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

发布时间:2020-11-18

幼儿园大班科学的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负责的幼儿园教师,说课稿是我们工作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幼儿园的快乐,老师们会去准备一份有趣的说课稿,有了说课稿,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在幼儿园说课稿的准备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科学活动的指导要点: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科学活动正是遵循了这一要点,内容《神奇的纸》与材料“铅画纸”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进行提炼、深化,在层层递进的环节中,引导幼儿多次实践尝试,探究“怎样才能让纸站于桌上不倒?如何折叠才能在纸上放多块积木?最多能摆放几块?……”整个活动幼儿都是在动手动脑中探究问题、产生问题、再次尝试,就这样在探索、实践和游戏中幼儿的探究欲望增强了,亲身感受了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说活动重难点:

重难点就在于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说活动目标: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操作与发现的乐趣。

(本人依据《纲要》中科学教案提出的目标要求,并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出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活动目标。)

说活动准备:方形铅画纸若干张、木头积木数小筐。

说活动过程:

过程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以《纲要》理念为指导,体现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原则。

第一环节: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探索——让纸站住不倒。

1、幼儿自主探索让纸站住不倒的不同方法。

2、共同小结让纸站住的不同方法。

(在这第一环节中本人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由说说自己以前对“纸特别是铅画纸”的认识,为下一个环节作好良好的铺垫。通过幼儿的“说”使幼儿的已有经验与现有经验进行了整合,也让我对幼儿的水平有了更深了解,为接下来的活动组织提供了一个参考。)

第二环节:

二、再次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在站着的纸上面摆放多块积木。

1、猜测纸折叠后能否摆放积木?并个别尝试。

2、比较纸的不同折法,讨论如何折叠才能在上面放更多积木?

3、引导幼儿进一步猜测。

4、幼儿自主尝试。

(这第二大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所在,是活动的主要环节。在这里我首先是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纲要》中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和创造的机会与条件,本人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接下来引导幼儿自由自主去探索“纸折叠后能否摆放积木?在站着的纸上面可以摆放多少块积木?讨论如何折叠才能在上面放更多积木?”让幼儿带着目的、带着疑惑去探讨,这个过程就是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是提供机会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通过亲自尝试、亲自探索来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又学会自己去发现新的问题,再次去实际操作、自主探讨,做到在解决众多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科学知识,提高观察力、探讨力、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探索活动中与探索活动后的交流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而且幼儿的合作、讨论、分享能力也会由此提高,同时也体现了合作探究式的生生互动、师幼互动形式。)

第三环节:

三、产生挑战的数量,引导幼儿再次尝试。

1、师幼一起讨论尝试后的结果,产生挑战数量。

2、请个别幼儿上来挑战最多的。

3、经验交流:如何折叠才能挑战成功?

4、结束。

(这个环节放在活动的后面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挑战同伴的最高成果”的自主实践尝试活动中巩固积累的经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实践挑战能力。通过趣味性的操作游戏幼儿再次得到了发展,相互之间又有了经验交流、互动成长、分享成果的机会,我所处的位子仍是引导者鼓动者,幼儿仍是自主发展着。本环节准备在5分钟左右完成。)

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设计中我力求幼儿最大程度的参与,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让幼儿在充满轻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中学得主动、轻松、快乐,并运用多种感官解决多个问题,真正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在玩中学、做中学、学得快乐,由此设计的活动过程也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三大环节。

延伸活动:

可以在探索区域中继续深入活动,不断在尝试中产生挑战数量并用“操作”去迎接挑战。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扩展阅读

科学说课稿:神奇的纸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科学说课稿:神奇的纸”!

一、说教材

《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有彩色的腊光纸、有薄薄的毛边纸、有光滑的纸、有粗糙的纸……它们有着自己不同的特性,也有着相同的特点:易燃、易撕、易湿、易皱等。正因为纸的品种多样、用处广泛,所以它一直是幼儿最喜欢的物品之一。平常与幼儿的交流与观察中收集到有关幼儿许多关于纸的疑问与话题,如:“为什么在腊光纸上不好画画呢?”“为什么皱纹纸放在水里会退色?”“为什么宣纸放在颜料水会变颜色?”“你们瞧,纸会飞起来!”……这是幼儿的兴趣点。因此这一课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当前需要——探究纸的秘密,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激发其创造的意识,且其教育资源丰富,有孩子们爱看的图书、有爸爸妈妈爱看的报纸、有色彩鲜艳的包装纸……孩子们喜欢用纸折飞机、做纸球、折扇子、写字、画画等,对纸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根据《指南》科学领域水平目标中提出:“尝试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探究问题,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以及本班幼儿探索欲望强,喜欢动手操作,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会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看,我将《纸》定位为一个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神奇的纸》是系列活动之一,着重让幼儿在玩中体验、感知、发现各种纸的不同特性,寓抽象的知识于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这与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的情况相吻合的。

根据以上分析及本班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的差异,制定本次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发现纸的不同特性。

2、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乐意与同伴交流。

3、培养幼儿探究精神与分享经验的愿望。

活动中引导幼儿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探究纸的不同特性,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师生共同布置时装表演的舞台

2、经验准备:

(1)教育的整合应该把一日生活看着是一个教育整体,因此,活动前让幼儿了解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并知道各种各样纸的名称、种类。开展了体育活动《扔纸球》《揪尾巴》,美术活动《染纸》《撕纸》等

(2)幼儿有记录、操作活动的经验。

3、物质准备:

(1)时装表演的VCD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纸、浆糊、钉书机、剪刀、水彩颜料及记录用的笔、纸等。

三、说教法学法:

1、课件激趣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活动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以看课件“时装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再让幼儿猜想“身上的服装是怎么做的?”通过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纸服装,让幼儿了解纸时装的材料及制作方法,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及进行时装表演的欲望。

2、记录比较法

《纲要》中指出:“通过探索操作,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东西,通过思考和适当的方式表达(如绘画、记录表等)形成想法。”因此我采用了记录比较法,它可让幼儿把在探索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并通过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秘密。活动中,我向幼儿抛出这样的问题“请你们用这些纸边做边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发现记录在纸上。同时,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我引导能力强的幼儿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而且依次记录;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1—2种方法比较纸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记录发现,在相互的分享中,师幼共同归纳出纸共同的特点与不同的特性,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

3、多感官观察发现法:

《指南》的科学领域中提出“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且大班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幼儿能主动参与,积极性高,能有效的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在整个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探索、实践,如:用眼看看“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用手摸一摸,感知纸材料存在着光滑、厚薄之间的不同,动手折一折、撕一撕发现各种纸之间的差异等。这样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因自己的成功发现而增强自信心,也激发了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环节的积极性,从而为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打下铺垫。

四、说活动程序

1、课件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本环节我首先让幼儿观看“时装表演”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模特身上的服装是用什么做的?”再让幼儿猜想“是怎么做的?”既让幼儿复习了各种纸的名称,又能激发幼儿想制作服装的兴趣及进行时装表演的欲望。

(2)交流讨论:“你想做什么样的时装?”“用什么材料制作?”

2、操作探索,拓展经验

(1)自选材料,初步感知

本环节我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纸来做服装,并介绍自己的发现:“请你说说你选了哪几种纸,有什么发现?”使幼儿感知到纸除了名字不同,还有厚薄不同、光滑粗糙不同、硬软不同等。

(2)操作记录,交流分享

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幼儿互相说说,“想用什么办法来做纸服装?”而后提出要求:“用喜欢的纸边做边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把发现记录在纸上。”这样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在孩子操作过程中,我针对能力不同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比较,而且依次记录;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用1—2种方法比较纸的特性,最后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交流自己的记录发现,这时,我只充当一名观察者、倾听者,巧妙点拨幼儿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小结出纸的共同特性与纸的不同特性。这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联系生活,展开讨论:

启发幼儿说一说纸在生活中什么用途?我们要注意什么?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并且注意卫生与安全。

4、时装表演,体验快乐

《指南》中指出:“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本环节中,我充分挖掘本活动的教育价值,将艺术领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穿着自制的服装,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展示自我,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5、活动延伸: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要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因此继续围绕纸的主题开展,如“美术欣赏——纸制品”、“音乐活动--——有趣的纸乐器”“体育活动——报纸变变变”区角活动:“科学区——制作纸”“手工区——纸艺制作、纸浆玩具”“科教VCD——纸的燃烧”等。

关于“大班科学说课稿:神奇的纸”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 纸的世界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世界》说课稿

纸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与孩子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孩子们看的书、画画用的绘画纸、手工纸、卫生纸、餐巾纸、各种食品包装纸等等。为了让幼儿了解纸的产生来源,感受纸的特征,探索纸的用途,以及关注废纸的再利用,懂得爱惜、节约用纸,爱护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我们大二班开展了主题活动《纸的世界》。

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七个教学活动:《形形色色的纸》《纸的由来》《纸的制造》《纸棒变变》《哪只纸船最先沉》《美丽的花手绢》《有趣的报纸贴画》。《形形色色的纸》使幼儿对纸的种类、用途、特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概括能力。《纸的由来》和《纸的制造》使幼儿了解了从龟甲兽骨——竹简、木简——布、丝帛——蔡侯纸的纸的发展历史,了解了纸的生产制造过程,知道了了大多数的纸是以树木等植物纤维制造出来了的,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懂得了我们要节约用纸,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幼儿逐步养成环保的意识。《纸棒变变》是上节课节约用纸、保护环境教学目标的的延续,让孩子们废纸再利用,把过期的挂历纸和报纸,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出长长的纸棒,然后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创编出各种好玩有趣的游戏。在这个活动中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们合作游戏的能力。《哪只船最先沉》是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孩子们知道不同材质的纸具有不同的吸水性。本节课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小船”来吸引孩子们对不同材质的纸具有不同吸水性的研究,能充分调动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利于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时本次活动中设计了简单的记录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试验后记录实验的结果。《美丽的花手绢》使幼儿学会了宣染的基本方法,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制作,创造出了绚丽多彩、五彩斑斓的花手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趣的报纸粘贴画》满足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欲望,给了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活动中孩子们撕撕、剪剪、贴贴,一幅幅内容丰富,充满童趣的报纸贴画呈现在眼前。仔细倾听他们的讲述,里面还蕴藏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纸的世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遨游在纸的世界中,发现着、探索着纸的秘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幼儿大班科学课程教案:有意思的纸圈


下面是《幼儿大班科学课程教案:有意思的纸圈》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群里的家长们为幼教老师们整理了,《幼儿大班科学课程教案:有意思的纸圈》这篇教案,内容来自以下2个幼儿园,北京市宣武区小小幼儿园,北京市丰台四幼,本文是最新发布的科普教育的详细内容页面,针对科普的观点选择上很有代表性,适合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增加了老师对于教案的评语,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案图片】

有意思的纸圈

【教案目的】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数后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3、大胆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发现。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4、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的方式,培养幼儿对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

【教案准备】

1、长纸条。

2、麦比乌斯圈若干个,分别有一条线、二条线、三条线。

3、剪刀人手一把。

4、彩笔。

【教案流程】

一、师生互动,共同制作纸圈。

1、出示纸条:这是什么?(纸条)

2、变一变,看它变成了什么?(纸圈)

3、你会做吗?请小朋友来做一个这样的纸圈。

4、教师出示麦比乌斯圈,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圈,看一看,这个圈和刚才的圈有什么不同?

5、你会做这个圈吗?

6、你可以先研究一下,它是怎么做成的。

7、你会做了吗?请你来做一个这样的圈。

8、你做好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请你给小朋友示范一下。

教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这样的圈。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麦比乌斯圈。是德国科学家麦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圈取名为麦比乌斯圈。麦比乌斯圈还有许多的秘密呢。现在,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好吗?

二、比较:普通的圈和麦比乌斯圈,了解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1、讲解做法:现在,小朋友都有了两个圈。请你用彩笔找一个点,然后轻轻的拖动你的纸圈,在纸圈的内侧画线。最后要让你画的线连接起来。(教师示范)

2、操作:幼儿画线。

3、幼儿表述: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4、教师小结:普通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麦比乌斯圈的线特别长,画过了黄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5、麦比乌斯圈就是这么神奇,老师这里还有一列麦比乌斯火车呢,我请两个小朋友坐坐看。呜呜,我们的火车出发了,看,小朋友们正在蓝色的车厢里,我们的小朋友又来到了红色的车厢里。宝贝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6、幼儿思考回答:麦比乌斯圈把两个面连在了一起。

7、教师小结:孩子们说的太对了。普通的圈都有两个面,麦比乌斯圈呢是把这两个面连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面。

三、探索:沿着麦比乌斯圈的二等分线剪开和三等分线剪开会有神奇的结果。

(一)1、小朋友可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秘密。老师还要再考考你。(普通纸圈)我这里有一个普通的纸圈,我们来猜测一下,如果沿着纸圈上的线剪开会怎么样?(记录)

2、老师来剪一剪看一看。剪得时候,要先对折剪一个小口,然后再沿着线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剪开。

3、瞧,它变成什么了?

(二)1、老师这里还给你准备了什么?瞧,是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如果沿着这条线剪开会怎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我们来剪一剪好不好?请小朋友拿出剪刀,我们来做一做试一试。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请幼儿讲述。看一下,现在的麦比乌斯圈有几个接口?

5、它的结果跟你猜的一样吗?

6、教师小结:一个麦比乌斯圈沿着中间的线剪开就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而且有了两个接口的麦比乌斯圈。

(三)1、教师出示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

师:这个麦比乌斯圈上有两条线,那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线都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呢?

2、幼儿猜测教师记录。

3、究竟是谁猜的正确呢?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请小朋友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把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

4、你的麦比乌斯圈变成什么样子了?幼儿讲述

5、跟你猜测的一样吗?有许多的东西我们的猜测其实不一定正确,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确认。我们的科学家呢就是这么做的。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学家。发现了麦比乌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画有一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会变成一个更大的麦比乌斯圈。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变成了一个大一个小两个套在一起的麦比乌斯圈。

四、拓展延伸:了解麦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1、小科学家们,你知道吗?麦比乌斯圈不但好玩,还很有用呢。科学家们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发明了(出示立交桥的图片)立交桥,有了立交桥呢,我们的车辆就不会那么拥挤堵塞了,麦比乌斯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出示过山车图片)这个是过山车,玩过山车的时候你无论转多少个圈最终都会回到起点上,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机器上的一种传输带,利用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原理增加了摩擦的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程度的节约。还有我们的磁带,要听完一面换另一面,日本的科学家呢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发明了可以不用换就能听完两面。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当然,利用麦比乌斯圈的原理还能发明更多的东西,希望你们成大了做个大科学家发现人们不知道的更多的秘密。

2、瞧,老师这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画有三条线和四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呢。你知道沿着他们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吗?

五、游戏:麦比乌斯圈火车。让我们坐上我们的麦比乌斯圈火车到教室里一起剪剪看,记住要把你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第一组小朋友上火车。呜呜,小朋友已经从蓝色的车厢开到了红色的车厢。到站了。请第二组小朋友上火车。呜呜,让我们跟老师们再见。

不知道本文幼儿大班科学课程教案:有意思的纸圈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刚刚我组织的是一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圈》。

首先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

说起少儿频道的“智慧树”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其中有一档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节目叫《科学泡泡》,每一期都会介绍一个科学小游戏,当孩子们看了节目以后,常常会交流讨论。有时还会学电视里的样子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其中有一个实验叫神奇的圈,只是将纸条的一端扭转180°,小纸圈就有了无限的秘密。想到孩子们拿起一张纸,除了折纸、撕纸、画画、团纸球以外,几乎不会玩其他的新花样了,受此启发,我设计了此节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方法,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纸圈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探索麦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

2.在多次操作探索中了解麦比乌斯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

3.能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科学的奇妙。

三、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的设计力图体现层次感、递进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能动地学习。

主要预设了以下四个环节:

1.寻找神奇的圈,在比较中感知异同

活动一开始,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两种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圈的做法不一样。接着让孩子们了解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特点,这是本活动的重点。我采用的是让孩子们在两个圈上画线的办法,让孩子直观地看到,普通圈的线在一个面上,而麦比乌斯圈上的线既通过红色的一面又经过白色的一面,让孩子感受到麦比乌斯圈的的神奇,有了操作和探索的兴趣,同时为下一环节打下了基础。

2.制作神奇的圈,在翻转中发现秘密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但我并没有直接示范做圈的方法,而是放手让幼儿独立去尝试、探索,在反复尝试后最终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环节体现了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育理念。(举例:……直到探索成功为止。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锻炼孩子意志力的过程。)

做完以后,再让孩子用手在上面画一画,验证一下是否画了两种颜色,同时加深孩子对圈的一面性的印象。

3.剪开神奇的圈,在操作中积累知识

此环节一共让孩子尝试剪了两次,第一次是剪一根线,在老师讲解示范了剪的方法后幼儿进行尝试,发现一个圈剪开后变成一个大圈,意外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孩子们跃跃欲试。接下来幼儿对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是什么样子进行了猜测并记录,在操作、探索、证实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神秘、紧张、欣喜和成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同时明白了科学现象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发现和证实的。(活动中,给幼儿提供充分说的机会,引发幼儿分享交流的欲望,满足幼儿将自己的已有经验向同伴分享的愿望,使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经验。)

4.想象神奇的圈,在延伸中迁移经验

本环节我小结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后提出新的疑问,“剪三、四次、更多次,它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更有趣、更深远的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经验。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相信以后的探索将更有趣、更深远。

整个活动中,我至始至终都没提到纸圈的名称——麦比乌斯圈,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因为这对孩子来说似乎显得有点遥远、空洞。我认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是浅显、有趣的,它不是一个简单学习科学名词、认识科学现象的过程,而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得出一个自己能够理解的结论,并把这个结论作为进一步探索的起点,引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爱。我想,刚才上课的这些孩子,以后当他们接触到麦比乌斯圈时,或许会想起今天的科学游戏。总之,整个活动中充溢着游戏的快乐和科学的神奇,层层递进的环节不断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质疑和发现的惊喜,力求体现“科学活动中人文性、科学味”的理念。

活动中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


下面是“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说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来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1、通过自主观察、探索、发现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借助各种材料学习探索发现太阳光的方法,激发幼儿发现身边事物本质的兴趣。

3、初步尝试分格对应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协商交往能力。 

说教材

活动背景

我从两方面来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彩色的阳光》就是取材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一种现象:阳光。阳光虽然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很多幼儿都不知道阳光原来是多彩的!另外基于阳光的不可见性,我决定通过各种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探索中去产生疑问,调节认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幼儿对自然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材料为中介和强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材料,我根据陈鹤琴“玩中学、玩中教”的思想,让幼儿通过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认识太阳光的七种色彩。从玩一种材料→玩多种材料,从填简单的记录表→填复杂的记录表,我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出发。

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只有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所以以下两经验是幼儿必有的:

(1)已经接触过简单的记录表。

(2)认识三棱镜,知道它的玩法。

物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以下三项物质准备。

(1)三棱镜人手一面。

(2)两类记录表《彩色的阳光》(含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色笔四组加教师一张大记录表(上面没有材料的图片),及一份与大表大小匹配的材料图片。

(3)实验用品;肥皂泡、多棱面小球、CD光碟、透明薄膜若干。

天气要求:晴朗的天气。

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发现七色光。

活动难点:分层次记录实验过程。

说活动过程

这次活动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实施:

初玩材料,感知多彩→再玩材料,加深认识→课后延伸,巩固经验。

一、玩三棱镜,初步感知阳光的多彩。

1、引发兴趣,发现阳光的色彩。

师幼人手一面三棱镜

师:“把三棱镜对着阳光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我采用直接导入法,通过我自身的演示引导幼儿去发现阳光的奥秘,在幼儿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入下一小环节。)

2、记录简单的记录表。

教师出示记录表:“请你再用三棱镜对着阳光看一看,看到什么颜色就在颜色下的格子里打√”。

幼儿自由运用三棱镜观察记录。

(这里我请幼儿记录简单的记录表,唤醒幼儿已有的经验,为下面记录复杂的记录表打下基础。)

3、反馈记录表。

请幼儿边说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

4、小结。

师:“这是谁的颜色?”

共同小结:“原来阳光不是无色的,它是多彩的。”

(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玩三棱镜这一种材料,发现了阳光的多彩。幼儿通过操作记录法,使这一问题在脑中变得更清晰,“那阳光到底有哪些颜色呢?”通过这一提问,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二、加深认识,寻找运用多种材料探索的方法。

1、介绍材料,引发探究欲望。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师出示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记录表上贴上材料图片。

2、认识记录表。

(1)出示先前简单的记录表

师:“这张记录表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2)师介绍记录法。

师:“我们先选一种材料对着阳光看一看,再在这种材料后面的格子里用‘√’表示出你所看到的颜色。

(3)游戏:“你说我指”。

(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这一下环节中,我利用前记录表和新记录表比较,让他们通过直观的对比,认识新记录表。另外这一环节我利用游戏解决了分层次记录这一难点,为下面的操作打好基础。)

3、自主探究活动。

(1)布置任务:

A、每个人选其中的两种材料玩一玩。

B、填写记录表。

(2)幼儿自由分组活动。

教师个别巡视。

(3)反馈活动结果。

师:“你用了什么材料?”

“你看到了什么颜色?”

请幼儿上台边回答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请四位选择不同材料的幼儿)

同伴互相检查记录表。

4、验证展示记录表。

(在这一环节红,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同时我又明确提出了要求:只能玩两种材料,这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一下子要求幼儿操作四种材料,违背了幼儿的操作水平,选两种材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操作需求,而且在选材料中,当两个人发生碰撞,就需要协商解决,能力目标在这时得到了体现。同时,幼儿的操作水平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的巡视指导兼顾了这些幼儿,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反馈展示环节中,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自主回答展示记录表,通过同伴间的体验交流让他们验证自己的操作。)

总结延伸,区角玩一玩,巩固经验

总结1 

师:“太阳光到底有哪些颜色呢?”

请幼儿根据记录表总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请、蓝、紫组成的。”

延伸:2 

把材料投放到区角,请幼儿玩一玩自己没有玩过的材料。

(衡量一次科学教育活动是否成功的核心在与它的教育价值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而我的最后一环节也体现了这一点。另外区角活动在现代科学教育中起到了主流作用,一次活动只是一个科学旅程的开始,区角活动是它的延续与发展。)

关于“大班科学活动《彩色的阳光》”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2020中班科学说课稿:神奇的筷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中班科学说课稿:神奇的筷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一.选材来源: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

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法:中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

说学法:

1.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在第二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品尝,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在尝试筷子进行各种活动时,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过程: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学习筷子使用方法——练习筷子的实践活动——筷子游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五.活动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

不知道本文“中班科学说课稿:神奇的筷子”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大班科学活动——溶解的秘密(说课稿)


一.设计思路

本活动是五月主题探索活动“水”的一个幼儿生成活动。源自幼儿对冲剂类药物放入水中后会发生溶解现象的好奇。

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这一年龄特点。我主张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重点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和细致的观察力。

二.活动流程和教学方法

首先把活动室布置成实验室,投放大量的实验材料。以幼儿到实验室做实验的形式展开活动。

尝试1:幼儿自行实验→记录结果并进行比较→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倾听幼儿的想法,但并不真正加入实验,旨在培养幼儿的独立操作能力。

得出结论:

1.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不见,这种现象叫溶解。

2.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尝试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自行实验→交流讨论

教师以平行者的身份参与幼儿实验,进行个别辅导。

得出结论:容器内水位升高,投放的物品却不再溶解于水,这种现象叫饱和。

三.活动分析

在活动中,幼儿对颜色鲜艳、常见的实验材料兴趣较浓,使用频繁。同时,幼儿获得多次尝试机会,运用一定的观察操作方法,能将所获取的经验用记录的方法表述。

四.延伸活动

在尝试2中,幼儿发现饱和现象,提出许多解除饱和现象的方法,鼓励幼儿进行尝试,看看是否会解决饱和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奇特的花草》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孩子们的眼里,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是那样的漂亮神奇,没有善恶之分。孩子们生活的周围永远都有花草树木的陪伴:春天,公园里观赏各种各样开放的鲜花;夏天,在绿荫底下乘凉;秋天,一起捡落叶;冬天,给小树穿上棉袄……所以,孩子们喜欢花花草草,也愿意了解它们,对大自然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世界上的植物有很多种,而每一种植物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植物们在外形、生长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同。由于环境资源的破坏,有的植物繁殖过多,而有的植物又濒临灭绝……在这样一个广阔的植物世界之中蕴涵着多种多样的教育价值。

大班幼儿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幼儿已经初步认识了园内的各种花草树木,但是,幼儿的有关植物的知识和经验是零散的,需要教师给予孩子们归整和梳理,帮助孩子们形成一个有关植物的比较完整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花花草草,热爱整个世界,热爱整个地球的美好情感。这才是一个完整儿童、完整人的基本素养。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探索、讨论等等,大胆表述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发现植物之间的不同,探讨植物的独特之处,了解植物世界和我们人类世界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激发幼儿热爱植物和保护植物的美好情感。

在《奇特的花草》这个活动中,我着重解说一下植物的自我保护。因为我认为,植物的自身保护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它们各不相同的外形特征有着很大的关联。另外,如今对独生子女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植物的自我保护教学活动的开展恰恰可以激起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说活动目标

基于教材的综上特点,我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来制定这次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知道植物自我保护的方法与生存环境、外形之间的关系。

2、能把观察到的植物的信息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激发幼儿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目标(1)(2)综合了认知和能力两方面的目标。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重点目标定位在认知和能力两方面。其中“知道植物自我保护的方法与生存环境、外形之间的关系,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因为幼儿能够对植物的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进行分析分类,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3)是社会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同时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科学能力的培养、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体验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三、说活动准备

只有了解了幼儿原有的经验,才能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所以以下两经验是这

次活动的成功开展的有力保障。

1、知识准备:

认识各种植物,对各种植物感兴趣,通过看书、看录象、问成人的途径对植物保护自己的方式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

(1)、玫瑰花

(2)、录象:“植物的自我保护”

3、植物的图片、标记、白纸、笔

四、说教学方法

为实现本次活动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调查问卷法、语言讨论法和游戏法

1、调查问卷法: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调查、分析、讨论和统计的方法获得各种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调查分析,和同伴资源共享。

2、语言讨论法:在教学活动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对植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分类时,我就引导幼儿对各自的调查分析进行讨论与分享,同时集体归纳植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3、游戏法:通过“会保护自己的植物”的游戏,进一步使幼儿通过竞争性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

五、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对花草保护自己产生兴趣。

1、出示玫瑰,这是什么?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它有什么特征?

2、原来玫瑰的身上有刺,你知道这个刺是它用来做什么的吗?

3、小结:为了防止人们来采摘它,玫瑰的身上长满了刺,这个刺是它用来保护自己的。

(这一环节通过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导入课题,同时调动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共享调查问卷

玫瑰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想办法保护自己,你们已经对其他植物的自我保护进行了调查,请你们拿出来和好朋友说一说。

(这一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展示并大胆表述自己的调查分析,和同伴资源共享。)

(三)、集体讨论分析,对有相同自我保护方法的花草进行分类

教师请个别小朋友对自己的调查进行大胆表述,同时对有相同自我保护方法的花草进行分类,边分类边出示标记和幼儿共同记录,共分为以下几种保护方法:

1、放臭气:烟草、水毒芹

2、身上有有毒物质:丝兰、龙舌兰

3、身上有刺:金银花、月季花、蔷薇花、玫瑰

4、拟态:圆石草、角石草

5、小结:植物们也很聪明,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依靠自己的气味,有的依靠自己身上长刺,还有的利用拟态来保护自己。这些植物真能干!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和幼儿对各自的调查分析表进行讨论与分享,同时集体归纳它们的相同。通过表述、操作分类、分析探讨、记录等方法,使重点得以突破,难点目标进一步解决。)

6、观看录象“植物的自我保护”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并帮助幼儿验证自己的调查分析。

(在此环节中,通过直观的录象观看,帮助幼儿验证自己的调查,充分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重难点目标也得以突破提升。)

(四)、巩固游戏:会保护自己的植物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叫“会保护自己的植物”,当老师出示植物的保护方法的图示后,请你们找一找哪个植物用的是这个保护方法,然后学一学它保护自己的动作,看看谁找到的速度最快。

(利用游戏的形式,,进一步使幼儿通过竞争性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五)、“我的自我保护”

植物们都想办法来保护自己,我们小朋友能不能为自己想象创造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在纸上画下来。

(此环节运用绘画这一表现方式,鼓励幼儿想象创造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最终使活动目标得以深化,并回归生活。)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说课稿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大班科学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桌教案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桌教案,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
    2021-08-20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操作实验,探索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能用记录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操作过...
    2021-05-01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
    2021-07-22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制作莫比乌斯圈,并能大胆进行猜想和尝试记录。 ...
    2021-08-24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环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纸环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
    2021-07-09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桌教案,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简解] 纸和桌子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是密不可分的,画画,做手工,写字都需要用到纸。活...

2021-08-20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操作实验,探索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能用记录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操作过...

2021-05-01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

2021-07-22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纸圈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制作莫比乌斯圈,并能大胆进行猜想和尝试记录。 ...

2021-08-24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科学神奇的纸环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探索用纸条制作成麦比乌斯圈。通过比较发现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2、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麦比乌斯圈等分不...

2021-07-09 阅读全文