很累,我想自杀。”妈妈大为震惊,几次询问,孩子都很严肃地回答:那么苦,活着没意思。还有一例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

,平时非常淘气,一直带他的奶奶不耐烦骂他两句,一天奶奶午睡时,男孩跑到厨房拎出菜刀,爬到奶奶床上,用刀背在奶奶的额头来回的切,奶奶惊醒后吓的一阵狂叫。小男孩则得意的说:“你要是再骂我,我就把你杀掉!”人文观点对于上述现象,专家普遍归因为社会压力过大,却很少有提及生命意识薄弱的问题。而这正是我们教育中长期匮乏的东西。许多父母也会知道说珍爱生命,但若不是以一个牢固的生命认识做基础,我们的真爱能否抗的住压力、经受住挫折仍是个问题。西方一个哲人曾经说过:“Deathdestroysaman,theideaofdeathsaveshim.(死亡可以消灭一个人,而死亡观则可以拯救他)”在美国关于“911”的报道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在告知孩子们父亲的突然死亡时,她解释说他们的父亲已经变成了天使,在天上注视着他们。这个女人未必是教徒,但她对死亡的诠释则将生命的美传承给了孩子们。建议

生命信念的树立和内化,都是要从小抓起的。当孩子们第一次提问“我是从哪来”的时候,应被视为他对生命的最初探究,这样的时候,父母最好和孩子进行一次深谈,除了告诉他,他是父母爱的结晶以外,还要告诉他,对于他的出生,父母有过多少梦想,祖辈又有过多少期待。他出生的时候,全家人是怎样的激动,祝贺的人是怎样的踊跃,他的第一次走路、学说话、生日……许多充满人情味的珍贵细节,都是让孩子确立他在这个世界的坐标,感知生命的珍贵和欣喜的“基础教育”。当孩子对小猫小狗甚至小乌龟小知了施虐的时候,你也应该将之视为生命意义教育的良机。要告诉他,再幼小的生命也有尊严,而且“无论是狮子还是刺猬;雄鹿还是蝙蝠,都有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权利”——有了这样的感知基础,孩子便不会因为觉得什么人丑陋或者不顺从自己而去伤害他

,更不会因为自卑而残害自己。共情……事实曾听北京的一位幼教专家讲过一件事情,他们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时,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冻的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没有一个孩子主动回答。老师只好点名,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说:“弄脏了怎么办?”第四个孩子说:“我怕弄丢了”。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听到孩子们让人心寒的回答,一位幼儿园老师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叫来自己4岁的儿子问道:“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的哭,你正在吃早点,你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回答的十分干脆。

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爱孩子,他很快没有规矩;

管孩子,他很快感觉到父母不爱他。

怎么办?一爱就乱,一管就死!

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规则。这就是这几次家长会交流的一个重点——替代惩罚的方法。

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那么,大家都认可的选择就一定是最科学的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无奈的选择,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这里要告诉您一些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供您参考。

一、对于惩罚的认识:

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5、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二、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参考:

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

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收拾你!”

正例(家长):“宝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

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你太鲁莽了,晚上不许看电视!”

正例(家长):“我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

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的行为

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弄丢了

反例:“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丢了,以后不许你带玩具出去了!”

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你再乱跑,我就不带你回家了!”

正例(家长):“齐齐,别跑!给你个选择,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

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

反例(家长):“赶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

正例(家长):“你是愿意现在洗澡、一会儿讲两个故事听,还是现在看电视,洗澡后没时间讲故事。你来选吧!”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

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

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

正例(家长):“看沙发都花了,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

6、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适合: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

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

反例(家长):“你再不专心吃饭,就干脆别吃饭了!”

正例(家长):“宝贝,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可以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适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

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

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

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

三、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可以采取相对复杂的措施:

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睡觉前都喜欢做什么?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

第三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

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

(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

第四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

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

第五步: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

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

四、要点提示:

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

2、在气头上时,暂时不要开始“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再科学的语言技巧如果是叉腰瞪眼下说的都是不会有效果的;

3、挑选建议时,不要评价“主意不好”、“那不行”,而是记录每个想法,让想法得到尊重;

4、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

5、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

“亲爱的**,我想听一听关于….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能接受。爱你的爸爸”

个人心得:惩罚原本是以让孩子改正问题为目的,却常常最终成为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借口,我们痛快了,可是孩子却受伤了。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会多一份孩子对您的尊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育儿观念: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游戏刚开始,蓝蓝家就传来了争吵声:“我想当爸爸!”“我也想当爸爸!”“我先当的!”……我随声望去,只见王泽宇与吴俊文两个小朋友正在争夺蓝蓝家爸爸的角色呢!两个小家伙的小脸儿都涨得通红,可是谁都不让谁!

“有意思,我倒要看看他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一边来到蓝蓝家隔壁的黄黄家做客,一边静观其变。

他们的争吵已经升级:王泽宇瞪圆了眼睛,吴俊文的脸涨得通红,两人就像两只好斗的小公鸡,僵持不下,互不相让。这时,蓝蓝家的妈妈陈思博着急了:“别吵了!再吵你们谁也别当爸爸了!”两只“小公鸡”听到“妈妈”的话,就像见到了“大救星”。

“我想当爸爸!”

“我也想当爸爸!”

两人争着告诉“妈妈”,期望得到“妈妈”的同意。做“妈妈”的听了也很为难。“妈妈”歪着小脑袋,紧锁双眉想了又想:“要不你们两个石头剪刀布吧!谁赢了谁就当爸爸。”两人想了想,同意了。

“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吴俊文赢了!

虽说这一结果使王泽宇有些不高兴,但他只好服气,当了蓝蓝家的爷爷。

一场风波终于过去了。在黄黄家做客的我暗暗高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幸亏我没有急于纠正,幸亏我给了孩子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幸亏……

游戏结束时,我把这个小故事讲给了全班小朋友听,并请孩子们想更多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让他当一会儿爸爸,我当一会儿爸爸。”

“可以一个人当爷爷(叔叔、舅舅),爷爷(叔叔、舅舅)也能在娃娃家玩,也能像爸爸一样干活。”

“今天他当爸爸,明天我再当。”

……

每个孩子的发言都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而这些良方是孩子间的经验分享和经验积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每个孩子都难免与人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忽略了,恰恰是这些让孩子、老师头痛的小问题,给了孩子可贵的发展机会,他们从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此,我们不妨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分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

教育孩子基本上是我们做父母最关心的话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启蒙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性格、爱好、品德养成乃至长大后走向社会,都与家长给予孩子的感悟和教育的方法息息相关,所以,做为父母,无论有多忙,我都坚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更多的陪伴,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我是茹欣的母亲,我把我这几年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2、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

3、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及时发现孩子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4、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她可能会因为胆小而惧怕你,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孩子就会报喜不报忧,这样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

5、鼓励孩子多运动,陪孩子玩球、骑脚踏车、跳舞…..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她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运动可以适度舒缓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教育孩子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我们做父母的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该怎样教育孩子,成功的教育孩子,这将是我们送给他们最大的财富。

相信孩子,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我们这次的家访中有一个年龄特小的孩子,他叫辰辰是8月30日出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偏弱,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小便,在园会经常小便在身上,所以每天上幼儿园都会带好几套衣服。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家长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孩子在这些方面是偏弱的,但是总以孩子还小为由,件件事情都由成人包办,甚至小便,大人会抱着去小便;吃饭自然也是成人喂。使得每天上幼儿园都要带好好几套的换洗衣服,在园的吃饭也是需要老师喂才行。对此,我想从两方面谈谈我对这位孩子家长教育方法的一些体会。

一、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与该家长的交谈中了解道:家长认为孩子在班中年龄小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是正常的。其实这位孩子家长的想法不难理解,因为小的缘故,而没有达到能力上的要求,等他大一点的时候就会学会的。可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家长一味地剥夺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那么他不是始终都不会了吗?其实不光是这位家长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的家长都抱有这样的思想。他们把孩子本该会做的、能学会的事情都一手包办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该学会的事情,孩子还是没有学会。那么就会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也就有了现在很多大学生去外地上大学,不会自理,而哭着嚷着要回来的现象了。

二、不要因为想当然,而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想法

从这位家长的交谈中还了解到:让孩子学习了自己小便,可是他学不会,所以就不学了。可以看出家长有这份培养幼儿学习新本领的心,但是尝试了几次以后,就觉得是因为孩子小,还没达到会的标准,所以就不学了,干脆家长一手包办,等他长大一点以后就会自己学会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有着想当然的心里,他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他以孩子学不会的想法,想着自己应该包办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对家长说: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的想法吧。其实虽然小,很多孩子学习新本领、认识新事物的欲望还是很强的,可是往往由于家长的一手包办而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许一次孩子没有成功,二次还是失败,说不定三次、四次以后孩子就学会了呢!所以我想如果家长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多给予一些锻炼的机会,那么成功也许就会在眼前的。

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每个孩子也是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为什么有的孩子懂得知识多、能力强,而有的孩子懂得知识少,能力弱呢?我想很大的因素还是家长。只要我们家长相信孩子,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那么孩子的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想对家长说:相信自己的孩子,他是可以的!

喜欢《多给爱哭孩子点关心和爱》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多给孩子一点爱心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 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
    2020-11-19 阅读全文
  • 案例:给孩子多一点的关心吧 李xx长着一对漂亮的大眼睛,高高的个子,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是我们班的“大哥大”,可是这个“大哥大”却生性好动,非常调皮,不管是上课还是游戏都喜欢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无法安静下来,常常惹得我很生气却又拿...
    2021-05-27 阅读全文
  • 多给孩子一点自由活动时间 今天中班老师请假我带班,课间休息时我感觉天气较好,就让孩子们到园里自由玩耍,孩子们高兴极了!小朋友们又是翻跟头,又是跑又是跳,不断有小朋友摔跤,照样高兴的爬起来继续玩,我虽然提心吊胆,怕出事故,但看见...
    2021-02-03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点音乐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点音乐 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我颇有感触。特别是一位音乐家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记得法国的大文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学,二是文学,三是音符。”音乐教育对孩子...
    2020-10-06 阅读全文
  • 多给孩子一点人文营养 许多父母以为孩子学了琴棋书画,就是有了“素质”;考出高分数,上了好学校,就是“成才”。其实对个人的成长而言,一些被传统教育忽略的人文素养才是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生命认知……事实据新华社...
    2020-11-05 阅读全文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 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

2020-11-19 阅读全文

李xx长着一对漂亮的大眼睛,高高的个子,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是我们班的“大哥大”,可是这个“大哥大”却生性好动,非常调皮,不管是上课还是游戏都喜欢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无法安静下来,常常惹得我很生气却又拿...

2021-05-27 阅读全文

今天中班老师请假我带班,课间休息时我感觉天气较好,就让孩子们到园里自由玩耍,孩子们高兴极了!小朋友们又是翻跟头,又是跑又是跳,不断有小朋友摔跤,照样高兴的爬起来继续玩,我虽然提心吊胆,怕出事故,但看见...

2021-02-03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多给孩子一点音乐 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我颇有感触。特别是一位音乐家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记得法国的大文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学,二是文学,三是音符。”音乐教育对孩子...

2020-10-06 阅读全文

许多父母以为孩子学了琴棋书画,就是有了“素质”;考出高分数,上了好学校,就是“成才”。其实对个人的成长而言,一些被传统教育忽略的人文素养才是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生命认知……事实据新华社...

2020-11-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